資本與勞動歷史演化

時間:2022-06-26 05:36:19

導語:資本與勞動歷史演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資本與勞動歷史演化

上次我們探討了資本勞動的“初始關系”。在這種初始關系中,資本和勞動都分別是從狹窄的、簡單化的意義加以定義的,即“資本”是資本家所占有的生產資料,而“勞動”則是指直接生產的勞動者即典型意義上的產業工人、藍領工人的勞動力,一種以運用體力和簡單生產技能為主的勞動力。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初始關系和狹義定義,反映了早期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勞資關系的實際情況;從邏輯分析的角度看,這種初始關系和狹義定義,通過抽象分析,突出了資本和勞動的對立和區別,而忽略了資本和勞動各自向對方演化的趨勢。

一、資本與勞動的區別是其相互作用的前提

馬克思和古典經濟學家都承認資本與勞動的相互作用:資本離不開勞動(即使是資本家本人的勞動),勞動也離不開資本(即使是勞動者本人的資本),兩者只有結合起來,現實的生產過程才會出現和進行下去。馬克思和古典經濟學家也都承認資本與勞動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首先,資本轉化為勞動。資本家預付工人一筆貨幣,工人用它來購買生活資料維持自己和家庭成員的生存,并再生產出勞動力來。此外,資本家可以進行一定的教育投資,提高工人的知識和勞動技能水平,從而獲得更高質量的勞動力。其次,勞動也可以轉化為資本。按馬克思的說法,勞動可以創造出新的財富和剩余產品,資本家把這部分剩余產品轉化為新的資本;資本是積累起來的勞動,是勞動的物化,是死勞動。古典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雖然否定資本對勞動的剝削,但他們也認為,工人可以通過勤奮工作,掙更多的收入,將一部分積累起來轉化為資本。但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前提是兩者之間的區別,因此馬克思和古典經濟學家肯定都會否定勞動就是資本、資本就是勞動這種直接的同一性,他們肯定不會接受勞動資本、人力資本、知識資本這類取消了資本與勞動對立、消除了兩者的邊界、混淆了兩種含義的“混亂的”概念。盡管亞當•斯密等人也經常把勞動力或人本身納入資本的范疇,盡管馬克思也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的創造天賦的絕對發揮”將成為最大財富的說法,但他們在原則上均堅持資本與勞動的本質區別,取消這一區別,也就等于抽掉了古典經濟學家和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大廈的基石,這些理論大廈就會轟然倒地。

二、勞動和資本各自的歷史發展

1.簡單勞動向復雜勞動的發展

在農業文明時代,物質生產勞動主要是一種以體力為主的簡單勞動,知識在其中的作用很有限:直接生產勞動者固然文化程度和技術水平很低,就是專門從事智力工作的知識分子,絕大部分人和絕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宗教和哲學等非實用性的、“形而上”的研究,自然科學極不發達,即算有,也很少運用于直接物質資料生產過程。在工業文明時代,知識成為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的極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具體表現為科學在生產過程中的運用,即以機器體系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工具的發展和使用,因此誰能夠擁有這些先進的生產工具,誰就掌握了最主要的生產要素,誰就會在生產過程中占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占就業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者仍然從事簡單勞動,成為機器體系中的一個被動的環節。雖然全部簡單勞動之總和在整個生產體系中(尤其是在勞動密集型工業中)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但單個工人的勞動則是無足輕重的,因此在沒有組成工會之前,單個的工人在勞動力市場上處于十分被動和軟弱的地位,資本與勞動的區分和對立就是建立在這種歷史狀況的基礎上的。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時代的勞動可以歸結為一種舊式的勞動,兩者的區別在于,少數人所創造的知識在農業文明時代還沒有應用于直接生產過程,而在工業文明中得到了應用,但在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總勞動結構中,兩者都以簡單勞動為主,從事簡單勞動的勞動者占勞動人口的絕對多數。信息和知識文明時代,則出現了一種新的勞動形態,這時的科學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更為全面和深刻的運用,以至勞動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已由簡單勞動者變為復雜勞動者、由藍領工人變為白領工人;不是少數人的智力和知識及作為其物化的生產工具,而是絕大多數人的智力和知識,成為最主要的生產要素,成為物質生產過程中的主導力量。這種新型勞動的出現,使它的對立面,即資本也改變了自己的形態。

2.物質資本向人力資本發展

20世紀中葉,傳統的以物質資本為主導原則的經濟學受到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許多難解之謎的強烈挑戰。

(1)現代經濟增長之謎根據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的計算,從1929~1957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大大快于物質資本投入的增長速度。“大量的估計數字表明,國民收入的增長比國民資源的增長要快……與用于產生收入的土地、實際勞動量和再生產性資本的數量三者結合起來的數量相比,美國國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速度要高得多。而且,最近幾十年間,從一個商業周期到另一個商業周期,兩個增長之差變得越來越大。”比如,盡管美國農業的投入并沒有實質性的增加,而產出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那么,這個巨大的差值、差率和差額是怎樣產生呢?

(2)庫茲涅茨之謎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庫茲涅茨發現,在美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其資本形成的速度卻相對下降了。這就是說,相對于國民收入的增長,美國的凈資本形成卻在減少。例如,美國資本與產出之比,1869~1888年間是3.2∶1,1909~1928年間是3.6∶1,而1946~1955年間卻只是2.5∶1“。換言之,在最近幾十年中,更多的產出是用較少的資本生產出來的。”國民收入中由資產所創造出來的份額從大約45%降至25%,而在勞動工時相對降低的情況下,歸于勞動對國民收入的貢獻卻由55%提高到75%。那么,這部分貢獻是怎樣產生的呢?

(3)工人收入增長之謎20世紀以來,美國和西方國家工人實際收入水平普遍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與此同時,勞動工時卻大大縮短了:1900年~1920年,工作時間減少37%,而收入卻增長34%;1920年~1940年,工作時間減少20%,而收入卻增長35%;1940年~1970年,工作時間減少了17%,而實際收入增長了37%。從1900年至1909年期間,雇員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約占55%,而在1970年則占了75%。與此相反,財產所有者收入從24%降至8%,租金收入從9%降至3%,凈利息從5.5%降至4%。當然可以用工人階級的斗爭和資產階級的讓步這種政治原因來加以解釋,但除此以外,還有沒有純經濟原因在起作用?

(4)個人收入分配差距縮短之謎20世紀以來,尤其是二戰以后,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個人收入差別呈現出逐步縮小的趨勢。當然可以用累進稅制和公共轉移支付等第二次分配來加以解釋,但是否有更加深層的原因和必然性呢?舒爾茨等人認為,以上這些謎團,絕不能僅僅用資金的投入,也不能用就業人數和勞動工時的增加來解釋,而只能用“人力資源質量的改進”來解釋。這就是說,高質量的勞動力“、知識、技術、有關工作機會的信息以及移民方面的投資”的提高,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舒爾茨等人將這種新型勞動力稱之為“人力資本”(humancapital)。為什么要把高質量的勞動力稱為“人力資本”,以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力呢?原因如下:第一,同物質資本一樣,人的知識、技能等質量因素的形成和維持都要花費成本,這一成本要高于形成和維持普通勞動力所需的生活費用。早期資本主義階段的簡單勞動力只需很少的費用就能維持,但高質量的勞動力則需要接受長期的教育和培訓,而教育和培訓需要較多的投資。自20世紀以來,各國政府和勞動者本人花費在教育上的投資在不斷增長。美國勞工教育資本存量,按1956年美元價值計算,在1930~1957年間由1800億美元上升到5350億美元。第二,同物質資本一樣,人們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的費用支出,是為了獲得將來更大的收益而放棄了眼前消費和眼前收入,這種投資具有周期長、風險大的特點,機會成本比較高,比如為了完成大學教育,就必須放棄不上大學而馬上就業獲得的收入。相對而言,簡單的勞動力則不具備這種特征。第三,與物質資本一樣,知識、技能、智慧、創造力等等具有稀缺性,在勞動力市場上求大于供,可以獲得較好的價格。與此相反,簡單勞動力則不具有稀缺性,且供大于求,在價格談判過程中處于劣勢地位。第四,與物質資本一樣,高質量勞動力具有較大的生產效率,能夠創造較多的財富,因而理所當然也應得到較高的收入。與此相反,簡單勞動力則只有較低的生產效率,因此收入也較少。由于有了人力資本的理論,上述經濟之謎都能得到較為合理的理解:從1929年~1957年,美國經濟增長中有20%來自教育,而工人收入的增長和個人收入分配差別縮小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人們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果。國外有關專家曾研究過教育對提高個人勞動生產率的作用,認為相對于未受教育的人來說,小學教育能提高人的勞動生產率43%,中學教育能提高108%,大學教育能提高300%。換句話說,大學畢業者的勞動生產率是未受過教育者的4倍,是受過小學教育者的2.8倍,是受過中學教育者的2倍。

3.人力資本的定義

人力資本,由于它主要通過教育途徑而形成和獲得,因而又可以稱之為教育資本;由于它的主要內容是信息、知識,因而又可稱之為信息資本、知識資本;由于它的非物質性,因而又可稱之為精神資本、無形資本;由于它與體力、簡單勞動力的區別,因而又可以稱之為智力資本。在所有這些稱號中,知識資本、人力資本最為貼近,在全世界也叫得最響,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教育資本、精神資本、無形資本、信息資本、智力資本等概念都只是反映了人力資本的形式和外部特征,知識資本則反映了人力資本的內容;第二,信息經濟、信息時代、信息文明等概念,作為工業經濟、工業時代、工業文明之后的過渡階段,被知識經濟、知識時代、知識文明所取代,知識、知識經濟又把信息、信息經濟揚棄地包含于自身之中。知識成為最主要的生產要素、生產力和財富,整個經濟都建立在知識的生產、使用、交換和分配的基礎上。現在可以正式對人力資本或知識資本加以定義了。

(1)人力資本是指“個人的生產技術、才能和知識”(薩洛,1970),是“居住于一個國家內人民的知識、技術及能力的總和,更廣義地講,還包括:首創精神、應變能力、持續工作能力、正確的價值觀、興趣、態度以及其他可以提高產出和促進經濟增長的人的質量因素”(M.M.麥塔,1976)。我國學者李建民將人力資本定義為“存在于人體之中的、后天獲得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術和健康等質量因素之和。”上述定義突出了人力資本兩個最基本的特征:第一,它是人的“知識、技術及能力”等質量因素,而不是體力等簡單勞動力;第二,它不是泛指一切知識、技術和能力,而特指“具有經濟價值”的、“可以提高產出和促進經濟增長”的知識、技術和能力。

(2)狹義的、直接的人力資本是指具有直接市場價值和經濟意義的知識、技術和才能;廣義的、間接的人力資本是指一切直接或間接、現實或潛在地具有市場價值和經濟意義的知識、技術和才能。具體而言,狹義的、直接的人力資本是指已進入市場或者馬上能夠進行市場運作的、可以提高產出和促進經濟增長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術和才能。一般來說,這些知識、技術和才能或者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經濟可行性,能夠取得直接的產出、增值和利潤,或者擁有相當的市場需求和顧客群。這是它們成為人力資本的客觀條件。另一方面,僅僅具有客觀條件還不夠——由于人力資本直接存在于人身上,與它的主體、所有者有直接的同一性,是直接為它的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因此如果所有者本人沒有關于人力資本的自我意識、沒有把它投入運營并獲取利潤的市場觀念、沒有基本的運營能力,那么這些知識、技術和才能對它的所有者來說,就不具有資本的意義。可見,知識、技術和才能的所有者本身的產權意識、市場意識、經營意識,是構成人力資本的主觀條件。否則,這些知識、技術和才能就會被他人(比如傳統意義上的資本家)當做簡單勞動力加以廉價使用,并因此而獲得巨大的超額利潤。這可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剝削。廣義的、潛在的人力資本,指由于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不具備,很難或暫時不能進入市場、不能提高產出和促進經濟增長、不具備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術和才能。或者說,在這種知識、技術和才能與物質財富和經濟效益之間,有太多中間環節,以至它們只具有間接經濟價值,因此又可以叫做間接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固然肯定是人的知識、技術和才能,但并非一切知識、技術和才能都直接具有人力資本的意義。比如許多哲學、宗教、道德、藝術、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并不能帶來直接的產出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這些知識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售,也往往是賠本的。但不能說它們就不重要或根本不具有人力資本的意義,因為第一,這些知識是那些實用型知識的理論基礎或精神背景,從歷史上看,后者大都是從前者中分化出來的;第二,這些知識、智慧從整體上提高了人的基本素質、擴展了人的視野和精神境界、熏陶了人的氣質和情操,從而間接地提高了人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第三,隨著人的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這些知識作為商品也會贏得越來越多的顧客和消費者,從而獲得直接的經濟效益和利潤——實際上,凡是成了經典的哲學、宗教、藝術和理論科學作品,都是暢銷書、常銷書,只不過他們的作者已經享受不到其帶來的經濟利益罷了。

對人力資本作這種區分具有非常大的經濟意義:人們在對人力資本進行運營時,要進行深刻的市場分析,選擇那些在現階段具有市場需求并能夠運用于直接生產過程的知識、技術和才能加以運營,以獲取近期的經濟利益,同時也要投資于那些對于未來發展具有重大價值的知識、技術和才能的生產,以獲取遠期的經濟利益。不論對于一個國家,或是對于一個企業,還是對我們每一個個人,都必須確立這樣一種人力資本的發展戰略。

4.人力資本的構成

如果我們深入研究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術和才能”,可以發現它們是由以下四個基本方面組成的:

(1)經營管理性人力資本。這一部分人力資本,在早期資本主義階段,隱匿在物質資本概念中,后來成為獨立的生產要素,叫做“企業家才能”,也可以簡稱為“管理資本”、“結構資本”,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進行的計劃、決策、組織、溝通、領導、指揮、協調、控制、市場分析、價格談判等方面的知識、技術和才能。無論是在傳統工業經濟中,還是在知識經濟中,這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本。

(2)科技性人力資本。這是整個人力資本的內核部分,也即狹義的“知識資本”,是直接提高產品數量和質量及經濟效益的科學知識、專利、生產技術和工藝、勞動技能等。在工業經濟時代,這部分資本隱匿在物質資本和勞動力等概念中;在知識經濟時代,它們成為獨立的生產要素,成為“第一生產力”,成為整個經濟活動的核心和基礎。

(3)價值導向性人力資本。這部分人力資本是宗教、哲學、價值觀、文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既包括勤奮、節儉、理性、創新精神、冒險意識、自我現實需要等個體性人格素質(馬克斯•韋伯稱之為“新教倫理”),也包括誠實、合作、信任、團隊精神、職業道德和責任感等群體性人格品質(科爾曼、福山等人稱之為“社會資本”——SocialCapital)。科爾曼指出,除了人的技能和知識之外,人力資本還有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個體和他人共事的能力,即人們為共同目標而一致努力的能力;而福山則把社會資本定義為在社會或其下特定的群體之中,成員之間的信任(對彼此常態、誠實、合作行為的期待)普及程度,這種社會資本與其他人力資本不一樣,通常是經由宗教、傳統、歷史習慣等文化機制所建立起來的。這種資本不僅對于減少沖突、降低經營成本有作用,而且對于凝聚力量、增加產出和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種意義上的社會資本,人們又稱之為“道德資本”、“精神資本”或“文化資本”。

(4)綜合性人力資本,指企業或個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形成的品牌、信譽、形象以及顧客的忠誠和滿意、注意力和偏好等無形資本。這種資本是前述三種人力資本的統一和協同發揮作用的結果,沒有前三種人力資本長期的運營,是不可能形成此種資本的,而此種資本一旦形成,反過來會給企業或個人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有人把這種資本稱之為“顧客資本”或“市場資本”。在諸多關于人力資本結構的分析中,還有“健康資本”、“遷移與流動資本”等提法,我們認為,它們或者只是人力資本的條件,或者可以歸并于前四種人力資本,而不能成為獨立的人力資本。健康,如果僅指生理、身體的健康,則不能構成人力資本,正像體力、簡單勞動力不能稱為人力資本一樣。健康固然是人力資本的先決條件和自然基礎,但它對直接提高產出和經濟效益意義不大,因為在現代醫療、保健條件下,人的健康狀態普遍提高,而且知識生產過程和知識化的物質生產過程對人的體力的要求并不特別高。健康的重要性有二:一是對人力資本構成一個否定性限制,即如果失去健康,身陷疾病,那么一切人力資本都是無用的;二是對生活、生命的價值很高,遠遠高于對直接生產過程的經濟意義。現代醫學和心理學進一步提出“精神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概念,這種健康倒真是一種人力資本,只不過它完全可以歸入上述第三種人力資本,即價值導向性人力資本之中。關于遷移和流動資本,是指勞動者因為地理位置和職業位置的移動而獲得更高的收入。這種善于通過地理位置和職業位置的移動而增加收入的能力,正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經營管理能力,屬于經營管理性人力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