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中人文關懷論文

時間:2022-09-17 06:54:00

導語:語文課堂中人文關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課堂中人文關懷論文

論文關鍵詞:人文關懷普照語文課

論文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關懷對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讓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關懷的陽光,以此影響學生的心靈和品德,為學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關懷對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在語文課堂上,除了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外”,更應當引導學生在凝重而厚實的人文氣息里接受熏陶,讓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關懷的陽光,以此影響學生的心靈和品德,為學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一、打破“一言堂”的格局,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多元化的社會,因此信息獲取的途徑也是多元化的,這就使教師不再擁有知識上的“絕對權威”,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教師應走下“神壇”,由課堂的灌輸者、領導者、訓練者變為課堂商討者、組織者、引導者、以恢復平民色彩;也應當認識到相對于文本,教師與學生同樣是習得過程的參與者,不存在高低之分,師生應一起審美、品美、賞美、共同探討生命價值、哲學精神、人文關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悟,培養學生獨立體驗思考的能力,多角度、多側面解讀。增加學生問教師答、學生問學生答的教學環節。實現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平行交談,真誠溝通,民主協商,甚至共同成長。這種平等對話也是師生雙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對話,是相互信賴氛圍下的啟迪,也只有這中種平等對話才能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理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二、以人文精神為底蘊,尊重個性意識,珍視獨特體驗,享受審美情趣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基于讀者生活閱歷,思維品質不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對文體理解有很大差異。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應尊重讀者的個性和主體意識,打破標準答案“一元化”的思維定式。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充分體會,抒發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多為名家名篇,大多文質兼美,提升審美境界;“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道德修養”。如在教學中多采用對比性教學,換位思考法和歷史再現法等。讓學生自覺地走進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讓作品中人文的魅力塑就他們良好的思想品質、道德品質、個性人格和審美情趣。

三、讓課堂充滿詩意,讓人文旗幟高揚

讓課堂充滿詩意,就是讓語文課堂像詩一樣激情飛揚,像詩一樣蘊含豐富,像詩一樣意境優美,像詩一樣充滿想象和創造。一言蔽之,讓人文的旗幟高高飄揚。

詩歌,是情感的精靈。充滿詩意的課堂,就會有激情飛揚的情感磁場,就會有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第二部分是生活悲劇中最令人心碎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感動之處,在這部分我和同學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朗讀,當讀到“我已經懂得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時,音樂《懂你》緩緩響起,學生的眼中噙滿淚水……。在音樂結束后,我問大家讀懂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各抒己見,說出了他們對母愛的詮釋和對人生的感悟。讀人也就是讀自己。情感是世界上最真實的東西,它發自內心,難以忘懷。詩歌,是美神的種子,充滿詩意的課堂,就會有優美的意境,也就有了審美空間。教學《音樂就在你心中》要求從不同的音樂中體味不同的意境。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美,在播放《春江花月夜》時,深情朗讀誦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使學生在詩意的引導下展開想象,在異度的審美空間飛翔。

詩歌,是靈感的造化,充滿詩意的課堂就會有想象的飛越,就會有創造的火花,如古詩賞讀課,可以引導學生為詩配畫、配樂、編配美麗故事,以開啟學生的想象力,點燃學生思維中創造的火花。

在充滿詩意的課堂上,有激情的燃燒,有審美的空間,有想象的飛躍,有創造的火花……有人文的旗幟高高飄揚。

四、召喚人文意識,理性提升更深切的人文關懷

人之可悲,不僅在不知感動,更在感動之后無所適從。因此,在學生感動之后再重錘敲擊,將感動提升到理性認識。以教授《我與地壇》為例,在師生聲淚俱下的閱讀后,給學生提出下面問題:“作者把他用全部生命力感悟到的寶貴的東西傳達給我們,用他的苦難提高了我們對生命的認識,請談談你閱讀全文后獲得最深的感悟:“生命是不朽的”“當困難到來的時候,你別無選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家”“人生的過程此結果更富有意味,這是人對自身、對有限的根本上超脫”等。

文學,是中華民族文化教育厚重的積淀,作為語文教師要想在現代學生的認知心靈,情感體驗和民族精神的大悲憫,大關懷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不僅需要情感的點引,更需要理性的提升。

教育的本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呼喚語文課堂凸現人文關懷。《卡爾·威特的教育》中說“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有行為的收獲;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有品德的收獲,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有命運的收獲。”讓我們所有的教育者,理智而從容不迫地搖動手里的萬金千線,幫助學生在活潑和充滿人文關懷的語文天地里織就美麗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