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德育中知行分離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時間:2022-08-20 04:41:00

導語:大學生德育中知行分離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德育中知行分離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他們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探討和研究高校學生德育中出現的知行分離現象及其成因,對于尋找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實現大學生德育的知行統一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德育;知行分離;原因;對策

“道德規范,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理論問題。道德只有和人的行為統一起來,才具有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1]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自身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但現實中卻普遍存在著大學生知德能力較強,在觀念上認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卻并不付諸于行動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動,即所謂“知而不行”、“知而錯行”,這種與德育目標完全背離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也讓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慮。

一、“知行分離”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問題

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務實、積極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學生在觀念上認同社會主流文化,認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體行為中卻又踐行世故與粗俗,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離現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政治態度上,絕大多數學生對現實政治評價趨于積極,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希望祖國繁榮昌盛,但在政治認知和政治行為取向上呈現矛盾狀態。首先,通過各種學習,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但運用所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的能力不強,不善于透過現象去把握本質。其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批判意識,對社會上的腐敗等丑惡現象深惡痛絕,但牽涉到自身利益時,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門,千方百計地請客送禮,一邊憤世嫉俗,一邊逢迎世俗,在認知和行為上呈現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黨問題上,有些大學生在功利思想的驅使下在入黨申請書上寫的真真切切、誠誠懇懇,為了撈上“黨票”,一度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積極,可一旦達到目的,行動上很快就松弛下來,表現出理想的崇高與現實追求的相悖性。

第二,在文化素養上,絕大多數大學生觀念上認同嚴肅文化或高雅文化,可部分學生卻在行為取向上偏好世俗文化甚至褻瀆文化。面對文化建設,他們的認識和評論獨到而深刻,“沒有文化的人是粗俗的人、沒有品味的人”,“受不了一些文化思想方面的平庸和淺薄”。而大學校園里,不少大學生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卻輕視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被人稱為“有知識,沒文化”,更有極少數大學生只看武打、言情、兇殺為主的書刊,凡是少賭、無毒、缺黃等不“刺激”的書刊,一律提不起興趣。這種文化失范現象促使極少數大學生生活畸變,精神空虛,文化審美異化。

第三,在道德立場上,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應該有完善人的人格。相當多的大學生在道德認知上接受或認同“正直”、“誠信”、“責任心”、“禮貌”等優秀道德品質,但自身在行為層面體現出的道德水平卻偏低。“據《中國青年研究》報道,近日,一份對892名大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有82.77%的大學生曾有過作弊行為(包括夾帶紙條、給別人傳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2]多數學生在觀念上接受了遵守社會公德對個人乃至社會的重大意義,可在具體的學習和生活中卻很難做到“慎獨”、“篤行”,甚至無視社會公德。

第四,在人生價值取向上,絕大多數同學認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觀念和“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主張以集體為重,以大局為先,以義為本。然而,不少學生的道德行為選擇低于理性認識水平,表現在:一是行為價值功利化較為明顯,注重外在的物質享受,忽視精神的內在素養的提高;二是在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相當多的學生奉行“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道德信條,以個人為中心,崇尚自我,集體觀念淡薄,價值追求短期化、實用化、功利化。一些大學生價值觀念出現嚴重偏差,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置社會規范于不顧,南京師范大學社會調查協會對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誠信問卷調查顯示,“八成學生愿高價做”。[3]

此類現象與大學生已有的道德認知水平極不相稱,已經成為實現高校德育目標的突出問題。

二、現時期高校德育知行分離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道德本身的特性使然

從倫理學的角度講,道德行為與道德認知相比,前者比后者更難以實現。人們道德品質的形成,是知和行相互作用、辯證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道德認知是前提和基礎,它對道德行為起支配和調節作用。道德行為則是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從道德認識到道德行為的轉化,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作為中介。道德行為是在知、情、意基礎上,通過一定訓練才能形成。這個過程需要主體將道德認知付諸實踐,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撐作用和道德意志的定向作用,同時還需要排除各種外界環境中不利因素的困擾。因此,即使有了正確的道德認知,如果作為知行轉化內部條件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弱化,必將使道德知行轉化出現困難,從而使道德表現出知易行難的特征。

(二)知行分離現象產生的教育因素

高校德育中存在著一定的“失真”現象,刺激了大學生德育知行分離現象的蔓延。主要表現在:①德育的地位有待提高。在不少高校,德育被當成了“軟指標”,“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德育成了人們諷刺的“形象工程”,華而不實。②德育理論與實踐脫節。德育工作注重強調一般道德觀念的重要,忽視運用道德知識解決各種問題能力的培養,結果是受教育者對道德的理解不能深入到行動層面;在內容傳授上,過分重視先進性道德的提倡,忽視宣傳廣泛性的道德要求,以致部分大學生感嘆德育“可敬而不可行”。③德育方法創新不夠。傳統德育過分突出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教育對象過于客體化,在工作中命令主義和單向灌輸,忽視了受教育者自我發展、自我進步的內在需要,嚴重地挫傷了他們在德育中的積極性,導致部分學生產生逆反心理。④德育評價不對路。許多高校在德育考核方式上只強調“知”的評價標準,忽視甚至幾乎沒有“行”的評價指標,容易使學生停留在“知”的層面上,忽視道德行為能力的提高,進而造成知行一致目標無法實現。⑤德育工作者素質不適應。“‘用崇高的理想激勵自己,用高尚的道德規范自己,用科學的知識武裝自己,用嚴明的組織紀律約束自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7]一些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表現出與教書育人的天職不相適應,為師者自身知行不一,給高校德育帶來假道名的惡名,制約著高校德育功能的整體發揮。

家庭德育的處境極為尷尬。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中長期處于父輩或祖輩的寵愛之中,他們不遺余力地為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甚至隨意偏袒他們的過失,致使一部分子女在價值判斷上往往從個人出發,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無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久而久之,使青年學生在行為選擇時茫然無措。另外,受就業等因素的影響,有些家長在家庭教育上與學校教育相對立,對子女的學業只強調技能培養,卻忽視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精神品格的塑造,甚至有意無意地向子女灌輸一些與社會道德要求格格不入的錯誤觀念。還有的家長身教與言教相背離。這樣的家教下,子女如何“知行一致”呢?

社會道德教育的重視不夠。首先,道德宣傳不適當。現實的大眾傳媒時常對道德范例的宣傳失實,對社會主流道德價值的推介不明朗,對非道德與不道德現象的批判缺乏力度,更多地轉向單純地追求物質利益和享樂,對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不少人由羨慕西方的物質生活發展到欣賞西方的社會制度,不知不覺地做了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的俘虜。其次,道德環境的污染。目前高校的道德環境正面對著道德相對主義的威脅和社會中物欲橫流、正不壓邪等現象的污染。道德生活中,非道德甚至是不道德的因素占據了上風,往往使人“知德而不能行德”。大學生們難免要受到不良因素的感染、暗示和壓力,從而導致知與行的脫節。

(三)社會環境的變化是大學生知行分離現象出現的催化劑

首先,受社會轉型的影響,道德評價標準出現混亂。馬克思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著徹頭徹尾的主觀性和純粹的利己性的時候,把利益提升為人類的紐帶,就必然會造成普遍的分散狀態,必然會使人們只管自己,彼此隔絕,使人類變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5]社會轉型時期出現了許多新的利益群體,不同利益群體中的個人往往用本利益集團的道德評價標準來衡量道德行為,當該道德行為與評價主體所持的評價標準不一致時,就出現了個人道德行為與社會或他人道德評價標準的沖突,形成道德知行沖突。同時社會變革又讓傳統的道德體系受到強烈的沖擊,致使傳統的道德未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出現新的調適和生長點,一些舊的道德規范失去對人們的社會生活行為的約束作用,而新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體系又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就導致新舊社會體制和道德觀念的摩擦較多,致使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出現了“主體迷失傾向”,“知行不一”便有了產生的溫床。其次,社會不良現象的存在對大學生已有的道德產生強烈的沖擊。校園的圍墻阻隔不斷與社會的聯系,大學生也不可能在純凈的真空中獨自生活、成長。社會性的腐敗現象,也在殘害著大學生的精神和靈魂。一部分大學生從當初對腐敗的震怒、痛恨,已轉為后來的無奈、感慨,繼而麻木、漠然,接著便是附和、茍同。于是,即使學校的德育再精彩,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子們也無法抵御各種負面影響,難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從而形成與社會主流道德的背離現象。再次,網絡發展的雙重影響。網絡的迅猛發展對大學生開闊視野、拓寬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網絡的發展致使道德相對主義、個人主義盛行與社會責任感弱化,道德沖突和道德價值取向錯位,影響和沖擊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致使德育知行統一的目標難以實現。

(四)“知行分離”現象產生的主體自身原因

首先,大學生自身的不成熟性是他們道德知行分離的主觀因素。大學生的年齡和經歷決定了在心理上缺乏調控能力,極易受社會環境的左右而在道德認識上出現偏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中缺乏應有的定向功能從而使他們的道德行為表現出易變、無序的特性。其次,部分大學生道德學習的動機不純。目前大學生所學的道德知識和學習要求只是教育者們的預設和安排,導致部分學生的道德學習與自身的道德需求之間的脫節,進而引起了大學生道德學習動機的多樣化,也就很難考慮社會實踐的真正需要。再次,部分大學生殘缺的心理素養。主體的道德實踐活動是知、情、意相互協調,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道德情感在道德實踐活動中起動力的作用。道德意志則直接決定著道德實踐活動的深度與廣度,它是道德實踐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決定性機制。現實的問題是,部分學生不僅缺乏道德意志的錘煉,而且缺乏基本的道德情感與道德信念的培養,造成了他們的道德心理素養的殘缺。正是這種殘缺的心理素養使他們對道德規范的認識和內化缺乏深度,也影響了他們在道德生活中的抗惑力,進而在外界的干擾下就輕而易舉就放棄了道德追求,使他們在道德生活中產生了“知行脫節”的現象。最后,部分學生存在盲目的媚俗心態。道德實踐的主體必須具有接受、認同、吸收、內化道德規范與道德知識的能力。然而,部分大學生中缺乏主見和道德辨別力,存在著盲目討好和迎合世俗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下,學生們完全有可能迷失心智,喪失道德意志力,有德而不能行德。事實上,它也確實是大學校園里存在的公德心缺失、見怪不怪、不文明現象屢禁不止、玩戀愛游戲等“知行脫節”現象的一個主要心理原因。

三、實現知行統一是提高對大學生德育實效性的根本對策

學校德育的實效性應該落實在學生個體的品德形成和發展,既要著[于道德認知的形成和發展,更要重視道德實踐的鍛煉和深化,從而實現知與行的真正統一。

(一)推進高校德育內容的改革與創新

德育具有時代性。德育內容是德育體系的核心,是德育目標的具體化,只有體現時代精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符合學生需要的德育內容才能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倘如德育的內容正好與受教育者的道德期望一致,那么就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融化成自己的道德信念,進而按照要求正確地進行德育實踐。高校德育內容必須面對現實,堅持戰略性與針對性相結合、系統性與實效性相結合、現實性與超越性相結合、民族性與全球性相結合、主體性和發展性相結合的原則,著力改革創新,始終緊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對大學生進行深入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深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加強以基本道德規范為主要內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樹立系統觀,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協調發展,引導大學生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二)創新德育手段和德育方法

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施教者與受教者的價值互通與心靈融契過程。“理性化的道德認知導向要轉化個體內在的心性價值信仰,除了要求道德內容折射社會正義與公共理性外,還取決于道德教化的具體方式能否激起道德主體的心靈共鳴。因此,切中個體自由的心性價值世界的道德教育方法,對于道德教育的成效起著重要的作用。”[6]我們只有注意研究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點,選定最佳的方法開展工作,才能完成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務。首先,創新高校德育方法,實現從“灌輸型”向“疏導型”的轉變、“經驗型”向“科學型”、“封閉型”向“開放型”的轉變,使德育教學增強吸引力和滲透力。其次,開辟新領域,創建新陣地,積極占領網絡陣地,構建多方聯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網上課堂,不斷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間和渠道。再次,心理咨詢與德育工作相結合,從更深層次上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增強高校德育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化解矛盾,消除障礙,引導大學生正確的認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為選擇的能力。最后,在教育方式上,校內外協調一致,建立學校、家庭、社會整合的德育系統,三方加強聯系,形成聯動,達到德育過程的優化。同時,改變德育靠專設課程傳授的片面做法,建立起把德育發展到班級各學科教學相互滲透,校內外各組織指導,全社會各新聞媒體共同參與,各種德育網絡縱橫交錯的德育模式。

(三)努力拓展大學生道德實踐的渠道和方式

“德育實踐是個體道德形成、發展的根源與動力,是學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礎”。[7]道德實踐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能夠深化道德認知,促進道德內化,同時也是走出重道德認識教育,輕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培養誤區的有力措施。德育工作者要從點滴做起,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各環節中,加強道德行為規范,經過實踐的反復強化,磨練道德意志,使受教育者在切身體會中去領悟道德真諦,從而不斷提高其道德水準。通過開展群體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文化活動中陶冶情操,增強修養,在社會實踐中分清是非,崇尚真善美,摒棄假丑惡,使良好品質得到檢驗、鞏固與提高,逐步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一步規范高校青年志愿者隊伍,依托黨、團組織,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特點,組成不同服務方向的志愿者隊伍,開展社會公益活動。這樣既可增強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又可在實踐中培養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意識。

(四)建立科學的高校德育管理體系

加強學校德育管理,是完成高校德育目標和德育任務的有效手段,對保證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科學化和現代化,從而提高學校德育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前,高校德育工作應該更新德育觀念,提高和加強學校領導對德育的認識與領導水平,樹立全面德育觀、終身德育觀、德育時效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領導體制、組織結構及運行方式;強化目標意識,量化管理指標,建立適應素質教育的評估監控體系;利用現代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促進高校德育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實現科學化,加大科學管理的力度,從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抓好師德建設,對學生的道德生活起到良好的示范與導向的作用。高校要運用各種科學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和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來引導、協調、約束和規范學生的行為,讓大學生在反復的行為訓練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理論中形成的道德認知在道德實踐中真正發揮作用,最終做到知行統一。

(五)加強高校德育工作隊伍建設

首先,高校應該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有關精神,加強黨對高校德育工作隊伍的領導,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同志提出的“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8]的要求,真正把德育工作隊伍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放在首位,從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這支隊伍,充分肯定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業績和勞動價值,正確評價德育工作者的勞動與付出,努力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環境,積極營造尊重他們辛勤勞動的良好氛圍,增強德育工作隊伍的吸引力。其次,按照“提高素質、優化結構、相對穩定”的要求,加強新型德育人才的選拔,建立一支專兼結合、功能互補、素質優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德育工作隊伍,并在實踐中緊跟時代的需要逐步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提高應變能力,勇于創新,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再次,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科學管理德育工作隊伍。高校要圍繞推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和高效化,突出在動態反映、科學決策、監督檢查、評價考核、激勵約束等方面下功夫,特別是要建立起一套嚴格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層層落實的責任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科學規范、操作性強的德育工作管理、考核制度。

(六)營造優良的校園道德環境

“德育的危機,相當程度上是德育環境的危機所致。德育只能在一定的環境中實施,德育的有效性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環境支撐。”[9]“環境對于學校德育的成效最為舉足輕重,消極地等待是不可能的,只能積極地投入,主動地適應才是上策。”[10]學校環境是學生確立牢固的道德信念和培養良好的道德意志,以促進其由“知”到“行”的轉化以及實現“知”與“行”統一的重要因素,是品德形成發展的主要外部條件。高校德育環境對學生道德認識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大學生的情感具有,陶和感染作用,對大學生的行為具有約束、規范作用。重視和加強高校德育環境建設,首先要全面規劃、精心設計,創建品位高雅的校園物質環境,為陶冶學生情操創造物質條件。其次按照德育工作的原則,認真制定,嚴格規范,創建優越的校園制度環境,為大學生的真正成才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再次,應該明確辦學指導思想,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環境,不斷提高精神環境水準。校園精神環境直接影響校風、教風、學風、班風,直接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產生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具有深刻性、長期性。最后,充分發揮德育環境對大學生品德形成具有榜樣示范作用。

總之,德育的目的是讓受教育者能“知德行善”,從根本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大學生的道德教育,要做到真正的知行統一,尚需要十分漫長的路要走,這不僅要全體教員努力研究、探索和工作,還需要行為主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當兩個積極性都能充分發揮之日,也就是德育知行統一的有效之日。

參考文獻:

[1]張繼緬.中華儒學精髓[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5.

[2]不得不抄能抄就抄——作弊現象折射考試制度弊端[N].北京:中國青年報,2005-8-31.

[3]謝靜嫻.南京5高校問卷調查顯示:八成學生愿高價做[N].現代快報,2007-3-31.

[7]廖和平,周雄文,王衛方.制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原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6]楊立英.現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論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10).

[7]王穎,俞樹彪.關于高校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9).

[8].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M].學習出版社,2000.

[9]樊浩.“德”——“育”生態論[J].東南大學學報,1999,(2).

[10]蘇遜.世界德育演進視野里的中國學校德育[J],當代青年研究,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