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等職業學校的分層次教學

時間:2022-05-25 11:57:00

導語:淺談中等職業學校的分層次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中等職業學校的分層次教學

所謂分層次教學,即根據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分類排隊,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每個層次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借以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

實施分層次教學,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所決定的。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所必須的。它決非權宜之計,而是中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選擇。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學校按國家計劃招生,學生畢業國家包分配、包當干部(簡稱雙包)。雖然中專學歷層次低,但對眾多的農村、特別是農民子女來說,同樣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誘惑力。1998年招生并軌改革后,逐步地進行了“兩包”改“兩自”(自費上學、自主擇業)的改革,而且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層次越來越高,在激烈的人才市場就業競爭中,中專生由過去的走俏變為現在的“坐冷板凳”。這其中固然有就業宣傳上的誤導和人才市場上過份的“高消費”等原因,但毋庸置疑,中專的黃金時代已經是昨天的故事。雖然中專教育的發展還會出現轉機,但目前的"陣痛"也足以使部分中專學校紛紛“落馬”,這已經成為近年中專教育發展實踐所證明了的不爭的事實。招生難、就業難、收費難、管理難已經成為制約中專教育發展的瓶頸因素。由于招生難,中專學生由過去的挑挑撿撿,變為現在的“一窩端”。在一個教學班中,個體素質差異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按同一標準、同一個模式組織教學,必然造成“吃不飽”與“吃不了”并存的局面,難以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這樣的“產品”進入人才市場,可能更不受歡迎,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那么,怎樣才能使中專生招得來、學得進,能成才呢?比較現實的選擇就是實行分層次教學。具體可概括為“四分”,即分層教學、分類輔導、分段提高、分批推進。

1.分層教學

學生入學后便組織摸底考試,根據入學成績和摸底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分層(分班)。具體分層方案可考慮兩種:一是分為快、中、慢三層;二是只分為快、慢兩層。筆者認為,在試點工作的初期可考慮采用第二種方案為宜。當第一輪試點工作結束取得一定的經驗后再進行更細的層次劃分,這樣更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快班在貫徹現有中專教學大綱,使學生掌握應職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側重于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加深”、“加高”和“加厚”,為學生升入高職學校深造和今后的繼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慢班則側重于現有中專教學大綱中的技能訓練,主要是為今后的應職就業做好準備。分層教學對于文化基礎來說比較好操作,對于專業課來說難度相對大些,但經過縝密組織也是完全可以實施的。

2.分類輔導

過去中專教學中特別強調“有課必導、課后必導”的原則,這一原則在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專教學中更凸現出重要性。分層教學必須配合以分類輔導,否則它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地得到發揮。分類輔導可分為課前輔導與課后輔導、個別輔導與集體輔導、課上輔導與課下輔導、專題輔導與普遍輔導等多種形式,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加以運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3.分段提高

中專學制現在一般為3-4年,多數專業為三年學制,個別特殊專業為4年。學生在校的整個學習過程劃分為若干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階段。要因人制宜,設計階段目標,限期達到。學生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的,正因為如此才提出了分層教學的問題。我們允許學生成績的差異性,但絕不允許學生成績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沒有提高。要通過分層教學使每一名學生在每一個階段都學有所得、學有進步。對于文化基礎課來說,更要強調分段提高的問題。

4.分批推進

目前的中專生雖然個體差異很大,但仍可以大體上劃分為不同的群體、不同的批次。通過分層次教學,我們既可以達到分段提高之目的,而且要實現分批推進。如果說分段提高是對學生個體而言,那么分批推進就是對學生群體而言的。全面性和全體性是素質教育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我們要通過分層次教學,使全體學生的學業成績都能分批次地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

目前,實施分層次教學已經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識。那么如何搞好分層次教學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和環節入手,扎實工作,認真組織,周密實施,穩妥操作。

1.教學計劃的制定

要根據國家的指導性教學計劃,制定出科學的、切合實際的各專業的實施性教學計劃。教學計劃要一改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一刀切”、“一個模式”、“千面一孔”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實現培養目標的“多元化”。教學計劃的大目標是使所有的學生都成才,但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決不能強求劃一。培養目標的多元化與分層次教學是相互呼應、相輔相成的。因此,搞好分層次教學的首要環節和關鍵是制定和修訂教學計劃。

2.教學大綱的編寫

要根據國家的指導性教學大綱,結合分層次教學的需要,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編寫實施性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組織教學的依據,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保證。因此,原則上是在分層次教學中分幾個層次,每門課程就編寫出幾套教學大綱。好的教學大綱是有效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又一重要因素。

3.教材的選用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紀中等職業學校規劃教材》,是結合中等職業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能力本位的要求,組織全國中職校優秀教師和實際工作者編寫的,現在已經陸續出版發行,還有與之相匹配的教學大綱。這批教材不僅突出了應用性、技能性、適用性、實用性與可操作性,而且深淺適度,層次分明,很適用于目前中專學校的分層教學。現在教育部門正在組織使用前的培訓工作,各學校應加以重視,積極安排教師參加培訓。

4.教師的配備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和“多邊”過程,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亦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分層次教學中的每一個教學層次都應配備精通業務、富有經驗、勇于探索、甘于奉獻的教師。特別是對于所謂的“慢班”,我們更應配備在教學上強的教師,因為此群體屬于重點提高的部分。教師隊伍的配備是分層次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5.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

分層次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必須全面加強教學管理,大膽地進行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首先是動態管理。根據不同階段學生成績的升降情況相應地進行教學層次的調整,使之與實際情況相符,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其次是體制創新。要大膽地進行學分制、彈性學制和多證制等改革嘗試;最后是搞好常規管理。安排好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驗實習,合理調度教室,安排好教學進程等。

6.成績考核辦法的改革

要改革學生成績考核辦法,實現成績考核的經常化、標準化。特別是要探討不同層次學生成績的橫向比較問題,為學生在校期間的評優、評先和畢業時的推薦就業提供理論依據。分層次教學是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等教學原則的具體運用,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保證人人能成才,個個都提高,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決不能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

7.激勵機制的建立

實施分層次教學,既要通過輿論宣傳,提高教師的認識,以形成共識,產生合力;又要合理地進行利益分配,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積極性,以產生動力。對擔任不同層次教學任務的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工作數量和質量,確定合理的課時酬金分配辦法,保證及時、足額兌現。貫"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建立起校內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

8.教學手段和實習基地建設

為了適應分層次教學的需要,必須完善教學手段,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按照教育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原則,結合中等職業學校的實際情況,其校內實習基地應努力實現產業化、商品化、規模化和現代化,達到高科技、高效益、高質量、高產出的要求,建立起自我調節、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求發展的機制,做到農、科、教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要實施開放式辦學,探索全方位、多層次、多途徑建設實習基地的路子,實行校企聯合、校鄉(鎮)聯合、校區(高科技產業園區)聯合、校校聯合等等,把校內外實習基地做大、做好、做強,以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再振雄風,再創輝煌。(公務員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