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學學術批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7 09:38:00

導語:圖書館學學術批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學學術批評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分析了圖書館學學術批評的性質、類型、特征和功能,制定了學術批評規范。認為,欲促進圖書館學的繁榮并推動圖書館學的可持續發展,圖書館學人必須恪守學術批評規范,并營造良好的批評環境,充分發揮學術批評的積極作用。

【摘要題】專題探討

1學術批評本質論

1.1學術批評的性質

1.1.1學術批評的涵義

“學術”指“較為專門,有系統的學問”[1]。“圖書館學學術”泛指有關圖書館學的一切方面,如圖書館學思想、理論、觀點、學派、方法以及圖書館學風等。“批評”一詞,一是“指出優點和缺點,評論好壞”;二是“專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2]。圖書館學學術批評是指對一切圖書館學現象進行評論,指出其優點和缺點,并對其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

這里,必須糾正對“學術批評”的錯誤看法。即一提“批評”,就認為是“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就是“找毛病”。筆者認為,這是一種極片面的看法。應當全面、正確理解“批評”的涵義,以健康開展圖書館學學術批評。

1.1.2學術批評的對象

圖書館學學術批評屬于圖書館學理論的一部分。圖書館學學術批評對象的范圍,應當包括圖書館學論文作者、學者、學術論著、學報、學刊、學會、學派、學風以及學術批評本身等。[3]

1.1.3學術批評的性質

(1)圖書館學學術批評是一種創造性的學術研究活動。圖書館學學術批評不僅要對批評對象——主要是圖書館學論著進行分析、判斷、理解和闡釋,而且還要指出其優劣所在,并提出自己的意見。“指出其優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就是批評者創造精神的運用。因此,學術批評是批評者創造智慧的發揮,是一種創造性的研究活動。

(2)圖書館學學術批評的實質是一種自我批評。波普爾認為,學術批評表面上是不同學者之間的相互批評,而實質是學術的自我批評。因為,他人對自己的學術批評,實際上是他人幫助我們自己批評自己。同理,自己對他人的學術批評,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學術觀點的自我批評。學術批評,不論誰來作批評,實質上都是真理在借他之口而進行批評,學術批評是以真理為標準進行的自我批評。[3]

(3)圖書館學學術批評之理論是圖書館學基礎理論之一,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對象、原則方法和其他分支學科不可替代的性質和作用,成為圖書館學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圖書館學的內容,形成了圖書館學理論研究的一個分支。

1.2學術批評的類型

圖書館學學術批評類型較多,按照不同分類標準,就有不同類型。

1.2.1按其內容性質分

(1)原理批評類。又稱理論批評類。這類學術批評是指對載于各類圖書館學文獻(如論文、著作等)的圖書館學理論、觀點、思想等進行批評。如圖書館學發展史上對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爭鳴,對圖書館學學科性質的討論等,就是這類理論性批評。[4]

(2)方法、技術批評類。這是指對圖書館學研究方法和應用技術的批評。如1983年喬好勤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圖書館學研究中應用新的方法存在“照搬”、“硬套”和“淺嘗輒止”等問題,并對沒有專門研究方法論提出批評。[5]

(3)綜合批評類。這類批評是指對圖書館學理論、方法、技術以及學風等進行全面的批評。這種批評的典型文章有1982年邱昶和黃昕的《論我國新時期的圖書館學研究》[6],沈繼武和劉迅的《論我國圖書館學的危機及其革命》[7],1989年劉洪波和潘寅生的《在繁榮的表象背后——評八十年論圖書館學研究》[8],2000年黃俊貴的《丑陋的圖書館學——“實話實說”訪談錄》[9]等。前三篇文章著重對圖書館學理論、方法、觀點、思潮及研究方法等進行批判和評論,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最后一篇則著重批評圖書館學風。該文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嚴肅批評我國圖書館學界目前存在的不正學風,并提出了除卻丑陋正學風的積極建議和意見。

1.2.2.按批評對象的載體分

(1)對論文的批評。如對1985年張曉林的文章《應該轉變圖書館研究的方向》的批評[10-12],對上述黃俊貴文章的批評[13-16],等等。

(2)對著作(專著)的批評。如劉國華等對專著《書目情報需求與服務研究》(彭斐章,1990)等的批評。[17-19]

(3)對學報(刊)的批評:如《中國圖書館學期刊的發表現狀及未來取向》(李萬健,1999)[20]、《〈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年回顧》(王國莊等,2000)[21]、《我國圖書情報專業期刊建設芻議》(于鳴鏑,2000)[22]等文就是對圖書館學學報(刊)的批評。

(4)對教育的批評。上述3類是圖書館學學術表現于語言文字者,而此類為表現于傳承、宣傳、普及活動者。對圖書館學教育的批評,如對圖書館學系改名(如改為“信息管理系”等)等的批評[23.24]。

(5)對作者(學者)的批評。圖書館學學術表現于人者,就成為圖書館學作者、學者、學人。對圖書館學作者(學者、學人)的批評,主要是對作者(學者、學人)的學風的批評。對圖書館學研究中的不正學風,如“泛濫成學”、“故弄玄虛”、“濫發文章”、“脫離實際”等和學術腐敗,如“到處搞學位”,不夠資格,卻爭當“博導”、“碩導”,濫出論文集,搞創收等進行批評。上述《丑陋的圖書館學》等就是批評學界學風不正的典型文章[9.25-28]。

(6)對學派和學會的批評。圖書館學學術表現于社會組織,則稱為圖書館學會、圖書館學派等。對圖書館學學派的批評的典型文章有:劉迅的《西方圖書館學流派及其影響》(1983)[29]、黃純元的《論芝加哥學派》(1997)[30]、霍國慶等的《西方圖書館學派論評》(1998)[31]等。對圖書館學會的批評,如對中國圖書館學會的批評,對國際國聯(IFLA)的批評等。

1.2.3按批評對象的范圍分

(1)宏觀學術批評。這是指對整體圖書館學發展狀況進行批評。如上述文獻[6-9.28]等皆屬此類批評。

(2)微觀學術批評。這是指對圖書館學現象的某一部分(某一點)進行批評。如對某一學術觀點的批評、某一方法的批評、學風問題中某一現象(如一稿多投、剽竊、抄襲現象等)的批評等。

1.3學術批評的基本特征

1.3.1創造性

圖書館學學術批評是批評者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批判和評論一切圖書館學現象的優與劣、經驗與教訓并提出指導性意見、建議的一項嚴肅的科學活動。由于圖書館學論著本身就是作者的創造性成果,如再要批評這些創造性成果,批評者若沒有創造性眼光,是根本無法指出其成果的優缺點的,更別說對其提出建設性、指導性改進意見和建議了。

1.3.2批判性

批評的最大特點是其批判性。盡管我們不能把“批評”片面理解為“只提缺點和錯誤”、“找毛病”,但我們也不能把“批評”片面理解為“只說好,不說壞”。評論“好與壞”、“優與劣”,才是對“批評”的全面理解。由于“批判”的主要義項是“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或行為做系統的分析,加以否定”[2],而“批評”的兩個義項中都含有“指出缺點和錯誤”的意義,所以“批評”一詞的最突出特點應是批判性。如果“只說好,不說壞”,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批評。所以,圖書館學學術批評具有批判性,無可置疑。如前述幾篇綜合性批評文章就具有明顯的批判性。

1.3.3.革命性

學術批評中,所指出的“優”,是批評者贊同的;而指出的“劣”(缺點或錯誤)則是批評者所要反對的。批評者指出被批評者(論著、作者、學派等)的缺點的,肯定要說出其理由并提出改進意見。這種錯誤或缺點的評論和批判意見,就是一種變革,一種根本性改革。如黃俊貴的《丑陋的圖書館學》在指出學風不正的同時,提出了改革(變革)學風的許多中肯建議和意見,這種變革性意見肯定會促進我國圖書館學界的學風革命。

1.3.4建設性

開展學術批評,本身就是發展學術的重要活動。真正的學術批評是建設性批評[15.32],是為了推動圖書館學健康發展(激發新觀點、建立新理論)而進行的學術批評,是促進學科發展的得力手段。圖書館學的學術批評的建設性特征也是引導學術界正確開展學術批評的活動規范。

2學術批評功能論

2.1溝通功能

圖書館學學術批評,一方面是與作者的對話,說明批評者和讀者對所批評論著作者的各種意見,以糾正其錯誤和完善其不足;另一方面是與讀者的對話,向讀者說明自己對論著的評價,以幫助讀者認識、理解作者的意圖,了解其優缺點,激發讀者參與對論著的評論和研究的熱情。這樣,學術批評就成為作者與讀者之間相互溝通的中介、橋梁。

2.2導向功能

圖書館學學術批評的目的是把圖書館學引入健康發展的軌道,并推動圖書館學發展和繁榮。當圖書館學發展誤入歧途時,通過學術批評會指引圖書館學朝正確道路發展。當圖書館學研究陷入誤區時,通過學術批評便使研究者走出誤區從而取得可喜成果。當圖書館學發展出現危機時,圖書館學術批評便力挽狂瀾,使局勢轉危為安。當圖書館學發展(或研究)偏離正確方向時,圖書館學術批評便使圖書館學撥正航向。學術批評能及時洞察社會思潮、科技動向、學術動向,引起圖書館學研究興趣(方向)的轉變,對圖書館學發展起著導引作用。如對信息時代的評論,對知識經濟的評論,對網絡環境的評論,使圖書館學界紛紛研究對策。學術批評著重評述圖書館學的一些新進展,鼓動對熱點、焦點問題的研究,對學科內的某些已經或正在出現的態勢作進一步推動。學術批評還著重于發現研究和學風中出現的問題,旨在糾正各種不健康成分的影響,為推動學科深入、理性地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上述幾篇論文是學術批評具有導向功能的典型案例。不可否認,學術批評之成果中,不僅存在正導向性論著,也存在負導向性論著。但從總的結果(影響)看,由于圖書館學發展(研究)存在自組織律,學術批評總會以“正”壓“邪”,真正起到正導向作用的。

2.3發展功能

在圖書館學學術批評中,往往會發生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爭鳴(論爭)[33],如對“書目情報”的爭鳴,對“前科學”還是“常規科學”的爭鳴,對“學科性質”的爭鳴,對“研究對象”的爭鳴,等等。“爭鳴”與“批評”盡管不同,但從其內涵來分析,“爭鳴”是“批評”的一種,“批評”包括了“爭鳴”[2]。因為“批評”別人時,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不同觀點之碰撞,即“爭鳴”。在學術爭鳴中,爭鳴(批評)雙方都要提出不同于對方的觀點(或思想、理論、方法),這樣,不同觀點的“碰撞”,就會激發出新的科學思想,產生新理論。如對“圖書館有償服務”的爭鳴,則產生了“一館兩制(業)”圖書館管理體制新理論。通過學術爭鳴(批評、評論),不僅會產生新理論,而且也促進了原有理論和新理論的完善。因為爭鳴雙方不同的觀點往往又是對原有理論的補充與完善。如“要素說”的形成(從“三要素”、“四要素”到“五要素”)等,就是在爭鳴中完善起來的[34]。產生新理論,補充,完善理論,從而發展圖書館學,繁榮圖書館學,這是由學術批評的革命性、建設性所決定的。2.4評價功能

圖書館學學術批評,首先要建立在對被批評對象(論著等)的指點得失的分析基礎之上,指點得失,評論好壞,則評價功能自然顯現。學術批評的評價功能,如果是對論著而言,則說明該論著的創造性、科學性、學術價值、社會價值的高與低;如果是對作者而言,則說明該作者的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學風等的優與劣;如果是對讀者而言,則是向讀者介紹或推薦論著(好的,大家學習,差的應予以批判),介紹或推薦作者(學者)(好的,向他學習,差的則引以為戒)。對學術成果的評價,由于涉及到作者的榮譽、地位、待遇等各種復雜的重要的因素,必須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嚴肅對待,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學術批評的評價功能。

2.5育人功能

學術批評往往引發學術爭鳴。在爭鳴中,人們通過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出疑難,回答問題,能夠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提高思維能力、科研能力和知識素養。在批評與反批評中,培養了參與者敢于破舊,勇于創新的科學革命精神。在論爭過程中,雙方為了戰勝對方,迫使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補充新“營養”,因而知識素養大大提高。在批評過程中,雙方科學知識的運用能力、科研能力的發揮等都躍然紙上,為客觀評價、選拔人才創造了必要條件。因此,學術批評不僅能培養人才,還能借此發現人才。實踐和歷史已充分證明,開展學術批評(爭鳴),不僅是學術帶頭人培養科學新秀的一個有效措施,而且還為形成科學學派創造了最佳環境。

2.6自組織功能

何謂“自組織”,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不過從文獻[35.36]我們可以得知“自組織”的含義,即:在一個開放的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科學系統通過內部各個子系統或要素之間的競爭和協同,而自發、自主、自動從無序向有序演化發展的機理。簡而言之,“自組織”是科學在一定外部條件下自動從無序向有序演化發展的過程和方式。圖書館學術批評在圖書館學發展中的自組織功能表現為:(1)學術批評會產生正導向作用和負導向作用,但隨著學術批評的不斷進行,其負導向作用必然被批評而轉向正導向作用。學術批評本身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會自動轉“負”為“正”,使圖書館學走出誤區、迷途,朝正確方向發展。圖書館學學術批評這種撥亂反正、力挽狂瀾的強大作用,推動新中國圖書館學蓬勃發展,從一個高潮轉向另一個高潮,令世人刮目相看。當我們仔細研究,并結合中國圖書館史考察建國以來我國圖書館學學術批評的經典文獻[6-11.28],這些文獻所表現出的學術批評的自組織功能已躍然于新中國圖書館學史冊之上了[37.38]。(2)學術批評針砭時弊,匡正學風,是其主要職能。學風問題不僅影響作者品德和價值觀,而且還影響作者的學術水平,更重要的是還影響圖書館學健康發展。學術批評通過糾正不良學風,提高作者素質,建立學術規范,從而推動圖書館學研究朝正確方向發展,形成問題——批評——發展的良性循環。學術批評的這種不斷撥正航向,推動學科可持續發展的自組織功能顯而易見。

3學術批評規范論

欲真正發揮學術批評的各種功能,以確保圖書館學學術批評的健康發展,從而

推動圖書館學繁榮和發展,必須建立科學的學術批評規范。

3.1人品規范——學術批評者的道德規范

開展學術批評的主體是學術批評者。學術批評的規范化建設主要是學術批評者的規范化建設,因為學術批評是由人來完成的,學術批評能否健康進行,能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關鍵在人,而學術批評的學風建設的關鍵也是人。所以學術批評規范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人品規范,即學術批評者的道德規范。其主要內容至少應包括如下幾點。

3.1.1要民主、平等,反對以勢壓人、欺人

這里的“民主、平等”是指在科學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大家平起平坐,既要允許批評,也要允許反批評。權威與小人物平起平坐,長者與年輕者平起平坐。不要以領導、權威、長者自居,壓人、欺人。小人物在權威面前不迷信、不盲從,敢于抗爭。在科學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開展學術自由批評、論爭的基本前提,學術批評者應遵守這種道德規范。

3.1.2要相互尊重,反對人身攻擊、污辱人格

相互尊重是實現民主、平等的前提,也是營造良好批評環境的必要條件。相互尊重,就是要善待不同意見,力爭求同存異,激發催化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產生。相互尊重,就是要相互寬容,相互愛護,尊重人格,不搞人身攻擊,不傷害對方尊嚴,互為老師,互相學習,團結共進。

3.1.3要正面批評,反對暗箭傷人

所謂正面批評,就是直接針對對方的觀點進行批評,提出自己的中肯意見,不要向對方射冷箭,不要旁敲側擊,含沙射影。正面批評,不僅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而且也有利于有針對性地開展討論,提高批評效果。

3.1.4要語言文明,反對挖苦諷刺

語言文明,是批評者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之一。語言文明,說話要和藹、和氣,文字要優美,用詞要恰如其分。不要挖苦諷刺,不要夸大其詞、無中生有,更不要罵街,“以牙還牙”、惡意中傷。

3.1.5要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反對剽竊、抄襲

學術批評是一種創新性、建設性的嚴肅的學術活動。只有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才能激發新思想,產生新觀點、新理論,繁榮和發展圖書館學。而剽竊、抄襲,不僅僅是品德敗壞問題,而且于學科發展有害。

3.1.6要敢于說真話,反對“中庸之道”,只評優不批劣

要確立真正的批評精神,批評者要有說真話的勇氣,要具備一種挑戰性的理論人格。對圖書館學風要敢于說真話,成績與問題都要說。對學術論著要說真話,優點、缺點都要評論。必須糾正過去那種怕得罪人、怕權威、怕報復,對學風對論著只說好不提缺點的、遠離“批評”、“評論”本意的做法。要還“批評”之本來面目,讓批評真正成為匡正時弊、糾正學風,客觀公正評價論著,推動圖書館學發展的旗手、鼓手和斧手。[8]

3.1.7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認真貫徹“百家爭鳴”的方針,反對把學術批評“政治化”

人品規范,首先應該是政治規范。學術批評,不能脫離國情,不能違和國家大政方針,但也不要把學術批評(爭鳴)政治化,不要扣帽子、抓辮子,不要把學術問題與政治問題混為一談。應當吸取過去關于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3.2學術規范

學術批評不僅要求批評者遵守人品規范,而且要求批評者遵守學術規范,即批評者在具體進行學術批評研究時所應遵守的規范。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3.2.1要實事求是,反對以偏概全

批評論著,批評學風,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要是啥說啥,要公允、客觀,克服學術批評的片面性。只有如此,批評才會有針對性,才會使被批評者心服口服,才會使正氣壓邪氣,克服學術腐敗,使學術批評向科學、健康方向發展。

3.2.2要立字當頭,建樹求實,反對破壞性批評

要立字當頭,就是要以建設性批評為宗旨,以立論為主旨開展學術批評[15]。這是由學術批評的任務決定的。學術批評就是為了匡正學風,以便把圖書館學發展引入正確軌道,激發新思想,建立新理論,以促進圖書館學繁榮和發展;培養人才,以推動圖書館學可持續發展。所以,只破不立,不是好的學術批評;不破不立,即非學術批評;違反人品規范和研究規范,借批評以中傷學人,借批評以泄私憤,便是破壞性批評,這是我們必須反對的。“破”不是最終目的,“立”才是最終目的,既破又立,才是最佳學術批評。

3.2.3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蹈空而論

這里說的“理論聯系實際”的“理論”,是除“理論圖書館學”之外的圖書館學理論,如應(實)用圖書館學理論(圖書編目、讀者心理學等),以及專門圖書館學(如大學圖書館研究等)。因為,以一般意義上的理論聯系實際要求理論圖書館學,恰恰是學術規范的錯位[39]。專門圖書館學和應用圖書館學的研究,必須結合圖書館事業實際、工作實際、業務實際進行研究,以指導圖書館事業發展,指導圖書館工作、業務的提高。否則就是脫離實際,蹈空而論。

3.2.4要明確對象,有的放矢,反對泛泛批評

明確對象、有的放矢,就是研究問題要具體,要明確,即批評要有針對性,要有具體目標,不要泛泛而論。這樣才有助于澄清誤區、辨析是非,才能切中要害,令人心悅誠服,提高批評效果。

3.2.5要以理服人,反對扣帽子

學術批評是用說理的方法指出對方論著或學風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批判、評論。以理服人,是最佳批評方式。但如果不說明對方錯誤的充足理由,使對方不知為什么錯,反而會引起對方不滿,不能使人心服口服,達不到批評目的。所以,講道理,不扣帽子,應該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學術規范。

3.2.6要注重批評內容,更要注重批評方式,反對諷刺、挖苦、嘲弄

學術批評欲達預期效果,不僅在批評內容上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還要講究批評方式。語言要文明,既是批評者的道德規范,又是學術研究規范。有話好好說,比挖苦、嘲諷更能使批評動機與效果一致,否則相反。

4學術批評環境論

欲使學術批評達到最佳預期效果,還必須營造良好的學術批評環境。學術批評環境不僅包括社會環境,還應包括學術批評自我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是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貫徹黨的“雙百”方針,實現大眾學術自由討論、批評的良好競爭氛圍;良好“自我環境”是指學術批評參與者共同遵守上述人品規范和學術規范,不斷加強、提高學人的道德修養、知識素養、寫作修養,運用科學研究方法,提高學術批評水平。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學術批評園地(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責無旁貸),需要學會、教育、研究等部門鼎力支持。

總之,在我們認識到學術批評的本質后,為了充分發揮其各項功能,促進圖書館學繁榮發展,圖書館學人必須恪守上述各項人品規范和學術規范,在開放的自由的競爭環境中開展學術批評,使學術批評真正成為促進和推動圖書館學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導航員。學術批評已在過去的近兩個世紀為推動圖書館學發展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光輝業績。筆者堅信,她在21世紀必將再創輝煌!

【參考文獻】

1辭海編委會.辭海(1999年編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360

2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修訂3版).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96

2,1602

3劉茂澤.論學術批評.學術界,2001(2):85~99

4馬恒通.新中國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爭鳴50年(1949~1999).圖書館,2000(1):18~23,33

5喬好勤.試論圖書館學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圖書館學通訊1983(1):54~62,94

6邱昶,黃昕.論我國新時期的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學通訊,1982(1):31~39

7論我國圖書館學的危機及其革命.書館學通訊,1982(5):76~81

8劉洪波,潘寅生.在繁榮的表象背后——評八十年論圖書館學研究.圖書與情報,1989(4):19~29

9黃俊貴.丑陋的圖書館學——“實話實說”訪談錄.圖書與情報,2000(2):37~42

10張曉林.應該轉變圖書館研究的方向.圖書館學通訊,1985,11(3):57~64

11徐人英.再評圖書館學研究方向的歷史性進展.圖書館學通訊,1987,13(4):70~76

12于鳴鏑.關于圖書館學幾個問題的再認識.中國圖書館學報,1999,25(1):3~9

13程煥文.丑陋的《丑陋的圖書館學》——致《圖書與情報》的信.圖書與情報,2001(1):49~50

14邱蔚晴等.圖書館學“丑陋”?圖書與情報,2001(1):50~52

15劉俊英,武旭.冷靜公允與建設性批評——對中國圖書館學中評論與爭鳴的思考.圖書與情報,2001(4):55~56,60

16梅雪.淺說《丑陋的圖書館學——“實話實說”訪談錄》.圖書情報論壇,2001(4):35~37

17彭斐章.書目情報服務的組織與管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18劉國華等.剖析書目情報理論:對書目情報理論的理性批判.圖書情報工作,1998(5):44~51

19王心裁.目錄學學術批評與科學研究理性:對劉國華有關批評文章的一種回應.圖書情報工作,2000(2):80~85,43;(3):82~86

20李萬健.中國圖書館學期刊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取向.中國圖書館學報,1999,25(1):14~19

21王國莊等.《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年回顧.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0(1):17~23

22于鳴鏑.我國圖書情報專業期刊建設芻議.圖書情報工作,2000(12):79~81,48

23孟廣均.對圖書館學教育的幾點看法.大學圖書館學報,1995(1):36~39

24于鳴鏑,初景利.試評圖書館學系更名.圖書情報工作,1998(7):48~51

25閆立中.除卻丑陋正學風.圖書與情報,2001(1):53

26鮑振西.盡淘污濁始見金:就《丑陋的圖書館學》致《圖書與情報》編輯部的信.圖書與情報,2001(2):68

27黃俊貴.圖書館學需要哲學:從“丑陋的圖書館學”引發的思考.圖書與情報,2001(2):64~68

28楊元生.我國圖書館學研究中的學風建設.圖書館論壇,1999(6):14~16,50

29劉迅.西方圖書館學流派及其影響.圖書館學刊,1983(4)

30黃純元.論芝加哥學派.圖書館,1997(6):1~3,14;1998(2):6~9

31霍國慶等.西方圖書館學流派論評.圖書情報工作,1998(4):3~9;(5):1~5

32范并思.新時期十年的圖書館學:觀念與思潮.圖書館,1987(1):1~9

33馬恒通.圖書館學學術爭鳴論.黑龍江圖書館,1989(5):8~12

34吳慰慈,邵巍.圖書館學概論.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5~6

35沈小峰等.自組織的哲學:一種新的自然觀和科學觀.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23~149

36吳彤.生長的旋律——組織演化的科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1~30

37肖東發.中國圖書館年鑒(1996).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38肖東發.中國圖書館年鑒(1999).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39崔慕岳,王國強.論圖書館學研究的規范化建設.圖書情報工作,199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