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規劃設計論文
時間:2022-11-06 10:44:00
導語:城市色彩規劃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是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所關注的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在超高速發展及擴容過程中,由于規劃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缺少對城市色彩的重視,使某種“顯富、擺闊、攀比、爭強”的“暴發戶”文化或美學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開來。本文在分析色彩所具有的物理、視覺、心理、文化、經濟五大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剖析了城市色彩的構成元素和設計原則,城市色彩的設計應堅持整體和諧、以人為本、地方特色三個原則。
關鍵詞:城市色彩;色彩效應;構成元素;設計原則
色彩對人類生活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說自然環境的美麗多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財富,那么城市則凝聚了人類自遠古以來幾千年的文明成果。城市面貌是地區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傳統的直觀反映,城市色彩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一、城市色彩的概念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間中各種視覺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它是一個廣泛、綜合的概念,分為人工裝飾色彩和自然色彩兩類,包括建筑、道路、標牌、廣告、服飾、綠地、河流等城市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色彩,它們觸及人們的活動空間,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視覺感受。狹義的建筑學上的城市色彩僅指城市內建筑物、構筑物的色彩,但城市景觀是由多種元素組成,并非單一的建筑物,因此它的內涵應拓展到更廣的范圍,從而避免在城市景觀的色彩塑造中存在片面性。
二、色彩效應
(一)物理功能色彩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不同的色彩對太陽輻射的吸收是不同的,熱吸收系數(取值介于0-1)也就不同[2],因此會產生不同的物理效能。最明顯的例子是,在炎熱的夏季,人們總愛穿淺淡色的服裝,感覺涼爽些;而在寒冷的冬季,則偏愛穿紅色、橙色等暖色調的衣服。同樣,對于裝有全空調的樓宇而言,其外粉刷色彩宜選用淺淡色調,具有節能省電的功效。日本已將淺色作為墻體外隔熱的一種主要色調。還有墻面的色彩若選擇不當,墻面溫度高,使外墻產生伸縮變形應力,有時會使外墻面粉刷脫落,而影響美觀。另外,不同色彩對光的反射系數也不同,黃、白色等反射系數最高,淺藍、淡綠等淺淡色彩次之,紫、黑色反射系數最小,因此建筑外墻上采用高反射系數的色彩可以增加環境的亮度。
(二)視覺美感色彩是視覺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最敏感的要素,經色彩實驗證明:在正常狀態下觀察物體時,首先引起視覺反應的是色彩[2].如果物體的色彩協調優美,就會給人以強烈的美感刺激,引起視覺的興奮,進而影響心理感受。如帕提農神廟,在純白色的柱石群雕上配有紅、藍原色的連續圖案,還雕有金色的金銀花圈圖樣,在晴朗的天空襯托下,色彩十分鮮艷奪目,呈現出令人著迷的色彩幻想空間。又如我國漢唐時期的建筑,一律采用朱紅與白色的組合,產生了鮮艷悅目、簡潔明快的色彩美。再如服飾的色彩變幻無窮,體現出不同時代的審美情趣,給人以不同的美的視覺沖擊。
(三)心理效果不同的色彩給人的心理刺激是不同的,色彩使人產生冷暖、輕重、膨脹與收縮、進退、活潑與憂郁、興奮與沉靜、疲勞、聯想與象征、感情等各種復雜的心理感受。雪地、冰山的白色令人感到冷;太陽、火的紅色、橙色使人感到暖和;海水的藍色使人沉靜;色彩繽紛的花卉使人愉悅,這都是人對自然色彩的一種強烈心理反映。色彩的輕重感主要取決于明度,人們對明度越小的色彩感到重,比如黑暗的房屋令人感到厚重,而明亮的房屋卻顯得輕盈。色彩的活潑與憂郁感,通常是以紅、橙、黃等暖色為中心的明亮純色使人感到快樂,而看到藍色和藍綠這些冷的暗濁色時就變得抑郁,這也是在陰雨的天氣人們往往情緒低落的原因。色彩還有豐富的象征意義,紅色代表熱情、喜慶;橙色代表快樂、積極;綠色代表和平、理想;藍色代表沉靜、理性等,可以對人產生一種心理暗示。所以色彩的心理效果是多種多樣,在選擇色彩時是不能忽視這種效應。
(四)經濟效應色彩中還蘊涵著經濟效應,成功的色彩選擇會帶來良好的經濟結果。從物理性能上說,合理的色彩選擇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城市的能量、物質消耗,降低城市的運作成本。更為重要的是,美觀大方的色彩環境會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影響游客和投資者的行為決策,間接影響城市旅游業的發展和吸引投資的能力,所以色彩環境的改善提高必定也會促進經濟效益的增加。例如廣州市在“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十年一大變”的形象工程中,注重城市色彩的更新,把主要干道的沿街建筑立面重新“涂脂抹粉”,色彩規劃得恰當,因而形成亮麗的風景,也為城市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投資者和人才。
三、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意義
我們的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為什么要重視色彩規劃設計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其一、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據馬克思的觀點,色彩又是最大眾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學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城市色彩對居民心理的影響也已被許多鮮活案例所實證。幾年前,日本東京就出現過一場市民的“色彩騷動”,不少市民面對艷麗的、高彩度的公交車、出租車,以及色彩迷幻閃爍的霓虹燈、五顏六色的廣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墻,感到頭暈目眩、心緒煩躁,為此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迫使東京市政當局不得不設法糾正色彩的偏差,消除市民心中的煩躁和不安的情緒。英國也曾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橋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殺;后來把橋涂成天藍色,自殺的人顯著減少了;人們繼而又把橋涂成粉紅色,此后自殺的人就沒有了。城市色彩對人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西哲海德格爾有句名言:人類詩意地棲息大地上。今天,在德國、奧地利、法國、荷蘭等國家,這句話已部分變成現實。他們的鄉村如此,他們的城市同樣如此。盡管他們城市大都歷經數百年,其普通建筑質量絕不比我們高,但其城市仍給人以典雅、溫馨、舒適,充滿文化意蘊的感覺。而這,便與其城市環境色調規劃控制直接相關:人們行走在這些城市街道上,感受不到雜亂無章的刺眼色彩,更沒有巨幅廣告拼命騷擾視線。簡潔和諧的色彩,給人們以悅目的感覺,這本身便構成他們優雅文明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像控制噪聲和空氣污染一樣,高度重視城市色彩問題,以不斷美化、優化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其二、城市色彩是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城市色彩與城市歷史一樣悠久,色彩本身便積淀著城市的歷史。這之中,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經濟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黃屋頂與民居的灰褐屋頂對比,便是中國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的寫照;上海外灘建筑凝重的鉛灰色,則透視著國際金融資本的威嚴。有些則是城市建筑自然選擇的結果,像中國江南城市的灰瓦白墻,德國城市的紅瓦黃墻,便是城市的傳統色彩。無論白墻灰瓦還是黃墻紅瓦,這些符合美學規律的色彩搭配,既是不同民族審美趣味的結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傳統。像歐洲城市,如果僅看其教堂,似乎有許多共同點。但如果看民居色調,無論是威尼斯或阿姆斯特丹,人們卻會一眼辨析出來;即便其外墻涂料是新的,但其色彩卻是歷史的。因此,如果一座城市隨意破壞傳統色調,則等于將歷史割斷,暴露出一副蒼白面孔。這正是中國許多歷史文化名城的悲哀所在:僅從外觀上,人們無論如何得不出北京與巴黎一樣歷史悠久的結論;車行在蘇州大街上,人們絕對感受不到江南名城或中國水城的特色。因此,對歷史文化名城而言,要象保護文化遺產一樣保持其城市特色,以延續其歷史文脈。
其三、城市色彩是城市現代文明的體現
城市色彩早就存在,但城市色彩設計規劃卻是一個現代課題。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呢?關鍵在于傳統城市是在文化封閉狀態中、在生產力相對落后情況下發育生長起來的。城市建筑色彩受建筑材料、施工工藝局限很大。人們不可能單單為了色彩而采用某種昂貴材料。因此,多數城市的色彩,或是由建材固有色體現出來的,如或紅或灰的磚瓦;或是由廉價易得材料決定的,如或黃或白的涂料。何況,對于生活其中的人們,也不知道其它民族或地區的建筑會有另類顏色。在這種被動選擇中,盡管審美規律潛在地起著作用,卻未必體現人類的文明自覺。而現代城市建設則不同了,由于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做支撐,更由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發明與普及,人們已可隨心所欲地控制建筑及其它城市設施、設備的色彩了;而現代傳媒及便捷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壁障,人們可以彼此仿學,甚至形成所謂建筑時髦趨勢。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獲得色彩自由的人們,如何控制其城市色彩,趕不趕時髦,便成為一個文明素養問題了。今天,想給一座城市或城市新區披上各色豪華外衣,并不困難,只要有錢就行;但要讓新城區形成和諧、雅致的色調,卻十分地不容易,它需要城市領導、建筑師及業主皆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這好比改革開放,我們告別服裝藍灰時代之后,如何選擇衣服款式才體現出人的文化品味是一個道理。新貴夫人盡管渾身綾羅綢緞珠光寶氣,卻總給人一種沒文化的感覺;女大學生們,盡管一身素雅,卻透露出一股書卷氣。一位著名畫家從皇城根一帶的舊城保護,已開始注意這一點了,這是值得慶幸的。否則,皇城被淹沒在更加金碧輝煌的玻璃幕墻建筑群中,北京的歷史文脈就徹底被葬送了。
3、服從城市功能區分原則
如同人的服飾要服從人的身份一樣,城市色彩也要服從城市的功能。這之中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指城市的整體功能,一層指城市的分區功能。一座商業城市與一座文化或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應該有所區別,一座大城市與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則也應有區別。對于像香港這樣的商業大都市來講,城市色彩服從于商業目的,即便色彩有些混亂,人們也能容忍。但對于像巴黎、維也納這樣的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亂,便對城市形象有絕大損害。米蘭作為意大利最早的金融中心,其老城色調非常凝重,而威尼斯,作為旅游城市,其老城色彩則活潑得多,這兩者是不能置換的。相對說來,歐洲一些旅游小城,其建筑色彩都比較艷麗,給游客留下鮮活印象;而歐洲的大城市,其建筑色彩都比較淡雅,追求一種寧靜的感覺,避免色彩火爆而形成“噪聲”。
從城市區域劃分來說,市行政中心(或廣場)的色彩,一般應凝重一些;商業區的色彩,可以活躍一些;居住區的色彩,應素雅一些;旅游區的色彩,則要強調和諧悅目。城市單體建筑的色彩也要服從其功能。像立交橋等大型基礎設施,其混凝土本色既顯出力量感,又接近自然色,沒必要弄巧成拙地進行粉刷。像高層的辦公寫字樓,則不宜用輕浮的色彩,而像街頭電話亭、候車亭等臨時性公共設施,則可以采用相對明快的色彩。只要我們能制定包括建筑色相、明度、飽和度在內的分區色彩控制標準并嚴格執行,便能逐步解決城市色彩混亂及平庸問題。
4、城市色彩構成和諧原則
和諧是色彩運用的核心原則,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則。這里色彩包括所有城市色的構成因素:自然的、人工的;固定的、流動的;永久的、臨時的等等。這里的和諧,是要求城市色彩在變化中、差異中的實現統一或協調。如果色彩沒有變化,差異,就無所謂和諧;但變化、差異過大,也就沒有和諧。城市色彩的協調,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人工色與自然色或與城市自然環境色彩的協調,一是指人工色與人工色或與城市建筑環境色彩之間的協調。
城市色彩首先要與自然環境色彩相協調,一座被綠色森林或藍色海洋擁抱的城市,其色彩自然應區別于內陸城市或特大城市。綠色環繞的小城,色彩運用即便大膽一點,也不至破壞城市色彩的和諧。歐洲旅游小城,像茵斯布魯克、薩爾斯堡的建筑色彩鮮亮,原因也在這里:小城外面環繞的往往就是大片綠色的河流山林,或者是冬天的皚皚白雪,這樣,城內街景的暖紅色調,便比較容易找到平衡。而海洋中的城市,如果色彩過于素淡,城市會失去生機,所以,威尼斯雖以暖紅為主調,卻不給人色彩嘈雜的感覺,反而顯得生機勃勃。
北京城紅墻黃瓦的故宮建筑群掩隱在濃綠的樹林中,并由素雅的、青瓦灰墻的四合院民居襯托著,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構成北京城的特色;海濱城市青島則由紅瓦屋頂、米黃色的墻面、綠樹藍天、碧海白浪構成了海濱味極濃的城市風貌;蘇州粉墻黛瓦、石板路和石橋樸素的本色、蒼綠的古樹、倒影靈動的水色組成了江南水鄉的景致;廣州的建筑以輕盈疏透的白色、淡黃色為主色調,襯以紫紅的紫荊花、鮮紅的木棉花等艷麗的花色,構成一種嶺南花城的風韻。大體而言,北方城市的色彩明艷,南方城市的色彩淡雅。每個城市都要學會利用歷史文化留下的城市特色,珍視這些獨特的色彩特質,來構造有個性的城市。
城市色彩是城市景觀構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環境感受,在未來的城市景觀建設中應引起高度重視,把城市色彩規劃納入現行的城市規劃中,進行系統、科學、統一的設計,創造個性突出、生動豐富的人居環境。
- 上一篇:常務副縣長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勞動局述職述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