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被遺忘的貨幣

時間:2022-11-14 10:28:59

導語:淺談被遺忘的貨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被遺忘的貨幣

提起德國,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汽車、足球和啤酒,已經上了年紀的80后們,腦海里或許還會閃現出茜茜公主童話般的曼妙身影。很少有人會提起德國曾經的貨幣——馬克,雖然它在上個世紀直到歐元誕生的1999年,一直都是美元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貨幣史中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也大多與馬克無關,而是圍繞美元、英鎊甚至是日元為中心來展開,德國政府的公開文件中沒有“馬克國際化戰略”的相關表述,德國官方也從來沒有公開表示過要積極推動“馬克國際化”,德國央行更是公開反對馬克國際化,相比美元、英鎊和日元,學術文獻中關于馬克國際化的研究更是少得可憐,仿佛這是一個并不存在的議題。在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史中,德國馬克成為了一個“被遺忘貨幣”。

回到70年前,1948年6月20日,《發行法》和《貨幣法》在美、英、法三國占領下的西部德國生效,規定從1948年6月21日起德國馬克(DeutscheMark,或簡稱為D-Mark)正式開始流通,取代原先西占區的各類貨幣成為唯一有效的法定貨幣。誕生于二戰廢墟之上的德國馬克起在起步之初運氣并不算好,在1950年遭遇了國際收支危機,成為了當時西歐國家貨幣中最弱的一個,絲毫看不出有任何成為強勢貨幣的影子。但是在1958年實現自由兌換之后,僅僅過了15年,德國馬克就超過英鎊,在1973年成為了世界第二大儲備貨幣。但此時馬克在可統計到的各國官方儲備中的所占的份額還并不大,還不到2%,總金額接近30億馬克;而又過了15年之后,在1984年馬克的份額就上升到了約12%左右,總金額達到1180億馬克。其實,從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開始,國外私人部門對德國馬克的需求就逐年增加,到1994年末僅銀行體系之外的德國馬克現鈔就有30%-40%是在德國本土之外的其他國家流通,同期美元現鈔的這一比例是45%-50%,而日元大概在25%左右,其他OECD國家貨幣不超過10%-15%。此外,在一些其他衡量貨幣國際化程度的指標中,例如以德國馬克計價的國際資產和國際貿易額在世界總量中的比重,以及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和外匯市場交易中所占份額等,德國馬克都表現出色,牢牢地占據了世界第二大儲備貨幣的地位。

在貨幣國際化的問題上,戰后的聯邦德國和日本非常具有可比性:首先,兩個國家的歷史境遇相同。都是二戰的戰敗國,并且幾乎同時在戰爭的廢墟上實現了經濟復興。其次,兩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和發展模式類似。戰后日本和德國分別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并且都是對外貿易大國,出口對本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

再次,兩個國家在戰后加入西方陣營,具有相似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在國際政治格局中的地位較為相近。最后,兩國在戰后都認同和加入了美元主導下的國際貨幣體系,也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在國際金融貨幣的宏觀層面面臨著相同的約束條件。所以,兩國貨幣國際化進程的初始條件可以基本認為是相同的。如果以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中所占份額這一最能體現一國貨幣國際化程度的指標來衡量,馬克和日元國際化的境遇卻有著天壤之別。馬克的比重是穩步上升,直至歐元誕生之前的13%-14%;日元則是一路下滑,從1991年高峰時期的8.5%下降到如今不到5%,日元的國際化實際是失敗的。為什么馬克與日元國際化的成果差別如此之大?德國馬克成功的秘訣在哪里?真正支撐起馬克國際地位的,不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德國央行,而是德國的工業競爭力。美國發達的金融市場對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全球各國的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對美國金融產品的巨大需求是美元保持其國際地位的微觀基層。與美國不同,在德國馬克崛起之時,德國國內還沒有形成一個發達的、有足夠深度和廣度的金融市場,支撐馬克國家地位的是德國極具競爭力、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

在20世紀80-90年代全球主要工業國中,德國出口產品的80%左右都是用本幣德國馬克計價,這一比例除了美國之外是最高的,“德國制造”為全球私人部門和公共機構對德國馬克巨大需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55年德國的汽車制造、機械制造、電子以及化工行業的出口占德國出口總額的1/2,而北美的相應數值僅為1/3,其他歐洲大陸核心國家為1/4,日本為1/6。從1955年到1973年,德國國內生產值增長的1/4以上由這四大行業貢獻,英國的出口產品結構起初與德國別無二致,但是至1971年,德國各類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都紛紛擴大,而英國的市場占有率卻在縮小,尤其在汽車與機械制造領域。

并非巧合,當英國的工業制造業逐漸被德國全面趕超之時,英鎊的國際地位變得岌岌可危,其世界第二大儲備貨幣的地位也逐漸被德國馬克所取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1972年的年度報告中第一次提到了德國馬克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1973年德國馬克超過英鎊,成為了世界第二大儲備貨幣。德國向世界輸出貨幣的路經與渠道不是依賴于金融業,而是借助其工業制造業在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通過龐大的以“德國制造”為核心的國際生產要素交易網絡來完成的。這可以稱之為“工業型”貨幣國際化路徑。不像德國在馬克國際化進程中的低調甚至是沉默,日本絲毫不掩飾自己將日元打造成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國際貨幣”這一雄心壯志,并且高調地推動日元國際化。在1984年的一份報告中,日本財政部說道:“海外對日元持續國際化的興趣在不斷加強,這反映了我們的經濟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日元承擔國際貨幣的角色不僅是重要的,也是必然的。”日本官方的信心十足,日本的學術界也是如此。在1987年由東京大學貝冢啟明教授主持的報告中說道:“一些經濟學家預測,日元最終將取代美元成為關鍵貨幣,就如當年美元取代英鎊一樣。”即使到了1988年,當日本人已經意識到他們落后的金融市場、較小的經濟規模使得日元不太可能挑戰美元地位的時候,日本財政部還是認為,盡管美元的主導地位不可能被削弱,但是,日元可以成為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國際貨幣。在路徑選擇上,與馬克“工業型”國際化路徑不同,日元走了一條“金融型”國際化路徑。

通過放開資本管制日本政府積極鼓勵本國和海外金融機構參與和日元的相關金融資產交易,以金融渠道對外輸出日元。因國內金融業繁榮所造成的日元的國際化程度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虛高”并未持續太久,隨著金融泡沫的破裂,日元再也沒有機會與美元一決高下了。歐元的誕生表面上宣告德國馬克退出了歷史舞臺,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貨幣,但實際上德國馬克從未消失,歐元在本質上是馬克存在的另一種形式,德國人早已將歐元“馬克化”了。當然,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作者:趙柯 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