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旅游支柱產業策略

時間:2022-07-26 12:31:59

導語:打造旅游支柱產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打造旅游支柱產業策略

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南部,境內湘江貫穿南北。據傳,湘江流域過去多植芙蓉,唐代詩人譚用之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名句。湖南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如張家界、韶山等景區皆國內外聞名。但是,湖南核心旅游資源基本上呈點狀分布。張家界地處湘西,韶山位于湘中,衡山比鄰湘南,洞庭坐擁湘北因資源的區域集中度不高,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市場競爭力弱,旅游業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不高,缺乏核心品牌培育和戰略實施,企業經營水平和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產業集群與知名品牌的效應難以得到最大效度的發揮。筆者認為,構建以長株潭為龍頭的旅游產業集群,挖掘、提煉品牌的核心價值,進而打造出若干個旅游精品,是推進湖南旅游由資源大省向產業強省轉變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環長株潭構建旅游產業集群的布局思路

通過“長株潭”旅游產業一體化和周邊城市旅游產業集群化的建設,可以提高湖南旅游業在國內省份中的核心競爭力和整體實力,使旅游產業成為湖南經濟發展核心增長級的一級,為兩型產業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產生帶動和示范效應,進而提升湖南在中西部區域的綜合競爭實力。首先,環長株潭城市群區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目標,應以湘江沿江風光帶建設為紐帶,以湖湘文化為集結平臺,整合旅游資源,實施精品戰略,面向國內外市場,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旅游產品,重視旅游人才培養,規范市場秩序,促進游、住、行、食、購、娛等旅游相關產業協調發展,使旅游業成為區域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和新經濟增長點。其次,完善區域旅游產業群布局,形成“2-5-6-1”發展格局:二個旅游龍頭(長沙、張家界);五大旅游集散地(湘潭、株洲、衡陽、岳陽、常德);六大旅游王牌(長沙:山水洲城,人文長沙;株洲:炎帝文明,圣地株洲;湘潭:偉人故里,紅色湘潭;衡陽:四季南岳,秀麗衡陽;岳陽:名樓名湖,勝景岳陽;常德:山巒綺麗,仙境常德);一江連接五市(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岳陽)。第三,實踐告訴我們,在旅游做到或已經做到一定高度時,就要做文化。旅游是文化的翅膀,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沒有文化內涵的旅游是蒼白的,也是沒有永續發展生命力的。用湘江把環長株潭城市有機地聯系起來,把許多風景名勝區和產業集群串聯起來,以此為基礎建設湘江風光帶和湘江產業帶。具體打造十大旅游休閑精品:1、山水風光游,包括各種山岳湖水等天然旅游景點。2、歷史遺址游,包括馬王堆漢墓、岳麓書院等最為世人矚目的古跡。在《湖南百科全書》中記載的全省30個著名遺址、7個著名城址中,分別有22個遺址、5個城址分布在該區域,尤以馬王堆楚王漢墓為世所知。3、人文景觀游,主要指炎帝陵、著名歷史人物故居、紅色旅游景區等組成的知名度最高的旅游景點。4、宗教文化游,昭山以地處長株潭中心位置的區位優勢和山水相映的資源優勢,朝著集休閑、娛樂、度假、會議、宗教于一體的綜合型度假區方向發展。5、名人故里紅色游,湖南是偉人的故里,紅色旅游在全國都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為成熟旅游景區的韶山,應打造成為集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休閑度假旅游、會議旅游等于一體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6、楚湘文化尋根祭祖游,以偉人紅色文化、白石藝術文化為核心,挖掘和豐富旅游產品文化內涵,提升湘潭旅游產業發展品位。7、長株潭生態休閑養生中心,以昭山風景旅游區、韶山風景旅游區、湖南水府旅游區和湘江生態經濟風光帶,“三區一帶”作為框架性布局。8、湘江風光奇觀游。9、田園風光游。10、現代工業旅游。

二、努力提升環長株潭旅游產業群競爭實力

“產業集群(Industrialcluster)”概念首先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波特(MichaelE?Porter)提出,他指出產業集群指的是在某一特定領域中(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產生大量聯系密切,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他把旅游業、農業、化工產業和紡織業一起并稱為四大最適合集群化發展的行業,并建議國家應把旅游產業集群作為重點培植對象。筆者以為,旅游業作為當今世界發展勢頭最強勁、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是長株潭構建“兩型社會”時必須增加的第三產業比例。首先,長株潭在構建“兩型社會”的進程中應推進旅游產業的集群,形成“大聯合-大旅游-大市場-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配套基礎設施相應形成-整個經濟合為一體-兩型社會的構建”的良性循環,打造湖南乃至全國的品牌旅游產業。其次,城市群旅游競爭力的提升不僅僅依賴和局限于城市群旅游資源的稟賦,還需要創造高效的旅游產業運行環境來提高其競爭實力并獲得可持續發展。優秀的城市旅游形象構建,不僅要做好城市旅游宣傳,還要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升城市的整體知名度和美譽度,進而提高城市群旅游競爭力。第三,在旅游產業的集群過程中,應將長株潭三地旅游商品和旅游各生產要素的區域壁壘打破,進行區域空間的重新整合,進而實現額外支出的成本等于零的良好經濟發展局面。

三、不斷促進環長株潭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環境資源的保護,環境資源的有效保護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旅游業。長株潭在“兩型社會”的建設和旅游業的發展進程中,一定要堅持“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實現“代際公平分配”,保證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應做到:

(一)強化水資源環境的治理與監管

以湘江為例,湘江是橫貫長株潭的一條母親河,也是長沙橘子洲頭和湘潭昭山等著名風景區的附屬水域景觀。早在宋代,湘江流域沿線的景觀景象就贏得了“瀟湘八景”的美名,其中“山市晴嵐”、“江天暮雪”等景觀曾分別位于湘潭至長沙的河段上。如今湘江因屢遭工業“三廢”、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等的危害,自然景觀遭到破壞。所以,長株潭需要重點治理和保護的水資源除了湘江、瀏陽河以外,還應包括長沙石燕湖、株洲大京水庫、湘鄉水府等湖庫資源。城市群水資源保護應依據水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通過綜合治理和加強監管予以實施。一是按湖南省政府制定的湘江綜合整治規劃的要求,繼續對湘江沿岸污染嚴重的企業實行“關、停、遷、改、轉”。二是堅持先環評后建設的原則,確保景觀建設與風光帶總體風格相一致,避免造成湘江水域新的環境污染。三是加強湖庫水資源環境的監管定期對湖庫進行清淤防污。

(二)倡導綠色旅游觀念

生態旅游既要符合旅游者回歸大自然、愛護旅游生態環境的潮流,又要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因此,實現綠色營銷是十分必要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必須注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低生態代價和低社會成本下的經濟增長,這是生態旅游受到重視的核心。倡導游客消費綠色產品,但不是所有綠色的東西都要消費,野生的動植物不能帶走,原生態的環境不能破壞。要讓游客認識到“我們是來欣賞大自然的,而不是貪婪的‘入侵者’,如果我們把這些好東西都帶走了,后代還能享受美好的自然嗎?”具體的做法是:一要積極倡導綠色旅游的觀念;二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山體環境免遭破壞;三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科學管理。

(三)嚴控廢棄物和噪聲污染

旅游是資源導向性產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對其造成的負面影響,比其他產業更為直接和顯著。一是城市群城郊及景區要推廣使用節能除塵鍋爐,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二是加快對汽車尾氣的治理,景區內的交通運輸應由景點管理部門使用清潔能源營運,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進入主景區;三是強化廢棄物的無公害處理,應在主要旅游區(點)建立垃圾和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

(四)提高區域人文環境水平

一是加強科學發展觀和環境法制觀的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二是促使管理者、從業者、游客和原住居民自覺地參與旅游環境的保護;三是完善旅游咨詢、投訴、救援等服務網絡系統,及時處理游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四是提升居民素質,培養民眾熱情好客、以禮待人的精神風貌。

四、構建旅游經濟圈,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發展環長株潭旅游支柱產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舉措,是實現由資源大省向產業強省的轉變,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是提升湖南旅游產業的必經之路和必然趨勢。首先,通過構建長株潭、大湘西、大湘南和環洞庭旅游經濟圈,運用以紅色旅游品牌為核心推動文化娛樂旅游的發展,以綠色旅游為導向做大做強生態民俗旅游,以休閑娛樂養生為主導推進山地水浴旅游的發展和以親水為抓手促進名湖名樓效應的集聚放大等品牌實施策略。采取增強旅游品牌戰略意識,注重品牌塑造與創新,強化旅游品牌保護,加大旅游品牌營銷力度等推進對策,不斷營造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強勢吸引力的高水平旅游精品。其次,實施區域旅游合作,加大泛長株潭旅游整體的營銷力度,樹立并提升泛長株潭的旅游整體形象。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戰略,是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現旅游經濟一體化,對于構筑地域大文化,增強市場競爭力,打造區域旅游品牌,提升區域旅游檔次,加快發展區域旅游經濟,將發揮積極作用。第三,積極運用網絡營銷的手段,以精品線路為龍頭,將政府促銷、企業促銷、行業促銷捆綁聯動,進行規模促銷、立體促銷。以整體的形象、豐富的產品、較低的成本取得更好的促銷效果,把泛長株潭不斷“推出去”。惟有此,才能吸引八方游客,創立泛長株潭的優質旅游品牌,最大限度地凸顯地方旅游資源優勢,樹立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