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平安**”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9 10:17:00
導語:打造“平安**”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平安**”課題組 平安既是一個地區的形象,也是一個地區重要的投資環境,我市各項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經濟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都需要一個平安的社會環境。為此,我們就市委、市政府打造“平安**”這個課題,深入部分鎮鄉(街道)和有關部門作了專題調研,并到寧波**和杭州**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形成了對打造“平安**”的一些設想。
一、打造“平安**”的客觀必要
近年來,我市通過不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創新工作機制,夯實基層基礎,強化特殊人群、公復場所、特種行業管理,完善長效機制,確保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全市穩定工作總體形勢比較好。但目前我市與其他縣市一樣,也正處在一個大變革、大開放、大發展的時期,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國內“四個多樣化”趨勢的發展,經濟社會正處在深刻的變化之中,社會穩定工作也出現了錯綜復雜的情況。在這種形勢之下,打造“平安**”活動的開展,對于適應形勢,順應民意,創新機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打造“平安**”是形勢所趨。
當前無論是全國還是我市,政治穩定的形勢不容樂觀,一是西方敵對勢力和一些不法組織,利用人權、民主、宗教、民族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各種滲透破壞活動,其手段越來越具體化,方法越來越多樣化,領域越來越廣泛化。特別是危害社會的有害氣功組織的不法活動在我市比較猖獗。二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社會的管理體制、組織結構、利益關系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活動區域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的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還跟不上發展變化了的新形勢,導致刑事案件高發,特別是盜竊、搶奪、搶劫等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侵財性案件居高不下,團伙犯罪、流竄作案日趨增多。根據公安部門提供的信息,今年1—7月,全市發生的刑事案件中,侵財性案件超過90%。三是我市是一個市場發育早、個私經濟發展較快的經濟強市,外來人員流動性強,外來流動人口大量涌入,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遵紀守法的,但其中也混雜了不少品德低下、游手好閑之徒,甚至有一部分違法犯罪分子也隱匿其中。今年來,作案人員中,外來人員占75%,外來人員作案已成為影響我市刑事案件高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四是在“四個多樣化”的新形勢下,社會組織增多,就業方式多樣,許多人由過去的“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自然人”變成了“利益人”,社會管理工作出現了一些“盲區、盲層、盲點、盲人”,治安隱患增多,綜合治理工作的難度加大。特別是由于各種文化相互激蕩,加之受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盲目崇拜、貪圖享樂、追求刺激等不良風氣,對一些自身意志薄弱、家庭教育不健全的青少年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是比較大的。今年1-7月份,我市14至25周歲青少年違法犯罪,約占作案總數的63%。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和管理,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任務將是長期的、艱巨的。以上這些都說明,社會穩定既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又是一個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更是一個必須引起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的政治問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交互作用中產生的,具有復雜性、動態性、長期性和艱巨性。
(二)打造“平安**”是民意所盼。
打造“平安**”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在和平時期,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富裕和平安。沒有安全感就不會有幸福感,不能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不能調動人民群眾創業致富的積極性。七月份,政法委在全市所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開展了一次安全感調查,在如何評價政法機關對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一欄中,認為“時寬時嚴”的占68%,比去年增加了21%;認為“寬嚴適當”的占12%,與去年同比減少22.6%;而有20%的人認為還過寬,比去年上升1.6%。說明人民群眾對政法機關防范和打擊犯罪活動的期望值在提高。但目前我市的社會治安狀況還不夠理想,表現在:1、各類案件居高不下:一是每萬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數和治安案件受理數高于**平均數。今年1-7月份,刑事案件共立案1801起,每萬人立案數為24.9起,與**市的平均22.7起相比是比較高的。治安案件共受理2289起,每萬人口治安案件受理數為31.7起,這個數字在**市各縣市區中也是比較高的。二是案件與去年同期比增長快。全市1-7月份共發案8起,而去年同期只有3起。三是八類案件多。1-7月份共發生111起,占全部刑事案件的6.16%,其中殺人案件5起,故意傷害案件35起(1起為故意傷害致死),放火案件4起,強奸案件7起,搶劫案件60起,也高于去年同期發生數,而且惡性程度大,社會危害嚴重。2、矛盾糾紛頻發不斷。因企業改制、土地征用、舊城改造、環境污染等引發的各種民間矛盾比較突出,而且矛盾涉及的范圍更具廣泛性,觸及的層次更具深刻性,牽涉的對象更具群體性,呈現的狀態更具復雜性,顯現的方式更具尖銳性。今年上半年,市、鎮(鄉、街道)兩級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3363件(次),同比上升5.7%,其中來信1578件,來訪1785件5705人次。而且今年全市的集體上訪有所上升,上半年共發生集體上訪171件2520人次,越級到**的集體上訪3件68人次,去省的集體上訪2件21人次。全市上半年調處的民間糾紛也達到616件。從矛盾糾紛的內容來看,利益主導性突出,處理的難度都比較大,一些矛盾稍有不慎,就極可能轉化為刑事案件。這些問題得不到很好解決,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就會削弱,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就會降低。通過打造“平安**”,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治安問題,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是民心所向、民愿所盼、民意所求,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三)打造“平安**”是創新所需。
按照辯證法的觀點,一個地區的穩定是相對的,不穩定是絕對的,穩定具有階段性、區域性,不穩定具有長期性、廣泛性。對于我市來講,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新的問題和矛盾也會不斷涌現。而且,今年,浙江省建立了綜治評估體系,將對各地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情況進行排名。對照省綜治評估體系,我市在這方面的差距比較大,特別是與市里提出的綜治工作要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綜合治理的合力還不夠強,意識還不夠濃,基層基礎還不夠扎實,只有通過開展打造“平安**”活動,積極創新維護穩定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解決各種問題,化解各類矛盾,從而為實現**的長治久安創造條件。“平安**”作為一個“大穩定”的概念,在扎實開展平安鄉鎮、平安村(居、社區)、平安大道、安全文明校園等基層系列安全創建活動的基礎上,以全市為單位來開展安全創建活動,是穩定工作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是穩定工作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種新的積極的探索,通過進一步整合全市各方面的力量,發揮市一級的優勢,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整治治安問題多發的地區,解決突出的治安問題,把“嚴打、嚴管、嚴防、嚴治”緊密結合,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活動,這無疑是我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在新時期的有益創舉。
二、打造“平安**”的目標定位
通過借鑒外地成功經驗,針對我市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的現狀,我們認為,作為一個經濟比較發達,但區域不大、人口不多的縣級市來講,“平安”的內涵主要是政治層面的安全、治安層面的安全和生產層面的安全三個方面。從一定意義上講,打造“平安**”是與建設小康社會相一致的,因為打造“平安**”是我市實現小康社會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進步的終極價值追求。
為此,我們建議把打造“平安**”活動的時間初定為三年,其目標定位為:通過三年的努力,力爭達到“一個化解”、“兩個控制”、“三個落實”和“四個不發生”,真正實現“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平安**”目標。具體來說,一個化解,即各類矛盾糾紛得到及時化解。推廣“楓橋經驗”,落實“四前”工作機制,矛盾糾紛調處率、調處成功率分別達到95%和90%以上,力爭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鄉(街道),矛盾不上交”,防止因調處不及時而激化為民轉刑案件。兩個控制,即各類刑事、治安案件和各種安全生產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搶劫、搶奪、扒竊、入室偷盜、盜竊機動車等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侵財犯罪案件明顯下降;各類刑事案件的發案率逐年下降,刑事破案率逐年上升;“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達到80%以上。一般性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交通死亡人數控制在**市控指標內,并做到穩中有降,不發生一次死亡5人(含)以上的重大惡性交通事故;杜絕群死群傷或直接經濟損失超300萬元(含)的特大惡性火災事故,控制重大火災事故,減少一般火災事故的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逐年減少,當年各項安全生產指標不突破上級下達的控制指標,不發生企業職工一次死亡3人(含)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三個落實,即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歸正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和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得到落實。青少年犯罪人員占全市刑事作案人員的比例控制在45%以內。歸正人員安置率和幫教率分別達到90%、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流動人口辦證、管理、教育、服務、維權體系建立,犯罪同比率下降,暫住人口登記發證率不低于95%。四個不發生,即不發生嚴重危害社會的惡性暴力刑事案件和帶黑社會性質的團伙犯罪;不發生造成社會惡劣影響的大規模群體性事件;不發生群死群傷的重特大災害事故;不發生“”頑固分子進京滋事事件。從而使全市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投資環境優良,企業平安經營。
三、打造“平安**”的推進措施
小康社會首先應該是平安社會。打造“平安**”,必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真正把這項任務完成好,我們認為必須堅持打防結合,重在預防的原則,在領導保障、長效機制、基層基礎、隊伍建設四個方面下功夫、化力氣,從根本上預防、減少違法犯罪和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堅持加強領導與落實責任相結合,大力提高打造“平安**”的整體合力。打造“平安**”活動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決策,首要的是必須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相關責任,為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創造條件。首先,市、鎮鄉(街道)黨委、政府(辦事處)要切實加強對打造“平安**”活動的領導。要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切實履行“富裕一方、平安一方”的職責,將打造“平安**”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為民辦事的實事工程和重要的政治任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責任制。要加強對基層打造“平安**”活動的調查研究,善于從基層實踐中總結經驗,指導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找出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實實在在地加以解決;要尊重并鼓勵基層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營造勇于改革、大膽創新的氛圍,形成激勵成功、支持探索的競爭機制;要加強對打造“平安**”的理性思考,對創新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在調查研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積極尋求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同時,市、鎮鄉(街道)政府(辦事處)要認真落實打造“平安**”活動的工作經費,積極解決警力不足、政法經費緊張這一困擾活動開展的實際問題,為活動提供有力支持,確保活動充滿活力,健康發展。其次,要落實綜治及其成員單位的責任,切實發揮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作用。按照綜治工作的職責分工和要求,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認真落實好各項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要推行綜治成員單位年終述職制度,通過述職,把當年度開展綜治工作的情況作為工作實績加以總結,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為維護全社會的整體穩定出力。第三,要提高人民群眾對打造“平安**”活動的參與度。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廣大群眾參與的程度決定打造“平安**”活動的力度、深度、廣度和進度。為此,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依靠民眾,鼓勵廣大群眾自覺與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保護群眾參與打造“平安**”的積極性,提高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和法制意識。通過強化群眾參與意識,廣泛宣傳群眾,深入發動群眾,使“平安**”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人人思平安、人人創平安、人人為“平安**”獻計出力的良好局面。
(二)堅持“打、防、控”相結合,建立健全打造“平安**”的長效機制。要善于以跳出**、跳出政法的思維來審視目前我市的“打、防、控”一體化建設水平,把握優勢,找準弱點,切實提高駕馭控制社會治安的能力。一要以服務發展為目標,繼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做到打得準、打得狠,為全面實施“平安**”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打造“平安**”,必須抓住“打擊”這個首要環節,進一步完善打擊機制,形成定期摸排—專題研究—集中優勢兵力重拳出擊的打黑除惡新機制。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把“嚴打”方針落實到日常偵查破案、批捕起訴、定罪量刑等執法環節中,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各類刑事犯罪活動,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及時、全面、準確地搜集社會治安信息,進行科學研判,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通過發揮快速反應機制、警署體制綜合效能等優勢,綜合運用刑事技術、情報信息、陣地控制等多種手段,開展“破案追逃”、“破案會戰”、“兩反一禁”等專項斗爭,對重大案件進行全力攻堅,對現行惡性案件做到快偵快破,采取小區域、快節奏、短周期的方法,以梧桐、濮院、烏鎮、崇福等地區為重點,開展集中整治。整治既要治標,更要治本,綜合運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措施,從制度上、管理上堵塞漏洞,從而跳出整治—復發—再整治—再復發的惡性循環。要始終把那些危害大、影響廣的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作為主攻目標來抓,對多發的攔路搶奪、入室搶劫、馬路詐騙、盜竊機動車等侵財性案件,以及殺人、強奸、投毒、放火等惡性案件,更要作為打擊的重點,堅決予以打擊,力爭使這些案件的破案率明顯提高、發案數明顯下降,使一切危害我市穩定大局的犯罪分子依法受到嚴懲,使群眾依法得到保護。二要按照“防范嚴密、控制有力、全面設防”的要求,著力構建專群聯動、動靜結合,點線面相銜接、人技物相配套,各項防范措施相配合、各種防范力量相策應的高效防控新格局。當前,首先是要建立和健全“三級防范網絡”,加強人防。第一級防范,以市公安局巡警、治安、交警等公安職能部門為主,負責市內主干道巡邏控制和治安防范工作;第二級防范,以各鎮鄉、街道政府、辦事處和公安警察署、派出所為主,組織聯防力量在轄區小街小巷開展巡邏控制;第三級防范,以內保單位、社區和各行政村為主,組織保安人員、治安積極分子和群眾開展單位內部、樓群院落和鄉村的值班巡邏。在城市社區,要構建與社區管理相配套的綜治、警務室,全面落實“一區一警”工作制度,完善社區警務模式。在農村,要重點抓好以專職、義務巡邏隊為主體的多層次治安聯防機制建設,努力形成鄰里守望、互防聯動、協作共防的治安大巡防格局。在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要健全內部治保機構,充實治保力量,落實防范責任,同時要積極參與所在地和周邊地區的共建聯防,共同構筑社會面的治安防線。同時,要大力扶持和發展保安服務業,在出租車司機、特種行業和重要場所從業人員等特殊群體中廣泛建立信息員,不斷推進社會治安工作的社會化,夯實防范工作的社會基礎。其次要著力推進科技防范,加強物防技防。要以內部單位為點,以沿街店面為線,以居民小區為片,以城鄉結合部為環,推進物防技防網絡建設,進一步強化市區及中心鎮的反暴卡點、治安檢查站、出租車出城登記服務站、崗亭、摩托車巡邏等的綜合防控功能,力爭將更多的犯罪嫌疑人抓獲在本地。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力推廣安裝CK報警裝置,在重點街區和重點部位,實施電子監控工程,對新建的居民小區和住宅項目中,要把技防物防建設列入規劃,推廣紅外線報警裝置。在進一步完善梧桐街道、濮院鎮電子監控系統建設的基礎上,可在崇福皮毛市場、烏鎮景區等實施技防監控工程建設,并逐步發展到鎮區,切實加強技防物防建設。進一步推動基層派出所改革,使派出所成為融刑事破案、治安管理、安全防范、交通管理、消防管理、服務群眾為一體的多功能戰斗實體,從整體上提高基層派出所動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堅持強化基層安全與推進全市平安相結合,努力夯實打造“平安**”的基層基礎。重點要抓好基層組織建設、重點人群教育管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基層系列安全創建等四項工作。一要抓好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以村(居、社區)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黨政組織建設和治保會、調委會建設,配齊人員,落實待遇,充分發揮其在維護穩定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進一步加強鎮鄉(街道)綜治委(辦)、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層政法綜治組織建設,提高基層的教育管理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確保打造“平安**”活動在基層有人干、有條件做,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內部、解決在萌芽狀態。二要嚴格重點人群教育管理。在流動人口的管理方面,要進一步強化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綜治委牽頭,有關部門密切配合,融教育、管理、服務、維權為一體的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機制,實施市民化管理、親情化服務、人性化執法的新舉措,建立健全流動人口服務保護機制,幫助提供就業、居住、教育、法律、培訓等服務。把外來人員的勞動就業納入就業介紹和指導的范疇;在全市積極創造條件,建造“民工之家”,推廣全方位服務、全方位管理的模式,解決外來人員的居住問題,盡可能地實行集中居住、集中服務、集中管理;協調有關學校積極吸納附近打工的外來人員的子女,并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外來人員子弟學校,切實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打擊各種侵犯外來人員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規范勞務市場,對惡意逃廢外來務工人員工資、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等違法違規現象,依法堅決查處,真正體現同工同酬;組織好技能培訓,進行必要的安全常識、自我保護意識教育等。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方面,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作用,加強對在校學生的法制和思想品德教育。深入開展“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優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在歸正人員的安置幫教方面,由司法行政部門牽頭,公安、勞動、工商、稅務、民政等部門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安置幫教工作。對“”練習者,要落實專門人員,采取各種措施,控制重點對象,做好轉化工作,防范和打擊“”等邪教組織的非法活動。三要著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充分發揮鄉鎮司法信訪聯動服務中心的作用,完善預警排查、報告、督辦、處置等各項工作制度,推進排查調處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要密切關注和分析群體性上訪事件多發行業、單位群體的動態變化趨勢,堅決防范和制止跨地區、跨行業、跨系統串聯引發的群體性上訪事件。依法處理利用人民內部矛盾糾紛實施違法犯罪的活動。對重大的矛盾糾紛要實行掛牌督辦,把責任落實到主管部門、單位和負責人。對群體性事件,事發所在地黨政領導要全權負責,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親臨一線,靠前指揮,各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快速反應,堅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強制措施的原則,講究方法策略,做好疏導化解,盡快平息事態,防止矛盾激化。四要深入開展基層系列安全創建活動。堅持積小勝為大勝,積小安為大安,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平安鄉鎮(街道)”、“無毒社區”、“治安安全單位”、“平安社區”、“平安村(居)”、“交通安全村”“平安大道”和“安全文明校園”共八個大項的基層安全創建活動,組織動員人民群眾參與打造“平安**”活動。
(四)堅持從嚴治警和科技強警相結合,全面鍛造打造“平安**”的過硬隊伍。打造“平安**”,關鍵在人,關鍵在隊伍。政法隊伍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專門力量,是人民民主專政的柱石,更是打造“平安**”的主力軍,隊伍戰斗力如何,直接影響到打造“平安**”的成效。堅持從嚴治警,進一步建立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教育培訓機制、監督制約機制、獎懲激勵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提高廣大政法干警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牢固樹立政法隊伍“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的良好形象。每年組織開展一次有針對性的政法系統集中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干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法治意識和服務意識,切實解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這一根本問題,從領導干部做起,建好班子,帶好隊伍,樹好警風,使政法干警的綜合素質年年有新的提高,政法隊伍的自身形象年年有新的改進,政法部門的各項工作年年有新的加強。堅持科技強警。在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實施裝備現代化的同時,結合政法干警職業化建設要求,根據政法各部門不同的工作性質,進一步加大業務技能培訓力度,開展各種形式的崗位練兵活動,提高政法干警運用科技裝備和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同時要堅持從優待警。從各個方面落實從優待警的各項政策措施,為政法干警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通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政法干警隊伍,更好地適應打造“平安**”活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