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前景探討
時間:2022-12-23 08:29:46
導語: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前景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張掖市甘州區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具體實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本文重點分析了張掖市甘州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必要性,明確甘州區節水情況和具體的發展前景,旨在通過詳細的論述,使解決水資源緊張問題以及農業增產及農民增收等擁有可靠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甘州區;高效節水灌溉;前景
張掖市甘州區處于河西走廊中部,水資源相對緊缺,呈現出明顯的供需矛盾,缺少典型的灌溉農業區[1]。近些年,甘州區圍繞實際情況,積極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工作,主張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使新農村建設部署更加規范,將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作為基本目標,抓住黑河流域治理的契機,創新農業節水模式,穩步實施高效節水技術,堅持相應配套設施的完善,使得全區高效節水農業穩定發展。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甘州區在2013年底的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2961.3hm2,示范推廣溫室及大田滴灌共計11273.2hm2,噴灌面積為666.7hm2,展示出相對理想的節水增產效益。
1甘州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前景
1.1增產與增收的途徑
甘州區屬于甘肅省至關重要的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在甘肅省及全國的糧食生產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甘州區玉米種植產業是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產的主導產業,始終堅持走農業產業化的道路,主張將規模化種植作為重要方向,同時積極培育蔬菜、草畜等為主導的產業。積極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能夠讓節水灌溉技術運用至具體的實踐中,逐步的優化農田灌溉條件,使得灌溉水利用率明顯提升。依照甘州區現已現成的大田滴灌工程情況分析,其節肥率是50%,節水率45%~50%,節電40~50kW·h,增產達到18%~30%。可見,積極地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能夠讓水利基礎設施加以改善,強化土地的產出率,使農民增收和農業增產的目標同步實現。
1.2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條件
目前水資源短缺問題對于農業的發展產生了制約作用,退耕還林還草以及林帶防風固沙等因缺少水資源的支持,也呈現出舉步維艱的情況,農村生態環境日趨惡劣。因為傳統灌溉方案導致水資源的基本利用率較低,田間本身的耗水量明顯,所以地表生態植物因為水位下降而衰亡,大水漫灌又讓土壤次生鹽堿化程度有所加快。積極地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使甘州區農田灌溉合理的規避了土壤次生鹽堿化的問題,經過科學的運用相關手段,地下水開采量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地下水維持著動態平衡,地表植物及生態環境改善效果顯著[3]。
1.3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進程
甘州區節水型社會構建的過程中經歷了多個環節,如政府引導、全面推進及鞏固提升等,打造出以水權改革配置、結構調整節約及社會參與推動的穩定局面,全民節水意識明顯加強。對于甘州區來說,合理的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促使節水型社會的構建擁有了穩定條件,能夠順利的完成各項指標任務。節水型社會建設成為當前一項重要的內容,需要在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同時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確保節水型社會建設更加穩定。
2甘州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途徑
2.1科學合理的規劃
為確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設計趨向合理,應重視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甘州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過程中,應將所有的資料準備齊全,同時確保各項設備質量可靠,其對于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來說屬于非常關鍵的基礎。基本資料包含著自然條件資料和社會經濟資料等,應對實地展開調查,通過勘測、收集與分析,確保工程設計更具針對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的階段應將生態理念合理的引入,使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和諧統一。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除了要分析灌溉具體的實用功能外,還應全面分析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水平。
2.2逐步突破技術瓶頸
在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中,應重視先進技術的合理使用,同時提升基本的研發投入力度,研制出與實際情況相吻合的技術。當前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過程中應用到的建設管理模式為“設計、施工總承包”,主要是通過甘州區管理處負責,交由項目實施單位重點負責編制相應的方案,強化工程質量的同時,也讓先進技術能夠有效的使用[4]。關注管網系統的設計,將其與高效節水灌溉模式密切結合,經過創新、突破限制等多種途徑,實現大范圍的推廣,明顯提升行業整體水平。優化服務保障體系,在科研機構及民間智庫等廣泛力量的共同支持下,讓后期維護管理得以落實,促使節水灌溉工程的效益水平更加理想,推動節水建設的進程,滿足相關工程需求。
2.3探索可靠的工程管理方案
為將全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運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應探索適宜的管理模式,展示出項目建成后的效益水平。當前“專業合作社+專管人員管理模式”“村組+專管人員管理模式”等多種形式的管理方案運用至具體實踐中,考慮到節水灌溉工程的基本特點,可以在明確具體產權主體的基礎上,讓管理權限有效延伸,從而探索出更為合理的網格化管理方案。
2.4逐步優化工程管理制度體系
構建起可靠的管理制度體系,能使相關工作的開展獲得有力的保障,對于提升工程設施的效益有著較大的幫助。應根據實際情況,健全相關工作制度,使相關工作穩步的開展,確保設施的使用效率及年限有所延長。確定首部水泵過濾器的操作程序,構建起可靠地制度,健全相應的巡視方案,檢查管網的基本運行狀況,使得灌水工作可以正常推進。
2.5適時規范系統運行管理模式
區域農業布局以及農作物的種類等多種多樣的因素,對于節水灌溉系統的運行管理效率均能產生重要的影響[5]。在具體的工程實踐中,除了要對系統設計展開全面的分析外,還應考慮多個因素間的關系。系統運行管理的階段,必須要詳細分析各個因素的變化趨勢,規范系統運行管理的基本流程,確保節水灌溉系統穩定運行。應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做好規范管理的籌劃,促使系統運行管理中的模式更加符合標準,發揮出節水灌溉的效力,對于甘州區農業的進步和農民的增收具有深刻影響。
3結語
經過合理的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促使著甘州區的水利基礎設施穩定改善,水資源利用率及土地產出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糧食綜合生產力明顯增強,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目標順利達成。通過具體的實踐,使項目區農村生態環境得以維護,可以適當緩解農業對于水資源需求的基本壓力,扎實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構建起必要的農業示范區,促使區域發展戰略及時實現,保障糧食安全,推動經濟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尹建飛.淺談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以河西走廊高效節水為例[J].農村實用技術,2021(1):181-182.
[2]時會文.延慶區“兩田一園”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發展目標[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2):56-57.
[3]阿不都外力·艾乃吐拉.吐魯番高昌區高效節水灌溉建設工程設計———以艾丁湖鎮瓊庫勒村為例[J].水利科學與寒區工程,2019(6):105-108.
[4]顧占云,陸立國.紅寺堡揚水灌區新莊集供水系統不同灌溉目標下的需水量分析[J].水利發展研究,2020(9):59-63.
[5]李更生,魯小新,雷小牛,等.新疆沙雅縣渭干河灌區南疆農業高效節水增收試點實踐與探索[J].中國水利,2020(9):51-54.
作者:李杰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水務局
- 上一篇: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設計探索
- 下一篇: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