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學習漢字的方法范文

時間:2023-05-29 15:08: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效學習漢字的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效學習漢字的方法

篇1

關鍵詞:高效課堂;漢字教學;寓教于樂

漢字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但從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機械記憶漢字耗時易忘,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有所減弱。如何提高學生運用漢字的能力,這是時代對語文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課題。近年來電視臺組織的漢字聽寫等節目讓人耳目一新,使我們看到了漢字學習另辟蹊徑的希望。將高效課堂理念引入漢字教學活動,教師以“學生為主體”,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潛力為目的,以實現學生熟練掌握漢字為目標,力爭以最少時間、最小投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將能夠實現。那么,在高效課堂里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漢字呢?

一、重現表意特質,提升理性思維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它的方塊結構蘊藏著豐富的審美意蘊。走進漢字世界,就能感受到漢字神韻:比如,“明”是由兩個象形字“日”和“月”組成的會意字,“是太陽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這是兒童都能想到的。如“瓜”字,兩撇表示藤,中間豎鉤表示瓜,捺表示葉,體現古人造字的精妙。如“刃”字,在刀口上加一點,表示這里最鋒利,這就是刀刃。如“休”字,“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人靠在樹上,表示休息。如“從”字,一人在前頭走,一人在后跟,形影相隨,觀察模仿前面的人。看到“太陽”這個詞,你能感覺到火熱,而“月亮”卻閃著清麗的光輝。當你寫下“人”這個字時,不禁肅然起敬,并為“天”“地”兩字的創造驚嘆不已。這些濃縮生活的寫意圖畫,這些橫豎鉤點的奇妙組合,與我們多么相近。漢字從形象中創造,在生活中傳承,不知不覺留在我們心中,自然記住了這些可愛的生命體!

實施高效課堂立足重現漢字表意特質,通過理性思維,發揮想象,還原漢字本來面目,拉近漢字與生活的關系。透過字形看出畫面,通過筆畫看到世界,感悟生活,接納美好,繼而掌握漢字,達成漢字學習。

二、重在架設橋梁,實現寓教于樂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對漢字天生是好奇的。蒙師早期引領至關重要。蒙師需要在漢字與學生之間架設橋梁,引領學生愉快地走進漢字世界,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好感,在游戲中傳授技巧方法,讓學生對漢字形成親近感。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施展教學藝術,將漢字世界形象化,教學內容故事化,教學過程游戲化,實現寓教于樂,使學生輕松理解含義,又能記住字形。例如,有教師將“兇”字形象解讀為地上有一個深坑,走路的人沒看見而踏空掉進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間的“×”就是象征掉進坑里的那種驚嚇感覺和危險的情形。這種想象力教學,必然能帶動起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剖析“偽”字會說:“人為和起來便是偽。”以此區分自然與人為之高下,提醒我們寫字做人都要有真情實感。如此等等就需要將教學活動上升為愛心藝術,一手托起傳統文化,一手托起民族未來。

實施高效課堂重在教師的藝術引領,在學生與漢字之間架設心靈的橋梁,引領學生走近漢字,與漢字自由對話交友,領略漢字的生活內涵,從而達到感情的溝通與內心的接受,繼而掌握漢字,達成漢字學習。

三、重視教學反思,更新理念方法

重視漢字不僅需要教師帶頭示范,還要求教師重視教學反思:教學的主觀熱情是否降低了,教學方法是否簡單陳舊了,頭腦中是否被功利實用占據了等。當然,客觀上還有強勢外語等學科的影響。好在國家改革招生考試制度,在制度層面做出了糾偏,這會極大地改善目前的漢字教育環境。國家的經濟發展帶動了文化的發展,對外漢語方興未艾,孔子學院遍布全球。漢字博大,生演萬物,漢字教育“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需要我們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積極豐富教學方法,努力做好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事業。放眼未來,漢字教學的長期性在召喚我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無論是“即時鞏固”,還是“長期運用”,都是師生學以致用,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快樂,增強興趣,促進學好漢字的美好愿望。

實施高效課堂必須重視教學反思,不斷更新理念,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掌握漢字、熟練運用漢字的能力,繼而掌握漢字。

總之,以高效課堂促進漢字教學,漢字教學就能走出一條獨特的高效之路。

參考文獻:

[1]滄浪.漢字的魅力[M].中國婦女出版社,2010-06.

篇2

[關鍵詞]高效課堂;夯實基礎;字理識字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12000502

我校是宜州市課改試點學校之一。在借鑒山東杜郎口中學、昌樂二中、樂陵小學、黑龍江省方正林業中心校、廣西蒙山縣的課改模式之后,我校進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學生獨學、對學、群學、展示、檢測等作為學習的主要流程,在學習過程中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淡化教師的指導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的及時點撥還是比較重要的,特別是在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生掌握的字理知識都比較淺顯,如果不加強滲透字理教學,將會影響學生的識字效率和閱讀效率。那么,在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該如何突出字理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呢?

一、夯實基礎,提高素養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對他的女兒說過:“世界上有一種文字,它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優美的詩,我說的這個國家就是中國。”中國漢字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如果沒有進行深入研究,是無法領略到漢字所具有的文化魅力。要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具備深厚的語文素養和字理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把漢字文化有效地傳授給學生。

1.扎實理論,夯基礎

學校開展字理課題的教學研究,教師必須對漢字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等方面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夯實自己的文化功底,從根本上開展課題研究。字理教學法就是依據漢字的組合構造和演變規律,從漢字的形、義、音三者之間的關系入手,總結出識字教學的方法。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字理識字教學法遵循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由點點劃劃組成的漢字變成形象生動的圖畫,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一邊識字一邊認識事物,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在簡述漢字大體演變過程時,教師應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加深其對漢字構形的理解,使學生能夠進行意義識記,減輕記憶負擔。

由于我校新課改中心的工作過重,字理課題研究活動一度停滯,導致教師字理方面的學習幾乎停滯不前,缺乏字理知識。為此,我校教師要加強閱讀有關字理知識的書籍、文章,夯實字理基礎。如深入閱讀黃亢美教授編著的《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手冊》《字理――識字教學的根本》《依據字理 析解詞語》《字理教學的基本要則和方略》《小學教師應掌握的字理基礎知識》《漢字偏旁部首例說》、周瑞宣教授編著的《漢字形義詳解》;劉家齊編著的《字理新說》《詞源》《說文解字》等相關的工具書,進一步打好字理基礎,掌握字理教學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學習,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學校課題組要通過個人學習和集體培訓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

2.加強交流營氛圍

為了營造良好的字理研究氛圍,學校加強教師間的字理知識交流,努力培養中青年研究骨干,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科研水平,鼓勵教師進行字理知識的學習和探討。基于此,教師年級組之間加強教學交流,開展集體備課,共同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字理問題。同時,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師”及“能者為師”的做法,加強交流,遇到問題及時查閱工具書,或者向其他教師請教,不斷提高認識和擴大知識面。在新課改的開放式課堂中,遇到授課教師無法解釋字理的情況下,能者要及時進行點撥與解說補充。如在二年級識字教學中,授課教師講到“望”字時,只補充講解“向遠處看”之意。這時,聽課教師給予補充道:“‘望’在甲骨文中,左上角是一個眼睛,下面是‘壬’,表示一個人站在土堆上向遠處張望;右上角是一個月亮,表示這個人在望月。每月農歷十五是月亮最圓之時,也是觀月最佳時機,所以‘望’原意指十五。”在開放的課堂中,充分利用其他教師這個優質資源,為新課堂注入了活力,營造了交流學習的氛圍,提高了教學效果。

3.開展活動,促提高

開展課題研究活動是提高字理素養的途徑之一。學校通過開展各種字理活動,讓師生對漢字文化進行了解和學習,提高學生對字理的認識。這些年來,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的品字析詞中倡導使用字理教學法。因此,學校每學期開展漢字書寫比賽、字理手抄報比賽、漢字聽寫大賽、美術字畫比賽等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字理教學氛圍。同時,學校課題組積極組織教師反復觀看字理教學課例,分享《中國象形字》和《偏旁部首析解 》等光盤資料,深入感受中國漢字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使教師對中國漢字的構字規律以及漢字的發展有進一步的認識,對于字理教學研究的背景及意義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大體上懂得了應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字理知識,讓識字教學更加輕松和高效。另外,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觀摩學習活動,認真參與字理總課題組的論文比賽、漢字聽寫比賽、演講比賽、說課比賽等,促進教師文化素養的提高。

二、字理識字,掌握方法

在識字教學中,凸顯字理、析形索義、因義記形是最根本的方法。教師通過析解漢字的形義,把漢字的演變過程清楚地呈現出來,讓學生深刻領悟漢字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感悟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因此,教師要掌握字理的教學方法,提高識字的教學效果。

1.追根問底法

對構字率較強的象形、指事這兩類基本字,教師可簡明扼要地闡述這些漢字演變的大體過程,通過實物展示、動作演示、故事介紹等方法進行解析,然后將楷體漢字各部位與篆體、客觀物體各重點部位進行對應比照,引導學生有效把握畫圖――篆體――楷書之間的聯系,從而理解和識記所學楷體漢字的形義。

例如,教學“山、月、水、網、火、包”等字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山、月、水、網、火、包”的古文字圖片,讓學生先猜一猜,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這時,學生發現圖畫演變成漢字的規律后,有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在學生眼里,漢字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幅幅圖畫,使祖國漢字深厚的文化內涵自然地融入學生的心里。

2.偏旁部首法

學生了解部首字的意義之后,就會對該部首組構的漢字產生敏銳的知覺。隨著識字量的增多,部首知識會不斷同化后面學習的新知,漢字系統的理據與結構優勢就會逐漸顯現,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科學性和有序性。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引導學生歸納同一部首的漢字來學習,掌握常用的、組字率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時用于表義的特點,就能形成較強的識字能力,進而創造性地學量的形聲字以及會意字。同時,強化學生對于偏旁的字理教學意識,日積月累,讓學生對常作形旁的偏旁部首熟記于心,真正做到教師“教一個”,學生“得一串”。

例如,~、販、購、資、貨、貸等字都有一個相同的部首,“貝”字是指貝殼,古人曾用貝殼做錢幣,因此用“貝”作部首時,多是財物的意思。如“販”字,本義指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從中獲利,故從貝。再如“購“字,本義是買進的意思。文言文又常用作“懸賞”之義,現代漢語常用詞為采購、購買等。由此可以看出,古今義都與“貝”字有關。教學時,教師就可讓學生舉例說說哪些字是貝字旁,從而讓學生在學習漢字時找到規律:反犬旁的字和野獸有關;提手旁的字和手有關;食字旁的字和食物有關;走之底的字和行走有關……教學中,教師只要抓住字與字之間的內在聯系,就可以輕輕松松地教給學生一大串字,讓學生多舉例。長期堅持這樣訓練,學生的識字能力就會慢慢得到提高。

3.分解組合法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而分解組合法科學靈活地析解漢字,正好與這種過渡相協調。清代著名文字學家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說:“人之不識字也,病在不能分。茍能將一字分為數字,則易記難忘矣。”因此,教學合體字時,教師應先分解其組合的部件(基本字),使學生其各自的基本含義和功能作用,再“合二而一”或者“合三而一”地弄清其組合后的整體含義或意義功能,這樣就能透徹地了解其字義,識記其字形。

例如“祭”字,由“月(肉)、又(手)、示”三個部件構成,合起來就是手拿肉供奉神靈,人在供桌前跪拜,本義就是祭祀,祈福保平安。這樣,學生將“分解組合法”這把“金鑰匙”拿到手之后,不僅可以解決許多識字中遇到的難題,而且可以模仿其方法解決其他難題,并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避免機械識記,對開發學生智力也大有好處。

4.編猜字謎法

運用編字謎和猜字謎的識字方法,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與識記效果。字理教學的謎面設計不同于社會上所玩弄的文字游戲,教師應較好地體現字的形義結合,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字義,充分凸顯字理的特色,為學生識記漢字服務,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例如“定”字,

社會上的謎面是這樣出的:“一點點上天,烏云刮兩邊,上字倒轉寫,人字走路邊。”其實,“定”字寶蓋頭下是一個“正”字的變寫,指房屋“正”了才安穩,有“安定、平定”之意。而黃亢美老師編的謎面是“寶蓋正,才安穩。下有人,右腳伸”,把字義與字形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富有情趣。又如“染”字,黃老師編的謎面為“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復煮;熬出顏色來,再編放絲和布;攪和九次后,白布變藍布”,從而把字的構件和字的含義很好地結合起來,增強了形義的理解與感悟,學生就不會寫錯。再如“仙”的謎面為“一人住在山間,從不和人見面;可以不吃不喝,卻能活到千年”,這樣的謎面設計有助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增強他們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能力。

篇3

關鍵詞:識字教學;高效;科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回首以往的識字、寫字教學,高耗低效,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機械識字與“平均用力”。如何實現識字、寫字教學的低耗高效?筆者認為,根據每個漢字的獨特性,因字設法,因時制宜,根據學情,因材施教,可切實提高識字、寫字教學效率。

一、因字設法,厚積薄發

漢字是以象形字、會意字和指事字這樣的圖形文字為基礎,以會意字為主體的表意文字體系。每個漢字都有其獨特性,根據其獨特性,可以設置不同的學習方法。

1.追根溯源,認祖歸宗

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幅畫,一首詩,每一個漢字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從字源的角度識字,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古人造字時對這個字的思考與設計。如“兔”中的一點,學生在書寫時很容易丟掉,教師教學時就很有必要溯源,讓學生看看這一點在這個字中代表什么。其中“兔”字就要溯源三個演變過程:甲骨文“”、小篆“”、隸書“兔”,才更好說明這一點代表兔子的尾巴。

識字教學時追尋漢字的起源,將實物圖形與文字相對照,通過展示漢字演變過程,幫助學生輕松記憶字形,理解字義。

2.運用字理,一舉多得

“世界上唯有漢字有字理。”在識字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感悟漢字構字規律來識記生字,進而產生探究漢字規律的濃厚興趣。如:《“紅領巾”真好》中學習“牌”字時,圖字結合演示“片”字的來由:()()片。學生從形象的演示中明白“片”字就像劈開的木片,帶有片字旁的“牌”指的是扁扁薄薄的木牌、門牌、車牌、撲克牌……“巢”字是象形字,教學中圖字結合演示“巢”字的演變:巢,凸顯了象形字從圖形到文字的有趣演變過程。漢字在學生眼里不再是死氣沉沉的方塊,而是栩栩如生的圖畫;不再是干巴巴的筆畫組成,而是流暢的線條繪畫。

3.融入字族,舉一反三

在漢字這個大家族中,每一個漢字都有其獨立的小家族。掌握了漢字的組合方法,不僅可以擴大識字量,而且能提高應用率。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學中,教師選擇“掛”和“哇”兩個字作為著眼點,不僅讓孩子們找出這兩個字的區別之處,而且明白“為什么會是不一樣的偏旁呢?”讓孩子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接著通過給這兩個字換偏旁,引導積累把文本從文內拉到了文外。(這是在課堂最好的、最有實效的方法之一)這首兒歌不僅講明了這些生字的字義,而且揭示了字形表意的特點。教師遵循漢字的系統特點,科學解析部分字的偏旁部首,帶出了一串字。字族識字,簡化了教學步驟,優化了識字過程,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

二、因時制宜,隨文入境

教學必須講究時機,掌握好時機,可以事半功倍。識字、寫字教學并非是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其教授時機存在于教學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因此,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選擇合適的時機,巧妙地引導學生與漢字相遇。尤其是低中年級,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識記特點,自然地將識字寫字分布于教學流程的每一個環節。

1.在激趣導課中融入識字教學

課題中帶有要求認讀的生字,這是中低年級語文課較為顯著的特點。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為例,20篇課文中就有15篇課文的課題帶有認讀字。教師可根據這一特點,不失時機地在激趣導課時融入識字教學。

如在教學《四個太陽》時,教師創設情境:在悠揚的音樂聲中一輪紅彤彤的太陽緩緩升起。學生在跟太陽打招呼的過程中,讀準“太陽”的字音。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加一加、換一換、找朋友等方法識記“陽”。最后學生和教師一起寫太陽的名字,學會寫“陽”字。這樣隨“題”識字,學生興趣盎然。

2.在初讀感知中引入識字教學

初讀《乞巧》這首詩,老師有意識地把大屏幕上“宵”與“霄”用紅字表示,進行字形區別。出示篆文,讓學生猜測是什么,原來“宀”即房屋,閣樓。“宵”字本義“在小閣樓過夜”,引申為晚上。“霄”從“雨”,本義“粒狀雪花,米雪”,引申為“云際天空”。初讀課文后,在學生自主識字的基礎上,如此講解比較,再加以細致指導書寫,“宵霄”二字便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學生今后再也不會混淆了。

3.在品讀悟情中滲透識字教學

語文教學離不開讀文悟情。教師要善于抓住帶有生字的關鍵語句,并以此為突破口,組織學生讀、說、練、評,讓學生在理解內容、體悟情感的同時,認字讀詞,明白字義。

如《兩只小獅子》一課教學中,教師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依托關鍵語句“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來帶動“滾”“撲”“撕”“咬”等字的認讀任務。同時通過情境創設“早晨,天剛蒙蒙亮,勤勞的小獅子就開始練習――;中午,太陽火辣辣的,小動物們都躲在樹陰底下乘涼,勤勞的小獅子又在練習――;晚上,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小動物們都鉆進了溫暖的被窩睡覺了,勤勞的小獅子還在練習――。像這樣從早到晚,就叫做――整天。”使字義在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中凸顯出來,將認字學詞、讀文悟情合二為一,有機整合。

4.在描摹書寫中鞏固識字教學

寫字教學是識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描摹書寫的過程中,學生再一次對字形進行了精細分析和綜合記憶,是熟悉、鞏固和掌握字形的絕好機會。教師要重視書寫指導,指導學生看清生字的書寫位置、間架結構、筆畫的穿插挪讓等,使學生在感受漢字形體美的同時,把字形牢牢記在心中。

如指導學生書寫“垂”字時,首先借助課件,理清書寫筆順。然后通過范寫,配合口訣(短撇來當頭,一橫短又平,一豎站中間,二橫最長在中線,一豎一撇左右立,三橫長四橫短)來明確筆畫的書寫要點。最后放手讓學生練寫。這三個步驟目標明確,尤其是第二步用簡明扼要的口訣來突破書寫難點,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認字如認人,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識字、寫字教學,尤其是低中段的識字、寫字教學,需要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隨文入境,科學、巧妙、自然地呈現,回環往復,層層遞進,以達到低耗高效。

三、因材施教,去蕪存菁

回顧以往的識字、寫字教學,教師對于教材設定的“生字”沒有進行必要的教學判斷,總是用同樣的教學時間、同樣的教學要求,甚至是同樣的教學方法來展開。如此教學,勢必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生字不生”,由于學生學前水平的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在課前就已經認識教材中設定的生字;二是“生字還生”,部分學生雖然已經學了生字,但是換了一個語言環境,由于字的讀音、意義發生了變化,又不認識了。

針對“生字不生”和“生字還生”這兩種情況,老師必須真正指導學生從有效學習的角度著手,了解學情,對癥教學。

1.首次相遇,一見鐘情

學生第一次遇見一個漢字,第一次學習這個漢字,會給其今后的學習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第一次學習,一旦發生了什么錯誤,之后的矯正需要下很大工夫。因此,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在課堂上與漢字的第一次相遇。教師應注重生字的“首識”,將一個東西在一定程度內放大,對我們的認識和記憶有很大的幫助,學習生字也是這個道理。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清澈的湖水》在“我會寫”8個生字中,“紙”是教學重點,總有部分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在“氏”下加點。教學時,教師尋根溯源,講清“紙”字的來歷:“紙”字從絲,氏即底部,聲旁。紙,古時漂洗絲帛時沉落在池底竹篩上的一層雜絲,粗絹。為防止學生寫錯,老師又附上一句:絹紙無斑點。接著老師在板書范寫“紙”時把生字寫得大大的,到底有多大?一般是四個格子的位置。而且讓孩子們跟隨老師書寫,再在生字本上放大,工工整整地書寫一遍。

2.巧抓典型,有的放矢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生字很多,尤其是一二三年級,幾乎每篇課文都有十余個生字。教師在預設學案時,必須認真研究每個生字,根據學情,篩選并確定識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在識字教學中,要抓住生字中的典型,巧妙設置識字方法,引導學生更藝術、更科學地學習生字,不斷優化識字過程,提高識字效率。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課教學時,在學生自由讀課文的過程中,老師根據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依次板書讀音方面易混淆的詞語:

滑稽 抽屜 糊涂

軟墊 絨線球

這樣從多音字、輕聲、平翹舌音等方面入手,將字詞分組出示。借助讀音上的共同特點,幫助學生突破生字讀音上的難點,做到重點突出,落實扎實。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紅領巾”真好》指導寫字時,教師將“捉、蹦、跳”歸類指導。以往不少同學受“”“足”互相副遷移影響,“”寫成“足”,“足”寫成“”。尤其是學了“”,“捉”錯寫成“扌”,這里,選擇這三字一同教寫,在直觀對比中不僅理解了“捉、蹦、躍”三個字的異同,而且有效地降低了錯誤率。

3.難處授法,重點指導

當學生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識字、寫字能力時,為了提高識字、寫字的效率,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地尋找規律,發現易錯字,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搭石》要寫的字有11個,逐個教學費時費力,而且成效不一定明顯。而十分鐘寫字是新課標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把字寫正確、寫美觀,教師引導學生把本課要寫的生字按照結構歸成左右、左中右、半包圍三類,學生從中發現規律。引導學生讀帖不僅是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同樣也是二三學段的教學目標。將寫字的教學指導貫穿到整個小學階段。教師盡可能地做到少教已知,多教未知。利用漢字獨特的構字規律,遵循構字規律識字、寫字,是提高識字、寫字效率的好方法。

漢字教學,奧妙無窮。因字設法、因時制宜、因材施教猶如識字、寫字教學的“三部曲”,清新自然的旋律令識字、寫字教學妙趣橫生、低耗高效。只要我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巧抓時機,科學引領,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自主學習漢字的方法,讓學生興趣盎然地融入漢字王國,就能奏響高效識字、寫字的新樂章。

參考文獻:

篇4

在幼兒園階段,依據幼兒“腦先發育,動作滯后”的生理特點,可以識字,但不宜寫字,識字的目的要明確,那就是為了盡早閱讀。說到底,就是通過閱讀讓孩子間接地感知豐富多彩的客觀世界,開闊幼兒的視野,為接受開創性素質教育奠定基礎。據了解,幼兒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如集中識字法、分散識字法、電腦識字法、韻語識字法等,而現今一種適合學前兒童識字的新的教學方法——韻語識字法頗受社會的青睞。韻語識字是遼寧省東港市實驗小學校長、特級教師姜兆臣同志首創的一種快速、高效識字法。韻語識字的突出特點是“快速、高效”,它以“韻語識字”為前提,以“盡早閱讀”為核心,以“循序作文”為綜合發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新體系,吸引了眾多的幼兒家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借鑒上述識字教學法,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嘗試下述識字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給幼兒創造一個寬松自由的識字環境

我們幼兒園是小學附設的幼兒學前班,幼兒園的特色就是搞好幼小銜接,為此,我們開設了識字教學。首先我們布置了一個寬松自由的識字環境。借鑒電腦識字法的圖與字的結合,我們把字和物結合在一起,在幼兒園的天棚和墻壁上,裝飾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小動物,每個小動物的下面,我們都做上了精致的漢字卡片,孩子們在欣賞小動物的同時,會自覺和不自覺地認識這些關于動物的漢字。

二、識字活動和教學活動結合起來

幼兒園會實施主題性教學活動。在主題性教學活動的同時,我們滲透漢字教學。在以春天為主題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教會幼兒“春天、春風、春雨、柳枝飄飄、鮮花滿園”等漢字;在以冬天為主題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教會幼兒“冬天、寒冷、暖氣、北風呼嘯、大雪飄飄”等漢字。每一次具體活動,都根據主題教給幼兒新的漢字,比如在常識的“學稱呼”課上,我們會教給幼兒“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姑姑、姨媽”等漢字,在計算課上我們把“加號、減號、等于號、大于號、小于號”等漢字教給幼兒,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們并沒有負擔,而且很感興趣,也容易理解漢字的意義,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識字和說話結合起來,為幼兒以后的作文奠定基礎

單獨的識字,孩子們會感到枯燥,借鑒韻語識字的“整體輸入,定位聯想”的快速識字法,我們把要學的字和一段語言聯系起來,比如“今天天氣晴朗,風兒輕輕,柳枝飄飄,燕子呢喃,小鳥歡唱”這一段話中要學會“晴朗、歡唱”幾個漢字,孩子們容易理解漢字的意義,學得輕松。我們又進一步延伸,讓孩子們自己說一段話,這段話中必須有這幾個漢字。這樣激發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又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一次我教孩子們認識“橋”時,有個孩子竟然說了一個小故事,她說“有一次,我爸爸給我到集市上買了幾條金魚,我非常喜歡,天天喂它雞蛋什么的,可是小魚還是不高興,有一條快要死了,我就想,小魚可能是朋友太少才很難過的,還是把它放到小河里去吧,那里有很多的朋友。于是,我爸爸就帶著我到了彌河大橋上,把小魚撒到了小河里,我在橋邊站了一會兒,看到小魚在小河里游來游去可高興吶!”,大部分小朋友都能把所學的漢字,利用一段話說下來。我想,這種訓練,對孩子們將來的作文一定很有好處。

四、識字和游戲結合起來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在游戲中識字,是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不管是傳統游戲,還是體育游戲、娛樂游戲、智力游戲、角色游戲、音樂游戲等,都可以與識字結合起來。我們應注重游戲的趣味性、競爭性和娛樂性。比如在自由活動時間,看到很多小孩喜歡蹲在地上反牌打卡,我就想:何不用這些卡片和漢字聯系起來?于是,我們制作了很多識字游戲卡片,并規定了一些字是贏方,比如,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就規定“今天是星期五”這幾個字是贏方。這樣幼兒在寬松自然的游戲中就認識了很多漢字。

篇5

關鍵詞:興趣;渠道;成效

一、培養識字興趣

1.游戲中識字。一年級的學生喜歡做游戲,在教學中要穿插各種小游戲。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后,為了鞏固孩子的記憶,我經常采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創設一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識字效率。

2.利用插圖識字。一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艷,生動有趣,學生非常喜歡。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3.形象記憶識字。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鳥等字都和實物有相似之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圖片后再識記,就輕松多了。一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有利于學生識記。

二、拓寬識字渠道

1.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車站站臺、廣告、路牌、超市……如,我讓學生周末時間分組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車站站臺、超市等地方的字是否認識,從中學生學到了很多漢字。我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漢字,大大地拓寬了他們的識字渠道。

2.我還布置學生課外讀拼音讀物(國內、國外經典的兒童繪本),更是足不出戶就拓寬了學生的識字渠道……

三、識字教學的成效

在培養了學生識字興趣、教給學生很多的識字方法和拓寬了學生的識字渠道之后,在家長和老師的肯定和激勵機制跟進后,現在我班很多學生識字量大大地提高了。因此,教師應該把識字教學當作日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取有效的方法與策略提高識字教學和質量。其主要策略為創設情境,激趣識字;抓住特點,歸類識字;聯系生活,隨文識字。

當然,識字的方法和途徑還有很多,只要我們不斷地反思總結,不斷地探索發現,不斷地尋找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使學生學得輕松、高效。

參考文獻:

篇6

一、小學語文教師應遵守的職業道德。

良好的品德修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無私的敬業精神,是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質。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即傳道,授業,解惑。要把“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光不能死教書,求成績。要從小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師要以人為本,視生如子,面向全體,照顧個別,因材施教,對學生的成長高度負責。如今,經濟建設高速發展,物質條件日益優越,高校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這都給學生和家長或多或少地帶來了負面影響。此時,教師就應淡泊名利,引導教育學生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教育學生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刻苦學習,為成就未來輝煌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語文素養。

1、熟通漢語拼音。

牢記漢語拼音中的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掌握聲母和韻母的搭配拼讀、發音,讀準聲調,注意輕聲、兒化音、多音字,認識隔音符號。依據拼音練就一口流利而標準的普通話,堅持用普通話上課,使學生在學習拼音時起到潛移默化的榜樣作用。

2、熟悉《說文解字》。

閱讀是漢字承載的文本,漢字是語言組成的單位。熟悉漢字,非常重要。要了解漢字的起源、發展、體系,熟悉漢字的筆畫、筆順、結構,掌握漢字的音、形、義。對一些學生易錯、易混的字,要從造字方法,漢字的演變等方面加以區別,強化記憶。知道漢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的四種造字方法。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方法自主識字,培養識字習慣,激發識字興趣。

3、熟識詞語理解。

區別詞和詞語。詞是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而詞語包括詞和短語。結合句子或課文理解詞語意思。掌握詞的構成,了解詞義、詞匯、詞類、詞性,辨析近義詞、反義詞、形近詞,區分運用關聯詞。會運用詞語造句。

4、熟習句段閱讀。

小學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讀懂文章,學會習作,學會運用。因此,要了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句子的類型、句式的變換,掌握擴句與縮句、單句與復句,學會標點符號的用法、運用,在閱讀時分辨文中出現的修辭方法,能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過渡句,能劃分段落、概況段意,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5、豐富書面語言。

教育家葉圣陶解釋“語文”時指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因此,語言文學便是語文教師從事語文教學最基本的專業知識。教師既要善于口頭表達,又善于書面表達。口頭表達要做到自如地運用語調、語速、語氣來繪聲繪色地表達思想感情。書面表達要更具示范性。教師必須有豐厚的寫作素養,掌握寫作規律,通曉訓練程序。從學生角度出發,會寫、善寫下水作文,帶動學生樂意去寫,感受寫作的甘苦。

三、小學語文教師應掌握的有效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授之學生以“漁”,而不是“魚”。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做到:

1、營造積極有效的課堂教學氛圍

學習興趣是小學生在學習中最為積極、活躍的成分。學生有了興趣,學習活動就是一種享受,就是一種愉快的體驗。那么,怎樣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要科學地處理好教材內容,善于發現突破口,找準切入口,捕捉學習契機,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觸動學生的情感區域,使之產生學習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生動地運用形象的直觀教學,營造一種民主、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

2、創造人人平等的高效學習機會

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做到以人為本,為每一位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在參與中,要多關注弱勢群體,多為他們創造一定的條件。對他們要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給他們發言和動手操作的機會。

3、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探究學習。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設計具有科學性、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動口、動眼、動手、動腦,使靜態中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動態的思維。在學法指導方面,做好小組建設,積極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好小組長,安排好學習程序。如:明確目標、自主學習、小組研討、展示交流、集體評議等,同時,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堂積極參與、課后鞏固拓展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

4、運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篇7

論文摘 要: 漢字是有理據性的。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漢字的造字理據和漢字中所蘊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漢字的構形規律,能較好地幫助留學生記憶和理解漢字,提高教學效率。

中國漢字數量繁多、結構復雜,且對于大多數外國學習者來說,漢字是一種陌生而特別的文字,因此,如何才能學好漢字、記憶更多的漢字是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的一大難題。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通過字形與字音、字義相聯系,而漢字字形與客觀事物之間往往具有一定的聯系,從漢字字形能夠直接獲得其所表達的意義的相關信息。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漢字的造字理據和漢字中所蘊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漢字的字形結構,并結合漢字造字法,能使留學生不僅了解其構造原理,領悟漢字的理據性,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漢字的表意特點、漢字的構形規律性和漢字的系統性,有效地理解和記憶漢字。所以,研究漢字構形的理據性,必然有助于提高對外漢字教學效率。

一、漢字形體的理據性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視覺符號,跟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它有自己特殊的形體結構、獨特的表意性。從符號闡述學的角度看,漢字是一種藝術型的象征性表意符號,“它永遠不是完全任意的;它不是空洞的;它在能指和所指之間有一種自然的根基”。(索緒爾)漢字的象征結構本身就有“能指”意味,用直觀分析的方法就能把握其“所指”為何。漢字所使用的符號是構形部件,其構意的體現是通過它的構形部件來承擔的。漢字形體中可分析的意義信息,來自原初造字者的一種主觀意圖,稱作造意。造意一旦為使用的群體所公認,便成為一種可分析的客體,稱作造字理據。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論述了漢字的“六書”理論: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這是古人分析漢字造字理據而歸納出來的,一般認為轉注和假借為用字之法,因此在研究造字理據時,僅涉及“六書”理論中的前四種。象形字、指事字是“依類象形”,會意字“比類合誼”,形聲字“形聲相異”,這些就是構成漢字字形的理據所在。

漢字自出現以來,為了適應漢語的發展變化,其自身也在字形、字音、字義方面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字形方面,筆形由圓轉彎曲的線條變成方折平直,筆畫總體減少,結構簡化;字音方面,聲韻調與古漢字的聲韻調之間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現象;字義也在原來的基礎上發生了意義擴大、縮小、消失、或轉化的現象。因此,現代漢字與古代漢字已相去甚遠,使現代漢字的構字理據已經變得不像以前那樣明顯,不能完全反映出傳統的“六書”理論了。雖然漢字在發展過程中已有相當大的改變,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古代漢字的特征,中間并不是斷開的,而是存在連續性的。

二、漢字的理據性分析在對外漢字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首先,對外國留學生的漢字理據性教學應該從“一”就開始,讓他們了解漢字形體的特點,其理據性所在,這樣可從心理上減輕學生漢字難的負擔,增強其學習漢語的信心和興趣;讓他們知道漢字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其內部規律性很強,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難認、難記、難讀、難寫。教師在講解漢字理據性的時候,應遵循漢字自身的規律,科學地講解字義字理,這里的科學性指的是,例如:漢字隸變以后,有些來源不同的偏旁寫法相同,但由于其來源不同,意義自然不同。因此在講解的時候要提醒學生適當地注意這一區別。例如最典型的例子是:漢語中和人體部位有關的詞及指有關人體某些性狀的詞都是“月”字旁,如腦、肌、腿、背、肥胖、腫脹等。這里的“月”旁,其意義實際上是和肉有關系。肉,小篆像一塊肉的樣子。作偏旁時寫作月,叫做“肉月”。以“月”為偏旁的字多是與天文時令有關的詞,如明、期、望、朗等,這里的“月”,小篆像彎月形。因此,“肉”和“月”雖然在作偏旁時都寫作“月”,但意義不同。

另外,義符相近的字也可向學生說明它們各自的來源和不同意義,方便學生記憶。義符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系以各種方式體現出來,它們之間的聯系并非一定是相關的東西,如“淚”、“江”、“湯”之類的事物。在講解漢字理據性的同時,對于漢字義符的表意程度和表意方式也應一并進行解釋。

其次,在漢字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教學階段,針對不同層次和年齡的學生,教師也應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初級階段,學生學習的內容多為獨體字和偏旁部首,對于形體與客觀事物比較接近的象形字,教師可利用現代化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獨體字的字形,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以形象生動的方法幫助學生識記漢字形體,掌握漢字字義。在中高級階段對于形聲字的教學則宜采用歸納法,分析具有相同義符或音符的一組形聲字,向學生解釋這一組形聲字在意義和讀音上面相互之間的聯系,從而既高效地理解和識記漢字的形體及意義,又有效避免義符或音符書寫錯誤的產生。對于獨體記號字和合體記號字這些無理據字,其字符與整字音義沒有聯系,只能通過識記掌握。教師也可采取盡量形象、活潑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并可結合其它的漢字教學方法如部件法等幫助學生掌握這些漢字。

外國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如果不了解漢字具有的理據性,把漢字當成毫無規律地由一些沒有意義的數量繁多的符號構成的復雜體,死記硬背地學習漢字,那么結果肯定是事倍功半的。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漢字的理據性,分析漢字的字形,讓他們能夠掌握漢字構形規律及其與音義之間的聯系,那么漢字學習就會輕松很多,同時他們也會感到漢字學習是一件有益智力并且相當有趣的事情。因此,在對外漢字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和利用漢字的理據性,以提高教學效率。

篇8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我們要考慮從不同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方面去啟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時也要遵循學生不同年齡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那么,如何讓學生有效地識字呢?

1.合理運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識字教學的潛在動力和前提。識字本是是枯燥無味的,如果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學生思維的發展,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興趣,不斷激發學生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在識字教學實踐中,我們應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小學生剛踏入校門,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鮮和好奇,在教學識字之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調起學生的口味,然后告訴他們老師講的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從書上看到的,只要認識了字你們自己也能從書本上看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也能像老師一樣,把故事講給其他人聽,學生在頭腦中就形成了識字就能讀到許多有趣的故事的意識,這樣、也就激發了學生識字的欲望,促使他們想要去識字、想快識字、想多識字、并自覺地去識字。

2.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古人云:授人以漁,可享一生。可見,掌握方法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教學中,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創設情境,教給學生識字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1)學會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認識漢字、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所以必須在學習漢字之前教給學生拼讀音節的方法。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可以運用適合低年級兒童年齡特征和兒童心理特點的兒歌,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方便他們的記憶,掌握拼讀方法。(2)識記漢字字形:小學語文能力整體發展實驗把漢字字形歸為四類:基本字、基本字帶字、形聲字和難字。在教學中要結合字的特點教給學生相應的識字方法。只有學生學會如何去識字,掌握識字的方式方法,學生才能主動的去學習,教學效率才能得以提高。

3.結合學生思維特點,將抽象教學具體化

傳統教學一直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即教師在課堂講,學生一味在下面聽和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識字, 還會束縛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掌握漢字。同時,小學生的識字教學本身就相對較為枯燥,教師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想辦法將枯燥的教學具體化,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小學生樂于接觸新鮮漢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主動的去認識新的漢字。例如,在進行一節新的課堂教學之前,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認識一些相關的形聲字和象形字,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給學生們展示一些形象的文字演變過程,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將漢字信息和多媒體所展示的畫面有效的聯系在一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的激發學生對新的漢字的求知欲望,從而進行有效的教學。

4.有效利用課外條件鞏固所學漢字知識

小學生天性好動愛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課本知識不能滿足小學生對新鮮漢字的求知欲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有效利用課外各種方式方法,創造條件進行漢字知識的鞏固。對于小學生漢字教學,課本知識和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延伸,有助于學生對漢字的鞏固。例如,在進行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搜集廣告牌和包裝袋的活動,告訴學生關注并且搜集生活中所能夠接觸到的包裝袋和廣告牌,然后讓大家一起來識字并且記憶。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活動,但是學生都積極參與,搜集到很多廣告牌和包裝袋,認識了更多的漢字。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親自動手參與活動,親自整理、查找并且思考,認識的字就越來越多了。

5.利用多樣的方式,在課外識字

篇9

一、識字與情感世界結合――興趣先行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就有了求知的渴望,這種來自于學生自身的內因作用比外來的任何力量都要大得多、強得多、有效得多。孩子剛入學學拼音階段,非常渴望能認識漢字。在他們眼中,大人認識那么多漢字真讓人羨慕;那么多有趣的書,真想讀一讀。可以說,強烈的識字愿望在其內心愈燃愈烈。作為教師,應想方設法保護和保持學生對識字的這種渴望、這分情感,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1.看一看。漢字是抽象的文字符號。但從造字方法上來說,一部分漢字是象形字;另外還有一部分漢字是表示事物名稱的。這兩類字的字形都能與具體畫面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教師若能將抽象的文字符號變為形象的畫面,使學生變閉目想象為具體觀看,不僅識字的效率會大大提高,更會增強學生對識字的興趣。

2.編一編。背兒歌、猜謎語是孩子們比較樂于接受的一種形式,且孩子們記憶力較強,識字教學中也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在認讀“人、八、入”字時,我啟發學生比較他們的區別后,編出口訣:“撇比捺高且相連,這個漢字就讀rén;捺比撇高且相連,這個漢字就讀rù;捺比撇高不相連,這個漢字它是bā。”在識讀“螳螂”這兩個字時,我讓孩子們猜謎語:“頭上兩根毛,身穿咖啡袍。平生愛打架,贏了唧唧叫。”每當這時,孩子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特別高漲。后來他們就常常自己動腦動口編呀說呀巧記漢字,神奇的想象力使得創造思維的火花不時閃現,既加強了學生的記憶又激發起他們的興趣。

3.玩一玩。孩子的天性之一就是玩耍,科學家研究表明一個發育正常的兒童能在有趣的玩耍中學到不少知識。將有趣的游戲活動運用到識字教學中,樂在其中,趣在其中,學在其中,豈不一舉多得?記得一次“找朋友”活動中,我將漢字制成卡片,讓孩子們每人挑選一張,再去找能和它組成詞的朋友,后來把那些卡片也獎勵給他們了。結果,下課后,一部分孩子把卡片貼在身上、書上,非常得意;一部分孩子又去找別人換卡片,一副樂滋滋的樣子。我想,那次孩子們的收獲一定不只是認識了一個或幾個漢字吧。

二、識字與生活經驗結合――自主選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傳遞的方式越來越多樣,速度越來越快捷,現在的孩子接觸面較廣,信息來源也較廣。漢字是母語,生活環境中蘊藏著大量的識字資源,似乎是自然界和社會有心地為兒童創設了一個開放的、主體的識字課堂,而且是對兒童極具吸引力的課堂。再說,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文化層次也越來越高,重視教育子女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孩子在學前就認識了一定數量的漢字。如果我們無視現實,仍按部就班地逐字教學,孩子肯定是坐不住的,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而且養成了孩子思維懶散的惡習,挫傷孩子關注生活、留心觀察、在生活中識字的積極性。所以,我常常是在板書出本節課所要識讀的生字之后問學生:“哪些字你已經認識了?”一個個小手舉得高高的,這分明是自信和自豪的表現。“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看似平淡的一句話,卻讓孩子告訴了孩子識字的途徑與方法,人人是自豪的小老師,人人是細心的傾聽者。噢,看書可以識字,逛街可以識字,和別人在一起可以識字,連吃肯德基也能識字呀。“那就和你還不認識的字再交個好朋友吧。”孩子覺得自己不認識的字比老師寫出的少,識字任務很輕,學起來勁頭就更足了。

三、識字與創造思維結合――自主識記

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似乎低年級學生識讀漢字是通過字形來辨認字音,但大多數漢字的字形主要由各種偏旁部首組成的基本間架結構,各種偏旁部首的有序組合又與字義有密切關系,即所謂的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因此,學生可以借助字形也可以借助形旁和聲旁來幫助識讀漢字。

此外,激發識字興趣的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可以在教學中綜合運用,在識字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有意識地予以引導,學生就能掌握識字的規律與方法,這不僅為他們以后的順利高效識字奠定基礎,更能啟發孩子的創新思維,他們能想象出更多更妙的教師所始料未及的識字方法。

篇10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0-0-01

對外漢語教學主要是對漢語學習者關于語音、詞匯、語法、漢字的教學。對外漢語教學法,從廣義上來說就是為了實現對外漢語教學的順利進行,使漢語學習者能良好地學習漢語所采用的教學的方法。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起步較晚但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對外漢語原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對外漢語教育事業亦是如此,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的。漢語交際能力是學生必須培養的能力,對外漢語首先要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首要原則,進行漢語教學。漢語學習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交際。與話者彼此能夠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交際就是成功的,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其次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的原則。我國在傳統的教學當中向來主張以教師為中心的原則。教師在上邊說,學生在下邊記,課堂互動環節非常少,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尤其是語言學習。語言學習意在多聽多練,練習多了自然學習的效率就提高了。但應注意“度”的把握。把學生提高到中心位置上,并不是一味地讓學生亂說,應當在學完基礎知識后,加大學生對漢語的接觸,給學生營造優良的語言環境,避免出現“中國式英語”的現象,學生只會閱讀理解不能進行語言交際,這樣的漢語教學是無用的,久而久之會戕害學習者學習漢語的信心及勇氣。再次就是要將語言和文化結合起來。跨文化交際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背后也暗藏著深厚的文化,要想學好一個民族的語言必須先從這個民族的文化入手,這樣便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練習是語言學習必備的環節,精講多練是漢語學習所要遵循的又一原則,在課堂上以言語技能和交際技能訓練為中心,以句子和話語為重點,加強語音、語法、詞匯、漢字綜合訓練。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程度的側重。這樣會大大提高漢語學習的效率。最后,利用但控制使用母語和媒介語,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在漢語教學中,在學生不易理解的問題時可以適當地使用其母語或英語作為輔助教學,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過多使用母語或媒介語,長久以來會使學習者對其造成依賴或偏誤,從長遠角度看不利于漢語學習。而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的運用會加大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對外漢語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對外漢語教學難點

在漢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正視學習中的難點,逐個突破以提高教學者的教學能力以及學習者學習的效率。漢字就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尤其是對字母文字的印歐語系的語言學習者來說,方塊文字對于他們更是難上加難。如何使漢語學習者輕松學漢語、漢字,提高學習興趣,高效地識別和書寫漢字是對外漢語教學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張永亮在《漢字聯想網及對外漢字教學》中提出“漢字聯想”。漢字聯想就是通過聯想,根據漢字形體結構,從字義到字音,把相關的漢字有機地聯想成網絡。從能產性高的基本字聯想,把漢字聯想網分為五個方位區,即上方位字區,下方位字區,左方位字區,右方位字區和包嵌字區。以“口”字為例,上方位聯想區是“舌”、“各”等字;下方位聯想區是“只”、“呆”等字;左方位聯想區是“扣”、“知”等字;右方位聯想區是“叩”等字;包嵌字區“句”等。這既是從漢字構件所處的方位建立的聯想線索,也是一個富有創建的思路。這種教學法有利于拓展學習者思維,提高漢字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對西方學生的漢字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另外,視聽課也是提高漢字能力非常有效的方法。大型電視藝術片《漢字宮》通過四到六個字的篇幅向人們介紹了 3500 多個常用漢字,讓每一個漢字學習者都能“斷文識字”,在漢字學習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漢字宮》應用于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上,自然巧妙地將知識性、融為一體,克服了傳統漢字學習中教師枯燥乏味的講解,提高了漢字學習的效率。

三、對外漢語教學的注意事項

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簡明扼要。通常語法教學主要強調簡單、會用。對于過于復雜且不常用的語法知識教師可以忽略不講,畢竟學習者學習的目的是能夠交際而不是精通語法。②少用術語。術語的專業性較強,對于外族的漢語學習者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必要的時候使用,會減少學習者的學習負擔。否則大量的術語會搞得他們不知所云,反而適得其反。③舉例生動有趣。語言學習本身是非常枯燥的,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加上生動有趣的例子,會增加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④結合漢語學習者的語法偏誤。偏誤的產生大多都源于漢語與其母語的不同。例如英語中數詞與名詞中間不用量詞“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the room”,而漢語要說成“教室里有三個人”不能說成“教室里有三人”。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習者的語法偏誤,以免造成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