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實施策略范文

時間:2023-05-29 15:09: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效課堂實施策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效課堂實施策略

篇1

運用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效率,是小學課堂教學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課堂教學還存在著高耗低效的現象。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的主動成長與發展提出一些有效性策略,希望能給小學課堂教學以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小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新課改提倡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取締教師的知識灌輸課堂教學模式,這已成為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的一種必然趨勢。如何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如何實施高效性的教學策略,是擺在廣大小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對高效課堂教學涵義的理解

小學高效課堂教學是一種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學生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能夠在單位時間內高質高效達成課堂教學目標,學生的身心得以全面發展,知識視野得以開闊。從學生的認知層面來看,學生能夠主動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順利完成知識的建構,能夠完成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熱愛與感興趣的情感轉變。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衡量,高效課堂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課堂富有趣味性與生成性的特點。從教育目標來審視,高效課堂能夠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實現智慧的飛躍,從智慧飛躍實現能力的提升,學生樂學、會學,在學習活動中實現全面、健康的發展。

二、小學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策略

1.課前科學預設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要做好小學課堂高效堂教學預設。首先,教師要把握教材,在熟悉教學內容的同時,理清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科學整合,了解本節教學在整個知識體系建構中的重要作用,使知識體系的建構清晰條理,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特點與規律了如指掌,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找準學生興趣點,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適合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第三,教學設計要有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問題富有啟發性,難度富有層次性與梯度性,能夠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使學困生能夠在學習中樹立自信,感受成功的快樂。

2.優化課堂學習狀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課堂教學要摒棄傳統教學中教師“輸液式”的教學模式,要關注學生課堂的生命狀態,從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向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轉變。首先,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使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空間。因此,教師要設計科學教學程序,直觀呈現教學內容,使課前的預設能夠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在根據課堂學生的狀態與特點,對于課前的預設環節做適當的調整與優化,使學生的主體探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根據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烈等特點,創設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探究動力的教學情境。其次,要優化學生的課堂參與狀態。要通過教學環節的科學設置以及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全員參與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習效率。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助手,使學生廣泛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加大認知的深度,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再次,要調整好學生的課堂學習情緒狀態。這需要教師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好學的熱情,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與見解,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四是要優化學生的合作學習狀態。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決定了他們適合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在課堂上開展有效教學活動。

3.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多媒體的引入為小學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空氣,多媒體以其聲音、視頻、圖片的集合形式,可以使課堂教學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化枯燥為有趣。多媒體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觀,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微課視頻,讓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可以狠抓學生的預習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提升自身預習的實效,通過微課視頻的展示、網絡查詢、網絡教材進行深入預習。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互動與探究的方式加以解決,使得課堂教學更富有針對性與實效性。通過現代教學手段的有效使用,使得傳統僵化的教學模式得到破壞性顛覆,催生嶄新有效的教學模式。利用多種渠道與工具學習是現代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小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熟練把握教材,并且根據學生的特點科學預設課堂動態生成環節,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學習狀態,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究,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作者:田艷馥 單位:吉林市豐滿區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實施策略

傳統教學過分依賴教材,注重知識傳授,技能模仿,講授為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創造力缺乏。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第八次課改,從課程總體設計到課堂教學設計,始終把學生的發展置于中心地位。倡導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建立師生學習共同體,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課堂教學已面臨一場不可逆轉的改革潮流,改變傳統課堂,推行高效課堂勢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讓初中物理課堂更加高效呢?

一、高效課堂的含義

《新語詞大詞典》中的高效是指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課堂是相對有效課堂而言學生在課堂上有更高效的收獲、高效的提高、高效的進步。高效課堂上學生應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續的內在動力、保持適度的思維張力、形成強大的團隊合力、洋溢不凡的成功魅力、培養長遠的發展潛力。

二、高效課堂的教學原則

高效課堂的核心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教師引導學生自覺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打造高效課堂的措施

1.把握好三種課堂教學流程

物理教學中,課堂教學常有新課教學、復習課教學、講評課教學,三種教學在三維目標實施過程中側重點不同,教學流程也有所不同,把握好了三種教學模式對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打造高效課堂具有很好的作用。

新課教學流程:創設情景,情境導入學案引領,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完善學案展示點評,達成共識精講點撥,突破難點當堂檢測,及時反饋提綱挈領,畫龍點睛。

復習課教學流程:明確課標,把握方向自主復習,查漏補缺組內交流,完善學案講練結合,注重實效 展示點評,達成共識精講點撥,突破難點提綱挈領,畫龍點睛。

講評課教學流程:自我糾錯,自我反思錯題解剖,組內交流展示點評,形成共識精講點撥,突破難點 拓展提升,完善認識。

2.激趣,讓課堂充滿活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就成功了一半。有了興趣,學習就會變得主動積極,就會積極思考問題,萌發創新意識,課堂就會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活力。激趣可在引入新課、課中或結束時用風趣的語言、豐富的情感、精彩的故事等方式進行。

3.自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可見“讀”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自學是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的重要途徑,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對學生終身有用,自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可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

4.合作、交流、展示,提高課堂效率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下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新課改提倡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學生在組內或組間進行合作、交流、展示,有利于培養合作精神,有利于學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學生社會適應性,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生生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效率等。

5.探究,養成良好的研究習慣

物理教學中涉及到的探究實驗較多,在探究實驗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和作風,體驗科學家探究問題的經歷。

6.質疑,解決問題的開始

孔子認為: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提供機會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質疑,解決問題。通過質疑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7.說與做,增強學習的實效性

研究表明,看一遍收獲約10%;聽一遍約20%;說一遍約70%;親自動手實驗或操作約90%。讓學生大膽地說,大膽地做,不僅可增強學生表達能力、動手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記憶深刻,增加學生說、學生做、學生互動的時間,人人參與,個個發言,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8.精講點撥,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精講是教師用準確、精煉的語言有針對性地講解。精講,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是講重點、難點,講易錯、易混、易漏點,講規律和方法;“三不講”是學生已經會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做到了這些,既節約了時間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點撥是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障礙、思維障礙與心理障礙,運用畫龍點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啟發學生開動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以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

9.有效評價,激發學生潛能

評價貫穿課前、課中、課后,根據學生的不同發展水平,靈活選用評價方式、手段并把握好評價的尺度,增強學生自信心,全面提高學生成績。評價要及時且注重實效性,有效的評價可讓學生具有成就感、激發競爭意識、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10.靈活運用多媒體,豐富課堂內容

多媒體引入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在營造情境、演示教學、過程模擬、微小放大、成果展示等方面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多媒體引入高效課堂,對教師優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1.尊重與欣賞,享受和諧快樂的課堂

高效課堂是一個和諧的課堂,教師要學會尊重、欣賞、夸獎、鼓勵學生,從而讓學生感到老師器重他、欣賞他。學生在這種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下就會具有持續的學習動力。

12.注重教學反思,提升教學技能

篇3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實施方法

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是提高教育質量。這就要求學校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強化教學環節,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怎樣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是新課程背景下深化生物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生物教育教學質量的迫切需要,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高效課堂的內涵

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以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我認為教學活動是一個雙邊活動,永遠包含教與學兩個方面,兩個方面同等重要,片面地追求一個方面而忽略另一個方面都是不科學的,都不可能高效。過去只強調教師的“教”而不管學生的“學’和現在有些老師片面強調學生自主的學習而忽視教師的教學活動,同樣有違教學的科學性。因此,高效課堂要求老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高效學習。

二、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方法途徑

1.研讀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主要依賴教材和經驗進行教學,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考試考什么就練什么,所謂的教學目標完全是為了考試而制定。提高生物高效教學的關鍵是要準確把握《生物課程標準》,因為課程標準不僅是教材編寫的根本依據,也是教學的依據。因此,教師首先要認真研讀并充分理解《生物課程標準》,這是課程改革的主要依據。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課程內容以及課程所要達到的三維目標,教師在實施教學前應細心研讀,在把握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同時,對教材進行再創造,設計以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完善人格為主的教學目標。在這種教學目標下培養成的學生,才符合我們國家對人才的需要。

2.注意選擇合適的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從學生的發展出發,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同時根據生物學科的自身特點,我們生物組實施了教學合一的、以“講學稿”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模式,講學稿的設計必須確立以學生主體、教學互動為主線,教學活動的各個要素、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圍繞著這根主線展開。根據這一原則,我們構建了目標導學、小組討論、師生解疑、知識自測、學生反思的五步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①目標導學,整體感知。教師根據生物課程標準及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合一的講學稿。學生根據目標導學,認真研讀教材,對本課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力爭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心中有數,對一些基本的內容要求能掌握。同時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②小組討論,自主構建。根據學生在研讀中發現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質疑探究,學生自主構建本節課的知識體系。為了使這部分落實到位,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學生參與教學的問題情境,精心設計學生的各項活動,創設良好的參與教學的氛圍。

③師生解疑,整體構建。在學生小組自主質疑探究、自主構建的基礎上,通過小組交流、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最后通過整合,形成本課的知識結構及技能體系。

④習題鞏固,反思提高。本步驟包括知識體系、練習題、反思三個欄目,知識體系可以讓學生系統的了解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知識重難點,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知識。

在反思欄目中我鼓勵學生寫自己的收獲和建議,更鼓勵學生寫感受或建議,從而建立起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平臺。當然,作為教師,更應該充分利用此欄目樹立學生的信心,鼓勵學生樂觀地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困難。

3.注重教學方法

①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只有在平等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愉悅地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努力創設出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有利于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②保持陽光心態。我甚至認為,幽默感應作為教師一個最基本的素質要求。每天帶著微笑走進課堂,上課期間有幽默感,學生就會喜歡你,那么你的課堂教學已成功一半。

③輕松課堂教學。我們不要夸大自己的教育功能,要保持平常心,學生是有層次的。唯一的出路還是在課堂,輕松的課堂教學。不冷落學生,即把課堂交給學生,關注學生的活動,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的表現欲及競爭意識,這是課堂氣氛的基石。

篇4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有效教學的決定因素,是教學對象——學生,即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專注性。因此,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轉變學習方式,是我們每一位化學老師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的素養

面對日新月異的化學世界,教學的理念、方法、內容等時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已有的知識就顯得貧乏和陳舊,因此,我們必須向書本、網絡、媒體、專家、同行學習,及時“充電”,不斷積累。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有臺水泵。有一位專家說得好:只有“居高”才能“臨下”,只有“深入”才能“淺出”,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教師若具有新穎的觀念、淵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嫻熟的技能、火熱的激情、幽默的語言,必能構建高效、生動的課堂,令學生流連忘返。

二、有效教學的支撐:科學的備課

要注重集體備課,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集體智慧,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在此基礎上,形成個性化的教學設計。要做好三點:一備學生。建構主義認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應體現在學生身上,應把學生看成是具有巨大發展潛能的發展中的人,是學習的主體,我們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思想態度,更要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學定教,以學促教,凸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二備課程。不能只注重教材,要善于開發利用身邊的一些自然現象、人文知識、新科技、新材料,甚至一些奇聞趣事,都可為我們所用。三備自己。建構主義認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更應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設計者。本著這一理念,我們要思考怎樣有效地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指導學生,設計教學過程;怎樣創設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張揚個性,做課堂真正的“主人”。

三、有效教學的前提:學生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動力、發明創造的源泉。但興趣也會減弱,甚至消失,只有讓學生對化學真正產生興趣,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并內化成自我發展的動力。我做了這樣一些嘗試:

1、凸顯化學學科特點,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剛接觸化學,頗感有趣,尤其是對化學實驗。所以開學第一堂課,一般先做幾個實驗,如“清水變牛奶”、“白紙顯字”、“魔棒點燈”、“水火相容”等。一連串有趣的現象令學生歡呼雀躍,他們初次接觸化學,就感到了它濃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一個個“為什么”油然而生,使學生們想學、愛學。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情境,捕捉學生的興奮點,設計幾個動情點,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設計精彩的引言,講述一些化學故事、化學家的成長事跡、化學問題的爭論、化學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等等。

3、利用鼓勵和表揚,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應當及時和適當地鼓勵和表揚學生,即使只有微小的進步,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學生做的好,不要吝嗇掌聲,對于學生的良好行為做出適時、適當的鼓勵,能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身心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4、開展課外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可通過舉辦化學講座、化學課外實驗、化學晚會等活動,讓學生感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學好化學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有效教學的陣地:高效的課堂

有效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教學”,主要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學中形成了滿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師放任自流,學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1、開展探究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轉變學習方式。《國家及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強調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可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發現問題、收集資料并形成假設方案,最后對假設進行驗證與交流。

如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若照本宣科地問學生實驗原理是什么、實驗步驟是什么,學生一般興趣不大。我們可以給學生準備不同的儀器和藥品,如針管、凸透鏡、紅磷、白磷、硫磺、木炭等,讓學生分組選取不同的儀器和藥品實驗。學生們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了,他們集思廣益、發表了各自的見解,想出了許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用木炭代替紅磷但集氣瓶中放NaOH溶液代替水、用凸透鏡聚光加熱、用針管代替集氣瓶、用白磷代替紅磷等等。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呢?教師先不加評論,讓學生通過親身實驗去探究,用實驗事實說話,學生體會更深。

2、建立學習小組,實行互助學習。如何讓所有學生都“動”起來,這是現在課堂教學中的難題。管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化整為零,使活動單元縮小化,任務具體化,效益就能最大化。在參觀了杜郎口中學、兗州一中后,我根據班級人數將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4-6人。通過民主選舉,各小組選出組長一名,組長對小組負責,小組內互相督促、互相鼓勵、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五、有效教學的保障:教師的反思

篇5

2011年我帶高一物理,學生的基礎較差,開始在教學中也一直在摸索,起初還是以傳統教學為主,經過一段時間發現學生成績不理想,而且對待這科學習興趣越來越低,我開始思考,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能發表意見的,我就不講,我們以小組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慢慢地小組的力量就形成了,其中給你的任務你沒完成,組內其他人可以補充,這樣他們可體會到學懂知識的。尤其是練習題處理,他們在課下積極討論,以求在課上來展示自己,滿足對知識的掌握。這樣一來,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大大調動起來,這時你會發現上課睡覺的現象沒有了,學生上課的精神狀態和以前比大不一樣了,從中我也在滿講滿堂灌的課堂中解脫出來,一起體驗學生們因為一道題搶著回答的快樂!當然,考試成績的大幅度提高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慢慢地,學生由不適應到愿意主動去參與,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我們的小組合作雖然還需要完善,但我在實施小組教學過程中已經收到了成效,我相信堅持這種教學模式,課堂一定會取得高效。

二、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方法

1. 妙用“多媒體及展臺”,給高效課堂插上翅膀。利用課件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或再現不同的物理過程,化理性的教學為感性的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打破時空的限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利用課件可以增加課堂的信息容量,讓學生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題目,提高教學質量。當然課件的使用要恰到好處,要有助于課堂的高效性,但切忌過于依賴課件,不能盲目追求數量,而要求“精講”和“恰到好處”。言不在多,貴在精煉;語不在長,貴在適時;要語不煩,達意則靈。否則,學生一節課下來,好像看了場電影,走馬觀花,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收獲,這樣就失去了多媒體教學的目的。

2. 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我們要善于營造輕松、和諧、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圍,這樣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對自己有自信心。教師對學生好的激勵性評價語言,對學生的欣賞、夸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器重我。讓他自己也認為自己很好,學生會感到輕松、活躍、精力充沛,這個時候他學習就是最有效的。在這樣的氛圍中,所有的學生都覺得自己屬于這個集體,都覺得在這個集體里自己被認同、被認可。他們能夠彼此聆聽、彼此認同、彼此尊重。沒有取笑、沒有冒犯、沒有孤單,他們用最活躍的思維投入到課堂中積極地配合教師,體現自己的自主能力,你說這樣的課堂怎能不高效呢!

3. 通過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滿足全體學生發展的需要。學校的學生基礎好壞參差不齊,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并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高。因此,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精心設計,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出現“一刀切”的現象,造成“好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困難生吃不了”的局面。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在編寫學案時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處理習題時要保證兩個不同層面。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找一些難度大的練習,來提高他們的能力;而對于那些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慢慢有所提高!有所收獲!

篇6

一、精心設計備課

(一)了解學生是備課的前提

了解學生是備課的前提,只有對學生的個性、原有知識經驗等做到心中有數,在備課時才可以考慮所要采取的措施和策略,在教學時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學生在學習一項新知識時,原有的舊知識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并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用原有的知識來學習新知識不僅能提高課堂的效率也能減少學生的學習障礙。

(二)老師需要認真備課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通過上課前的充分準備來挖掘教材中例題的深意,然后再創造出多樣的例題,為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提供有效的作用。教材中的內容也有很多需要完善,老師通過充分的備課就可以發現這些不足的地方,并設法使之完善。在備課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和不同的教學內容來設計和優化課堂結構。

(三)學生需要認真預習

對于學生來說,做好課前準備就是應該認真預習老師布置的任務,并在預習的過程中做好記錄,哪些地方自己看看就懂,哪些地方存在疑慮,然后在老師的講解過程中,重點了解不懂的地方,這樣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課本只是教材的核心,不能完全適合所有學生,教師應根據課程的需要,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自主地選擇、組織適合自己需要的教學材料,而不能過分依賴課本,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所以老師在對教材進行解讀的過程中要在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點的基礎上,也要加強對后期知識學習任務和要求的關注。所以,老師就必須立足于教材出發,進行科學的改編和再創造,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創造性的利用教材才能使課堂上的教學更具有效性。如在學習加減法運算時,老師可以先問學生是否知道爸媽的年齡,然后再問那爸媽比你大多少歲呢。通過將教材中呆板的知識引入到實際學生熟知的問題,這樣就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三、正確把握課堂教學環節

課堂教學是環環相扣的,新知識的教授是課堂教學的最重要的環節,因此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拓展學生思維空間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多參與,優化課堂教學的環節,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

小學數學是集邏輯性、抽象性、準確性以及廣泛性在內的一門學科,而所謂的數學教學其實就是思維活動的教學。因此,數學課堂的教學就需要時刻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中心。

(二)注重預設和生成

小學高效課堂的建立需要老師在精心預設的同時也要注重動態生成。所謂的預設就是老師依據課程為標準,對教學方法、手段以及環節所作出的展望,從而達到有效的完成課堂教學的目的。生成是課堂中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而這種出現和精心的教材設計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數學老師應該做到在生成意識的培養中,接受學生的生成并把握和利用有效的生成資源。

(三)注重數學活動

數學活動是讓學生感受數學變化和構建數學知識的活動,數學活動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最佳的方式,老師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數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而不是主導。這樣,通過數學活動老師就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四、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一)合適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老師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進入一個生動具體的情境中更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師創設的學習情境要從學生熟悉、感興趣的角度出發,如在用方程解答應用問題的學習中,老師可以讓學生任意的想一個數字先乘3再加上10,再將結果說出,老師就能準確的得出學生所想的數字,通過這個游戲,引出課堂內容方程解答的學習。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的效率。

(二)多媒體的運用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在學習認識圖形時,老師可以通過給學生播放一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房屋、樹木、太陽等圖片,讓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再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

五、注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培養學生勤于動手,主動探索的能力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數學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如,在學習《認識角》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四根小棒任意的擺成圖案,最后依次減少到兩根,在擺圖案的同時讓學生思考,這樣在實踐操作中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篇7

關鍵詞:數學;課堂;高效;策略

一、引言

創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對現實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基本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填鴨式的教學,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更不可能很好地消化知識,使學習高效起來。在課堂上,教師不管怎么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關鍵。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教師如何在課堂上提高教學效率提出以下策略。

二、備課的重要性

1.備課不是應付了事,備課不單純是為了寫教案應付領導,而是要用心地花大量的時間下很大的工夫去鉆研、理解教材,不能墨守成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為學生量身定制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案。

2.適當加入一些可以讓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者是活動,來調動學生對課堂的興趣。

3.要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提出應對措施,還要準備好教學工具。這些教具要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數學課堂達到高效,實現高質量教學。

三、課中工作的注意事項

1.先看后講。在教學新課時,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并且在剛上課時再瀏覽一遍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大體了解一下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點。

2.講重點補漏點。在上課時,教師要著重講學生平時愛出錯誤的地方,對于以前講過的知識點只需要簡單復習一下即可,不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講大量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那樣會讓課堂效率大大降低,也讓學生感到厭煩。

3.去舊留新。在布置作業的時候,簡單的、學生都已掌握的知識點就不要重復地去練習,那樣不僅起不到鞏固的作用還會弄巧成拙,那就得不償失了,而新講的知識點應該是當天作業的重點。不留學生根本不能完成的作業,那樣只會給學生帶來過重的壓力,致使學生厭倦學習。

四、教師應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

1.課前預習。學生課前預習不只是為了把要學的知識點瀏覽一遍,也是為了深入研究,將自己看不懂的、不明白的、有疑惑的知識點做到心里有數,在上課的時候向教師提出或者在教師講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時集中注意力去聽,力求學得透徹,如果教師沒有講到或者自己沒有聽明白可以舉手提出。所以,提前預習是有效的也是簡單快捷的學習方式。

2.課堂上專心致志。學生上課時要做到時刻跟隨教師的思路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課堂上的問題,做筆記,將自己沒有聽明白的或者還有疑惑的地方記下來,課后及時去找教師詢問。

3.課后鞏固。課后學生要及時復習,把教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復習一遍,認真思考是否還有不懂的地方,及時弄明白,最后再做作業。這樣就能進一步檢查知識點是否全部掌握,起到鞏固的作用。

五、興趣培養的關鍵性

新時期,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同樣也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們應該從培養學生學習初中數學興趣入手。學生如果喜歡數學,就會自主學習。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來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給充分激發出來,這樣方可以大大提升學習效率。在興趣中學習,還可以對學生的心理壓力進行減輕,享受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比如問題情景進行精心設計,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就是問題的解決,如果能夠科學設計問題情景,就可以將學生學習的興趣給充分激發出來,活躍學生的思維,這樣學生就可以主動學習,促使課堂效率得到提升。同時,教師需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表揚,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并深刻體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與優越感。通常情況下,如果學生經常受到教師的表揚,其自信心、學習興趣都會得到提高,而如果教師經常批評學生,其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喪失,甚至害怕學習數學。鑒于此,數學教師要深入研究與總結每一位學生的優點,并及時予以鼓勵與表揚,使之體驗成功,從而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我們也可以將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利用過來,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遍應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普遍應用教學軟件和自制的教學課件。將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給應用過來,可以促使教學內涵得到有效豐富,教學外延得到了擴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需求,對情景不斷的創設,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充分激發出來,只有產生了興趣,自然就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興趣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作為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把興趣培養放在教學的首位,不斷地提高自身能力能力,共建優質高效教學課堂。

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畏難心理的克服

新時期,我們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力,也就是讓學生自己學起來,摒棄傳統的“教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教學模式。我們只有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才能夠讓他們消化所學的知識,對于掌握的知識能夠有深入的了解。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后對當天的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然后在第二天提問學生,如果學生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思考與探討。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就能夠分別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能夠增長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夠讓學生對這些問題有深入的理解,進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很多學生自主學習開展不理想都是因為他們存在畏難心理。我們需要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注重培養初中學生的整體素質的發展,并不能為了提高成績而人為地提升學習難度,而是根據班級整體情況來適度進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初中數學學習中。

七、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使課堂達到高效高質量就一定要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教師也要懂得創新的重要性,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牢牢抓住學生的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保質保量地高效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為國家培養新一代人才。。

參考文獻:

篇8

摘要:高效課堂的教學新思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變效率低下的“以教為中心”為“以學為中心”,打造適合學生的成長路線。新課程的意義,在于高效課堂要發展成為一種教師樂教、學生愛學、形式豐富、教學現代化的教學形式。

關鍵詞 :新課程;高效課堂;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2-0011-02

課改的深入,使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了諸多變化,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逐漸將被動式的“填鴨”教學轉向積極有效的引導、開放式教學。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就是要在課改的基礎上,突出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加強基礎知識的掌握,引入形式多樣的學習方法;在尊重個體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呈現出目標多元化、實施策略人性化的特征。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日益顯現的缺陷

初中語文的教學意義,在于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和學國語言,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語文學習的社會智力背景相當寬泛、學習范疇也日益加大,再加上學生的學科興趣分化,在現有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下,很容易出現以下這些問題:

1.輕視基礎知識,不重積累,缺少學習方法的引入。在語文教學中,基礎的掌握至關重要,如今的初中語文課堂,較少涉及基礎字詞、語法和修辭等基礎知識的掌握。通常情況是,學生在聽或讀一兩遍之后就進行討論交流。這顯然是不可行的,這樣的討論交流缺乏相關的閱讀基礎,學生只能進行或片面或膚淺甚至錯誤地感悟。

2.缺乏科學求實的精神,盲目追求形式的創新。新穎有效的教學手法對課堂效益的提升大有裨益,但是僅僅追求形式創新,不講科學實際,反而會南轅北轍,離最初目標越跑越遠。有些表面熱鬧的教學,各種探討交流,配上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排場鋪張,這樣不僅浪費時間,也影響學習能力的養成。

3.一味褒揚,評價不當。語文教學提倡各抒己見,但是教師在給予學生評價時最好中肯、恰當一些。恰當的表揚能增強學生的信心,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恰到好處地指正錯誤,也能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觀念,認識自身的不足之處。一味褒揚,認為“什么樣的答案都有道理”,會使學生得不到客觀公正的指導,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和進步。因此,語文教學要提高效率、增強效果,就要實施科學有效的新方法,高效課堂的推進勢在必行。

二、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

巴班斯基的“最優化”理論指出,教學的過程要力爭做到有效、最優,這也是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總目標。而要達到這個總目標,就要達到牢固基礎知識、做好閱讀教學、提升寫作能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開展實際有效的學習活動這幾個目標。

1.牢固基礎知識。教師如果意識不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就會在教學過程中疏于教導,久而久之,學生也會輕視基礎知識。語文基礎知識的缺乏會導致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下降,影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和掌握,最后形成寫白字、表意不清的態勢,嚴重影響語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將教學立足于應用之上,并將基礎知識的教學始終貫穿于語文教學活動中,是高效課堂的第一步。

(1)教學目標。

識字與寫字:熟練使用字詞典;正確地書寫和運用常用漢字。

修辭: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辭手法,能夠在閱讀中識別并在寫作時熟練運用。

語法: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能夠準確無誤地運用。

(2)實施策略。在立足于實踐的基礎上,將基礎知識的教學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根據教學活動等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策略。首先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善于累積、善于運用的學習習慣。基礎知識的掌握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累積,在多次運用中才能逐漸掌握,比如,工具書的使用、修辭手法的運用、文學常識和文體知識的掌握等。其次,長期累積不能等同于死記硬背。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總結經驗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減負。第三,要善于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特點等實際情況來激發和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書法、作文比賽、成語接龍等。第四,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立足于文本,有利于學生牢記基礎知識,并有效地鞏固和提高。

2.做好閱讀教學。注重做習題而不重讀書的教學,會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要用加強閱讀的方式來改變這種低效的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愛不愛讀書、讀多少書、讀什么樣的書、會不會讀書、能收獲什么等這樣一些關于閱讀的問題甚至可能決定語文教學的成敗。

(1)教學目標。首先是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從用標準普通話朗讀,到用瀏覽的方式拓展范圍,再到一定速度的默讀,都要循序漸進。利用館藏、網絡等資源搜集所需材料也是閱讀習慣養成的重要部分,利用多種資源的能力有助于開拓視野、激發興趣、擴大知識面。其次是閱讀數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后,要有相應的閱讀計劃,如每學期要看多少名著、多少散文等,在量上達標才能在質上突破。最后是閱讀質量。閱讀質量一方面指學生閱讀的內容要適合相應的年齡段,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另一方面,閱讀從課本和課堂延伸到方方面面,學生能否在閱讀中分析文章結構、體驗文章表達的感情,能否欣賞文學作品、感受語言魅力也是閱讀質量的重要指標。

(2)實施策略。在教學實踐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閱讀教學中尤其如此。要形成先學后教的閱讀模式,在學生讀完、思考完之后再教學,這樣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其次,要注重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字詞的推敲、對篇章的理解能鍛煉學生的語感和理解能力。最后,樹立良好的閱讀理念,使學生認識到閱讀不僅是為讀書、為學習而閱讀,讀書也不僅限于課堂。

3.提升寫作能力。

(1)教學目標。通過教學實踐,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習慣。改變以往學生被動的寫作心態,啟發興趣使之勤于寫作、善于寫作。

(2)實施策略。首先要明確寫作教學的價值取向,應以實際生活為寫作的靈感來源,使學生能夠留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想。其次,寫作思維的更新。以往對學生要求“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學生可能還是寫不出來。利用學校和身邊發生的事情來調動寫作思維,嘗試多角度、多層次、辯證地看問題。再次,注重寫作方法:一是謀篇布局的方法要掌握,二是文章結構的巧用活用,三是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4.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基本任務,要從整體上提升語文水平,就要練好口語交際能力,達到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雙重提升。

(1)教學目標。在生活和人際溝通中的運用是基本要求,此外,還要注重情感態度、傾聽能力、表達和應對能力的培養。

(2)實施策略。一是技巧和方法的培養,在聽與說的不同狀態下應怎樣表現,在不同場合和對象又該怎樣等。二是將聽和說與讀和寫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共同提升。

5.開展實際有效的學習活動。開展實際有效的學習活動,屬于語文綜合性活動學習范疇,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語文素質的提高和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

(1)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組織籌劃等知識和技能,在過程中掌握和鞏固學習語文的能力、在實踐中探索,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愛國情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情操。

(2)實施策略。綜合運用多種教學資源,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健康活潑的綜合性活動。

三、高效課堂的啟發

高效課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性,也給教師的教學藝術帶來新的轉機,可以說高效課堂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良好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推進腳步必將越來越快,學習將變得越來越充滿魅力。

參考文獻:

[1]李志輝.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范楨.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反思及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1.

篇9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探究式;情境式

本文以初中歷史為例,并結合筆者自身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嘗試就如何優化歷史學科教學策略展開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和探討,希望可以為其他教學同仁在初中歷史教學問題上,提供些許參考和借鑒。

一、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凸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直以來,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初中歷史教師都是機械死板、照本宣科地向學生講解歷史教材上的歷史概念、歷史事件、歷史意義等,然后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死板記憶,這種陳舊、落后且弱化了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動力,更多的只是為了應付歷史考試而學習,這也就使歷史學科無法發揮其真正的學科價值和意義。所以,我認為,要想實現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我們就要改變這種僵硬的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方式,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教學模式,以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凸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比如,在學習《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中“絲綢之路”這部分內容時,我依據本節知識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把課堂學習權力交給了學生,并提出了以下幾個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1)絲綢之路的路線圖是怎樣的?(2)絲綢之路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你認為古老的絲綢之路在今天可以開發哪些新的價值?(4)如果回到漢朝,你又是一名西域商人,在長安開一家西域商品店,你會賣些什么?然后,讓學生在對課本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這些問題展開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和探索,最后陳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樣,我通過讓學生經歷對與教材內容相關歷史問題的探索過程,一方面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凸顯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絲綢之路”這一歷史專題的理解和認識,有利于獲得較高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實施情境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歷史,記錄的是人類過去的活動,這些活動既不會重演,我們也無法實驗。所以,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要想使過去的歷史現象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清晰、具體的表象,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即利用口頭語言的講述顯然是難以實現的,這時就需我們采用有效手段創設一種具有生動逼真、形象直觀特點的教學情境,從而使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在情境的凸現下變得更加真實、逼真,以此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比如,“維新變法運動”中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的革命壯舉,我們就可利用集圖、文、聲、像等于一體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多媒體技術將涉及這一情境的影視片段呈現在學生面前:失敗,譚嗣同下定決心不逃走,而是用自己的鮮血來喚醒國人。他用煤屑在獄中的墻上題了首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臨行前,他在囚車中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樣,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展示,學生對譚嗣同的革命壯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知,同時也把自己置身于當時的歷史情境中,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總之,身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我們要制訂研究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策略,并依據歷史教材和學生實際進行恰當合理的選用,如此,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

篇10

葉蘭教授說:“高效課堂應該是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高效課堂要求教師教得高效、學生學得高效,主動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實現高效課堂,必須工夫下在課前,組織落實放在課中。平時我會把歷史插圖收藏起來,并且提前制作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表格,用思維導圖軟件制作一些教學板書和課堂小結。把平時收集的歷史視頻的格式轉換好。實現高效課堂首先要從問題設計入手。歷史插圖、歷史視頻、投影儀的使用、表格教學法和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作為一名教師還應有必備專業素養,如自控能力,隨機應變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盡管教師的教學方法如何靈活多樣,實現高效課堂,還要有良好的課堂紀律做保障,也離不開學生的進取心和競爭意識。因為“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再好的條件也不能代替個人的努力。所以,學生的求知欲、進取心和競爭意識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根本動力。教師還要經常不間斷地進行學生的思想教育。

我認為高效課堂形成主要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結構緊湊嚴謹。學生的預習新課、教師檢測新課預習效果和作業評價的這三個環節不可缺失。

普通的教學環節有:檢測新課預習效果、作業評價,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布置作業,預習新課。這七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預習也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充分的課前預習,是教學目標達成和實現課堂高效的重要方法,符合蘇洋教授“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檢測預習效果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的最佳途徑。如果不檢測,學生就不主動預習。學生沒有預習和自學的習慣,教師要保持常態下達到高效課堂那是千難萬難的。

作業評價:就是查漏補缺。只有把前節課遺留的問題消化了,學生才能放下包袱輕松地學習新知識。

復習舊課符合溫故而知新的教育原則。掌握舊知識才能鏈接上新課內容,為學習好新知識鋪平道路。

鞏固練習和布置作業是為學生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訓練服務的。每題都要有明確的意圖,分量、難易都要適當。學生應該努力獨立完成。避免負擔過重。不然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直接導致課堂的低效或無效。

學生做鞏固練習,這是對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的檢測途徑。如果沒有這一教學環節,教師就不清楚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程度。教學任務是否完成、達標。只有通過學生做鞏固練習、做作業才能知道。也只有課堂練習和做作業,學生的新知識才能得到鞏固,舊知識才能得以升華。而所有的教學操作環節不能偏離教學目標。

二、優秀問題的設計直接影響課堂的實效性,也是課件優劣成敗的關鍵。教學設計和課件中的問題設計要符合五何設計法的原則。

教得好也就是引導得好。在教學設計或課件制作中應該重視問題設計,因為優秀問題具有如下特點:優秀問題有明確的指向性,圍繞教學目標,關注內容要點,能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能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引導所有學生參與學習;激發學生思考,引起學生注意和興趣;能將學生的思維水平引導至認知水平之上;還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深度思考。并且能引導出的學習重點與知識;更能引導所有的學生參與學習。

如我在《原始農耕生活的出現》一課中設計的問題有:

世界上第一碗米飯是由哪個國家的人最先蒸出來的?為什么?

在《經濟重心南移》中設計的問題有:

如果你是宋朝管理海外貿易的官員,你的職務是:

A. 轉運使 B.鹽運使 C.市舶司 D.節度使

在《人民生活的變化》一課中設計的問題有:

文成公主入藏當年走了三年,今天請你護送文成公主入藏你會選擇怎樣的方式,大約要用多長時間?

所謂“五何”,是指“是何、為何、如何、若何、由何”。

優秀問題的設計之所以還要符合五何設計法的原則。是因為五何問題設計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性:

(1)、“五何”問題設計法有助于判斷問題的探究空間和價值。

(2)、“五何”問題設計法有助于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

(3)、“五何”問題設計法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目標層次和能力層次。

五何問題設計案例:《》

(4)“五何”問題設計法,還更能體現分層教學法的原則。能夠基本反映出學習目標的層次要求。

在實施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困生或者低年級階段,可以要求他們完成“是何”“為何”類的問題,對程度較好或者中年級階段的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要求他們繼續完成“如何”類問題,對比較優秀或者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則要求完成遷移性強的“若何”“由何”類問題。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多媒體課件中問題設計要符合分層教學的原則,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思維特點,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同一時刻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達到終點。上課時難度較輕的問題由學困生回答,布置作業也是如此。哪些問題由哪些學生回答,向誰問、如何問教師應做到心中有數。

三、重視投影儀在教學中的作用。

投影儀是評價學生作業和作品的得力助手,有時還可以替代歷史掛圖的不足。把典型的優秀作業或者問題作業挑選三四本,通過投影儀放大投放到屏幕上,可以讓全班學生一覽無余。通過教師精心點評和全體學生的評價。不但起到很好的試范引領作用,也能得到借鑒督促改進提升效果。教師的時間精力非常有限,用傳統方法經常面批作業根本做不到,但是利用投影儀面批作業的效果卻非常好。把每本作業用投影儀投放在屏幕上,當著全班學生的面進行點評,作業上的錯別字、字跡潦草等的問題清晰可視。如果是一兩分鐘點評一本作業,一節課完全可以批閱完全班學生的作業。

四、重視歷史插圖的教學作用。

歷史插圖分為歷

史人物圖、文物圖、遺址圖、示意圖、古跡圖等。歷史插圖為教材增強了直觀性、可讀性、欣賞性,為歷史人物、地名、年代、時間、事件等的枯燥無味的歷史要素增加了時空感。直觀感,有證明歷史,增加教學可信度,增強歷史厚重感,有助于學生對過繁過簡知識的理解。也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等等的作用。,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并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概括、歸納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方面,一定要重視歷史插圖的有效應用。 五、重視表格在教學中的作用。

表格教學法是反映歷史知識內在聯系的最適宜的教學方法之一。在Powerpoint中插入的表格具有概括性,綜合性很強的特點,直觀,簡明。一目了然,而且也很美觀。

表格是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實物以及歷史數據等歷史史實的直觀演示 .用表格的形式呈現教案、教學設計即美觀又一目了然,整體感很強。像比較題,列舉題、分析題等都非常適合用表格的形式來表示。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分析、綜合、概括、歸納的能力。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也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整體意識。

比較適宜用表格教學法的有中國地圖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的《遼宋夏金的和戰》、《四部古典科技巨著》、《光彩奪目的時代文學》還有八年級下冊的《》、《》等。

六、重視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作用。

思維導圖即繪圖法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引導學生進行快速、有效、科學記憶的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省時、省力,還能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即能啟迪了思維,又能提高復習效率。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快速做記筆記,還可以把筆記做得非常有創藝。可以激發聯想,能提昇記憶力,在分支線條,背景或者插圖里加入多種的顏色,看起來更具有生命力,也更容易理解與記憶。

常言說:“聽到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牢,做過的,學得會”。經常畫思維導圖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一種絕佳的途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先看書,對所學內容大致了解后,以一個重點或一個人物為中心點。發射出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等知識點,引發出這幾個方面的策略與措施。思維導圖便呈現在眼前。

通過學生對的思維導圖的繪畫即挖掘了學生喜愛美術的潛力,還更好地增強了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學生先畫好后,教師挑選三四個有針對性的典型的繪圖用投影儀投放在屏幕上讓學生評價其優缺點,并指出如何改進補充。之后通過幻燈片展示教師用思維導圖軟件繪制作的課堂小結.或者教學設計。

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板書設計、課堂小結, “這種模式是在傳統大括號的基礎上優化而來的”。即美觀又實效,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黑板上少寫字,少說話,甚至不用寫字,不用說話。即 減輕了教師勞動強度,還有益于教師身心健康。

七、多媒體技術和圖示法交互使用,有易于增強提升歷史課堂的實效性。

長期的多媒體課會讓學生倦怠和審美疲勞,沒有新鮮感。這是促成低效課堂的直接原因。因此上一段時間的多媒體課,然后用圖示法

上一兩節課,反而使學生耳目一新,產生新鮮感。增強課堂的實效性。圖示法包括表格教學法和繪圖法。繪圖包括思維導圖和歷史示意圖。表格教學法就是列表填表。具體操作方法就是就用表格教學法上一節課,利用整個一堂課讓學生列表填表。或者整個一節課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之后就繼續上多媒體課。這就是多媒體與圖示法交互使用。畫思維導圖或者列表填表本身就是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探究、掌握的過程。需要學生去敏思苦想、去探究、去合作。學生畫完表格或者思維導圖后,通過投影儀把學生作品放大投放到屏幕上讓全班學生欣賞評價補充。之后教師再展示自己制作的表格或思維導圖。對于教師來說有時,一張表格、一副圖也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課件。對于學生來講,完成一個表格或者一個思維導圖的學習任務,學生對知識也就掌握了。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表格教學法和繪圖法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動手操作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操。更容易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尤其是學困生們也非常樂意接受,在培養和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功效。所以說,多媒體課——圖示法交互使用有易于增強提升歷史課堂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