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文學灰姑娘情結

時間:2022-06-27 07:16:46

導語:影視文學灰姑娘情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影視文學灰姑娘情結

近年來,影視文學的發展越來越迅猛。電影、電視自是不用說,而網絡的迅速崛起,使影視文學成了受眾最廣的一種文學藝術樣式。而影視文學中最常用的故事情節無外乎兩種結構模式:一種是灰姑娘的故事情節,另一種則是英雄美人或才子佳人的故事,而二者又往往會融合在一起出現。在一些經典的影視劇中,劇作家們都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把灰姑娘故事運用到了劇情當中。盡管“灰姑娘”式的故事模式一再被重復,但總是歷久彌新,總是吸引著觀眾的目光,讓現實中的男女再次領略到了灰姑娘的無窮魔力。灰姑娘原是德國格林兄弟童話《灰姑娘》中的女主人公。她雖擁有女人夢寐以求的美貌和美德(純潔、溫柔、善良、勤勞),但她的遭遇卻是不幸的。灰姑娘受盡了惡毒后母和異母姐妹的歧視和虐待,后來在神靈的幫助下,參加了國王為王子舉辦的舞會,由于灰姑娘要趕在晚上12點前回家,慌亂中丟失的玻璃鞋被王子所得,王子正是憑著這只鞋才找到了灰姑娘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這種具有“女主人公受虐待—→參加某種社交活動與男主人公有交集—→男女主人公經過重重波折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三段式”結構的灰姑娘故事,大約有500多個版本流傳于世界各地,我國也流傳著許多此類故事,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收錄在晚唐作家段成式的《酉陽雜記》續集《支諾皋》部中的《葉限》①。這些灰姑娘故事經過時間和歷史的積淀,灰姑娘式的愛情模式已成為人們潛意識中的一部分,這是一種糾結在人們內心深處的灰姑娘情結。概而言之,在人們潛意識里,已經形成了一個幸福的存在,那就是與一個財富、地位甚至包括力量、智慧等方面都高于自己并可以依靠的人共組家庭,過著幸福的生活。這種集體無意識在現代影視文學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傳統灰姑娘故事作為一種文學創作母題原型,在現代影視文學中也不斷被重復和超越,這是因為“文藝是在不斷地突破原型而又終歸要受制于原型中演化的”,“原型的傳承與突破,是文藝發展中相輔相成的規律現象。

一方面,原型的反復性昭示著人們對于某些永恒的主題、某些終極主題的關注;另一方面,人類的文藝又是在不斷地試圖超越原型模式,以滿足人們的不斷變化的精神需求。”②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社會賦予了灰姑娘情結新的內涵。而灰姑娘情結在影視文學中主要表現為作家運用“灰姑娘”這一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進行再創作。

一方面,在影視文學中,灰姑娘式的人物形象不斷出現。一是劇作家在創作過程中有意識地塑造“灰姑娘”式的人物形象。上世紀90年代初好萊塢就率先模仿《灰姑娘》創作出了現代版的灰姑娘故事《風月俏佳人》。編導們有意把女主人公塑造成一個具有傲人美貌,社會地位卻十分低賤的妓女形象。她的遭遇比灰姑娘更加凄慘,但經過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美貌和真情贏得了百萬富翁的愛情。《風月俏佳人》與《灰姑娘》相比,我們不難發現,兩位女主人公同樣擁有傲人的美貌和善良的性格,但也同樣有著悲慘的遭遇,并且兩人都經歷重重波折才獲得幸福;二者無論是人物性格,還是故事情節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而韓劇《玻璃鞋》仿照《灰姑娘》進行創作的思路更加明確。劇中雖然沒有出現晶瑩剔透的玻璃鞋,但卻以“玻璃鞋”為劇名,可見編導們是有意把觀眾引入一個灰姑娘式的童話情境中去。眾所周知,王子正是憑借那只“玻璃鞋”才找到灰姑娘,完成美好姻緣。玻璃鞋已然成為了灰姑娘的代名詞。所以,人們只要看到或聽到“玻璃鞋”這三個字就自然而然地把它與灰姑娘聯系在一起。這部電視劇在情節方面雖有不少變化,但總體而言,還是屬于灰姑娘的故事范疇,盡管結尾不像《灰姑娘》那樣以大團圓結局,但編導們卻給廣大觀眾構建了一個如假似真的現代灰姑娘故事,讓現實中無法實現的綺麗夢想在“童話”中得以實現。二是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無意識地塑造了一些“灰姑娘”式的人物形象。雖然他們不是有意為之,但就創作的結果而言卻是殊途同歸,創作出了“灰姑娘”式的人物形象。例如電影《哈利波特》的男主人公哈利就有“灰姑娘”的影子。小哈利失去父母以后,在親戚家受盡歧視和虐待,但他和灰姑娘一樣,并沒有產生陰暗心理。他熱愛生活、善良、有同情心;他堅毅忍耐、勇敢面對現實;他還很誠實,熱愛自己的師長和朋友。

這些正常性格使得他更具有親切感,不像扭曲的性格會導致觀眾的厭惡和懼怕。雖然哈利的遭遇以及良好的品德與灰姑娘非常相似,但小說原作者JK羅琳并不是有意把哈利寫成一個灰姑娘式的男主人公。首先,哈利是一個小男孩,遺傳了父母的魔法,這是與灰姑娘最大的差別;其次是由于情節的需要,羅琳女士只是純粹在寫哈利的不幸遭遇,這樣才促使他離開家去魔法學校學習。無獨有偶,寫出來的哈利卻有了灰姑娘的“味道”,這說明作家們在創作過程中無意識地運用了灰姑娘的創作模式。另一方面,還表現在對灰姑娘故事模式和人物的反撥和超越,即作家有意識地偏離、改變和修正這一敘事傳統。③文學創作是離不開時代,離不開現實生活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現代灰姑娘故事中,我們只能隱約看到灰姑娘的影子了,看到更多的是賦予了時代氣息的“灰姑娘”及其故事情節,不僅有了新的變化而且還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先從結構模式來看,雖然大多灰姑娘故事還是傳統結構模式,但有的劇作家結合社會現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這反映了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審美價值,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韓劇《玻璃鞋》。該劇一改傳統灰姑娘故事原有的結構模式,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最后結尾都與之迥然不同。

女主人公在與姐姐尋親的路上失散,發生車禍失去記憶,被育有一女的車主領養;姐姐卻非常幸運地找到了身為大企業家的祖父。長大后的姐姐一直在尋找妹妹的下落,陰差陽錯,車主的女兒知道后就李代桃僵認了親。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女主人公卻成了姐姐的下屬,并同時愛上了同一個男人;而男主人公卻是一個小混混式的人物,他深愛著女主人公并為之痛改前非。經歷重重波折后,兩姐妹相認時,女主人公卻患上了白血病,男主人公對其不離不棄,共抗病魔。女主人公在成功移植骨髓后,與男主人公共結連理時,男主人公卻因救她而遇害身亡。這部作品一改前人的傳統結構模式,另辟蹊徑,給觀眾留下了更加凄婉的回味。女主人公本是千金之軀,但由于命運的作弄,成了灰姑娘式的人物,受盡苦難不說,最后連自己最愛的丈夫也遇害身亡。結局也許并不完美,但正是這種缺憾美反而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回味和深思,產生的效果也與以大團圓結局的傳統灰姑娘故事大相徑庭,顯然在結構模式上有了較大的改變和發展。現代灰姑娘故事不僅在模式上有所突破,而且在人物形象特別是女主人公形象的刻畫上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比之童話中粗筆勾勒的灰姑娘,影視文學中的灰姑娘式的女主人公顯得更加鮮明生動,富有時代感。如果說《風月俏佳人》只是在身份上有所突破的話,那么偶像劇《流星花園》對女主人公的刻畫便是對傳統灰姑娘形象的一次顛覆。她既沒有傲人的美貌,性格也不溫柔,表現出更多的是現代女性的那種樂觀、勇敢和頑強;她富有正義感,不委曲求全,用女人公自己的話說就是:她就像一顆雜草,便要發揚雜草的精神與惡勢力斗爭到底。她就像鉆石一樣,自始自終散發著人性的光芒,這是傳統灰姑娘所不及的。這是因為“傳統社會頌揚的是偉大的英雄,是史詩般的光輝人物;而現代社會所欣賞的是有個性的平凡個體”④。與傳統社會的整齊劃一相比,現代社會更為自由、寬容;文化的交流融合,消解了傳統的刻板嚴肅,展現了個性趣味的生活方式。

傳統總是給人一種責任感,一種意義的深思;而現代社會,快樂似乎更為人們所看重,表現了現代人追求個性,訴求寬容的社會心理。這是現代社會對灰姑娘和灰姑娘情結的一種反撥和超越,也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心理。灰姑娘故事的這些變異和發展,不是簡單的“情節移植”,而是一種民族心理和文化的積淀,是與每個時代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她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的生命力,是由于她謳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丑、惡,表現了人類心靈相通的崇高境界,也反映人類心理的共通性和審美價值。人們潛意識中對灰姑娘產生的這種莫名情結,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文化積淀,是一種集體無意識,并且是不分民族、地域和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