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特點與班主任德育工作對策
時間:2022-01-25 10:54:21
導語:中職學生特點與班主任德育工作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立德樹人是中職教育的根本任務,德育工作是中職班主任的重要任務。然而,中職學生大多因為文化課成績不好從中考分流出來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正處于青春期,心智不夠成熟,理想信念尚不牢固,集體意識不強,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當前,中職生德育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中職班主任在日常德育工作過程中需要注重柔性工作方法,基于學生特點,從細節著手,對中職學生進行差異性問題疏導,提升中職德育工作實效。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底國務院九部委聯合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在繼續強調中等職業教育基礎性地位的同時,提出高質量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特別強調了堅持立德樹人作為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班級是中職院校的基本單位,班主任則是中職學生全方位管理包括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中職班主任只有從中職學生的普遍性和個體化特點出發,遵循科學的德育工作方法,從細節處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中職學生思想品德現狀分析
(一)還沒有形成牢固的理想信念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理應成為當代青年包括中職學生的人生指南,中職學生應自覺擔負起在這一偉大征程中的重擔。當代中職學生成長于多元思想文化背景之下,受網絡、手機電子產品等影響,在市場經濟大潮影響和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意識和文化模式滲透下,一定程度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拜金、享樂、誠信缺失、缺乏社會責任感、急功近利等現象,理想信念缺失較為嚴重[1]。
(二)個性突出
個性又叫人格,是指一個人獨特的、穩定的和本質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征的總和。簡單的說,個性就是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學生也有不同的個性。來到中職院校就讀的孩子們,家庭背景、既往教育背景、學習能力、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創新能力均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出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往往特別強調自己的個性發展,不太容易接受別人的建議和主張,也就是有相對較強的叛逆表現。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們的差異性,因勢利導,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2]。
(三)集體意識缺乏
中國人歷來都是把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國諺語有云:“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歇后語有云:“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可見集體力量的強大。一個人不論是在學生時代,還是進入工作、組建家庭都需要強大的集體意識、團結意識、奉獻意識,將個人融入集體。現階段的中職學生往往是獨生子女,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往往只懂得索取,不愿意奉獻,有些則是單親家庭、留守家庭,自幼缺乏人際溝通。小學及初中階段,多數教師強調文化成績重要性,不少教師按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不恰當的分類,有些中職學生因成績較差無法融入班級主流“圈子”,甚至無法參加團隊及集體活動,集體意識、團隊意識也因此沒有得以充分培養。
(四)自卑心理突出
由于各種客觀和主觀原因,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往往被視作“問題生”,學習成績落后,長期被老師或家庭忽視,甚至為外界所摒棄,被貼上“無用”“不可教”等標簽,久而久之,他們潛意識里認為成績差就是無能力,不能認識到自身的長處,對老師、家長和同學有戒備心理,不愿意敞開心扉,產生較為嚴重的自卑心理。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越過自卑,走向自信,是當代中職學生必須面臨的命題。
(五)人際交往問題突出
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于人際關系的適應,人際關系的失調則往往帶來病態。中職學生社會閱歷低,對社會認知較淺,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較差,表現為與家長、老師溝通不暢,學生內部產生小群體、小幫派。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中職生戀愛現象早已屢見不鮮,中職生早戀甚至是網戀現象已有愈演愈烈之態勢,結果輕則影響學習、導致心理問題,重則爭風吃醋、打架斗毆,釀成惡性事件,甚至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
(六)法律意識淡薄
法律是調節諸多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對法律的認知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們對法律了解欠缺,有的只是停留在模糊的層面。打架、斗毆、偷竊等違法甚至犯罪事件也偶有發生。另外,由于對勞動法的不了解,中職學生在實習或面臨就業的時候往往不能正確使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公安部門的統計,在青少年的犯罪當中,中職教育背景的學生占較高比重。中職教育正確灌輸相應的法律意識和樹立正確的法治觀迫在眉睫。目前德育教材中的法律內容所占比重較少,知識內容相當的籠統。每年出臺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不斷更新,但教材內容的編寫相對滯后,早已不能滿足當代中職生學習和應用法律知識。
二、當前中職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德育工作重“管”輕“育”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中職班主任往往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管理,從而忽視了思想道德教育。其實,管理和道德教育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管理是教育的基礎條件,可以為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通過對學生進行管理,班主任可以快速改變學生不良習慣,使他們能夠在未來快速地適應社會環境。而德育是管的深化,要充分理解對中職學生進行合理管理,只是德育的第一步,只有管和育相互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如何將德育工作與班級管理有機結合,摒棄重“管”輕“育”思想就尤為重要。
(二)德育方法落后,缺乏實踐性
很多中職德育內容比較抽象,理論較為空洞,內容與中職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特點、生活經驗相脫節。德育課程教授方法往往為灌輸而非啟發,重說理而非感化,重套路而非創新。在德育課程實施過程中往往不注重將思想政治課程教育與其他課程教學相結合,在多個學科中的滲透不到位;不注重將德育與校園文體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班級日常管理、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等相結合,從而導致德育渠道過于單一,其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
(三)德育工作評價方式單一
評價方式對于德育課程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有效引導教師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改進教學策略。有效評價也是對學生進行考核的主要標尺,也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中職院校的德育課程評價往往以考試的形式,以賦分的多少來衡量學生對書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一評價標準相對單一,不能全面考核學生的德育發展。因此,創新德育課程評價方式,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德育發展的促進作用成為提升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徑。作為班主任,應當注重德育考察內容多元性評價,包括情感、健康、人格、引入社會實踐評價等評價內容,另外要拓寬評價主體,積極引入各代課教師、班級同學、家長甚至社會評價,多角度實現對學生德育的考查,引導學生不斷提升道德素質。
三、中職學生德育工作對策
(一)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動態了解學生身心情況
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牽涉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社交、行為習慣等方方面面,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對學生的一般基本狀況和心理狀況盡可能詳細了解。聯系學校心理工作室,每月發放并回收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家庭生活情況、學校學習生活情況、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心理健康狀況、學習心理特征、職業能力傾向類型等),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數據庫,科學了解學生心理健康動態變化情況,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聯系學校心理教師出謀劃策,進行專業疏導,對個別問題,通過談心,找到“癥結”并一一疏導與擊破,對存在潛在心理風險的學生,如性格內向、單親家庭、留守子女予以重點標注,平時多加觀察,主動及時梳理和化解出現的問題。
(二)全員參與的人性化管理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作為管理者,發揮表率作用,不遲到、不早退,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融入集體。在學校規章制度的大框架下,應集思廣益,讓班級每個人都獻言獻策,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制定明確的獎罰措施,獎罰不針對個人,而是以組為單位,采用積分制,以月為單位,獎勵先進組,處罰落后組,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一個人都作為“管理者”,除班委外,班級每位同學輪流擔任舍長、各種小組組長,提高學生們的責任意識、集體意識、人際交往能力。在學校組織的優秀宿舍評比、先進班級評比、黑板報評比中,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充分交流,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在這種人人參與班級管理的框架制度下,孩子們的責任意識、集體意識、奉獻意識、人際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平時性格內向、自卑的同學找回了自信。
(三)尊重差異,給學生個性化發展平臺
在強化專業技能課程學習的同時,應當給孩子們個性化的發展平臺。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社團,發展自己感興趣的文體愛好。筆者所帶班的吳同學性格外向,做事認真,接受能力強,我向她推薦參加中職院校技能大賽項目。由于缺乏自信心,一開始她是拒絕的,總擔心自己做不好。在和她幾次耐心的溝通講解和鼓勵之后,終于參加并獲得良好的成績。又比如,我推薦寫作能力強幾位同學參與征文比賽,推薦文藝能力強的同學參加繪畫、舞蹈比賽,推薦體育能力強的同學參加運動會各種比賽項目。通過這些平臺,讓他們得以發揮自身優勢并積極探索、實踐,大多都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自信心得以顯著提升。
(四)發揮家庭教育作用,實現家校共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中職教育過程中,鼓勵家長朋友們參與進來,切實實現家校共育[3]。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同學的家庭情況,利用電話聯系、家長會、定期家訪等形式與家長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反饋學生的在校情況,掌握學生的課外生活情況,及早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學生的情況對自身的教育管理工作及時地進行調整,與家長探索好的共管方法,另外利用微信家長群鼓勵大家交流孩子成長管理的經驗。比如班上的一名女同學突然出現反復遲到、早退,對班集體活動不感興趣,經走訪宿舍同學了解是出現早戀現象。我和孩子進行了反復溝通,得知孩子平時性格內向,缺乏陪伴,我深刻地向孩子闡述了早戀的壞處,并以案示警。經與家長了解后得知,孩子的父母平時工作較忙,陪伴孩子時間較少,我向家長通報了與孩子的溝通情況,告知他們過少的陪伴可能是孩子早戀的主要原因。最終經過一個暑假家長的陪伴,孩子脫離了早戀,回歸了正常生活。
(五)體育和德育相結合,注重體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現代意義上的健康包括身心健康,除了心理健康外,身體也要保持健康,良好的體魄是學生們學習和未來工作的基礎。體育運動往往是團隊運動,且需要有規則意識、拼搏精神,有研究表明,體育活動特別是集體性體育游戲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團隊意識[4]。我所在的中專院校采用軍事化管理,外聘教官每天帶領同學進行隊列訓練和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2020年秋學校舉行趣味運動會,我鼓勵班級孩子們抱著鍛煉身體的態度去參加跳大繩和拔河項目,全班學生集體出動,賽前半個月就開始利用課余和周末時間鍛煉,夕陽下汗水浸透了孩子們的衣裳,但爽朗的笑聲卻此起彼伏,孩子們沒有抱怨、沒有退卻,最后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大家深知成功來之不易,也懂得了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六)以生動的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信念教育和法律教育
中職院校日常也開設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但往往不夠生動,無法引起孩子們的關注與重視。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創新思政教育和信念教育形式。我每周都會組織班級開一次主題班會,其中的重點就是思政教育和信念教育,結合最新社會熱點,通過網絡新媒體,以視頻、音頻等方式,播放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改革開放成就、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大閱兵、優秀影片、抗疫先進事跡等音視頻。帶領同學們參觀烈士紀念館緬懷先烈,參加學校建黨100周年合唱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們了解建黨建國、改革開放的百年光輝奮斗史,讓同學們珍惜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念。鑒于同學們法律意識不強的情況,在主題班會中,我還帶領大家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等相關法律,讓同學們學會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同時邀請法官進課堂,以生動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例展現給學生,引領同學們學法、懂法、守法,向打架、斗毆、盜竊等違法事件說不。細節決定成敗,在新時代條件下,中職院校班主任應從細節出發,在學生的身心特點基礎上講究工作方法和管理藝術,做好德育工作,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和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景娜.基于思政課堂改革導向下中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創新研究[J].魅力中國,2020(30):243-244.
[2]史碩利.立足班集體建設,促進中職學生個性發展[J].內蒙古教育,2020(8):75-76.
[3]周公望.中職學生管理中的家校聯系[J].好家長,2019(88):8-9.
[4]高剛.集體性體育游戲對中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干預效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4):679-682.
作者:方立晨 單位:安徽滁州技師學院
- 上一篇: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內控管理制度分析
- 下一篇: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