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案例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3 05:32: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歷史教學案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歷史教學案例

歷史課中的人文教育論文

一、歷史和社會教學人文性的作用

1.培養正確社會歷史意識

有學者說“歷史意識是把過去、現在與將來的企望結合起來的一種心靈活動”。因此,歷史教學要用正確的理論為指導,使學生認識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培養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會初步運用基本觀點分析與解決問題。形成并發展學生的社會歷史意識,要以歷史知識作基礎,同時滲透思想教育要求,如愛國意識、參與意識、憂患意識以及民族意識等。

2.培養優秀民族素質

當前,一部分青年學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忘卻優良傳統,使民族氣節下降甚至消失,民族意志變薄,做出一些不顧國格、人格,損害民族情感的事。這表明我們的教育忽略了對學生民族素質低的培養。因此,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民族素質。我們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并在歷史發展中,產生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化,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華夏兒女。因此,在歷史與社會教學活動中,應該好好利用優秀文化來對初中學生進行民族素質的培養。

3.培養先進國際意識

查看全文

初中歷史求真意識培養策略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規定初中歷史教學“以普及歷史常識為主”[1],但引領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也是歷史教學的應有之義。歷史的價值在于對過去的反思、在于對以往的借鑒,而反思或借鑒的前提應是對歷史的真實解讀。如果我們所學習的歷史喪失了真實性,那么史學教育的價值便會大打折扣。所以對歷史的學習或教授而言,真實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求真求實都是歷史研究的底線,歷史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接近歷史真實”[2]。“歷史真實性的核心在于‘信',即證據可信,論證可信,結論可信”[3],而史料教學可充當培育學生邏輯推理與分析能力、證據素養、求真意識的重要手段。[4]本文就以八年級上冊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課為例,簡要談談初中歷史求真意識培養的方法策略和路徑選擇。

一、教學案例:“求真”還是“偽真”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是初中歷史教師開課的常擇內容。因此筆者有幸多次聆聽這一課的講授,但聽后卻頗多疑惑。以下就是筆者聽課時的兩個局部案例展示。教學案例一:A老師在講授《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課中九一八事變這一內容時,為了證明教科書上“九一八事變爆發時,駐守沈陽的東北軍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軍占領了沈陽城。”[5]這一結論時選用了教科書的史料。材料一:“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給張學良密電[6]A老師對教科書上的史料絕對相信,因此自信地得出“下令不抵抗”這一結論。教學案例二:B老師在講授這一課時,把教材內容設計為張學良的三次抉擇。第一次抉擇是九一八事變后張學良要不要抵抗?B老師講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東北軍將領張學良面對國土遭受侵略和父親被日本人炸死的國難家仇,按人之常情肯定會選擇抵抗,但為什么會選擇不抵抗呢?B老師出示了以下史料:材料二:“日軍此舉,不過尋常挑釁性質,為免除事件擴大,絕對抱不抵抗主義……日軍繳械任其繳,入營任其入。”——國民黨政府電告東北軍依B老師的分析,張學良不抵抗是因為要服從中央的命令,從而導致東北被日本侵占。加上后來張學良為抗日發動兵諫,以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監禁的命運,B老師引導學生得出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張學良表現出服從中央,愛國,為抗日而不顧個人安危等各種優良品質。在上述教學過程中,A老師和B老師都使用了史料,都試圖在歷史教學中體現“求真”意識。但細細分析,我們發現這樣的教學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紕漏。先分析A老師。首先,教科書上的史料絕對正確嗎?細心一點的老師可以發現,這段史料在引用時并未標明時間,不能確定密電張學良的時間。實際上,通過對相關材料的閱讀,筆者發現這段史料來自于1960年張學良機要秘書洪鈁的回憶錄。他回憶到這段電文是1931年8月16日致張學良的“銑電”。這則電報是否存在,在史學界長期存在爭議。其次,假設這份電報真的存在,時間卻是1931年8月16日。那么,一個多月前的一份“密電”就能代表九一八事變后的正式命令嗎?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因此選用這樣的史料來論證結論,其不嚴密性是顯而易見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部編歷史教材中[7],“九一八事變爆發時,駐守沈陽的東北軍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軍占領了沈陽城。”這一結論已經不再出現。再分析B老師。首先,B老師引用的史料也沒有標注時間。因此我們也無從知曉國民政府是在九一八事變后的何時做出的不抵抗決定。如果決定是在九一八事變當天,張學良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且采取不抵抗政策,東北淪喪就是國民黨政府的過錯。但如果電文的時間是在九一八事變后的幾天,張學良不抵抗的原因就不只是服從中央這么簡單了。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到國民政府下命令之前這段時間,張學良可以自我選擇。其次,對于中央的命令,張學良不一定完全服從。因為當時的東北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張學良與實質上是各自獨立的軍政集團首領間的平行盟友關系[8],如果張學良本人不想執行不抵抗政策,完全可以不執行。因此僅靠材料二,我們無法做出完整而合理的推斷。張學良不抵抗的原因也需要運用多種材料來進行綜合分析。實際上“九一八事變”后,張學良實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依賴國聯的思想尚未完全幻滅;依靠中央,寄希望于全國抗戰;畏懼日本軍力,低估國民力量;保存東北軍的實力以及對國內外形勢的錯誤判斷等。[9]可見,并非運用史料就是求真,選擇合適的史料而且進行正確地解讀才是求真,不然只能是“偽真”。

二、求真意識的培養策略

史料教學是求真意識培養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求真意識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批判質疑是前提。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首先要有懷疑一切的精神,對于任何權威都不能隨意盲從,當然也包括教科書上的史料和結論。“教師如果沒有疑惑,沒有批判性思維的品質,那么就會臣服于教材,視教材為不容逾越的規范而畫地為牢。”[10]只有教師具有批判質疑的精神,才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求真意識。那么,如何培養教師的質疑精神呢?筆者以為,教師應利用各種時間關注史學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閱讀最新出版的專業書籍和學術雜志,尤其是與課程標準有關的內容,及時更新教科書上的內容。在《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這一課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和張學良。在閱讀相關材料后就會發現最新研究成果與教科書上的結論并不一致。比如九一八事變后,到底誰先不抵抗,是還是張學良?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九一八事變后,沒有給張學良下達不抵抗令,不抵抗令出自張學良之口。[11]那么為什么是張學良?不抵抗的原因又是什么?教科書上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有沒有歷史依據?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閱讀相關書籍和雜志。其次,精選史料是保障。中國近代史史料豐富多樣,但也魚龍混雜,真假兼有。初中歷史的基礎性決定了史料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精選史料,辨偽存真,詳細考證。教師要盡可能使用較為可信的史料,而且所引用史料最好要注明具體出處和時間,從而提高史料教學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如在《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課中,部分史料就沒有注明具體出處和時間。“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給張學良密電對于這樣的史料,教師在運用時就需要查出其具體出處并了解該史料的類型。經查實,這一史料的來源是1960年張學良機要秘書洪鈁的回憶錄。他回憶這是1931年8月16日曾致張學良的“銑電”。因這個“銑電”的來源是非當事人回憶錄,其真實性歷來受人質疑。所以用這樣的史料來論證,證據顯然并不充足。要了解事實的真相,需要選擇多個而且是涉及當事人的史料。九一八事變當晚,是下令不抵抗還是東北軍將領張學良自己做的不抵抗決定,需要聽聽張學良本人的說法。歷史學家唐德剛教授曾采訪晚年的張學良,張學良就承認不抵抗命令并不是中央下達的,“我要鄭重地說明的就是關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變不抵抗,不但書里這樣說,現在很多人都這樣說,替我洗刷,說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不是的,絕對不是的。”[12]張學良晚年的口述史料與“銑電”相比,就是一手史料,會更加可信。再次,正確解釋是關鍵。歷史是復雜的,教師應該首先意識到歷史的復雜性,并在歷史教學中通過選取不同視角的史料,幫助學生從多角度認識和解釋歷史的復雜性,在多元價值下初步培育學生的歷史批判性思維,盡力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有時我們找不到歷史的真相是因為我們在“盲人摸象”。

如在評價歷史人物時,我們通常以為根據一些史料得出的結論就是事件的全部。以對張學良的評價為例。B老師根據一則材料加上后來張學良為抗日發動兵諫的壯舉,以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監禁的命運引導學生得出張學良具有愛國,為抗日而不顧個人安危的優良品質。但當我們看到了張學良晚年關于他自己做出不抵抗的口述史料以及史學界關于張學良不抵抗原因的多種解釋后,就會發現張學良還有諸多側面。如果再對張學良做一評價,就不只是服從中央和愛國等正面形象了。他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也會自私自利。但這并不影響對張學良總體好的評價。尤其是張學良晚年能夠主動澄清九一八事變后不抵抗的原委,反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高大的張學良。他能夠勇于承擔責任,能夠學會反省,這是更為難得的優秀品質。中學歷史教學求真意識的培養,既是歷史學科本質特征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學生歷史素養的應有之義,這需要每位教師認真思索和實踐,從而讓歷史課堂的求真意識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查看全文

2010-2011學年高中歷史上學期教研安排

一、指導思想:

本學年高中歷史學科以建設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積極、認真、有步驟地實施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為主線;以強化學科建設、創新教學方式、整合教研力量為突破口;以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提高高考成績為兩個中心點;以提高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未來勞動者的綜合素質為宗旨。努力學習不斷進取。為推進我市素質教育的深化,開創歷史學科教科研新局面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1、努力構建積極、平等和諧的教師隊伍。在平時工作中,要樹立服務意識,發揚民主作風,面向基層,融入課堂,使自己的雙腳踏在實踐的土壤上。要走進一線教師,傾聽問題,解決困惑,積極鼓勵,共同研討,共同協商,要專業引領到位但不越位。與基層學校、一線教師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專業學習、教學實踐的共同體。

2、充分發揮學科教改基地和學術骨干教師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達到示范帶動,共同進步的目的。進一步加強學科教改“基地”的建設,切實發揮教改“基地”的示范輻射作用。基地學校必須要承擔一項市級以上的教改課題;基地教師每學期須至少學習一本教育理論書籍,及時撰寫教學案例和讀書札記,進行教學案例分析和研究;基地學校每學期要向市提供一次質量較高的教改展示活動或者是示范課活動。以學術骨干教師為核心,積極開展學科內的學術研究活動。給權威教師提供更多的施展才華的舞臺。

3、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繼續推進“開門上課,推門聽課和民主評課”活動。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如何在新課堂背景下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是當前眾多歷史教學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也將是今后歷史學科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中著力濃墨重彩的核心問題。因此,必須加強對示范課、新老教師的對比課等新課型的的研究。繼續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緊緊依靠歷史中心組和重點中學的骨干教師,聯絡廣大青年教師,在本市積極開展示范課活動和重點中學研討會,努力探索適合我市不同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查看全文

歷史教學資源對終身學習的影響

摘要:教學資源是有效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支撐條件,正是因為有了教學資源的支持,才使得實現真正意義的終身教育成為可能。在歷史教學中,各類教學資源所能發揮的作用同樣也是不容忽視的,通過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歷史知識學習的終身化將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歷史教學資源;概念;終身教育;影響

在教學的改革、發展進程中,對教育、教學資源的研究與開發可直接促使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和可持續發展。對歷史教學資源的開發、合理利用是實現歷史課程教學目標的基本條件,是滿足歷史課程活動需要的根本之所在。因此,要想順利推進歷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實施,有效達成新一輪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的目標,就必須對歷史教學資源的有關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并針對這些影響因素采取相應的對策,努力促使這些因素轉變,為歷史教學發展提供原動力。[1]

1.教學資源與歷史教學資源

(1)教學資源。教學資源主要指的是為正常的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支持、可利用的一些條件,一般教學資源可以包括教材、教學案例、教學視頻、可供教學利用的教學素材等,當然也包括宏觀上的教師資源,教學所用的教具、辦學條件、基礎設施等,從廣義來看,教學資源也應該包括或者涉及一些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內容。教學資源廣義上的定義主要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被教學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撐教學或者是為教學服務的人、財、物、信息等。狹義上的定義是指學習資源,主要就是教學材料、教學環境以及教學后援系統等。[2](2)歷史教學資源。歷史教學主要指的是以發展學習者綜合素質和提高學習者文化修養為目的的教育、教學活動。歷史教育、歷史教學中的歷史觀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是以增強整體素質為主要宗旨的教育活動。廣義上的體育教學涵蓋了社會上的歷史主題教育活動、學校歷史教學活動等。而狹義上的體育教學主要指的就是學校課堂上的歷史教學活動,是在學校教育中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組織的,系統的知識技能的訓練、培養教育過程。歷史教學資源可以是物化的,也可以是非物化的,物化資源可以是一些教具、教學設施、教材等,非物化的資源包括一些觀念上的支持、群眾基礎等。

2.終身學習的概念

查看全文

初中歷史故事化教學策略探索

一、故事化教學策略在歷史教學中的影響和作用

初中歷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我國歷史發展的大致方向和內容,向學生普及相關的歷史常識,提高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既具有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烈的優點,同時又缺乏相應的集中力和抽象性思維能力,因此運用故事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此外初中歷史教材的編寫大體上按照時間、地點、人物、主要事件的流程,同時歷史教材中還穿插了不少歷史圖片和相關歷史故事,比如說臥薪嘗膽、圍魏救趙等,具有典型的故事化特征,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知識傳授時,很容易采用故事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講解,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還使學生更加容易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二、故事化教學方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一)選取故事真實性原則。教師在選取歷史故事題材時,首先要遵循故事真實性的原則,我國歷史發展悠久,許多歷史史實在千年的傳承和發展中逐漸流,因此教師在選擇相關的教學案例時,要通過反復的資料查詢和對比,尊重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選擇可信度、真實度最高的故事進行傳授;其次是要有針對性,選擇與初中課本教材緊密相連的故事,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了解;最后故事的選擇還需要和現實生活相結合,歷史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從歷史發展的思維角度思考當下的社會問題。(二)尊重學生主體的原則。初中歷史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中,采用故事化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吸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還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三)堅持故事多樣性原則。一方面堅持故事多樣性的原則需要注重故事題材選擇的多樣性,我國歷史文化豐富多彩,教師在進行同一主題講解時,要選擇不同的題材豐富課堂內容;另一方面還需要注重不同朝代、時期的文化具有差異性的特點,尊重文化間的差異性,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歷史觀是初中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三、故事化教學方法在初中歷史中運用的有效策略

(一)選擇形象生動的歷史故事,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教師在運用故事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時,需要具備良好的講故事能力,能夠通過聲情并茂的演講和肢體動作,將歷史故事生動的講述給學生,進而牢牢的吸引學生課堂的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要熟練掌握歷史故事內容,并能夠對歷史故事展開情節上的細節處理,使之更加貼近歷史教材的知識內容。(二)合理安排分配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中歷史教學的課堂時間一般是45分鐘,要在45分鐘內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的歷史知識要點,這就要就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在適當的時機插入歷史故事,以此推進課堂教學的開展。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我國四大發明時,可以適當的插入一些短小生動的小故事,比如說蔡倫改進造紙術的過程、火藥與煉丹術的關系等,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我國歷史文化知識的了解。(三)開展歷史故事情境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都要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在故事化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某一主題,讓學生進行故事搜集和角色扮演,開展小型的課堂情景模式,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了解。比如說在進行各朝代官職機構講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朝代進行講解和扮演。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學與學科教學研究

一、案例教學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

研究生課程教學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課程教學不僅是傳承知識和拓寬基礎的途徑,也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手段。因而,加強研究生學位課程建設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鍛煉研究生科研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課程體系“本科化”、“學術化”色彩較濃,與本科、學術型碩士課程的區分度不高;各高校培養目標雷同,缺乏自身特色,且缺乏可操作性;課程結構不合理,基礎性、理論性課程過多,課程內容與中小學教師的職業要求脫節;課程實施方式單一,學生主體性缺失,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課程評價主體單一,以總結性評價為主。[1]鑒于此,研究生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教育部文件《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教研[2009]1號)中明確指出,“教學內容要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的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教學過程要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要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2]教育部文件明確課程教學在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性,指出研究生課程要在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教育部在2015年5月份出臺了教研[2015]1號文件《關于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教學和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意見》中,為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培養質量,指出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教學的重要意義,并強調要把案例教學作為專業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的重要內容。研究生能力的培養不僅來源于論文的寫作和專業實踐,同時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和鍛煉。教育部文件明確了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改革中的案例教學的重要性。實踐也表明,當今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最直接并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在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

二、案例教學的優勢與現狀

案例教學法是指把案例作為師生互動和新的教學方法,即由案例作為教學材料,結合教學主題,通過討論、問答等師生互動的教學環節,讓學習者了解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概念或理論,并培養學習者高層次能力的教學方法。[3]也就是說,案例教學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導向,以案例為切入,通過典型而生動的個案的描述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參與分析、討論,使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采用討論法,一般包括四個環節,即個人學習階段、小組討論階段、集體討論階段和教師點評階段。案例教學組織學生進行歷史學習案例的收集、概括、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指導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高能力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他們的學習能力。當前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對案例教學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方式上,以教師講授為中心,教學模式單一。在能力培養方面,仍片面強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對專業實踐環節重視不夠。在教學內容方面,專業性和學術性的課程內容不分,多數情況是很多課程合上,教學內容創新意識不強。即使已試行案例教學的單位,案例教學也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從已有的案例教學的情況看,案例教學存在諸多困境,如案例教學重視度不夠、本土案例較少且質量不高、案例缺乏系統性、缺少專業案例教學教師等。[4]二是從各專業方向案例教學的實施情況看,案例教學的學科分布不平衡,教育、思政兩門學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語文、英語學科,而歷史學科所占比例較低,只有3%,這說明案例教學在學科教學(歷史)專業的運用研究較少。[5]三是課程案例庫建設嚴重滯后。目前研究生案例庫建設的課程處于起步階段,相關課程案例開發的教材少;即使有,質量也不高。

三、《中國史前沿問題研究》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案例

《中國史前沿問題研究》是貴州師范大學學科教學(歷史)專業碩士研究生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該課程使學生在系統了解中國歷史發展脈絡和基本史實的基礎上,熟悉中國歷史的相關研究動態與研究史料,掌握中國歷史研究的新觀點、新理論和新方法,理解中國歷史爭論的熱點問題,揭示中國歷史研究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同時,培養學生搜集、分析資料以及邏輯分析的能力,把握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和學術前沿問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奠定較為堅實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中國史前沿問題研究》是一門既強調理論又關注實踐,既注重歷史又聯系現實的課程。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特色,如何選擇案例,就成為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關鍵。(一)《中國史前沿問題研究》課程案例選擇的原則典型案例的選擇是案例庫建設的關鍵。《中國史前沿問題專題》案例庫素材的選擇應突出以下原則:一是典型性,案例呈現的問題要具有代表性,即關注典型教育素材和有普遍意義的歷史問題。二是前沿性,關注歷史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案例呈現學科發展最前沿的成果與研究動態。如大數據史學、環境史學、新文化學等。三是區域性,處理好區域性和通史性的關系。我們在選擇案例時,關注西南或貴州本土的民族歷史文化,精選在全國有影響、有說服力的特色案例進行教學。這樣的案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使學生們感到親切、樂學,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親和力和吸引力,也有利于配合以后中學鄉土歷史教學,增強學生民族自尊心和親切感。四是現實性,將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如生態文明建設和反腐倡廉等。五是實踐性,學科教學(歷史)專業學位研究生面向中學培養人才,因而《中國史前沿問題專題》案例庫素材應緊密聯系中學歷史教學實際。(二)《中國史前沿問題研究》課程案例的基本類型《中國史前沿問題研究》課程案例包括經驗型案例、實踐性案例、理論性案例和綜合性案例等。1.聯系實際古為今用的經驗型案例。歷史的重要功能是借鑒功能,即為人們的實踐活動提供歷史經驗。案例選擇可借鑒歷史成功的案例指導當前的社會發展。如當前我國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在歷史上有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或教訓,這些案例至今仍有現實意義。2.歷史發展構成的實踐性案例。以精選和優化的中國史具有經典性、代表性的歷史事件或現象作為對象,有利于以其案例說明論證理論知識,也有利于從實踐中總結和升華理論,并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以指導實踐。如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開辟與發展對今天倡導的“一帶一路”有重要指導意義。3.史學理論案例。注重對史學理論和方法的案例的選取,為理論知識教學尋找理論依據和理論辨析例證。特別是針對古今中外的一些史學家提出的觀點、命題、概念范疇作為教學案例進行分析,亦可針對一些理論問題的討論熱點、學術前沿的理論信息與成果、新出現的一些理論問題作為教學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這些案例可精選史學名著或名家觀點。如美國學者孔飛力《叫魂》為我們了解清代社會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堪稱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典型案例。4.綜合性案例,即史學活動所構成活動案例。史學研究、批評、傳播等活動環節構成的案例。科學發現的過程往往比發現的結果更重要。田野調查作為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展現了問題發現的過程,因此,很多田野調查發現歷史或糾正歷史記載錯誤的案例生動而有啟發性。(三)《中國史前沿問題研究》課程案例的結構1.引言:介紹案例背景,導入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和教學對象,說明案例的個案價值和典型意義,這是理論分析的切入點和突破口。2.案例內容:教師概述案例情節,圍繞主題展開描述,將抽象復雜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熱情,啟迪和引導學生思考和聯想。3.問題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案例進行闡釋和分析,做出實踐經驗總結和理論分析,提出問題啟迪和引導學生思考與聯想,這個過程體現案例教學啟發式、討論式、互動式的教學形式。4.案例解析:教師針對案例和討論做出總結性的概括歸納,并對相關理論與方法進行闡釋。5.教學建議:說明本案例的教學目的和用途以及本案例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6.參考文獻:交代案例的來源以及相關成果,引導學生課后閱讀。

查看全文

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摘要】當前我國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改革進程也在不斷加快,教學模式也逐步轉向為現代化素質教育傳統教學中單一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型人文教育目標要求以及人才培養需求。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教師應當凸顯時代特色創新教學模式,立足于學生發展實際情況,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為主,有效進行人文教學引導,從多角度的深入探究現代化教學模式下高中歷史教學核心素養培養對策。所以本文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分析探究如何創新高中歷史教學并提出具體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創新教學;有效對策

核心素養是基于學生學科知識觀念基礎上形成的思維模式以及探究技能,指的是學生在知識觀念培養中形成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價值觀在內的動力系統。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創新課程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愛護主義精神。所以教師必須要有效創新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構建合理的知識框架,有效傳授歷史學習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合理應用教學案例

案例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思考與探索,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進一步確保學生對于歷史知識深入理解,教師必須有效應用案例創設教學情境,當前大部分影視作品會有一定程度的改編,無論是美化還是丑化,都會脫離歷史事實,對于學生的歷史思維建立極為不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應用案例進行講解,同時也應當糾正部分錯誤,通過按對加快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并且引導學生明辨對錯,正確的看待歷史事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有斯琴高娃飾演的孝莊太后,孝莊太后說出“我是孝莊太后”這句臺詞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這句話錯在哪里,學生經過探討之后會感覺十分好奇,教師在引導學生“孝莊太后是離世之后的謚號,在生前是不能夠由本人說出的。”通過借助案例進行講解,能夠應用多媒體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并且使學生在課后也會積極主動的發現影視作品或者是其他歷史作品中存在的錯誤之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科學運用創新性教學方式與技術

查看全文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摘要:初中歷史是一門抽象又具體的學科,傳統的課堂總是以理論化知識點為主要內容,這不但不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大部分的知識點光靠死背硬記這樣老套的教學方式是不管用的,更多的是知識的理解與應用,以及與現實生活中的聯系。在課堂上,學生是最主要的參與者,所以,老師就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一心為學生考慮,為學生學業負責,積極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方式學習歷史,在本文中,筆者就以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應用研究為話題,深層次分析一下具體的歷史教學故事化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關鍵詞:初中歷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探究

歷史故事化教育理念是一種合理的教育目標和理念,如今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行,由于其模式富有創意、具有成熟的教學理論,嚴謹的教學策略,從而深受學生和老師的喜愛。然而,素質教育的提出也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它誕生于美國的20世紀70年代,自興起以來就受到廣泛的關注。發展到90年代初后,素質教育的理念被傳入到中國,中國的教師和學生首次接觸到這種僅僅利用學生互幫互助就能大大提升學習效率的辦法。并開始了實際的應用。其實,我們通常所說的歷史知識故事化對于老師來說是一種積極可行的教學策略,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必須通過小組研究的基本組織來支撐,通過后續的學習反饋和考核來反應學習效果,所以實施起來耗時較長,參與人數眾多,目前在國內的研究尚未成熟,同時又缺乏理論系統性,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素質教育在我國的發展。在目前的初中里,教育工作往往充斥著業余的味道,部分歷史教師在不明職責的情況下開展工作,導致“一人有病,全班吃藥”的情況屢屢發生,進行歷史教學時從不抓主要矛盾。面對學生學習興趣弱化,專注手機游戲的問題,往往表現出束手無措的態度,在管理方面只重視形式上的教育,不能深挖其原因,造成工作上的延誤,導致學生學習興趣日趨下降。針對這一現象,歷史教學故事化必須提上日程。教師就要立足于眼下,做好學生們的思想工作,努力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引領他們走出消極,培養他們良好的心態,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

一、改變以學為目的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為興趣而學習

為了應付考試,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千方百計的使學生能夠得到正確答案,卻忽略了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初中教育是是系統化學習的第一步,但是由于考慮到初中生年齡尚小,不適合嚴苛的教學方案,充滿活力的教學理念更能促進學生們接受知識,才能夠將一群玩心很重的學生們集結在一起,發揮奇思妙想,解決學習問題,培養他們運用獨立理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好讓學生更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根據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幫助學生進行合作

查看全文

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問題探索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落實,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有效針對高中教學情況進行良好銜接,是實現我國歷史教學課堂有效性,增進教學效率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針對初高中教學銜接問題進行分析,繼而探究相關的銜接手段。旨在不斷強化我國初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育教學的持續性進步。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初高中;教學銜接問題

現階段我國素質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學銜接問題作為學生升學過程中必須要接觸到的問題,尤其以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問題最為重要。這是由于初高中歷史教學的良好銜接,能夠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素養,以不斷投入、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教育者及歷史教師所關注,特別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怎樣及時準確的處理好初高中歷史的教學銜接,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持續進步,避免斷層現象的產生,保障初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學者應該思考的。

一、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我們每個人的老師,自我們出生以來,一直引導著我們進行有效活動,是成功的源泉。興趣在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并且時刻引導著學生主動參與、投入到學習中來。(一)創設情境教學。創設情境教學,即是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所教學的實際內容,來針對性開展特定教學情境的構建,學生能夠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到歷史事件中或歷史人物身上鮮活的一面,加之教師對課程教學的講述,學生的思維能夠被完全激活,被教師所創建的情境深深吸引,與教師達成了情感共鳴。從而有效激發自身學習興趣,提高自身思維發散能力,發揮自身想象,形成良好的學習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理解掌握歷史知識,以不斷投入、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二)培養學科意識。歷史作為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真實寫照,能夠促進學生對國家發展的解讀,以史為鏡,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及思想價值觀,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歷史教師在進行授課的同時,應注意將歷史事件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相互結合,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形成,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例如,在進行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取得的成就,及身邊的人和事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等等,從多個方面來剖析講解改革開放對我國產生的重大促進作用。能夠有效加深學生的理解掌握程度,促進學生更好的認識我國歷史發展。這種與實際相互關聯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到實際的生活學習當中,提升學生的求知欲,使自身處于不斷探索、求知的過程中。在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被完全激活后,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態度就會發生極大轉變,并形成正確、全新的學習意識。所以,教師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將歷史事件與身邊的教學案例相結合,更新歷史學科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思想價值認識,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強化其思想教育。總之,歷史學科精神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極具生命力,能夠有效應用到生活學習中的良好意識。

二、針對性進行有效教學銜接,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

查看全文

詩詞在中學歷史教學的運用

摘要:詩詞作為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文學作品體裁,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并且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以詩證史”“以史正詩”既是史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歷史教學的一種發展思路,詩詞與歷史的結合能營造人文課堂,有效提升歷史教學的效率。以中國近代史的學習為例,探索如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合理運用詩詞。

關鍵詞:歷史教學;詩詞;中國近代史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是歷史知識的組成要素,由此可知詩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證史實。又因為詩詞是對客觀存在的再加工,必然帶有夸張、虛構、聯想的藝術色彩,所以,我們除了“以詩證史”外,還應當“以史正詩”。

一、詩詞在中國近代史教學中的應用

由于近代以來文化界所倡導的“白話命”“詩界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開展,古體詩詞幾經沉淪。在眾人看來,古詩詞如同行將就木的老者,必然會走向衰亡。但事實上,歷經曲折的古詩詞并未就此消亡,如魯迅《自嘲》中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王國維《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中“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可見經典之作比比皆是。筆者結合詩詞分析中國近代史中的幾個教學案例,探索如何合理運用詩詞進行教學。案例一:講到“維新運動”失敗時,教材上僅有“雖然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和持久的影響”這樣一句簡短的結論,與下一課“抗擊八國聯軍”沒有構成直接的承上啟下聯系,往往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我們可以結合教材上的譚嗣同就義圖,分析譚嗣同辭世詩《獄中題壁》: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詩中“望門投止思張儉”表達了作者對流亡康梁的祝愿,“忍死須臾待杜根”表達了雖忍耐一時但變法終會成功的期望,“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突出了英勇就義的覺悟。通過對詩詞的理解可以得出結論:譚嗣同雖死,但人們對清政府腐敗的不滿卻逐步引燃革命的火焰,激勵著更多的進步人士不惜犧牲生命去奮斗;變法雖敗,但維新派所播撒下的進步思想正逐步生根發芽,“求變”的思潮更深入人心。案例二:1927年以、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勢力相繼發動了“四一二”“七一五”政變,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合作破裂,國民大革命走向失敗,中國共產黨開始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并走上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課程標準對于這一節要求“知道南昌起義,講述、在井岡山會師的故事,認識中國共產黨創建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1]。在講授第16課開辟井岡山道路時,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起義后尚未明確打出工農紅軍旗號,而“八七會議”后進行的秋收起義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則標志著工農紅軍的正式創建,學生往往容易混淆兩個事件的意義。因此在講到這一節時,我們可借助《西江月•秋收起義》[2]展開相關知識點講解:西江月•秋收起義一九二七年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結合詩詞我們可以得出,在大革命失敗的背景下,秋收起義能夠成功的原因是農民與地主之間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起義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下闋第二句“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點明了起義發生的時間,在地主階級壓迫下的農民匯集到一起,風云突變如雷霆一般不可阻擋。解釋上闋第一句時,教師可以將北伐戰爭中的國民革命軍、晴天白日旗和工農革命軍、鐮刀斧頭旗進行對比,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使學生得出結論:要徹底與國民黨劃清界線,為廣大勞苦大眾而戰斗。將上闋第二句結合課本第77頁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會師示意圖”,解釋“匡廬”“瀟湘”所指為何,要求學生在地圖上勾畫相應的地點,明確秋收起義的重要地點及路線圖,形成歷史的空間概念。在這首詞中,秋收起義的時間、地點、經過、結果等歷史要素都相當清晰直白,但又比課本中簡短的描述更能引起學生興趣,達到了“活學活用”而非“死記硬背”的目的。

二、運用詩詞教學應當注意的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