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訓練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9 03:04: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康復訓練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針灸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肩手綜合征研究論文
【關鍵詞】針灸Therapeuticeffectofacupuncturecombinedwithrehabilitationexerciseinpatientswithshoulderhandsyndrome【Abstract】AIM:Toinvestigatetheeffectofacupuncturecombinedwithrehabilitationexerciseonpatientswithshoulderhandsyndrome(SHS).METHODS:EightycaseswithSHSwere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thecontrolgrouptreatedonlywithrehabilitationexerciseandthetreatmentgroupwithbothrehabilitationexerciseandacupuncture.RESULTS:Comparedwiththosebeforetreatment,theconditionsofthe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inmanyways,suchasFuglMeyergrade,paininshoulderjoints,activityofshoulderjointsandswellingofthehands(P<0.05).paredwithdataofcontrolgroup,thescoresofshoulderjointpainintreatmentgroupreducedby2~3,paredwith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improvedinalltheconditionsmentionedabove(P<0.05).CONCLUSION:Acupunctureassociatedwithrehabilitationexercisecanrelievethepainintheshoulderandtheswellingofthehand,improvetheactivityoftheshoulderjointsandthemovementfunctionoftheupperlimbs,soitisaneffectivemethodoftreatingSHS.【Keywords】acupuncture;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ehabilitation【摘要】目的:探討針灸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肩手綜合征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在康復訓練的同時給予針灸治療,對照組進行康復訓練.結果:兩組治療后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肩關節疼痛、肩關節活動度、手部腫脹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P<0.05);治療后實驗組比對照組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高13分,肩關節疼痛減少2~3分,肩關節活動度中外展改善最顯著,增加54分,手部腫脹減少10mL,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灸結合康復訓練能進一步緩解肩痛、手腫及增加肩關節活動度,提高上肢運動功能,是治療肩手綜合征的有效方法.【關鍵詞】針灸;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障礙;康復0引言肩手綜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稱作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綜合征(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是中風后偏癱患者的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為12.5%~61.0%.臨床主要表現為偏癱側肩痛、手腫及被動運動時疼痛加劇,嚴重影響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目前尚無治療SHS的有效方法.們采用針灸與康復訓練相結合治療SHS,并與單純運動康復訓練作對照,取得滿意的療效.1對象和方法1.1對象200201/200405收治的80例中風偏癱后SHS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診斷標準和Kozin標準[1],并經頭CT確診為腦出血或腦梗死,并有偏癱體征.SHS同時排除丘腦痛、肩關節周圍炎、頸椎病、風濕病等.患者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40(男28,女12)例,年齡50~76歲,平均57.6歲,其中腦出血14例,腦梗死26例;對照組40(男26,女14)例,年齡48~75歲,平均56.8歲,其中腦出血15例,腦梗死25例.發病至治療時間2~25d.1.2方法1.2.1對照組僅進行運動康復訓練保持正確的體位,即腕關節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仰臥位,患者肩甲骨下墊枕,使其處于前伸位;健側臥位,患側上肢伸直并支撐,且掌心向健側和肩胛骨前伸位;患側臥位,患者上肢伸直,肩胛骨前伸并掌心向健側.各種體位擺放均應避免腕屈曲[2].肢體運動的方法:專人對患者進行運動訓練,以Bobath療法為主,包括正確臥位的保持、定時變換體位,Bobath握手訓練、搭橋方法、床上起坐訓練,坐位起立訓練等方法,同時教會家屬或陪護輔助訓練,2次/d,30~40min/次,治療1mo.1.2.2實驗組為康復訓練加針灸取穴:人迎、極泉、尺澤、陽溪、內關、八穴等.操作:人迎穴以避開頸動脈直刺入約4cm,提插尋找針感,以使之向前胸放射為佳;極泉穴用提插瀉法,使患者有手麻脹及抽動感;尺澤、內關均用提插捻轉瀉法;陽浮、八瀉用捻轉瀉法.各穴均留針30min,每天針刺1次,20d為一療程,針刺2個療程,中間休息2d.1.2.3療效評定治療前后由專人對每一患者進行評分記錄,取上肢綜合運動功能、肩關節疼痛、肩關節活動和手部水腫等4個方面進行評價.上肢疼痛評分根據FuglMeyer評定法及VAS結合擬定評分(評分標準:0=不痛,2=偶發輕微疼痛,4=疼痛頻發但較輕微,6=疼痛較重頻發,但可忍受,8=持續性疼痛難以忍受,10=劇痛不能觸之).肩關節活動度測量:用量角器測量肩關節在屈曲、外展、外旋、內旋等功能活動角度.手部水腫測量,把水灌滿2L量筒,手泡進去至水面沒及腕橫紋處,排掉水的體積即為手的體積,健手和患手的體積差即為患手腫脹值.統計學處理:結果數據用x±s表示,用SPSS11.0軟件統計.軟件處理,采用t檢驗方法分析,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2結果2.1治療前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治療前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后組內比較,實驗組較對照組評分明顯提高(P<0.01,Tab1).表1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比較(略)2.2治療前肩關節疼痛測定值治療前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后組內比較,實驗組較對照組疼痛明顯減輕(P<0.05,Tab2).表2治療前后肩關節疼痛測定(略)2.3治療前肩關節活動度比較治療前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后實驗組較對照組活動度明顯增加(P<0.01,Tab3).表3肩關節活動度測定比較(略)2.4治療前手部腫脹程度治療前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后實驗組較對照組手部腫脹明顯減輕(P<0.01,Tab4).表4手部腫脹程度的比較(略)3討論SHS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較為公認的機制是腦血管病急性發作影響到運動中樞前方的血管運動中樞,血管運動神經麻痹,引發患肢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及血管痙攣反應,末梢血流增加,產生局部組織營養障礙,從而出現水腫、疼痛.疼痛刺激又進一步經末梢感覺神經傳至脊髓,引發脊髓中間神經的異常興奮性刺激,造成血管運動性異常的惡性循環.有研究指出針灸以后尿中的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含量下降,證明針刺具有抑制交感神經功能的作用.日本學者通過檢測皮膚交感神經反應(SSR)、血流交感神經反應(SFR)和精神性出汗,證明針刺具有抑制交感神經功能的作用[3].本組實驗所取穴位之一人迎穴,其最深層為頸交感神經干,內關位于正中神經行走處,極泉位于臂從神經處,尺澤位于撓神經主干附近.針刺時直接刺激這些神經將針刺信息通過突觸間聯系傳入脊髓,再從脊髓傳出纖維將神經沖動傳至癱瘓肌肉的神經肌肉接頭,產生肌肉收縮.神經生理學的觀點認為,所調穴位可能是產生針感的感覺性裝置較密集的部位,通過針刺將刺激傳入脊髓,再傳入腦,興奮大腦的高級運動中樞,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過程,恢復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弧,產生主動收縮,使不完全喪失功能的肌肉盡快發揮作用,并降低肌張力及痙攣,減輕異常協同運動,增加分離運動.由于針刺這種信號的不斷刺激,[1][2]將保持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的正常興奮和抑制過程[4].針刺瀉法可降低末梢神經的興奮性,阻滯感覺神經的傳導,提高痛閾,加強血液循環,緩解因缺氧、缺血和致病物質積聚所引起的疼痛,并提高某些治病物質水解酶的活性,分解轉化治病物質而鎮痛.上述是針灸治療SHS的理論基礎.我們研究結果顯示在運動康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針灸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的上肢運動功能,減輕肩手痛及手部腫脹,增加肩部活動度,取得非常好的療效.疼痛是SHS的主要癥狀,嚴重影響關節的活動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患者治療前肩關節疼痛積分外旋>外展>屈曲>內旋,原因是癱瘓患者在發病3wk后為痙攣期,肌張力增高,以內收肌和屈肌最為明顯,此期肩胛下肌和胸大肌痙攣最為常見,其張力增高限制了外旋、外展及屈曲.康復訓練使大腦接受外周傳入的信息和向外周傳出的沖動增多,整個大腦皮質的功能都增強.康復訓練一方面可以增加對梗死側皮質的輸入刺激而維持和調節皮質對外周的"最高中樞"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刺激對側相應皮質而促進其代償功能[5].目前認為腦卒中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即開始早期康復,能明顯提高患肢運動功能,減少后遺癥,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而且是安全的[6].Bobath技術通過利用正常的姿勢反射和平衡反應調節肌張力,抑制肌痙攣和病理性模式,誘發正確動作.這種康復技術在國外已被廣泛應用[7],但經過50a的臨床應用,其療效尚未肯定[8].而針灸療法能較好地抑制交感神經的亢進活動,改善微循環,改善腦血流圖和腦電圖,從而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提高肩手泵血功能,提高癱瘓上肢的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參考文獻】[1]KozinF,RyanLM,CarerraGF,etal.The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syndrome(RSDS)[J].AmJMed,1991;70:23-30.[2]張建宏.腦卒中后肩部問題[J].中國臨床康復,2003,7(5):712-714.ZhangJH.Shoulderproblemassociatedwithbrainstroke[J].ChinJClinRehabil,2003;7(5):712-714.[3]木村研一.同時檢測SSR和精神性出汗反應探討針刺對皮膚交感神經功能的影響[J].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99;21(4):38-39.木村はすりつぶします.AcupunctureimpactonskinsympatheticnervefunctionundermeasuringSSR,SFRandspiritsweatresponse[J].ForeignMedSci:TraditChinMed,1999;21(4):38-39.[4]石學敏.中風病與醒腦開竅針刺法[M].天津:天津科學出版社,2000:219-220.[5]李玲,袁華,牟翔,等.康復訓練對大鼠腦梗死后Fos和Hsp70表達的影響[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1;22(10):901-904.LiL,YuanH,MuX,etal.EffectsofrehabilitationtrainingontheexpressionofFosandHsp70inthecortexofcerebralinfractedrats[J].JFourthMilMedUniv,2001;22(10):901-904.[6]黃為民,高展,冉春風,等.早期介入運動療法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療效評估[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5):3484-3485.HuangWM,GaoZ,RanCF,etal.Evaluationofearlymovementinterventionforfunctionalrecoverofpatientswithstroke[J].ChinJClinRehabil,2003;7(25):3484-3485.[7]WoldagH,HummelsheimH.Evidencebasedphysiotherapeuticconceptforimprovingarmandhardfunctioninstrokepatients:Areview[J].JNeurol,2002;249(5):518-528.[8]PaciM.PhysiotherapybasedontheBabothconceptforadultswithpoststrokehemiplegia:Areviewofeffectivenessstudies[J].JRehabilMed,2003;35(1):2-7
骨科護理的現狀及展望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骨科護理的現狀,并從整體護理的未來趨勢和信息時代對骨科護理發展的影響兩個方面對骨科護理的展望進行總結。
關鍵詞:骨科護理;現狀;展望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醫療設備的逐步完善,患者對護理需求的不斷增加,骨科護理人員護理理念的不斷增強,骨科護理的發展有了質的發展。下面結合實際簡要分析骨科護理的現狀,并從整體護理的未來趨勢和信息時代對骨科護理發展的影響兩個方面對骨科護理的展望進行總結。
1骨科護理現狀
在我國骨科傳統手術開展之初,為了促進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復,經常在術后為患者安上石膏或者支架,待徹底愈合后,才允許患者進行下床活動[1]。同時,對此類患者進行生活護理和術后并發癥的預防護理。在對骨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經常將生活護理作為護理此類患者的重點。直至近些年來,才將康復訓練指導廣泛應用在骨科護理中。大量的實踐和研究在時間、數量、方式方法上對功能練習也有了具體的數據和報道,如:術后3天開始指導患者進行直腿抬高功能練習,拆線后指導患者進行腰背肌練習,術后4-6周后指導患者帶護腰進行下床活動,提醒患者半年內不許彎腰,植骨融合術臥床3個月后才允許患者進行下床活動,而顯微鏡下手術和經皮穿刺手術的患者,術后平臥24小時即可下床活動,48小時后開始練習腰背肌。對骨科患者實施護理的重點也由生活護理逐步轉移到心理護理、功能訓練上,為骨科患者術后恢復和康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1整體護理和人為關懷在骨科護理的實踐
工作開展情況匯報 [殘疾人]
//改變圖片大小 functionresizepic(thispic) { if(thispic.width>700)thispic.width=700; } //無級縮放圖片大小 functionbbimg(o) { varzoom=parseInt(o.style.zoom,10)||100; zoom+=event.wheelDelta/12; if(zoom>0)o.style.zoom=zoom+''''%''''; returnfalse; } //雙擊鼠標滾動屏幕的代碼 varcurrentpos,timer; functioninitialize() { timer=setInterval("scrollwindow()",30); } functionsc() { clearInterval(timer); } functionscrollwindow() { currentpos=document.body.scrollTop; window.scroll(0,++currentpos); if(currentpos!=document.body.scrollTop) sc(); } document.onmousedown=sc document.ondblclick=initialize //更改字體大小 varstatus0=''''''''; varcurfontsize=10; varcurlineheight=18; functionfontZoomA(){ if(curfontsize>8){ document.getElementById(''''fontzoom'''').style.fontSize=(--curfontsize)+''''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fontzoom'''').style.lineHeight=(--curlineheight)+''''pt''''; } } functionfontZoomB(){ if(curfontsize |首頁|資料|范文|留言|論文|禮儀|文章搜索|申請會員| | 范文首頁 | 范文集錦 | 您現在的位置:大秘書.>>范文>>報告總結>>工作匯報>>正文 用戶登錄新用戶注冊 工作開展情況匯報[殘疾人] ★★★ 工作開展情況匯報[殘疾人] 副標題: 作者: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點擊數: 8更新時間:2005-12-31 各位領導:
按照xxx州開展殘疾人工作調研通知的要求,我代表xxx市人民政府對近三年來我市殘疾人工作開展情況向各位領導作一匯報:
一、殘疾人基本情況
我市共有人口17.9萬,其中殘疾人6896人,占總人口的3.85%。各類殘疾人中,城鎮殘疾人565人,農村殘疾人6331人。殘疾人按類分為:視力殘疾923人,聽力殘疾2365人,言語殘疾897人,肢體殘疾1093人,智力殘疾1360人,精神殘疾258人。
二、三年來殘疾人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xxx市殘疾人工作在區、州黨委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上級殘聯部門的業務指導下,緊緊圍繞我市工作重心,認真履行職責,在殘疾人康復、勞動就業、扶貧、教育、文化體育工作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使我市殘疾人工作走在了全州前列,殘疾人事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為我市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高師特殊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摘要]實踐教學在高師特殊教育教學中不但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時也是高師特殊教育內涵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本文根據N校當前的特點,對特殊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了研究與探索,提出了“多模塊”、“層次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并從構建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構建思路以及保障措施等多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等特殊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多模塊層次化
一、我國高師特殊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當前我國高等特殊教育學校開設的傳統課程均以理論教學為主,培養的學生雖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但是實踐操作能力明顯欠缺,不能完全適應特殊教育教學和康復訓練工作的需要。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越發高度重視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明確地指出了要關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提高殘疾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培養殘疾學生積極面對人生、全面融入社會的意識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加強殘疾學生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培養。這些表現在高等特殊教育領域,就是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針對實踐教學,2012年《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人文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不少于總學分(學時)的15%,師范類學生教育實踐不少于一個學期。為了保障實踐教學質量,2012年《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特別指出要強化實踐育人環節,需通過增加實踐教學比重、配齊配強實驗室人員、組織編寫優秀實驗教材、加強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建設等措施來提升實驗教學水平。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高等特殊教育學校在實踐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與特殊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仍有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對實踐教學重要作用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與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相適應的特殊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尚未建立;實踐教學體系運行的保障措施有待完善。要切實提高高等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特殊教育知識技能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出的學生能夠熟悉特殊兒童的身心特點,熟練與特殊教育和康復訓練相關的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能夠勝任特殊教育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特殊兒童康復訓練的需要,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特殊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本文結合N校的特點,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構建思路以及保障措施四個方面對特殊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希望為國內其他的高等特殊教育學校的實踐教學提供一點啟示。
二、我國高師特殊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構建特殊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
療養護理培訓實踐與效果分析
培訓方法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療養康復專科理論知識和技能,了解學科動態,拓寬專業視野,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為臨床培養專業素養精深、護理實踐豐富、富有創新能力的實用型專科護士和護理骨干。培訓采取理論與臨床見習(實踐)相結合、基礎知識與專科技能相結合、學科發展與崗位需求相結合的方式。療養骨干培訓班培訓時間為10d,其中理論授課52學時,臨床見習13學時;康復護理培訓時間為2個月,其中理論授課150學時,臨床實踐為160學時。理論授課主要采取課堂講授的方法,授課教員主要安排我院全軍康復醫學中心、信息中心、軟傷組織疾病診療中心、護理培訓中心等專業知識淵博、臨床經驗豐富的學科帶頭人,同時聘請國內、軍內多名知名專家教授進行前沿知識、學科發展等知識授課;臨床實踐主要以模擬操作和臨床跟班形式進行,安排實踐操作能力強、臨床經驗豐富、語言表達清晰、個人作風品質過硬的教員進行帶教[2]。療養機構骨干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療養學與療養事業、特勤療養員心理特點及心理干預對策、療養護理咨詢及心理評估方法與技巧、數字化療養院與護理工作、核武器殺傷因素及防護、部隊官兵常見心理問題的早期發現及干預、潛水減壓病的診治護理與預防、亞健康的評估流程、方法與調理等。康復護理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療養康復醫學概論、康復護理發展現狀、頸椎康復、腦癱康復以及卒中康復訓練與護理等;并結合護理工作需要,安排了共同科目授課,主要包括療養康復心理護理、專科護士綜合素質、護理科研、學術論文寫作、戰傷救治、溝通技巧以及護理質量管理等內容。
培訓效果評估
嚴密的組織管理和嚴格的考核評價是保障培訓成效的關鍵[3]。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我們將考核分為三部分:理論考核、專科技能考核和臨床實踐評估。其中療養骨干培訓只進行理論考試,以筆試形式進行。康復護理培訓除進行理論考核外,還進行專科技能考核及臨床實踐評估。修完規定全部課程并通過考試者,頒發《軍隊療養康復專科護士培訓證書》。培訓后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對授課老師教授內容、對教學計劃安排、對編寫的教材、對教學及生活服務保障的滿意度以及學習收獲等方面的內容。調查顯示,通過培訓,開闊思路(75%)、提高理論水平(95%)、提高科研工作能力(52%)、提高操作能力(85%);同時護士對專業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人際溝通技巧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需求很高[4]。康復培訓班結束后組織召開學員座談會,讓學員暢所欲言,談體會,講收獲,提建議,對下一步改進培訓方法,調整課程安排,提高組訓能力和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國家“十一五”護理工作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臨床專業性較強的專科護理領域,有計劃地開展專業護士培訓,培養一批臨床護理骨干[5]。現代“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四位一體醫學模式以及官兵不斷增長的保健需求要求護士必須具備嫻熟的專業技能和較強的綜合素質,作為全軍療養康復護理培訓基地,我們立足于崗位需求,對學員進行了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學員的專科技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時,來自全軍各醫院、療養院的學員相互學習探討,交流本單位護理特色、經驗總結、專科技術以及服務亮點,達到了信息共享、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目的。當然,基地還在教學設施、師資隊伍、課程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今后我們進一步加強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基地功能,嚴謹治學,科學培訓,為部隊培養高素質的療養康復專科護士,更好地為部隊廣大官兵提供護理服務和護理支持,為維護和提高部隊戰斗力提供有力保障,為護理事業的蓬勃發展和學科長遠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保證。
本文作者:趙艷工作單位:沈陽軍區大連療養院
醫用臭氧治療腰椎間盤分析論文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122例患者,男57例,女65例,年齡17~72歲,病程3個月~9年。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腰痛,一側或雙側放射性疼痛、麻木,直腿抬高或及強實驗陽性,經CT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病變,與臨床癥狀和體征相符。
方法:對122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行經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療,加強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術后指導臥位及康復鍛煉。
結果
術中經CT精確定位,穿刺成功率100%。治療中患者無明顯疼痛及癥狀加重。本組122例,均在術后8~10天出院。病例隨訪時間>1個月,全部患者均于術后1~5天原腰腿痛癥狀得到明顯緩解,2周后癥狀逐漸消失,3個月后癥狀完全消失。本組病例中均未出現神經根損傷或椎間隙感染及護理并發癥。依據MacNab腰腿痛手術評價護理進行評價[3]:優72例(59%),良46例(38%),差4例(3%),優良率97%。
臨床護理
頸椎間盤突出病癥護理預防論文
【論文摘要】通過對我院2008~2009年進行頸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護理經驗的總結,介紹頸椎間盤突出的預防護理,通過一系列對癥護理、康復訓練、功能鍛煉以及生活行為指導,使他們得到了很好的康復。
【論文關鍵詞】頸椎間盤突出;康復;護理
頸椎間盤突出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脊柱病之一。此病多見于20~40歲的青狀年。臨床以從事長期保持固定姿勢的職業人群多見,如辦公室職員、電腦操作員、會計、打字員、教師、司機、銀行職員、交通警察等。我院采用牽引、針灸、推拿按摩、理療等非手術治療方法,再配合積極有效的康復護理措施,均收到了滿意的療效。
護理內容如下。
一、對癥護理
根據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機理及臨床表現,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
民俗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策略
[提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以及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我國民俗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現狀進行歸納梳理,以全面反映我國民俗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推動我國體育事業長效發展。通過研究發現:我國民俗體育旅游產業在2008年奧運會成功舉辦之后開始被人們所喜愛,自此得到快速發展,但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制約因素。
關鍵詞:民俗體育;旅游;發展現狀
體育旅游是體育產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是近年新興的一個熱門產業。民俗體育作為體育旅游產業的重要資源,其特有的民族性、觀賞性和體驗性越來越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民俗+體育+旅游”三方融合發展成為了一種新常態,但是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制約因素。
一、關于民俗體育旅游的定義
民俗體育旅游是民俗、體育、旅游三個理論領域融合而成的一個新領域,是民俗、體育、旅游三個學科的交叉融合。民俗學與旅游學都是19世紀新興的社會科學,許多國家都把旅游事業作為重要的國民經濟來源,民俗學為旅游服務將成為熱點。民俗學最早作為獨立的人文學科的專有名稱出現在英國,它的英文原名是Folklo,含意是民眾的知識或民間的智慧。民俗學是以民眾的知識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2016年,國家旅游局和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印發的《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指出體育旅游是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深度融合的一種新興產業形態,是以體育運動為核心,以現場觀賽及參觀游覽為主要形式,以滿足健康娛樂、旅游休閑為目的,向大眾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涉及健身休閑、競賽表演、裝備制造、設施建設等業態。所以民俗體育旅游是指以民眾或民間智慧和文化為背景進行的以體育運動為核心,以現場觀賽及參觀游覽為主要形式,以滿足健康娛樂、旅游休閑為目的,向大眾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二、民俗體育旅游發展現狀
全縣殘疾人實施要點
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縣項目突破和生態創建年,更是實施我縣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推進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關鍵一年。縣殘疾人工作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繼續落實《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的意見》,緊緊圍繞全縣工作中心,認真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推動全縣殘疾人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強力推進機關干部作風建設
1、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推動機關作風建設和干部職工服務水平的提高。
一是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緊密結合殘疾人工作實際和黨員干部思想實際,明確學習任務目標,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干部準確把握精神實質,用十八大精神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契機,不斷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緊緊圍繞“抓學習、強素質、提服務”的總體思路,改進學風、會風和文風,進一步轉變觀念、職能和作風,切實提高干部職工的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扎實做好廉政風險防范工作和黨風黨紀教育。深入開展以務實為民廉潔高效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實踐活動,加強黨務、政務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四是繼續開展“業務輪講”和周五集中學習活動。通過完善學習制度,創新學習載體,不斷提高業務本領,增強全體干部職工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努力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業務精、會管理的殘疾人工作者隊伍。
二、穩步實施殘疾人康復救助工作,提高殘疾人康復水平
2、健全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平臺,提高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
特教學校功能轉型實踐與反思
自我國頒布“30萬以上人口的區縣需建立特殊教育學校”政策之后,特殊教育學校總體呈增長趨勢,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更為明顯。特殊教育學校雖然在數量上較以往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但是隨著“融合教育”的深入開展和學生殘疾類別的顯著變化,特殊教育學校面臨著新的挑戰,原有的單一教育功能已不能滿足新的要求。面對現代教育發展趨勢,面對教育對象的轉變,特教學校的職能需要發生轉變,學校功能必須進行適度調整和轉型。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將現有的特殊教育學校辦成示范性、高水平、多功能的基地,推動融合教育的全面實施。
一、學校功能轉型實踐
(一)學校功能定位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新修訂的《殘疾人教育條例》等文件精神,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辦學定位由原來單一的聾校轉變為集聽障、智障等多種障礙類型教育于一體,并以智障教育為主的特殊教育學校。以國家提出的融合教育為發展方向,不斷整合和優化社會資源,逐步將學校打造成區域內特教教師培訓基地、特教社會資源集散平臺、隨班就讀服務指導中心、特教學校教育科研中心。
(二)學校轉型保障
首先是組織保障。成立了以蚌埠市教育局分管領導和學校領導班子為核心的學校功能轉型工作小組,每季度集中研討功能轉型升級的有關問題。根據生源情況,成立培智部、學前康復部、職業培訓部等相關機構和部門。在市教育局支持下,學校作為市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2016年底又成立了“隨班就讀指導中心”和“特校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邁出了轉型第一步。其次是制度保障。面對學校功能轉型升級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學校及時制定了《培智教師課時標準》《培智學生個別化訓練制度》,修訂了學校績效考核標準,制定了《隨班就讀管理制度》《隨班就讀教學效果考評細則》等規章制度,保證學校成功轉型和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在學校積極努力下,蚌埠市教育局與市殘聯聯合出臺了《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階段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服務工作的意見》(蚌基教〔2015〕41號)。《意見》確定送教服務的對象為具有蚌埠市戶籍,無法到學校接受教育的6~15周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包括在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治療和在兒童福利機構集中供養的殘疾兒童少年,并明確了“送教上門”服務原則、送教課時及教師待遇等,保障了送教上門工作可持續開展。最后是后勤保障及經費支持。學校積極爭取政府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對特殊教育的投入,根據轉型進程科學、合理、高效地配置學校資源,提高物質、經費的使用效益,為學校的功能轉型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