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式教學法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06:03: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競賽式教學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競賽式教學法

園林設計類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是當前轉型期的地方民辦型院校的人才培養之道。針對該類院校原有園林設計類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從總體框架、培養方向、課程門類、課程體系等方面重塑課程結構,并嘗試將PBL(Problem-BasedLearning)問題導向法運用于規劃設計的樣本課程中,更新以問題為驅動、以項目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模式,促進課程內容實用化、教學過程實戰化,培養“易上手、后勁足”的專業人才,從而使學生的就業率得到提升,就業質量得到改善。

【關鍵詞】就業導向;園林設計類;課程體系;PBL教學法

1就業導向下的新型人才培養

我國高等教育已接近進入大眾化階段,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以及經濟轉型與調整,地方型民辦院校的就業形勢逐漸嚴峻,“實用、好用、能用”已成為用人單位選擇人才的重要標準[1]。同時,在當前獨立學院“轉設”背景下,該類民辦院校(以下以湛江科技學院為例)既面臨脫離主校,完全依靠自身辦學發展的壓力;同時還須面對本科教育職業化轉型對培養模式、教學條件、師資建設等問題的沖擊。因此以就業為導向,充分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發展,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求創新”的應用型人才是該類型院校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2]。園林設計類課程作為園林專業的核心版塊,其教育目標是使學生掌握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備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能力,能獨立完成城市居住區、城市公園、風景旅游區等各類城市綠地的景觀方案設計,從而參與解決城市問題,創造適宜的人居環境。但該類課程在Z校舊版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中存在課程設置不完善、教學模式單一等諸多問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系統性和全面性不夠,教學質量受到一定影響。基于此問題,利用新版培養方案的編制契機,重塑園林設計類課程體系,并嘗試運用PBL問題導向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模式更新。

2原有課程體系的局限

2.1課程門數與學時不足

查看全文

高校藝術教育方法探討

摘要:教學實踐是高等教育中考察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重要課程之一,也是實現理論內容升華為實踐操作的重要環節之一。當前,高校藝術設計教學實踐的方法包含兩個方面,項目式和競賽式,兩種教學實踐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同時存在隨機性和不規范性。因此,本文通過分析項目式和競賽式設計教學實踐現狀,結合項目式和競賽式案例教學案例分析,嘗試分析項目式和競賽式教學的利弊,為高校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競賽式教學;利弊分析

1項目式設計與競賽式設計教學實踐現狀

項目式教學和競賽式教學是根據課程內容將對應的社會項目任務或者競賽項目融入到課程當中,放在理論教學完成之后,讓學生通過項目實踐和競賽,將理論部分所學習的內容應用在實踐操作中,從而鍛煉專業技能,教師能夠通過學生的項目成果和比賽結果來判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教學內容、方法的可行性。1.1項目式設計教學實踐現狀。項目式設計教學目前在大部分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都有所實踐,但在實踐過程中存在個別差異性,整個實踐過程不夠完整,隨意性較強,教師自主性影響學生對項目的理解與判斷。首先,從教學培養上看,高校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性和專業的前瞻性,在培養過程中,一方面吸收專業理論知識,一方面掌握專業技能,能夠生存于社會而引領于時展,這一點是要有別于技術性專科院校的。在設計各專業,項目式教學實踐十分突出,但突出的教學方式并不意味著是一種成熟的教學方式,教學實踐內容是根據任課教師自行制定的,教學培養沒有統一標準,學生技能層次差異大。雖然沒有絕對理想和統一的教學模式,但不可否定,大多數高校都在積極的探索項目式實踐模式進行設計教育,以應對社會需求和環境變化。1.2競賽式設計教學實踐現狀。競賽式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組織競賽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競賽式教學法組織實施的關鍵在于立足學生的需要,激發競賽動機,促成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1]競賽式設計教學,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應用的概率高于項目式設計教學,目前,在大多數高校中,競賽式設計作為教學實踐的重要部分,使學生能夠通過比賽過程產生競爭意識,從而帶動學生更加深入探索專業技能的未知領域,提高學習意識有較大的幫助。但競賽式教學模式發展到至今,仍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競賽項目較多,教師在制定競賽任務時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隨機性,對鍛煉學生能否達到最佳效果必然有所懷疑,因此怎樣的競賽任務是符合教學要求的,值得探討。

2項目式設計與競賽式設計教學實踐利弊分析

2.1優勢分析。項目式教學需要把握實踐原則,相對標準化和規范化,項目式教學實踐的優勢在于,教師通過課程內容安排社會項目交給學生完成,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的同時,逐步適應社會需求。下面通過案例分析來探討項目式教學實踐的優勢,比如VI設計課程,此課程劃分為兩部分教學計劃,一部分是理論教學,一部分是實習教學,兩個部分各占一半的學時,在實習教學部分教師采用了項目式設計,為學生提供了某跨國旅游項目公司的VI手冊設計全套,要求學生從該公司旅游項目的整體性出發。系統的整體性思維主張從一個系統整體角度出發,著眼于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作用,從整體上去認識局部,再綜合到整體,這是分析和考察事物的一個基本方法。[2]分析跨國旅游公司的公司經營項目,收集材料,并提取與旅游相關的元素,應用于標志設計中,在此次項目完成后,經由該公司審核后,采用了其中兩名學生的設計作品作為前期設計稿(如圖1)。競賽式教學實踐的優勢在于競賽任務的數量較多,針對的比賽對象較為廣泛,有針對學生的,有針對專業設計人員的,更多的是沒有任何限制條件的,取材相對于項目設計比較容易,下面分析一個VI設計的競賽式教學實踐的案例,在實習教學階段,教師采用競賽式設計的形式,通過互聯網教師確定了競賽任務,某歷史建筑博物館的標志設計,從博物館的背景資料中可以找到兩個關鍵詞“歷史”和“建筑”,從這兩個詞出發,尋找視覺元素,該比賽針對的是大眾,范圍非常廣,因此,奪得頭籌十分困難,但學生最終的設計作品從設計結構和設計寓意上都有極大的進步(如圖2)。2.2劣勢分析。項目式和競賽式教學實踐都有其弊端,項目式教學實踐雖然鍛煉了學生的專業技能,但項目的取材比較競賽式來說較為困難,隨機性較強,項目大小不一,項目內容和教學內容的符合程度較低,不能夠保證在每一次教學中都能有符合要求的項目;競賽式教學實踐,雖然取材容易,但相對于項目設計來說,社會要求較低,尤其是針對學生的比賽,設計作品會有所寬容,對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作用略小,同時無法適應社會要求,因此兩種方式應用在教學中目前還尚未成熟。

查看全文

環境設計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從完善基礎課程、重視應用類課程、細化專業課程這三方面分析了完善課程體系,指導實踐教育的方向,然后從案例教學法、模型教學法、項目式教學法、競賽式教學法和重視考核過程這五方面提出了環境設計專業實踐教育模式的創新策略。希望對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師提供幫助,促進其更好的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關鍵詞: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實踐;教育模式

環境設計專業實際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一個專業,其培養出的人才應該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與創新思維,但是有很多高校的進行該專業的教育時,教育模式老套,教學方法傳統,并不注重對學生的實踐培養,培養出的人才并不適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本文就主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下環境設計專業實踐教育模式的創新策略。

一、完善課程體系,指導實踐教育

(一)完善基礎課程。高校的課程體系是進行專業教育的核心與基礎,所以要想創新教育模式,就要從課程體系入手,完善課程體系,這樣才能具體指導學生的實踐。首先學生的基礎課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對基礎課程進行優化,要將基礎課程與環境設計課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我國大部分高校進行基礎課程主要是在大一、大二階段,開展的課程主要以色彩訓練與素描為主,基本是籠統的公共課程,與環境設計專業的相關性不強。所以要對此問題進行優化,可以減少一部分課程,將剩余的幾門課程中融入與環境設計專業密切相關的部分。例如,可以將單一的素描課改進為以學習空間或結構為主的素描,讓學生動手實踐,進行空間設計,從而深化環境設計的實踐內容。還可以讓環境設計教師與美術教師合作上課,這樣可以與后面專業的學習形成較好的接洽,從美術功底方面落實環境設計的實踐。(二)重視應用類課程。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將來要成為一名環境設計師,他們不僅要有創新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施工與實踐的基礎知識,尤其要了解不同環境下對不同材料的使用,及施工工藝等眾多方面的知識,這有了解這些,才能夠保證設計出科學、合理、安全的環境方案。但是很多高校教師不重視此環節,所以在完善課程體系的時候,應該提高應用類課程的比重,將課程與環境設計的要點全面結合起來,將材料構成、裝修、施工等相關內容加入在課程之中。并且還要教授學生施工及管理方面的知識,在課上積極的開展實踐,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三)細化專業課程。完善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還有細化專業課程,因為環境設計專業的實踐性非常高,其與社會需求的聯系密切,所以對學生的專業化程度的要求也是極高的。學生畢業后要在餐飲、建筑、酒店等公司從事設計工作,而這都涵蓋在公共空間設計的領域內,所以教師在進行原有教學的同時,還要深化、細化這部分知識,加入空間設計的相關內容。例如,可以開設室內空間設計、園林設計、建設設計等選修課程,豐富專業的課程體系,讓學生選擇更感興趣的領域,進行細化、針對化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而教師也要在研究這些課程的差異性,積極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實踐。

二、環境設計專業實踐教育模式的創新策略

查看全文

高職院校數學建模教學論文

一、數學建模教學現狀分析

在數學建模教學中,“講授法”還是主流教學法,雖也有啟發,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但由于互動不足,學生自主參與較少,主動性和積極性沒能有效調動起來,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學生沒懂多少,沒有理解掌握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二、數學建模教學的改革舉措

1.加強宣傳。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數學建模,可通過紙質媒體、電子媒體進行宣傳,還可通過組建學生數學建模協會開展活動廣而告之,還可通過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的案例,讓學生初步了解數學建模及其特點,產生學習數學建模的興趣。2.分類開課。為了讓更多學生受益,雖有競賽任務,數學建模選修課還是不應限定選課學生范圍,比如只限定一年級學生或者有意參賽的學生,而應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又考慮到選課的學生不全是以參加競賽為目的,不全是對數學建模感興趣,甚至有些是因為沒得選而又必須完成選修課學分的要求,可將選修課班級分“普及班”和“競賽班”兩類供學生選擇,既滿足學生選課的需求又兼顧競賽的需要,對不同班級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3.優化教學內容。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注意如下幾點:一是模型類型不宜太多,不要搞得太復雜,比如只講初等模型、簡單的優化模型;二是模型數量不宜太多,以4-6個為宜;三是難度不宜太大,還應循序漸進,內容最好為學生了解、喜聞樂見,所選模型應有利于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創新思維;四是加入數學軟件的教學,讓學生“玩起來”,初步學會數學軟件的使用,體會數學建模與普通數學的不同之處,體驗到數學的用武之地。4.改進教學方法。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法,學生一般處于被動狀態,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要學好數學建模需要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更多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來,因此應該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等。

三、收獲與體會

從2013年開始,我們在數學建模選修課教學中進行了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如下收獲和體會:1.數學建模課堂教學面貌換然一新。任務驅動、互動式、研討式等教學法的綜合運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積極探索的新型學習模式,踐行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育精神;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研究學習,讓學生親歷知識產生與形成的過程,學會獨立運用其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知識發現與重構,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使課堂充滿活力。2.樹立了學生學好數學建模的自信心。由于教法得當,優化了教學內容,加入了數學軟件的學習,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通過親身實踐、主動探索去學習發現知識,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克服困難的樂趣;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漸進的內容安排,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建模難以學習;而且內容貼近生活實際,使學生不再認為數學無用武之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3.教師要善于組織、指導、監控。教師組織安排教學內容時,必須要對教學內容要有透徹的理解,教學設計要有較強針對性,切實可行,要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在學生自主協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監控學生的學習進程,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碰到有哪些困難,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或組織學生攻堅克難。

查看全文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深入發展,教育方略得以創新,為提升教學質量奠定基礎。其中,情境教學法作為營建科學有效教育氛圍、為學生構設寓教于樂教育環境、凸顯學生課堂教學本體地位的創新型教學方法,在新課改浪潮下順勢而生。文章通過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方略進行研究,以期為推動初中歷史教學良性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歷史教學;應用

情境教學法主體是學生,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角色扮演、情境體悟氛圍及情境教學問題,使學生將自身情感投入到所學內容中,為學生思維與教育內容有機融合提供路徑,學生在深切體悟教育內容基礎上,可系統掌握相關知識,相較于以往口傳心授式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更具趣味性,學生課堂教學實踐性更強,繼而在落實教育目標基礎上,達到培養學生表現力、領悟力、觀察力、自信心等核心素養教育目的,凸顯情境教學法應用價值。基于此,為使初中歷史教學水平得以提升,研究情境教學法應用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善用生活實踐資源落實情境教學法

在傳統初中歷史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向學生主觀灌輸歷史知識,使學生無法有效體悟教育內容,影響初中教學水平提升成效,究其內因源于教師未在學生思想體悟與歷史知識之間建立有機關聯,使學生無法積極主動注入自身體悟學習歷史知識,為此教師應善用生活實踐資源,依據“以史鑒今”教育理念,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學氛圍,引導其在情境體悟過程中,通過生活實踐經驗,感受并理解歷史知識,在自身與歷史知識之間建立關聯,為高效落實歷史教育目標奠定基礎[1]。

二、依據“新舊”歷史知識關系創設教學情境

查看全文

微項目教學法在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

摘要: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是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解決民辦高校學生基礎薄弱、能力層次不一、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本文以項目式教學方法為出發點,提出一種探究式的學習模式,將教學內容、知識點融入一個個微小項目中,以真實的電路環境,引導學生獨立、快速地完成項目,同時培養學生個人思考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習自信心與積極性。

關鍵詞:微項目;《數字電子技術》;教學法

《數字電子技術》是電類專業一門不可缺少的專業基礎課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論體系,又有很強的實踐性。該課程是學生準備走向更復雜更實用的應用領域,是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前的技能培訓課程,作用在于鞏固基礎、注重設計、培養技能、追求創新、走向實用。學好該課程,能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是電氣、電子及通信等電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涉及知識點多,實用性強,純粹的理論講解并不能滿足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為加大實踐環節,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積極進行項目式教學的課堂探索,但因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本身的限制,展開項目式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強,而且相關項目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再加上整合項目過程中,仍脫離不開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對民辦高校學生而言,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文從民辦高校學生能力需求為出發點,以微項目為載體,重構《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內容,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改革進行積極探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市場競爭力。

1民辦高校《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數字電子技術》是我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核心課程。該課程前身為《數字電路》,最早面向2004級本科學生開課。2019版人才培養方案中,按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命名方式,更改為《數字電子技術》。這期間,對理論和實驗教學課時比例進行多次調整,但教學方法上仍偏重于理論知識點的講解,導致學生實驗時,做出實驗結果,卻不能將理論運用其中,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知識的運用能力較差,也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弊端。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從教學內容上講,課堂教學偏重理論,各種數字電路的實物元件基本以圖片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的直視感不強,同時理論教學注重基礎知識能力的訓練,要求學生會分析和設計各種功能的數字電路。目前,課堂教學上主要讓學生按照分析或設計的步驟,完成功能的分析,或設計出邏輯電路圖,真正的實物制作過程并未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度不夠。這樣,工程設計的理念無法完全呈現在學生面前,僅限于理論設計部分,參與到各種學科競賽時,就會感覺在看天書一般無從下手,直接放棄參賽機會,與其他院校學生同臺競賽的機會也就喪失了,大大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2)從實驗教學上講,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實驗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能根據邏輯表達式或邏輯電路圖連接出正確的電路進行實驗結果的測試。但在調試實驗電路、分析實驗結果上存在很大問題,尤其是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在連接電路后未能得出應用的實驗現象時,就會畏難,直接放棄調試;更有一部分學生得出正確的結果,但卻不知如何將所學習的理論與實驗結果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理論與實踐環節脫節嚴重。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不強,不善于主動思考,積極解決問題,對教師依賴性強。(3)從考核方式上,以傳統試卷方式進行考核,對實驗的考核欠缺,而且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占比不高,沒有統一的考核方式進行考核,學生重視性不強,將大部分時間用在了理論考核上,同時對創新能力的考核也無法在試卷中體現出來,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無法很好地達到要求。由此可見,我校目前關于《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無論從教學內容上還是考核方式上,都無法滿足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

2微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查看全文

淺談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改革與應用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醫學教育事業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醫學機能學實驗是基礎醫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科對促進學生學習醫學基礎知識和培養臨床技能操作、科研思維、動手能力都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由于傳統的機能學教學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對機能學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未來從事臨床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就目前已經實施的醫學機能學教學方法進行分析,以期為進一步深化機能學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和指導。

【關鍵詞】機能學實驗;病例討論;臨床手術模式;實驗競賽;PBL;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的科學,實驗課教學質量的高低,對未來學生的職業的發展、科研興趣的培養和臨床技能的提高均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醫學機能學實驗是以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等相關基礎醫學學科知識為理論基礎的綜合性很強的實驗學科。但是由于理論學科間教學內容缺乏相互交叉和滲透,學生對學科內容缺乏認識和理解,從而導致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不足,也造成了實驗教學內容的重復和浪費。近年來,我國大部分醫學院校都在對機能學實驗教學進行不斷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效果,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思維,提高教學質量。

一、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的機能學實驗教學模式是教師課堂結合多媒體課件授課,課上教師講解完實驗原理、目的、動物、材料、方法后,由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教師實時指導答疑。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學生和教師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備課,且每組學生所做的實驗內容是一樣的,學生按部就班的完成實驗內容和書寫實驗報告。這種教學方法中適用于積極主動,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且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臨床知識聯系較少,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師生缺乏交流等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病例討論式教學法

查看全文

高校混合式教學法探討

摘要:近年來,混合式教學法在高校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如高校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滯后、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割裂、教和學主體能動性缺失等。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學法;在線學習

當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蓬勃興起,改變了人類獲取知識和技術的方式,使得優質教育資源全球共享成為可能。這對傳統的高等教育教學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也引起了專家學者對高校廣泛應用的混合式教學法的重新審視。

1混合式教學法的應用狀況

Garrison和Vaughan把混合式教學法(BlendedLearning)定義為面授與在線學習的有意融合。面授的口頭交際與在線書面交際最優融合在一起,兩種學習方式的優勢相結合,成為獨特的學習體驗[1]。教育范式正在向包含更多的在線學習、混合式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方向轉移[2]。混合式教學法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已推廣多年,但是其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本論文擬重點探討我國高校基于網絡課程平臺的混合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2混合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查看全文

項目教學法與數學建模教學改革路徑

摘要:首先以數學建模課程的發展現狀為切入點梳理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接著從數學建模課程的內容設置、學生知識掌握運用的差異性、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命題導向及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團隊構成等4個方面,對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改革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最后從教學設計、項目設計、項目驗收、團隊建設等4個方面提出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數學建模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以期能全面提升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數學建模;實踐路徑

進入21世紀,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產業的不斷升級,社會發展和時代所需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7年2月以來,在教育部的積極推進下,新工科建設成為一個新的研究熱點,從“復旦共識”到“天大行動”再到“北京指南”,這些對新工科建設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詮釋,而對于培養理工科專業人才的高等院校教師來講,培養復合型人才則是適應新工科建設進而促進學生成才就業的有效措施,而復合型則需要綜合能力的培養。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教育理論研究主要設計一些基本的訓練和規則來引導學生完成一些有意義的任務,使學生能積極獨立地掌握知識[1],通過項目教學法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創新、自主學習、組織協作、信息挖掘與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數學建模是利用數學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門數學應用技術課程,本文以數學建模課程為教學平臺,結合項目教學法,利用合適的數學工具和計算機軟件對自然科學、社會生活、經濟熱點、社會焦點等十分重要的實際問題建立多個項目清單,進行針對性的項目教學,探索培養學生創新實踐、獨立思考、協同合作、信息挖掘、信息聚合、科研等能力的有效途徑,進而提出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數學建模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

1數學建模課程教學的發展現狀

自1992年第一次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至今,其參賽規模在逐年增大,2020年,有來自中國及美國、英國、馬來西亞的1470所院校/校區45680隊(本科41826隊、專科3854隊)13萬多人報名參賽。作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其影響力愈發深遠,相應地圍繞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改革的相關研究也比較多,目前主要集中在2個方面:一方面,分別從科學研究[2]、項目驅動[3]、問題情境驅動[4]和智能教育[5]的維度對數學建模課程進行教學方法創新,還有一些學者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6]、雙向式教學和自學與導學式教學模式[7]引入到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中去;另一方面,一些學者把項目教學法引入到高職數學建模課程的講授中去[8-10]。這些研究對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改革的整體發展無疑是有益的。然而,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數學建模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傳統課堂多以講授為主而教學理念創新的動力不足,重視理論知識講解而輕視上機實踐操作,聚焦競賽獲獎等級而忽略平時成績考核,關注學生整體知識獲取而忽視學生個體潛能挖掘,師資力量傾向“單兵作戰”而缺乏團隊建設的理念,知識講授過多倚重單一教材而缺少“量身定制”內容的補充。這些問題既與數學建模課程作為多數高校選修課[11]需要講授的內容偏多而設定的課時較少有關,也與多數高校只看競賽成績不問教學效果的功利視角相連,同時還與傳統教學模式盛行、創新教學方法不足的整體教學氛圍有較大關系。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圍繞項目教學法在數學建模課程教學中的深入運用,探索破解制約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效果的瓶頸問題。

2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數學建模教學改革的理論分析

查看全文

市場營銷調研體驗式教學研究

摘要:為了更好地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提高教學效果、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文章以《市場營銷調研》課程為研究對象,探索項目體驗式教學在課堂授課渠道、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渠道、專業實習基地平臺校企合作項目渠道的多渠道應用實施方案,總結了方案實施的意義,并指出實施多渠道項目體驗式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多渠道;項目體驗式教學;市場營銷調研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數據覆蓋的環境下,企業迫切需要能實施高水平市場分析的應用型人才,市場調研是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分析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市場營銷調研》課程作為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在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門應用性和技術性很強的課程。然而在目前現有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多地接受了專業理論知識的培訓,而缺乏實踐操作應用的機會,同時單一的專業理論知識教學的課堂教學效果欠佳,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2018年9月,在“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中指出:健全資源共享機制,推動將社會優質教育資源轉化為教育教學內容,培養真正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因此,實施多渠道項目體驗式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市場營銷調研》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動手能力,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一、多渠道項目體驗式教學法在《市場營銷調研》課程中的實施方案

多渠道項目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課堂講授市場營銷調研理論知識的同時,組織、策劃和實施體驗整套調研項目,以學生參與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專業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實際應用能力。同時以課堂授課為基點,借助專業特色實習基地平臺,參與全國性技能大賽,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學生市場調研的綜合應用研究能力。多渠道項目體驗式教學法在《市場營銷調研》課程中的具體應用方案如圖1所示。(一)課堂授課渠道中的項目體驗式教學。《市場營銷調研》課程內容主要包括:明確調研選題、確定調研計劃、設計調查問卷、實施現場調研、數據整理分析、編撰調研報告這幾個模塊。在傳統的課堂理論授課中,學生只能了解各模塊的內容,難以體會具體的實際操作,更別提各模塊之間知識系統化的融會貫通,而使用項目體驗式教學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實踐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任務中來,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能所用。在課程開始之初實施分組,讓6-8位學生組成項目組,在教師具體講授市場營銷調研相關理論模塊的同時,各項目組同步實踐體驗完成整個市場營銷調研過程,具體的項目體驗式教學過程如下:1.明確調研選題在選題階段,項目組依據各自的興趣點自主選擇調研選題,在搜集、整理和分析二手數據的基礎上,學習識別區分現象,明確具體的調研目標和假設。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把握選題的價值和意義,指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真正鍛煉學生二手數據的搜集和整理能力、診斷營銷問題的能力。2.制定調研計劃在制定調研計劃階段,項目組需要在各自選題的基礎上,依據已經明確的調研目標和信息需求,制定一個整體的調研規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學習體驗如何在宏觀上把握一個項目的整個調研過程,體會具體實施一個項目之前制定計劃的重要性。3.設計調查問卷在設計調查問卷階段,項目組需要選擇合適的數據收集方法、設定問題和測量方式、確定問卷結構布局和評估問卷、預調查。教師需要幫助項目組把控問卷的質量,便于各項目后期數據分析和調查報告撰寫的順利推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真正參與設計問卷,從而真正掌握問卷設計的流程和技巧。4.實施現場調研在現場調研階段,項目組可以自主使用市場調研中常用的訪談法、調查法、觀察法。教師需要幫助解決在問卷發放的實際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這樣,學生可以在實際操作中體會訪談過程中有效溝通的技巧。5.數據整理分析在數據整理分析階段,學生需要針對項目組收集的問卷在教師的幫助下,使用相關的數據處理軟件,實施整個的數據處理過程,通過軟件處理,不僅僅可以獲得簡單的描述性統計信息,還可以探索檢驗變量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升學生對數據處理的獲得感和成就感。6.編撰調研報告在調查報告編撰階段,各項目組將之前獲得的數據結果,用文字和語言有效地傳遞出來,賦予數據以意義,從而完成前期的設定的調研目標,并且學習如何用最佳的方式展示和匯報。因此,通過課堂授課渠道的項目體驗式學習,學生可以充分掌握市場營銷調研的基本技能。同時積極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主動學習,激發求知欲望,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二)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渠道的項目體驗式教學。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是大學生思維能力實戰化訓練的有效途徑,為大學生展示創新能力和成果搭建了重要的平臺。因此,市場營銷調研的各項技能需要在實踐應用中才能有所提升,學生應該配合參與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在比賽中有效運用所學習的方法,提高調研能力,展現學習成果。通過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渠道的項目體驗式學習,可以引導學生的創新和實踐,提高他們的組織、策劃、調查實施和數據處理與分析等專業實戰能力,培養其社會責任感、服務意識、市場敏銳度和團隊協作精神。通過比賽,學生在與兄弟院校的專業技能較量與交流中,可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營銷調研的綜合運用能力。(三)專業實習基地渠道的項目體驗式教學《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中指出:要提升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水平。廣泛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逐步擴大參與企業范圍和領域。通過課程渠道和比賽渠道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市場調研的具體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和技能如何在企業中實際運用并為企業創造價值,也是《市場營銷調研》課程教學中的難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高校都在倡導專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尤其是應用型專業。校企合作與課堂理論教學、實驗、實訓和專業見習都不同,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豐富了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也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這是一種教師與學生直接參與,共同對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側重于理論聯系實際,是一種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時常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調研課題,企業也十分樂于與高校合作,幫助其解決問題。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在專業實習基地實習的機會,實現此類合作。通過專業實習渠道的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真實參與企業的市場分析決策,在市場動態競爭中進一步檢驗其市場調研的綜合應用和分析能力。

二、多渠道項目體驗式教學實施的意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