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計算機競賽團隊建設模式

時間:2022-09-30 15:35:49

導語:大學生計算機競賽團隊建設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計算機競賽團隊建設模式

摘要:目前師范類專科學校的計算機專業學生培養目標比較模糊,學生有想走技術路線的,也有考教師資格證的。是技術性人才還是師范類人才定義不清晰,計算機比賽中成績不如高職類院校。針對這些問題,該文通過大學生計算機競賽團隊建設,參考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和國外的貝爾蘭卡斯特制的培訓模式,提出核心學生傳幫帶的計算機競賽團隊模型,解決學校、指導老師和學生的困擾問題。

關鍵詞:計算機競賽;團隊建設;模式;研究

為了拓展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大學生的競賽越來越多,內容豐富多彩。以專科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為例,可以參加職業技能比賽、計算機設計大賽、創新創業比賽和職業生涯規劃比賽等。但是部分專科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不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對這些競賽都是臨時通知,沒有事先組織和規劃。特別是對于創新創業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比賽,參加的學生少,指導老師對比賽內容不了解,對比賽不重視。研究發現這些學生不參加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老師的引導,擔心自己能力不夠,不能獲獎。不敢嘗試,不能勇敢地邁出挑戰自己的一步,等畢業了走上社會之后面對的困難更多。針對這些問題,該文參考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和國外的貝爾蘭卡斯特制的培訓模式,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1-3]。

1問題分析

綜合分析現在大學生計算機競賽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1學校層面

(1)二級學院沒有賽前規劃,比賽都是臨時通知、臨時組織,比賽結果質量受到影響;(2)學校對比賽不重視,對獲獎同學和指導老師的獎勵太少,導致學生和指導老師缺乏比賽積極性;(3)比賽沒有融入教學,大部分學生到大三做畢業設計時都不具備獨立完成一件計算機作品的能力。

1.2指導老師

(1)指導學生比賽需要消耗時間和精力,收到的回報太小,部分老師不愿意作為指導老師;(2)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年齡偏大,對學生的溝通和指導效果不如年輕的指導老師;(3)部分指導老師安于現狀,沒有繼續學習,對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了解甚少,曾經所學專業技能已經被時代淘汰,導致參賽作品的水平太低,不能獲得好的成績。

1.3學生

(1)學生太懶惰,大部分時間用于玩游戲,學科任務都完成不了,不愿意參加相關競賽;(2)有部分學生想參加比賽,擔心能力不足,得不到老師引導,不敢報名參加;(3)部分學生在參加比賽過程中遇到困難就退縮,也不及時和指導老師溝通,最后無法完成參賽作品。

2培養模式探究

2.1團隊組建

根據專業學院,把年輕教師和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分別組成3個小組,建議每組不少于3人,年輕教師不少于2人。每個團隊有一個年輕教師作為帶頭人,主要負責團隊的管理,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更多指導專業技能。

2.2培養模式

參考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和國外的貝爾蘭卡斯特制,該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從大一開始至大三上學期培養的學生中選出專業技能比賽和綜合素質比賽的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同學每個類別2人。根據比賽類別的案例、技術要求和技術知識等內容對這部分同學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勝任教師的指導工作來指導其他同學參加比賽。待這批同學畢業之前會繼續選出大二的同學進行培養,依次循環,保證每年參賽指導工作的運轉,這樣可以減少指導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模型中加入績效考核,大一上學期,把新生班級的自愿報名參加競賽隊伍的同學分為不同的競賽類別,為了提升競賽作品的質量,指導老師會每周安排學習任務。學生必須每周按時完成分配學習任務,每位同學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都將作為學期末的績效考核指標之一。績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淘汰不積極學習的同學,提升學生的質量。加入競爭機制,大二學生通過大一的學習,需完成參賽作品,根據學習積極性、參賽作品的成績和指導老師和核心隊員的建議,選擇核心隊員。最終形成一個核心學生為主的傳幫帶循環模型[4]。

3問題解決

3.1學校層面

校園信息化建設對高校建設非常重要,以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存在部分信息化平臺系統現有功能不足,輔助學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平臺系統待開發的問題。總結學校目前的信息化建設優缺點如下:(1)教師招聘管理系統,現狀為無系統,采用傳統郵箱報名,增加工作量,影響招聘工作效率;(2)教師考勤管理系統,現狀為使用OA來完成申報和審核,無匯總功能,年終還需要人工來完成考勤統計;(3)學生考勤管理系統,現狀為使用第三方付費軟件;(4)校園信息化大數據,現狀為校園中的信息化平臺每天產生大量的數據,但是學校沒有把這些數據利用起來,部分系統獨立存儲,形成信息孤島。學生可參考表1中的校園信息化項目作為參賽作品。項目完成后還能幫助學校構建信息化平臺,為校園建設做貢獻。

3.2師生共贏

指導老師可以把主持或參與課題作為學生參賽的內容,一方面學生可以參與科研也可以接觸計算機前沿技術,另一方面指導老師可以完成科研內容。計算機專業老師的課題都涉及軟件開發和算法設計,老師在完成自己課題的同時帶領學生共同參與,可分配給學生完成部分簡單內容,待學生技術成熟后,在分配核心內容。部分老師因年齡偏大和沒有職稱需求等原因缺乏科研動力,借助學生的參與,幫助老師完成課題。

4案例實踐

2019—2021年,以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信息學院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為例,學生專業有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物聯網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數字媒體技術、電子商務、現代教育技術。總結了近幾年適合該學院學生參加的相關云南省的競賽,從比賽內容上看,計算機專業技能類的比賽有:(1)云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適合參加的類別有物聯網和軟件測試;(2)“振興杯”云南省青年職業技能大賽,適合參加的類別有計算機程序設計員(云計算平臺與運維);(3)云南省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適合參加的類別有軟件開發、數字媒體、數據可視化。計算機專業技能類的比賽就比較復雜,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計算機專業知識能夠完成一個作品或有典型案例的問題解決能力。2019—2021年,采用該文提出的核心學生傳幫帶的計算機競賽團隊模型。近3年大學生計算機競賽團隊建設情況如表1所示,發現每年教師隊伍的人數都在增加,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團結建設隊伍中,每年參賽的學生人數都在增加,學生獲獎人數也在增加。隨著團隊建設的開展,學生的獲獎情況在逐年增加,雖然沒有獲得一等獎,但是學生參賽獲獎率提高了40%。在指導老師科研和學校信息化建設方面,經過3年的團隊建設,指導老師在課題立項數中明顯提升,2021年有2項項目結題,同時有16篇論文公開發表,包括5篇核心期刊,成果豐碩。在校園信息化建設方面,建設學校教師考勤管理系統和高校教師招聘管理系統,教師考勤系統實現在線統計考勤情況提升招聘工作效率,高校教師招聘管理系統完成教師招聘線上報名和審核。高校教師招聘管理數據通過數據收集,實現了高校教師招聘大數據的可視化平臺,提升了學校人事管理工作效率[5-6]。

5結語

通過3年來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70余人的大學生計算機競賽團隊,其中指導教師11人,占計算機專業教師人數的35%左右,參與學生人數80余人,占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總數的39%左右。實例證明,大學生計算機競賽團隊建設采用核心學生傳幫帶的計算機競賽團隊模型實現每年學生新老交替的流動式發展。該模型可以提升學生技能和獲獎,指導老師科研能力和學校信息化建設。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要想提升學生獲獎等次,指導老師需要提升能力,指導老師的指導時間就會減少,以后研究方向需要考慮更多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郁春蘭.淺析高職院校科技創新團隊建設[J].現代交際,2019(21):64-65.

[2]劉偉,王菊,馮榮普,等.基于“挑戰杯”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作家天地,2020(15):104,139.

[3]徐禮金.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競賽活動與常規教學相結合的研究與實踐[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6):132-134.

[4]曹陽,彭小峰,葉紅.面向人工智能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建設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24):55-56.

[5]夏雨溪.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工程化培養項目的實施與管理[D].廣州:廣州大學,2019.

[6]劉海,李雷,張曉春,等.智慧型信息與通信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38(8):233-237.

作者:宋東翔 王怡然 樊蕾 畢丞姬 單位: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德宏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