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混合式教學法探討
時間:2022-06-27 03:35:47
導語:高校混合式教學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混合式教學法在高校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如高校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滯后、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割裂、教和學主體能動性缺失等。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當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蓬勃興起,改變了人類獲取知識和技術的方式,使得優質教育資源全球共享成為可能。這對傳統的高等教育教學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也引起了專家學者對高校廣泛應用的混合式教學法的重新審視。
1混合式教學法的應用狀況
Garrison和Vaughan把混合式教學法(BlendedLearning)定義為面授與在線學習的有意融合。面授的口頭交際與在線書面交際最優融合在一起,兩種學習方式的優勢相結合,成為獨特的學習體驗[1]。教育范式正在向包含更多的在線學習、混合式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方向轉移[2]。混合式教學法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已推廣多年,但是其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本論文擬重點探討我國高校基于網絡課程平臺的混合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2混合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由于混合教學法實施的復雜性和多維性,在高等教育教學領域其潛力的發揮依然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出現諸多問題,呼喚新的范式轉換。
2.1高校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滯后
教學資源協助師生開展教與學活動、為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提供顯性或隱性教學材料、教學環境和教學服務支持。但是不少高校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硬件設施很難物盡其用,使用效率低下。原因是由于資金短缺,后期設備管理維護更新跟不上,設備故障多,網絡傳輸性能不佳。硬件資源建設薄弱嚴重影響了師生運用技術的信心和積極性。其次,部分軟件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交互性、兼容性和實用性尚有待提高。陳堅林教授認為教學是否成功,尤其是學生課外自主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軟件資源[3]。事實上各高校都存在忽略需求、重建設輕應用管理、軟件更新周期長等問題。最后,部分高校在網絡課程建設上重量輕質,比較集中的問題有:課程資源匱乏,靜態封閉資源多,互動環節少,更新不及時;欠缺對網絡學習者的認知水平分析,學習內容組織及表現方式欠佳,忽視情境設計等[4]。
2.2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割裂
混合式教學要求把課堂上的知識傳授和互動與課后的在線協作學習協調和互補,而當前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嚴重脫節,學生未能在網絡資源和技術的支撐下開展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協作化、探究式學習。盡管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轟轟烈烈進行了很多年,但是當前統治各層次高校課堂教學的依然是傳遞式教學模式。在線學習本應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自然延伸。但是,在當今大數據時代,受到席卷全球的慕課、名校優質網絡開放課程的沖擊,網絡學習平臺受技術等因素限制遠未發揮其管理知識、共享資源、師生互動的多重功能,沒能成為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手段。
2.3教和學主體能動性缺失
相比實施混合教學法所需要的資源環境的硬、軟件建設,教師因素是更重要的。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法的具體方式、過程還沒有真正地重視和理解、對混合學習系統各要素缺乏深入思考、教師自身協同發展意識薄弱等因素是導致混合式教學法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從學生層面來看,混合教學法意味著學生要發揮比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更大的主觀能動性。
3改進措施
3.1營造豐富優質教學資源環境
高校資源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繁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考慮當前現實發展的需要,還要兼顧長遠的需求。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要著重做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協同,轉型升級現有課程。知識的可視化,教學環境的虛擬化,人際互動化和智能化是人類獲取信息最重要方式[5]。高校要以創建精品課程資源為重點,按照新的教學理念,對現有校際網絡課程實行升級換代,提升課程的交互性、可視化、數字化和自適應化。二是倡導多校協同,共建共享。要鼓勵高校在課程體系、課程資源、教學團隊、教學研究、學術研究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應對發展挑戰。
3.2促進師生角色和觀念轉換
首先,在當今復雜多變的教學環境中,教師要充分認知自身在新的混合教學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從講臺上的賢人變成課堂教學引導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協調者,課堂行動研究者和反思者、教學環境的設計者、學生學習數據的收集者和分析者、學習成果的診斷與評價者。混合教學模式也變革了學生學習的方式。學習是學生結成探究共同體,利用移動智能學習終端,接收定制的教學內容,不斷質疑、反思、實踐,建構新知識的過程,是實踐-感知-思考和身體-心理-靈魂等共同參與的整體學習(holisticlearning)和深度學習[6]。
3.3創新混合教學模式
何克抗教授強調課堂教學才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教育信息化,不能總是“敲邊鼓”,總是打外圍戰;而必須面向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要打攻堅戰[7]。目前網絡上豐富的國內外名校公開課、微課、慕課、SPOC等大數據學習資源為高校教師開展新型的混合式教學提供了便利。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優質教育資源,拓展教學內容,采用以微視頻或微文本為載體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這樣知識的掌握可以由學生通過訪問網絡資源、觀看視頻、收聽播客、閱讀電子書來高效完成,而課堂上更多的時間用來開展基于真實項目的學習,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辯論、討論、競賽、評價,打造高效、互動的課堂。
4結論
高等教育已經從工業化時代的大規模生產模式進入到個性化、適應性的教育時代,混合教學模式呼喚新的范式轉換。高校要重新定位,在快速演變的知識社會適應變化的現實語境,轉向更靈活、更互動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在新語境中重構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
作者:甘容輝 單位:廣東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2]《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4高等教育版)》[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2):14-28.
[3]陳堅林.外語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建設——一項基于部分高校信息資源建設的調查研究[J].外語學刊,2014(5):95-100.
[4]李彥敏.美學在網絡精品課程設計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8(8):84-85.
[5]鐘啟泉.課程的邏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6]何高大.二語習得視覺化研究的幾個關鍵問題[J].外語電化教學,2014(1):27-32.
[7]何克抗.從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下)[J].中國電化教育,2004(4):22-26.
- 上一篇:高校英語項目教學法研究
- 下一篇:目標教學法在普通氣象學課程中的運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