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22:03: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醫護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醫護理

中醫護理培訓對中醫藥護理質量的影響

中醫作為我國傳統醫學,中醫護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近年來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中醫護理在臨床護理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對促進患者康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中醫護理技術包括穴位敷貼、中藥熏洗、穴位按摩以及耳穴埋籽等,雖然在臨床護理中具有其獨特優勢及效果,但是護理人員中醫護理操作技術水平、熟練程度以及規范性等會對其護理應用效果及護理質量帶來一定影響[2],研究表明[3],中醫護理培訓不僅有助于促進中醫藥的持續性發展,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提高相關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技能,保障中醫護理效果。為此,本研究就加強中醫護理培訓對中醫藥護理質量的影響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1月—2022年1月醫院心肺康復科收治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0~75歲。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2~7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共納入10名護理人員,兩組護理人員無變化,均為女性,年齡23~47歲;工作年限1~20年;其中護士5名,護師3名,主管護師2名。患者納入標準:①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②臨床資料完整的患者。③認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患者排除標準:拒絕參與研究的患者。護理人員納入標準:①具備護理大專學歷及以上的護理人員。②研究期間未發生崗位變動或者離職的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排除標準:①未獲得護士資格證書的護理人員。②參與研究前有中醫護理培訓經歷的護理人員。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對護理人員進行常規中醫護理培訓15d,培訓內容主要涉及飲食護理、穴位敷貼護理、中藥熏洗護理、穴位按摩護理及耳穴埋籽護理等,將相關中醫護理技術培訓資料發放給護理人員,包括中醫護理技術概念、技術要領、操作規范及注意事項等,同時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考核完畢后再對患者進行中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中醫護理培訓。具體如下:①在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前,需要先指導其對中醫常用基礎知識進行回顧,包括穴位知識以及經絡知識等,同時還可以通過邀請臨床資深專家對護理人員進行多模式授課,例如小班教學以及臨床實踐等,以為后續正式培訓的開展奠定基礎[4]。②護理人員在中醫護理培訓中需要分別對痛癥、痹癥的疾病護理以及中醫綜合護理等方面全面入手,并且使其明白在面對痛癥患者群體時,如何合理應用并發揮中藥熏洗以及穴位按摩等中醫優勢技術,引導其學習在中醫護理中如何布置、規劃布局,不斷完善病房條件,從而可以更好的為患者提供中醫護理服務,提高中醫護理質量控制效果。③安排專家為護理人員一一傳授各種中醫適宜技術相關知識,為護理人員說明各項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流程,以提問的方式帶領護理人員回憶整理中醫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使護理人員可以充分運用中醫思維[5]。④通過實踐來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操作技術,使其明白各種循證按摩護理方法以及穴位推拿護理方法等,知曉中醫經絡基本知識以及中醫藥人文精神在中醫護理中的重要性。⑤安排專家對科室中常采用的中醫治療病癥的護理干預措施予以詳細的指導說明,例如心肺康復科中各種心肺疾病的中醫辨證施護以及特色療法等。⑥在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培訓中,需要進一步注重提高其在患者情志以及飲食等方面的護理要求,例如在情志方面,要求護理人員加強和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于存在的不良情志,可以通過案例列舉的方式使護理人員明白如何和患者進行正確的溝通交流以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志;而在飲食調護方面,在培訓過程中可以通過痛癥以及痹癥等不同方面例舉能夠對患者機體功能有調節作用的膳食,例如對于治療期間發生消化不良情況的患者,若其病機是胃失和降以及為脾虛氣滯,則其飲食原則需要以理氣通降以及健脾和胃為主[6]。通過上述培訓措施對護理人員連續培訓15d后再安排其對患者開展中醫藥護理。

查看全文

探索骨折術后中醫護理干預措施

【摘要】骨折作為突發疾病,不可避免地導致患者出現軀體功能和活動受限,機體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正確的護理能夠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促進骨折的愈合。總結不同類型骨折的患者126例,經中西醫對癥結合治療和加強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將中醫護理干預總結如下。

【關鍵詞】骨折;中醫護理干預

一、基本資料

我科126例患者,均為住院患者,其中男76例,女56例;年齡2-76歲,平均年齡39歲;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2例,單純合并多處骨折12例,多發性粉碎性骨折63例。住院時間14-60天,平均37天。所有骨折經過復位固定手術,全部病例痊愈出院。

二、護理干預

2.1心理護理:患者突然受傷造成骨折,劇烈疼痛和肢體功能障礙,易產生緊張和恐懼心理,擔心手術效果,懼怕殘廢。心理因素的積極與是將直接影響患者術后骨折的愈合。護理人員應該穩定病人的情緒,耐心傾聽病人的需求,并且給予滿足,多與他們溝通、尊重和關心他們,給予精神安慰,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另外,還需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后顧之憂.生活上要照顧周到,和藹可親,關心體貼,細致入微,還應該注意到病人的心理狀態,多做些心理輔導,盡量減輕病人的壓力,幫助治療。

查看全文

骨折術后中醫護理論文

摘要:骨折作為一突發疾病,不可避免地導致患者出現軀體功能和活動受限,在心理上產生負性刺激,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痛苦和經濟上的負擔。因此,對骨折患者做好恢復期的護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復,達到生活上自理是至關重要。2005-06~2008-06,我院收治不同類型骨折的患者426例,經中西醫結合對癥正確治療和恰當的護理,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關鍵詞:骨折術后;恢復期;中醫護理;體會

一、臨床資料

1.1病例資料本組426例患者,均為住院患者,其中男285例,女141例;年齡3~88歲,平均年齡45歲;上肢骨折198例,下肢骨折219例,骨盆骨折7例,脊髓損傷2例,單純合并多處骨折228例,多發性粉碎性骨折384例。住院時間13~62d,平均24d。

1.2治療方法骨折復位固定手術術后盡早功能鍛煉;加強情志疏導;結合理療、針灸、中藥內服、抗生素預防感染及并發癥的發生。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加強中西醫結合護理。

二、護理體會

查看全文

中醫護理技能在護理管理的作用

在中醫治療過程中,醫療和護理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中醫認為三分治七分養,強調治未病[1]。由此得知護理在中醫治療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為了提升中醫護理技術水平,必須做好中醫護理管理工作,使中醫護理在臨床各類疾病中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2]。本研究具體分析在護理管理中應用中醫護理技能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60名護理人員參與本研究。全部護理人員均為女性,根據護理人員接受的護理管理方法不同分為觀察和對照組,各30名。觀察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7.2±3.3)歲;學歷:本科學歷有6名,專科學歷有22名,中專學歷有2名;職稱:護士21名,護師6名,主管護師3名。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7.5±3.4)歲;學歷:本科學歷有5名,專科學歷有23名,中專學歷有2名;職稱:護士19名,護師7名,主管護師4名。兩組的年齡、學歷、職稱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管理模式下的護理管理;觀察組則在護理管理中應用護理技能,具體包括。1.2.1中醫護理知識繼續教育。中醫學內容廣博,內涵豐富,為了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必須不斷進行護理知識再教育。管理人員應該按照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進行不同護理知識的再教育,并且定期進行考核,確保護理人員真正掌握,并將護理人員考核成績納入績效考核,提升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1.2.2培養專業中醫護理人員。從實際情況來看,中醫護理操作實質和西醫護理存在較大相似性,其中中醫穴位的穴位注射類似于西醫肌肉注射,另外操作核對、病情評估以及操作消毒都存在較大相似性[3]。不過實際臨床工作中大部分護理人員都是西醫,基本沒有接受過中醫系統的護理知識教育。所以我院根據護理人員學歷的差異以及護理人員對中醫護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對護理人員進行針對性培養,重點培養高學歷護理人員以及中醫護理知識掌握良好的護理人員,逐漸形成一支穩定的專業中醫護理隊伍。1.2.3提供機會進修學習。醫院定期都會為護理人員創造一些學習中醫護理的機會,包括院內開展中醫知識講座,通過視頻學習中醫操作技能,參加上級醫院舉辦的中醫繼續教育學習班,拓展她們的視野,更新理念和知識。1.2.4在實踐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技能。鼓勵護理人員在對病人實施護理時合理應用中醫護理技能,醫院常規開展的中醫護理操作項目有16項,包括耳穴壓豆、拔火罐、中藥熏洗、中藥外敷、刮痧、穴位貼敷、中藥灌腸、穴位按摩、艾灸等[4]。1.2.5加強護患溝通。每項中醫操作都需要10min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護理人員在實施中醫護理操作過程中,會利用這個時間和病人及家屬溝通的交流,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和生活起居、飲食宜忌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病人的滿意度大大提高,達98%以上。

查看全文

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教學研究

一、中醫護理問卷調查和訪談

(一)問卷調查。對所帶護理專業在校生進行了有關中醫護理課程的初步調查,以發放問卷調查表的形式進行。在學期初,問卷調查的設計主要包括8個方面,分別是你的性別;你的年齡;你是否聽說過中醫護理;你從哪兒獲取中醫的信息;你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你希望在課堂中學到什么樣的知識;你相信中醫護理技術嗎;你希望學到哪些中醫知識。通過學生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教師可以初步獲得學生對于中醫護理的初步認識以及對于學習本門課的基本要求,教師能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以便獲得最佳課堂效果。在學期末,在學習完中醫護理的教學內容,對護理專業在校生進行了中醫護理教學效果評價的問卷調查,以發放問卷調查表、座談的形式進行。在學期末,有關中醫護理教學效果評價的問卷調查,設計主要包括8個方面,分別是學習興趣是否提高;是否愿意主動學習;是否提高了與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是否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是否提高了動手能力;是否在生活中用到學到的知識;你本學期最喜歡的中醫護理內容是什么;你希望在中醫護理課堂中學到哪些知識。通過電話聯系、訪談了解實習學生、畢業生在進行臨床中醫護理特色技術操作中面臨的困惑。在教學中適當增加相應的教學內容及學時,以便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訪談內容主要包括8個方面,分別是你在哪家醫院實習;你在哪家醫院工作;你在工作中感覺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嗎;你所在的醫院是否開展中醫護理技術;開展了哪些中醫護理技術;在開展的中醫護理技術中,哪些容易操作,患者樂于配合;在臨床開展中醫護理技術時,你遇到哪些困惑;你認為進入實習、工作前,學生應具備什么素質;在校期間學習的中醫護理知識,在你進入實習、工作后有用的是哪些內容;你對中醫護理這門課有什么建議。

(二)對中醫護理教師的訪談。收集教師對于中醫護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建議,以及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記錄,作為教學效果評價的依據。訪談內容主要包括7個方面,分別是您所帶的專業和班級有哪些;您所帶的學生有什么特點;參與中醫護理教學的學生在學期末有哪些變化;在課堂上學生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在學期末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嗎;您認為學生應具備哪些專業素質;您對中醫護理這門課有什么建議。

(三)對臨床專家的訪談。收集對于中醫護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建議,作為確定中醫護理教學內容的參考。訪談內容主要包括8個方面,分別是您在臨床帶教的課程是什么;您所在的科室是哪個;中醫護理技術在臨床的使用廣泛嗎;您所在的醫院主要開展了哪些中醫護理技術;在臨床中患者最容易接受的中醫護理技術有哪些;在中醫護理技術操作中,您覺得學生操作規范嗎;您覺得學生在進入實習時,應具備哪些中醫護理的知識和技能;針對我國的護理現狀,您認為學生應加強哪些方面的能力培養;您對學生在校學習的中醫護理這門課有什么建議。

二、提高中醫護理教學效果的對策建議

中醫護理課程的講授,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臨床中常用的中醫護理技術,而且應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讓學生了解中醫護理,喜歡中醫護理、使用中醫護理技術,為醫療衛生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查看全文

小議中醫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居家養老模式的逐步建立、疾病譜的改變以及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已初具規模。社區護理的健康觀、預防觀與中醫護理的整體觀、預防觀不謀而合。中醫護理以其速效、顯效和在預防、保健、醫療、養生、康復等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優勢能很好地適應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尤其是中醫護理技術因簡、便、驗、廉等特點深受廣大社區群眾的青睞,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廣覆蓋的要求,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應用前景廣泛。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委的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積極采用中醫藥、中西醫結合與民族醫藥的適宜技術,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特色和優勢”。

1應用的可行性

首先,社區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理的健康觀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個具有生物、心理、社會等多方面需要的整體[1],強調家庭、社會以及心理對人的健康的影響,這與中醫護理的“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的生命整體觀一脈相承。中醫護理歷來重視人與自然、社會的協調,將人與生存環境的和諧、人體心身的和諧視為健康的基本標準,并貫穿于疾病防治和抗衰老理論與實踐之中。社區護理的主要內涵是向個人、家庭、社區人群提供以健康促進為目標的護理服務,以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為要務,這與中醫護理的“治未病”的預防觀不謀而合,中醫護理的預防觀印刻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強調以增強體質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適應自然變化、內以促進機體抗病能力、機體協調能力的養生原則。可見,中醫護理的整體觀與預防觀在社區現代護理觀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護理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其次,中醫護理來源于民間,其特有的飲食文化、養生保健及簡、便、易、廉的護理技術更容易為廣大社區居民所接受[1]。社區人群對中醫護理有著深厚的感情,這為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社區中醫護理模式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最后,國際社區護理蓬勃發展的背景以及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不斷發展與成熟,為中醫護理快速進入社區護理提供了可能。

2應用現狀

2.1中醫護理在社區居家護理中的應用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醫療資源的分配仍存在著不均衡性,經濟發展實際和老齡化社會的逐步形成,居家護理將成為適應大眾需求的一種主要的社區護理工作方法。居家護理是在有醫囑的前提下,社區護士直接到病人家中,應用護理程序向社區中有疾病的個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長期家庭療養性的慢性病病人、殘障人、精神障礙者,提供連續的、系統的基本醫療護理服務[2]。社區護士將成為居家護理的主力軍。中醫護理以其優質、顯效、簡便的特點,不斷豐富著居家護理的內涵。

2.1.1在居家護理評估中的應用中醫護理評估與社區居家病人評估的主要內容相似,包括病史、臨床表現、體檢及治療情況等。中醫護理評估技術是在整體觀和辨證觀的指導下,在現病史、個人生活史、家庭環境評估、癥狀與體征評估等方面具有鮮明的特色。中醫護理評估內容的引入加強了居家護理評估的深度與廣度。目前,進行居家病人護理需要評價時,常用居家病人護理需要評估量表。為了充分利用中醫護理的優勢,可以對此量表進行修訂,增加中醫護理評估內容。

查看全文

目標管理在中醫護理技術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目標管理在促進中醫護理技術發展中的作用。方法:醫院從2019年起應用目標管理法于中醫護理技術應用和推廣管理工作中,2019年為實施后,2018年為實施前,實施前后各隨機選擇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比較實施前后中醫護理操作應用情況與患者滿意度。結果:實施后醫院中醫護理操作例數,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結論:目標管理法的應用有效促進了中醫護理技術推廣,增加了醫院中醫護理操作例數和相關經濟效益,提高了中醫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患者滿意度高,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目標管理;中醫護理技術;應用

中醫護理技術是中醫臨床護理服務基本技能,是中醫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服務的基本手段[1]。近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中醫護理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并不普遍,患者對中醫護理也缺乏了解,導致中醫護理逐漸面臨繼承和發展困難的危機[2-3]。如何促進中醫護理技術推廣,提高患者應用率,是目前相關領域專家研究的重要課題[4]。目標管理法是指劃定共同目標和對象,朝著相同方向努力的一種管理方法,具有全面、高效等特點,在臨床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5]。為明確目標管理法在促進中醫護理技術應用和推廣中的作用,在2018~2019年開展此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醫院從2019年起應用目標管理法于中醫護理技術應用和推廣管理工作中,2019年為實施后,2018年為實施前,實施前后各隨機選擇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實施后男115例,女85例;年齡為28~76歲。實施前男109例,女91例;年齡為27~78歲。實施前后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中醫護理理論在《外科護理學》的應用

1《外科護理學》的教學中引入中醫護理理論的優勢

1.1拓寬醫學視野,更利于疾病認識

西醫學與中醫學分屬不同醫學理論體系,并且在治療方法與醫學思想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不過中、西醫學所面對的對象與最終目標是相同的。在《外科護理學》的教學中,恰當引入中醫護理理論,將中西醫優點相結合,可有效拓寬醫學學生知識面,養成中西醫相結合的邏輯思維,如膽結石、腸梗阻等病癥的治療措施講解時,可在西醫學病理講解的前提下,引用中醫里不通則痛,而通則不痛的醫學理論進行解釋。又如腫瘤治療措施講解中,可強調中醫的治療措施,同時結合西醫中的放化療及手術治療,這樣能有效減輕患者放化療中的毒副作用,積極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1.2中西醫優勢結合,更利于患者護理

在現代護理學中,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體護理是主要內容,外科護理教學中,將中醫護理理論引入護理程序當中,讓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更好地結合滲透,可為患者解除病痛打下堅實基礎,例如,我國中醫里的四診合參,可融入現代護理的評估環節,運用健康評估方法獲取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會文化等資料,并運用望聞問切等方法,全面獲取患者資料,便于護理人員能及時發現病患問題。在護理方法上,可把大量簡便有效的中醫護理方法引入到外科護理教學當中,例如,乳癰可應用大劑量的炒麥芽水進行煎服,也可運用芒硝進行局部外敷,以終止患者乳汁的分泌。又如為了促進患者外科腹部術之后,恢復腸蠕動,除鼓勵患者進行早期活動外,還可用針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以緩解患者的腹脹問題。

2中醫護理理論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查看全文

中醫護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護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8年4月—2019年8月茂名市中醫院手術室接收的9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對照組45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聯合護理查對制度干預,研究組45例患者接受中醫護理理念聯合護理查對制度,對比2組患者在不同護理干預措施下的護理效果。結果干預后,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滿意率96.56%(43/45)高于對照組80.00%(36/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室防范護理糾紛中采用中醫護理理念聯合護理查對制度,能有效提升患者滿意度,該護理方案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醫護理理念;護理查對制度;手術室;護理學

手術是手術室每日工作必須,該科室患者具有流動性大、疾病病種多、病情危急等特點,極易發生手術室護理糾紛,故而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是保證手術操作規范性與有效性的前提[1-3]。由于手術室的護理工作量較大,護理工作繁重,故而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傳統的護理措施僅僅是給予患者圍術期護理,護理效果欠佳。中醫護理理念強調辨證施護,通過望、聞、問、切等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制定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4-6]。本次研究選擇我院手術室接收的90例患者,分別接受不同的護理方法,2組護理效果存在顯著差異,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手術室接收的9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對照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在24~75歲,平均年齡(43.85±3.91)歲;其中外傷患者14例、骨折患者19例、闌尾炎患者12例。研究組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齡在24~75歲,平均年齡(43.56±3.45)歲;其中外傷患者17例、骨折患者12例、闌尾炎患者16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開展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1.2納入標準(1)均為手術室接收的患者;(2)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惡性腫瘤、嚴重的器質性病變;(2)精神疾病。1.3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聯合護理查對制度,在開始手術前,完善三查八對,嚴格執行護理查對制度,待手術前準備完善后,協助醫生開展手術。在手術前,護理人員應仔細核對患者所需藥品、器械等,以免出現手術中藥品缺失、器械供應不及時等現象,在準備手術所需用品時,應仔細核對藥品的有效期,核對器械是否無菌、包裝是否完好等,反復檢查患者是否對皮試過敏,核對麻醉藥物的使用劑量,核對患者的個人信息,保證信息準確性。手術后,應仔細核對手術器械,確保無丟失情況,避免出現紗布遺留在患者體內的狀況,在離開手術室前,與病房護士完成交接工作,避免發生意外情況。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中醫護理理念,具體措施如下。(1)中醫護理理念:通過望、聞、問、切等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結合患者的病歷資料觀察患者的臟腑變化,全面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在中醫辨證施護理念下,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護理措施主要包括:情志護理、飲食護理、運動干預等,在制定護理計劃時,應結合患者的個人喜好,切不可強迫患者,以免影響患者依從性。同時需要將患者的住院環境調節至最為舒適狀態,讓患者保持情志舒暢。采用移情、疏導等方式,改善患者對疾病認識、情緒、態度及行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2)中醫治療護理:醫生給予患者推拿、針灸、拔罐、穴位按摩等治療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感,促進康復1.4觀察指標(1)比較2組護理質量評分[7-8]:包括服務意識、文書整理能力、工作責任心、解決問題能力、專利知識學習能力、預見性護理、病房管理,各項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好。(2)比較2組護理滿意度。采用科室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分數0~100分,70分以下為不滿意,71~80分為一般滿意,81~90為滿意,大于90分為非常滿意。總滿意率=一般滿意率+滿意率+非常滿意率。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進行表示,數據對比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行х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醫護理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加速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復進程。方法將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63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系統性中醫護理管理,包括成立醫護協作的管理小組,實施穴位貼敷按揉、中藥貼敷、辨證施食、用藥指導及情志調護等。結果觀察組干預后7d血淀粉酶、血鈣及白細胞計數顯著優于對照組(均P<0.01);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出院時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1)。結論系統性中醫護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效果,促進其康復。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穴位貼敷;穴位按揉;辨證施食;用藥指導;情志調護;中醫護理管理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起病急、并發癥多,嚴重者可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病死率約為10%[1-2]。研究顯示,急性胰腺炎發病機制復雜,是不良飲食方式、肝膽疾病等多種因素共同誘發,單一的治療與護理措施難以達到理想效果[3]。根據中醫學理論,急性胰腺炎屬于“結胸”“胰癉”范疇[4]。中醫學強調整體觀念,重視飲食、心理等多種因素對疾病轉歸的重要影響。近年來已有多項研究嘗試將中醫護理方法應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治療中,均取得一定的積極效果[5-7],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統化、規范化的中醫護理模式。本研究根據急性胰腺炎疾病發展、轉歸的特點以及患者的護理需求,制訂基于醫護協作的系統性中醫護理管理措施,包括對證施策、用藥指導、辨證施食、情志調護4個方面,應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取得一定成效,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治療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6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制訂的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8];②年齡≥18歲;③具有基本讀寫能力,能夠完成問卷填寫;④自愿參加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肺、腎臟器嚴重疾病;②合并惡性腫瘤或免疫系統疾病;③存在認知功能、語言、聽力障礙;④合并精神障礙性疾病;⑤有相關藥物過敏史;⑥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為避免組間沾染,對照組63例安排入住單號病房,觀察組63例入住雙號病房。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1.2方法。1.2.1干預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①病情觀察。嚴密觀察患者腹痛、體溫、脈搏、神志等癥狀與體征變化,發現異常時報告醫生處置。②全身護理。幫助患者清潔口腔、皮膚,變換體位,做好病房消毒,避免受涼、感染等。③中藥給藥護理。遵醫囑按時給予中藥治療,如胃管給予柴芩承氣湯、鼻飼大柴胡湯、中藥灌腸等。④飲食護理。遵醫囑實施禁食與營養支持,禁食結束后先給予不含脂肪清流質食物,逐漸過渡至半流質飲食。⑤情志護理。講解急性胰腺炎發病及治療相關知識,告知用藥、飲食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對存在較嚴重不良情緒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觀察組在做好基礎護理的同時實施系統性中醫護理管理,具體如下。1.2.1.1成立系統性中醫護理管理小組由1名中醫內科主治醫師、1名護士長、2名主管護師、6名責任護士組成。主治醫師、護士長、主管護師負責系統性中醫護理管理模式的制訂、人員培訓與監督;責任護士經統一培訓與考核合格后,負責具體護理措施的實施。1.2.1.2對證施策①芒硝貼敷。對肝膽濕熱證、腑實熱結證、瘀熱互結證患者,采用芒硝貼敷法。用專門縫制的布袋裝入芒硝1000g,貼敷于肚臍及其周圍部位,每日更換2次[9]。芒硝具有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作用,能夠緩解腸麻痹癥狀,促進消化道功能恢復。②耳穴貼敷及按揉。對肝郁氣滯證、內閉外脫證患者,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貼,貼敷于膽、胰、乙狀結腸、肝、大腸等對應耳穴,每日用示指與拇指按揉5~6次,每次約3min,力度由輕至重,以出現可耐受的酸、麻、脹痛為宜,每2d更換1次[10]。通過穴位按揉,能夠調節膽、胰、肝、大腸等臟腑功能,改善腹脹、腹痛癥狀。1.2.1.3辨證施食根據中華中醫藥學會關于急性期急性胰腺炎的5種辨證分型[11]給予飲食調護:①肝郁氣滯證患者,飲食以舒肝解郁為宜,適當進食苦瓜、金桔等食物;同時用佛手5~10g、山楂5~10g、陳皮5~10g泡水飲用,以理氣鎮痛。②肝膽濕熱證患者,適宜進食菠菜、黃瓜、冬瓜、蓮藕、梨、綠豆等食物,同時用蘆根、茅根10~20g,水煮約20min飲用。以清肝利膽、去濕泄熱。③腑實熱結證患者,適宜食用蓮藕、綠豆、苦瓜等,以清熱瀉火。④瘀熱互結證患者,適宜食用蓮藕、黑木耳、猴頭菇等,同時用山楂10~15g泡水飲用。⑤內閉外脫證患者,適宜食用小米、百合、大麥等煮粥食用,以袪邪扶正、補充元氣。在實施過程中注意與現代營養學相結合,既考慮食物的四性五味,又注重營養成分,做到搭配合理,營養充分。1.2.1.4用藥指導總結中西藥聯合用藥、中藥配伍、服用中藥的飲食禁忌等相關知識,制作成健康教育教材,為患者實施藥物指導。如茵陳是治療肝膽疾病的常用中藥,不可與氯霉素等抗生素同用;中醫治療急性胰腺炎常用大承氣湯,服藥時不可食用油膩食物等。使患者了解藥物的正確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避免因藥物、飲食搭配不當出現不良反應,或降低治療效果。1.2.1.5情志調護①五行音樂法。按照五行音樂理論[12],肝郁氣滯證、肝膽濕熱證患者選擇調節肝膽疏泄的角調音樂,如“姑蘇行”“江南竹絲樂”“藍色多瑙河”“春之聲圓舞曲”等樂曲。腑實熱結證、瘀熱互結證、內閉外脫證患者選擇有利于養脾健胃、安神定志的宮調音樂,如“月兒高”“平湖秋月”“良宵”“月光奏鳴曲”等樂曲[13]。自患者入院第2天開始,將選擇的曲目存至MP3,提供專用耳機給患者聆聽,每天至少3次,每次約30min。指導患者聽音樂時配合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進行情緒調節。②情志相勝法。按照中醫“七情致病”“以其勝治之”的理論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責任護士主動與患者交流,鼓勵患者傾訴其患病感受,評估患者存在的情緒問題,每天20~30min。對于憂慮、抑郁情緒較嚴重的患者,遵循“喜勝憂”的原則,引導患者聽笑話、觀看娛樂節目等,并要求家屬多與患者談論輕松有趣的話題,幫助患者放松情緒。對于害怕、恐懼情緒較嚴重的患者,遵循“思勝恐”的原則,詳細向患者介紹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治療措施,通過健康宣教,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識,引導患者理性對待疾病,提升治療信心。1.2.1.6質量控制根據臨床護理措施表,以時間為橫軸,以上述各項護理措施為縱軸,責任護士每日根據路徑表內容落實各項中醫護理措施,并在已執行的項目打“√”,對于因故未按時執行的項目則打“×”,并標注具體原因與應對措施。交班時將路徑表移交給下一班次的責任護士繼續跟進,護士長不定時抽查路徑表的實施情況,以確保各項中醫護理措施規范、有序地實施。1.2.2評價方法①臨床指標。包括血淀粉酶、血鈣及白細胞計數(WBC),選取入院時與治療7d后的檢驗值。②兩組住院時間。③生存質量。于患者入院時和出院前1d采用SF-36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hortForm36Questionnaire,SF-36)[14]進行調查。SF-36量表共8個維度36個條目,包括生理(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4個維度與心理(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4個維度。各維度得分及總分轉化為百分制,得分范圍均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生存質量越高。本研究統計兩組患者總分。本研究中Cronbach′sα系數為0.857。1.2.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行t檢驗、χ2檢驗及Fisher精確概率法。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