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09:58: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終身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終身教育的意義
一、終身教育思想的產生及其現實基礎
終身教育思想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其創始人是保爾·朗格朗。終身教育思想的產生適應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需要,使人能緊跟時代的步伐,實現人與社會的和協發展。
1.適應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的需要
蒸汽機和電的發明,把人類帶入了一個電氣化和機械化的時代,使人類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提高,經濟的發展和積累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迅速。這種科學技術上的進步,使人類的經濟、社會、生產力實現了第一次最為重大的飛躍。至20世紀40年代,原子彈的成功制造與爆炸、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產生,50年代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60年代前后集成電路的研制成功和應用,更使人類開始進入原子能、計算機、電子集成電路和空間科學技術的時代。此一時期也使科學技術的發展空前繁榮,不斷地從舊有的學科體系中派生和分化出新的學科或邊緣學科,如從物理學中派生出“核物理”、“電子學”、“電機學”、“空間動力學”等。學科的分化與演繹,使學科越分越細,邊緣學科層出不窮。科學技術的應用研究也越來越綜合,需要不同學科的人員參與才能完成,科研的設備越來越復雜,制造技術也越來越精細。如原子彈和人造衛星的研制成功,幾乎集中了人類當時已知的各個學科的科學技術和各路精英參與。據統計,從20世紀40年代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研制成功,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近20年間,人類科學技術的成果和文獻總量比在此之前200年間的總和還要多。據美國有關部門的統計,一個大學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的知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至少可用30~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只能使用15~20年;到60年代中期,只能使用8~10年,個別領域則縮短到5年左右,而其它知識都老化、陳舊或無用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科學技術的發展進一步加快,知識的積累、老化和陳舊更為快速,特別是進入90年代至今,新知識、新技術每年都在大量地產生和積累,并在積累中大量地除舊出新,如在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網絡及通信技術等信息科學領域,更是以空前的速度發展,新的知識每年都在大量地產生、大量地陳舊無用,其變化之快使人目不暇接。據對美國《化學文摘》(chemicalAbstracts)每年摘錄的化學文獻量的統計,從二戰后到60年代初,大約每10年文獻量就翻一番,而現在則只需要2年左右。這就是所謂的知識、信息和情報爆炸。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即使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也很難利用原有的知識把握和了解全球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及動態,一般的科技工作者、生產第一線的技術人員等,也難以利用原有所學的知識去適應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水平的快速變化,因而出現了知識老化和知識短缺的危機,這無疑對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是一種極大的障礙。特別是在知識經濟和網絡時代,新知識的產生和迅速更新,無論任何一個層次的人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識老化和知識短缺問題。而終身教育恰恰就可以實現人的知識積累與更新同步,適應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
2.適應世界經濟快速增長的特點
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二次大戰后的一個顯著特點。特別是歐美等國及日本、德國、意大利戰后經濟的快速發展,除科學技術進步的因素外,還有就是二戰以后除50年代的朝鮮戰爭和60年代的越南戰爭,整個世界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即使是朝鮮和越南戰爭,以及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和南聯盟的戰爭,也發生于上述經濟發達國家本土以外的地方,本國的生產力和經濟積累沒受到任何破壞,相反通過這些戰爭加快了與軍事有關的科學技術和軍工軍需工業的發展,也同時拖動了其它經濟行業的發展,使有關國家發了戰爭財。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兩大集團的軍事對抗與軍力競賽,更是把與軍事有關的科學技術和工業推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如以核威協力量為目標的核武競賽,以制空權和航天技術為目標的航空航天領域的競賽,以電子技術對抗為目標的軍事電子工業的發展,以及與軍需品有關的汽車、石油、化工、冶金等行業,技術發展快,生產力提高,經濟增長迅速,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此一時期,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科學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普遍在50%左右或以上,這就使生產力與經濟出現了互動發展的良性循環過程。在這種背景下,生產力提高而使經濟的增長加快,隨即的問題是把人的技術技能素質如何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提到了緊迫的位置。因此,實施終身教育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
孔子終身教育思想探究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現代終身教育理念在世界迅速傳播和發展。回顧終身教育理念的演進脈絡,既可以從橫向視角洞悉其內涵的豐富多樣、跨度的國際性及視野的廣闊性,也可以從其縱向視角探視其傳播的快速性、時代的伸展性及社會的適應性。基于現代終身教育理念的視角重新回溯孔子終身教育思想,一方面體現對現代終身教育理念追根溯源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凸顯為孔子終身教育思想賦予時代精神的意義。從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來看,司馬遷對其稱贊道:“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可謂至圣矣。”[1]如今,孔子的美譽早已伴隨全球化的浪潮傳播于世界各個角落,日本教育學者持田榮一尊稱孔子為:“終身教育必要性的先驅者。”[2]因此,在全球化視閾下,著眼于時展的脈搏和動態,洞悉社會各個階層對終身教育理念的需求,基于對現代終身教育理念的考究,重塑孔子終身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時代意義。
一、問題緣由
1965年12月,“終身教育”理念由法國終身教育思想家保羅•朗格郎(PaulLengrand)在國際成人教育會議上提及,自此,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下終身教育理念得以傳播和發展。2010年,主持并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綱要指出:“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3]這既是終身教育理念以政策文件形式確立的表現,也是國家在新時代對終身教育理念的認可和重視,更是個人基于自身全面發展需要對終身教育理念迫切呼喚的真實體現。至今50多年的演進歷史,世界各國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推進終身教育理念,并使終身教育理念在社會不同領域得以貫徹。如:韓國終身教育立法的演進及學習賬戶體系的開發,日本終身教育政策的推進及學習化社會體系的構建,英國成人教育制度建設及產業大學的發展,美國終身教育體系的推進機制及發展策略等。查爾斯•赫梅爾(CharlesE.Hummel)談到:“終身教育可以與哥白尼學說相提并論,其是教育史上最震撼的事件之一。”[4]足以看出,終身教育理念的產生是人類教育界較有影響力的教育現象。此外,其還在經典著作《今日的教育為了明天的世界》中指出:“人類出現,終身教育也就出現了。”[5]可見,在他看來,終身教育必須肩負其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充分體現出其在人的成長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終身教育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與時俱進。但是,就目前終身教育理念融入我國社會實踐而言,尚存在諸多問題,如終身教育思想強調打破系統的學校體系模式,側重社會環境下的教育而非學校內部體制下的教育,而綜觀當下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忽視終身教育理念在非學校環境下的貫徹與落實。終身教育理念要求教育機會均等,也就是人人可學,但由于各方面情況,如地理位置,地區經濟差異等,致使終身教育思想中人人皆學的需求沒有完全得到釋放。終身教育思想中學習內容的廣泛性包含兩個層面,其一是社會層面供應的學習服務是全面的;其二是個體對于終身教育內容的需求是多樣的。當前社會對終身教育內容的認識過于狹隘,不能充分滿足學習者對于學習內容的需求,這就導致社會層面的供應與個體廣泛學習需求出現矛盾。目前,在踐行終身教育理念的過程中存在功利化的傾向,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終身教育理念內在的本質規定性。基于此,通過回溯孔子終身教育思想來重新審視當下終身教育理念與社會現實的融合度,以達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二、現代終身教育理念的內涵
至今,被學界廣泛認可的終身教育定義當數保羅•朗格郎(PaulLengrand),他在《終身教育引論》提到:“終身教育包含教育的多個領域、各項范圍,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不斷發展,也包括教育過程中各要素的緊密而有機的內在聯系。”[6]目前而言,不同的學者對現代終身教育理念的界定存在不同視角上的解讀和詮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終身教育不是體系,而是建立體系的依據,這個依據貫穿體系的每個部分。”[7]孫世路教授談到:“終身教育體系是適合于一切人從生到死的繼續的受全面教育的體系。”[8]持田榮一等將其定義為:“是教育權的保障,是專業和教養的配合,是掃除文盲的方式與道路。”[9]通過不同學者對終身教育理念的解讀和闡述,不難發現,其既有趨同之處,亦有各自不同的地方。在這里,主要探討學者們對終身教育理念趨同的部分,把握其內涵的精髓和要義,深入探究終身教育理念在當代社會的真正價值,解讀和詮釋現代終身教育理念的內涵,為回溯孔子終身教育思想提供一定的思想基礎。由此可見,現代終身教育理念的內涵之豐富,領域之寬廣,構成之多樣。在此,采用高志敏教授對現代終身教育理念要義的界定,即終身教育是對現行教育制度的超越和升華;終身教育是改革現行教育制度,構建未來教育體系的原則;教育貫徹人的發展的一生;教育覆蓋人的發展的全部;教育必須成為有效而便捷的一體化體系;教育既作用于個人又作用于社會。[10]在此認識上,審視現代終身教育理念與孔子終身教育思想之間的關系,化孔子終身教育思想入現代終身教育理念,以期達到基于現代終身教育理念視角下重溯孔子終身教育思想的目的和意義。基于現代終身教育理念的視角,著眼于孔子對終身教育思想的論述,可以把孔子終身教育思想歸結為以下五個層面:教育對象的全納性;教育內容的廣泛性;教育時間的終身性;教育活動的生活性;教育目標的價值性。
三、解讀孔子終身教育思想
終身教育觀念與終身教育機制
作者:蘇國柱單位:泉州師范學院
終身教育既包括學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既包括正規教育,也包括非正規教育;既包括學歷教育,也包括非學歷教育。第四,學習的靈活性和實用性。現代終身教育具有靈活性,表現在任何需要學習的人,可以隨時隨地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學習的內容除了職業教育外,越來越注重人的個性珠全面發展,滿足人們社會生活的需要。終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迅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極力倡導,也對世界各國的教育體系產生巨大的沖擊。于是,發展終身教育,推進終身學習,不僅成為一種思潮在國際社會中廣泛傳播,而且成為不少國家和地區21世紀教育與社會改革發展的方向和目標[2]。同時各國也開始通過立法的形式將終身教育思想付諸實踐。我國也適時地調整了教育戰略,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要建立終身教育、終身學習體系;在中國共產黨的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明確地提出要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見,我國政府已把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終身教育體系是國家為使全體社會成員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而建立的促進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制度系統。就是要建立起一種能為所有人的各個階段,一切時間、一切地點、一切場合和一切方面提供教育的體系,形成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氛圍和機制。
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背景下,我國高校成教非學歷培訓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作為終身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及終身教育的主要方式,成人教育是踐行終身教育最直接、最現實、最重要的渠道,有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和主體性價值。因此,要建立起終身教育體系,必定首先要依靠成人教育的發展。但過去那種單純以學歷教育為主的成人教育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終身教育體系,取而代之的將是以非學歷教育為主線的成人教育。就目前來說,與終身教育體系相適應的非學歷成人教育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高校對發展非學歷教育普遍不夠重視由于歷史和體制上的原因,具有巨大教育實力的高校普遍存在對發展非學歷教育認識不到位的問題,沒有在終身教育的框架內去認識成人教育。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甚至是專業人士仍然認為成人教育只是普通教育的一種學歷補充或替代,而不是一種獨立的辦學形式。一些普通高校的領導層往往認為學歷教育才是學校的主要任務,把非學歷培訓看成是學校創收的副業,重學歷教育、輕非學歷培訓的觀念還未根本上轉變。表現在成人教育的辦學形式上,高校目前大量進行的是學歷教育(脫產、業余、函授);在成人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上,主要還是一些普通高校全日制的本專科的“翻版”或“縮身版”。所以,高校目前直接參與的非學歷培訓項目占有的市場份額還相對較小,還不能較好地滿足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需要。
(二)非學歷教育的辦學體制和機制還不完善我國成人教育的非學歷培訓的發展之所以不盡如人意,固然有認識不到位,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的原因,但與自身的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完善也有很大關系。成人教育的培訓對象是在職的從業人員,既然是為成人學習服務,就必須建立符合成人教育特點的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但遺憾的是,在成人教育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一些不具備辦學條件的單位蜂擁而至,造成培訓市場十分混亂,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就是一些普通高校舉辦的非學歷培訓,也存在著只講經濟效益,不顧培訓質量,亂辦班、亂收費的現象嚴重,個別地方出現只管理培訓班的招生,對教學過程不聞不問,無法滿足學習者的要求。因此,高校非學歷教育在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上仍有待于進一步理順。
終身教育時代成人教育分析
摘要:目前我國社會上始終倡導終身教育的的發展理念,可以說終身教育已經成為了成人們自身發展的重要一種教育模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教育領域開始重視成人教育的發展情況,希望能夠重新推動終身教育領域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教育模式;推廣模式;資源應用
雖然我國一直以來都希望推廣成人教育,旨在提高人均綜合知識能力水平,但是目前國內普遍的成人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這就需要相關工作者進行合理的解決,有效解決現有的相關問題,本文將重點介紹幾種相關措施,希望能夠提高教育水平,推動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1目前我國成人教育領域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1缺乏豐富的教育資源。成人教育領域一直都缺少豐富的教育資源,這不單是指從事成人教育的機構組織數量不夠,社會上與成人教育相關的各類培訓班、輔導機構數量很多,但是這些結構內部都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每個機構內部的教育模型相差較大,這就導致整體的教育水平難以持平,無法滿足社會的基本需求。整個成人教育領域缺少適當的監管措施,因此每個教育機構的門檻都很低,很多教育機構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號召上,沒有真正的提高教育力度,這嚴重制約了終身教育的長遠發展。在這樣一種環境下,成人教育領域會收到哦較大的干擾,要想取得長遠的進步就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脫離目前的發展困境。有關部門也需要適當的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各個機構的投入力度,保證成人教育穩定的發展。1.2目標定位不準確。很多高職院校內對自己的學生未來的發展規劃很詳細,包括整個專業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結果等等,因此實際進行授課時也始終圍繞根本的學習目標開展,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完成基本的學習內容,對學生來說也能夠學到較多的知識,但是成人教育在這項工作上開展的遠遠不足,很多成人教育機構在發展過程中制定的具體規劃尚不明確,因此僅僅是圍繞國家現有的相關政策開展,整個教育過程中缺少科學的評估措施,開展教育過程中就容易受到各種不同的因素影響而降低教學質量,這些潛在的問題極大的影響了成人教育事業的發展,及時獲得了相關學位也無法保證含金量。久而久之,社會上的人們不再相信成人教育質量工作,這是阻礙成人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1.3缺少認真學習意識。成人教育本身與全日制的學生存在的差別較大,二者相比來說在學習時間以及學習能力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很多成人在接受教育時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難以在學習中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無法指定科學的學習目標,實施起來苦難較大。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很多成年人步入社會的時間較短,工作之后涉及的相關內容也更加復雜。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人們在日常平淡的生活中就會逐加喪失積極向上的學習型熱愛,很難長時間保持始終如一的學習態度。此外,很多成年人難以專注的進行學習,經常會受到工作壓力、日常生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他們本身需要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因此接受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方面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學習時間不夠充足、或者是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學習壓力巨大,逐漸喪失了基本的學習興趣。
2促進成人教育發展的相關措施
高教終身教育定位研究
一、終身教育體系的內涵
終身教育體系指教育系統和社會機構為社會成員提供一生參與有組織學習機會的教育制度安排和相關體系建設。一方面,終身教育體系需要在國家現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終身教育體系并不是一個口號,而是需要高等教育機構根據終身教育特點合理定位,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措施,推動終身教育全面發展。另一方面,終身教育理念對完善國民教育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構建國民教育體系過程中需要對高等教育進行全面改造。經濟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新的要求,只有通過終身教育才能彌補社會發展中產生的問題,才能不斷滿足人們對知識的不斷需求。第三方面,終身教育管理過程中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同時能夠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各項工作,全面提升終身教育水平,促使高等教育機構能夠更好地進行終身教育定位,全面優化終身教育機制。
二、終身教育體系中高校教育的定位分析
現代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時代,國際間的合作越來越激烈,終身教育體系可以讓國民都能有機會接受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國民素質提升創造良好的環境。終身教育的實施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讓國民具有更廣的創新思維,讓人們順利完成肩負的社會責任。構建和完善國民終生教育體系,對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高校來說,只有根據自身條件,對自己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的角色進行有效定位,滿足社會各類人員對終身教育的具體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一)高校教育要滿足終身教育公共性的需求
國家需要通過法律和制度,對全體國民終身教育的公共教育需求進行合理定位,滿足不同層次國民的需求。公共教育在實施過程中需要突出其公共屬性,終身教育的發展需要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讓高等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國民終身教育。高校教育必須進一步面向社會開放,面向全體公民實施教育服務,不能把其限制在某一類人群,堅持知識本位、學科導向的基本思想,促進公民教育和學習目標的實現。在這一方面,國外有成熟的經驗可資借鑒。例如:美國哈佛大學的本科段教育均以專業基礎課為主,真正的專業課常為選修,把專業教育定位為碩士以上教育的任務。這樣,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和基礎性功能就得以開發,而我國當前本科教育卻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都不精”的特點,因此,必須對現有本科教育進行改革,使其更加注重基礎性,使其面向全體學生。
高職教師終身教育機制研究
摘要:在育人對象、育人方法和育人標準出現巨大變化的新時代,如何把握我國高職教師終身教育機制的深刻內涵已經刻不容緩。新時代為高職教師終身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為此,我們提出要堅持工匠精神,緊緊銜接新時代高職教師終身教育的必要之途,培養創新意識,以蘊涵新時代高職教師終身教育的現實之鑰,樹立自立理念,落實新時代高職教師終身教育的可行之法。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教師;終身教育;工匠精神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迎來了改革與發展的新時期,職教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與專業職業實踐能力的提高既是應對新一輪挑戰的核心,同時也是教師培養及隊伍建設的重心,是職業教育繼續發展的關鍵。國外職業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在長期的職教教師培養中形成了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師終身教育體系,在這一體系中,職教教師的專業能力、教育能力、職業能力獲得了卓有成效的發展,這對我國職教教師教育具有很大的啟示。為了改變當前我國職教教師雙實踐能力缺乏的現狀,必須要從職教教師教育著手,加強職教教師終身教育中的實踐導向性。
1堅持工匠精神:新時代高職教師終身教育的必要性
報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這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以及學生共同發力,其中的核心紐帶在于高職教師。而“中國制造2025”與“工匠精神”的提出,是中國為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吹響的號角。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在思想上重筑古代工匠精神,對喚醒、倡導、強化中國現代工匠精神尤為重要。其一,建構現代工匠精神的價值取向,回歸真善美。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國家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投機取巧”“急功近利”等不良觀念不同程度阻礙了“中國制造”由量變向質變提升的道路。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發揚中國古代工匠所追求的善美境界。善美境界是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價值追求,即所謂“盡善盡美”。其二,現代工匠應體現“通藝通道”“德藝兼求”之境界追求。從莊子“技進乎道”到魏源“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反映出古代工匠“通藝通道”之境界要求,彰顯由“藝”至“道”的通達。技藝雖可使匠人立足生存,但傳統中國匠人并未局限于單純的技藝,在中國傳統文化“經世致用”的背景之下,視技藝為謀生手段的狹隘觀念被突破。中國歷來用德才兼備來察人、用人,時至今日,“中國制造2025”所需要的也正是“德藝兼備”的現代工匠。其三,現代工匠應具備“守拙維新”“強勉而行”的職業精神。中國傳統儒學提倡“守舊而又維新,復古而又開明”,這是在新舊觀點和事物之間架起橋梁,是“守舊”與“創新”的辯證觀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拙”與“巧”也體現出對新時代我國高職教師終身教育機制的三大要義陳有玲(重慶城市職業學院)立與統一,“拙”絕不是不知變通的死板,而是對本心的堅守,對做事的執著。其四,現代工匠應培養“興利除害”的家國情懷。在手工業時代,掌握一種技藝固然可以使普通工匠獲得個人和家庭的利益,但才華卓絕的工匠往往擔負著家族、部落甚至國家的利益,這是道德境界的升華,也正是墨家所倡導的“興利除害”之精神。中國現代工匠也正需要“興利除害”“利國利民”的家國情懷,將個人的技藝融入到國家的大發展之中。
2樹立自立理念:新時代高職教師終身教育的可行性
地方終身教育立法條例分析
[摘要]在闡述終身教育立法意義的基礎上,從立法宗旨與法律依據、管理體制、經費制度三個方面,對我國相關省市的終身教育立法條例進行比較,結合我國現實情況,提出幾點與終身教育立法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地方終身教育;教育立法;立法宗旨;管理體制;經費制度
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終身教育立法概念一經提出,相繼在數個國家中獲得推廣與實踐,終身教育立法逐漸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與歐美國家相比較,雖然我國部分省市相繼編制了相關的終身教育促進條例,但是我國國家層面上的終身教育立法嚴重滯后。本文在分析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河北省、寧波市五個地方終身教育立法條例的基礎上,為健全終身教育法律體系提出幾點建議。
一、終身教育立法的意義
(一)充實我國教育法律體系。教育法是中國教育法律的根本,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處于不斷完善與優化的實踐狀態中,而終身教育立法可以被視為教育法的重要衍生物之一。終身學習體系包括許多階段,其中學校教育是終身學習體系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中頒布了《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為終身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效支撐;而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活動,可以被視為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繼續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一個分支,在沒有任何一部專屬法律的支撐下,運行體系相對不完善。終身教育法的頒布將為終身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將繼續教育整合進法律調節系統內,為中國教育法母法的拓展提供基礎[1]。此外,在優化教育法律體系方面多有裨益。迄今為止,我國教育法律體系包括《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教師法》等法律,卻沒有相關的終身教育法;而這一法律的出臺,將會充實我國法律體系的內容。(二)為開展我國終身教育工作奠定基礎。終身教育條例的頒布與實施,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與目標的實現提供理論支撐。從性質上分析,終身教育作為一種公益性事業,帶有長期性、艱難性與宏偉性等諸多特征,在政府機關的指導、組織與管控以及全社會群體的支撐下,才會獲得更為可觀的效果。終身教育法的頒布將會引導終身教育實踐活動踐行法治化路線,處理實踐過程中的各類難題。例如,將成人教育整合進終身教育的體系內,使教育不限于學校時段,而是涵蓋人生的各個階段,并且拓展到各種技能和知識的各個領域。在終身教育思想的引導下,各國政府把成人教育看成推動終身教育進程的先導,給予成人教育一定重視,借助編制法律去推進成人教育發展進程。另外,終身教育立法工作的開展有助于進一步強化國內地方性終身教育法規的實效性[2]。只有在終身教育法的支撐下,地方性終身教育法規的法律效力才會彰顯出來,才能促進各類教育行政工作運行的規范性與合法性,保障地方性終身教育工作開展與運行。(三)為實現和諧社會目標提供支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及發展和終身教育事業之間存在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關系。終身教育具有整合性、公平性、開放性等優點,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廣大群體的需求,并有效彌補了正規學校覆蓋不全以及無法滿足全民教育培訓與學習的需要。個體不再受時空的約束,學習技能與知識的機會不斷增多,可以鍛煉人的適應能力與發展能力,為人生價值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終身教育立法使終身教育理念逐漸內化為社會公眾的行動,公眾素質有效提升,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二、地方終身教育立法條例比較分析
社區學院服務終身教育實踐研究
【摘要】區域型社區學院憑借自身師資、課程資源、地緣等方面的優勢,在中心城區內集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終身教育為一體,已經成為推動中心城區學習型社會建設的主陣地,成為“普職融通”、“院社共建”的“立交橋”。但在終身教育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區域型社區學院在管理體制、職能定位、經費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理順關系,明晰責權,提升服務能力刻不容緩。
【關鍵詞】社區學院;終身教育;創新實踐;提升策略
一、學院的發展及辦學理念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下,社區教育蓬勃發展,終身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而社區教育、終身教育的實施主體卻并不明確,甚至是缺失。普通高校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成人高校主動主導卻師出無名。基于這樣的背景,2002年,經天津市教委批準,依托中心城區的六所區屬職工大學,成立社區學院(下文統稱為河東社區學院),明確其主要職能是服務區域社區教育、終身教育。在辦學歷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一塊牌子———天津市河東區職工大學為辦學主體,多元發展互補的辦學格局———遠程教育(天津電大河東分校)、河東社區學院、河東區老年大學。我院以學歷教育為主的同時,積極發揮職能,引領區域終身教育發展,并逐步由區域終身教育的參與者發展成為引領者,在區域終身教育體系內的“龍頭”作用日益突出。社區學院積極貫徹國家及市政府關于社區教育發展的文件要求,在服務“職繼協同,雙周推動”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二三四”的辦學理念:一條主線即教育教學管理;兩翼齊飛即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三個中心即社區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中心、老年教育學習活動中心、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四個維度即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
二、利用社區學院優質教育資源,助力區域終身教育發展的實踐
(一)以服務“一老一小”為紐帶,提升服務區域終身教育的能力。在推進區域終身教育的前提下,“一老一小”是終身教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院著力提升服務能力,不斷擴大服務人群,努力實現服務終身教育“一老一小”發展目標,使“一老一小”融入到終身教育的整體發展中。充分夯實學院進一步發展的基石,成為學院發展新的“增長點”,為其他區域型成人高校的戰略轉型進行理論探索和積累。1.以示范校建設為契機,構建區域老年教育學習活動中心老年教育是夕陽產業,朝陽專業。天津市河東區老年大學始建于1986年,經過多年的辦學實踐,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身辦學的特色。河東區老年大學抓住政策機遇,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加快發展速度,教育教學質量、社會知名度和學員認可度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老年教育牢牢把握發展契機,加快發展速度,依托河東區職工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立足區域優勢,輻射周邊地區,使老年大學在教育教學質量、社會知名度和學員認可度等方面都有更為顯著的提升。目前,開設的專業有近16個大類,50余個特色專業,139個教學班,服務區內20余萬老年人,在校生規模達到年平均4000人。老年大學成立了合唱等近10個社團,社團活動精彩紛呈。瑜伽、鋼琴、茶藝、烹飪等訓練室、教室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市內同類校中領先。經過幾年的努力,力爭把老年大學建成區域內老年人學習、活動、交流的中心,并由此向12個街道,138個社區輻射,為老年人提供課程、師資及相關的設備,在老年教育領域真正起到龍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全民終身學習周中,河東區老年大學在全市首次舉辦“七彩音符•美麗人生”河東區老年人鋼琴大賽。近百名老人踴躍報名,同臺競技,在跳躍的音符中,享受美麗人生,此項活動獲得了圓滿成功。2.以“邁好人生第一步”為目標,培育精品科技藝術啟蒙班我院培訓部以培育科技藝術啟蒙班為精品,以“邁好人生第一步,系好人生第一顆紐扣”為培養目標,實施“未來之星”培養工程。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經過長期實踐,該項目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贏得了區域內百姓的好評,逐步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其中未來之星舞蹈隊屢獲國家級、市級大獎。在第十二屆華夏之星全國青少年校園藝術成果展示天津選拔賽中,參賽的兩個舞蹈分別獲得了天津市一等獎、二等獎,并代表天津參加了全國的比賽,榮獲幼兒組金獎。“未來科學家”科技啟蒙班,多次參加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比賽,培養了多名科技特長生,多次承辦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下無線電比賽,因為組織工作出色,參賽選手成績優異,被確定為天津市無線電比賽基地。(二)實踐“普職融通”,創建青少年校外活動基地。依托我院的3D打印實訓中心,與區內中小學合作,開展科技知識講座、工程實踐創新活動、產品設計等活動。通過演示、體驗讓學生近距離感受3D打印技術,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成為科技人才的積極性,通過體驗活動強化團隊概念,提供職業體驗。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讓很多中小學“傷腦筋”,千篇一律的參觀,難以取得實效,教師們為學生的安全提心吊膽,學生們也把“參觀”當成一種形式。我院抓住終身學習的契機,為終身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群體———青少年量身定做“培訓課程”。有針對性地開設一批符合青少年年齡階段特征、心理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的培訓課程,進而補充校內教育的不足,豐富青少年的課外文化生活。開設的短期培訓課程包括英語聽說讀寫、國學知識、工藝品制作、藝術欣賞、美術書法等多個專業和門類。據統計已有近2000名社區青少年參加各類培訓課程。通過多年的發展,河東區社區學院作為社區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和培訓基地,已經形成了較高的社會知名度,也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三)“送課到社區”,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我院緊跟科技潮流,以3D打印技術方向專業群建設為特色品牌,通過與3D打印知名企業合作,在權威專家指導下,在企業技術人員參與下開發優質課程資源,形成系列課程體系,并對區域社區居民開放共享。開展“送課到社區”活動,社區居民通過教師的講解,近距離觀看3D打印機的工作原理,提升社區居民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學院以“送課”為載體,與社區實現“院社共建”,有力地推動了區域和諧文明社區建設。(四)在各類型教育中,實行“1+N”證書制為了促進學歷教育與崗位技能培訓有效結合,在高等職業教育方面,我院結合各專業特點,開展“1+N”證書制,鼓勵學生一專多能。例如,要求機電類專業的學生,取得維修電工等崗位技能資格證。在成人高等教育方面,針對在校學員開展調查,結合專業與從事的崗位,為成人學員提供崗位技能資格證服務。遠程教育處還積極與天津廣播電視大學聯系職業技能培訓分中心建設,為成人學員技能再上新臺階提供貼心服務。開展面向現役軍人和退役軍人等人群的繼續教育,與區民政局開展“圓夢”合作,為退役士兵提供崗位技能培訓和學歷培訓。幾年來,已幫助近百人“圓夢”。面向下崗居民及外來務工人員,與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合作,實施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培訓近千人,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奉獻了力量。
談有關建立終身教育系統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建設終身教育體系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全國各個地區都依據各自在教育發展方面的理念、教育體制和結構以及教育發展取得的成就優勢建設終身教育體系。深入分析、研究終身教育體系規劃指標的基本框架,無疑對于科學設計建設終身教育體系的戰略規劃目標,加快終身教育體系的建設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指導意義。
一、終身教育體系的發展模型
終身教育體系是在傳統教育體系基礎上演化而來的,目的是建設學習型的社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主席埃德加·富爾指出:“如果學習包括一個人的整個一生(既指它的時間長度,也指它的各個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會(既包括它的教育資源,也包括它的社會資源),那么,我們除了對‘教育體系’進行必要的檢修以外,還要繼續前進,達到一個學習化社會的境界”。[1]終身教育體系是適應人和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開放的教育體系。建設終身教育體系的目的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達到學習型社會的境界,把學習從教育范疇拓展到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廣闊范疇,形成人人學習、事事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學習型社會。而學習型社會的出現是對傳統社會生態的開拓,目的是把學習作為每個人的義務、責任和權利,把學習活動作為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發展并創造理想社會的根本。
終身教育體系是在國民教育體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我國國辦教育體系、國民教育體系到終身教育體系,根據各個階段教育體系的組織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特征以及建設的突出問題,可以建立終身教育體系演化模型,如圖1。
終身教育體系演化模型的建立還要依據教育體系發展的內在邏輯對終身教育體系的發展進行描述。例如,我國正在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國民教育體系基礎上建立終身教育體系,應更多借鑒市場領導模式。例如,英國在推動終身學習、構建學習型社會進程中采取的是典型的市場領導模式,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先了解學習者的需求,進而提供與之相對應的學習內容,強調市場原則與機會公平等[2]。并且,還依據追求教育體系協調發展、提高教育的社會成效以及滿足人的發展規定性的原則。這是建設終身教育體系世界性發展趨勢。例如,OECD《2001年教育政策分析》就提出:“終身學習的目的在于促進個人發展、社會凝聚與經濟成長”,其中,特別強調要使“終身學習具有促進個人發展,提升民主價值,發展小區生活,維持社會凝聚,增進創新、生產力及經濟成長”[3]方面的功能。
二、建設終身教育體系的評價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