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運動員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7 14:11: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職業運動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職業運動員奧運后就業安置
1
目前國家和地方為保障體育事業發展的需要,解決運動員后顧之憂,建立并完善一系列運動員社會保障機制和就業培訓制度。然而這些保障性舉措在大多數運動員中卻難以實現。隨著事業單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國有企業改制后用人自主權的獨立,通過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手段安置退役運動員將越來越困難,走市場化的路子,保證運動員隊伍入口、出口的暢通是必然趨勢。本課題的研究就是要試圖解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一龐大群體的就業問題,以實現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2意義和價值以及重點難點
中國體育能夠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廣大運動員刻苦訓練,頑強拼搏,但是他們中能夠成為奧運冠軍、體育明星的畢竟只是鳳毛麟角,更多的運動員由于各種原因只能成為成功者的鋪路石,成為金字塔的底座和基石。他們把青春都獻給了訓練場和賽場,退役時,大多已錯過了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從地方的少年業余體校到國家隊,讀書與訓練的矛盾似乎總是如影相隨,成為體育界揮之不去的矛盾,不僅造成我國職業運動員出口淤塞現象,也直接影響后備人才貯備量。因此,在鼓勵運動員努力提高競技水平的同時,中國體育界還應該切實關注和把解決廣大運動員的退役后的出口問題作為重要的工作,以維持和發展中國競技體育“新陳代謝”的動態平衡。
3目前我國職業運動員安置工作存在的問題
運動員人數在1994-1998年期間,退役運動員的人數基本上在退和出兩個方面趨于平衡,但是從1998年后,運動員退役的人數逐年增加,而就業人數卻逐年減少,到2003年下降到最低點,僅僅有5名退役運動員被安置。由于體育管理層實行的任期目標責任制,對單位領導的考核主要是任職期間的成績,相對而言,單位領導更注重運動員的成績,退役運動員的安置問題長期進入不了他們的視野,沒有作為突出問題加以研究解決。教練員對運動員的退役安置工作存在模糊認識,教練員的待遇主要取決于運動員的成績,所以,教練員更重視運動員的訓練,教練員有時明知運動員退役安置不容樂觀,但仍急功近利,不顧及運動員綜合素質的發展。
CBA運動員職業道德論文
1運動員人生觀和價值觀多樣化
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實行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對外開放、中西會通的大環境逐步形成,在國外先進技術和成果不斷引進國內的同時,國外一些新思想、新觀念也隨之被介紹到國內,我國之前所奉行的集體主義至上的價值觀念受到了西方新思想的沖擊,而西方社會所倡導的以個人利益至上的個人主義價值觀所發揮的作用不斷加大,同其他多種價值觀念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者新時期國人的行為觀念和遇事態度。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體育界內,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已經深深扎根于每個運動員的心中,中華民族經過百年戰爭和革命的洗禮,人們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已經上升到了一個“無我”的高度,這種“無我”的價值觀念使運動員能夠為國家和集體奉獻所有,對于自身各方面的發展可以忽視甚至完全摒棄。但是,自從我國進行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之前的一些西方價值觀念可以不受約束的控制的傳入我國,各式媒體的產生以及各項國際比賽的舉辦,使得我國運動員與國外運動員接觸的機會大大增加,運動員逐漸認識到了“自我”的重要性,一種“有我”的道德價值觀念逐漸在我國職業運動員群體中產生。不可否認,這種“有我”的職業道德和價值觀念為我國運動員綜合素質的提高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運動員能夠為提高自身的各方面條件而努力,這一方面改善了運動員個人的生活和發展條件,同時也提高了運動員刻苦訓練、為國爭光的積極性。但是,伴隨著我國CBA籃球職業聯賽的成立,原本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相結合的價值觀念逐漸畸形和變質,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念逐漸消失殆盡,而西方的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價值觀念逐漸成為了主導觀念。在我國CBA籃球職業聯賽產生之后,籃球運動職業化的浪潮成為孕育運動員養殖觀念多樣化的土壤。首先,薪資的大幅度增長使得運動員獲得了較多的經濟利益,國家所規定的現役CBA運動員最高100萬元的年薪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國現階段的平均收入水平,更不必說加之獎金和訓練補助的豐厚薪酬了。運動員有了更多的追求,同時生活條件的改善也使得運動員對金錢產生了新的觀念。其次,電視和各類媒體的轉播和報道抬高了運動員的知名度,球迷的爭相追捧以及各種“名人效應”和“名人特權”使得運動員對自身有了重新認識。名與利的突然增加以及相伴隨的各種利益的驅動使得運動員開始摒棄之前的集體主義人生觀和價值觀,轉而奉行金錢和個人之上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價值觀,使得我國CBA職業籃球聯賽運動員的整體價值觀念形成多樣化的特點。
2運動員競技體育精神缺乏
作為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良好的競技體育精神不僅可以支撐自己賽出優異的比賽成績,也能夠使得廣大的球迷群體以及球隊贊助商獲得強大的心理安慰。我國籃球職業化以來,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動力由統一的政治手段和精神手段壓迫式培養轉為運動員所在集體和個人雙重利益的驅使,這種培養和提升的方式一方面實現了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提高,同時也造成了不統一的特點,加之運動員人生觀和價值觀念的多樣化,競技精神在每個運動員身上的表現也出現差別,有的運動員具備了更高的競技體育精神,而有的運動員則出現了競技體育精神的缺失。首先,過于追求和重視個人利益,將成績的提高和球隊的發展置于個人利益之下。一些CBA運動員為了達到個人的經濟利益最大化,忽視集體利益,常常用罷訓、罷賽、爭吵、和教練唱對臺戲等極端手段,還有的隊員常常和其他隊員進行薪資和獎金上的攀比,過度增加俱樂部的經濟負擔。這些不和諧的因素常常導致球隊成績的下滑,但一些運動員絲毫不關注球隊成績,一切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嚴重背離了競技體育的精神。其次,合理競爭的原則時常遭到球員藐視。從CBA職業聯賽產生至今,球場上的打架斗毆行為從來沒有被完全制止,當本方隊員遭到對方球員的身體侵犯之后,一些性格暴躁的運動員完全無視合理競爭的比賽原則,完全不顧裁判的判罰,對犯規球員進行語言和身體上的暴力侵犯。第三,是賽場拼搏意識的不足。調取CBA同NBA的比賽數據可以看出,在2013-2014賽季NBA與CBA前三名球隊平均每人每場籃板球數量對比中,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平均每場每人的籃板數是4.63個,而CBA前三名中最多的隊伍才能達到3.51個,這些數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球員身體素質和技戰術能力的差異限制,但是從側面也反映出CBA運動員和NBA運動員在比賽積極性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競技體育的根本在于運動成績的提高,其核心在于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爭取最大的勝利,始終將球隊的比賽成績放在第一位才是我國籃球職業聯賽所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從古希臘奧林匹克賽會到如今的CBA籃球職業聯賽,比賽所推崇和鼓勵的永遠是更勝一籌的強者,始終為自己所在球隊的成績拼搏到最后一刻,才是競技體育和職業體育的根本。
3運動員職業道德失范形式多樣化
隨著現代競技體育的不斷發展,比賽成績背后所附加的因素逐漸增多,運動成績常常和球員的生活條件以及社會地位緊密相關,運動成績已經超越了勝負本身,對球員和求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種大環境下,催生了一些運動員職業道德的淪喪,道德示范行為愈演愈烈。首先,賽場內的球員道德失范現象多樣化。
我國職業運動員奧運后就業安置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和邏輯推理法,分析影響我國優秀運動員退役后再就業的不利因素,走市場化的道路,建立和國際接軌的運行機制,這是解決運動員退役出路難的關鍵。運動員退役后走向人才市場,按照社會需求,本著雙向選擇原則,自主選擇職業。建議國家應該制定新的法規政策,進行競技體育教育體制改革,以及建立國家退役運動員就業服務機構等,為我國退役運動員的妥善安置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職業運動員就業安置解決對策
1前言
目前國家和地方為保障體育事業發展的需要,解決運動員后顧之憂,建立并完善一系列運動員社會保障機制和就業培訓制度。然而這些保障性舉措在大多數運動員中卻難以實現。隨著事業單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國有企業改制后用人自主權的獨立,通過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手段安置退役運動員將越來越困難,走市場化的路子,保證運動員隊伍入口、出口的暢通是必然趨勢。本課題的研究就是要試圖解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一龐大群體的就業問題,以實現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2意義和價值以及重點難點
中國體育能夠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廣大運動員刻苦訓練,頑強拼搏,但是他們中能夠成為奧運冠軍、體育明星的畢竟只是鳳毛麟角,更多的運動員由于各種原因只能成為成功者的鋪路石,成為金字塔的底座和基石。他們把青春都獻給了訓練場和賽場,退役時,大多已錯過了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從地方的少年業余體校到國家隊,讀書與訓練的矛盾似乎總是如影相隨,成為體育界揮之不去的矛盾,不僅造成我國職業運動員出口淤塞現象,也直接影響后備人才貯備量。因此,在鼓勵運動員努力提高競技水平的同時,中國體育界還應該切實關注和把解決廣大運動員的退役后的出口問題作為重要的工作,以維持和發展中國競技體育“新陳代謝”的動態平衡。
職業運動員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淺議論文
論文摘要:為了強化薪酬制度的激勵作用,提高薪酬管理中職業運動員的公平感,采用文獻資料法,運用公平理論,就我國職業運動員薪酬管理中分配失衡、項目差距大、運動員公平感差等問題進行探討,并分析了在薪酬管理中運動員公平感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薪酬管理中職業運動員公平感的克服平均主義思想、實行量化管理、加強溝通、營造公平氛圍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職業運動員;薪酬管理;公平性;必要性
我國競技體育經過十幾年的職業化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得到了國內外體育界的一致好評,然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人與完善,制約競技體育職業化進程的各類因素也逐漸凸顯出來。而競技體育職業化是以職業運動員的出現為標志的,而職業運動員就是指以從事競技體育作為主要工作的運動員。目前,全世界開展職業體育的國家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在中國,競技體育職業化也已走了十多年的歷史。隨著我國競技體育的職業化、商業化,我國體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體育事業尤其是競技體育事業到處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但我們在享受這份欣喜的同時,也要直面職業化、商業化給我們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其中就有職業運動員的薪酬管理。當前我國職業運動員薪酬管理中,由于缺乏科學的薪酬制訂依據,再加上體育競賽市場的開發程度的不同,使得薪酬分配失衡,項目間的差距過大。有些項目尤其是男子項目如足球、籃球,市場培育和開發比較成熟,群眾關注度較高,又鑒于人力資源的缺乏,運動員的薪酬偏高,其主管部門提出限薪政策。有些項目則恰恰相反,職業運動員薪酬偏低,尤其是一些女子項目,甚至連基本的工資都難以保障。另外,同一項目、同一俱樂部內部不同的運動員,也存在薪酬分配差距過大的現象。這就使得職業運動員在對待薪酬分配問題時缺乏公平感,因而削弱甚至喪失了薪酬固有的激勵特性,嚴重影響了職業運動員訓練比賽的積極性,不利于我國競技體育的健康發展。造成上述問題的因素很多,但薪酬制度中公平性的缺失,薪酬管理中不注意公平理論的研究和應用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國對公平理論的研究很多,但如何闡釋體育領域中的公平理論及其在體育領域中的應用則比較欠缺。對職業運動員的薪酬管理的研究,也僅限于對運動員高薪問題的研究,對如何在薪酬管理中體現出公平性的研究比較少見。本文側重于將公平理論和職業運動員的薪酬管理相結合,就如何在薪酬管理中體現出公平性展開討論,以期為提高薪酬管理中運動員的公平感,強化薪酬制度的激勵作用提供理論依據。
1職業運動員薪酬管理中的公平理論
1.1公平理論
公平理論(EquityTheory)是由美國學者史坦斯·亞當斯(Adams·J·S)于1956年提出來的,又稱社會比較理論。其基本理論是指當一個人做出了貢獻并取得報酬后,他不但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絕對量,而且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相對量。因此,他要進行種種比較來確定自己所得報酬是否合理,比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其今后工作的積極性。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體育道德與職業運動員職業道德分析論文
1職業道德與體育道德的概念界定
在對任何一個問題探討的初級階段,明晰概念是首要的。準確的定義概念有利于進一步的研究。所謂概念,是反映對象特有屬性的思維形式。人們通過實踐,從對象的屬性中抽出特有屬性概括而成…。道德是指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規范,本質在于維護某種共同利益。體育道德則是指在體育范圍內形成的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的總稱,是用于調整競技體育內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行為準則,包含了體育與道德的本質特征,是二者本質上的有機統一。運動員職業道德是指與其所從事的職業競技體育活動緊密聯系,并符合職業特點要求的道德準則、情操、品質。不僅是競技體育行業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也是社會道德在其職業生活中的具體化表現。職業運動員不等同于職業化前那些靠國家或地方發給工資的專業運動員,而且,如今的職業競技體育活動也與靠政府安排的競技活動有所不同。因此,職業運動員的職業道德雖受到體育道德標準的約束,但也具有自身特點,它是為了職業競技活動的順利進行,而建立的調整各種關系的職業道德規范。體育道德與運動員職業道德本質上屬于哲學中的共性與個性,二者具有統一對立的關系。明確的說,運動員職業道德是體育道德中的一部分,前者指明了后者的發展方向,而后者則逐步完善并更新前者,使體育道德觀做到與時俱進,這為統一。同時,由于存在差異對立也成為了不可分割的一面。二者關系符合哲學辨證法中關于矛盾的理解。
2對運動員職業道德與體育道德對立統一關系的分析
2.1運動員職業道德與體育道德具有統一的一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以來,我國一直強調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并重。體育道德作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的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運動員在競賽中所表現出的體育精神,充分演繹了體育道德的內涵。尤維娜等根據《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要求,針對中國競技體育的特點,提出了愛崗敬業為國爭光、尊重科學、勤學苦練、團結拼搏、勇攀高峰、誠實守信、公平競賽、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的運動員道德規范要求,具體反映出中國體育道德的精華所在。
中國進行職業化的競技項目中,男子足球與籃球起步較早,排球與乒乓球等項目還處于萌芽階段。雖然從運動員收入分配、管理形式、俱樂部建設等方面可以認定上述項目已經或正在進入職業化進程中。但如果運動員職業道德素養不能提升到一個職業化的水平,那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職業運動員。雖然國外競技體育職業道德理念已非常成熟,但由于國情不同,因此不能照搬。所以提高職業道德素養還是應以我國體育道德觀為基礎。任何一個競技體育項目,無論是否職業化,上述的運動員道德規范要求都是適用的,專業體制下的中國競技體育正是在這種體育道德精神的指引下,創造了輝煌的成績。
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論文
摘要:近幾年,我國體育事業取得巨大成就。運動員作為競技體育的主體,退役后就業難度卻不斷加大,給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少消極的影響。急需改進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關心運動員職業生涯發展,在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切入職業指導工作。目前多個省市體育部門已經開展了針對退役運動員的職業指導工作,但是在役運動員的職業指導工作幾乎處于空白狀態。本文結合運動隊實際情況,初步探討了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切入職業指導服務的具體操作方式方法,以期為今后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職業指導
1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的機遇與挑戰
我國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經濟增長形勢,城鎮化程度漸進提高,整個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我國體育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社會對體育事業的認可度逐漸提高,運動員的個人學歷層次也有所提升,特別是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的印發,極大地推動了體育產業經濟轉型升級,促進了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全面發展,這給體育事業帶來了大好形勢,運動員再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然而機遇的背后也存在挑戰,運動員作為競技體育的主體,個人文化素質低和社會技能缺乏,經濟體制轉型和政府安置職能的減弱,整體社會就業形勢嚴峻,尤其是在役階段缺乏專業化和系統化的職業指導,這些挑戰直接造成了運動員的再就業難、就業渠道不暢的現實,給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帶來很大壓力,給整個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少消極的影響。
2切入職業指導工作的必要性
2.1政策的要求
退役運動員繼續教育思路
1繼續教育概念的界定
繼續教育是指已經脫離正規教育,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所謂退役運動員繼續教育是指運動員在退役或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后,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普通高等院校或職業院校學習,以彌補自己在運動生涯中缺失的文化知識,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力的學習過程[1].本文中繼續教育途徑包括普通高校教育及職業教育兩類.
2中國女性退役運動員繼續教育現狀
2.1普通高校本科(少數研究生)教育
退役運動員通過保送途徑或普通高校及體育院校的單招考試進入高校學習.許多女性優秀運動員在退役后選擇進入高等學府進行深造,在取得學歷后選擇合適的領域實現再就業.縱觀在第25屆至第28屆奧運會中奪冠的女性運動員退役后發展途徑選擇,超過半數人選擇進入高校進行繼續教育.但是高校就讀的選擇只提供給少數高層次優秀運動員,大部分女性運動員在退役后或因個人能力不足無法考取理想的院校、或因名額不足得不到入學資格而無法實現高校進修的繼續教育途徑.
2.2職業教育
體育學院運動員文化教育論文
一、依據與意義
首先我們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作一界定。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文化教育是指義務教育階段,或小學、初中與高中階段的課程學習,廣義的文化教育除了狹義之外還指在從中專開始的所有相關學歷教育中對學業所需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學習,它們又有必修課與選修課的區別。就體育職業學院而言,文化教育是一個與運動員在校期間的運動訓練,包括體能訓練、項目技能訓練等相對應的范疇,這是一個科技與人文相統一的范疇,一個知識、能力、品格和品德相統一的范疇。
1.政策法規依據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旨在提高我國運動員的整體文化素質,使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例如,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按照原國家體委制定的《運動隊伍工作條例》,一些省(市區)運動隊就逐步配備了專職文化教師,進而設立文化教育科(組),負責運動員教練員的文化知識補習;1978年,原國家體委提出了運動隊向院校化過渡的方針;1983年,原國家體委和原國家教委聯合下發了《關于試辦職工體育運動技術院校的意見》,北京、上海等11個省市體委先后在體工隊的基礎上成立了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1986年,原國家體委下發了《國家體委優秀運動隊工作條例》,對于優秀運動隊開展文化教育的目的、標準、辦學形式、課時、教師等都作了具體規定,為使之得以落實,又頒布了《關于執行優秀運動隊工作條例中有關文化教育工作的暫行規定》;1987年,原國家教委下發了《關于部分普通高校試行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工作的通知》;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頒布,規定國家對優秀運動員在就業或者升學方面給予優待;2000年,《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頒布,綱要明確指出:保證優秀運動員完成9年義務教育,擴大大專以上學歷教育比例,運動隊向院校化過渡,為優秀運動員提供更多便利的升學、深造條件;2002年,原國家體委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意見》,規定獲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亞洲體育比賽前五名,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和獲得球類集體項目運動健將、田徑項目運動健將、武術項目武英級和其它項目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的運動員,可免試進入高等學校學習;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從6個方面共20條對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時至今日,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一套運動員文化教育的多元復合體系,這一體系由體育運動學校、體育職業中學、體育職業學院、獨立設置的體育學院和其他普通高校所屬體育學院、體育系部組成。截至2014年,我國具有運動訓練專業單獨招生考試權的高校86所,具有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單獨考試權的高校47所[1]。政策法規為我國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據。我們要充分認識運動員文化教育的意義,充分認識體育職業學院在運動員文化教育中所應發揮的作用。
2.兩個充分認識
第一,充分認識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它是促進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際競技體育比賽的舞臺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名副其實的競技體育強國(還不是體育強國)。這些成就的取得原因很多,其中之一,舉國體制下對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視功不可沒[2]。學者們曾根據第十屆全運會的成績,將全國的省(市區)分為三類:競技體育強省,十運會獎牌數前8名;競技體育中等省,十運會獎牌數第9~20名;競技體育弱省,十運會獎牌數20名以后。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競技體育強省、中等省和弱省在競技體育及運動員文化投入上差異很大,無論是投入的總量還是人均量,競技體育強省遠高于中等省,中等省高于弱省[3]。這絕非偶然!我國1984年至2010年期間奧運會冠軍中專科和本科學歷者約占81.95%,碩士以上學歷者約占28%。國外大量研究表明,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升與他們的文化素質的高低呈正相關,凡是競技體育強國都是文化教育———當然包括運動員文化教育發達的國家。其次,它是貫徹以人為本原則的需要。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一種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強調理解人、關心人和尊重人[4]。就尊重人而言,強調對人格和人的權利的尊重,強調人格與權利的平等,反對一切形式的人格歧視和權利歧視。運動員首先是人,理所當然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并通過教育實現自己的全面發展。再者,競技體育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十分短暫,缺少文化難以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和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一旦退役再就業便會遭受難以克服的困難。第二,充分認識體育職業學院在運動員文化教育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和所應發揮的作用。如前所述,我國已逐步形成一套多元復合的運動員文化教育體系,可以講,體育職業學院在這個體系中扮演的角色特殊,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首先,大批的一流運動員是由體育職業學院培養出來的,以上海市體育職業學院為例,建校60年時(2012),它培養出了6位奧運會冠軍,100位世界冠軍,有17人先后打破37項世界紀錄,劉翔、姚明等都是從這里走向世界的。其次,體育職業學院承擔了全國省以上絕大多數優秀運動員中職和高職兩大階段的文化教育任務,而實際情況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校接受文化教育將分別止步于這兩個階段的學習,或許會有人繼續進入本科學習或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但這部分運動員的文化教育亦靠這個時期打下基礎。其三,對于運動員來說,這一時期是出運動成績的黃金時期,面臨著運動訓練和文化學習的雙重壓力與挑戰。據此,辦好體育職業學院對運動員文化教育的意義便更加突現出來了。
運動員保障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在體育界,運動員是體育事業發展特別是競技體育發展不可缺少的特殊人才群體,直接承擔著完成“為國爭光”這一艱巨任務,是國家的寶貴財富。運動員的保障工作不僅是我國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基本保證之一。我們的運動員刻苦訓練、為國爭光,為了祖國和人民的榮譽,長期從事著挑戰人體極限的競技體育運動,頑強拼搏,奉獻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退役后由于運動傷殘困擾、受教育時間不足等原因導致他們在社會競爭中面臨不少的困難,理應得到國家、社會的關心和幫助。對于運動員,我們必須要從制度上保障他們在役期間和退役后的基本生活,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為此,我們對省乃至我國運動員保障工作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國運動員保障工作體系建設的現狀
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和關心優秀運動員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總書記、總理曾就退役優秀運動員、教練員的醫療保障問題做出過重要的批示。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在有關部委的支持配合下,我們出臺了一系列有關運動員保障方面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競技體育水平的迅速提升和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在做好就業安置工作方面,針對退役運動員就業渠道不暢的問題,相繼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自主擇業退役運動員經濟補償辦法》,首次明確對退役運動員自主擇業實行經濟補償,還擴大了運動員免試上大學的范圍,并提出建立和完善運動員社會保障和就業培訓制度,為退役運動員政策性安置與自主擇業相結合奠定了基礎,在實踐中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退役運動員就業的新途徑。
在加強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方面,今年3月30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經國務院同意,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該指導意見分別從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階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拓寬運動員培養輸送渠道;發揮國家隊運動員文化教育的示范作用,抓好運動隊的文化學習;完善并落實各項激勵和保障政策;構建和完善運動員職業轉換社會扶持體系;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實效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政策。實現了若干政策的重大突破和創新:一是突出解決理順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體制機制問題;二是突出解決運動員保障政策系統化問題;三是突出解決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政策的落實問題。該指導意見的出臺,更好地實現和維護了廣大運動員的合法權益,切實解決了廣大運動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文化教育和保障的利益問題,是推進建設體育強國,促進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契機,有利于不斷改革和完善舉國體制、促進體育事業科學發展,也將成為備戰倫敦奧運會的激勵因素。
在規范運動員的聘用管理方面,針對運動員聘用工作中存在的政策不統一、審批部門不一致、操作不規范等問題,2007年,結合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體育總局與原人事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體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制度層面明確了運動員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身份;同年,體育總局、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原人事部、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共同制定了《運動員聘用暫行辦法》,該《辦法》對運動員的試訓、招聘、在訓、停訓以及退役等運動生涯的各個環節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明確運動員實行聘用合同制,運動員招聘工作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執行,并由各級人事行政部門統一辦理有關聘用手續。
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理論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是關系到體育勞動領域收入分配效率與公平的重要問題。對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制度、分配原理等理論問題的研究,是研究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問題的基礎工作。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是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結合;不同勞動形態決定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具體方式;指出了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權歸屬與分配力強弱;探討了運動員參與體育勞動剩余分配的經濟學原理。
【關鍵詞】中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
1研究目的
運動員培養投資和投資回報、運動員勞動收入分配等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已經成為亟待研究的課題[1]。運動員勞動成果的歸屬判定,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關系到體育勞動領域收入分配效率與公平的重要問題。本文采用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人力資本理論視角,以制度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理論為基礎,研究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制度,探索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原理。
2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收益分配制度
2.1收入分配理論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