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務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4 13:22:1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政府服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政府服務對口幫扶計劃
做好服務全國和對口幫扶工作是**實踐“**”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快實現“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進一步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根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工作的回顧
“**”期間,**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堅持“立足大局、擴大開放、服務全國、互融共進”的指導方針,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積極開展合作交流與對口支援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市國內合作‘**’計劃綱要》提出的主要目標任務已全面完成。
(一)對口支援工作成績顯著
“**”時期,我市努力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對口支援模式。在對口支援的西藏日喀則地區、新疆阿克蘇地區、云南文山、紅河、思茅、迪慶四州市、三峽庫區重慶萬州和湖北宜昌夷陵等地,圍繞扶貧開發、移民安置、援建社會公益項目、培訓各類人才和開展經濟技術合作等重點,共投入無償援助資金11.27億元,實施對口幫扶項目1490個,其中援建各類試點村、重點村884個。累計派出掛職干部、各類志愿者1800人,幫助培訓了一大批各類人才。與有關方面簽署經濟技術合作項目924個,協議資金174.82億元。其中,在西藏日喀則地區,共投入資金4.13億元,重點援建了日喀則扎什文化廣場、**家園、**路、**體育場、日喀則地區中專教學樓等一批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及其他項目259個;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共投入資金1.6億元,重點援建了阿克蘇地區教師培訓中心、阿克蘇地區少年宮、阿克蘇地區圖書館、阿克蘇地區醫療急救中心、阿克蘇地區科技活動中心等科教文化醫療項目388個;在云南四州市,共投入資金4.29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625個,啟動了幫扶人口較少民族德宏州德昂族和思茅市苦聰人的工作;在三峽庫區重慶萬州和湖北宜昌夷陵,共投入資金1.25億元,實施種養植(殖)、旅游等特色產業和移民就業基地等重點援助項目218個。先后安置7519名三峽庫區農村外遷移民。
**對口支援云南案例在全球扶貧大會上進行了交流,本市多次被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評為“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先進集體”,本市對口云南幫扶協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為全國東西扶貧協作先進集體。
公共服務對政府的服務詮釋
民營化將非政府的第三方引入到公共服務治理結構中,以結合和放大政府通過民主政治過程確定公共偏好和獲取資源的優勢及市場或社會組織因其專屬資源而具有的生產服務的優勢,實現公共目的與私人手段的優勢互補。公共服務民營化是對政府具有最終供給責任的公共服務,通過合同外包等手段,將服務生產過程從政府部門轉移到非政府部門組織,包括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等。服務民營化中,政府主要承擔買者的角色,并對服務過程進行不同程度的界定、監督、控制和評估。
意識形態和實用主義推動民營化決策
作為一個全球的和全球化的現象,公共服務民營化引發了長期激烈的爭論,這種爭論反映了對國家的合適職能范圍的不同政治哲學立場。左翼的政治立場偏好一個更大的國家角色,國家除了提供基本的社會秩序和保障外,還應該在福利、環境、教育、公共健康等領域承擔更多責任。右翼的政治力量偏好一個更有限的國家,盡可能放任市場力量自由地運作。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以后,新自由主義右翼力量嚴厲批判官僚系統的低效率和預算最大化沖動,指出福利國家不僅將經濟拖入泥潭,還破壞了社會的道德傳統。在公共支出的剛性增長難以控制的情況下,不同政治力量在公共服務民營化上達成妥協,把非公共部門更多引入到公共服務提供過程中,限制政府的直接組織而非職能規模。結果是,民營化反而擴大了政府職能的范圍,政府甚至可能在該過程中延伸公法的原則和管制的范圍,形成“公有化”的趨勢。
民營化首先在20世紀70年代末成為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政府改革主線,其后保守主義政治家撒切爾夫人和里根總統對民營化政策的強勢推動,使其發展為國際公共管理的流行理念與實踐,成為“新公共管理運動”的重要支柱。除了政治和意識形態的考慮外,一些實用的因素,例如削減財政赤字、商業利益的游說、各國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學習與模仿以及全球化與地區一體化過程中的政策協同等,也一定程度上將服務民營化作為其政策取向。經驗研究表明,政治的、實用的和其他因素在推動民營化決策上所起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依具體情況而轉移,包括決策的政府層級、一般政治文化、財政硬約束程度、服務的性質、市場成熟的程度、政府的管理能力等,例如決策的政府層級越低,越會傾向于從實用的角度考慮民營化。
從各國的情況看,民營化表現出了從運營性商業性服務到社會性行政性服務、從增量服務到存量服務、從邊緣服務到核心職能、從一次性購買到長期伙伴關系的漸進趨勢。在一些國家,政府服務支出的相當部分已經通過購買方式完成;營利性組織甚至將其業務擴展至國防、警察和監獄等傳統上由國家壟斷的核心職能領域。盡管理論上民營化是政府與外部的獨立市場和社會組織之間的平等合作關系,但由于難以找到合格的承包商、擔心失去控制、對公共目的的優先考慮以及腐敗等原因,外部合作伙伴往往與政府或官員具有緊密聯系,使合作關系籠罩在行政關系或其延伸狀態之下。
民營化是試錯的過程
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政策研究
*市是沿海發達城市,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海曙區是*市的中心城區。20*年3月,*市海曙區決定在全區65個社區中全面推廣“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這一新型養老服務模式,由海曙區政府出資,向非營利組織——海曙區星光敬老協會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社區落實居家養老服務員,每天上門為轄區內600余名高齡、獨居的困難老人服務。
對于“未富先老”的中國社會,不可能去走西方福利國家曾經的走過的歷程,因此中國社會福利模式只能是“中國式”的,走廣覆蓋、低水平的路線。今后五十年中,中國人口老齡化將進入高峰期,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正在經歷重大轉型,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加上家庭結構變化和工作結構變化等社會變革,為設計一個相對合理的福利制度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中國政府只有進一步發展經濟,增強經濟承受能力,積極推行社會福利社會化,吸引更多的民間力量到養老工作上來,在重視家庭養老作用的基礎上,積極推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走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道路。
*的社區建設實踐走在全國的前列,20*年被授予“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城市”。海曙區社區服務中心“81890”(“撥一撥就靈”)服務熱線家喻戶曉,現已成為*社區服務的第一品牌。另外,海曙區基本實現了“10分鐘生活服務圈”、“10分鐘衛生服務圈”和“10分鐘文體活動圈”,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社區服務體系。20*年國家商務部在海曙區召開現場會,向全國推廣“81890”社區服務模式,進一步擴大了海曙區的影響力。從某種程度上說,海曙區的社區建設代表了我國城市社區建設的整體發展方向。
海曙區政府面對城市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多年來一直采用機構養老的方式。但是,這一單一的養老方式,不管政府投入多少錢、批多少地、蓋多少房子,都難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居家養老由于其經濟性、自由性及不脫離老人熟悉的生活環境等特點,仍是廣大老年人的首選。海曙區從20*年3月份起,選取了17個社區作為社會化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試點。試點僅僅開展了幾個月,就廣受社會各界尤其是老年人的歡迎。20*年5月12日,*市海曙區政府辦公室頒發了海政辦[20*]第29號文件:《關于海曙區社會化居家養老工作的指導性意見》,提出按照“政府扶持、非營利組織運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建立新型的社會化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中在服務方式的第三條提出:“對家庭經濟困難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家屬又無能力照顧,需要提供生活服務的老年人,由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其生活困難問題”。
從20*年3月起,海曙區決定在全區65個社區中全面推廣“政府購買服務”這一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海曙區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政策內容可以概括為:政府通過年度財政預算,每年花150萬元向非營利組織——海曙區星光敬老協會購買居家養老的服務,每個老人每年的預算是2000元,政府購買的服務時間是每位老人每天一小時。服務由各社區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員為各社區的下崗、失業和困難人員,服務員經社區上報到星光敬老協會,并經敬老協會培訓后,方可上崗。以前服務員每小時的報酬是5.5元,現在根據勞動部門的最新規定已上調至每小時5.7元。享受服務的是海曙區轄區內,高齡、獨居的困難老人(包括殘疾人)。各社區根據本社區的老人和居家養老服務員的情況,進行上門結對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日常護理或者特殊護理)、醫療康復(包括陪同到醫院看病、治療、配藥等)、精神慰藉(每天和老人交流,發現老人的需求,排除老人的孤獨感)。額外的服務要靠志愿者上門、企業捐助或老人自己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員的服務質量由海曙區星光敬老協會和各社區監督。
海曙區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還有其他配套政策,海曙區政府形象地把它概括為“走進去”和“走出來”的“兩走”居家養老模式。
政府公共服務措施
社區公共服務體系是指以中央和地方政府為投資主體,以社區公共服務人員為操作依托,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為運作載體,以社區居民和駐區單位為服務對象,以滿足社區居民多樣性公共服務需求為主要內容,政府采用多種方式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網絡及運行機制。
一、我國社區公共服務體系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自2000年大規模開展社區建設以來,各級政府推進了體制改革、創新了運行機制、加大了財政投入、強化了發展規劃,我國社區公共服務取得了較大成效。主要體現在[①]: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設施數量不斷增加,覆蓋面不斷擴大;社區公共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并且日益專業化和規范化;社區公共服務對象和內容得到拓展;新型社區公共服務機制在探索中初步建立;社區建設投入占政府財政支出的比重不斷上升;[②]社區居民的滿意度不斷提高。以下是我國“十一五”建設初期時,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具體配置狀況,直接反映了我國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較之以前有長足發展。
(一)社區公共服務體系的發展現狀
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及其工作人員的配置狀況最能直接反映社區公共服務體系的發展現狀。在分析我國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現狀前,先要闡明我國城市社區的基本發展狀況。截至2005年末,我國共有667個城市,包括852個城區和5904個街道(未包含小城鎮);建成79947個社區(包括城市社區和小城鎮社區),擁有城鎮人口56212萬。[③]總體測算,我國平均每個社區擁有7031人。另外,我國社區居委會成員數為453543人,平均每個社區居委會有5.67人(見表1)。[④]
表1:全國社區數量、人口數量及居委會工作人員數量
服務型政府創建
1服務型政府的概念及特征
所謂服務型政府,是相對于管理型、權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它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內,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公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著服務責任的政府。
服務型政府有兩個重要特征:一是政府只提供市場、和個人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眾所周知,學普遍把產品分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除政策、法規外)往往是投資規模大、投資周期長,對于企業而言,投資于公共物品無利可圖;對個人而言,則往往無力承擔。而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又使得人們容易產生搭便車的心理,即某人參與了公共物品的消費,卻不愿意支付或充分支付生產成本而依賴他人支付。這種搭便車的心理(以及避免被搭便車的心理)導致了集體的不理性:大家都不愿提供公共物品。這就決定了公共物品不可能由市場提供。經濟學上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劃分很好地界定了服務行政的范圍:政府只應該向公眾提供公共物品,而不需要也不應該涉足私人物品的生產。私人物品完全可以由市場機制實現有效率的供給,政府沒有必要介入私人物品的生產。二是政府應當鼓勵公共服務市場化。雖然政府應當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決不可以壟斷公共物品的生產。即使事實上只有政府有能力提供的服務,也沒有理由因此而禁止私人企業去嘗試和尋求其他方法,也就是在不使用強制性權力的情況下提供這些商品和勞務的方法。人們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些新的方法,使一種在過去不可能由那些愿意為之支付費用的人排他性獨享的服務成為一種可供交易的服務,進而使市場方法能夠在它此前無法適用的領域中得到適用。政府不得壟斷公共物品的供給意味著私人和私人企業可以進入這些領域,這些公共服務行業是面向市場開放的。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給應該向私人開放,與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并不存在矛盾。作為服務型政府,不僅不可以壟斷公共物品的供給,而且應當鼓勵公共服務市場化,因為在存在競爭的情況下,服務行政的弊端會降至最低程度,并能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相兼容。
2創建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性
2.1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
服務型政府的根本任務就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法治社會的要求,提供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但是傳統計劃經濟的仍然較為嚴重,舊體制下最困難的被積淀下來,轉型時期的特殊問題也已凸現。政府直接管理經濟、地方保護主義、部門與行業壟斷、假冒偽劣等問題仍然存在,這些既不符合WTO規則,也嚴重影響了整個市場經濟體系的規范發展。服務型政府,正是改變過去政府管理中不規范、不完善的地方,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將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加強與改善宏觀經濟調控,規范市場、創造良好市場環境,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等方面;使政府管理符合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透析為政府服務的GIS
摘要通過9202工程介紹,反映政府GIS建設的重要性。
關鍵詞9202工程GIS
隨著政府信息化的發展,為政府管理和決策服務的信息系統也隨之不斷發展,政府GIS正是眾多信息系統之一。在我國,政府GIS的建設始于90年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國務院綜合國情地理信息系統"(簡稱9202工程)。9202工程是將國土資源信息作為載體,直觀形象反映各種社會信息,為政府各級領導在辦公活動中提供決策服務。
1、概述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統是國際上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科學,它是利用現代計算機圖形和數據庫技術來輸入、存儲、編輯、查詢、分析、顯示和輸出地理圖形及其屬性數據的計算機系統,是融地理學、幾何學、計算機科學及各類應用對象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其最大特點在于把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信息與反映地理位置的圖形信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可根據用戶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把結果交有關領導和部門作為決策的參考。
為了使國家基礎GIS的豐富數據用于國家領導的宏觀分析決策,1992年2月,國家測繪局和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聯合研建了服務于國務院和省政府領導的9202工程。該工程是國務院"全國行政首腦機關辦公決策服務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也是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建立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中的攻關任務之一。該工程的建設和應用,不僅為國家和地方政府領導提供一個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科學決策工具,而且有助于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和地理信息系統的深入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服務型政府的含義
一、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含義
所謂公共服務型政府,即滿足社會公共需求,提供充足優質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現代政府。現代服務型政府職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決定了政府職能的核心內容是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型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來創建一種公共服務的供給體系,由政府或社會來有效(及時和足量)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擴大的公共服務需求。公共服務型政府模式下的公共物品供給主體并非僅限于政府組織,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吸納各類社會團體或私人企業參與到公共物品的供給中來。
(一)服務型政府的內涵
從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始,西方國家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政府改革。在這場新興的政府改革過程中,新的服務型政府理念浮出水面。概括地講,這種新的理念主要有以下特征:解決本國的財政問題是西方各國政府改革的主要原因;政府部門開始引進市場理念和私營部門的管理技能;實現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由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變為公共服務的“監督人”;精簡政府機構,將自己的職能定位于“掌舵”而非“劃槳”。
(二)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決定因素
在當今社會,一國政府要成為公共服務型政府,是由四個方面的基本關系決定的。(1)在普遍的公民主權基礎上的民主與憲政,將決定國家權力的公共性質和政府為公民服務的地位。(2)市場經濟本質上是公民的經濟而不是政府的經濟,在政府與市場經濟的關系上,市場經濟是主體,政府是為市場經濟服務的。(3)社會是公民們的社會而不是政府的社會,在政府與社會的關系中,政府是為公民社會服務的。(4)以政府為依托的直接公共服務滿足的是公民的直接需求,而間接公共服務即經濟調控、市場監管和社會管理則是滿足市場經濟和公民社會發展的需要。
政府滿意服務調研報告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實現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任務,對政府駕馭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戰,也對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建設的規律表明,服務型政府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工作重點應根據客觀環境變化而相應調整。在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必須創新管理理念,把握關鍵環節,正確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切實把政府工作的重點放到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上來,以更好地為發展服務、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服務。
發揮三個功能,強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
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全省人民的期盼,江蘇近年來在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江蘇以全國1.06%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占全國近10%的GDP、超過10%的財政收入、16%的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連續5年保持全國第一。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江蘇對外開放程度高、外部需求占總需求的比重高,當前經濟發展面臨著異常嚴峻、復雜的局面。越是在困難較大的時候,越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努力發揮好三個功能。
發揮及時調節經濟運行的功能。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彌補市場失靈,有效調節經濟運行,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我們將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結合江蘇實際,進一步加強對經濟運行的有效調節。一是加大有效投入,在優化結構的前提下擴大投資規模,加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產業項目、重大生態環境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設,以政府投資引導和帶動社會投資。二是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以培育消費熱點拓展消費空間,以完善相關政策優化消費環境,增強以消費擴內需的傳導效應,積極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三是大力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加快出口產品結構調整,加大對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保持外貿出口穩定增長。四是強化各級政府、金融部門與企業同興共榮的理念、共渡難關的意識,加大積極財政政策的落實力度,加大銀行信貸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企業發展環境。
發揮正確引導產業發展的功能。充分利加強黨性修養必須樹立正確觀念用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形成的倒逼機制,通過引導產業發展,堅定不移地推進發展方式轉變。一是著力提高裝備制造業的研發能力和國產化水平,著力發展重大成套設備、高技術設備,推動制造業向高端發展。二是加快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和環保等新興產業,以高點起步參與高端競爭。三是從政策上扶持企業技術改造,引導企業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加快更新改造步伐,推動傳統產業向品牌化發展。四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培育總部經濟,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積極拓展新型服務領域,增創現代服務業競爭新優勢。五是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做強做大,推動關聯產業、上下游企業聯合重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國際競爭力。
發揮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功能。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政府應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是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省、市信用擔保再擔保體系,發展新型融資模式,滿足企業多樣的融資需求。二是加大對企業的財政支持力度。設立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實施稅收扶持措施,全面落實減免稅費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三是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落實各項扶持創新政策,深化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支持企業培育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產品。
政府服務職能調研報告
自20*年全省開展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優化環境、執政為民、促進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效能革命”以來,我縣相繼出臺了一些制度,如《*縣機關效能監察投訴中心工作辦法》、《*縣機關實行“四條禁令”若干規定》、《*縣機關效能監督員管理暫行辦法》、《*縣效能督查和投訴情況考核折算辦法》和《*縣機關效能監察投訴情況專報》等制度,并依托縣效能辦、縣機關效能監察投訴中心采取效能投訴督查、明查暗訪、專報通報等措施,加強效能監察,嚴肅查處機關及工作人員違反效能建設有關規定,至今,已對307名涉及機關效能問題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處理,機關部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的現象得到有效遏止,機關及工作人員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群眾對政府部門工作滿意度有了大幅提高。
一、三年來群眾投訴情況分析
我們對三年情況做了圖表分析。其中,圖一表示,20*年至20*年(10月份止,下同)我縣受理群眾投訴機關及工作人員違反機關效能規定的六方面情況分布(件);圖二表示,20*年至20*年我縣受理群眾對機關及工作人員違反效能六方面規定被查實的情況分布(件)。從兩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
1、執法、效率和態度三方面依然是監督檢查的重點。
機關及工作人員違反的機關效能建設規定主要集中在濫用職權執法不公、推諉扯皮效率低下和作風粗暴態度生硬三方面。從群眾投訴內容分布情況來看,共受理涉及該三方面效能投訴282件,占群眾投訴的94.0%;從受理投訴查實情況分布來看,該三方面效能投訴共查實1*件,占總查實件的95.5%,這說明機關及工作人員在依法執法、辦事效率和工作態度等方面有待于進一步規范和提高,同時對機關及工作人員在效能建設監督方面這三項內容依然是我們監督檢查的重點。
2、投訴量及投訴查實量逐年減少。
政府改革服務型政府建設論文
[摘要]我國同西方國家都處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國際背景之下,本文通過對國外幾個國家重塑政府的“政府改造運動”的比較,分析了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政府改革經驗,提出構建我國服務型政府,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制定適合我們發展的改革方針、策略體系。[關鍵詞]政府改革服務型政府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西蘭、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公共部門針對傳統的管制型政府暴露出的種種弊端及政府的“失效”癥狀,掀起了引用“企業化”運作模式,運用市場力量來改造政府績效的運動。緊接著,日本、加拿大、荷蘭、法國等經合組織的其他成員國也紛紛效仿,被稱之為“新公共管理”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一些國家紛紛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口號,以通過“政府再造”來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給質量,重新贏得公眾對政府的信心。正是在“新公共管理”運動蔚然成風的背景下,很多國家提出了創建“服務型政府”的目標。一、國外一些國家政府改革的主要內容1.英國政府的改革面對世界經濟的衰退和國內經濟的滯脹,執政的保守黨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節約政府開支、政府機構改革、服務承諾和競爭求質量,力圖改變整個英國乃至整個世界的面貌。經過20多年的實踐,英國政府的管理新變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其影響遍及全世界。英國政府改革包括四個步驟:(1)雷納評審雷。雷納評審是對政府部門工作特定方面的調查、研究、審視和評價活動。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兩個,一是政府開支過大問題,二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問題。合理的政府開支中,業務開支與行政之間應有一定比例,一般說來,前者應大于后者。(2)“下一步”行動方案。“下一步”行動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業管理手段來改善執行機構,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方案建議把整體的部委分解成若干機構,這些機構在主管的部委指導下,履行公共服務和有效管理的職責;以管理主義的技術和程序培訓職員,并且所有活動都是在一位高級主管的領導下進行。(3)公民憲章運動。公民憲章,就是用憲章的形式把政府公共部門服務的內容、標準、責任等公之于眾,接受公眾的監督,以達到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的目的。各公共部門可以根據本部門的實際情況靈活的制定憲章內容,但是要以滿足公民對公共服務的合法要求為宗旨,主要包括對公民的承諾和實踐承諾兩個方面,有四個具體內容:①服務內容和工作目標承諾;②服務標準承諾。服務標準做到明確化、具體化和公開化;③服務程序和時限承諾。實行合理的辦事程序,達到公眾滿意。對公眾公開服務時限,接受公眾監督;④違諾責任。表明了承諾者沒有達到既定服務標準時對顧客作出的補償,是承諾部門對公眾做出的單方面的承諾,這種補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道歉,也可以是物質上的。(4)引入競爭機制。競爭出質量,競爭出效率,競爭機制的引入與完善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根本之道。擴大競爭的實質就是引入私營部門的經營原則。為此,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私營化引入競爭;打破壟斷,鼓勵競爭;政府干預,維護競爭;市場檢驗,激勵競爭。競爭求質量運動可以說是競爭觀念的進一步確立和競爭機制制度化的嘗試。2.美國政府的改革20世紀的美國政府改革和英國政府改革明顯不同。美國的政府改革沒有明確的起點和目標,但是帶有更明顯的管理主義傾向。政府收縮的第一項主要職能就是政府的社會職能,推行社會福利制度改革,包括以下內容:(1)提高接受福利者的資格,以減少福利支出。(2)福利項目市場化,借鑒私營部門的管理經驗來克服公共部門的浪費和低效;逐步采取聯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級管理體制,轉移聯邦財政負擔。(3)明確財政收支,劃分管理權限,分權管理社會福利項目,使管理者接近受益者。(4)將社會福利改為“工作福利”。(5)適當加重個人負擔份額。(6)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制度。(7)將福利項目的直接供給者(職業性利益群體)與福利的接受者分開。政府收縮的第二項主要職能就是放松管制。收縮政府的經濟職能,減少政府干預的范圍和程度,實行更大的市場化。1981年2月,里根政府了第12291號行政命令,其中有一條規定,在一般情況下,政府不應當對企業的開設和經營方式、產量及物價等經濟行為施加管制。美國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價值取向是,在公共服務輸出領域引進市場機制,一是決策要和執行分開,二是公共服務的供給必須要多元化、競爭發展。這樣使政府權威與市場交換的功能優勢有機組合,提高政府功能輸出的能力。3.新西蘭政府改革新西蘭的行政改革在當代西方行政改革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譽為行政改革的典范。開始于80年代初期的新西蘭行政改革,先設定了總體框架,與其他國家相比,更多、更明確地采用了管理主義的模式。新西蘭改革的主導思想是,明確政府、部、皇家實體機構和公務員的目標,避免責任和職權的沖突、交叉,政府不介入市場和社會能夠有效運行的領域,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盡量減少成本。改革幾乎涉及所有公共部門以及公共部門的組織、過程、角色和文化等方面,改革的具體措施包括結構變革、分權化、商業化、公司化、私有化等,主要內容有:國有企業從事原本生產“私人物品”的政府部門的活動,在市場機制下將國營企業民營化,重組政府部門結構,設置提供公共服務的新架構,縮減政府預算。由此看來,這些國家采取的措施不同、側重點也不同,但是都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重新調整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減少政府職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的一點,但是要管得好一些;第二,盡可能地實現社會自治,鼓勵社會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場和社會力量來提供公共服務,以彌補政府自身的財力不足;第三,改革政府部門內部的管理體制,甚至盡可能地在一些部門中引進競爭機制,以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和為社會服務的質量,從而使政府徹底走出財政危機、管理危機和信任危機的困境。二、對我國的借鑒意義中共中央政治局2005年12月20日下午進行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主持。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強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能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我們看到我國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強化,正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目前,我國同西方國家都處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國際背景之下,分析、學習國外尤其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的政府改革經驗,借鑒其理論、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對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構建服務型政府要根據本國實際情況,一切從實際出發,制定適合本國發展的改革方針、策略體系。任何一個國家的行政改革措施都是承前繼后、自成體系的。英國的改革同樣如此,雖然很激進,但又具有系統設計、穩步推行的特征。從雷納評審、“下一步”行動方案、公民憲章運動、競爭求質量運動一直到后來的政府現代化白皮書,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階段,改革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追求的目標有所不同,改革的主要形式不同,但不同階段之間有著有機的聯系,且對每一重大改革措施都進行獨立的評估,以保證下一步改革具有堅實的基礎。這點與我國行政改革分階段走有相似之處。第二,引入嚴格、科學的管理程序。雷納評審是來自政府內部的改革,旨在促進、鼓勵、協調、指導有關部門在現存的文化及傳統中開展改進工作,發揮各部門革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量避免由上或者由外強加的成份。當前,公眾對于我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還有諸多不滿意的地方,當務之急是相關管理部門要在績效評估上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本文以為,不妨引進雷納評審的嚴格和科學程序,對政府公共服務進行解剖,從而為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找到更好的辦法。[1][2][][]第三,注重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質量。“公民憲章”運動改革力度較大,效果比較明顯,在政府和社會關系上,體現了政府退卻、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等理念;在政府內部管理上,體現了公民為中心、服務導向、結果為本、市場機制為基礎等理念。“公民憲章”運動中,英國政府把行政管理的重點放在提高政府的服務質量和效率上,主要手段是新的管理原則、新技術、新方法在公共管理中的應用。據1996年的官方報告,英國的“公民憲章”運動在提供公共服務質量和公民滿意度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而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許多國家紛紛效仿。據統計,1996年,全世界共有5個國家推行了與英國“公民憲章”運動相類似的服務承諾制度,很多國家的代表團到英國考察“公民憲章”制度的執行狀況和效果。英國政府內部行政改革的側重點是管理層次,這與我國行政改革的側重點是機構改革是不同的。第四,慎重、合理界定我國政府職能的范圍和內容。我國和美國所處的現代化階段不同。美國已經處于信息社會,我國雖然處于信息社會的大背景之下,但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決定了大部分地區還停留在工業文明時代,或工業文明過渡時代,只有少部分地區處于信息社會前沿。眾所周知,美國的市場經濟已經相當成熟,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經歷了一個從自由市場到政府干預,再從政府干預回歸自由市場的否定之否定階段。美國通過壓縮福利項目的福利政策和放松對工商業項目的福利政策來收縮政府的社會職能。我國政府在改革開放之前是個全能的政府,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過程中雖然也亟需收縮政府職能,實現“小政府、大社會”和“有限政府”,但是以壓縮福利項目為主體的福利政策改革,恰恰與我國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全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方向相反。這是現代化不同階段上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因此,不同的時代背景,要求不同,涉及的改革措施和模式當然也不同。我國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要根據實際國情,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汲取教訓,避免改革走彎路。第五,確立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平衡點。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市場發揮作用的地方不斷擴大,傳統上一些必須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也可以實行市場化生產,即,政府不直接參與這些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而是公開向社會招標,由私人或者非政府組織竟標,公平競爭,優者中標負責這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生產、提供。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沒有市場是萬萬不能的,但是市場并不是萬能的,存在著自身無法克服和避免的盲目性、滯后性和破壞性。市場不能解決責任、公平等問題,市場的有時在于效率,市場的職責也是效率,這就需要發揮政府的監督和調控作用。與市場不同,政府還有社會、人文等其他目標。政府與市場各自的不同目標、不同優勢與不足決定了兩者互相配合和協調以維持某種程度均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政府與市場平衡的核心在于兩者在特定環境下各自作用的充分發揮和各自優勢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