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環境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05:53: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信息化環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信息化環境

信息化企業環境變遷及會計信息研究

摘要:本文系統地分析了會計信息系統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介紹了會計信息系統的定義及其作用,闡述出會計信息系統有兩點作用:1.記賬的優勢;2.綜合體現會計信息系統監督機制的制度優勢。其次,研究了目前狀態下會計信息系統的現狀,通過分析會計信息系統在中小企業中的運用,發揮財務會計的技術支柱和工作職能作用。

關鍵詞:信息時代;會計信息系統;信息技術

隨著現在各類企業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傳統的經濟環境和企業內部控制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企業自己的需求,因此國內會計信息系統發展相對較緩慢的問題受到了一些重視。為了能夠更高的以會計信息系統作為財務會計的技術支柱,進一步更有利的發揮財務會計的工作職能,本文系統地分析了會計信息系統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1中小企業中會計信息系統的現狀

在國內外大多數企業中,會計信息系統引發的難題仍受各方因素的制約,時至今日,這些難題尚未完全解決,仍困擾著全球大多數企業。基于網絡數據大力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中小企業已緊跟時代的步伐,基本實現會計電算化,國產軟件系統的研發能力及產品市場占有量也逐步提升。但由于我國計算機革命相對滯后,會計信息系統綜合應用不如國外發達國家全面,差距依然存在。

1.1國外中小企業中會計信息系統研究現狀

查看全文

環境信息化建設工作思考

摘要:環境信息化是環境監管現代化的重要組成和抓手。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環境保護工作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本文通過分析研究環境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對環境信息化建設提供了一些建議,希望對環境信息化的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環境保護;信息化;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視,環境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環境信息化已逐漸成為強化環境監管,把控環境態勢,推動生態問題有效解決,提升環境管理和決策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

1環境信息化發展情況

(1)頂層設計日趨完善,數據庫管理系統初具規模。近年來,各地已基本建立了信息化機構隊伍,完成了包含各環境要素的監測數據庫建設,基本構建了環保大數據庫,使信息化進一步向多指標、多維度縱深發展。(2)數據采集能力增強,統籌力和指揮力顯著提高。環境信息化一改傳統環境監管模式和數據采集模式,實現了環境信息采集、傳輸和管理的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目前,環境信息數據采集能力不斷增強,已逐步建立集飲用水水源地、流域水環境、大氣環境、重點污染源、機動車尾氣、輻射環境、危險廢物和應急風險源等各子系統的共享系統,尤其是空氣質量、土壤質量、聲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采集得到質的飛躍,生態環境現代化監管水平、環保統籌力和指揮力提高顯著。(3)政府服務高效,環境實現共治。互聯網使政府服務公眾的渠道更加便捷、規范、高效,也為公眾參與環保工作搭建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形成環境共治局面,既體現了公開性、權威性,又能宣傳環保,使更多的人關注環保、參與環保,形成全民環保的合力。

2環境信息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基層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研究

摘要:在現代社會,信息化建設已經越來越普遍了,基層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這對于促進基層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規避生態風險、提升公共社會服務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層生態環境的信息化建設,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獲取大數據信息,對生態建設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彌補,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效用,發揮生態資源對于社會發展的優勢,促進生態環境科學化決策的實現。從基層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出發,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重點分析,提供了一些改進建議。

關鍵詞:基層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必要性;問題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的變革,推進了社會各行各業的改革。生態環境的信息化建設是建立在大數據平臺基礎上的,充分地發揮了大數據技術的優越性,可以實現對基層生態環境工程的智能化監測,并將海量的信息整合起來,利用智能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實現數據的精準分析,然后將生態環境的數據資源挖掘與整合。同時,在生態環境的分析與評價方面,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能實現對生態環境質量、安全、物種多樣性等多方面的評價,是生態環境管理及決策的重要依據。但是,基層生態環境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中還存在一定的制約性問題,吻合直接影響到了生態數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成為了基層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當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1基層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基層生態環境的信息化建設與我國“數字強國”的發展理念相吻合,為我國生態文明的構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而從基層生態環境構建上來看,信息化的建設具有非常大的優勢,而這些優勢也是必須要實施信息化建設的動力。1)可以為基層生態環境的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信息化建設最重要的就是發揮信息技術的功能,提升信息獲取的精準性,用精準的數據開展生態管理工作,為基層生態決策提供支持。而且信息化系統所獲取到的精準數據,可以對環境行政行為進行一定的限制,對推動基層生態環境管理精準化的實現十分有利。2)促進生態環境預警能力的提升。信息化建設當中的智能性系統,可以對基層生態數據信息進行高效的分析,并對環境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對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和可能發生的突發性環境問題進行預警,為工作人員提供準備時間,提升風險防范效率。3)深化環境健康風險評估的能力。在信息化下,大數據技術當中的可視化共享,可以將環境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展示出來,便于系統對環境的健康風險進行及時的預判,對健康的臨界點以及風險可能持續的時間進行判斷,為風險防范贏得更多的時間。4)促使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功能的提升。信息化建設下,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的應用,使得基層生態環境部門的工作理念及服務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代化技術方式逐漸取代了人工工作,大數據的支撐下,基層生態環境信息可以實現網絡公開,而網絡辦公、綜合性服務通道的開啟等,構建了高質量的服務體系,極大地實現了數據資源的高效共享,提升了公眾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基層生態環境信息的作用

查看全文

局長在環境信息化動員大會講話

同志們,在環境保護事業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深入分析環境信息化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環境信息化建設工作,進一步提高環境信息化服務水平,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提供重要支撐。剛才會議表彰了全國環境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我代表環境保護部向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希望受表彰的單位和個人謙虛謹慎、再接再勵,不斷提高,希望各單位認真學習、借鑒他們的經驗和做法,努力推動環境信息化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充分認識當前形勢下深入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有利條件。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基礎,開發應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或改進決策管理的歷史性進程。隨著信息化進程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化日益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生產關系變革的重要力量。充分認識深入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在加強環境保護、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當中的重要作用,對駕馭信息化,以信息化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深入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是全球信息化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信息化正在全球范圍內向更深的層次、更廣泛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作為生產的要素,進入再生產的全過程,給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推動傳統經濟向新興經濟的轉型,信息化水平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發達國家充分把信息化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深入推進,并取得顯著成效,美國實現從“籠子上的國家”到“網絡上的國家”的重大轉變,歐盟完成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的整體轉型,日本實施從工業化趕超到信息化趕超的戰略轉化。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非常重視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作為促進生產力跨越式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作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部署。環境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主動順應信息化發展的潮流,采取有力的措施,深入加以推進,對環境保護充分發揮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陣地作用,推動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二)深入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是建設服務型機關的重要手段。建設服務型政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健全政府的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環境保護電子政務作為環境信息的重要領域之一,承擔著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能,通過電子政務這個載體推行網上辦事和政務公開、規范行政權力運行、提高環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水平,既開辟了新的為社會服務的途徑,也便于廣大人民群眾行使民主監督權利。目前環境部門政務公開等領域還不夠廣泛,網上辦事的能力還不夠強,服務相對滯后,不能完全適應環保工作和人民群眾的需要,深入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對推行電子政務創造更好的條件,有利于提高環境服務網絡化辦事便捷化程度,有利于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有利于建設更加高效、規范、廉潔的服務型政府。

查看全文

信息化環境下財會管理創新探析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信息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各行各業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愈加深刻。就傳統高校財會管理來講,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對高等院校財會工作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深刻思考在信息化環境下,如何更好的創新高等院校財會管理。

關鍵詞:高等院校;財會管理;不足;創新

就目前高等院校財會管理來講,有效引入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財會管理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確保財會信息更加安全。但是就目前高等院校財會管理在信息化環境下工作情況來講,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對高等院校財會管理工作的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在本文中,首先研究了高等院校財會管理在信息化環境下創新的必要性,然后探討了在信息化背景下高等院校財會管理存在的不足,最后就高等院校在信息化背景下財會管理如何創新進行分析。

一、高等院校財會管理在信息化環境下創新的必要性

(一)適應時代的要求。作為國內教育體系重要的部分,高等院校在對自身資源體系進行構建過程中不斷強化和外部之間的聯系,借此通過外部和內部資源的鏈接,為高等院校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資源支持。目前,國家在大力發展和建設信息化產業,早就提出“互聯網+”的概念,社會上對信息化技術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各行各業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愈加深刻也更加依賴,借此不斷在全社會范圍內普及信息化技術。在這樣的背景下,高等院校作為給社會培養人才的載體,我們必須在信息化大背景下,積極利用國家在建設信息化過程中提供的各項資源支撐,強化在內部財會管理過程中有效融合信息化建設資源,構建流程標準、快捷高效、信息安全等財會管理系統,給高等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強的基礎。(二)提高自身管理效率的需求。當下,高等院校在連年擴招,高校科研任務在不斷加劇,高等院校從外部獲得資源的途徑越來越多,因此其財會管理也面臨著較大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在不斷提升,但是作為重要的工作之一,財會管理必須保障質量和準確性,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財會管理形式顯然不符合時展的需求。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引入信息化技術,對財會管理模式和系統予以不斷創新和改善,借助信息化帶來的高效、便捷、快捷等優勢,重塑新型的高等院校財會管理系統,適應當下快節奏、高質量的工作需求。

二、高等院校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查看全文

大學信息化環境建設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學信息化教學軟環境建設以及硬環境建設,并提出了大學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等相關內容,希望為促進大學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順利進行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大學;信息化教學

環境建設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對大學教學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重視建設完善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從而推進我國高校教育水平邁向更高的一個臺階。下面主要圍繞著大學信息化教學軟環境建設展開簡單分析與探討:

一、大學信息化教學軟環境建設

(1)政策環境的建設。現代化教育理念是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的重要指導,其中,良好的政策環境是保障大學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基礎。所以,加強大學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有著重要意義,一方面滿足高校教育發展的趨勢[1];另一方面實現教育信息化目標,促進傳統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轉變。為此,學校要立足于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積極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營造出良好的政策環境,從而推進教學信息化建設進程。為此,作為學校領導層要高度重視大學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重要性,貫徹落實各項發展規劃,這樣既保障了資金的到位,又實現機構的合理化配置,充分點燃全校師生積極性與主動性,不斷推進大學教育信息化建設深入。(2)人才環境的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保障大學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的關鍵,是保證大學教學環境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此,在大力推進大學教學環境信息化建設過程之中,要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的建設,不斷吸收高素質網絡技術人才以及網絡管理人才,從而為教學環境信息化教學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引導者以及設計者,教師自身除了要具備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而且應當熟練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為了保障大學教學環境信息化建設的質量,有必要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全面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與專業水平,從而為系統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提供重要保障。其中,在推進大學教學環境信息化建設中,教師具備現代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具體表現為下面兩點:第一,教師自身如果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技術,便可以在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滲透現代化信息技術,從而為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障,最大程度發揮出信息技術在推進教學質量提升作用;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開展學習活動,強化學生對各種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在完成大學教學環境的信息化建設之中,利用計算機每個人可以對校園網絡信息系統進行訪問,其中,完善的安全體系是保障校園網絡環境的安全性基礎,否則,外界不良信息以及“黑客”等將會造成對校園網絡信息系統的攻擊。所以,為了保障校園網絡信息系統安全的、穩定的運行,有必要加快構建融入了多種先進技術的、高效的安全保障體系[2]。在建設大學教學環境信息化安全體系過程之中首要任務是組織成立信息安全以及計算機網絡小組,并在此基礎上制定計算機信息安全總體規劃,建立健全動態信息安全管理系統。除此之外,要加大對安全與信息法制教育的宣傳力度,組織全校師生聽取安全信息講座,從而提升全體師生信息安全的意識,加強對各種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的打擊與防范,從而為校園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

二、大學信息化教學硬環境建設

查看全文

環境檔案管理電子化信息化分析

摘要:環境檔案管理作為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依據,能夠為環境保護的實施提供基礎保障。基于此,本文從實現環境檔案管理的電子化與信息化為出發點,分析了實現電子化信息化過程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建議,并且具體論述了電子化信息化對于環境檔案管理的必要性。

關鍵詞:環境檔案管理;電子化;信息化

傳統的環境檔案管理主要是通過紙質進行存儲,不僅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極大,而且存儲的檔案信息安全性與永久性較低,不利于環境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而實現環境檔案管理電子化與信息化,可以利用計算機通過網絡開展工作,利用電子文件進行信息資源存儲,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了檔案信息的安全性與永久性。

1環境檔案管理實現電子化信息化遇到的問題

1.1電子化信息化效率不高。我國環境檔案管理工作起步較晚,電子化信息化管理的技術水平有限,諸多部門對于電子化信息化管理的認識不足,導致電子化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不高,不利于環境檔案管理工作的推進。我國環境檔案管理效率不高,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電子化信息化未普及。由于環境檔案信息化管理處于發展階段,工作人員對其認識較為淺薄,使得諸多工作人員仍采用傳統方法進行操作,導致工作效率不高,未能從根本上實現電子化與自動化管理[1]。(2)環保部門的重視程度較低。環保部門未能認識到電子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對于信息化建設投入資金較少,建設力度較低,導致智能化檔案管理無法充分的發揮作用。(3)人才缺乏。我國嚴重缺乏電子化信息化管理技術人才,導致環境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降低了管理效率。1.2未構建完善的環境檔案管理制度。環境檔案管理制度是工作開展的保障,未構建完善的環境檔案管理制度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同時會影響環境檔案電子化信息化管理的實現。未構建完善的環境檔案管理制度,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相關技術缺乏。我國電子信息技術處于發展時期,市場上的軟件技術水平高低不同,整體的技術普遍性與通用性較差。而不健全的環境檔案管理制度,不僅無法有效地解決技術問題,同時會增加此類問題的嚴重性[2]。(2)檔案管理信息化編碼無法實現統一,而信息化編碼的不統一會增加電子化信息化的管理難度,降低了環境檔案管理的有效性。

2環境檔案管理實現電子化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查看全文

淺談檔案信息化軟環境的發展狀況

摘要:文章對信息化軟環境作了解釋、闡述了信息化軟環境發展現狀。筆者主要以“廣東省東莞市檔案館”為例,描述了信息化軟環境發展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對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檔案信息化;信息化;軟環境;東莞市;檔案館

一、檔案信息化軟環境的定義及現狀

就檔案信息化環境而言,通常分為兩種形式:其一為檔案信息化硬環境,即包括一些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其二為檔案信息化軟環境,主要指信息資源、標準規范、人才隊伍等。具體地,檔案信息化的軟環境建設,是指包括檔案信息化中的觀念更新、管理規范、數據標準、技術規范、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1]30。檔案信息化建設中,信息化猶如交通在高速公路建設中的位置一樣對整個檔案事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為檔案信息化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要從信息化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方面著手。把基礎設施、應用系統、信息資源歸為檔案信息化硬環境,標準規范和人才隊伍歸為檔案信息化軟環境。其次要明確這五方面的內容及分別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軟硬件基礎設施是信息化建設不可缺少的條件,檔案信息網絡是其核心;如今檔案信息化建設主要是針對電子檔案而言,那么應用系統維持著檔案信息的開發和利用,在檔案網絡信息建設中將其作為重要的技術保障;檔案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許多檔案信息會涉及國家政治經濟和發展戰略,開發利用好信息資源建設也是檔案信息化取得成效的關鍵;以上硬件設施基本健全,但是缺乏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因此,筆者認為要從軟環境著手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檔案意識。目前,公眾及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紙質檔案,認為檔案館的職能僅僅是保存檔案,缺乏開發利用的思想。檔案室或者檔案館保存著大量冗余的檔案。造成這一現象部分原因在于檔案管理部門缺乏應有的建設理念與服務意識,因此,改變傳統“重管輕用、重建輕用”的建設思路,認真定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功能,堅持“檔案重在利用”的建設思路,真正發揮檔案的社會服務功能。對此,筆者就“廣東省東莞市檔案館”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二、廣東省東莞市檔案信息化軟環境的發展狀況

廣東省東莞市檔案館為了加大檔案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檔案意識,開發了自己專門的門戶網站,其中包括政務網,主要針對的是檔案業務。以政府部門為服務對象,提供了檔案在線移交平臺,各單位可以通過此平臺直接在網上提交電子檔案。用戶還可以在網上采集所需要的檔案信息,但是在采集之前需要注冊自己的賬戶和密碼才可以訪問網站。檔案工作人員還會向政府專網用戶提供檔案信息服務和業務指導。廣東省東莞市檔案館建立的政府專網是面向全市200余家立檔單位,在檔案之間、檔案館和機關檔案室之間建立一個互聯互通的檔案信息共享平臺。而且在保證網絡、數據和用戶得到管理和維護的安全環境下提供檔案管理和利用服務。該網站的主要特點是人數多、用戶訪問量較大、數據量也較大,系統穩定性和數據安全性要求較高,必須提供永久性數據存儲與管理。因此,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硬件設備的配置必須與其特點相適應。廣東省東莞市檔案館針對不同的對象提供不同的信息共享平臺。為了方便大眾利用檔案,還開發了支持大眾服務的檔案公眾網。提供了以社會大眾為服務對象通用服務。通過該網絡向大眾媒體提供多種形式的檔案資料查詢、瀏覽服務,如文字資料、語音資料、視頻資料等,還可以提供虛擬現實場景等特殊服務。公眾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采集信息,對自己所需的信息進行篩選和處理。另外,現在人們流行修訂家譜,檔案館對其還設立了網上家庭檔案館,類似于歐洲的私人檔案館,可以向互聯網用戶提供檔案服務和信息服務。不僅如此,檔案館還會針對一些中小企業開展檔案服務,完善各企業檔案部門的檔案,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提供企業經濟效益。廣東省東莞市檔案館開發的廣東省東莞市檔案網是“基于互聯網的廣東省東莞市檔案信息資源社會共享平臺”[2]44,打造了國內檔案行業的第一個檔案共享平臺,以檔案資源展示了利用為中心,資源類型豐富:文件級的案卷有868,912件、案卷級的有789,814件、全文級的有27,877件、珍品檔案有15件、今日檔案有453件、企業檔案有21件、采集的信息有8097件、檔案百科有300件[3]49。對各種類型的檔案通過多種服務手段、多種展示方式對公眾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檔案展示與傳播,從而進一步拓寬了百姓對檔案的利用需求,加快了信息共享。綜上所述,可見檔案館在硬件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筆者認為,檔案館并未達到最終的目的。它的最終目的還是為公眾提供檔案,提高人們的檔案意識,固然廣東省東莞市檔案館是全國第一個設立信息化共享平臺,只是在技術和設備上的信息化,檔案意識的信息化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查看全文

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研究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以及時代的進步,信息化進入到各個行業領域中,信息化的建設對我國大企業財務管理進行改革和更新,信息技術的進步提供給企業財務管理最基本的條件以及一個發展平臺來進行信息化建設。但近年來,在信息化環境下,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依舊存在不少現實的發展問題,本文對此進行系統說明,并闡述了相應的處理策略,以促使企業財務管理在信息環境下能夠擁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企業;財務管理

信息化是當今時展的大趨勢,它象征著最先進的生產力,也必將會給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帶來新動力,近年來,信息化的發展逐漸進入到我國所有行業中去。同時,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變得不能離開信息化的幫助,信息化提供更優越的條件以及進步的平臺來發展企業財務管理,在外在方面體現了時代的進步,成為企業適應時代前進不可缺少的條件。由于我國信息化發展相對較晚,在這樣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在發展期間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在發展現狀方面,例如:缺少完整的管理體制,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較弱,信息化設備不先進、不齊全等問題,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對其內部的每個方面都進行整頓和改善,從而在整體上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

一、信息化環境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

1.有利于企業獲取新的經濟信息與知識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人們各項活動增添了許多豐富多彩的內容,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與此同時,信息化環境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也有重大影響力,它為企業獲取新的經濟信息與相關知識提供很多便利。所謂信息化,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網絡對信息的傳達具有時效性、準確性、共享性等優勢,這對于我國各個企業來說,有利于管理者以及從業人員及時獲取新的經濟市場信息,并且這些信息還會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利于企業人員專業知識的增加與豐富。所以,信息化環境對引導企業走向成熟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

查看全文

檔案信息化軟環境建設初探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宏觀背景下,信息資源已經成為人類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的戰略資源。檔案管理部門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以檔案信息化建設為契機,認真分析信息化建設對傳統檔案管理模式造成的沖擊。檔案管理信息化是將檔案資源和檔案管理各項過程數字化,以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相關信息手段和技術支持,完成檔案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與輸出,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使檔案資源的管理、開發和利用更加合理、有序、高效。這個過程可以簡要地歸結為“三化”,即檔案信息的數字化,檔案信息接收、傳遞、存儲和提供利用的一體化,檔案信息的網絡化。具體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檔案檢索數據庫的建設、檔案全文的數字化、檔案資源的二次開發、檔案局域網和網站的建設、檔案管理軟件的開發等。但是許多相關領域信息化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搞好硬環境的建設,如計算機等設備、軟件、網絡、技術支持等,更要重視信息化的軟環境建設。所謂信息化的軟環境所指內容較多,本文所指軟環境,主要是指信息化的觀念、管理規范和標準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現在信息化發展的主要趨勢是技術越來越簡單化、“傻瓜”化,管理越來越規范化、標準化,信息系統使用效率的高低、好壞,越來越依賴于軟環境的優化,依賴于信息系統的使用者的素質。

1對檔案信息化的認識

《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由國家檔案局于2016年4月1日頒布并印發,綱要確定了檔案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到2020年,實現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檔案管理現代化,加快檔案管理信息化進程,持續推進數字檔案館建設,全國50%的縣建成數字檔案館或啟動數字檔案館建設項目。檔案信息化已經成為檔案管理研究中的熱門話題,各種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建議不斷涌現,研究不斷深入,形成了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熱潮,推動著檔案管理中的信息化不斷前進。目前,全國各地主要檔案館和各高校檔案館都已經裝備了計算機、掃描儀、打印機等基本的硬件,同時計算機大都安裝了辦公自動化軟件,基本可以實現文本、數字、圖形、圖像輸入、輸出的信息化;并且隨著國家和城市網絡化的建設,各地主要檔案館和各高校檔案館也都實現了寬帶網絡互通。目前信息化的硬件基本具備,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硬環境建設將不斷完善。但目前檔案管理、利用的信息化工作仍處于較低水平,僅限于檔案館內部文本、數字、圖形、圖像的輸入與輸出,可以說,只是實現了檔案管理技術手段上的變化,檔案管理的主要思路、方法并沒有改變,這是制約我們進一步推動檔案信息化的重要障礙。究其原因,在于我們在檔案信息化過程中,重硬環境建設,包括硬件、軟件和網絡建設,而忽視了檔案信息化的軟環境建設,包括檔案信息化中的觀念更新,管理規范、數據標準、技術規范、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

2檔案信息化的軟環境要求

2.1更新觀念,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檔案信息化建設是實現檔案資源社會共享的基礎,檔案信息化的建設,有助于從根本上提高檔案服務質量,強化檔案信息的社會需求,有助于實現檔案的實體模式向信息管理模式的轉變,社會發展到今天,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檔案管理要針對新形式下產生的新問題積極探索,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為檔案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發展機遇,檔案管理理念也正以傳統的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轉變,在不斷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時代的有利條件,充分展現人的創新性和靈活性,促進管理和服務的發展。面對社會的發展被動服務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檔案信息化的建設為檔案資源的社會共享提供了條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