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料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2 21:37: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聞報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聞報料

新聞報料真實性分析論文

一、新聞報料人產生的背景

新聞媒體獲取新聞線索的傳統渠道往往大同小異,獨家新聞自然成了新聞媒體突破同質化競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然而媒體記者的數量和力量畢竟有限,大部分精力用于自己所負責條口的報道,以確保在同質化競爭中不漏報新聞,很少有精力和時間去尋找和挖掘獨家新聞。新聞報料人的出現正是適應了媒體對獨家新聞的需求,新聞媒體可以在不增加人員配備的情況下,廉價獲得獨家新聞線索或半成品,提高媒體的市場競爭力。本世紀初以來,報料新聞已經成為新聞媒體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

受眾在新聞信息傳受關系中主體意識的覺醒,也是新聞線人產生的原因之一。受眾已經不再滿足于被動接受信息,他們中很多人向新聞媒體提供新聞線索或成品不是為了獲得報酬,而是希望通過媒體自己的聲音,促使所關心的問題得到廣泛重視或解決。

二、新聞報料失實的原因分析

新聞報料人向媒體提供的信息包括新聞線索、新聞半成品或成品。有些地方的宣傳管理部門為避免新聞失實,已明令禁止媒體直接采用報料人提供的文字稿。目前,報料人提供給新聞媒體的大多是新聞線索,或者是他們自己攝制的圖像資料,需要媒體進一步加工成新聞成品。雖然大多數新聞報料人不直接向媒體提供新聞成品,但新聞報料失實仍屢屢發生。

新聞報料失實的原因歸納為兩類:主動失實和被動失實。所謂主動失實,即新聞報料人出于主觀故意向媒體提供虛假的新聞線索或半成品。主動失實的動機大致有下列兩種:①新聞報料人為了獲取更多的報酬而估計歪曲事實。媒體為了獲得獨家新聞線索,不惜花費重金懸賞征集,這就給了少數人以可乘之機。一些報料子虛烏有,報道后造成了嚴重的失實。②新聞報料人企圖借助媒體解決自己所面臨的棘手問題。有些新聞報料人所遭遇的一些問題通過正常的渠道暫時沒法解決,因此想通過新聞媒體的影響力進行干預。因此有人就通過夸大新聞事實以吸引媒體報道,還有人甚至虛構新聞線索吸引記者前來采訪,最終向記者反映的情況卻與當初所提供的新聞線索無關。

查看全文

新聞報料真實性探究論文

一、新聞報料人產生的背景

新聞媒體獲取新聞線索的傳統渠道往往大同小異,獨家新聞自然成了新聞媒體突破同質化競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然而媒體記者的數量和力量畢竟有限,大部分精力用于自己所負責條口的報道,以確保在同質化競爭中不漏報新聞,很少有精力和時間去尋找和挖掘獨家新聞。新聞報料人的出現正是適應了媒體對獨家新聞的需求,新聞媒體可以在不增加人員配備的情況下,廉價獲得獨家新聞線索或半成品,提高媒體的市場競爭力。本世紀初以來,報料新聞已經成為新聞媒體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

受眾在新聞信息傳受關系中主體意識的覺醒,也是新聞線人產生的原因之一。受眾已經不再滿足于被動接受信息,他們中很多人向新聞媒體提供新聞線索或成品不是為了獲得報酬,而是希望通過媒體自己的聲音,促使所關心的問題得到廣泛重視或解決。

二、新聞報料失實的原因分析

新聞報料人向媒體提供的信息包括新聞線索、新聞半成品或成品。有些地方的宣傳管理部門為避免新聞失實,已明令禁止媒體直接采用報料人提供的文字稿。目前,報料人提供給新聞媒體的大多是新聞線索,或者是他們自己攝制的圖像資料,需要媒體進一步加工成新聞成品。雖然大多數新聞報料人不直接向媒體提供新聞成品,但新聞報料失實仍屢屢發生。

新聞報料失實的原因歸納為兩類:主動失實和被動失實。所謂主動失實,即新聞報料人出于主觀故意向媒體提供虛假的新聞線索或半成品。主動失實的動機大致有下列兩種:①新聞報料人為了獲取更多的報酬而估計歪曲事實。媒體為了獲得獨家新聞線索,不惜花費重金懸賞征集,這就給了少數人以可乘之機。一些報料子虛烏有,報道后造成了嚴重的失實。②新聞報料人企圖借助媒體解決自己所面臨的棘手問題。有些新聞報料人所遭遇的一些問題通過正常的渠道暫時沒法解決,因此想通過新聞媒體的影響力進行干預。因此有人就通過夸大新聞事實以吸引媒體報道,還有人甚至虛構新聞線索吸引記者前來采訪,最終向記者反映的情況卻與當初所提供的新聞線索無關。

查看全文

深究全民記者時代的新聞線人

“全民記者”時代,公民既是信息的傳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很多新聞事件在網絡上瘋傳,引起人們的關注,網絡輿論監督催生了新一代的公民記者,公民通過網絡平臺提供的論壇、博客、播客等來報料、制作新聞、參與信息的傳播,使得傳統媒體的新聞線人路慢慢變窄,新聞線人要想繼續存在,可能只有轉為職業新聞線人才能獲得一杯美羹,其他大部分將轉化為公民記者。

一、傳統媒體時代的新聞線人

(一)新聞線人產生的原因

新聞線人是指不隸屬于任何新聞媒體而主動向該媒體提供新聞線索或新聞素材的人。

國外新聞線人已不是新鮮事,我國關于新聞線人的論述也有一定的基礎。新聞線人也稱“新聞報料人”,產生的原因諸多。首先,民主政治進程中,我國公民政治參與意識由懵懂狀態變為蘇醒狀態,公民與媒體的互動成為其表現形式之一,新聞線人通過向媒體報料以實施其監督權促使問題解決。其次,我國新聞媒體的“事業性質企業管理”屬性,使其轉向市場化之路,脫離了傳統的依賴國家政治政策和財政撥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傳媒市場化進程加快,媒介間競爭日益激烈,獨家新聞成為新聞媒體生存制勝的重要因素,加之人們對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傳媒市場呼喚新聞線人。最后,公民欲通過新聞報料構建自身以及周圍人群的文化認同,使生存的環境和所希望的環境達到協調。綜上所述,以提供新聞線索、協助媒體采寫新聞的新聞線人出現,也是應時之需。

(二)新聞線人對新聞工作的利弊

查看全文

民生新聞研究論文

一、民生新聞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雛形、生成和成長

1.雛形階段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

此時民生新聞的某些構成要素開始在新聞傳播中萌芽。20世紀90年代初,晚報、都市報上的都市社會新聞、市井新聞就是民生新聞的萌芽狀態,這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華西都市報》、《成都晚報》等。1995年誕生的都市報,一開始就明確定位為“市民生活報”,“全方位報道各市民階層關心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體育等各方面的內容”。其“市民新聞”與后來的“民生新聞”在題材選擇與價值取向上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在電視熒屏上,1995年北京電視臺的《點點工作室》(1998年改名為《元元說話》,1999年至今叫《第七日》),都帶有了一些民生新聞的品質。1997年北京電視臺的《北京特快》與1999年成都電視臺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現出了民生新聞的一些特點。

2.民生新聞真正生成的標志是2002年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推出的《南京零距離》

《南京零距離》之所被新聞界和理論家們公認為是民生新聞的真正開始,就在于這個節目不但發揚光大了都市報、晚報的民生報道,而且將“實用資訊、生活投訴和社會新聞”這些內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民生新聞的典型范例,進而產生了普遍的“示范”效應,一時間,各電視臺爭相開辦起類似的民生新聞欄目,其中產生較大影響的有安徽臺的《第一時間》、湖南經視的《都市一時間》、重慶臺的《天天630》、福建臺的《現場》和杭州臺的《阿六頭說新聞》等。

江蘇廣播電視總臺城市頻道總監景志剛曾明確指出:“在我們的節目中,既有社會新聞,也有輿論監督,還有生活資訊,甚至時政新聞,反映的都是平民百姓日常狀態下的衣食住行,以致于用任何一種傳統新聞分類概念來概括都是片面和不合適的……我們需要新概念來概括并確認《南京零距離》這類已大量出現在我們新聞實踐中的節目樣態的內涵與價值”。他認為,對《南京零距離》及其同類節目“用舊有的諸如‘社會新聞’、‘輿論監督’等概念來概括已嚴重辭不達意。也許更適合使用的是‘民生新聞’這一概念。因為,這一概念不僅字面上比較切題,而且內容上比較準確地概括了這類新聞的平民視角以及民主的價值取向這樣一些本質性的內涵。”從這時起,民生新聞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不斷發展完善。

查看全文

網絡環境下預防虛假新聞措施

假新聞在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中時有所見,近年來,在日益發達的網絡、數字技術傳播渠道中,假新聞也頻頻冒出,社會影響很壞。因此,必須對包括網絡媒體在內所出現的所有假新聞,認清其實質及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并努力清除,以保證新聞事業和大眾傳播健康發展。

一、假新聞的社會危害及其產生根源

假新聞是指與事實不符的新聞,包括現象不符和本質不符,也即基本事實不符和評價、議論不符。假新聞通過媒體傳播,使受眾獲得錯誤資訊,影響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在現實社會中的行為,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嚴重危害。

下面,我們先看幾個典型的假新聞案例

2006年7月,“五胞胎”、“手機煮雞蛋”等虛假新聞事件經由網絡等媒體廣為傳播,為大眾所稱奇,最后被揭穿是假新聞后又予以辟謠。

據2010年1月12日,新華網《新華視點》刊登《“中國最瘋狂斂財的校長”為何狀告網站?》一文:2009年8月份以來,一個題為“中國最瘋狂斂財的校長:“曹鑫”的帖子開始在網上流傳,并已被全國十多家網站轉載。后經新蔡縣紀委調查,沒有發現曹鑫個人有經濟問題,帖子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此后,曹鑫以網帖內容嚴重失實、網站拒絕刪帖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為由,將發帖人及拒絕刪帖的2個網站告上法庭。該文提出一個嚴肅而緊迫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網站應該怎樣對帖子內容的真實性把關?一旦帖子失實,責任應該由誰承擔?兩家網站承認帖子是從其他網站轉載的,而自己沒有再作核實,并說要求網站對每一條內容都進行核實,目前不可能做到。

查看全文

網絡環境下預防虛假新聞措施論文

摘要本文對假新聞產生的根源、社會危害,以及如何防止假新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網絡;假新聞

假新聞在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中時有所見,近年來,在日益發達的網絡、數字技術傳播渠道中,假新聞也頻頻冒出,社會影響很壞。因此,必須對包括網絡媒體在內所出現的所有假新聞,認清其實質及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并努力清除,以保證新聞事業和大眾傳播健康發展。

一、假新聞的社會危害及其產生根源

假新聞是指與事實不符的新聞,包括現象不符和本質不符,也即基本事實不符和評價、議論不符。假新聞通過媒體傳播,使受眾獲得錯誤資訊,影響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在現實社會中的行為,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嚴重危害。

下面,我們先看幾個典型的假新聞案例

查看全文

子報轉型研究論文

一、困境:內外制約因素分析

傳媒產品創新的首要任務是考察傳媒產品的總體環境,發現制約發展的問題和障礙。縱觀《信息時報》面臨的市場危機,其不利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報業自身的內部自身的因素,也有社會外在因素的影響。

1.瞄準內部

(1)定位趨同

《信息時報》從2001年的“民生大報”過渡為2005年的“城市大報”。2006年3月21日,再次調整,力求報道城市中“新財富人群、新生活人群、新思維人群、新權力人群”,成為一份代表“城市新勢力”的報紙,一份與廣州日報領跑華南報業市場的主流報紙。

從表面上看,定位宣傳口號與聯通“UP新勢力”殊途同歸,這讓人回味聯通品牌強大滲透力的同時,無疑暴露出《信息時報》缺乏差異化競爭意識的紕漏。

查看全文

廣播電視局小結范文

緊緊圍繞區、市、縣黨委和政府的各項中心工作,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大精神為指導。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工作方針,按照宣傳報道“三貼近”要求,抓好宣傳報道,以及廣播電視各項日常管理工作。現將今年上半年以來的各項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不斷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

一、加強政治思想理論、業務學習。

局以“內強素質,今年以來。外樹形像”為目標,狠抓新聞從業人員的培訓,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新聞宣傳隊伍。首先是政治上對新聞從業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定期召開業務例會,及時總結前一段時間的工作,對存在問題及時整改,有效提高了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水平。從今年3月份開始,陸續組織新聞骨干記者到區廣播電視臺跟班學習,并請上級電視臺記者、編輯到局里指導、培訓。通過采取“走出去、請進來”辦法,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業務水平。

認真抓好新聞宣傳報道工作

二、按照“三貼近”要求。

查看全文

廣播宣傳實踐群眾路線研究

一、融“三誰”于實踐之中,堅持廣播宣傳的根本方向

新聞工作承擔著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廣播媒體只有把握好自己的社會角色,才能承擔起媒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才能使節目更好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宣傳群眾,就是擺正“我是誰”的定位,樹立群眾觀念。對于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來說,“我是誰”有兩重意思,一是要弄清自己的社會角色,二是要弄清自己的社會責任。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聞工作者既是新聞信息的采擷者和傳播者,又是為群眾提供服務的社會工作者。一方面扮演著傳播信息、傳承文化的基本社會角色,另一方面又扮演著表達群眾的呼聲與訴求,傳達思想,引領輿論的意識形態工具的角色。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就是要堅定陣地意識,“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搞好輿論監督。”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責無旁貸。動員群眾,就是要加強“依靠誰”的認識,接受群眾監督。新聞事業要依靠廣大群眾的支持和監督來完成,這是社會主義新聞媒體群眾性原則的實質。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同志就提出了“全黨辦報”和“群眾辦報”的工作方針。廣播也是如此,節目是辦給廣大聽眾聽的,其新聞宣傳、節目內容要做到適應聽眾的需求,滿足聽眾的期待,產生或達到預期傳播目的或效果就必須了解群眾需要什么,喜歡什么。寧波廣電集團建有一支近30人組成的各年齡層、各社會階層、各類職業的廣播聽評員隊伍,他們以普通聽眾的視角挑毛病、找問題,在稍縱即逝的廣播節目中抓住細微問題,在一閃而過的每一個聲音中品味感受,從而傳達出聽眾的真實感受。他們的意見和反饋往往會幫助各頻率從聽眾角度理性地審視自己,不斷提高節目質量,播出聽眾喜聞樂聽、豐富多彩的廣播節目。近年來,廣播通聯的對象除了聽評員、通訊員之外,還發展到了評論員、信息員、新聞報料員、寧廣論壇版主、行風監督員等,通過他們了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服務群眾,就是要強化“為了誰”的觀念,維護群眾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把話筒對準群眾,讓普通百姓成為新聞報道的主角是近年來寧波廣播的努力方向。目前集團各頻率主新聞中“本市新聞”的稿件基本以百姓為活動主題的鮮活新聞為主,通過開設專欄和連續、系列、深度報道等多種形式把新聞事件做足、做透,真正體現廣播為民所辦,節目為民所創,情為民所系,話為民所言,最大限度地拉長為民服務鏈,體現愛民心和為民意。

二、寓引導于服務之中,開辟廣播宣傳的多重路徑

做好新聞服務是實現引導群眾、取信群眾的重要途徑。這些年來,寧波廣電集團廣播各頻率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多收獲。

1、走基層改文風,做強新聞宣傳。走基層的最終成果是要拿出貼近并服務人民群眾的鮮活的作品。重民生進現場是廣播頻率“走基層”報道的主要特征。大量廣播報道都是深入現場采訪后寫成,全部采用錄音報道或口播報道,反映的大多為現場所見所聞所感,有較強的真實感和現場感。如寧波市區寧穿路長期非正常堵車,又長期未被重視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寧穿路堵車現象”調查報告就是記者在現場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寫成的。報道緊緊圍繞“堵車”這個關鍵詞,記者到現場、看現狀、提問題、找原因,剖析根源所在,尋找解決辦法。7篇調查報告有問有答,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報道播出后在群眾中反響強烈。

2、圍繞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熱點,做強品牌活動。經常開展品牌活動是廣播宣傳的優勢,能夠迅速積聚并放大宣傳服務的社會效應。作為寧波地區最權威、專業的交通媒體,寧波廣電集團交通、音樂頻率一直致力于倡導文明交通、綠色出行等各類公益活動的組織和報道。比如每年交通、音樂頻率開展的“愛心助考”活動,已經堅持了十年。十年間,參與助考的愛心車隊如高考的人數一樣逐年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

查看全文

“鼎品軒百名老人端午節團圓酒會”公益活動策劃

端午節

一,新聞通稿.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個中國人美食的節日,我們習慣在這一天舉家歡宴,慶祝節日。然而我們發現,每年端午節等傳統節日到來之際,敬老院里的一些失去親人關懷的孤殘老人就顯得特別凄清,沒有親人的問候,他們的節日已經失去了任何喜慶的色彩。令我們驚喜的是,社會沒有忘記這些最需要溫暖和關懷的老人們.今年,端午節這天,一些熱心公益事業的社會力量奔走起來,為孤殘老人切實地做一些事情.。

今天是6月22日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一臺別開生面而又讓人倍感溫情的聚會——“百名老人端午團圓酒會”在位于羊西線泰怡酒店三樓的“鼎品軒”酒樓隆重舉行。來自黃忠、人民北路和茶店子街道辦事處轄區的敬老院里的100多位孤殘老人被專車接來這座豪華的酒樓,和轄區領導、各界人士一起歡度端午佳節。專門為老人準備的美酒佳肴擺滿餐桌,粽子等代表吉祥祝福的禮物也將送到每一位老人的手中。“尊老愛幼、長幼親情一向是我們民族的好傳統,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存在著“尊老愛幼一頭沉”的現象,可以說是愛幼有余、尊老不足甚至根本不尊,這一社會現象應引起人們的關注。”

從鼎品軒酒樓負責人全總經理的口中,我們得知,籌辦這次酒會的全部費用由酒樓無償提供,費用高達一萬余元。端午節是餐廳酒樓賺錢的大好時機,但是鼎品軒酒樓卻為承辦這樣一臺公益活動放棄了賺錢的機會,還倒貼出錢來,作為商家,又是怎么想的呢?

全總的回答讓我們久久不能平靜:“我是商人,但我也是有父母兒女的人,酒樓的生存是靠大家,顧客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要做生意,更要心存感激回報社會。想到這些孤殘老人長期在節日里沒有親人的陪伴,我就很愧疚。趁著佳節接老人們來這兒吃飯歡聚是我的一番心意,希望大家在這兒找到歡樂,體會到社會的一份溫暖,我想為社會做一些公益的事情是每個人的義務,我們的公益活動不是搞這一次,還要繼續辦下去,為更多的人貢獻愛心。我們也借此次活動呼吁全社會都行動起來,為孤殘老人、失親兒童等需要幫助的群體多做點事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