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工貿易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19:33: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我國加工貿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我國加工貿易初探
內容摘要:國際分工已深化到產品內分工階段,中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面臨新的機遇。本文分析產品內分工背景下中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有利條件與機制,探討加工貿易發展面臨的原產地規則、加工增值率增長緩慢和加工貿易主體結構失衡等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指出加工貿易戰略調整的方向在于立足中國靜態比較優勢,繼續支持勞動密集型產品、勞動密集型環節的加工貿易;努力創造動態比較優勢,引導外資投向技術密集型產業、高附加值加工環節;完善加工貿易政策,提高加工增值率,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
關鍵詞:產品內分工,加工貿易,原產地規則
產品內分工概念
“產品內分工”(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是指特定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區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間上分布到不同國家,每個國家專業化于產品生產價值鏈的特定環節進行生產的現象(田文,2005)。從某種意義上說,產品內分工是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是同一產品的不同生產階段(生產環節)之間的國際分工,其實質是生產布局的區位選擇,可以在跨國公司內部實現,也可以通過市場在不同國家間的非關聯企業完成。
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通常被用來解釋產業間分工現象,對于產品內分工該理論依然適用。如果說傳統國際分工的邊界是產業的話,產品內分工的邊界則在于價值鏈。產品的價值鏈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為勞動密集環節、資本密集環節和技術密集環節三種,各國依據自身的要素稟賦在不同環節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并相應占據產品價值鏈上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環節(高越,2006)。產品內分工既可以通過橫向擴展方式來實現,表現為發達國家之間的中間產品貿易,又可以通過縱向延伸方式來建構,表現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之間的中間產品貿易。
可用通過一個簡單的2×2模型說明產品內分工產生的原理。假設有甲、乙兩個國家,甲國資本較豐裕,乙國勞動力較豐裕。假定X產品是資本密集型產品,它的生產需經X1、X2兩道工序完成;X1是勞動密集型工序,X2是資本密集型工序;不考慮服務成本。在工序空間上不可分離的情況下,無疑X產品將在甲國生產;而在國際產品內分工情況下,根據比較優勢理論,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工序會被安排在具有相應比較優勢的國家進行。因此X1工序將在乙國進行,X2工序將在甲國進行,X產品最后的組裝也將在乙國進行。顯然,這大大降低了X產品的生產成本,分工和貿易對甲乙兩國都是有利的。
我國加工貿易特點
一、我國未來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對策
(一)實現由傳統加工貿易向現代加工貿易的轉變
面對我國加工貿易的現狀及國際國內環境,實現由傳統加工貿易向現代加工貿易的轉變已成為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根本出路,是我國加工貿易戰略目標定位的重點。首先,要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新機遇,為適應未來全球經濟高速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的需要,我國應當主動在較低層次產業上擴大互補性貿易分工,在深層次產業上進一步深化產業內部貿易。其次,要實現加工貿易的深加工、精加工,延長加工貿易的加工鏈條,提高加工貿易產品附加值。最后,要結合西部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我國的地區經濟布局,把部分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加工貿易產業向廣大中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區轉移。
(二)境外加工貿易將成為加工貿易的主導
發展加工貿易的國家往往有兩種背景,一是國內資源匱乏,二是經濟剛剛起步或正處趕超階段。我國屬于第二種情形,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也是一個后勁十足的大國。我國發展加工貿易是當前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趕超發達國家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國要謀求的是未來的大國地位,要真正的趕超發達國家,除了重視一般貿易外,還要積極地開展境外加工貿易。
(三)鼓勵外資進人上游產業和高科技產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的科技水平和競爭力
我國加工貿易現狀
(1)走向貿易強國的差距
我國已發展成為一個對外經貿大國,但是還算不上一個對外經貿強國。在新的世紀里,我國的目標應當是從一個對外經貿大國發展成為對外經貿強國。但與世界貿易強國相比,現時還有許多差距。主要表現在中國出口產品和服務貿易競爭優勢不大,加工貿易占半壁江山,造成貿易條件不利,中國必須提高外貿競爭力,而加快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改善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則是重要一環。
我國出口高速增長的主力軍是外資企業,外資企業對我國出口的大幅度攀升和結構的改善已經起著主導作用,外資企業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997年的41%上升到2002年的52.2%,同期,外資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所占比重由70%上升到85%。外資企業對我國出口增量的貢獻度已經由“九五”期間的47%上升到2001年的81.7%,加工貿易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例已經從1994年的47%上升到了2002年55.3%,加工貿易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更高達88.6%,2003年上半年中國高新技術出口總額中加工貿易出口占到了89.5%。這與世界貿易強國一般貿易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貿易出口的情況大相徑庭,表明我國本土企業的出口能力及其增長潛力還遠沒有得到發揮。
我國貿易結構不發達,國際競爭力需要大力提高。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貿易結構將發生有以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向以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和服務產品為主、進口勞動密集型為主的轉變。而一國欲從國際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就應使本國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出口商品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所占比重偏低在結構上,我國出口商品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的比重偏低。目前,在我國的出口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比重較高,而資本密集型產品(如機械及運輸設備)的比重比較低;在進口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低,資本密集型產品的比重較高。這說明我國的貿易結構還處于不發達階段。另外,從產業的貿易依存度來看,我國貿易結構也處于不發達階段。一般來說,貿易結構越發達,資本密集型產品越具有國際競爭力。目前,由于加工貿易已占我國對外貿易的較大比重,總量層次上的貿易結構難以反映我國的國際競爭力,而一般貿易進口結構和一般貿易結構出口結構能更好地反映貿易結構的發達程度和國際競爭力的高低。
(2)走向強國的主要制約因素。近年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保護手法更加隱蔽,主要出口市場針對我國產品的貿易壁壘不斷加強,針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案件不斷,上述因素均加大了我國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國外技術貿易壁壘將進一步限制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技術壁壘作為一種外源性的貿易限制措施,正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頻繁限制中國產品出口、保護本國產業的武器。技術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企業造成了減少國際市場份額、市區貿易機會、退出貿易市場、損害企業信譽等不利影響,對我國出口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中國自1996年以來已成為世界上出口產品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產品遭遇反傾銷幾乎涉及所有出口產品類別。2001年,中國遭遇反傾銷立案調查數占當年全球案件的15%,2002年則上升至17%,被采取最終反傾銷措施的案件為36起,列全球首位。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前三季度,包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對中國產品提出的反傾銷保障措施立案超過了42宗,涉及金額超過10.7億美元,貿易專家還預測,依此形勢下去,我國貿易糾紛將隨之達到高峰。
我國加工貿易發展試析論文
一、我國加工貿易的總體發展情況
1978年8月,廣東省簽訂了第一份毛紡織品來料加工協議,在珠海創辦了我國第一家加工貿易企業——珠海海鮮憲州毛紡廠,從此加工貿易在我國開始發展起來了。到2008年的30年間,加工貿易取得了很大發展,其中:加工貿易出口總額從1981年的11.31億美元擴展到2007年的6177億美元,增長546倍,從占我國出口總額的5%躍升到50%以上;加工貿易進口總額從1981年的15.04億美元擴展到2007年的3684億美元,增長245倍,從占我國進口總額的6.8%躍升到38.5%以上;2008年1-10月,加工貿易出口累計5709.1億美元,占同期出口總額47.5%,加工貿易進口累計3283.4億美元,占同期進口總額的33.3%。加工貿易已經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一種主要方式,它對擴大出口、促進就業和帶動地區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經過20多年的發展,加工貿易的方式和內容都有了許多新的變化。
二、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變化
(一)加工貿易方式。加工貿易可分為來料加工、進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料加工和來件裝配是一種盈利較小風險也較小的加工貿易方式,僅得到一點工繳費,而進料加工是一種盈利較大但風險也較大的加工貿易方式,必須自購料件、自銷產品、自負盈虧,因此要承擔價格風險和銷售風險。但是來料加工和來件裝配沒有所有權轉移,而進料加工擁有產品的所有權。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加工貿易以來料加工為主;20世紀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以進料加工為主。正是由于加工貿易從來料加工向進料加工的演變,使我國的出口商品結構從初級產品為主轉變為制成品貿易為主。20世紀末期到21世紀初,以高新技術產業中的相對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及非關鍵的技術密集型環節為主,加工貿易不僅在吸收外商投資、擴大出口、增加就業和稅收方面,而且在提高國內產業競爭力,推動技術進步,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競爭與合作中發揮了更大的影響力,在我國工業化進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二)加工貿易區域結構。由于沿海的區位優勢,中國最初的加工貿易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占了加工貿易的97.5%,而中西部21個省區市只占加工貿易的2.5%。90年代中期以來,加工貿易在中西部也逐漸發展了起來。主要因為對外開放的政策向內陸地區推進,國家加強了對中西部產業的扶持力度,并給予了優惠的政策支持中西部經濟的發展。此外,西部地區具有發展加工貿易的特有的優勢,有充裕的自然資源和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中西部地區借助沿海沿邊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陸轉移的趨勢,發展了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
(三)加工貿易出口商品結構。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主要以加工初級產品出口為主;到80年代后期,由于以進料加工方式為主,因此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大;90年代中期以來,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迅速增長,2008年1-10月,機電產品出口額已達693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達350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6%。加工貿易的迅速發展,促進并帶動了高新技術在我國出口產品中的運用,大大提高了這些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淺析我國加工貿易政策調整
加工貿易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現已超過一般貿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貿易方式,在我國對外經濟貿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文獻已對加工貿易的興起以及在我國開放經濟中的作用做了細致地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下文簡稱《十五綱要》)。加工貿易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其發展方向以及實現的目標應服從于并有助于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戰略。我國政府已制定《十五綱要》,這是今后五年內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性綱領,因此,加工貿易的發展及政策調整也應以此為指南。本文將以《十五綱要》所提出的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為指導,對現行加工貿易政策進行剖析,提出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對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作出建議。
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已經加入WTO,這將極大地改變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變,也有不利的改變。為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我們在制訂一切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入世”的研究著眼于兩個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貿易方式”。“加工”屬于“中間在內”環節。它是東道國投入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要素對進口投入要素進行加工生產的過程,它表現為國際分工。作為一種“貿易方式”,加工貿易的實質是“兩頭在外”。無論是“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從國際市場購入,加工制成品應全部出口。許多國家的政府為了利用“加工貿易”這一貿易方式,往往實行相關的政策措施,對原材料等中間品的進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進行必要的管理,所實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勵性的,特別是確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貿易對本國的經濟、外貿發展有著其他貿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對加工貿易的研究與對其相關的政策探討總是無法剝離的。因此,加工貿易是由“進口——加工——出口”三個環節構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成其為加工貿易。本文將按照這一框架,分別對相關政策進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這三個部分的政策劃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確的,一項政策會影響三個環節。但就我們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這種不精確并不十分緊要,因而我們在文中并未嚴格拘泥于這種劃分。而分三個環節分別進行論述的好處在于,有利于我們基于加工貿易的內在運行機理和各個環節的突出問題來討論相關政策,從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議更具有針對性。
二、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的目標和原則
我們認為,我國加工貿易今后一段時期內的發展及政策調整的目標和原則的確立,應緊緊圍繞《十五綱要》制定的總體戰略目標來進行。根據加工貿易本身的特性及作用,《十五綱要》中所涉及的就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擴大出口等問題值得我們在考慮加工貿易政策時重點注意:
1.關于就業。大力發展和鼓勵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加工貿易,在我國仍然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國加工貿易從事的大多仍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加工,應該說這符合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所決定的比較優勢,對于緩解就業壓力,創造就業機會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實現《十五綱要》提出的有關就業的目標,有必要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因為,首先,就業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出口貿易的擴大;其次,以我國目前的工業發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備資本、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換言之,要擴大出口,我們所能依賴的,就是充分發揮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勞動密集程度較高的生產環節的加工貿易。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要永遠停留在為跨國公司當加工裝配車間的階段,相反,在發展加工貿易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學習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建立營銷渠道,積累資本,努力將出口產業升級至更高的技術層次。但是,在完成這個過程之前,作為一種過渡,采取加工貿易的方式來緩解就業壓力,積累資金、技術包括經驗都是完全必要而且必須的。
我國加工貿易政策建議論文
一、現行加工貿易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不同部門的政策不配套
加工貿易管理涉及海關、質檢、外匯、稅務、外經貿等多個部門,部門間政策的協調一致對于加工貿易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在實踐中,由于各部門分別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門政策協調機制,因此,部門間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加工貿易監管部門的工作效率和企業的運作。例如,由于退稅不及時,加工貿易“一日游”現象日趨嚴重,降低了企業運行效率,提高了企業運行成本,削弱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如果發揮現有保稅區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轉作用,境外“一日游”將大大減少。但是,海關與稅務部門對保稅區的規定是不配套的,海關認為貨物運到保稅區視同出口,但稅務部門認為只有貨物離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稅。稅務部門的這一規定,不僅使加工貿易境內“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礙了保稅區建立國際采購中心、發展國際物流業務。實際上,稅務部門關于退稅的規定,在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就存在差別,國內貨物進入出口加工區可以享受出口退稅。
在對加工貿易企業的問卷調查中,企業將“稅務、外匯、海關部門規定不配套”視為現行加工貿易政策與管理中存在的第一位問題(參見表1)。
(二)深加工結轉政策不統一
深加工結轉政策不統一已成為現行加工貿易政策的焦點問題。深加工結轉政策涉及面廣,據調查,山東約25%,江蘇、浙江約40%,福建、廣東約60%的加工貿易進口料件需要深加工結轉后再出口(《關于研究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據海關統計,2000年深圳市80%的加工貿易企業涉及深加工結轉,結轉進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值的20%;蘇州市21%的加工貿易企業涉及深加工結轉,結轉進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值的12%。
淺析我國加工貿易作用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抓住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有利機遇,積極調整政策,使我國貿易迅速發展,加快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20多年來,加工貿易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從“量”和“質”上有了很大的飛躍。
關鍵詞:來料加工進料加工“雙高”階段問題
實踐證明,新興工業化國家(如韓國、新加坡)和地區(香港)在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初期,都在自己國內或地區內設立出口貿易加工區,開展加工貿易與補償貿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抓住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有利機遇,積極調整政策,使我國貿易迅速發展,加快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20多年來,加工貿易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從“量”和“質”上有了很大的飛躍。
一、來料加工階段
為了抓住以我國香港為代表的亞洲“四小龍”向外轉移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的機遇,1978年6月我國制定了對外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的有關政策。來料加工業務首先在廣東、福建等省市開展起來,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來料加工開始向沿海其他地區乃至內地迅速擴展,加工工廠近3萬家,加工商品品種成倍增加。1980年~1987年,來料加工進出口從13.3億美元增至116.71美元,年均增加36.4%,在全國對外貿易的比重由1980年的3.4%上升到1987年的14.1%。
來料加工又稱“對外加工裝配業務”,廣義的來料加工包括來料加工和來件裝配。它是指由一國客戶作為委托方提供一定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由另一國的被委托方按對方的要求進行加工裝配,成品交由對方處置,被委托方按照約定收取費用作為報酬的貿易方式。來料加工發揮了我國的生產潛力,補充國內原材料的不足,為國家增加外匯收入;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利于提高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有利于發展我國勞動力眾多的優勢,增加就業機會,繁榮地方經濟。
論改進我國加工貿易監管模式
一、推行政府采購制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機構設置不盡規范。根據財政部《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財政部門是政府采購的主管部門,下設政府采購管理機構,主要負責本地區的政府采購管理和監督工作,財
一、加工貿易監管模式的演變
我國對加工貿易一直實行由外經貿主管部門審批合同、海關備案并進行實際監管的管理模式。海關對加工貿易監管模式的演變:
(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加工貿易處于成長期
加工貿易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的比重不大。企業取得訂單、簽訂合同后向外經貿主管部門申請批準,海關憑外經貿主管部門的批件核發手冊,企業憑手冊進口料件,生產成品后出口。海關以手冊、進出口報關單、核銷表等為依據核銷結案,并結合下廠核查、核銷加強實際監管。合同的登記備案、核銷均為手工作業。
(二)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加工貿易進入快速發展期
我國加工貿易產業分析論文
6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推動的產業全球化發展使得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格局發生了改變,加工貿易成為全球化產業發展的本質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產業升級成為在全球化產業鏈條中由勞動密集環節向資本和技術密集環節逐步提升的過程。由跨國公司推動的加工貿易的發展,為發展中國家切入全球高新技術產業鏈條,實現產業升級提供了便捷路徑。
一、加工貿易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的國際趨勢
(一)跨國公司戰略的改變與產業的全球化
20世紀60年代,產業內部的競爭日趨激烈,使得跨國公司根據主要的地緣或者國家市場建立競爭優勢的經營戰略難以應對,于是,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生產要素資源和建立生產體系便成為獲得、保持與加強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這樣,跨國公司開始了由面向東道國市場的單一的獨立戰略和簡單一體化戰略向復合一體化戰略的轉變。
在復合一體化戰略下,跨國公司體系內的職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專業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按照各自競爭優勢分置于價值鏈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國公司通過內部分工體系將位于不同國家的子公司的經濟活動進行分工和有機結合,使分布于不同國家和區域的生產過程之間建立了高度依存的關系,一個以價值增值鏈為紐帶的國際一體化生產體系便建立起來。在跨國公司組織的國際一體化生產體系中,各國生產能力均被納入其中,根據它們的產業競爭優勢位居全球化產品價值鏈的一個或數個環節。于是,各國由各不相同但相對完整的產業組成的傳統的產業結構狀況逐步改變成為由不同產業的不同環節組成的群體結構,這些結構的共同特點是能夠充分體現和發揮該國的比較優勢,具備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國家集中發展各產業中勞動密集的生產環節,擁有技術優勢的國家則集中發展各產業中技術密集的生產環節,它們共同組成國際生產的全部。產業的全球化態勢由此形成。
(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新格局
我國加工貿易的特點
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現狀及特點
1.加工貿易在我國出口貿易中占主導地位
20多年來,我國加工貿易經歷了積極探索與鼓勵發展、逐步規范與快速發展、加強管理和促進發展三個階段。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工貿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超常規、高速度、跨越式發展。據海關統計,1980年,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6.66億美元,僅占我國對外貿易額的4.4%。到2005,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6905.1億美元,比1980年增長了413倍,占全年進出口總額(14221.2億美元)的48.6%。其中,加工貿易出口額為4164.8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的比重從1980年的9.2%提高到2005年的54%。加工貿易的迅速發展已成為我國出口貿易額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2.進料加工是加工貿易的主要形式
我國加工貿易發展早期是以來料加工為主,直到1989年進料加工進出口額首次超過來料加工貿易額,占加工貿易的53.1%。此后進料加工一直是加工貿易的主要形式。加工貿易中進料加工貿易總額不斷擴大,到2004年,已是來料加工貿易總額的3.5倍。
3.外商投資企業是我國加工貿易的經營主體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我國最早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