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交往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4 05:01: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網絡交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網絡交往

網絡交往特征研究論文

一段時期以來,關于網絡交往特征的探討成為學術界的熱點。學者們普遍認為網絡技術的易傳輸、高保真、容量大、處理快等特點,使網絡交往呈現出新的特征。李正風等人撰文指出,賽博空間不僅影響人類認知方式的變革和文化的演進,而且“意味著人類生活觀念的重大變革,這種變革與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相互促動”。它“將真正促進人類行為規則的創新,并由此推動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方式的變革”[1]。我國學者王雅林也曾指出:“網絡技術的神奇功能將為人們的社會交往提供最先進的手段,無限擴大人們的交往范圍,把‘天涯若比鄰’變為現實,從而為人們的社會交往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靈活性、快捷性和交往深度。”[2]史蒂夫·羅伯茨也認為,在網絡空間中“物理位置是無關緊要的。真正的友誼不受條件的限制。人與人之間的友誼來自心心相應,而不是因為他們住在一個城鎮。而且,通過網絡,人們無需見面便可以交流關系。”[3]另一方面,社會關系也超越了階級的限制。電腦網絡作為架構人際關系的媒介,與電話有著極大的不同。它不僅可以當做私人間的通訊工具,也使得個人得以獲取與傳播有關公眾事物的各種訊息。有的學者還認為,網絡化的交往方式使個體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評價,擴大和提高了個體的社會認定范圍和程度,由此個體之間的同質性減少,異質性增強[4]。由此可見,學者們在互聯網空間的開放性與交互性、虛擬性與沉浸性的特質,無疑為人們的交往與溝通突破這些限制提供了技術支持進而使網絡交往具有新的特征方面達成了共識,但是僅僅探討了網絡交往的一般性特征。換句話說,網絡技術雖然為網絡交往提供了技術支持,但人們究竟將網絡所提供的社會支持發揮得如何,還需實證研究加以檢驗,即從實證研究看,網絡交往的特征還只是一個假設,而不是一個結論,或只能稱之為一般性結論。因此,在網絡迅速普及并成為人們另一種主要交往方式的今天,對網絡交往進行全面研究,弄清網絡空間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把握網絡交往的具體化特征,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網絡交往依托于不同的網絡空間,如聊天室、電子郵箱、BBS等。在不同的網絡空間中,其交往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不能用網絡交往的一般性特征加以概括。為此,從2000年初開始,筆者以哈爾濱工業大學BBS站為個案,對BBS電子空間中的網絡交往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

BBS是高校校園局域網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每一個高校網站的重要版面,可以說只要有網站,就必有BBS。高校BBS的功能大體一致,一般支持分類討論區、處理信件、上鵲橋、工具箱、系統資訊、精華公布欄等內容。其中分類討論區、處理信件、上鵲橋是BBS提供的交流場所。分類討論區是BBS交流功能的集中體現,其意義在于任何上網的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電腦,將自己的想法和信息張帖(Post)到分類討論區中,讓其他人分享。同時也可以通過回復主帖(Re)的形式與他人進行探討。在Post與Re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互動關系——網上交往;處理信件是在該BBS范圍內傳遞信件,其功能類似于E-mail;上鵲橋實際上是一個聊天場所,既可以支持雙人密談,也可以支持多人對談。

本研究以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網為依托。哈工大校園網于1997年建成。哈工大校園網絡提供電子郵件、文件傳送、WWW瀏覽、撥號接入、電子公告牌等服務。

哈工大紫丁香BBS站(簡稱哈工大BBS)設有系統訊息、工業大學、兄弟院校、電腦技術、休閑娛樂、文學藝術、科學研究、體育運動、談天聊地、國內轉信等10大類約140余個版面。自2000年5月30日起至目前為止,共有9282個注冊用戶,來訪用戶達189萬人次,平均每天發信3000封左右。

1研究設計

查看全文

小議網絡空間交往和身份認同

網絡空間是在人類面前敞開的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對于網絡空間的理解應基于對網際生活現象的描述和分析,網絡空間的倫理反思也不例外。其原因是顯見的,先有倫理,后有生活,倫理是對生活現象進行思考的結果。盡管網絡空間中的生活繽紛斑斕,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對網絡空間中的交往方式和身份認同等生活形式的描述和分析,從文化和哲學層面把握其要領,并以此作為網絡倫理反思的現實前提。

一、網絡空間簡釋

網絡空間(cyberspace)一詞,又譯為電腦空間、賽博空間等,最早由加拿大科學幻想小說家吉布森(WilliamGibson)(1984)所造,本意是一種能夠與人的神經系統相連接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所產生的虛擬空間。10多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網絡空間逐漸變成現實,網絡空間的概念也不斷得到新的拓展。為了廓清網絡空間這一核心概念,本節將簡要敘說網絡空間的緣起、網絡空間的諸定義、網絡空間的技術背景和網絡文化現象及其理論研究,冀圖以此獲得關于網絡空間及其技術文化背景的唯像認識。

1.網絡空間的緣起

在科幻小說領域,吉布森和斯特林(B.Sterling)等人于1980年代中期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賽博朋克"(cyberpunk)運動。1984年,吉布森發表了賽博朋克小說《神經浪游者》(Neuromancer),首次提出了網絡空間的概念。吉布森的網絡空間的基礎是全球電腦網絡,他稱之為基質(matrix,又譯為點陣、矩陣,吉布森賦予它的新意涵為電子交感幻覺世界),人可以通過電極使神經系統與之相連,用意念控制其他事物,并產生各種脫離軀體的交感幻覺。吉布森認為:

"網絡空間是成千上萬接入網絡的人產生的交感幻像……這些幻像是來自每個計算機數據庫的數據在人體中再現的結果。"5

查看全文

BBS網絡交往特征研究論文

一段時期以來,關于網絡交往特征的探討成為學術界的熱點。學者們普遍認為網絡技術的易傳輸、高保真、容量大、處理快等特點,使網絡交往呈現出新的特征。李正風等人撰文指出,賽博空間不僅影響人類認知方式的變革和文化的演進,而且“意味著人類生活觀念的重大變革,這種變革與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相互促動”。它“將真正促進人類行為規則的創新,并由此推動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方式的變革”[1]。我國學者王雅林也曾指出:“網絡技術的神奇功能將為人們的社會交往提供最先進的手段,無限擴大人們的交往范圍,把‘天涯若比鄰’變為現實,從而為人們的社會交往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靈活性、快捷性和交往深度。”[2]史蒂夫·羅伯茨也認為,在網絡空間中“物理位置是無關緊要的。真正的友誼不受條件的限制。人與人之間的友誼來自心心相應,而不是因為他們住在一個城鎮。而且,通過網絡,人們無需見面便可以交流關系。”[3]另一方面,社會關系也超越了階級的限制。電腦網絡作為架構人際關系的媒介,與電話有著極大的不同。它不僅可以當做私人間的通訊工具,也使得個人得以獲取與傳播有關公眾事物的各種訊息。有的學者還認為,網絡化的交往方式使個體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評價,擴大和提高了個體的社會認定范圍和程度,由此個體之間的同質性減少,異質性增強[4]。由此可見,學者們在互聯網空間的開放性與交互性、虛擬性與沉浸性的特質,無疑為人們的交往與溝通突破這些限制提供了技術支持進而使網絡交往具有新的特征方面達成了共識,但是僅僅探討了網絡交往的一般性特征。換句話說,網絡技術雖然為網絡交往提供了技術支持,但人們究竟將網絡所提供的社會支持發揮得如何,還需實證研究加以檢驗,即從實證研究看,網絡交往的特征還只是一個假設,而不是一個結論,或只能稱之為一般性結論。因此,在網絡迅速普及并成為人們另一種主要交往方式的今天,對網絡交往進行全面研究,弄清網絡空間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把握網絡交往的具體化特征,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網絡交往依托于不同的網絡空間,如聊天室、電子郵箱、BBS等。在不同的網絡空間中,其交往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不能用網絡交往的一般性特征加以概括。為此,從2000年初開始,筆者以哈爾濱工業大學BBS站為個案,對BBS電子空間中的網絡交往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

BBS是高校校園局域網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每一個高校網站的重要版面,可以說只要有網站,就必有BBS。高校BBS的功能大體一致,一般支持分類討論區、處理信件、上鵲橋、工具箱、系統資訊、精華公布欄等內容。其中分類討論區、處理信件、上鵲橋是BBS提供的交流場所。分類討論區是BBS交流功能的集中體現,其意義在于任何上網的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電腦,將自己的想法和信息張帖(Post)到分類討論區中,讓其他人分享。同時也可以通過回復主帖(Re)的形式與他人進行探討。在Post與Re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互動關系——網上交往;處理信件是在該BBS范圍內傳遞信件,其功能類似于E-mail;上鵲橋實際上是一個聊天場所,既可以支持雙人密談,也可以支持多人對談。

本研究以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網為依托。哈工大校園網于1997年建成。哈工大校園網絡提供電子郵件、文件傳送、WWW瀏覽、撥號接入、電子公告牌等服務。

哈工大紫丁香BBS站(簡稱哈工大BBS)設有系統訊息、工業大學、兄弟院校、電腦技術、休閑娛樂、文學藝術、科學研究、體育運動、談天聊地、國內轉信等10大類約140余個版面。自2000年5月30日起至目前為止,共有9282個注冊用戶,來訪用戶達189萬人次,平均每天發信3000封左右。

1研究設計

查看全文

網絡空間、交往和身份認同

網絡空間是在人類面前敞開的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對于網絡空間的理解應基于對網際生活現象的描述和分析,網絡空間的倫理反思也不例外。其原因是顯見的,先有倫理,后有生活,倫理是對生活現象進行思考的結果。盡管網絡空間中的生活繽紛斑斕,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對網絡空間中的交往方式和身份認同等生活形式的描述和分析,從文化和哲學層面把握其要領,并以此作為網絡倫理反思的現實前提。

一、網絡空間簡釋

網絡空間(cyberspace)一詞,又譯為電腦空間、賽博空間等,最早由加拿大科學幻想小說家吉布森(WilliamGibson)(1984)所造,本意是一種能夠與人的神經系統相連接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所產生的虛擬空間。10多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網絡空間逐漸變成現實,網絡空間的概念也不斷得到新的拓展。為了廓清網絡空間這一核心概念,本節將簡要敘說網絡空間的緣起、網絡空間的諸定義、網絡空間的技術背景和網絡文化現象及其理論研究,冀圖以此獲得關于網絡空間及其技術文化背景的唯像認識。

1.網絡空間的緣起

在科幻小說領域,吉布森和斯特林(B.Sterling)等人于1980年代中期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賽博朋克"(cyberpunk)運動。1984年,吉布森發表了賽博朋克小說《神經浪游者》(Neuromancer),首次提出了網絡空間的概念。吉布森的網絡空間的基礎是全球電腦網絡,他稱之為基質(matrix,又譯為點陣、矩陣,吉布森賦予它的新意涵為電子交感幻覺世界),人可以通過電極使神經系統與之相連,用意念控制其他事物,并產生各種脫離軀體的交感幻覺。吉布森認為:

"網絡空間是成千上萬接入網絡的人產生的交感幻像……這些幻像是來自每個計算機數據庫的數據在人體中再現的結果。"5

查看全文

基于互聯網交往的網絡社區管理分析

網絡社區在滿足一般社區基本特征的基礎上,超越了現實社區的地域性限制,其成員無地域界限,身份匿名,因而可以在網絡社區內充分表達自己的言論和觀點。依賴于互聯網的開放、交互和虛擬等特征,網絡社區體現出了以下基本特點:第一,信息傳播的技術性。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網絡社區的出現和信息的快速傳播提供了充分的技術支撐,使“社區”成員實現了跨越時空的“聚會”,可隨時在線編輯,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實現信息交流與傳播。第二,傳播方式的多樣性。從傳播學中傳播類型的角度來看,網絡社區的信息傳播是集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等多種傳播類型為一體的一種雜糅式傳播。網絡社區的BBS/論壇、貼吧、公告欄、群組討論、在線聊天、交友、個人空間、無線增值服務等形式在信息傳播時分別屬于不同的傳播類型,為網絡社區成員提供了多種不同的傳播方式,使社區成員在信息傳播方面獲得了更多的自主權。第三,人際關系的動態性。網絡社區成員或因共同興趣和愛好,或因對某一問題的認識相同、觀點一致,或因在現實中同行、同鄉、同學等等關系組成不同網絡社區,成員之間是一種新型的動態人際關系,即“網緣性”社會關系,相比現實社會,網絡社區是一種不穩定的、彈性的、動態的結構[4]。第四,成員地位的平等性。網絡社區的虛擬性,很好地避免了現實中人們因社會身份、經濟能力、權力地位的不同而造成的交往局限,為不同階層的社會成員創造了平等交流的條件,使社會各階層成員能夠就他們感興趣的問題自由、自主、自在地發表意見,隨意地進行交流和討論,從而實現個性化表達。第五,成員心理的歸屬性。網絡社區無地域界限,成員會因志同道合、趣味相投、認識一致等等而逐步發展為親密關系,加上相應的組織形態和一定的管理制度,使社區組織具備了很強的組織力和社會動員力,社區成員不僅能夠獲得“自我認同”,也會獲得網絡社區這種虛擬組織的“組織認可”和“社會支持”,從而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歸屬感”。虛擬社會是現實社會的延伸,網絡世界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作為一種新興的媒介形態,網絡社區在實行民主管理、進行科學決策、緩和社會矛盾和豐富公眾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首先,網絡社區是了解社情民意和社會動態的重要窗口。以網絡社區為主體的虛擬社會是現實社會在網絡空間中的多維體現,是現實社會主體以虛擬存在方式通過計算機網絡連接而成的一種社會樣態,是政府和社會組織了解社情民意和社會動態的窗口,為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組織聯系人民群眾搭建了一個更加生動、更富人情味、更加現代化的平臺。其次,網絡社區是促進民主管理和科學決策的有效載體。網絡社區多元的話語博弈,能夠建立一種協商民主的和諧氛圍。在涉及公共議題時,作為社會公眾的網絡社區成員可以更為主動和充分地行使自己的發言權,與來自政府或其他公權力機構的人員開展平等的對話,能夠盡可能地避免利益主體事實上的失語,而不僅僅只是扮演“傾聽者”角色,這樣往往能夠很好地獲取民意,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再次,網絡社區是社會成員舒緩情緒和釋放壓力的重要渠道。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改革開放帶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和矛盾,公眾對各個領域的缺陷和不足形成的種種不快與失望需要合適的場合傾訴。網絡社區給予公眾自由和平等的表達機會,成為社會成員消化訴求、舒緩情緒、釋放壓力的重要渠道。因此,網絡社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減壓閥”和“防火墻”作用,避免了社會不良情緒在某一斷裂帶凝結,對于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最后,網絡社區是豐富公眾生活和開展有益活動的良好平臺。網絡社區具有超越空間、超越現實社會等級身份的信息交換功能,拓展和延伸了人們社會交往的范圍和空間,沖破了傳統界限以開展全新的交往和生活方式。社會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網絡社區間自由流動,通過交換信息的方式在不同社區、論壇、郵件、聊天室實現人際交往,并結成相對穩定的虛擬群落。社區的有序管理和良性發展,不僅需要居民的自我約束,還需健全的管理機制來保障,網絡社區的管理也不例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網絡社區已形成了一套獨有的、比較完整的管理機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網絡有限實名認證和自律機制。目前,知名的網絡社區都已制定有《管理制度》、《管理條例》或《章程》等自律制度,這些自律機制的建立和實施,有效推動了網絡社區的有序運行和良性發展。其次,網絡社區實行雙重聯動監管機制。網絡社區基本上實行內外部雙重聯動監管,在內部實行“版主+管理員+規章制度”三結合的管理機制,同時接受外部管理。最后,網絡社區實行監控、報告及訪問控制等制度。網絡社區在充分保障公眾發言權的同時,也應承擔監控、報告等管理職能,保證網絡社區的有序健康發展。

網絡社區管理的問題分析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網絡社區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作為一種新的社會活動形態,網絡社區在提高政府管理水平、豐富公眾社會交往、推動網絡文化和網民素質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受當下管理機制和監管技術的限制,網絡社區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第一,現行政府監管體制難以適應網絡社區發展需要。按照職責分工,網監和網管部門負責內容管理,公安機關負責涉及違法犯罪管理,信息產業部門負責技術管理,但實踐中管理部門之間存在越權、越級管理現象以及執行沖突。同時,網絡管理人員嚴重不足。陜西省目前網警不足400人,網絡內容管理不足100人,遠遠低于國家每一萬人可設一名網警的要求,無法實現真正有效的監管。另外,網絡社區存在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管理部門很難了解和掌握其內部信息,而現行法律法規條例僅僅是原則性的,不足以規范網民行為,在實際操作方面有很大缺陷。網監、網管部門在內容管理和審查中缺乏法律依據,關閉網站或刪帖面臨風險,管理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如何對網絡社區實施正確的引導、推廣和監管等等,對政府的現有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第二,實名認證制度推行難度較大。由于使用習慣或者害怕遭到報復以及擔心個人信息泄露等原因,大部分網站和網民對推行真實身份認證不夠積極。比如:由于注冊會員擔心實名制不能自由發帖、自主表達意志,華商論壇僅強制要求版主實名認證。此外,實名制限制了用戶的注冊。西安交大BBS實名制限制了校內與外校學生的交流,西飛家園BBS僅限于內部職工,嚴格限制用戶的注冊資格,導致注冊會員僅占員工總數的十分之一,網絡社區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第三,網絡信息內容監管難度較大。網絡社區海量的信息內容、紛繁的文化生態、多元的價值取向,很容易成為不良輿情和情緒的策源地。國家有關“先審后發”的監管要求難以落實,管理處于被動。同時,大多數網絡社區注重“眼球經濟”,即熱衷于炒作一些熱點或負面信息,以提高點擊率和訪問量,實現其經濟效益,社會責任意識缺失。信息內容監管難度的增加,使得網絡污染及不文明現象凸顯出來,網絡環境受到污染[5]。第四,網絡社區引導水平亟待提升。網絡社區引導是項長期工作,既需要有專人堅持不懈,又需要不斷提升引導水平和技巧,以適應網絡社區的不斷發展需要。但目前來說,網站對于網絡社區管理實行松散管理,網民可以隨意開通微博、博客、論壇、貼吧等,網站僅通過通訊部門備案即可開通,甚至不少網站存在異地備案逃避管理,屬地管理并未落實到位。加之缺乏大批熟悉網絡引導技巧的綜合人才,甚至有時引導弄巧成拙,引發更廣泛炒作,對地方政府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網絡社區引導的有效性、時效性和針對性都亟待提升。

提升網絡社區管理水平的路徑選擇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網絡社區在輿論形成和輿論引導方面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同時由于網絡社區輿論主體的匿名性和客體的分散性,使得網絡社區輿論有時呈現無序狀態,對其進行控制和引導顯得尤為必要[6]。根據國家“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基本方針,針對網絡社區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與改進網絡社區管理。第一,加強各部門協同管理的工作機制。首先,建立黨委宣傳部統一領導,其他部門協同管理的工作體制和機制。精心打造一批優秀強勢網絡社區,使其成為網絡環境中的建設力量,讓正面、主流、權威、真實的信息占領網絡陣地。其次,立法部門要完善網絡社區立法工作。國家應提高立法層次,明確立法主體,修改和補充已有法規,使網絡社區的管理有據可依。最后,政府要加強網絡管理職能,建立和完善政府發言人制度及工作體系,積極引導社會熱點。政府職能部門成立輿情研判機構,對網絡信息進行分析、甄別和判斷,提出對策,及時回應。在研判的基礎上對可能發生的事件提出相應消解危機的辦法及對策,以便及時回應。同時及時回復民眾在線提問、咨詢和投訴事宜。理順網絡文化管理體制機制,充分發揮互聯網管理工作主要部門的作用,建立由網絡文化管理部門牽頭、公安和信息產業等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良性運行機制。第二,抓好網絡社區管理隊伍建設。雖然傳統的“把關人”特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甚或顛覆,但與其他網絡傳播形式相比,網絡社區有比較嚴密的管理,作為管理人員(包括網絡社區的版主)的“把關人”的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揮[7]221。因此,網絡社區管理,需要一支規模宏大、德才兼備、結構合理、勇于創新的隊伍。應成立專門的網絡文化管理部門,配備人員到位,確保屬地管理落到實處。組建網絡評論員隊伍,根據形勢需要,及時針對網上熱點難點敏感問題開展輿論引導,理順情緒,化解矛盾,促進和諧。重點加強對網絡社區的備案資格審查,注重對網絡管理人員、網絡評論員和網站從業人員三支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法律法規等培訓管理,切實提升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養。同時,增加網絡警察和網管人員配置,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管理人員整體業務素質。強化屬地管理,加大整治力度,打擊污穢色情、低俗信息傳播,凈化網絡環境,促進網絡社區健康、文明發展。第三,建立民意訴求在線征集機制。民意訴求在線征集機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網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在線民意訴求征集機制,發揮網絡社區民主參與、建言獻策及監督作用,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特別是政府在出臺有關經濟發展戰略、城市規劃、項目建設以及關系民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之前,通過網絡征求意見,構建政府管理的“意見超市”。在大型企業和高校,要努力打造網上信息公開和便民服務平臺,使網絡社區成為建言獻策的重要渠道,推進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同時,建立起輿情信息發現、研判、報告、引導、處置等常態化工作機制,確保出現問題及時化解。第四,逐步完善網絡社區自律制度[5]。成立網絡社區協會或自律聯盟,網絡管理部門建立網絡評論員隊伍,針對突發事件進行客觀評論和輿論引導。在此過程中,可想方設法充分發揮網絡社區中“意見領袖”的正面作用,因為與網絡社區中其他成員相比,網絡社區中“意見領袖”知識面廣泛,有較強的解釋與理解能力,比其他人更加熱衷于自己群體以外的人和事,而且經常出入不同的版面或頻道中,信源渠道廣泛,具有影響力,是許多追隨者學習效仿的榜樣[7]221。強化社會責任意識,打造一批網絡社區,培養網絡環境中的積極力量。總之,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網民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情況下,網絡社區作為實體社區建設的延伸,必然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必然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手段,為此,我們必須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主動適應、主動作為,趨利避害,創建適合我國國情及網民特點的網絡社區管理模式,推動網絡社區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作者:張若恬周敏工作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查看全文

小議網絡交往對大學生意義

目前,中國網民人數已經超過了3億,其中大學生占重要比例,而且比重還在不斷加大,網絡通訊工具的普及,像QQ、MSN、BBS等都成為大學生最常用的交流手段,滿足了大學生想要擴大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網絡不僅是及時有效的交流手段,更是大學生與身邊人,社會人交往的紐帶,通向社會,了解社會的渠道之一。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標志,反之,不良的人際關系會容易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網絡交往在為大學生擴大交流范圍的同時,可以促進他們的人際關系改善。由于網絡的及時性、虛擬性和廣泛性,大學生可以不用考慮身份、地位、財富、國界等種種因素,與人可以自由的交流,抒發內心的真實感受,排遣壓抑的心情,宣泄不良的情感。這些都有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幫助他們在現實的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他們的交流方式上,通過訪談,筆者深刻感覺到網絡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式所帶來的改變以及產生的積極影響。

筆者根據自己的訪談結果,結合國內學者對此問題的研究,將網絡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影響歸納為四個方面。

1網絡有助于大學生排除不良情緒

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眾多,作為大學生最主要的原因多來自學習、情感等方面。不良情緒初期如不能及時疏解,積小成多,則會產生重大的心理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產生不良情緒后,大都只會和關系好的朋友說說,暫時派遣下,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去看心理醫生是不錯的辦法,但正真去看心理醫生的能有多少同學呢,大家知道后反而會用異樣的眼神看待你,甚至有人會認為你是神經病,對你進而遠之。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社會地位,身份差距,倫理道德,自尊心等約束,大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對象表達。這一來,最可行、最簡單實現的辦法之一就是網絡了。網絡是目前大學生宣泄和釋放不良情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網絡上大學生可通過QQ、MSN、BBS發表自己的情感。不用顧慮自己的身份會有人知道,不用擔心你的真實姓名別人會知道,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聊天記錄會被公開,也不用考慮對方是誰,地位如何,收入如何等等,你只需要向對方表達自己的不滿,壓力等,向網友宣泄你的情緒,尋求對方的安慰和理解。網絡是大學生釋放心靈的最佳空間,是宣泄憤怒的出口。網絡對于排除大學生心理問題和釋放不良情緒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網絡,控制情緒,增強自我管理,保持平衡的心理,有助于大學生積極健康的發。

2網絡有助于大學生增強自信心

查看全文

探討大學生網絡交往的利弊及規范措施

摘要:網絡使得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式發生了新變化,對大學生的成才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人際交往問題的研究,以便有效地指導學生合理運用網絡,并在真實世界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而促進其社會化和人格的健全發展。

關鍵詞:網絡人際交往對策研究

高等院校作為信息化程度高的重要場所,隨著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越來越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創新知識、集聚信息的重要渠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為高校學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往環境、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網絡對高校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

根據心理學對人際關系的界定,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關系。人際交往是人類需要結構中較高層次的需要,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為。大學生作為社會群體中特殊的一群,人際交往對他們而言更有著特殊的意義。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青年階段,這一階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得到充分發育,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基本確立,知識結構基本形成,社會化過程初步實現的關鍵階段。人際交往構成了大學生活的基本內容,大學生接受各種教育的過程,也就是直接或間接的交往過程。網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二、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正面影響

查看全文

網絡交往對高校工商管理的影響及探討

1網絡交往對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際技能的影響

當代的工商管理大學生多為“90后”,是伴隨著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一代。工商管理專業具有范圍跨度大、內容涵蓋廣等多維度的特點[1],所以需要更多的機會和時間接觸網絡,從而使得網絡交往對工商管理本科生的人際技能有著深遠的影響。

1.1網絡交往對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際技能的積極影響

作為一種發展迅速而又新穎獨特的交往方式,網絡交往有著其他交往方式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其對于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影響也是無法取代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網絡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甚至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集合體。而網絡的快捷性更是其快速發展的一大推力,對于一個問題的搜索往往只需要幾秒鐘便可以獲得答案。工商管理本科生通過網絡交往可以快速便捷瀏覽各種健康有益的網站,以獲取相關的管理知識。網絡交往亦可以捕捉到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從而貯備更多的解決方案。自身的內在素質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那么工商管理本科生在進行人際交往時便能夠游刃有余,快速增強人際交往的技能[2]。

1.1.2加強聯系,增加交流渠道。進行網絡交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電話、信息、郵件、視頻等,這些方式相比于以前的書信不僅經濟方便,而且快捷更具實用性。為工商管理本科生的人際交往提供了更多新穎的交流渠道。對于大學生來說,家人、朋友和自己生活的環境相距甚遠,通過網絡交往,便可進行“近在咫尺”的交流,從而不會使家人朋友由于久未聯系而變得生疏。這對于工商管理本科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經常保持聯系才能為自身人際技能的提升提供先決條件。

查看全文

大學生網絡交往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所構建的虛擬社會已經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大學生在網絡交往中已經成為最活躍的群體。然而,網絡交往具有雙面性,它在方便大學生生活、學習的同時,也引發了各種網絡道德問題。國家和社會對大學生網絡交往越來越關注,因此對加強大學生網絡交往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對策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交往;道德

一、網絡交往內涵

網絡交往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人際交往方式,它以語言為主要媒介,通過網絡聊天、電子郵件、網絡游戲、網上論壇等形式實現,是傳統人際交往模式的延展。現階段,網絡交往主要是通過及時通訊工具(如QQ、微信等)、論壇、電子郵件、網絡游戲、社交媒體(微博、博客等)多種形式實現的。[1]

二、網絡交往特點

網絡交往是一種虛擬情境下的交往模式,與現實生活中的交往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現實世界中的人際關系,呈現出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1)網絡交往具有廣泛性。網絡交往打破了傳統意義下時間和空間對人的交往造成的限制,將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們緊密聯系在一起。空間因交往時間的縮短而變小,許多限制不復存在。正如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所言:“在數字化世界里,距離的意義越來越小。事實上,互聯網的使用者完全忘記了距離這回事。”[2]同時,人們交往對象也突破了現實世界的局限,具有廣泛性。在傳統的以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為主的交往對象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了人際交往面,即使是互不相識、沒有任何聯系的陌生人,都可以通過網絡交往建立起聯系。在這個開放的平臺上,人與人之間變得容易接近。(2)網絡交往具有匿名性。網絡交往與現實中的交往方式不同,在交往中人們不需要有明確的身份。人們使用虛擬名或者符號等形式隨意設定自己的身份,將性別、年齡、樣貌、職業、學歷、社會地位等個人信息有意或無意隱藏起來。根據這些名字,人們很難判斷網絡背后的真實身份。這種個人信息的匿名性必然導致交往過程的匿名性,也使得人們在網絡中的交往行為可能與現實存在較大的差異,人們可以擺脫現實的約束,從而隨心所欲地宣泄情緒,展露內心,逃避責任。(3)網絡交往具有平等性。現實中的交往通常會受到外貌、身份、學歷、地位、職業等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功利性和世俗性,在交往過程中很難維持平等的關系,保持平等的交往心態。而在網絡交往中,人們可以擺脫身份、社會地位、職業等因素的約束,在虛擬代號的掩飾下自由地呈現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進行溝通和交流。(4)網絡交往具有直接性。在網絡交往中,人們以什么身份參與交往,交往的時間長短等都可以由參與者直接來把握,很多現實交往中需要的中間環節被省去,人們可以直接通過QQ、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進行交流,方便、快捷地傳遞信息。但是,也正是因為網絡交往的直接性,帶來人們交往行為的隨意性,導致失信和道德失范問題在網絡交往中經常發生。

查看全文

網絡交往發展與青年道德教育論文

1道德教育要建立與青年相適應的話語系統

道德教育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中實現的,離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就無法進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政治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價值觀水平,知識水平,工作和生活環境,擔當的社會角色等是不同的,因此他們分屬不同的話語系統。特別注意的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交往在青年中不斷普及,青年群體交往的話語系統越來越向網絡化方向發展,并越來越形成自身獨有的特點。道德教育中,教育的對象多是青年,而教育者多數比被教育者年長,而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話語系統的差別會越來越大,克服跨話語系統交往的障礙,成為有效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環。斯考倫夫婦認為,成功的跨文化職業交際有賴于(與交際對象比較)較多的共享知識,以及盡可能完全地加入到這種話語系統中。斯考倫夫婦的理論同樣適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跨話語的交往。對于教育者來說,要想在道德教育活動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須與被教育者有良好的交往,盡可能多地和受教育者有共享的知識,以盡可能多地進入被教育者的話語系統中。哈貝馬斯認為:交往者言語行為必須滿足四個基本的有效性要求,才能取得道德的共識:對客觀事態陳述必須滿足真實性的要求;規范調節的行為者之間的關系必須滿足正當性要求;主體性的表達必須滿足真誠性要求,言語行為表達的語言形式本身必須滿足可理解性要求。筆者認為,如果教育者的言語行為能符合以上的要求,那么就能與被教育者建立良好的交往,便能盡可能多地進入到被教育者的話語系統中。

2道德教育要建立互動的教育模式

在網絡的互動式交流中,人們可以即時傳遞聲音、文字、圖像,每個受眾可以自由地接受信息和發送信息,從而成為信息的接受者和發送者,網絡互動交往中人與人的關系是平等的,每一個參與者絕不是單純的主體或客體,而是相互主體性的交往者,每個參與網絡交往的人都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主張,任何人都不能壓制。網絡交往這種平等性、自由性和開放性使經常參與網絡交往的人比其他人有強烈的自我主張,成為“一個堅持己見積極為自己的主張辯護的世代”,他們比較喜歡在聊天室中與大家討論問題,而非與長輩討論,他們對權威缺乏理性的尊敬,他們較非經常參與網絡交往的人更具有批判精神,他們接受什么,信服什么,反對什么,并不是看對方的地位和權力,而是看真理掌握在誰的手中,他們喜歡用手中握有的工具“去質疑挑戰觀眾、眾人、陳述,乃至于任何事情。在網絡這樣一個有自由平等的交往環境中,面對這樣一群有強烈自我主張的青年人,如果有人居高臨下,以權威自居,企圖把自己的主張和思想強加到另一個人身上,是會遭到其他人的唾棄的。在網絡交往中,交往者只能以平等的態度,尊重他人,把他人也看作與自己有同等地位的交往主體,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與他人進行互動式的對話,這樣的交往才能得以進行的,交往者的認識水平也才能在這種互動的影響中得以提高。哈貝馬斯認為只有那些能滿足參與和可能參與實踐話語的主體一致同意的規范才是有效的。道德規范的證明是通過社會成員相互合作的共同努力實現的,它必須能夠得到主體間的認可。道德的分歧通過實踐話語的論證來解決,在這里沒有權威的壓迫,意識形態的欺騙,道德規范的說服力來自證據的力量。他認為通過語言的相互理解,溝通對上述有效性要求的認識,以達到非強制的共識,是交往行為的基礎。他指出,理想的話語環境必須滿足:(1)參與論證者之間的對稱條件,任何人都具有不可剝奪的反駁他人的權利;(2)如果需要的話,時間上是敞開的,也就是說沒有行為的外在壓力;(3)空間上是開放的,論證者潛在地包括所有有交往能力的主體。歸根到底,話語的合理性力量來源于以言行事本身的效果,既不是外在權力的強制,也不是意識形態的欺騙。哈貝馬斯列出的這些條件是高度理想性的,它們不可能在任何現實的論證中得到完全滿足,但現實的狀況可以向理想的狀況接近。網絡交往不同主體間的分歧是通過無壓力的交往溝通形成共識來解決,因此,網絡交往的話語環境較現實社會的話語環境更接近哈貝馬斯的交往的理想話語環境,在網絡交往中更易于讓人們形成道德共識。網絡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媒體,它改變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唐•泰普斯科特指出,“新的數字媒體創造出一種學習文化,讓學習者享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更好的互動與聯系。學生們不再只聆聽某教授一再重復事實與理論,而可以討論和學習,老師也是其中的一個參與者,他們以自己的經驗來論述。”傳統的道德教育是單向的,是一種演繹式和獨白式的教育。在現代社會里,隨著網絡交往的日益廣泛,青年的自主意識和道德判斷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在增強。在這樣的環境下,傳統的道德教育模式必須改變,應變過去演繹式、獨白式的教育為與學生平等對話,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動的教育模式,以增強青年道德教育效果。

3道德教育要增強專家隊伍的作用

當代法國著名的思想家福柯認為:話語是知識的載體和工具。話語的作用就是使人實際上不能在話語之外進行思想。話語與權力(指支配力和控制力)之間存在著復雜多樣的關系,權力控制與“知識”在本質上是分不開的。任何知識學科的發展與改進只是提高了規勸或規范的水平。換言之,任何時期的“知識型”同時就是權力語言。在當代社會中,互聯網技術對知識與權力的關系有著深刻的影響。在網絡化的今天,知識與信息的發展不斷地強化著知識話語的權力。而這種被互聯網強化的知識話語權力,正日益成為21世紀的主流話語權力。道德教育是通過教育者的話語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話語之內進行思想。傳統德育中,教育者因為地位角色的原因,比較多擁有獲取信息的“特權”,因而掌握較多的話語的權力,而受教育者接觸信息極其有限,因此,受教育者比較崇拜教育者,容易接受教育者傳遞的信息,并在教育者的話語之內思想。互聯網的開放性、交互性、信息的豐富性等的特點,改變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格局,使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識成為可能。隨著受教育者掌握信息和知識的能力的增加,必然會導致受教育者的邊緣權力的增長,這種增長最終將會削弱教育者的“主流話語”。教育者若想強化主流話語,掌握話語的權力,就要不斷增長知識,成為教育的專家。英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吉登斯認為:現代社會的兩個系統信任分別是專家系統的信任和貨幣系統的信任。所謂專家系統,按吉登斯的說法,就是由技術成就和專業隊伍所組成的體系。他認為:融專業知識于其中的這些體系以連續不斷的方式影響著我們行動的方方面面。對于專家系統,與其說是信賴專家,還不如說是信賴他們所使用的專門知識的可靠性。鄭也夫認為,科學決定了專家系統的性質,因為科學獲得了大眾的信任,所以在科學上學有所長的人士是值得信任的。科學、學歷、同行評議,三位一體,構成了專家系統的信任基礎。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能否得到受教育者的信任,對教育的效果有直接影響。由于網絡交往的發展,受教育者接收的信息和知識日益豐富呈現多元化,在這些豐富而又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識面前,受教育者接受何種信息和知識,很大程度取決于對這種信息和知識的信任。在網絡交往這樣一種脫域機制下,何種信息和知識是可值得信任,很大程度又取決這種知識和信息是否來自專家系統。在封閉年代,我們的道德教育多是憑經驗,由于他們掌握較多法定的權力以及來自上級的信息,而且信息在時空上多是比較一致的,因此,在受教育者中威信是比較高的,容易得到信任。在現代的開放社會,僅靠經驗和法定的權力來開展道德教育已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作為道德教育的工作者,只有下苦功夫去學習實踐、研究提高,使自己成為道德教育所涉及的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專家,才能使道德教育保持先進性和成效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