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播倫理范文
時間:2023-11-01 17:25: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絡傳播倫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10-0052-02
一、引 言
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媒介傳播環境中,網絡的互動性真正賦予了每位信息介入者平等的大眾信息傳播參與權。受者和傳者身份可以隨時轉換,每一個網民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這也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傳播”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傳播是呈多向、發散式流動的,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網絡交流平善,海量信息,互動交流讓我們盡享網絡傳播之利的同時,也備受虛假信息、無價值資訊泛濫的困擾。現有的網絡把關體系還不完善,網絡傳播中道德失范現象嚴重,梳理網絡傳播倫理的核心價值,明確網絡規范的方向,是保障網絡的傳播優勢和特色發展、綠色發展的重要環節。
二、真實性
真實性之所以應該成為網絡傳播倫理構建的首要要素,主要是基于信息傳播的特性和網絡的特點考慮。
(一)真實是傳播特性的必然要求
真實是信息傳播內容所應具有的一個最基本的特性,要求信息傳播者在收集、篩選、制作傳播信息時本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態度。尤其在傳播新聞信息時不刻意夸大、渲染,借鑒別人勞動成果時尊重其權益,傳遞他人觀點言論時不歪曲,不摻假。這樣網絡受眾在解讀和接受信息時才能減少偏差,讓廣闊、豐富的網絡語境清新流暢。做到傳播真實可以有效減少因虛假信息和智力成果侵權引起的法律爭端和網絡負面影響事件的發生,凈化網絡環境,提高網絡的正能量。同時網絡媒介技術的發展也要有意識地為傳播內容保真創造較好的條件。
(二)真實是和諧傳播的需要
網絡傳播的特點也決定了真實性對建設和諧傳播的重要性。網絡信息傳播呈多向、發散式流動,把關體系不健全,現有的把關效能較弱。在網絡傳播信息海量背景下,如果匿名網民的恣意“放縱”虛假信息,網絡媒介公信度和使用效率無從談起,網絡傳播者把真實性作為自己信息傳播的職責,是提高網絡信息使用和流通效率,減少垃圾信息,提升網絡信息品質的需要,也是節約每一個網絡中人時間成本的需要。社會轉型和體制變革造成普遍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問題,如果把網絡建成一個疏導心理壓力、舒暢心境的便捷通道,就需要網絡還要具備容納各種真實情緒宣泄和意見表達的雅量,減壓泄壓,舒緩身心,構建和諧。
(三)真實是傳播責任的需要
網絡傳播的威力也決定了真實應該成為一種責任和品格。網絡傳播海量、即時、無國界、傳播成本低等優勢如果搭載的是捕風捉影,道聽途說的消息,其破壞性和殺傷力也會是驚人的,網絡傳播者應當擁有這種責任意識,強化自己的媒介素養和新聞價值判斷,在傳播過程中擔負起信息鑒別和篩選的責任,提升網絡平臺的公信度,人人都是自律自省的把關人。信息傳播具有環境監測、社會協調、文化傳承以及娛樂大眾等社會功能,真實是實現這些傳播責任的必然要求。負責任的傳播者會時刻提醒自己,每一次傳播行為和每一個傳播符號可能會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影響。
三、信息平衡性
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發展和變革的重要轉型期,各種思潮和價值觀的沖擊滌蕩下,一些社會矛盾凸顯,網上輿論呈現出多元多變的特點。信息平衡可以即時疏導輿情幫助網民客觀理性地處理矛盾,應對危機,全面提升對信息的綜合鑒別力。
(一)輿論疏導的需要
社會轉型、經濟發展、技術革新等,所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社會心理問題,已經成為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不容回避的問題。互動性很強的論壇、貼吧,匿名聊天、討論成為很多網民生活休閑、日常交流的重要通道,這種即時性強,情緒化表達多的交流方式很容易使相互間的情緒感染,較容易出現非理性聲音和起哄的情緒,嚴重時這種非理性的網上交流會演變成網下現實行動和傷害[1]。近年來,網絡暴力事件頻發,網絡謾罵、名譽權和隱私權被肆意踐踏等表現尤為突出,加劇了一些社會矛盾,使一些人的人身權利受到極大傷害,不利于和諧社會建設和公民道德水準提升。諸如: “史上最毒后媽事件”、“舒淇刪博事件”等等。網站管理人員不要一味的追求點擊率和關注度,應當積極引導網絡熱點,疏導情緒,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網民不要一味追求個人的表達,適度調整情緒,不要讓意見和信息一邊倒,需要理性判斷和表達。
(二)客觀認知世界的需要
針對矛盾對立的復雜事件、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利益訴求多元的政策出臺,是信息傳播中平衡傳播的難點,為了使信息傳播公正準確全面,職業把關人必須兼顧矛盾各方,從不同的消息源和權益角度多渠道獲取信息,并將對立面、多側面的事實和觀點同時擺出來讓大家客觀認識,并及時糾正認識或解讀偏差。這是發揮網絡傳播容量大、即時性強優勢的必然要求。尤其在重大新聞事件傳播中,更需要媒體平臺中的傳播者具備對新聞、信息和知識進行整合貫通能力,滿足受眾對網絡傳播的廣度需求和深度期待。網絡傳播技術給不同的社會群體提供了互聯網上信息和表達意見的空間,也擴展了公民對國家、國際重大事務參與討論的輿論平臺。表達多元化的聲音,可以有效地維護各階層的利益,并集思廣益,提高社會的文明水平;網絡開放的議題空間可以在互動交流中客觀認知我們所居留的世界,認識就是理解包容的前提。
四、人文關懷
篇2
【關鍵詞】使用;滿足;網絡傳播
一、“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回顧
“使用與滿足”研究把受眾成員看作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
“使用與滿足”研究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是對受眾心理和行為進行微觀研究的一個成果。當時,隨著印刷媒介的日趨成熟和廣播、電視等電子媒介的相繼誕生,受眾對大眾傳媒的需求和依賴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也使得一些學者對受眾的媒介接觸行為及其背后的心理動機產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
1959年,E?卡茨在《大眾傳播調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中首次提到“使用與滿足”研究,并改變了研究的視角,將其傳者為中心轉移到以受者為中心。從受眾出發,由于個人差異而有社會、心理等中介因素的干擾,打破了之前的受眾如槍靶子一樣一擊即倒的強效果說。到了70年代初,世界各地一大批學者紛紛從受眾出發來研究如何使用媒介及其動機如何,并開始將這些使用傳媒的動機進行分類,發現需求與社會和心理因素相關。
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該理論,他將媒介接觸行為概括為一個“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觸――需求滿足”的因果連鎖過程,提出了“使用與滿足”過程的基本模式。
“使用與滿足”研究從受眾角度出發,通過分析受眾接觸媒介的動機以及這些接觸滿足了他們什么需求,來考察大眾傳播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和行為上的效用,把能否滿足受眾的需求作為衡量傳播效果的基本標準這是對早期以傳播者為中心的受眾觀的一種糾正,它對丁滿足受眾需求,發揮受眾在傳播中的能動作用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網絡時代“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隨著傳播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絡傳播在全球范圍內興起。網絡傳播是人類社會迄今為止最先進的傳播媒介,它不但集中了人類傳播史上包括圖書、報刊、廣播、電影、電視、電話等所有媒介形式的特征,而且集中了人類傳播方式中包括個人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的多種傳播方式。
網絡的大量普及,是媒介技術發展帶來的顯著變化,同時也改變了傳統媒體以往的傳播模式和格局。面對網絡時代社會的復雜性、媒介信息的豐富性、傳播渠道的多元化,受眾也在有選擇地接觸和使用信息,受眾需求正日益多樣化。每一次媒介技術的變革,都會使傳播學者的研究視野有所變化,而對其作為研究對象之一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也同樣適用。那么網絡傳播條件下的“使用與滿足”研究,有哪些新發展呢?
(一)注重對受眾研究。網絡傳播從根本上改變了“受眾”在傳播中的地位,在網絡傳播中“以受從為中心”的傳播理念將成為現實。網絡傳播中的受眾即網上信息選擇者和信息接受者是網絡傳播真正的主體,在網上他們享有與信息者完全相同的權利。網絡傳播中“把關人”角色的淡化和話語權的極大解放。無論報紙、廣播和電視采取何種措施來加強傳受雙方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比于網絡傳播中傳受雙方角色的模糊化和一體化。這種重大的轉變使得研究者更加關注網絡媒介使用中受眾的選擇、受眾的滿足、受眾的主體性。
(二)滿足的新形態
自網絡媒體興起以來,對網絡媒體的“使用與滿足”研究更加集中關注滿足的新形態。由于網絡融合了傳統媒介的文字、聲音、圖像的優勢為一體,以及超鏈接和互動性等新特點,使得滿足形態在內容上有了擴展,程度上得到提高。除了傳統媒體能夠提供的比如滿足緩解焦慮的需求、滿足獲取信息的需求、滿足情感交流的需求等,網絡媒體下的“使用與滿足”還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傳統媒體,如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滿足主導的心理需求等。
(三)媒介依賴論
媒介依賴理論認為“一個人越依賴于通過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媒介在這個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介對這個人的影響力就越大。”當今世界,人們對媒介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一個人滿足需要的途徑越多,就越不可能依賴單一的媒介。而互聯網作為全球信息資源的公共網絡,其最大的優勢便在于,對迄今為止人類所有傳統媒體的整合,從根本上突破了任何一種傳播媒介的局限。如果說,“媒介依賴論”在先前的傳統媒介時代表現得不突出,那么,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受眾對于互聯網的依賴感必將越發凸現出來。
三、網絡傳播下“使用與滿足”理論的思考
(一)網絡傳播是否真的徹底改變了受眾的地位
媒介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為受眾提供了選擇和使用的多樣性和寬泛性,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使信息傳播變得無疆域性了,整個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作為媒介,網絡正日益改變著傳統大眾的一切。互聯網特有的互動性彌補了傳統大眾傳播反饋功能虛置的缺點,受眾的主體性地位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
然而新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在給予人們自由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限制著人們的自由。“使用與滿足”理論旨在突出受眾為不滿足如何使用媒介,主動權應是掌握在受眾手上的。受眾本應有自己對大眾文化和產品的認識和理解,但是新媒介技術的發展使得價值理性收到了工具理性的挑戰,受眾的真實需求和虛假幻求越來越模糊。“網絡的發明可以說是企圖最大限度地滿足個人獲取信息的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勝利,是技術的勝利。它強調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內容,它用形式‘顛覆’了內容。”正因為如此,受眾更是在形式的籠罩下流連忘返,在媒介文化生產、流通、交換、消費全球化的平臺上樂此不疲,而忽略了自身的真實感受。“使用與網絡聯結的電腦或信息服務,是為了消磨時間或者出于習慣,表明了電腦儀式化的使用方法,而不是選擇特定內容,用于滿足需要的方式。”“從辯證的角度看,網絡給人類帶來的也許不是更‘開放’,而是更‘封閉’,主體在網絡時代也可能會迷失方向。”可見,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而不予警惕的話,受眾的主體地位就會受到一定威脅,更不用說使用與滿足的程度能有多大了。
(二)到底是對媒介信息的使用還是對媒介本身的使用
關于“滿足與使用”理論的實踐,在互聯網信息交互使用的環境中,產生了一種對媒介本身的“使用”的補充的理論。關于這一補充劉艷在《受眾媒介使用動機》中認為,只是使用的對象發生了變化,不是單純地“使用媒介信息”,而是“使用媒介本身”;使用者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受傳者”轉變成了“使用者”,雖然他們并不是媒介的“擁有者”。
從使用主體上看,忽略了受眾可從“媒介信息使用者”轉換為“媒介本身使用者”。受眾從媒介獲取信息,對媒介信息進行“使用”,獲得心緒轉換、時間消遣、自我確認、環境監測等各個層面的滿足。但是,傳播中的輸出和接納,在現代社會網絡傳播活動有時很難絕對地分清傳播者和受傳者,傳者和受者的身份是可以隨時轉化的。當受傳者不僅僅滿足于獲得信息,而開始通過種種手段和方式,有意借助媒介本身進行信息、思想宣傳、觀念散播、活動策劃時,受眾已不再是“媒介信息使用者”,而是發生了身份轉換,成為“媒介本身使用者”。
從使用對象上看,忽略了“使用媒介本身”同樣是一種“使用”,同樣可以滿足某種需求。麥克盧漢“媒介即信息”的理論認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信息。也就是說,人類只有有了某種媒介,才有可能從事與之相適應的傳播和其他社會活動。從這一理論前提出發,可得出“媒介本身大于等于媒介信息”的結論。所以,使用媒介本身實質就是對媒介信息的使用,“使用媒介本身”本就應當包含在“使用與滿足”學說之中,是該學說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三)網絡媒介“滿足”受眾的需求的程度
網絡媒體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上超越了傳統媒體,他們不僅僅通過媒介信息來滿足需求,更通過網民使用其媒介平臺或者說媒介本身來實施滿足的過程,網絡媒體中“使用”內容的擴展使得其滿足形態發揮了傳統媒體無法發揮的作用。
然而,在看到網絡媒體不斷滿足網民需求、方便網民生活的同時,還應看到,由于網絡的某些特性和管理的不足,還在制約著對網民需求的滿足,如網絡信息管理不足帶來的信息超載和可讀性差;網絡虛擬性帶來的虛幻的自我實現和情感滿足;網絡市場化帶來的娛樂化傾向和過重的商業味等問題。另外,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崛起和發展,新媒體對受眾的滿足在某種程度上會取代網絡媒體。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斯坦利?巴蘭,丹尼斯?戴維斯著.曹書樂譯.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
[3]莊曉東.文化傳播:歷史、理論與現實,人民出版社,2003
[4]段鵬.傳播效果研究:起源、發展與應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篇3
[關鍵詞]信息網絡傳播權 信息網絡獲取權 利益平衡
[分類號]D923.4
版權法設立有兩個目標:一是保護作者專有權,鼓勵作品創作;二是促進作品傳播,實現知識共享。隨著技術的發展,版權法在模擬空間下實現的知識產權保護和信息共享(自由獲取)兩個目標的傳統平衡無可奈何地在網絡空間下被打破,或者說原有的內在不平衡因素被網絡技術放大,表現為知識產權過度保護和公眾獲取信息權利受到諸多限制,引起了學術界對有關協調知識產權保護和信息資源共享關系論題的討論。本文著眼于網絡空間下的版權法領域,探討信息網絡傳播權和信息網絡獲取權之間利益平衡,這樣就既確保了兩權概念外延的一致,又凸顯了數字環境下版權問題焦點。
1 利益平衡原理
利益是指人們受客觀規律制約,為滿足生存和發展需要而產生的各種客觀需求。社會由不同的利益主體所構成,形成了反映不同利益關系的利益體系和格局,由于利益訴求的多樣性及社會資源的稀缺性,利益沖突成為普遍社會現象。然而社會還是能夠在繁雜的利益沖突中不斷前進,在于社會存在對利益沖突進行協調或平衡的機制,該機制通過以規范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法律來實現。利益平衡就是指在法律的調控下,各利益主體的權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和平共處、相對均衡的狀態。不過利益平衡狀態只具有暫時性,大部分時間里,權利之間處于沖突和失衡狀態,追求利益平衡是個永恒的主題。
法律是相關利益方互相談判、互相妥協達成一致并使相互權利義務制度化的結果。版權法就是一部通過設定版權人和公眾的權利與義務來調節版權利益平衡的法律。由于權利義務的對立統一性,網絡環境下版權人的權利和公眾相應的義務體現為信息網絡傳播權,公眾應有的權利和版權人須承擔的義務體現為信息網絡獲取權,因此追求網絡環境下版權法利益的平衡,實質就是確保信息網絡傳播權和信息網絡獲取權兩權的利益平衡。
2 兩權概念辨析
信息網絡傳播權指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表演或者錄音錄像制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表演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權利。信息網絡傳播權是知識產權保護為適應新技術發展而拓展新權能的重要體現,是法律為版權人在網絡空間上設定的一種集合權利,“特指互聯網絡上版權人控制、利用作品的一種形式”。信息網絡傳播權調整范圍一般包括上載、網絡上對版權作品的復制、網站間轉載、網絡上對版權作品的傳播、下載、署名及修改作品等7個方面內容。
信息網絡獲取權是指網絡環境下公眾自由獲取信息的權利,不同于“信息公共獲取權”概念。信息公共獲取權是指信息主體有權依法定形式獲得政府、國有企事業、圖書館等公共信息機構信息的權利。信息網絡獲取權和信息公共獲取權的關鍵性區別:前者關注的是信息傳輸的環境是否是網絡環境,并不刻意關注所獲取的信息內容是公共信息還是私有信息;后者關注的是信息傳輸的內容是否是公共信息,并不對所獲取信息的環境是網絡環境還是模擬環境進行區分。信息網絡獲取權的實現有賴于創作共享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許可制度、集體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實施。
信息網絡傳播權和信息網絡獲取權的關系實質上是信息壟斷(保護)與信息利用的關系,兩者關系在實踐操作中陷入了二難困境――“沒有合法壟斷就不會有足夠的信息生產出來,但是有了合法的壟斷又不會有太多的信息被利用”。目前我國兩者利益關系的現狀是:由于人們認識的偏差,致使信息網絡傳播權的過度擴張,本應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在信息時代獲得進一步發展的信息網絡獲取權卻日益受到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排擠,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利益格局由此產生失衡。把握信息壟斷與信息利用的邊界或尺度,構建兩者的利益平衡機制,是改變利益關系現狀,破解二難困境的關鍵,也是版權法的立法宗旨。
3 兩權利益沖突分析
3.1 擴張性與萎縮性的沖突
傳統版權法通過對版權人權利的保護與限制,較好解決了版權人與信息使用者之間的利益沖突。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權利人作品被大量地上載、下載和復制,使權利人無法控制自己的作品使用,原有平衡被打破。為更好保護版權人權利,各國紛紛修改版權法,或增設信息網絡傳輸權或重新詮釋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呈現不斷擴張的趨勢。然而與此同時,由于對新設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限制乏力,導致信息網絡獲取權權利內涵不斷縮小,如《版權條約》、美國DMCA(《數字千年版權法案》)、歐盟《協調信息社會版權與相關權指令》以及我國《著作權法》中都有充分體現。2006年,我國頒布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盡管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信息網絡傳播權的適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信息網絡傳播權和信息網絡獲取權的失衡缺陷,但離兩權平衡機制的構建還有一定距離。
3.2 私有性與公益性的沖突
信息網絡傳播權隸屬于知識產權,本質上屬于私權,是版權法對互聯網技術發展所帶來挑戰的回應,是版權不斷擴張的體現。信息網絡傳播權具有個人財產權的性質,一旦經法律授予甚至是無需任何手續便可自動獲得,成為一種絕對權,具有私有性。只有權利人自己才可以行使,其他任何人都負有尊重他人版權利益的義務。信息網絡獲取權屬于公權,目標是實現信息資源的自由共享,促進知識自由,解決信息失衡和數字鴻溝。推進信息資源網絡獲取“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目前廣泛存在的社會信息不對稱、信息資源浪費和信息尋租現象,減少信息獲取的社會成本”,信息網絡獲取權具有明顯的公益性。
3.3 獨占性與共享性的沖突
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獨占性表現在信息網絡傳播權人有權要求獨占知識產品的各項權能,無法律規定或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權利人的知識產品。版權人的獨占性是由版權人在創作作品時投入巨大的智力和財力而產生的,享有通過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來獲得報酬的權利。信息網絡獲取的目的就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變私有信息成為公共信息。信息網絡獲取權是各國法律普遍認可的人的一項基本權利,體現了社會成員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公共需求,可見共享性是信息網絡獲取權的內在屬性。
4 兩權利益平衡機制構建
4.1 理論原則:權利弱化與利益分享
目前知識產權理論面臨一個悖論:一方面許多國家修訂或重建知識產權法律規范,制定知識產權戰略,
加強保護力度;另一方面,近年來西方國家興起了知識產權懷疑論、反知識產權論和知識產權僵化論三股知識產權思潮,責難知識產權制度的強保護趨勢,這使知識產權在理論研究、制度構建與實務運作諸方面朝著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因此,有學者提出應采用“權利弱化與利益分享”理論來重構知識產權制度。
“權利弱化與利益分享”理論的基本含義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知識產權所有人有權從其受法律保護的作品中獲取相應的利益;任何人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擅自以營利目的利用其作品,權利所有人有權請求其賠償損失,并依法享有請求該侵權行為人以合理條件與其簽訂知識產權許可使用合同;只有當該侵權行為人無正當理由拒絕以合理條件與知識產權所有人簽訂知識產權許可使用合同時,知識產權所有人才有權請求其停止侵害行為;但法律另有規定的或其它特別情形除外。該理論認為,知識產品的存在形式由以模擬空間為主變成以網絡空間為主,這是傳統知識產權理論(由禁止權加許可權構成)產生困境的根本原因。因為在傳統模擬空間,知識產權所有人對其知識產品相對具有可控制力,而在網絡空間,這種可控制力要減弱許多,以至權利虛化,所以以利益分享理論為基礎重構知識產權制度,將是保護網絡空間知識產權最有效的形式。
4.2 管理模式:創作共享與優化授權
創作共享(creative commons)是在傳統公有領域理論基礎上的改進,是網絡上數字作品的許可授權機制,允許任何人在不需要經過特別許可或付費的情況下,去復制使用或再創造,形成演繹作品,目的在于讓任何創造性作品都有機會被更多人分享和再創造,共同促進人類知識作品在其生命周期內產生最大價值。創作共享機制是實現信息網絡傳播權與信息網絡獲取權之間利益平衡最理想的管理模式。盡管其前景很美好,但由于大多數作品并未加入該共享協議,作品的海量許可困境還是會困擾公眾自由獲取知識,因此,有必要優化作品授權使用機制。數字時代作品授權方式主要有授權要約、版權補償金、交叉許可、集體管理等,其中集體管理方式尤為重要,幾乎所有的版權授權模式都離不開集體管理組織的參與。
目前我國版權集體管理還很不完善,雖成立或籌備成立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中國文字作品著作權協會等諸多集體管理組織,實行會員制管理,但較為散亂,不僅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而且還未很好地運轉起來。鑒于此,應繼續完善我國版權集體管理制度:一是借鑒國外經驗,完善管理模式。如借鑒北歐國家實行的“擴展性集體管理”,圖書館可以獲得該機構管理作品領域內的非會員已經發表作品的許可使用權;借鑒法國在1995年推行的“強制性集體管理”,版權人不管是會員還是非會員,只能通過版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權利;借鑒意大利的壟斷式管理,全國只建立一個可以管理所有作品類型的綜合性的集體管理組織。二是實現我國版權集體管理的數字化。采納最新數字技術,開發版權管理信息系統,構建版權權利信息的集中管理系統,建立統一的版權權利信息查詢平臺,為公眾提供查詢版權集體管理組織成員的版權權利信息服務。
4.3 法律保障:擴張與限制
在幾百年的社會歷程中,隨著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知識產權私權保護總的趨勢是保護范圍越來越大,保護水平越來越高,以激勵更多的知識創造。版權法的擴張是技術發展給版權人帶來利益損失的法律補救措施和利益補償機制。由于技術的發展,一方面版權作品市場規模被擴大,制作復制品的邊際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作品需求也被放大,作品的潛在市場價值增強,作品傳播成本的降低和市場價值的增強導致版權人利益失控,加大了版權保護的需要,促進版權不斷擴張。版權法的擴張表現為版權權能的擴張、版權客體的擴張、版權期限的擴張、對個人性使用限制的增強等幾方面,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設立就是版權權能在新技術條件下的擴張。
盡管版權的擴張不可避免地要以犧牲公眾對版權作品的接近為代價,但這種代價應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即版權擴張應受到限制,否則將構成不適當的版權擴張和作品壟斷,從而會使作者激勵和公眾接近之間處于失衡狀態。目前我國信息網絡傳播權和信息網絡獲取權利益失衡產生的原因是信息網絡傳播權的過度擴張,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和法定許可制度是限制信息網絡傳播權,擴充信息網絡獲取權,維持“兩權”利益平衡的重要方面。
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是版權相關權利人的利益平衡器。網絡的發展使得作品復制和傳播輕而易舉,版權人權利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于是各國紛紛修改著作權法,以重構合理使用制度。重構模式有因素主義(以美國為代表)和規則主義(以德國為代表)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因素主義模式具有靈活性和概括性,但容易造成司法實踐的混亂;規則主義模式具有穩定性和規范性,但易造成立法的滯后。我國采取的是規則主義模式,版權法規對合理使用只采取列舉式條款,缺少對合理性作統一判斷的原則性標準,限制了其適用范圍。我國應吸收因素主義模式優點,采用原則、要素、規則三者相結合的立法模式:以利益平衡為總體原則,借鑒四要素為標準,制定適用合理使用的具體規則。
優化法定許可制度。法定許可的實質在于將版權中的一些絕對權降格成為一種獲得合理報酬的權利,從而在作者的排他性權利和公眾的合理使用之間構建一種中間制度。然而立法者出于種種擔心,目前我國版權法規并沒有明確規定傳統文獻數字化和圖書館等館舍外信息網絡傳播的法定許可制度,只就網絡傳播方面規定了實施遠程教育和扶助貧困的法定許可,限制了信息網絡獲取權。其實我們可以在制度范疇內從多方面優化法定許可制度,化解以上擔心:①完善作品使用人付酬制度,制定統一的付酬標準,建立例外協商付酬制度,構建對不依法付酬行為的制裁制度,在訴訟時效適用方面作出有利于著作權人的認定。②適度引進版權補償金制度,減輕圖書館等公共知識機構背負的沉重經濟負擔,從而平衡多方利益,優化配置版權資源,體現效率價值。
4.4 技術措施:發展與規避
技術措施是權利人為了防止他人非法接觸或使用其作品而采取的技術手段,是在網絡空間重新分配權利義務、維持網絡傳播者和社會公眾之間利益平衡的產物。技術措施保護已逐漸被各國著作權法所接受并被有關國際公約所肯定,如WCT第11條、WPPT第18條、歐盟《著作權指令》第6條、美國DMCA第1201條等都明確規定了對技術措施的法律保護。我國《著作權法》第47條、《信息網絡傳播權條例》第5條、18條和19條規定了故意規避或破壞技術措施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種將技術引入法律、司法,創立一種新的利益平衡機制,以保護一種新型權利,既反映了版權發展的必要,也反映了版權保護的進步”。
技術保護措施的廣泛實施,一方面有效保證了不斷受到網絡版權侵擾的版權人的利益;但另一方面,隨著技術措施的過度保障,合理使用制度受到進一步沖擊,信息網絡獲取途徑受到更多限制,從而打破在模擬環境下版權法建立的有關信息網絡傳播權和信息網絡獲取權之間的傳統平衡,表現為:①違反了公眾有權依法對作品進行合理使用的原則。網絡空間上的技術壁壘在控制他人對作品的非法接觸的同時也妨礙了公眾對該作品的合理使用,如果被采取技術措施的作品僅僅以數字化形式存在,而用戶又沒有其他合法途徑獲得該作品時,技術措施會使得公眾合理使用該作品存在嚴重障礙。②違反了思想、事實以及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不受版權法保護的原則。技術保護措施與啟封許可證或在線許可協議的使用能夠用于全面阻止公眾對作品不符合版權人意愿的使用。由于無從接近版權作品,公眾對不受保護的思想、事實或者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等也無從接近,版權法公共領域受到侵蝕。
篇4
(一)責任文化缺失導致的網絡輿論語言暴力現象
當前的網絡文化生態缺少責任文化,網絡傳播者缺乏責任意識。而且網絡傳播者規模龐雜,社會缺乏對網絡傳播者的追責機制。因此,網民在圍觀網絡事件時,經常罔顧事實,從個人立場出發去評價和再次傳播網絡事件,從而產生諸多網絡謠言和網絡輿論語言暴力現象。2013年2月至9月,李某(某軍旅歌唱家之子)案由于李某“星二代”、“富二代”的特殊身份而受到網民極大的關注。事件被披露上網后,國內各大網站幾乎都在轉載傳統媒體對這一事件的追蹤報道。而與事件相關的微博被網民轉發、評論達幾十萬次。在這些網絡轉發和評論中,有一些是不法分子為圖私利惡意散播的謠言。但更多的是網民因為盲從而進行的非本意行為。網絡轉發和評論的便捷性,以及社會缺乏對網絡傳播者的追責機制,這種盲從導致網絡謠言大量傳播、網絡輿論完全倒向受害者一方,形成不公正、不客觀的網絡語言暴力現象。整個網絡輿論開始討伐李某的罪行以及李某父母家庭教育的失敗。李父讓童年時的李某在身上騎大馬的視頻被網民挖掘出來,并被作為攻擊李父溺愛兒子的證據。這時網絡公知楊瀾“勞教對孩子的懲罰過重,李某可能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記者李蒙“請網絡暴民不要傷害未成年人”等等公正、客觀言論都被歪曲為替李某說情、為李家利益代言。
(二)急功近利文化盛行導致的網絡炫耀式傳播現象
中國社會經過改革開放后這30幾年的迅猛發展,催生了一個先富裕起來的社會階層。這個富裕階層的創業者大多數是通過刻苦拼搏、勤儉節約來積攢起財富。但刻苦努力的創業者由于工作繁忙對子女疏于管教,并將自己的財富任憑子女隨意揮霍。他們的子女形成了中國社會一個獨特的“富二代”群體。還有一個群體,在法律體系還不健全的情況下,通過投機鉆營、違法犯罪等手段一夜暴富,他們是中國社會的“暴發戶”群體。這些“富二代”和“暴發戶”的大量出現在社會上催生了一種急功近利的文化現象。他們在急功近利文化的影響下,熱衷于在網絡上將自己奢侈的生活方式進行炫耀式傳播,以此來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或者實現一夜成名的愿望。聲稱“月薪三千元以下者都是下等人”的“雅閣女”、用大疊百元人民幣來點煙的“小龍少爺”、天涯論壇上易燁卿與北緯“比富”的論戰等等現象,都是近年來中國社會急功近利文化在網絡上盛行所產生的炫耀式傳播現象。
(三)弱勢群體文化壓抑導致網絡傳播中的逆反文化現象
網絡文化生態中,弱勢群體由于在現實生活中承受著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其社會地位決定著其在現實生活中缺少話語權。而網絡是個相對公平的平臺,來自任何群體的個人都能夠在這個平臺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網絡成為弱勢群體宣泄情緒、表達意見的最重要窗口。但是主流社會掌握的主流網絡平臺對弱勢群體關注不足,并且將弱勢群體描繪成較為負面的形象,如城市流浪漢、城市不穩定因素、不講衛生群體等等。弱勢群體在現實生活和網絡環境中的雙重壓抑,導致他們在參與網絡傳播時經常表現出一種逆反的心態,以反傳統、反主流的方式來宣泄壓抑的情感,比如刻意通過網絡展示自己的自戀和自大,或者極力追捧這種炒作行為。近幾年網絡傳播中出現的“芙蓉姐姐”、“鳳姐”現象,主要是由這種逆反心態推動的。“芙蓉姐姐”、“鳳姐”等借助網絡炒作而走紅的人幾乎都來自草根階層,他們以不雅照、反傳統、反主流的言行等方式,在網絡上吸引到了眾多的支持者。這些支持者多數也是和“芙蓉姐姐”、“鳳姐”一樣的長相一般、社會地位較低的草根階層。他們認為這些網絡紅人說出了他們不敢說的話、做出了他們不敢做的事,代替他們宣泄了內心的壓抑和對社會的不滿。
(四)虛假文化泛濫導致網絡傳播信任危機
由于網絡的虛擬性,網民在網絡上的言行缺乏有效的他律機制,網絡文化中充斥著各種虛假信息,時有網絡詐騙案件被報道出來。再加上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造假事件和腐敗案件,經過新聞媒體報道后在網絡上迅速發酵。這些信息在網絡上的大勢傳播,形成了虛假文化泛濫的趨勢,從而導致網絡傳播的信任危機。2011年6月郭美美在新浪微博上以“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虛假身份進行注冊,并在此其豪宅、名車、名包等照片進行炫富。中國紅十字會隨后立即召開新聞會對有關郭美美的一系列傳言進行澄清,相關澄清內容也被各大網站轉載,并被眾多網民轉發。但是這些澄清信息的傳播,并沒有讓中國紅十字會重建公信力,2012年的募捐總額比2011年減少1.5億元。不僅如此,郭美美事件在網絡上各種社交平臺和新媒體平臺不斷發酵,國內其他有政府背景的慈善機構也受到了這場網絡傳播帶來的信任危機的沖擊,多數官方慈善機構當年募捐數額明顯下降。如上所述,網絡文化生態的失衡以網絡傳播的各種倫理失范現象表現出來,而網絡傳播倫理失范現象的廣泛存在又將破壞原有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的平衡關系,形成網絡文化生態失衡與網絡傳播倫理失范的惡性循環狀態。當網絡傳播倫理規范化,網絡文化生態更易于處于穩態,網絡上各個人類群體的活動、以網絡為載體的各種文化種群,以及各種經濟政治活動,將會更加有序、協調、可持續地發展。反之,當網絡傳播倫理失范,網絡文化生態系統內部各人類群體將會根據自己的利益過度侵占網絡內各種信息資源,或有害信息,進而侵占更多現實社會中的物質和能量資源,從而導致弱勢人類群體因信息短缺、混亂而造成所占有的物質和能量資源大量損失。弱勢人類群體在現實生活中的物質和能量損失又將反饋到網絡上,造成網絡文化生態進一步失衡。這種惡性循環將會對網絡文化產生極大破壞,導致網絡信息傳播的混亂,進而破壞整個國家的治理秩序和社會經濟建設。因此,我們必須保護網絡文化生態平衡,保障網絡傳播倫理規范。
二、保護網絡文化生態平衡,保障網絡傳播倫理規范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國家的信息化,即在農業、工業、科學技術、國防和社會生活全面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運用信息資源,加快實現國家的現代化。互聯網絡是現代社會最為重要的信息傳輸平臺,各種信息在網絡上的存在形成了各種文化,這些文化構成文化生態;同時,信息的傳遞產生了各種網絡倫理問題。網絡倫理的規范化和網絡文化生態的動態平衡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如前文所述,網絡文化生態平衡主要依賴于網絡文化生態系統的自調節機制,這個機制主要表現為系統的反饋機制。反饋是控制論的重要概念,是指系統的輸出返回到輸入端,與原輸入值進行比較后對原輸入值進行修正,從而調整系統運行狀態和功能的過程。依據輸出值對輸入值的修正情況來劃分,反饋可分為負反饋和正反饋。正反饋時常會導致原有系統的劇烈震蕩,因此網絡文化生態系統維持穩態需要足夠且有效的負反饋。這種負反饋主要表現為網絡信息傳播過程中,信息接受者對信息者的負反饋。我們應當遵循網絡文化生態自調節機制,通過保障自調節機制來實現網絡文化生態平衡,進而促進網絡倫理規范的遵守。
(一)推動網絡文化多樣發展,保障網絡文化生態自我調適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的多樣性可以增加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的環節數,可以讓食物鏈網更加龐大和復雜,從而讓生態系統內部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傳遞途徑更加多元,讓生態系統的自調節機制更加強健。多元化的傳遞路徑可以有效規避部分食物鏈出現斷裂而帶來的傳遞中斷,維持較高的自調節能力,保障生態系統內部的動態平衡。與自然生態系統類似,網絡文化生態系統自我調節機制發揮作用的重要基礎是網絡文化的多樣性。網絡文化的多樣性,讓網絡主體———即人類,有更加豐富的思想來源和精神資源,從而使文化信息的生產、傳遞和消費有了更多的“食物鏈”,網絡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將更為復雜,網絡文化生態將有更多自我調節的空間和余地,更有利于網絡文化生態的平衡和穩定。網絡文化的多樣發展,可以讓網絡信息傳播的內容更加充裕、傳遞途徑更加多元、消費選擇更加豐富、反饋機制更加敏銳。因此推動網絡文化的多樣發展,可以有效保障網絡文化生態的自我調適,維持網絡文化生態平衡。與此同時,網絡文化的多樣發展帶來的信息的多元傳播和平等接收,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網絡傳播中存在的道德沖突和信息不對稱問題,進而促進網絡傳播倫理規范得以遵守。
(二)鞏固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主體文化生態位,以傳統美德促倫理規范遵守
網絡文化的多樣發展,有利于網絡文化生態的自我調適,是網絡生態平穩運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網絡文化的多樣發展不等于網絡中各種文化的平等發展或同時發展。網絡文化生態中存在多個生態位,每個文化物種都在屬于自己的生態位當中自主發展。不同的生態位決定著各種群對物質、能量和信息等資源的占有程度的不同。因此處于不同生態位的文化物種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形成互惠、競爭、共生、寄生等各種生態關系。“中華文化以儒家文化為本源,歷經兩千余年的發展和積淀,形成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尤其在倫理層面。重恥辱而輕罪惡、近君子而遠小人、尚團體而棄個人的倫理觀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6]中華傳統文化是全體中國人的寶貴資產,也是激勵一代代中國人艱苦奮斗建設美好家園的動力源泉,更是當代中國網絡文化的主體文化。我們應當鞏固中華傳統文化在網絡文化生態中的主體文化生態位,讓中華傳統文化在網絡中與國內各地域文化、來自西方的外來文化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讓中華傳統文化在網絡中涵化地域文化和外來文化,讓“重恥辱而輕罪惡、近君子而遠小人、尚團體而棄個人”等中華傳統倫理美德成為網絡倫理的主要內容,從而促進網絡倫理的自覺遵守。
(三)適應網絡文化進化要求,保障網絡傳播倫理可持續發展
篇5
[論文摘要]:網絡是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媒介,它是相對于報紙、廣播、電視而言的一種新型信息傳播載體,網絡傳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為低廉,從當前網絡信息傳播的現狀展開分析,對網絡傳播的優勢與不足進行探討。
網絡是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媒介,網絡信息傳播手段的誕生,打破了以往信息傳播媒介易受時間和空間制約的局限性,網絡信息傳播以一種超常的魅力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此背景下對網絡信息傳播現狀進行分析和探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指導意義。
一、網絡傳播
了解網絡傳播之前,我們需要對傳播進行科學的定義。郭慶光教授在《傳播學教程》一書中對傳播的定義為:“所謂傳播,即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網絡傳播就是指以多媒體、網絡化、數字化技術為核心的國際互聯網絡為媒介進行的信息傳播,它是現代信息革命的產物(《國際新聞界》2000年第6期第49頁)。中國現代媒體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詩蘭給網絡傳播下的定義是:以全球海量信息為背景、以海量參與者為對象,參與者同時又是信息接收與者并隨時可以對信息做出反饋,它的文本形成與閱讀是在各種文本之間隨意鏈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種意義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國際新聞界》2000年第6期第49頁)。 根據筆者的研究和和總結,我們傾向于這樣定義網絡傳播:所謂網絡傳播其實就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的人類信息(包括新聞、知識等信息)傳播活動。在網絡傳播中的信息,以數字形式存貯在光、磁等存貯介質上,通過計算機網絡高速傳播,并通過計算機或類似設備閱讀使用。網絡傳播以計算機通信網絡為基礎,進行信息傳遞、交流和利用,從而達到其社會文化傳播的目的。網絡傳播具有三個基本的特點:①全球性,網絡傳播的全球性是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而不斷發展的。成熟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低廉的網絡運行成本為網絡傳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軟硬件保障;網絡操作的簡便化和大量網民的存在又為網絡信息瀏覽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網絡傳播相對于其它媒介的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相對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網絡傳播的互動性更強,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間可以進行良好的、實時的、暢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鏈接方式。這是網絡傳播的獨有特征,網絡上的信息傳播是以網絡地址的形式存在,進行信息傳播和接受就是反復切換不同的超文本鏈接。網絡信息傳播實現了信息傳播媒介的多元化,實現了傳播手段的創新。
二、網絡信息傳播現狀分析
網絡自誕生以來便被迅速地運用于信息傳播,網絡傳播媒介的誕生豐富了信息傳播的媒介,當前網絡傳播媒介體現出以下的一些特征:
(一)網絡傳播的優勢分析
網絡媒介相對于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而言,其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即時性(網上進行信息不需要煩瑣的制作程序,簡單、運行快速,從而保證了信息的即時性)、便捷性(在網絡上進行信息,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術,不需要特定的空間和時間,只需要一臺運行正常的電腦和聯通的網線)、低成本性(網絡傳播的低成本性是由于其對設備、技術的要求簡單)、高參與性(網絡傳播的高參與性是與便捷性、低成本性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高互動性(高互動性是網絡傳播的一大特征,網絡傳播轉變了信息接受主體的被動地位,使其由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信息獲取者,可以在網絡的信息庫里任意索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網絡傳播媒介的這些優勢使得網絡媒介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社會主流媒介并得到了良好的應用。
(二)網絡傳播的不足分析
事物總是辨證的,網絡傳播也不例外。網絡傳播在體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們在今后加以克服。
1.加強信息管理,營造和諧良好的網絡信息環境
網絡傳播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而言具有便捷性、即時性、低成本性、高參與性和高互動性的特征,這同時會導致網絡傳播監管的復雜性。事實上,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就能實現的網絡傳播目前日益表現出其監管的難度。當前網絡上存在著大量的虛假信息(如詐騙信息等等)、違法信息(如黃、賭、毒信息和其他法律、法規進行的信息等)這些信息的存在一方面破壞了和諧良好的網絡信息環境,給網絡用戶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對信息接受著傳遞不良信息,危害了和諧社會的建設。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嚴厲打擊網上黃賭毒信息就是網絡監管難的反映。因而必須加強對網絡傳播的監管力度,加快制訂網絡信息傳播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相關監管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嚴厲打擊不良網上信息傳播行為。
2.加強網絡技術安全保護研究,提高網絡信息傳播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進行信息傳播的重要要求。當前由于大量黑客、計算機病毒等的存在網絡信息傳遞的安全性不強。信息者的信息可能會在信息傳輸過程中丟失,甚至被篡改,從而難以實現信息的初始目的;源信息和保存下來的信息儲存在電腦中也可能會由于木馬、病毒、黑客的攻擊而造成損壞無法使用。因而必須加強電腦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究,提高防火墻、殺毒軟件等在網絡安全保障中的性能。
網絡媒體目前由于其良好的應用優勢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其存在的不足,我們相信將會隨著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完善而被克服。
參考文獻:
[1]畢耕著,《網絡傳播學新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2]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主辦,《網絡傳播》,網絡傳播雜志社2004年.
[3]程潔,張健著,《網絡傳播學》,蘇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
[4]王軍編著,《網絡傳播法律問題研究》,群眾出版社2006年.
篇6
關鍵詞: 網絡媒體 武術 傳播
1.前言
網絡已成為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它集新聞、通信、娛樂、資源共享于一體,是現代社會進行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在信息產業高度發展,并且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的今天,網絡儼然成了最好的傳播媒體,它正在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網絡縮短了時空距離,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使得社會的各種資源得以共享,同時也為各個層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體育事業中,從體育決策管理、體育教育、運動訓練與競賽、體育鍛煉到體育新聞與宣傳、體育科技、體育產業和體育文化,都離不開網絡。[1]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武術運動也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的傳播功能對武術運動進行推廣。
2.網絡媒體與體育傳播
網絡傳播是指以多媒體、網絡化、數字化技術為核心的國際互聯網絡,也被稱作網絡傳播,是現代信息革命的產物。[2]網絡傳播是近年來廣泛出現于傳播學中的一個詞,它是相對三大傳播媒體,即報紙、廣播、電視而言的。與其他大眾媒介相比,互聯網技術的特點是:不受播出時間、版面限制的信息資源。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地選擇信息;交流功能,包括個人交流、團體交流等;交互性,使受眾個人達到最大程度的參與,這種交互性是電視、廣播、報紙、書籍、錄音帶等媒體所不能比擬的。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媒體得到飛速發展,體育信息也成為許多網站的重要傳播內容。國際體育界和信息界對此反應迅速,而網絡媒體的開發利用也給信息工作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隨著1995年國際奧委會在因特網上設立自己的網址,并在2004年成功地建立了外聯網,從而使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能夠直接獲得國際奧委會的信息。[3]此外,各單項組織協會、各國體育組織、各種大型運動會包括奧運會都在因特網上建立了主頁,世界各國的體育愛好者可通過網絡獲得他們感興趣的體育信息。從世界范圍看,網絡媒體對體育的發展越來越重要。
3.網絡媒體與武術
3.1網絡媒體有助于武術運動信息的傳播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任何一種管理的依據都將是信息和數據,通過網絡及時收集、掌握信息和數據是未來必不可少的方法。由于體育數據是動態的,所以,只有依靠網絡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來收集。據統計,到2007年6月我國的網民總人數為1.62億,僅次于美國的2.11億的網民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網民年增長率達到31.7%,進入新一輪的快速增長階段。[4]可見我國上網用戶總數具有良好的增長態勢,并且繼續以極其飛快的速度增長。
中國武術走向國際化是大趨勢,通過努力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但是,中國武術在武術國際化傳播過程中不能總是停留在技術層面,還應該運用一些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的傳播。網絡傳播為武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對武術運動的傳播與發展有極大的影響。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傳播為武術向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使武術的傳播與宣傳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要讓更多的人了解武術,學習武術,必須有一個面向并且適合廣大群眾的傳播工具,而網絡傳播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它使中國武術在世界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成為可能。
3.2網絡媒體有助于武術文化的交流
網絡媒介是推動武術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內涵豐富,蘊含諸多中國古典哲學、文學、倫理學、中醫學、民俗學等文化內容,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反映和體現。武術作為養生健身、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倡導人們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這與西方體育文化主張的征服自然是一種互補。武術的獨特之處已經吸引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關注,并且把它作為了解中華文化的一種途徑。互聯網通過大量對武術信息的報道,通過武術事件、重大比賽、武林人物,在公眾中樹立中國武術意識,從而對武術的含義作出全面的詮釋,使武術文化得到繁榮和發展。網絡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可以在虛擬空間中完成不同文化的沖突和融合,并且在沖突和融合中實現文化傳播,這個過程也是武術文化傳播的過程。
3.3網絡媒體有助于武術產業化發展
體育產業是網絡時代的朝陽產業,它在以高科技為核心的新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進入網絡時代,由于電子商務在迅速發展,體育產業必然也會得到更快的發展。迄今為止,伴隨著網絡傳播自身的高速發展,網絡傳播已經成為一個有別于其他傳統大眾傳播的傳播方式,它不僅相對獨立,而且滲透著先進的科學技術。正是這種無可比擬的先進性使武術產業的運營獲得載體和依托。在網絡環境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更大的滿足,消費者可以更直接地參與到生產過程中,他們的需求直接影響到生產者的產品開發,他們通過網絡獲得商品的廣泛信息,并通過比較進行選擇消費。消費者只要輕輕點擊一下鼠標,就可以購買到自己喜愛的武術用品。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傳播對武術產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3.4網絡媒體有助于進行武術科學研究
體育科學研究是體育領域的知識創造和探索,這一切都離不開信息的傳遞和收集,文獻的收集可以在網上進行,調查研究可以在網上進行,在研究過程中也可以在網上消息,得到同行的交流并解決問題。一些武術網站,如中國武術協會、東亞體育史研究協會等,就在網上刊登武術學會研討會的征稿通知,并開設網上論壇,大大擴大了學術研討會宣傳的范圍,增加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對武術的認識和交流,并普及武術史學的研究成果。[5]為了促進我國武術科研事業的發展,我國武術信息工作者必須為大眾提供及時、準確、全面、有價值的武術信息,而其他武術工作者應善于將獲取的各種武術信息資源加工整合、去粗取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我國武術科研事業的發展。
4.結語
武術國際化是武術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現代體育需要開放、溝通與交流,這是全球化趨勢的必然要求。網絡傳播以計算機通信網絡為基礎,進行信息傳遞、交流和利用,從而達到其社會文化傳播的目的,網絡傳播無疑給武術信息的傳播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熊斗寅.網絡時代與體育[J].體育與科學,2001,(3):1-7.
[2]詩蘭.國際新聞界.2000,(6):49.
[3]王慧琳,閻偉.體育傳播學概論[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59.
篇7
關鍵詞:網絡傳播;根本屬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0-0200-02
一、網絡傳播的特點
目前,網絡傳播作為一種新型的大眾媒介傳播方式正引起越來越多人士的關注。網絡傳播具有不同于其他傳統媒介的特點,全面認識和把握其特性,是培養、強化人們的網絡意識,使網絡傳播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網絡中信息的傳播是通過“0”和“1”這兩個數字不同的排列順序在計算機網絡中傳輸實現的。網絡傳播的特點說到底是由網絡數字化的內在特性決定的。具體說來,網絡傳播的特點主要有這樣一些:
1.傳播速度的快捷性。從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計算機速度提高了上百倍,但和數字網絡發展的速度相比還是非常滯后。在這幾十年中,隨著光纖通信系統的發展,網絡速度提高了上萬倍。電腦技術的加速發展和Internet的異軍突起,把人們推進了新一輪的速度賽跑之中。利用光纜,數字信號的傳播速度達30萬千米每秒,每秒幾乎可以傳送1萬億比特的信息。網絡傳播的快捷性還表現在它對信息反饋的快捷性上,它能將發生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任何能夠吸引受眾注意的時間迅速地呈現在公眾面前。用戶只需坐在電腦前敲打鍵盤,便可在瞬時內將信息發送出去。網絡傳播速度的快捷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亟須改變。
2.傳播主體的虛擬性。從哲學意義上講,“虛擬”即是符號化。[1]在網絡上,影像、聲音、文字等各種形式的信息最終均是以數字信號0和1的形式被傳輸、記錄、存儲和處理的,傳播過程中的一切信息均是一串串生硬的符號,這造就了網絡傳播行為的虛擬性,傳播主體身份的虛擬性也即傳播主體身份的匿名性是網絡傳播虛擬性的主要體現。在網絡上,人們通過一個個符號來標識自己,真正的身份、年齡、相貌等都被隱藏在網絡的背后,無法看見。這樣一個能夠容納大量信息的無限虛擬空間在網絡中誕生,各類信息都可以在網絡上被任何人傳播,傳播者和受眾處于相對平等的網絡環境中。不但如此,人們還可以制造出與自身情況完全相悖的假相。但應該指出的是,網絡主體的“虛擬性”不同于宗教中神的“虛無性”,因為所謂虛擬并不是說網絡行為不是人們真實行為的組成部分,而是指人們網絡行為所依附的空間是一種不同于現實的物理空間的電子網絡空間,即“虛擬的實質是間接在場”。虛擬也不是虛假,虛擬是人們為滿足社會交往的需要,把現實生活的真實圖景“復制”到網絡上,在上面創造一個既虛擬又實在的“擬態環境”。[2]因此,可以說虛擬性是網絡媒體區別于傳統媒體的最大特點。但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過程變成一個更加復雜的過程。
3.傳播范圍的開放性。網絡傳播范圍的開放性,突出表現在網絡傳播地域的開放性和網絡傳播對象的開放性兩個方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產生和不斷發展,人們的交往范圍實際上已經逐漸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那樣:互聯網已將全世界各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通過網絡傳播的信息,每個上網者都可以選擇在任何自己所愿意的時間接觸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對相關信息實時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線提問和交流,互動性很強,這是傳統媒介所不及的。網絡傳播的開放性大大拓展了人們選擇和利用信息資源的內容和范圍,真正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信息共享”,讓更多的受眾享有廣泛的知情權,以達到提高受眾認知的目的。但正是由于互聯網絡的開放性,也造成了網絡上的信息源繁雜,從而網絡的信息內容在教育性、科學性、準確性和權威性等方面需要加強,這無疑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進行復雜的信息篩選的工作量。
4.傳播信息的豐富性。與傳統的信息載體相比較,互聯網的信息是經過數字化處理以后存放在計算機內部的,數字化拓展了信息存儲的空間。然而傳統傳播媒體對印刷、排版、發行、成本等要求都非常高。網絡卻不同,網絡空間理論上是無限的,可以放置巨量的信息。此外,隨著web 2.0時代的到來,人人都可成為信息的信息源,無數的信息源匯集成了巨大的信息海洋。在網上,信息內容包括世界上主要傳統媒體如通訊社、報紙、電視臺等的網上新聞,世界各國各個政府機構、企業、學校、民間組織的網站信息、個人的博客和微博以及關于各種各樣主題的BBS討論信息等等。大到世界政經形勢、國際事務,小到社區新聞、生活瑣事,人們在網上幾乎可以獲取想要的一切信息。
5.傳播方式的多媒體性。Sun微系統公司總裁尼爾森曾經面對傳統媒體感嘆:為什么傳統媒體的幾種樣式是各自獨立的?為什么你必須在它們之間進行選擇?尼爾森的設問在多媒體網絡出現后變成了現實,自網絡時代以來,隨著集成電路技術從大規模集成進入超大規模集成,出現了以每秒千兆位的高速度進行運算與處理數據的集成電路。在此基礎上,互聯網利用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聲音、靜態圖像、視頻動態圖像和動畫等多種媒介形態綜合形成一個多媒體的信息平臺,使之成為邏輯鏈接的平臺工具,并能提供壓縮、編碼、編輯、加工處理、存儲和展示的信息產品等多種功能。跨越了傳統的文字媒介、聲音媒介和視覺媒介之間難以逾越的界限和鴻溝。現在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將人與計算機的接口擴展為三維,使人直觀地與計算機形式的動態封閉環境交互作用。[3]還可以改造報刊、廣播和電視的傳播手段,使他們接入到網絡,實現其傳播技術的數字化和網絡化,使傳統媒體與網絡緊密無縫地連接,打破了傳統媒介之間的分野,邁向跨媒介傳播的新時代。
二、網絡的根本屬性
由于網絡問題本身的復雜性,再加上不同人的明顯個體差異和對網絡的不同接觸程度,國內外對網絡的根本屬性的理解認識不一,眾說紛紜。筆者認為,網絡是一種工具,并且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具現代性的技術性工具之一,但如果僅僅把網絡理解為一種工具,勢必會低估網絡的力量和網絡發展的潛能,也勢必會對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負面的影響。要把握好網絡的根本屬性,必須從人自身本質的發展角度來理解網絡。
1.網絡是人體手、眼、耳、嘴諸器官的全面延伸。傳播學家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人體器官的延伸,報刊、書籍是對人體眼睛的延伸,廣播是對人體耳朵的延伸,電視是對人體耳朵和眼睛的同時延伸,電話則是對人體耳朵和嘴的延伸。但所有這些延伸的特點就是單一性。而網絡則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它幾乎匯聚了以往所有媒體的功能。通過網絡,人們不僅可以讀、聽,而且還可以說、寫,等等。這樣,幾乎人體手、眼、耳、嘴諸器官的功能在網絡環境下都被有效地調動起來了。所以說,網絡是對人體手、眼、耳、嘴諸器官的全面延伸,它是人體手、眼、耳、嘴諸器官的一種外在的綜合化物質形態。
2.網絡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與發展。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按照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解釋,是指作為主體的人的本質力量由活動(運動)的形式轉化為物質存在物,創造出外在于人的一定客體存在。因此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就是人通過實踐把自己的需求、目的、思維、意識以及主觀性等內在力量凝聚在一個外在的客觀對象上,這些力量成為離開主體相對獨立的力量,而不再作為人的機體所固有的力量歸他支配。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前進,網絡作為現代社會的創造物,無疑也是人所內在具有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它充分顯示了人所內在具有的本質力量,不斷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們又應當充分地看到,人的本質力量說到底是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生成和積累的力量,人的本質力量是不斷發展的,它的發展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作用于網絡使之縱深快速發展,從而使得人類社會處在活性正循環的軌道上不斷發展。
3.網絡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種新形式。關于人的生命不同學科有不同的理解。從哲學的意義上講,人的生命是人在時空中的一種存在形式。在哲學看來,“物質運動總是同時間和空間聯系著的”、“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空間是物質的廣延性或伸張性”。[4]人的生命是物質的一種存在形式。所以,人的生命是與時間和空間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說到底,它是時間和空間在生命意義上的一種延伸。為什么說網絡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種新形式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網絡對時空具有擠壓的意義和功能。在現實的人的生命活動中,人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總是受一定時空的制約。而在網絡空間里,“過去由于地域限制造成的信息溝通不久都將消失,在世界范圍內,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將形成全新的交流和互動關系。”[5]當信息以數碼的方式組織并以電子器材作為載體傳送時,速度就是時間壓縮的具體呈現。當文本、聲音、影像等信息形式通過全球電話網絡或因特網絡傳送時,國界和地理距離的暫時消失就是空間壓縮的具體呈現。這樣,“主體的實踐活動不受現實的原子世界的物質時空的制約,人們的時空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6]通過網絡,人們可以在任何一臺計算機終端上進行信息交互活動。與此同時,這種信息交互是瞬時的并且在很多時候是一種對時空的超越。從人類社會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人將使用網絡,現代人的生命存在只有在現實時空和虛擬時空兩個時空中才能充分體現出來與有效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劉友紅.人在電腦網絡社會里的“虛擬”生存――實踐范疇的再思考[J].哲學動態,2000,(1).
[2]楊智勇.網絡傳播的特點及現狀分析[J].科技資訊,2009,(27).
[3]吳廷俊.科技發展與傳播革命[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308.
[4]楊河.哲學綱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47.
篇8
2017年8月4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據調查統計,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為543%,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且數字都呈上漲趨勢。整體網民規模繼續增加,手機網民規模繼續保持增長,網民上網設備逐漸向手機端集中。中國網站①數量為506萬個。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互聯網絡技術的變革導致網絡媒體迅速發展,也使得網絡傳播教育在我國出現并逐漸發展起來。早在1996年,清華大學傳播系設立新媒體研究方向,并同時開設“新媒體研究”課程。1998年,華中科技大學創辦全國第一個網絡新聞傳播班。隨后,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相繼在本科教育中開設網絡傳播或網絡新聞專業課程。發展至今,網絡新聞傳播教育逐漸成為高校新聞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網絡新聞傳播課程是一門和時展結合比較緊密的新聞學專業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是關于網絡傳播的特點、技術以及應用等方面,使?W生了解網絡傳播的規律和特點,熟悉掌握網絡新聞傳播實務工作,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新聞職業道德教育和新聞倫理教育,培養應用型的新聞人才。
新聞應用型人才是指能立足于社會發展和傳媒變革的專業性人才,具有扎實的新聞專業理論基礎,寬廣的知識領域,深厚的文學素養,熟練的采寫編評新聞業務技能以及使用新媒體傳播手段和傳播平臺,適應各種媒體傳播特點,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隨著互聯網、手機、移動終端等新媒體的快速興起,傳統媒體行業開始向新興媒體轉型,并逐漸融合發展。因此,對新聞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應用型人才應具備下面三項基本的素養:
知識體系方面:新聞應用型人才要具備基本的新聞專業素養,要懂傳播規律,具有新聞采編能力,具有文化與技術駕馭力,同時具有人文知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能力體系方面:能夠適應新媒體的需要,熟悉新媒體平臺、新媒體技術和新媒體運營手段,具有提供新媒體內容和產品的能力,具有創造力與審美表達力,具有互聯網思維。
素養體系方面:新媒體對當前新聞工作的各個方面都產生著巨大影響,也對新聞職業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戰。所以,新聞應用型人才應該能夠明辨是非善惡,自覺遵守新聞倫理職業道德,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但是,目前高校的網絡新聞傳播課程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
首先,網絡新聞傳播課程教學應緊跟技術和媒介的發展。由于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導致網絡媒介自身也在不斷轉變和發展,其特點隨時發生變化,不斷出現新的表現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學隨之而進行調整和改變。
網絡媒體在我國發展迅速,我國網民規模在經歷近10年的快速增長后,增長率也逐漸趨于穩定。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互聯網環境整體朝向一種規范化、有序化發展。國家也出臺了多項政策加快推動互聯網各細分領域有序健康發展,完善互聯網發展環境。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隨著各省、市、自治區對“互聯網+”行動的推進,各省互聯網普及率均有上升。但是,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不同,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數字鴻溝現象依然存在。因此,網絡新聞傳播教育應緊緊圍繞時代的發展,面對各地區存在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
其次,網絡新聞傳播課程教學要形成及時更新的有體系的教材。目前高校針對網絡新聞傳播的教材從網絡傳播理論到網絡傳播實務都進行了豐富的內容闡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新概念、新事物層出不窮,新名詞、新動態、新案例在教材中更新相對緩慢。尤其是微博、微信的興起,使得一些社會熱點新聞事件在傳播中產生了廣泛的社會討論,并形成網絡輿論,某些熱點事件中還會出現輿論反轉現象。這些新案例在教材中卻鮮有提及,學生也缺乏足夠的獨立分析社會熱點案例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時刻關注網絡新聞傳播發展的現狀,在教學中及時增加近期熱點案例,有意識地收集和整理網絡新聞傳播中的典型案例并創建案例庫,在增加課堂生動性的同時培養學生感知熱點和分析熱點的能力。
再次,網絡媒介在與其他媒介的融合中出現了新的變化。媒介融合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在美國提出,廣義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的結合、匯聚甚至融合,不僅包括媒介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媒介融合是一個不斷發展變革的過程。隨著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傳媒已經進入到了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各種媒介之間不僅增強了合作性和互動性,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網民的增長,也使信息的傳播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傳播主體的復雜化、受眾的選擇個性化等,這些都給各種媒介帶來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同時,也給網絡新聞傳播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
因此,高等院校對應用型新媒體綜合人才進行培養,必須改變以往的培養方式,進行大膽的改革,才能符合時代和傳媒的發展,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高校網絡新聞傳播課程教學的改革,可以通過以下渠道進行實踐探索。
1.培養方案的設置與改革
媒介融合時代,需要的是泛媒體人才,是能夠在各種類型的新聞媒體中從事新聞信息采寫、編輯與維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養方案的設置方面,打破以往課程設置與專業高度相關的局限,可以采用分類模塊的方式,設置跨學科跨專業的選修課程,在系統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踐技能的同時,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根據媒體需求和自身的興趣來選擇相應的課程,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2.培養環境的打造
培養應用型人才,推進網絡新聞傳播課程改革,需要建立數字化、網絡化、現代化和媒介融合的大環境。因此,要打破專業邊際,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實現跨專業授課選課,構建生態型的專業群落,形成大傳媒專業群環境。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的信息生產是有機融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此,在教學中,依托網絡數據庫和云平臺可以實現教學、科研與實驗室、工作室功能的整合,形成服務于媒介融合教學的數字化環境,同時可實現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等數據的分類存儲、共享下載、在線編輯,可進行小組協同學習與實踐,教師的在線指導與反饋。這種數字化平臺有助于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教師與學生及時進行溝通和指導。
3.實踐平臺的使用
當下新聞媒體的運作基本上是一種全媒體的運作方式,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新興媒體相互融合,傳統媒體越來越多地利用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在這種情況下,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已經發生轉變,這就要求新聞從業人員要集專業與技術于一身,既要能熟練地采寫編評,又要能熟練使用各種多媒體軟件,比如繪圖軟件、圖片處理軟件、音頻視頻編輯軟件、后期處理軟件、網站制作軟件等。只有這樣,才能參與到媒體運轉的每一個環節中,成為專業的新聞應用型綜合人才,生產出時代所需的優質的傳媒產品。
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加大實踐課課時的比例,同時應注重對學生軟件類課程的教學和實踐。通過學校和社會媒體機構聯合培養,增加學生從課堂學習、課堂實踐走向專業實踐的機會,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應用水平,在實踐中加速成長,實現應用型新聞人才培養的校地合作模式。
4.授課方式的改革
網絡新聞傳播教學要打破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教會學生如何通過各種途徑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識。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轉變。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可以將專業核心技能的訓練嵌入到日常教學環節中,并且可以分階段進行考核。考核的形式可以實現多樣化。比如通過課堂展示、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報告等方式進行成果呈現,多角度全方位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網絡新聞傳播課程是高校新聞專業的一門基礎與實用性兼備的課程。隨著時代和媒體技術的發展,社會對新聞人才的需求結構也不斷發生變化。應用型的傳媒人才,既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又要具備新媒體專長,擁有多媒體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夠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因此,傳媒教育若想持續、有力地發展,必須與社會發展和媒介發展緊密結合,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課程內容和結構調整,必須具有自己的特色。所以,網絡新聞傳播課程必須調整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設置,使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時要強化師資力量,改革教學方式和實踐體系,制定新聞專業人才教育的培養模式,逐漸形成傳媒教育的特色課程。
篇9
就第一個層面而言,作為信息傳播工具和技術手段的網絡博客,無疑可以被視為一種媒介,即網絡博客媒介。對于網絡博客的媒介特征,很多傳播學者都進行了不同角度的闡述。
方興東、胡泳在《媒體變革的經濟學與社會學――論網絡博客與新媒體的邏輯》中從網絡博客使用層面上歸納得出了網絡博客的“五零”特點,即零機制、零技術、零成本、零編輯、零形式。②
羅慧在《網絡博客網絡傳播新銳》一文中總結了網絡博客傳播特征如下:自主化――個性化的行為、個性化的角度、個性化的思想;平民化――沒有技術門檻,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網絡博客;感性化――網絡博客是一種“體驗式寫作”,借助電腦和網絡技術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精神交流的歸宿;非商業化――網絡博客的誕生純粹是出于人們渴望共享的精神,而不是為了商業利益和功利目的而推動的。③
李萌在《走向主流的網絡傳播模式――從傳播學角度探析的發展趨勢》一文中指出,網絡博客在傳播學上具有個人性、開放性、交互性三大特征。結合網絡博客在傳播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網絡中所發揮的功能和效用,筆者認為,網絡博客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它能夠將多種截然不同、完全對立的特點集于一身,將這些特點辯證統一地結合在一起,既是矛盾的,又是有機的統一體,這正是網絡博客獨有的特征。
個人性與開放性的統一
網絡博客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傳播工具,具有個人性。這種個人性首先表現在傳播內容的個人性上,它是一種純以個人興趣為出發點的個人行為,成為網絡博客僅僅是一個自由狀態人的自發行為,即便是對其他網頁的鏈接,也是從個人的認知、個人的興趣等出發來選擇的,在這個領域,網絡博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個性化的行為、個性化的角度、個性化的思想是網絡博客吸引流量的主要力量源泉。其次,這種個人性還表現在它是一種非組織機構所進行的傳播行為,即網絡博客的傳播主體是個人,而不是某個組織機構。現有的大多數媒體都是由企業、社會組織和政府擁有的,需要受到一定制度的制約,而網絡博客不同,網絡博客不需要像其他傳統媒體那樣被納入社會制度的軌道,在網絡博客領域里,每個個體都是傳播主體,都可以任意地進行信息傳播。因此,丹吉爾默說網絡博客是個人媒體或自媒體,孫堅華說網絡博客的內容主要為個性化表達,戴維溫伯格說網絡博客是個人的聲音。④
同時,這種個人性還表現出高度平民化的特征,基于的網絡博客軟件是一種開放性的社會軟件,使網絡博客可以是“零壁壘”進入,任何個人,只要通過網絡,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絡博客。
同時,網絡博客又具有開放性。網絡博客開放了網絡原代碼,降低了人們在網絡上發表個人觀點的門檻,不需要掌握更多的網絡技術就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個人出版的目的。開放的技術使人們能夠自由地共享信息、思想、經驗、情感等,網絡博客一方面是信息的者,同時又可以參與其他互聯網信息的共享。可以說,網絡博客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共領域,網絡博客作為一種傳媒工具,意味著個人空間直接變成了公共領域。傳統意義上個人進入公共領域的門檻和機制在網絡博客里完全消散于無形。
網絡博客作為一種“低進入壁壘”的網絡個人出版方式,它代表了一種個人傳播的興起。網絡博客為用戶提供了一個自我傳播的平臺,通過信息的,形成一個交際網絡,以體現個體的獨立和個人價值。在網絡博客世界里,個人就是中心,每個人都是互聯網中自主的主體,公眾的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是網絡博客存在并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但是,網絡博客精神的核心卻不是個人表達的自由,而是網絡博客體現的開放性和共享性。網絡博客的開放性使作者與讀者之間沒有了明確的界限,網絡博客作為開放的媒體原代碼,實現了網絡博客傳播的無邊界,真正體現了網絡博客的價值。所以說,網絡博客既是個人性的,又是開放性的,網絡博客是個人性與開放性的統一。
私人性與共享性的統一
網絡博客是私人性的網絡空間。首先,從其命名上看,“網絡博客”一詞,源自英文單詞的簡稱,是網頁和日記或日志的組合詞,由此可見,日記體的形式和個人化的內容是網絡博客的重要特征,這體現了網絡博客的私人性。其次,從形式上看,網絡博客是以個人主頁的形式存在,具有私人空間的屬性特征。在內容上,也大多以個人情感、生活、思想為主,具有私人性。同時,開放性和共享性又是網絡博客最顯著的特點。網絡博客傳播的內容既可以是純私人的,也可以是公共傳播的形式,既可以是私人的,不向外界開放,也可以實現與外界的共享,供外界瀏覽、鏈接和評論。網絡博客雖然是個人性的私人空間,但是網絡博客的傳播內容、傳播形式等,也都體現了公共性與共享性,概括地說,網絡博客是開放的個人空間,是私人領域的公共化。
從網絡博客的傳播方式上看,網絡博客傳播分向內和向外兩種傳播方式。向內,它是以個人的生活經歷為來源,對個人生活、情感、思想等進行記錄和傳播。向外,它展示個體的生存狀態、傳播個人思想、表達對外界事物的態度。無論是向內還是向外,都是立足于個體本身進行傳播,但其目的卻是指向外界。網絡博客通過日志的,表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看法和態度,積極地介入公共領域,在網絡博客領域里,人們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擾。議程的設置和信息的傳播更加自由,網絡博客通過知識共享、信息共享的互動過程,積極地參與到公共事務中,實現了個人由受眾向公眾的轉變,網絡博客也因此由私人領域向公共領域延伸,實現了網絡價值的最大化。可見,網絡博客體現了私人性與共享性的統一,體現了私人空間和公共領域的融合。
繼承性與批判性的統一
網絡博客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傳播工具,繼承了以往傳統網絡傳播工具的某些特征和功能,比如說,網絡媒體的即時性、互動性、開放性、包容性等特點及超文本、多媒體等傳播功能,這些特征是網絡傳播時代下賦予網絡傳播工具的共性特征,這體現了網絡博客對以往網絡傳播工具的繼承性。網絡博客是以個人的生活經歷為來源,展示個體的思想并表達對外界事物的態度,在網絡博客之前,個人網站、電子郵件和網絡即時通信工具等都不同程度地以個人信息為內容,網絡博客采用了日記體的記錄方式繼承了網絡傳播工具展示個體的需要。同時,眾多的網絡博客個體在網絡博客網站中匯聚成群體,依據共同的興趣愛好進一步細分為小群體,個體與個體之間通過鏈接建立聯系,從而形成一個緊密聯系的大群體。可見,網絡博客的各項功能都可以在已有的網絡個人傳播工具中找到藍本。
同時,網絡博客作為一種新媒體,必然會對現有的傳播工具形成沖擊,在功能上會有所突破,表現出一種“批判性”的繼承,而且,網絡博客具有的傳播力量形成了對社會的深刻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網絡博客代表了一種前衛、個性化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具有一種“叛逆性”,網絡博客通過對傳統勢力包括傳統大眾傳媒勢力、政治勢力、商業勢力、文化勢力、社會道德倫理勢力等的挑戰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頑強地生存、批判地生存。
商業性與非商業性的統一
網絡博客的產生之初是沒有功利目的和商業動機的,從技術到內容,網絡博客都秉承著低門檻、不收費的宗旨。網絡博客的核心是自由、個性、張揚以及參與,在當今這樣一個實利主義、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的時代,網絡博客的魅力就在于其非商業性,在于其不經包裝的真實性。網絡博客用戶不需要花費任何技術成本,也不需要支付注冊費用及網絡博客空間費用,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絡博客,享受網絡博客服務。網絡博客的誕生純粹是出于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是人們渴望表達與共享的愿望,而不是為了商業利益和功利目的而推動的,可見,網絡博客發展的第一動力絕對不是商業利益,而是源于個人自主的追求。
但是,任何一個產業要想長足地發展下去,都必須實現盈利,于是都會走上商業化操作。網絡博客也不例外。隨著網絡博客的迅速發展,網絡博客的商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網絡博客工具體現的交互和及時的特點,網絡博客內容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以及網絡博客用戶數量的劇增,已經體現出了網絡博客巨大的商業價值。很多廣告主也開始傾向于在網絡博客網站上投放廣告,網絡博客的商業化趨勢開始顯現,網絡博客的營銷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網絡博客逐漸由非商業性向商業性轉變。
注釋:
①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47頁。
②方興東、胡泳:《媒體變革的經濟學與社會學――論網絡博客與新媒體的邏輯》,《現代傳播》,2003(6)。
③羅慧:《網絡博客網絡傳播新銳》,《新聞記者》,2004(10)。
④徐曉波:《論網絡博客現象及技術基礎和傳播特性》,傳媒學術論壇,省略。
篇10
關鍵詞:網絡傳播 心理互動 空間 隱憂
網絡傳播的心理互動,指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信息的發送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之間不斷進行的以網絡為中介的心理上的動態平衡。現實生活中的信息以網絡為載體進入虛擬的網絡環境之后,引起信息接受者在認知及情感方面的變化,并對信息接受者的人格起到了影響作用,使信息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進行了思想上的碰撞,且信息接受者繼續通過網絡將自己的思緒和看法表達出來,網絡媒體的發展離不開媒體和受眾之間的心理互動。
一、網絡心理互動的特點
1. 間接性。傳統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主要以面對面的直接交往為主,活動范圍受到物理空間的限制。而網絡交往是以網絡符號(包括數字、文字、語音和視頻等)作為工具,具有更加簡捷、形象、易理解等特性,因此網絡心理互動具有間接性的特點。 2. 平等性。網絡中的所有網民幾乎擺脫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由社會地位和角色扮演所限定的約束,顯得更為淡定和從容,無需承受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壓力,從而真實地展現個人的喜好和情感。3. 廣泛性。通過網絡進行的心理互動突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無論網民們的文化背景和知識層次的差異如何,經濟方面的差距如何,只要存在共同的話題,均可以不受阻礙地進行互動和交流。4. 即時性。在網絡互動過程中,網民在看到文字信息或圖像信息的時候,可即時發表自己的看法,信息的發送者也能夠即時得到接受者的信息反饋,使互動雙方的喜悅或者壓抑都能及時得到分享或釋放。5. 張揚性。平常情況下人們受到社會習俗、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使自己的個藏在潛意識當中,而網絡這個相對寬松的環境為潛意識的釋放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網民的個性以享受快樂為準則,釋壓的同時也顯得張揚。[1]
二、網絡心理互動過程中的隱憂
1. 虛擬與現實。虛擬只是一種充滿想象而非真實的存在,通過網絡技術不但可模擬現實,甚至實現超越現實的完美化理想,網民們這種構建于“虛擬實現”基礎之上的感受嚴重脫離了社會現實,產生了游離于現實世界之外的價值觀。阿多諾曾指出:“文化工業通過不斷地向消費者許愿來欺騙消費者,它不斷地改變享樂的活動和裝潢,但這種許諾并沒有得到實際的兌現,僅僅是讓顧客畫餅充饑而已。需求者雖然受到琳瑯滿目、五光十色的招貼的誘惑,但實際上仍不得不過著日常慘淡的生活。”所以,在對虛擬文化持肯定態度的同時應理性對待,不能過度沉迷于虛擬的泛濫。2. 傳統與現代。傳統文化主要是指人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行為方式,而網絡文化主要包括與互聯網相關的活動、觀念和生活方式。傳統文化注重修身、強調倫理,突出個體對于整體的服從性和認同性,而網絡文化所側重的是娛樂化人生及個性化表達,通常情緒反應是最重要的,如果網絡不能帶來愉悅感而僅僅是為獲取知識,則互聯網早已不復存在。傳統文化與網絡文化的沖突體現了很多方面,比如互聯網廣泛使用之前的孩子與現在經常游弋于網絡之中的孩子相比,知識的來源獲得了巨大的改觀,不但不再迷信于父母和老師,同時在心理上和言辭上變得更加復雜和尖銳,“代溝”現象也提前出現。3. 個體與群體。在網絡當中,個人意識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化,網民們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生活態度并記錄一些日常瑣事,不管是一時沖動的想法還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這些信息輕易地進入了網絡群體領域。[2]
三、網絡傳播過程中的心理互動
就當前的網絡現狀來看,大型網站的網絡新聞留言板和開放式論壇是發生心理互動的主要網絡空間,比較有影響力的有新浪的網絡新聞留言版、網易的網絡新聞留言系統、搜狐的網絡新聞留言評論、天涯社區和貓撲社區等等。這些空間的優勢體現在:對網絡新聞感興趣的網民都可以基本上無限制(違反我國《互聯網管理條例》的除外)地發表自己的言論、表明自己的態度,形成類似于米爾頓所謂的“觀點的自由市場”。每個網民不僅可對新聞發表自己的看法,還可對其他網民的言論進行評論,從而形成一個網絡互動語境。網絡互動空間應具備一些共同的特點:首先是自由活動性,能為網民群體提供一個可以相對自由的網絡平臺,給予網民釋放個人觀點和情緒的自由;其次是議題多樣性,空間涵蓋的議題范圍比較廣泛,議題類型多種多樣,滿足各種需求網民的需要,使網民輕松地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專題或者新聞事件并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是言論互動性,無論網民如何眾說紛紜、各抒己見,最終難免會讓少數意見或態度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此時網民就會尋找與自己意見或態度相近的觀點進行互動,這也是互動空間中較為引人注目的現象。基于對上述互動空間的觀察和總結,發現基于網絡傳播的心理互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情感互動。在網絡傳播過程中,信息內容的感性因素的影響力通常強于理性因素,但信息內容中的感性成分也應適度,過度則會干擾人的記憶,影響傳播效果。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有許多禮儀規范、法律法規需要遵守,在傳播的過程中,情感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并貫穿于傳播的整個過程。如果信息的傳播過程是輕松愉快的,則無疑會調動起傳受者的情感,感染力強;反之,如果信息的傳播過程是枯燥乏味的,則無疑會影響傳受者的情感,感染力低。因此,在網絡中如果要進行有意義的傳播,必然添加情感成分。
2. 人格互動。無論在現實生活中彼此之間有無關聯,網民在網絡中都能夠密切地關聯到一起。網民有著彼此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個人氣質,即網民群體是由具不同人格的人組成的,因此的信息必然帶有發送者獨具特色的人格特征,且得到許多完全不同人格的網民的評論。網絡中傳受者雖然是現實生活中的“陌路人”,但彼此的人格卻在網絡中進行著“親密接觸”,在傳受者人格互動的過程中,雙方主體在意的都是情感的第一反應,當信息的發傳者被接受者關注且產生人格互動之后,那么發送者的自信心就會得到提升,且在這種鼓勵下會產生進一步互動的意愿。
3. 認知互動。認知心理指信息接受者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其目標是獲取信息,最終目的是為消除生活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從而更好地應對和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講,每一個受眾都存在著一定的求知欲望,希望了解環境發生的新變化,并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個人的判斷,以此為依據來調整自己以后的行動。網絡給人們提供了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似乎滿足了人們無窮無盡的認知需求,但在這個信息發送的過程中,如果信息發送者以先知先覺的角色自居,則可能就走向另一個極端,同時如果對信息接受者采取一味迎合,唯受眾的需求是瞻也不可取。傳受二者之間的理想狀態是成為朋友和伙伴的關系,彼此促進,在互動的網絡情境中一起協作,完成對客觀世界的科學認識和合理闡釋。發送者要尊重受眾的認知能力,不能采取硬性灌輸的方法,如同“教育行家”一樣對接受者進行循循誘導,并主動吸納接受者參與信息的傳播,也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接受者的知情權和話語權。[3]
參考文獻:
[1] 邵培仁.傳播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董天策.網絡新聞傳播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 上一篇:市政道路安全管理制度
- 下一篇:醫院能源管理方案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網絡監督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