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聯網交往的網絡社區管理分析
時間:2022-07-11 10:54:23
導語:基于互聯網交往的網絡社區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社區在滿足一般社區基本特征的基礎上,超越了現實社區的地域性限制,其成員無地域界限,身份匿名,因而可以在網絡社區內充分表達自己的言論和觀點。依賴于互聯網的開放、交互和虛擬等特征,網絡社區體現出了以下基本特點:第一,信息傳播的技術性?;ヂ摼W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網絡社區的出現和信息的快速傳播提供了充分的技術支撐,使“社區”成員實現了跨越時空的“聚會”,可隨時在線編輯,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實現信息交流與傳播。第二,傳播方式的多樣性。從傳播學中傳播類型的角度來看,網絡社區的信息傳播是集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等多種傳播類型為一體的一種雜糅式傳播。網絡社區的BBS/論壇、貼吧、公告欄、群組討論、在線聊天、交友、個人空間、無線增值服務等形式在信息傳播時分別屬于不同的傳播類型,為網絡社區成員提供了多種不同的傳播方式,使社區成員在信息傳播方面獲得了更多的自主權。第三,人際關系的動態性。網絡社區成員或因共同興趣和愛好,或因對某一問題的認識相同、觀點一致,或因在現實中同行、同鄉、同學等等關系組成不同網絡社區,成員之間是一種新型的動態人際關系,即“網緣性”社會關系,相比現實社會,網絡社區是一種不穩定的、彈性的、動態的結構[4]。第四,成員地位的平等性。網絡社區的虛擬性,很好地避免了現實中人們因社會身份、經濟能力、權力地位的不同而造成的交往局限,為不同階層的社會成員創造了平等交流的條件,使社會各階層成員能夠就他們感興趣的問題自由、自主、自在地發表意見,隨意地進行交流和討論,從而實現個性化表達。第五,成員心理的歸屬性。網絡社區無地域界限,成員會因志同道合、趣味相投、認識一致等等而逐步發展為親密關系,加上相應的組織形態和一定的管理制度,使社區組織具備了很強的組織力和社會動員力,社區成員不僅能夠獲得“自我認同”,也會獲得網絡社區這種虛擬組織的“組織認可”和“社會支持”,從而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歸屬感”。虛擬社會是現實社會的延伸,網絡世界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作為一種新興的媒介形態,網絡社區在實行民主管理、進行科學決策、緩和社會矛盾和豐富公眾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首先,網絡社區是了解社情民意和社會動態的重要窗口。以網絡社區為主體的虛擬社會是現實社會在網絡空間中的多維體現,是現實社會主體以虛擬存在方式通過計算機網絡連接而成的一種社會樣態,是政府和社會組織了解社情民意和社會動態的窗口,為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組織聯系人民群眾搭建了一個更加生動、更富人情味、更加現代化的平臺。其次,網絡社區是促進民主管理和科學決策的有效載體。網絡社區多元的話語博弈,能夠建立一種協商民主的和諧氛圍。在涉及公共議題時,作為社會公眾的網絡社區成員可以更為主動和充分地行使自己的發言權,與來自政府或其他公權力機構的人員開展平等的對話,能夠盡可能地避免利益主體事實上的失語,而不僅僅只是扮演“傾聽者”角色,這樣往往能夠很好地獲取民意,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再次,網絡社區是社會成員舒緩情緒和釋放壓力的重要渠道。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改革開放帶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和矛盾,公眾對各個領域的缺陷和不足形成的種種不快與失望需要合適的場合傾訴。網絡社區給予公眾自由和平等的表達機會,成為社會成員消化訴求、舒緩情緒、釋放壓力的重要渠道。因此,網絡社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減壓閥”和“防火墻”作用,避免了社會不良情緒在某一斷裂帶凝結,對于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最后,網絡社區是豐富公眾生活和開展有益活動的良好平臺。網絡社區具有超越空間、超越現實社會等級身份的信息交換功能,拓展和延伸了人們社會交往的范圍和空間,沖破了傳統界限以開展全新的交往和生活方式。社會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網絡社區間自由流動,通過交換信息的方式在不同社區、論壇、郵件、聊天室實現人際交往,并結成相對穩定的虛擬群落。社區的有序管理和良性發展,不僅需要居民的自我約束,還需健全的管理機制來保障,網絡社區的管理也不例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網絡社區已形成了一套獨有的、比較完整的管理機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網絡有限實名認證和自律機制。目前,知名的網絡社區都已制定有《管理制度》、《管理條例》或《章程》等自律制度,這些自律機制的建立和實施,有效推動了網絡社區的有序運行和良性發展。其次,網絡社區實行雙重聯動監管機制。網絡社區基本上實行內外部雙重聯動監管,在內部實行“版主+管理員+規章制度”三結合的管理機制,同時接受外部管理。最后,網絡社區實行監控、報告及訪問控制等制度。網絡社區在充分保障公眾發言權的同時,也應承擔監控、報告等管理職能,保證網絡社區的有序健康發展。
網絡社區管理的問題分析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網絡社區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作為一種新的社會活動形態,網絡社區在提高政府管理水平、豐富公眾社會交往、推動網絡文化和網民素質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受當下管理機制和監管技術的限制,網絡社區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第一,現行政府監管體制難以適應網絡社區發展需要。按照職責分工,網監和網管部門負責內容管理,公安機關負責涉及違法犯罪管理,信息產業部門負責技術管理,但實踐中管理部門之間存在越權、越級管理現象以及執行沖突。同時,網絡管理人員嚴重不足。陜西省目前網警不足400人,網絡內容管理不足100人,遠遠低于國家每一萬人可設一名網警的要求,無法實現真正有效的監管。另外,網絡社區存在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管理部門很難了解和掌握其內部信息,而現行法律法規條例僅僅是原則性的,不足以規范網民行為,在實際操作方面有很大缺陷。網監、網管部門在內容管理和審查中缺乏法律依據,關閉網站或刪帖面臨風險,管理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如何對網絡社區實施正確的引導、推廣和監管等等,對政府的現有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第二,實名認證制度推行難度較大。由于使用習慣或者害怕遭到報復以及擔心個人信息泄露等原因,大部分網站和網民對推行真實身份認證不夠積極。比如:由于注冊會員擔心實名制不能自由發帖、自主表達意志,華商論壇僅強制要求版主實名認證。此外,實名制限制了用戶的注冊。西安交大BBS實名制限制了校內與外校學生的交流,西飛家園BBS僅限于內部職工,嚴格限制用戶的注冊資格,導致注冊會員僅占員工總數的十分之一,網絡社區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第三,網絡信息內容監管難度較大。網絡社區海量的信息內容、紛繁的文化生態、多元的價值取向,很容易成為不良輿情和情緒的策源地。國家有關“先審后發”的監管要求難以落實,管理處于被動。同時,大多數網絡社區注重“眼球經濟”,即熱衷于炒作一些熱點或負面信息,以提高點擊率和訪問量,實現其經濟效益,社會責任意識缺失。信息內容監管難度的增加,使得網絡污染及不文明現象凸顯出來,網絡環境受到污染[5]。第四,網絡社區引導水平亟待提升。網絡社區引導是項長期工作,既需要有專人堅持不懈,又需要不斷提升引導水平和技巧,以適應網絡社區的不斷發展需要。但目前來說,網站對于網絡社區管理實行松散管理,網民可以隨意開通微博、博客、論壇、貼吧等,網站僅通過通訊部門備案即可開通,甚至不少網站存在異地備案逃避管理,屬地管理并未落實到位。加之缺乏大批熟悉網絡引導技巧的綜合人才,甚至有時引導弄巧成拙,引發更廣泛炒作,對地方政府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網絡社區引導的有效性、時效性和針對性都亟待提升。
提升網絡社區管理水平的路徑選擇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網絡社區在輿論形成和輿論引導方面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同時由于網絡社區輿論主體的匿名性和客體的分散性,使得網絡社區輿論有時呈現無序狀態,對其進行控制和引導顯得尤為必要[6]。根據國家“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基本方針,針對網絡社區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與改進網絡社區管理。第一,加強各部門協同管理的工作機制。首先,建立黨委宣傳部統一領導,其他部門協同管理的工作體制和機制。精心打造一批優秀強勢網絡社區,使其成為網絡環境中的建設力量,讓正面、主流、權威、真實的信息占領網絡陣地。其次,立法部門要完善網絡社區立法工作。國家應提高立法層次,明確立法主體,修改和補充已有法規,使網絡社區的管理有據可依。最后,政府要加強網絡管理職能,建立和完善政府發言人制度及工作體系,積極引導社會熱點。政府職能部門成立輿情研判機構,對網絡信息進行分析、甄別和判斷,提出對策,及時回應。在研判的基礎上對可能發生的事件提出相應消解危機的辦法及對策,以便及時回應。同時及時回復民眾在線提問、咨詢和投訴事宜。理順網絡文化管理體制機制,充分發揮互聯網管理工作主要部門的作用,建立由網絡文化管理部門牽頭、公安和信息產業等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良性運行機制。第二,抓好網絡社區管理隊伍建設。雖然傳統的“把關人”特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甚或顛覆,但與其他網絡傳播形式相比,網絡社區有比較嚴密的管理,作為管理人員(包括網絡社區的版主)的“把關人”的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揮[7]221。因此,網絡社區管理,需要一支規模宏大、德才兼備、結構合理、勇于創新的隊伍。應成立專門的網絡文化管理部門,配備人員到位,確保屬地管理落到實處。組建網絡評論員隊伍,根據形勢需要,及時針對網上熱點難點敏感問題開展輿論引導,理順情緒,化解矛盾,促進和諧。重點加強對網絡社區的備案資格審查,注重對網絡管理人員、網絡評論員和網站從業人員三支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法律法規等培訓管理,切實提升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養。同時,增加網絡警察和網管人員配置,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管理人員整體業務素質。強化屬地管理,加大整治力度,打擊污穢色情、低俗信息傳播,凈化網絡環境,促進網絡社區健康、文明發展。第三,建立民意訴求在線征集機制。民意訴求在線征集機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網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在線民意訴求征集機制,發揮網絡社區民主參與、建言獻策及監督作用,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特別是政府在出臺有關經濟發展戰略、城市規劃、項目建設以及關系民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之前,通過網絡征求意見,構建政府管理的“意見超市”。在大型企業和高校,要努力打造網上信息公開和便民服務平臺,使網絡社區成為建言獻策的重要渠道,推進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同時,建立起輿情信息發現、研判、報告、引導、處置等常態化工作機制,確保出現問題及時化解。第四,逐步完善網絡社區自律制度[5]。成立網絡社區協會或自律聯盟,網絡管理部門建立網絡評論員隊伍,針對突發事件進行客觀評論和輿論引導。在此過程中,可想方設法充分發揮網絡社區中“意見領袖”的正面作用,因為與網絡社區中其他成員相比,網絡社區中“意見領袖”知識面廣泛,有較強的解釋與理解能力,比其他人更加熱衷于自己群體以外的人和事,而且經常出入不同的版面或頻道中,信源渠道廣泛,具有影響力,是許多追隨者學習效仿的榜樣[7]221。強化社會責任意識,打造一批網絡社區,培養網絡環境中的積極力量??傊?,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網民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情況下,網絡社區作為實體社區建設的延伸,必然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必然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手段,為此,我們必須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主動適應、主動作為,趨利避害,創建適合我國國情及網民特點的網絡社區管理模式,推動網絡社區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作者:張若恬周敏工作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 上一篇:機械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戰略
- 下一篇:強化改飲水井建設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