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大學生網絡交往的利弊及規范措施
時間:2022-02-18 11:42:00
導語:探討大學生網絡交往的利弊及規范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網絡使得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式發生了新變化,對大學生的成才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人際交往問題的研究,以便有效地指導學生合理運用網絡,并在真實世界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而促進其社會化和人格的健全發展。
關鍵詞:網絡人際交往對策研究
高等院校作為信息化程度高的重要場所,隨著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越來越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創新知識、集聚信息的重要渠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為高校學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往環境、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網絡對高校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
根據心理學對人際關系的界定,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關系。人際交往是人類需要結構中較高層次的需要,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為。大學生作為社會群體中特殊的一群,人際交往對他們而言更有著特殊的意義。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青年階段,這一階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得到充分發育,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基本確立,知識結構基本形成,社會化過程初步實現的關鍵階段。人際交往構成了大學生活的基本內容,大學生接受各種教育的過程,也就是直接或間接的交往過程。網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二、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正面影響
1.共享豐富的信息,提高人際認知能力
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中介媒體,具有無限開放性和信息海量化等特點,而通過網絡把世界各地聯系在一起,共享所有的信息資源,更可以擴大大學生的信息來源渠道,開闊大學生的眼界,擴大他們認識的范圍和信息量。通過網絡人際交往,不僅能夠方便迅捷地了解全球各地的資訊,還能夠與網絡中多種多樣的角色進行緊密的交流和互動。這些可能是完全虛擬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現實生活反映,可以有力地激發和提高大學生的人際認知能力,促進人際交往實踐。
2.網絡交往能夠使大學生消除直面交往的障礙
網絡交往以忽視社會地位、外貌特征為特點,只能依靠文字、表情符號、聲音等來傳播自己,依靠想象來還原對方的思想感情,表現為人際內心的精神交往。社會經驗較少的大學生在直面交往中有著天然的不足,這使他們往往無法與不同于他們的群體自如交往,而他們的網絡交往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非直接的表達和理解允許人們有思考的空間,而且一旦出現文化沖突可以利用文字、表情符號等多媒體形式來適時解釋化解,從而避免直面交往產生的交流障礙。
3.拓寬溝通網絡,促進社會化多元發展
網絡作為一種重要的媒體中介,它的間接、自由和平等,讓大學生在網絡交往中可以掩蓋自身的缺陷,可以輕松面對交往中出現的尷尬,實現意識與形式上的自由與平等。現實與網絡中人際交往的交接,讓大學生充分地實現并體會更多樣的人際關系,獲取更多社會適應的有力資源,從而及早完成社會化。與此同時,作為一種伴隨著新媒體出現的溝通形式,網絡還為大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空間。為發揚自己的優勢,盡情地展示自我,并接收來自各方面的關注,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臺,為大學生社會化的多元發展提供了可能。
三、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負面影響
如今網絡已成了大學生學習、生活、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之出現的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消極影響也正日益凸顯。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負面影響主要有:
1.網絡交往淡化現實中多方位的人際關系
沉迷于網絡或與網絡相關的活動中,必定會減少在校大學生參加其他活動的頻率和時間,減少與身邊親人、朋友之間面對面相處的機會,其結果必然將是對現實中人際交往的疏遠和心理距離的擴大。網上交際的雙方所直接面對的是冷硬的鍵盤屏幕,彼此間處于相互隱匿平等而無直接利害關系的相對位置上,不存在社會、經濟地位等現實性因素的界限,這也使得網絡交往中缺乏明確的縱向人際互動,這也進一步淡化了現實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際關系。
2.網絡交往弱化了大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網絡交往的自由隨意性契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大學生對網絡交往青睞有加,但頻繁的網絡交往容易使大學生漠視、疏遠現實生活中融洽的人際交往,引發心理孤獨與壓抑,有的會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思維遲緩、自我評價能力降低。由于網絡交往具有虛擬性,人們無法判斷交往對象信息的真實性,這使人們以懷疑心態看待網絡中的事物,進而影響到現實的人際交往態度,對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對象的真誠性產生懷疑,從而導致信任危機,影響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最終降低大學生的現實人際溝通能力。
3.削弱現實交往中信任感、責任感和道德感
網絡的弱監控性使人們在網絡交往中免除了承擔責任的重負,人的本我得到肆意張揚。利用網絡損害他人名譽和人格、傳播虛假信息、在網上進行情感欺騙、在網上傳播色情、暴力信息等行為屢有發生,陰暗心理在網絡中得到隨意釋放。這些不良信息的傳播與被傳播使處于心智成長期;辨別能力不強、自控能力較差的大學生很難主動識別和抵制,他們容易把它當作現實加以接收,從而導致現實人際道德的失范。種種行為轉嫁于現實生活就會造成大學生對于“誠信”“責任”等價值標準的認同感降低。同時,對于大學生個人而言,則是強烈的個人本位和自我中心,這也是對“崇德化,尊理性,主中庸,重自治”的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沖擊。
四、規范大學生網絡交往的對策
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既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指導,使大學生學會建立良好的網絡人際關系,提高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進而促進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對此要盡可能地發揮其正面影響,規避其負面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大學生自身方面
(1)建立合理網絡人際交往規范。大學生人際交往必須重視網絡人際交往規范的建立。在現實社會中,人際交往規則具有相對強大的約束力。使人際交往行為受到道德規范、社會輿論以及法律法規等的控制和約束。由于網絡人際關系以互聯網為中介,交往者的身份往往虛擬化、多樣化,因此,在虛擬的網絡社會中這些道德規范、社會輿論和法律法規似乎都“失效”了。目前還沒有健全的適用于網絡的社會規范,建立網絡人際交往規則和交往秩序已經成為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指導的當務之急。
(2)加強上網自律能力,對網絡樹立正確認識。網絡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用來進行人際交往,大學生不能因為人際交往而終日沉迷于網絡。上網自律并不是要抵制網絡,而是應該清楚認識到我們應用網絡的最終目的是什么,什么事應該積極做,什么事不去做。因此我們有必要來嚴格約束自己:一是樹立正確的網絡交往觀,培養健康的人際交往觀;二是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精神;三是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以現實人際交往為主,網絡人際交往為輔,拓展人際交往范圍。
2.政府方面
(1)健全網絡立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生存環境,人們在擁抱新技術的同時片面維護了網絡的無條件地自由連接、自由傳播和自由利用,過于容納了濫用網絡的行為,政府在這一領域的法律制訂也缺乏力度。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虛擬王國導致的問題日益成為現實社會的隱患。要有效地進行控制,必須有法可依,健全網絡立法勢在必行。
(2)建立成熟的網絡管理體系。制定具體的管制辦法,建立成熟的網絡管理體系是消除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負面影響的有效辦法。當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時,網絡交往中的不文明現象必然大量消減。
3.學校方面
(1)教育學生正確處理現實交往與網絡交往的關系。高校思想政治課應增設網絡人際交往內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交往的地位和作用,讓學生明白網絡交往雖然是人際交往的一種補充,但不能取代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因為真正對學生能起到現實作用的主要還是現實的人際關系。引導學生把人際交往的主要精力放在現實交往上,不斷提高個體的人際交往能力。
(2)充分利用學校網絡資源,教育學生進行文明網絡交往。為了進一步增強網絡人際交往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積極影響并克服其不良影響,學校還應對自身的網絡資源加以充分利用:在過濾不良信息的同時,利用校園網資源加強大學生上網自律教育,將網絡道德教育融入學校的課程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時,還應在大學生上網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咨詢,這對網絡成癮的大學生逐步戒除網癮、降低其攻擊性有積極作用。此外,針對一部分因沉迷網絡而淡漠親情的大學生,可以運用網絡對其進行情感教育,并加強倫理和自我教育。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為了促進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大學生人際關系指導工作者還應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指導,一方面要加強、豐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與社會充分接觸,這樣不僅可以使大學生在現實社會中豐富人際交往的經驗,掌握人際交往的技能,還可以防止他們沉迷于虛擬的網絡社會之中;另一方面,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指導還必須注意充分發揮網絡人際交往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范圍的擴展作用,使大學生能夠運用在網絡人際交往中學到人際交往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提高現實人際交往能力。
只有政府、學校、大學生個人三方面齊抓共管,才能發揮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正面影響,從各方面規避不利因素,保證高校學生健康成熟發展。
參考文獻
[1]蘭春麗.論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5)
[2]楊雪琴.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的路徑引導探析[J].江南論壇,2007(2)
[3]唐·泰普斯科特.數字化成長——網絡世代的生活主張(陳曉開等譯)[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4]向欣.網絡人際互動對大學生心理的沖擊和挑戰[J].現代教育科學,2002(5)
- 上一篇:商務局開展區域經濟發展意見
- 下一篇:計生委完善計生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