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思想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3 15:42: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外交思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外交思想探究論文
摘要:是舉世公認的杰出外交家,他的外交思想博大精深。深邃的外交思想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外交學說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而且還折射出中國傳統哲學文化的火花。從中國傳統哲學文化的角度進一步探究的外交思想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啟示。
關鍵詞:中國傳統哲學文化外交思想
從小受到了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他的思想中處處可以找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下的烙印。外交思想是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的外交思想當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哲學文化的影子。曾提出:外交行動要“見機行動”,要抓住時機,“守如處子、動如脫兔”;對待外交矛盾時要“恪守后發制人的原則”,“決不開第一槍”,“退避三舍,“有來不往非禮也”,“要禮尚往來”;要善于根據不同的外交問題,分別采取“針鋒相對”,“外松內緊,引而不發”,“有備無患”,“細水長流”,“見縫插針”等方法區別對待處理。在外交場合曾公開承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對其外交風格的影響。他在1963年會見埃及客人時就闡發過中國辦外交的思想:“我們中國人辦外事有這樣一些哲學思想。要等待,不要強加于人………這些優秀的哲學思想來自我們優秀的民族,不完全是馬列主義的教育”。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國優秀傳統哲學文化的角度去進一步研讀外交思想。
一、和平共處與中國傳統“和為貴”的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和為貴”、“尚和合”的哲學思想。這種和合不是異質事物簡單相加堆砌,而是各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相互對立、沖突繼而融合趨同的一個辯證過程。《國語》中就有“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是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肢以衛體,和六律以充耳”、“和樂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之論;《莊子》中也提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中庸》的作者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里體現了中為本,和為道的思想。《易傳》則強調“天人合一”,靠“和”來協調融合。《易傳》中有“夫大人者,與天地和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之說。以上這些都反映出中國傳統哲學文化中“天人合一”、“和為貴”的思想內核。這些論述著重強調了異質事物對立斗爭,再而融合再生的過程。這更是一種和諧共生共存之道。在外交實踐中繼承和發展了這一思想的精髓。“和合之道”成了其和平外交思想的重要一“元”。
外交思想的重要方面就是和平共處。在經歷的眾多外交事件中都體現著他追求和平共處,互不侵犯的外交理念。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被任命為總理兼共和國的首任外交部長。新中國成立伊始,外交政策、方針和外交任務究竟是怎樣?中國的外交往何處去?這不僅是外界所關心的,更是新中國外交事業不容回避的問題。新中國的外交政策一開始就堅決執行和平外交政策,將“和平共處”“革命不能輸出”的思想貫徹始終。
外交思想的發展研究論文
摘要:同志在外交領域工作了近十個春秋,在實踐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思想。外交思想的形成大致經歷了準備、形成、進一步發展完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外交思想形成的準備階段(1950年初—1954年底),這一階段為外交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階段:外交思想的形成階段(1955年初——1956年底),《關于執行我國和平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問題》和《論和平共處》兩份文件的完成標志著外交思想已經形成。第三階段:外交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完善階段(1957年初——廬山會議前),外交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關鍵詞:;外交思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是我黨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是中國共產黨在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重要領導人。新中國成立后,他轉入外交戰線工作,先后擔任過駐蘇大使、外交部常務副部長等職,深入研究外交政策和國際問題,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外交領域工作了近十個春秋,在實踐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思想。本文擬就外交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一初步探討,以期更好地認識的外交思想。
筆者認為,外交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
第一階段:外交思想形成的準備階段(1950年初—1954年底)。開始認真研究國際問題和外交政策,尤其細心體會我國的外交路線、方針和政策,特別是深入研究了駐外使館工作,并對駐外使館工作提出了綱領性意見。這一階段為外交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毛鄧的外交思想比較研究論文
摘要:、鄧小平是當代中國外交政策的主要設計者,他們在長期的政治生涯中形成的外交思想有許多異同。比較兩者的外交思想,總結經驗教訓,不僅可以充分認識當代中國外交政策的發展,而且將為21世紀的中國外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鄧小平;外交思想
Abstract:BeingthemainarchitectofChineseforeignpolicy,pare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tosumuptheexperiencesandlessonswhichnotonlycanhelpustofullyunderstandthedevelopmentofourforeignpolicybutalsocanoffersometheorydirectionforour21Stcenturydiplomatism.
KeyWords:MaoZedong;DengXiaoping;diplomatismthought
研究外交思想,首先應明確何謂外交?外交的定義眾說紛紜,簡言之,外交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交涉,是國家用和平方式進行的對外行使主權活動的總稱。外交活動的進行不是盲目的,需要以外交思想作為指導。而外交思想是指一個國家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關于國家對外活動的想法、意見、觀點的總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這離不開和鄧小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對兩種思想進行比較,提煉共性的規律對當代中國外交的發展不無裨益。
一
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論文
鄧小平是當代世界偉大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他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對于國際形勢的重要變化,始終洞若觀火,應付自如,善于從戰略高度和理論高度把國際關系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形成了比較全面、系統、豐富、深刻的外交戰略理論和思想。鄧小平的外交戰略思想作為鄧小平理論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外交政策和原則,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指導思想和理論財富。
和平與發展是鄧小平外交思想的理論依據
對時代主題的認識是最高層次的戰略判斷,是國家制定對外政策的重要依據之一。十年動亂期間,由于我們黨對當時的國際形勢總體認識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把戰爭與革命作為時代的基本特征,認為不是戰爭引起革命,就是革命制止戰爭,這就夸大了戰爭的危險性,高估了世界革命形勢。根據這種時代觀,我們黨的工作重心是準備打仗,立足于大打、早打、打核戰爭。當時,我國面臨蘇聯霸權主義的嚴重威脅,采取加強戰備的若干舉措,這是無可非議的。問題是我們過分夸大戰爭危險性。鄧小平說:“我們過去的觀點一直是戰爭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我們好多的決策,包括一、二、三線的建設布局,‘山、散、洞’的方針在內,都是從這個觀點出發的。”(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26-127頁。)由此而采取的一系列內政外交方針政策,不僅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惡化了我國的國際環境,甚至干擾影響了我國發展戰略方向的決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思想解放運動的深入開展,鄧小平用實事求是的思想對20世紀以來世界的變化作了通盤審視,得出了“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27頁。)的科學論斷,從而形成了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的嶄新的時代觀。鄧小平從80年代以來,對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命題曾經集中作出多次的精辟論述,對當今世界基本態勢作了科學的高度的概括。早在1984年5月鄧小平會見巴西總統菲格雷多時就指出:“現在世界上問題很多,有兩個比較突出。一是和平問題。……二是南北問題。”(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56頁。)1989年10月,鄧小平在會見緬甸總統吳山友時強調了他的主題思想:和平問題和發展問題“這兩個問題關系全局,帶有全球性、戰略性的意義。”(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96頁。)1985年3月,鄧小平在會見日本友人時進一步闡述了和平與發展的思想:“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字。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05頁。)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東劇變,國際形勢發生了二戰以來最激烈、最復雜和最深刻的變化,世界處于天翻地覆的歷史大動蕩時期,中國亟需對世界局勢及時作出正確的判斷。在這種的劇變背景下,鄧小平的判斷并未過時,因為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和平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發展問題更加嚴重。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講話中指出:“世界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83頁。)這一思想既總結了此前國際局勢演變的狀況,又預測了此后國際局勢進一步發展的態勢。深刻揭示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征,預見性地指明了世界局勢的發展方向。
鄧小平的上述觀點的提出,標志著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我國對時代主題認識有了很大的突破,它改變了“戰爭與革命”的時代觀,樹立了“和平與發展”這個嶄新的時代觀,是對國際局勢作了具體、深入的觀察分析之后形成的一個重要思想。它為黨和國家的戰略方針的調整,工作重心的轉移,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為我國正確判斷國際形勢和進行科學外交決策提供了思想理論武器。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的新論斷的提出完成了我國外交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按照這一指導思想,我國政府逐步調整了國家的對外戰略,即改變了“一條線”的戰略,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和外交政策。鄧小平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對國際形勢的判斷有變化,對外政策也有變化,這是兩個重要的轉變。”(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26頁。)
通觀鄧小平以上論述,鄧小平把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的主要特征,是當作歷史目前提供給中國可以發展經濟的“機會”來看待。因此鄧小平反復告誡全黨:“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75頁。)鄧小平這些分析和判斷是我國調整戰略方針,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的重要前提和依據,是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另一方面,鄧小平又提醒我們,戰爭的根源并未消除,世界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防止我們產生麻痹思想。他多次強調“當今世界不安寧來源于霸權主義的爭奪”,“現在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是霸權主義,霸權主義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戰爭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穩定的根源。”(注:《人民日報》1984年5月31日,5月18日,1987年3月12日。)鄧小平對國際形勢的基本估計是:“總起來說,世界和平的力量在發展,戰爭的危險還存在。”(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05頁。)鄧小平還告誡我們,“國際形勢有一個戰爭問題。美蘇兩家打不起來,就沒有世界大戰。小的戰爭不可避免,現在不發達國家之間的戰爭,實際上是發達國家的需要。發達國家欺侮落后國家的政策沒有變。”(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19頁。)為此他特別強調:“我們自己要保持警惕,放松不得。”面對敵對勢力的進攻,“要維護我們獨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們絕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勁頭就越大。”(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19—320頁。)此時我們回想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及對我駐南聯盟使館的野蠻行徑,深感鄧小平的這些至理名言是何等深刻。鄧小平作為杰出的戰略家用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能夠站在歷史的高度準確地把握時代的脈搏。
鄧小平外交的國家利益觀思想論文
摘要:國家利益是決定國家外交政策和對外行為的根本因素。鄧小平是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國家利益作為中國外交出發點的中國領導人。在鄧小平的戰略視野中,將國家利益作為外交的出發點,將國家主權和安全作為國家利益的根本內容,突出中國外交的國家經濟利益,實現中國的國家利益與世界和平與發展利益的一致。實現中國國家利益的外交戰略是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關鍵詞:鄧小平外交思想國家利益和平與發展主權與安全
鄧小平是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國家利益作為中國外交出發點的中國領導人。他在1989年l0月同尼克松的談話中指出:“考慮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主要應該從國家自身的戰略利益出發。著眼于自己長遠的戰略利益,也尊重對方的利益……我們都是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來談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瑪國家利益觀是鄧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內容和立足點。
在國際關系與國家外交中談論的國家利益,可定義為:一切滿足民族國家全體人民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東西。“政治家們是以國家利益來思考和行動的”,國家的內外政策歸根到底是由本國統治階級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地位所決定的。
一、將國家利益作為中國外交的出發點
將國家利益作為中國外交的出發點,是鄧小平外交思想的國家利益觀的基本點。1980年,他在《目前的形勢與任務》的報告中指出:“我們的對外政策,就本國來說,是要尋求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來實現四個現代化……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在1989年5月與戈爾巴喬夫和尼克松的交談中,都提到國家交往要互相尊重和理解國家利益。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探究
一、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相關概述
1、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概念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一大亮點。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踐運用中,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而形成的特色思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是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優秀共產黨人將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在外交事務中不斷實踐而形成的特色化理論體系。
2、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基本特征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具有繼承性。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將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有選擇性的吸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思想理論。在理論品質和內容體系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始終貫穿其中,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體系更具連貫性,也充分體現了其深刻的繼承性。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具有科學性。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充分的展現出了外交的規律性,要求外交政策制定時要深入考慮國內外形勢和時代要求,保證外交工作的靈活性。抓住外交實際,由近代屈辱外交轉向現今和平外交,并構建了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思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是在我國外交實踐中被證明、確認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的,具備科學性的外交思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具有創新性。時代的進步使中國外交面臨著眾多新挑戰和新任務,探索和創新成為外交思想建設的重點。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正是結合中國國情,對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的繼承和創新。它能夠跟隨時代的腳步,面對新問題積極研究解決,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堅持開拓創新,探索外交規律,不斷將中國外交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主要內容
天下思想在外交哲學的運用
摘要:天下思想是中國外交哲學中的重要內容,這一思想隨著歷史的演變而不斷更新與進步。它始于先秦時期,是中國古代大一統思想的反映;它發展于近現代,隨著世界格局的轉變,“天下”與“國家”的關系逐漸受到學界關注。此后,在新世紀呈現出中國外交哲學的新態勢。經過幾千年的演進和發展,天下思想代表著中國自古以來的理解自身以及世界的思維方式。
關鍵詞:天下觀;新天下主義;天下思想;命運共同體
“天下”是東方語境中的獨有詞語,字面意思是“溥天之下”,最初的理解是所有人進行一切生產生活活動的地理區域。由于古時受地緣限制,古人僅認為所見所知即為全部,不知在未知的地域還有其他人類文明的存在,故而最初的“天下”雖指中國,但其認知區域也相當于如今的世界,因此中國的天下思想也是一種世界觀。中國社會科學院趙汀陽對“天下”的解釋為“地理、心理和社會制度三者合一的‘世界’”:一是“地理學意義上的‘天底下所有的土地’”;二是“所有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的心思,即‘民心’”;三是“它的倫理學/政治學意義,它指向一種世界一家的理想或烏托邦(所謂四海一家)”①。天下思想并不僅僅是某一個實體或地理概念,它存在于空間、制度、思想以及文化等多個層面。經過幾千年的演進和發展,它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對外交往、國民生活等各方面起到獨特的作用,可以說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理解自身以及世界的思維方式。
一、天下思想在先秦時期的形成
我國的天下思想起源于古人對“天”的認識,并隨著這種認識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和演變。至上神的觀念自商朝起便已產生,起初稱“帝”,后來稱為“上帝”,大約在商周之際又稱為“天”,周朝因沿襲了商朝關于“天”的思想,對“天”賦予了政治性和宗教性。為便于統治,周人借助“受命于天”的權威來增強自身統治的合法性,天下觀自此成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和社會哲學的基本理念。《詩經•小雅•北山》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體現出王土與王臣的觀念,所有地區都在天下范圍之內,所有人都應該服從于天子。天下秩序的維持,主要依靠政治上的君臣關系和宗法上的父子關系。同時,天下觀念又強調人的主觀作用,將“德”引入“天”的思想中,賢人治世、德者為王成為王權的依據,維護了統治階級的政治合法性,使原本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統治集團與被統治集團之間的對立關系,變為從四周向中心、從臣民向君王的自覺歸順的關系。“天命有德”“以德配天”的“德政”,成為王權政治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則。春秋戰國時期,“天”作為至上神的權威地位逐漸弱化,儒、墨、道等各派思想家對于“天道”各有主張,各家互相攻擊,同時也相互影響。天下觀念產生于先秦時期,又經百家爭鳴內涵得以豐富,逐漸被思想家建構為一種意識形態。孔子強調自然規律,如《論語》中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墨子強調“天志”,如《墨子》中的“我有天志,譬若輪人之有規,匠人之有矩”“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老子、莊子強調“天道”,如《道德經》中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一”,《莊子》中的“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荀子強調自然天道和人的主觀能動性,如《荀子》中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列星隨旋,日月遞照,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二、天下思想在近現代的發展
鄧小平外交思想對馬克思理論的貢獻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和平與發展;和平共處;獨立自主;共同開發
[論文摘要]鄧小平外交思想是當代中國外交思想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方針。這一思想在繼承馬列主義、思想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大膽創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觀;拓展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適用范圍;發展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創造性地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等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從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對我國的外交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形成了成熟的鄧小平外交思想。這一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主題的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觀
眾所周知,在帝國主義時代,列寧通過對資本主義的考察,曾得出了帝國主義戰爭不可避免的論斷,兩次世界大戰證實了列寧關于戰爭與革命問題的論斷。斯大林進一步發展了列寧的觀點,認為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必將隨時導致新的世界大戰。“戰爭與革命”的時代觀深刻地影響了我國的外交思想,我國長期處于戰備狀態,嚴重影響了國內經濟建設和外交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后,鄧小平在客觀分析新的世界形勢和國際政治力量對比的基礎上認為:“世界和平的力量在發展,戰爭的危險還存在”,“但是制約戰爭的力量有了可喜的發展”,“爭取比較長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鄧小平實事求是地對時代特征和國際形勢進行了科學分析,改變了世界戰爭不可避免的看法,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的論斷,揭示世界已經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新時期。他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是發展問題。”一方面,和平是當代世界的主題。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發展戰略轉向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國際競爭轉向以經濟科技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使國家間在利益關系上息息相通,相互依存度不斷加深,成為影響國際政治和制約戰爭的主要因素。世界人民反對戰爭、保衛和平的強烈要求,以及為此而作出的巨大努力,這一切都使維護世界和平成為可能。另一方面,發展也是當代世界的主題。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發展民族經濟的任務,發達國家也面臨著再發展的問題。世界主題已經從戰爭與和平轉變為和平與發展,這一科學論斷突破了我黨長期以來關于“戰爭與革命”的時代觀,反映了當今世界發展變化的本質特征,體現了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觀,為我國制定新時期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開放方針提供了科學依據。
二、全方位的和平共處是對列寧和平共處思想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
鄧小平外交思想與和諧社會構建研究論文
[摘要]鄧小平外交思想對人類社會是一種建設性外交思想。這一外交思想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人類和諧發展,建設和諧世界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鄧小平;外交思想;和諧世界
進入新世紀,以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冷靜觀察當前國際政治現實,深刻分析國際關系失序、國際制度缺失和國際行為失范根源的基礎上。從全人類共同利益和本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強調全球化時代各國人民相互依存關系,堅決摒棄國際關系中的實力政治,倡導通過合作對話方式化解相互之間的矛盾,努力增強國際秩序的合理性和國際關系的穩定性。“和諧世界”其核心思想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世界各國“和諧共處”。和諧世界理念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和平發展進入新時期的外交理念新突破,它高度概括了中國外交的理想追求與全球戰略的核心內涵,是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今天,我們重溫鄧小平外交思想,對建設和諧世界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兩大主題”
建設和諧世界的首要前提是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時代主題是一國制定對外戰略和外交政策的依據。當明確了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時,全世界各個國家才能從戰爭陰云中走出來、從冷戰思維中解脫出來,從而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對外戰略和外交政策。在小平同志的積極倡導和實踐下,這一理論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為建設和諧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經歷原始時代、奴隸時代、封建時代、資本主義時代,最終要進入共產主義時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時代都需要經歷幾個世紀甚至千年以上的漫長歷程。在每一個大時代長河中,若干歷史階段性特征和主題是不一樣的。20世紀初,基于帝國主義國家內外矛盾的激化。列寧認為,帝國主義存在著“矛盾的深刻性”和“生產危機的必然性”,因此提出“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這一深刻論斷,并親自領導俄國無產階級十月革命,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它鼓舞了被壓迫民族從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桎梏下爭取獨立的斗爭,促進了二戰后社會主義運動的壯大、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及殖民體系的瓦解。概括地講,20世紀初期和中期的時代主題和特征是戰爭和革命。歷史的車輪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世界形勢發生了轉折性變化,廣大新獨立國家要生存、圖發展;帝國主義國家也要保生存、圖發展。于是,“東西南北”各方從對抗轉向對話,國際關系由緊張轉向緩和,進而推進時代主題發生新變化。1984年小平同志兩次會見外賓時都指出,當今世界有兩個主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發展問題。
鄧小平外交思想對馬克思理論的貢獻淺論論文
[論文關鍵詞]和平與發展;和平共處;獨立自主;共同開發
[論文摘要]鄧小平外交思想是當代中國外交思想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方針。這一思想在繼承馬列主義、思想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大膽創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觀;拓展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適用范圍;發展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創造性地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等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從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對我國的外交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形成了成熟的鄧小平外交思想。這一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主題的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觀
眾所周知,在帝國主義時代,列寧通過對資本主義的考察,曾得出了帝國主義戰爭不可避免的論斷,兩次世界大戰證實了列寧關于戰爭與革命問題的論斷。斯大林進一步發展了列寧的觀點,認為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必將隨時導致新的世界大戰。“戰爭與革命”的時代觀深刻地影響了我國的外交思想,我國長期處于戰備狀態,嚴重影響了國內經濟建設和外交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后,鄧小平在客觀分析新的世界形勢和國際政治力量對比的基礎上認為:“世界和平的力量在發展,戰爭的危險還存在”,“但是制約戰爭的力量有了可喜的發展”,“爭取比較長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鄧小平實事求是地對時代特征和國際形勢進行了科學分析,改變了世界戰爭不可避免的看法,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的論斷,揭示世界已經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新時期。他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是發展問題。”一方面,和平是當代世界的主題。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發展戰略轉向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國際競爭轉向以經濟科技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使國家間在利益關系上息息相通,相互依存度不斷加深,成為影響國際政治和制約戰爭的主要因素。世界人民反對戰爭、保衛和平的強烈要求,以及為此而作出的巨大努力,這一切都使維護世界和平成為可能。另一方面,發展也是當代世界的主題。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發展民族經濟的任務,發達國家也面臨著再發展的問題。世界主題已經從戰爭與和平轉變為和平與發展,這一科學論斷突破了我黨長期以來關于“戰爭與革命”的時代觀,反映了當今世界發展變化的本質特征,體現了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觀,為我國制定新時期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開放方針提供了科學依據。
二、全方位的和平共處是對列寧和平共處思想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