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革新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1 11:06: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體系革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貨幣體系不足及革新評述
一、引言
國際貨幣體系是為了保障國際收支順利進行、促進經濟穩定和發展而就國際間貨幣關系、國際收支調整等問題達成的一系列準則、協議,所建立的國際機構,以及所進行的各種活動,主要涉及國際儲備資產的性質、構成及作用,匯率制度以及國際收支調整機制等問題。其作用在于確保外匯市場的有序與穩定、促成國際收支問題的解決、為遭遇破壞性沖擊的國家提供獲得國際信用的便利。其發展主要經歷了國際金本位體系(1873-1944)、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1973)和牙買加體系(1973至今)三個時期,每一次變革與發展均伴隨著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變遷。2008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引爆全球金融危機,歐元區深陷主權債務危機,刺激計劃并未達到預期目標,卻導致新興經濟體流動性泛濫。各國寄希望于本幣貶值來刺激外部需求,競相在外匯市場上操縱匯率。在經濟刺激政策逐漸退出、匯率競相貶值的“囚徒困境”逐漸形成后,各國學者已將注意力集中到對危機爆發深層次原因的分析上,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合理性遭到了國內外學者的普遍質疑,對其進行改革的相關事宜被再次提上議程。
二、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分析
現行的牙買加體系下,多樣化的貨幣調節機制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既提高了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自主性,也增加了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的有效性。因此,在維持國際經濟正常運行、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發展方面,牙買加體系的建立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在這一時期,匯率波動頻繁,國際短期資本大規模流動,國際收支失衡加劇,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震蕩,金融危機與債務危機頻發……種種現象表明: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著內在缺陷。這一缺陷是近三十年來世界金融危機頻發的制度性根源①。這種以單一主權貨幣為中心的全球儲備貨幣結構與全球化條件下世界經濟多元發展格局不適應,美元作為主權貨幣的國內政策功能與其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所應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不適應,現行金融監管體系與跨國金融交易日益頻繁、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的形勢不適應。具體而言,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主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際儲備體系不穩定
傳統國際金融理論認為,本幣幣值的變動會引導國際資本的流動,而無需過多國際儲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然而,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和浮動匯率制度的建立,世界各國對儲備的需求并沒有減少,這種需求主要通過美元資產來滿足。美國憑借其儲備貨幣發行國的核心地位支撐了連年的赤字消費②,并獲得了巨額的鑄幣稅收入③。同時,這一地位使得美國在危機期間可以依照本國需求獨立地制定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并向其他國家“溢出”這一政策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儲備資產單一化使得各國貨幣地位不公,“特里芬兩難”并未從根本上得以解決,這嚴重危及了儲備體系的穩定性,國際收支失衡和世界金融體系的動蕩也在所難免。從中長期來看,美國經常項目持續逆差、美國的巨額外債、美國貨幣供給的急劇增加、美國的巨額赤字,所有這些長期因素都指向一個結果:美元貶值和美國通貨膨脹(余永定,2009),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必將成為威脅國際貨幣體系穩定的“堰塞湖”(管濤,2009)。
制約貨幣體系革新的因素
走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低迷狀態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問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老問題,是近期20國集團峰會的重要議題之一。目前關于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動向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以及各國國家戰略。本文從分析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中的特點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困境入手,探討影響國際貨幣體系發展動向的因素,以期對理解當前世界經濟和我國國家戰略提供借鑒。
一、國際貨幣體系演進的主要特點
國際貨幣體系又稱國際金融制度或國際貨幣制度,提供了“一種使一國的居民能夠對其他國家的居民進行支付的機制”〔1〕。國際貨幣體系經歷了從金本位制到金匯兌本位制,再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自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起,以其為國際金融組織機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形成。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各國實行可調節的釘住匯率制與美元掛鉤,美國通過這個體系確立了美元霸權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由于存在“特里芬難題”而缺乏穩定運行的基礎。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后,世界開始進入對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探索的過程。從1972年開始,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問題就已經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上日程;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牙買加達成協議,國際貨幣體系進入牙買加體系時代。牙買加協議規定黃金退出國際貨幣,實行浮動匯率制度,IMF繼續對各國貨幣匯率政策實行嚴格監督,并協調成員國的經濟政策。國際貨幣體系在演進過程中主要表現出以下兩個特點。
其一,國際貨幣體系演進過程中呈現出不穩定性。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的“特里芬難題”使國際貨幣體系運行存在自身的矛盾,基礎不穩定,而當代國際貨幣體系仍然存在著不穩定性。第一,當代國際儲備資產多元化,日元、英鎊、歐元以及特別提款權所占比重不斷上升,與美元共同作為儲備貨幣。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美元仍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處于多元化儲備體系的中心,但其比重在不斷下降。1990年代以后形成了美元、歐元和日元為主的此消彼漲的競爭局面。由于歐元與美元抗衡,加之美元貶值,信用下降,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位置仍然是下降的趨勢,不過,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依賴在增加,各國貨幣當局對儲備結構的調整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第二,匯率制度多樣化,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取代固定匯率制度,各國的匯率制度安排根據本國的國內情況存在著不同的各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當前各國的匯率制度分為八類,即放棄獨立法定貨幣的匯率制度,貨幣局制度,通常的固定釘住匯率制度,水平波幅內的釘住匯率制度,爬行釘住匯率制度,爬行波幅匯率制度,不事先宣布匯率軌跡的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和獨立浮動匯率制度。各國采取不同的浮動形式,歐共體實質上是聯合浮動,日元是單獨浮動,還有眾多的國家是盯住浮動,這使國際貨幣體系變得復雜而難以控制。多元化國際儲備缺乏統一的穩定的貨幣標準,造成國際金融的不穩定,不僅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經常性、全面性發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活動,甚至引致世界性經濟危機。1978年美元對其它主要西方貨幣匯價跌至歷史最低點,引起整個西方貨幣金融市場的動蕩,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期金融危機波及全世界陷入經濟危機中。在多元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美元仍然是各國的重要選擇,美元依舊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但是在經濟危機中,美國為刺激國內經濟,連續啟動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美國經濟儲蓄率過低,向全世界舉債來支持高消費水平,嚴重削弱了美元的國家信用,喪失儲備貨幣領先地位,因此,國際貨幣體系中存在的特里芬難題仍然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決。
其二,國際貨幣制度調節功能失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自成立起,作為國際金融制度的組織機構,在維護國際金融秩序、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設立背景及組織運行方式方面都體現出了不公平性,體現出大國國家利益及其謀劃世界秩序的野心。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國際貨幣制度的功能主要反映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職能方面。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多反映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話語權利。在牙買加體系下,作為重要管理機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然缺乏完全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無法通過政策監督采取措施杜絕金融危機產生,無法降低金融危機的破壞性影響。新興經濟體與廣大發展中經濟體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分量弱,話語權較少,其利益不僅未能公平地得到體現,而且在國際金融機構“援助”條款中接受苛刻的附加條件。而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策過程中,發達國家整體擁有較大的話語權與決策權,特別是美國在某些重大問題的決策上擁有支配力,西方發達國家始終在國際金融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卻承擔相應的責任?,F有的國際貨幣體系被人們普遍認為是一種過渡性的不健全的體系,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
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陷入困境
貨幣體系革新構建對策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在造成世界經濟衰退的同時,也凸顯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失衡的一個重要根源: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存在制度性缺陷。改革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向多元化、合理化方向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金融發展的重要問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必要性國際貨幣體系歷經長期發展探索形成今日之格局,其中有其重要優勢,但總體看仍存在諸多弊端,甚至成為多次國際經
濟金融危機的制度性根源。
(一)美元危機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直接誘因
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時,美國為刺激國內經濟發展,濫發美元,導致美元持續貶值,使中國及世界各外幣持有國財富縮水,引發了以中國為首的世界各國要求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強烈呼聲。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是不平等的,美國是儲備貨幣的最后提供者,如果美元嚴重貶值,全球經濟可能會面臨失控的風險。美元的泛濫必將導致世界對美元價值信心的喪失。
(二)世界經濟失衡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重要因素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后,金融資本的跨境流動呈現出獨立運動態勢,越來越脫離實體經濟,貨幣供給量的增長也不再受到實體經濟增長的約束,國際資本流動增長率要遠遠高于同時期的國際生產增長率和國際貿易增長率,使得全球金融資本總量急速膨脹并遠超過實體經濟總量。隨著東亞地區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崛起和對外貿易量的不斷擴大,必然要求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美元能夠以更大的幅度增加供給以滿足資本需求。大量的國際資金流向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相關國家貿易順差、逆差規模擴大,全球經濟進一步失衡。同前幾次國際經濟失衡相比較,本次經濟失衡程度更大、范圍更廣,且貿易順差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美國成為了貿易逆差的主要承擔國。全球經濟失衡中貿易逆差國主要是美國,而順差國卻隨著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轉移在不斷變化:由日本、韓國轉移到中國、東南亞,進而向南亞、非洲和南美洲國家轉移。貿易順差的背后是作為國際貨幣的美元不斷地從美國流出,流入到相應的順差國。席卷全球的美國金融危機正是暴露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經濟危機的恢復過程也是對現行貨幣體系內在缺陷的自我完善過程。
企業會計監管體系革新
會計管理體制,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界定會計管理組織形式、劃分會計管理職責權限、設置會計管理機構、實施會計人員管理的組織制度,它取決于經濟管理體制,并屬于經濟管理體制的一部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會計管理體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實施會計管理的機構和組織;二是規范企業會計行為的有關法律、準則和制度等規范體系。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以下幾種會計管理體制類型。
一是集中與立法管理型。所謂集中與立法管理,是指政府積極參與會計活動的管理,這種管理主要通過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來進行,而會計職業團體在會計活動的管理中不占主導地位,只起著協助政府管理會計活動的作用。法國和日本是集中與管理型國家。
二是自我管理型。所謂自我管理,是指政府對會計活動的干預較少,除某些必要的立法外,對會計活動的管理完全交給會計職業團體自行管理。英國、美國是自我管理型的國家。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企業現行會計管理體制存在的缺陷日益暴露出來,不僅不利于會計工作自身的發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因此,我國國有企業會計管理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
世界各國的會計管理體制因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而具有不同的特點。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有制占主體,會計工作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中有其特殊的作用。
公共事業監管體系革新
一、公共事業管理體制的涵義
我國的公共事業管理體制,是一個以政府為核心的有非政府組織參與的統一的多層次的、中央與地方相結合、集中管理與分散管理相結合、管理環節與實施環節相統一又分離的管理系統。
公共事業組織內部治理體系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即文化層次、組織層次和管理方法層次,其中,文化層次包括觀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兩方面的內容。而在組織層次中,涉及行政體制、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三方面的內容。最后一個層次,也是公共事業管理體制的最低層,包括管理人員、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其具體的層次結構如圖1所示)
二、我國公共事業管理體制創新所面臨的疑難問題
1.公共事業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后。自1985年起,我國先后了一系列有關事業單位改革的決定,進行了大量有關的探索和試驗。但由于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度、廣度和難度較大,觸及的利益也千頭萬緒,致使改革的步履維艱,進程頗為緩慢,成果仍在期待之中。
2.缺乏明確的改革目標和路徑。由于我國公共事業管理體制的創新屬于開拓性的事業且無現成的經驗可資借鑒,因此,在改革初期的探索階段,基本上采取了大膽進行實驗性改革的方針,并沒有提出一個明確的目標模式。由于改革模式不夠明確,無法科學界定、合理劃分和重新調整政事雙方的權責關系,因此很難做到周密策劃、有計劃、有步驟的簡政放權。而公共事業組織自主進行的改革,既不能觸動傳統事業的根基,也不能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更沒有實現政事分離、反而還更加混淆了各種不同性質社會組織之間的職能界限,造成了體制混亂和體制沖突。
物理教育課程體系革新
1物理教師教育存在的問題
1.1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原因,我院中學物理教師的培養都是由遵循師范院校的培養模式,多年來一直采用是混合式的培養模式[1,2],不能適應當今的教育形式和我校的專業發展形式,師范教育與專業教育職能不定,方向不明.我院的物理教師教育存在居多問題,具體體現在:(1)忽視應用型學科,學科間缺乏關聯性且結構單一;(2)與重點師范大學和發達國家的師范教育課程相比,師范教育類課程占的比例過小;課程設內容單一、陳舊、不能適應當今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需求;也與當前的中學教育教學改革形式不適應;(3)物理學專業在學校和所在的院部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手段落后、儀器設備嚴重老化,不能滿足教育教學的基本需要.(4)學科、專業建設與師范教育的關系不協調.(5)我院物理學師范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與重點師范院學基本相同,沒有形成自己的地方院校特色.
1.2教育方式存在的問題(1)對情感、價值觀、態度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輕過程的體會,重知識的積累.(2)教學方式不多、過程不夠靈活,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合作和交流;(3)學生不能主動合作學習、積極參加科學研究;(4)學生缺乏人身規劃的經驗和實踐經歷.(5)教師所學專業性與學科專業課程不相適應,教師職業技能水平、知識結構與學生的學科專業水平不相適應.
1.3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1)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物理學研究方法、物理學思維和物理思想培養不夠.(2)必修課占用課時過多,內容過于繁雜,選修課門類較少,缺乏靈活性,學生的沒有足夠的選擇余地.(3)物理師范實踐、專業實驗技能訓練時間和機會不夠.(4)綜合課、跨學科和人文素養的課程所占比例過低.上述問題的存在,導致培養的學生專業基礎不扎實、培養口徑不寬、科研能力低下,與此同時學生教育理念、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不具有鮮明的專業特長.因此,物理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改革勢在必行.
2物理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改革
面對基礎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我們認為,物理教師教育改革具體體現在:(1)教師職業水平和專業能力的改革.加強教師職業教育能力的建設,采用教師教育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采用高端引進與教師進修相結合的方式,對學院的教育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改革現有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增強實驗教學和實踐性訓練,提高教師職業水平和專業能力,實現物理教育的師范性和學術性的有機融合.(2)學科建設的改革.重視學科建設的核心作用,整合現有學科專業設置,大力進行學科綜合性和多樣化的改革,夯實學科基礎,擴大學科范圍,突出學科重點;提升學科結構層次,提升學科專業學術水平,增強學院綜合辦學能力.(3)教育模式的改革.專業性的教師教育體現,多樣化的人才培養,開放性的教師培養形式.
高校教育體系革新
以高校教育為主要載體的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級中學教育基礎上實施的專業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專業性的特定人才。建國60周年以來,我國高校教育體制進行了數次改革,然而我國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滯后性始終是我國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瓶頸"。(《高等教育學》)結合我國近年來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我國高校教育體制的滯后性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高校招生培養體制的"滯后性",二是高校管理體制的滯后性,三是學科設置的滯后性。
這些"滯后性"因素導致高校學生培養、行政管理、教學科研等對應部門無法順暢地執行相應功能,更不能很好地實現最優化協同。
近年來,以復旦大學為前瞻的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力試行大類招生制度,2011年起上海大學也將實行重大改革:高考后按大類招生,學生進校時無"專業身份",入讀一年后才確定專業志愿,學校則發揮"經濟杠桿"作用統一調控,這一引入"市場機制"的招生培養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招生培養體制的"滯后性",吹響了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號角,高校教育逐步實現向"嵌入式"教育的過渡。
"嵌入式"這一新的現代名詞源于一種執行獨立功能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其核心是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因為有限的存儲空間及市場需求產生的軟硬件協同的codesign設計方法,隨著IT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所有帶數字接口的設備都涉入其中,包括電子芯片、器件、存儲器中的軟件等,軟件代碼緊湊化。(《嵌入式應用與開發》吳延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高校教育時間上的有限性與空間上的局域性要求高校教育在堅持畢業生為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服務的就業體制基本策略下,強調"軟硬件協同"進行改革,進入"嵌入式"教育的時代,這一教育時代的特點就是以經濟建設社會需求為導向,平衡高校硬件管理體制與軟件管理體制之間的關系,使其既相對執行獨立功能又達到相互協同,從而實現高校教育系統的最優化。
高校實行大類招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學校"經濟杠桿"與"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進行"嵌入式"教育,大類招生既體現了專業的市場化,又滿足了學生的專業需求,實現招生體制的最優化。學生不受專業局限的視野,第一年全部接受通識教育,充分了解各專業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學校則根據專業水平、師資力量等測算出各院系可以保證教學質量的招生人數極限,當申請某專業的學生人數高于這一極限時,進行擇優錄取。當申請某專業的學生人數低于極限人數即全部錄取,若選擇人數過低,該專業甚至可能面臨淘汰。對一些較為冷門需加"保護"的基礎學科,學校則啟動"經濟杠桿",通過全額獎學金等方式鼓勵更多優秀學生入讀。
在招生體制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同時,高校學生培養模式的改革一觸即發。在社會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大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強調利己主義和主體意識;受西方文化與道德觀念影響,心理生理仍處于發展期的大學生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沖擊和偏激價值觀的同化。在新形勢下德育工作必須具備人本性與開放性兩大特點,對傳統培養模式的"滯后性"進行改革和創新。大學生個性的發展包括能力、氣質與性格三個主要方面,"嵌入式"教育模式改革就是要結合時代特征,以人為本,從指導思想、方法、結構等方面進行改革。首先,從教育的指導思想上,要推行以學生為本,廢止傳統的家長式和保姆式;從教育方法上,要推行因材施教,形式多樣化教育,廢止傳統的居高臨下式的說教;從教育方法的結構上,從說理傳授為主指導學生逐漸形成學生的自我概念、自我評價與自我監督管理,從而指導學生進行職業人生規劃。
行政體系革新的財政考慮
一、從財政的視角看行政機構改革的必要性
只要有國家存在,有關政府行政機構改革的問題,無論是對財政理論研究來說,還是對財政管理實踐來說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首先,從合理確定政府活動范圍看,政府的活動范圍說到底是一個財政問題。圣經上有一段故事,說是古代以色列人沒有國王,他們便請求神給他們派一位國王。神說:“有了國王他就會拿走你們的一部分財富,你們要國王做什么呢?”以色列人說:“即使如此我們也要,因為我們要國王帶領我們去作戰,要他為我們的糾紛進行仲裁。”這個故事說明:人們在一定區域內的社會中生活就離不開具有最高權威的管理機構——政府。有了政府,政府就要同社會成員分享社會產品,要求政府做的事越多,政府的作用就越大,政府拿走的社會產品也越多。因此,人們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政府,需要政府做些什么?便成為了財政研究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古代以色列人需要政府僅僅是為了帶領他們打仗和進行仲裁,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需要政府承擔國防和治安這兩大基本的職能。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發現需要政府所做的事遠遠不止這些。政府的職能在不斷擴大,政府的機構在不斷增加。怎樣的政府職能設計才是合理的呢?從亞當•斯密的古典財政理論到現代的財政理論,無不把合理確定政府活動范圍作為財政研究的基礎。斯密根據市場經濟發展初期的要求,提出了“廉價政府”的理論;主張國家干預的現代財政理論,認為應在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上,針對市場缺陷來確定政府職能;我國的社會主義財政理論則根據計劃經濟由政府直接進行資源配置的要求,提出了政府財政應在再生產的分配(包含收入分配與資源配置兩種含義,即:生產成果的分配和生產條件的分配)環節中起主導作用并直接制約著生產、交換和消費的理論。在不同的理論指導下所確定的政府活動范圍和建立起來的政府職能機構是會有明顯不同的。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政府活動范圍的確定和相應的行政機構的設置,必須同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和社會成員對政府的要求相一致。這便是財政學中關于合理確定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比例關系的理論,比例協調則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比例不協調則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就我國而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市場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然而我國政府的行政機構設置卻還保留著許多計劃經濟的痕跡,許多管理部門無論是對國有企業的機制轉換,還是對市場經濟的運行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都造成了過多的干預。因此我國這次行政機構改革的首要目標就是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要求去重新調整和設計政府的各職能部門,以建立起一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相協調的政府行政體系。
雖然,人們可以從理論上去論證政府的活動范圍,政府的行政機構可以根據社會經濟的客觀要求去設置。然而古往今來,人們看到的卻是政府行政機構不斷擴張的事實。無論是中國封建時代的國家政府還是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的國家政府概莫能外。就連當年的革命根據地政權也進行過“精兵簡政”。事實上,政府行政機構的膨脹是具有其必然性的。用現代財政理論研究中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的公共選擇理論來分析,個中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公共選擇理論中的官僚理論認為:政府的行政機構是由大大小小的單位和部門領導所掌握的,他們的利益是通過單位和部門的大小來體現的。機構設置越復雜,越龐大,單位部門可獲得的財政支出越多,單位部門領導的權力也越大。因此官僚的利益與國家政府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政府高層有時出于執政的需要會提出壓縮行政機構的要求,但不久,行政機構又會慢慢膨脹起來。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來約束行政機構的膨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就成了現代財政理論研究和財政管理中的長期的課題。一位美國的財政研究人員曾說,本世紀以來,美國的各種管理制度中改革最多的就是關于政府會計和預算管理方面的制度,而改革的目的之一,則正在于通過完善財政預算約束機制來控制行政機構的膨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出現了行政區劃升級風,縣要升級為市,縣級市要升級為地級市,省直轄市要計劃單列或升級為國家級的直轄市。升級的理由當然是多種多樣的,但這些理由的背后,卻有更為明確的利益動機,行政區劃的升級必然會有相應的行政機構升級,每一位行政干部的行政級別都會隨著行政區劃而提高,這種待遇的提高比起靠自己的多年苦干來晉升自然要容易得多。行政區劃升級和行政機構及干部的行政級別提高后,機構膨脹也就隨之開始,增加辦事機構和人員,增加辦公樓和住房,增加車輛和提高用車標準,各種各樣的利益也就得到了滿足。
然而企業負擔也因此而加重,財政困難也因此而加深。今天,面對著企業在資產重組的過程中,大量工人下崗的現狀,我們如果再繼續維持龐大的行政機構,是必然會激化社會矛盾的。因為財富創造者的減少和財富消耗者的增加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種災難。我們強調這種行政機構膨脹的必然性,并不是說我們的干部都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我們要說明的是:行政機構膨脹有其利益驅動,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是如此。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每一個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都是客觀存在的,而政府部門用各種方式來增加自己利益的動力也是很強的。因此,要控制行政機構的膨脹,就必須有十分有效的制度約束,而財政作為一個國家行政機構支出的提供者,應該成為行政機構膨脹制度上和財力上的約束者。然而,我國行政機構的擴張往往不受財政的約束,這主要同財政的權限有關,財政沒有高于行政機構的權力,當然,財政也不可能具有高于同級行政機構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財政預算對政府或行政機構的約束力就大大減弱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預算約束軟化。反觀發達國家,如果政府行政部門不顧預算的約束而強行擴張行政機構的話,這等于自己給自己出難題,因為任何人都無權也無法突破預算,總統或總理也不能例外。一旦出現預算經費緊張,唯有壓縮支出減少政府開支。在法制比較完善的發達國家,政府行政部門因經費不足而減少活動甚至關門的事時有發生,這就是硬的預算約束。而我國的情況卻是,半年發不出工資,也不必裁減一個人,再貧困的地區,行政機構也會膨脹,財政局長到處借錢發工資,也不能精簡機構。
當然,如果任何渠道都無法為行政機構的膨脹提供資金,機構的膨脹也是難以成為事實的。但是,我國的行政機構膨脹卻可以從非財政渠道籌集到資金,這就為行政機構的擴張創造了條件。作為一個行政機構,自然就有相應的行政權力,只要將這些行政權力加以適當的運用,就可以進行創收。事實上,很多地方特別是貧困地區,財政往往只能撥給行政部門所需經費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則讓行政部門自己通過創收來解決。這種創收的能量實際上是相當大的,據粗略的統計,我國目前的預算外收支幾乎可以與預算內收支并駕齊驅。如此龐大的資金規模,有相當一部分就進入了行政機構,對行政機構的膨脹產生了促進作用。用這種方式支撐行政機構的擴張,社會經濟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更大了,這種不規范的資金收支,一來形成了企業新的負擔,相當于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大了企業成本,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生了一種阻礙作用;二來由于收支缺乏監督,為部分領導干部或人員貪污腐敗提供了方便,預算外收支的膨脹,非但不能使財政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還會刺激行政機構的進一步膨脹,給財政造成新的負擔。
城鄉統籌下財政體系革新路徑
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財政問題的重要性
城鄉統籌發展是指改變“城市工業、農村農業”的二元思維方式,將城市和農村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統一協調,全面考慮,樹立工農一體化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以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為總目標,以發展的眼光,統籌的思路,解決城市和農村存在的問題。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也將“統籌城鄉發展”放在“五統籌”的第一位,可見統籌城鄉發展,是實現城鄉共同繁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面臨著鞏固政權、發展工業的緊迫任務,需要巨額資本投入,在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下,其結果只能導致計劃經濟體制,以高度集中的資源配置制度,強化政權的經濟能力,實現經濟跳躍。但是,“傳統計劃經濟以人為方式推進工業化進程,其實質是工業剝削農業”(何帆,1998),據測算,僅僅國家通過工業產業價格“剪刀差”政策剝奪農民的權益每年就有200億元左右。計劃經濟體制實現的結果,國家的經濟能力僅僅能夠安排少數人(市民)在城市先進部門就業,僅僅能夠建立少數人(市民)的福利保障體系。這便是我國“城鄉分治”治國方略起源的財政根源。
計劃經濟體制和“城鄉分治”治國方略一旦起步,農村落后于城市便成為必然,城鄉差別不但不會縮小反而逐步擴大。近年來,“城鄉分治”問題雖然受到政府重視,但由于舊的財政體制和政策壁壘的極大慣性,偏向工業和城市的經濟社會政策并沒有得到完全的矯正,國民收入分配再分配仍向工業和城市傾斜。
我國長期以來的“城鄉分治”局面,其主觀原因在于長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及社會經濟資源人為配置的城市偏好、工業偏好和市民優先。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國家長期實施“城鄉分治”(不統籌)政策,其深層邏輯又是財政問題。
現行的財政政策已經成為一種體制性障礙,城鄉分割的財政體制極大的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嚴重影響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城鄉統籌的協調發展。前財政部長項懷誠曾經告誡:“要善于從財政觀察全局,從全局貫徹財政,從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中研究和把握財政問題,發揮財政的導向和點睛作用”(項懷誠,1999)。因此,只有統一城鄉財政體制才能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切實保護農民的自身利益,保障農業和農村的快速發展,真正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本文將從財政政策的角度分析探討改革城鄉統籌發展的財政體制。
貨幣體系革新觀點及策略
一、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原因
國際貨幣體系歷經百余年艱苦探索形成今日之格局,其中不乏智慧閃耀之處,但總體看依然積弊叢生無法令人滿意,甚至多次成為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制度性根源。
(一)美元危機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直接誘因。一百多年來,美國依靠世界頭號政治、經濟和軍事強國的地位,在全球貿易結算體系中使美元一直保持儲備貨幣的地位。在應對這一次全球金融危機中,美國為刺激國內經濟發展,濫發美元,導致美元持續貶值,使中國及世界各外幣持有國財富縮水,引發了以中國為首的世界各國要求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強烈呼聲。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是不平等的,美國是儲備貨幣的最后提供者,如果美元嚴重貶值,全球經濟可能會面臨失控的風險。美元的泛濫必將導致世界對美元價值信心的喪失。
(二)世界經濟失衡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重要因素。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后,金融資本的跨境流動呈現出獨立運動態勢,越來越脫離實體經濟,貨幣供給量的增長也不再受到實體經濟增長的約束,國際資本流動增長率要遠遠高于同時期的國際生產增長率和國際貿易增長率,使得全球金融資本總量急速膨脹并遠遠超過實體經濟總量。隨著東亞地區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崛起和對外貿易量的不斷擴大,必然要求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美元能夠以更大的幅度增加供給以滿足資本需求。大量的國際資金流向了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相關國家的順、逆差規模擴大,全球經濟進一步失衡。同前幾次國際經濟失衡相比較,本次經濟失衡程度更大、范圍更廣,且順差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美國成為了逆差的主要承擔國。全球經濟失衡中貿易逆差國是美國,而順差國卻隨著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轉移在不斷變化:由日本、韓國轉移到中國、東南亞,進而向南亞、非洲和南美洲國家轉移。貿易順差的背后是作為國際貨幣的美元源源不斷地從美國流出,流入到相應的順差國。此次席卷全球的美國金融危機正是暴露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經濟危機的恢復過程也是對現行貨幣體系內在缺陷的自我完善過程。
(三)美國金融危機使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自20世紀90年代“東南亞金融危機”、“墨西哥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社會就對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提出了各種方案,面對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有人提出重塑“布雷頓森林體系”(特里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新定位。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世界范圍的金融危機引發了各國對當前貨幣體系的思考。首先,美元霸權地位助長了此次金融危機。這次金融危機發生后,人們普遍認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的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助長了美國的過度負債和過度消費,而后者又助長了本次金融危機。其次,歐盟期待通過改革提升歐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基于這一戰略,2008年11月,法國總統薩科齊反復強調有必要改革美元獨霸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再次,在現有美元儲備貨幣體制下,中國等外匯儲備大國面臨美元貶值的風險,因此這些國家希望建立健全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谝陨蠋追矫娴囊蛩?,一些學者和一些國家政府紛紛要求改革現有的國際貨幣體制。
二、國際上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不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