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理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7 17:16: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睡眠理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黃帝內經中睡眠理論論文
【摘要】對《黃帝內經》關于睡眠的生理機制,睡眠發生病變的病機,導致“臥不安”“目不瞑”“多臥”等病變常見的臟腑、經絡病變,以及對于“目不瞑”“不得臥”“多臥”等病變的治則、治療方劑、針刺治法等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關鍵詞】《黃帝內經》;睡眠理論;生理機制;病機;治則;治法
在《黃帝內經》的多個篇章中可見關于睡眠的闡述。其對于睡眠的描述,多稱之為“臥”“目瞑”;對于其病變則多描述為“不得臥”“目不瞑”“嗜臥”“臥不安”“多臥”等。把《黃帝內經》中有關睡眠的散論集中起來,就發現其對睡眠有深入的認識并已經進行了理論闡述。對于睡眠的生理機制,睡眠發生病變的病機,導致“臥不安”“目不瞑”等病變常見的臟腑、經絡病變,以及對于“目不瞑”“不得臥”等病變的治則、治療方劑、針刺治法等進行了詳盡的論述。現就《黃帝內經》中的有關內容分論如下:
1睡眠的生理機制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現象,《黃帝內經》認為睡眠的生理機制與衛氣的循行有密切關系。認為衛氣的正常運行規律是晝行于陽夜行于陰。而目的開合由蹻脈所司,《靈樞·寒熱病》論述:“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于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蹻脈盈虛又取決于衛氣的運行。《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中指出:“衛氣行于陰二十五度,行于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正是衛氣的這種運行規律使得人體的衛氣在夜間運行于陰分,陰氣盛,故產生睡眠;白晝行于陽分,陽氣盛,故人體處于清醒狀態。
在《營衛生會》篇中又對老人與壯年人的睡眠狀態的不同進行了論述,也認為與衛氣的運行有關,指出老年人夜間不能熟睡,壯年人白天精力充沛而夜晚熟睡是因為“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藏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黃帝內經中睡眠理論研究論文
【摘要】對《黃帝內經》關于睡眠的生理機制,睡眠發生病變的病機,導致“臥不安”“目不瞑”“多臥”等病變常見的臟腑、經絡病變,以及對于“目不瞑”“不得臥”“多臥”等病變的治則、治療方劑、針刺治法等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關鍵詞】《黃帝內經》;睡眠理論;生理機制;病機;治則;治法
在《黃帝內經》的多個篇章中可見關于睡眠的闡述。其對于睡眠的描述,多稱之為“臥”“目瞑”;對于其病變則多描述為“不得臥”“目不瞑”“嗜臥”“臥不安”“多臥”等。把《黃帝內經》中有關睡眠的散論集中起來,就發現其對睡眠有深入的認識并已經進行了理論闡述。對于睡眠的生理機制,睡眠發生病變的病機,導致“臥不安”“目不瞑”等病變常見的臟腑、經絡病變,以及對于“目不瞑”“不得臥”等病變的治則、治療方劑、針刺治法等進行了詳盡的論述。現就《黃帝內經》中的有關內容分論如下:
1睡眠的生理機制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現象,《黃帝內經》認為睡眠的生理機制與衛氣的循行有密切關系。認為衛氣的正常運行規律是晝行于陽夜行于陰。而目的開合由蹻脈所司,《靈樞·寒熱病》論述:“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于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蹻脈盈虛又取決于衛氣的運行。《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中指出:“衛氣行于陰二十五度,行于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正是衛氣的這種運行規律使得人體的衛氣在夜間運行于陰分,陰氣盛,故產生睡眠;白晝行于陽分,陽氣盛,故人體處于清醒狀態。
在《營衛生會》篇中又對老人與壯年人的睡眠狀態的不同進行了論述,也認為與衛氣的運行有關,指出老年人夜間不能熟睡,壯年人白天精力充沛而夜晚熟睡是因為“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藏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廣告傳播睡眠效應管理論文
在傳播學受眾研究的進程中,關注說服方式對受眾態度改變的有效性,亦即尋找增進傳播效果的魔力要素,是自經驗-功能學派以來一直令人感興趣的論題。今天的商業廣告傳播,人們對廣告效果的期待,與早年盛行的“魔彈論”很相似,但結果卻難遂人愿。這使我們有必要對當今廣告傳播效果研究做出新的理解和思考。睡眠效應便是這樣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睡眠效應,是指信源可信性影響下的傳播效果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的現象。也就是說,傳播結束一段時間后,高可信性信源帶來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帶來的負效果卻朝向正效果轉化。有人也稱此現象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①
睡眠效應被系統地研究始于社會心理學卡爾·霍夫蘭。他在1946—1961年期間,與合作者們就傳播和態度的改變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即耶魯計劃),并于1953年出版了《傳播與說服》一書。②在涉及傳播者的可信性問題時,他們的假設是:不同可信度的信源將影響受眾對傳播內容的感知和評價方式,也影響受眾的意見和態度改變的程度。
霍夫蘭和衛斯(Weiss)設計了一個系列實驗,對兩組大學生進行完全相同的傳播,傳播內容涉及4個話題。對一組對象說明這些內容來自高可信性的信源,而對另一組對象則告知來自低可信性的信源,并對每個話題的觀點都使用正反兩個版本。研究者分別于傳播前、剛結束時和結束一個月后對被試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首先確認了被試對象對信源可信性高低的觀點與研究者是一致的。隨即發現,被試對象對來自低可信性信源的信息內容,被評價為“不公正”、“不合理”,這一點驗證了研究的假設。但是,4周后再次調查時,卻發現高可信性信源帶來的傳播效果降低了,而低可信性信源的效果卻在上升,甚至最初的負效果正轉化為延遲的正效果。于是,霍夫蘭最終的結論是,信源對傳播效果的影響,在即時效果上更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差異逐漸縮小。也就是說,從長遠看,不管受眾感知的信源如何,他們從傳播中得到的信息內容是一樣的,信源可信性的影響僅限于受眾對傳播的接受動機。這即是所謂的睡眠效應。
對于廣告效果,人們寄希望于傳播過程中向消費者施加魔彈般的影響力,擊中受眾的購買欲望。富有影響力的手段就包括借助高可信性的信源。有名望的媒體和有吸引力的代言人,都成為廣告主選擇的上策,但結果的卻是亦喜亦憂,其中不乏睡眠效應的表現。
現象之一,重金打造的名人廣告,起初確實創造了轟動效應,極大地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廣告主采用此策略,受眾開始出現了見怪不驚的“審美疲勞”,不再相信“聽我的沒錯”式的簡單告知。況且,信息超載環境下的受眾早已變得忙碌而又健忘,名人廣告見多了,難免張冠李戴起來。這樣,就使得廣告不得不靠不斷地重復來強化效果。同時,廣告主選擇聲望高的媒體,也是看中了其受眾接觸率高和可信性高,但廣告看多了,受眾也會將媒體內容與廣告分離,其廣告投入換來的并不是一勞永逸的效果。
睡眠障礙中醫臨床診療探究論文
關鍵詞:睡眠理論;睡眠障礙;心神;營衛
摘要:睡眠是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內容,對睡眠的研究由來已久。早在秦漢之際,在我國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睡眠理論的內容,相關論述涉及睡眠的生理機制、睡眠障礙的病因病機和病癥分類以及癥狀描述等多方面內容,形成了陰陽睡眠理論、營衛睡眠理論和五臟睡眠理論,為后世醫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從人類發展史上看,在很長的時期,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這樣的方式生存,很大程度上是限于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是出于無奈,最初也許沒有人去注意為什么天亮了人會醒來,天黑了人要睡覺,但也由此適應了自然變化規律,正是這種與晝夜更替和諧的痛寐節律為人類自身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睡眠是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內容(在此不談及其他生物的睡眠),與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良好的睡眠不僅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機體功能活動正常的寫照。我國歷史上不同時代對睡眠有不同稱謂,先秦多稱“寐”、“寢”、“膜”,為其前后的文獻廣泛應用。《黃帝內經》除沿用以上稱謂外,以“臥”表達睡眠之義的情況比較多,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即屬此種情況,早在馬王堆醫書《十問》中就有“一昔(夕)不臥,百日不服”的論述。漢代以后慣稱“睡”或“眠”,以單音詞形式表達,“睡眠”一詞以合成詞形式表義最早見于翻譯后的漢文佛經,南朝慧影《智能疏》:“凡論夢法,睡眠時始夢。如人睡眠中夢見虎威號叫,覺者見其如其夢耳。”《黃帝內經》對睡眠有獨到的認識,并形成了中醫學睡眠理論的基本框架,內容涉及睡眠的生理機制、導致睡眠障礙原因及辨證治療等。西醫學關于睡眠有抑制擴散學說、中樞學說和睡眠物質三大學說。巴甫洛夫以大腦的興奮與抑制論述覺醒與睡眠,睡眠是人體的抑制擴散狀態。之后神經生理學家們,從動物實驗認識了睡眠中樞。又有對激素和神經遞質的系統研究,以及在上世紀80年代,睡眠研究者從尿中提取出“尿核貳”,該物質有引發睡意的功能,被稱為睡眠因子或睡素。這種睡眠因子,既能促進睡眠,又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事實證明,人在發燒生病時,睡眠因子分泌增加故睡眠量也隨之增加,使人體白細胞增加,吞噬細胞活躍,免疫功能和肝臟解毒功能增強,體內代謝速度加快,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故爾有人稱睡眠是治病良藥。總之,睡眠這一十分平常的生理現象的確涉及諸多復雜的因素與機制,較之西醫學而言中醫學睡眠理論獨具特色。
一、睡眠的生理機制
中醫睡眠理論認為睡眠是以神的活動為主導,營衛之氣的陰陽出人為機樞,五臟藏精化氣為基礎的整體生理過程。
中醫學睡眠概念的特征
從人類發展史上看,在很長的時期,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這樣的方式生存,很大程度上是限于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是出于無奈,最初也許沒有人去注意為什么天亮了人會醒來,天黑了人要睡覺,但也由此適應了自然變化規律,正是這種與晝夜更替和諧的痛寐節律為人類自身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睡眠是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內容(在此不談及其他生物的睡眠),與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良好的睡眠不僅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機體功能活動正常的寫照。我國歷史上不同時代對睡眠有不同稱謂,先秦多稱“寐”、“寢”、“膜”,為其前后的文獻廣泛應用。《黃帝內經》除沿用以上稱謂外,以“臥”表達睡眠之義的情況比較多,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即屬此種情況,早在馬王堆醫書《十問》中就有“一昔(夕)不臥,百日不服”的論述。漢代以后慣稱“睡”或“眠”,以單音詞形式表達,“睡眠”一詞以合成詞形式表義最早見于翻譯后的漢文佛經,南朝慧影《智能疏》:“凡論夢法,睡眠時始夢。如人睡眠中夢見虎威號叫,覺者見其如其夢耳。”《黃帝內經》對睡眠有獨到的認識,并形成了中醫學睡眠理論的基本框架,內容涉及睡眠的生理機制、導致睡眠障礙原因及辨證治療等。西醫學關于睡眠有抑制擴散學說、中樞學說和睡眠物質三大學說。巴甫洛夫以大腦的興奮與抑制論述覺醒與睡眠,睡眠是人體的抑制擴散狀態。之后神經生理學家們,從動物實驗認識了睡眠中樞。又有對激素和神經遞質的系統研究,以及在上世紀80年代,睡眠研究者從尿中提取出“尿核貳”,該物質有引發睡意的功能,被稱為睡眠因子或睡素。這種睡眠因子,既能促進睡眠,又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事實證明,人在發燒生病時,睡眠因子分泌增加故睡眠量也隨之增加,使人體白細胞增加,吞噬細胞活躍,免疫功能和肝臟解毒功能增強,體內代謝速度加快,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故爾有人稱睡眠是治病良藥。總之,睡眠這一十分平常的生理現象的確涉及諸多復雜的因素與機制,較之西醫學而言中醫學睡眠理論獨具特色。
1睡眠的生理機制
中醫睡眠理論認為睡眠是以神的活動為主導,營衛之氣的陰陽出人為機樞,五臟藏精化氣為基礎的整體生理過程。
中醫理論中神的含義較為復雜,本文提及的神主要指五臟所藏之神,即心之神一神、肝之神一魂、脾之神一意、肺之神一魄、’腎之神一志。睡眠以脾腎意志為基,心神的自覺意識內斂為主導,肝魂隨之潛隱,肺魄失出人之機,則精神活動減弱乃至停止、各種感覺與運動反應遲鈍,進人睡眠狀態。在睡眠狀態下,心神屈藏止息,魂魄相合而安寧,魂不游蕩而無夢,魄處其舍而形靜。《莊子·齊物論》:“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
營衛之氣的陰陽出人為睡眠之機樞,《靈樞·口問》云:“衛氣晝行于陽,夜半則行于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氣盡,陰氣盛,則目螟;陰氣盡而陽氣盛,則痞矣。”《靈樞·營衛生會》云:“衛氣行于陰二十五度,行于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靈樞·衛氣行》:“天周二十八宿,……房昴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昴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晝日行于陽二十五周,夜行于陰二十五周,周于五藏。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于目,目張則氣上行于頭,……。”岡五臟主氣化。睡眠的各種神志信息由營衛氣血載負運轉,而營衛氣血的生成、運行與五臟密切相關。只有五臟氣化和調,營衛氣血充實、升降出人有序,才能使氣順神靈,睡眠以時而沉酣。故肝之藏血疏泄生發氣機、心脾之化營生血、肺之主氣行營衛、腎之主水蒸騰津液,以及肝脾調和、肝肺升降相因、肝腎藏泄適宜、心腎水火相交、脾腎先后天互養等,對睡眠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有著重要的生理意義。
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研究
摘要:睡眠質量問題是影響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成年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近期研究表明,醫學實習生存在睡眠質量問題。一些研究對睡眠質量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索,發現學習壓力、人際關系、作息時間的改變和就業壓力等是影響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的主要因素。基于近年來關于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的研究發現,本文對當前醫學生睡眠質量現狀和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進行概述。
關鍵詞: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影響因素
睡眠質量問題是影響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成年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1],一項針對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10國的調查研究發現,社區患者的失眠患病率為32.6%[2]。醫學生由于職業的特殊性,需要面臨長期高強度的臨床知識學習、臨床實踐壓力(如夜班、多變而緊張的工作氛圍)以及生活抉擇等,會產生顯著的心理壓力,引起睡眠不良[3-5]。國內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約有20%~32%的醫學實習生存在睡眠問題[6-8],同時醫學實習生睡眠障礙發生率要顯著高于醫學非實習生[9-10]。大量證據表明,良好的睡眠質量對神經認知和神經運動具有改善作用,可以提高生理和心理健康[11]。任何未被發現的睡眠問題都可能產生心理壓力,對醫學生的個人健康以及整個醫療系統產生潛在的不良影響[12]。因此,本文對近年來關于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概述,為改善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提供一定科學依據。
1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現狀
匹茲堡睡眠質量問卷(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是目前國內外評價睡眠質量最常用的測評工具[13]。張莉等[7]在廣州對146名實習護生(專科60人,本科86人)的調查發現,護士實習生PSQI總分為6.27±2.99,以PSQI≥7作為睡眠質量差的標準,31.5%的實習護生睡眠質量較差。其他研究多以PSQI≥8作為睡眠質量差的標準,如曾祥英[14]對廣州本科實習護生的調查發現,58%的本科實習護生睡眠質量較差(睡眠質量總分6.57±3.02)。可能受到研究樣本及評價方法的影響,導致兩研究結果差別較大。四川的1項研究發現,19.26%的實習護生存在睡眠質量問題,顯著高于非實習生(7.11%,t=2.731,P<0.05),實習生PSQI總分為7.18±2.02[9]。而楊麗君等[6]對拉薩地區的臨床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進行研究,結果顯示,PSQI總分為6.02±2.75,25%的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較差。國內的研究普遍認為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受到學業及就業壓力、人際關系、作息時間改變包括上夜班等主要因素的影響。印度1項調查發現,醫學實習生的PSQI得分為4.76±2.36,明顯低于國內研究結果,該研究同時發現與醫學生相比,實習生和臨床研究生失眠和嗜睡問題更嚴重[11]。與進入臨床前相比,臨床實習后,醫學生白天更易嗜睡,那些報告有睡眠不良和心理壓力的學生也更易白天嗜睡[15]。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評價結果可能因為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準而有差異,也可能受到樣本基線資料如地區、年齡、性別、專業等因素的影響,也受到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影響[1]。但是,本次研究發現,醫學實習生存在睡眠問題比較普遍,而且存在白天嗜睡或者失眠等問題,關于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現況還需要進行大樣本、多地區的綜合研究予以評價,為改善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2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主要影響因素
睡眠障礙護理研討論文
[摘要]睡眠可以保護大腦免受內外各種刺激的影響并可使興奮與抑制過程恢復平衡,調整大腦功能,促使健康的恢復。精神患者由于大腦機能失調,生活推動政黨規律,很多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由于睡眠的障礙導致疾病的惡化,因此保證患者的充分睡眠應引起一定重視。
[關鍵詞]睡眠障礙;護理;臨床表現
1睡眠障礙在臨床的表現
1.1失眠是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其表現有入睡困難,亦稱“起點失眠”;早醒,謂之“終點失眠”;“睡眠持續困難性失眠”,表現睡淺多夢。
1.2夜驚多見于兒童,發生于入睡后15min~30min,患兒于睡眠中突然驚起,緊張激動,兩眼直視,驚叫啼哭,心率快,不能被喚醒,發作后入睡,醒后多不能回憶。
1.3夢言和夢行夢言表現為熟睡中說話、唱歌或哭笑。多見于神經質兒童或具有遺傳素質的成人。夢行表現為突然從床坐起,表情呆板,問之不答,可做些簡單刻板動作等,有的也可有復雜運動如挑水、切菜等,但事后均自動入睡。
兒科護理人員睡眠質量調查探析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兒科護理人員的睡眠質量。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法對醫院的92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將兒科的46名護理人員設為觀察組,其他科室的46名護理人員為對照組。采用問卷和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定量表進行調查。結果:觀察組的平均PSQI得分為(8.12±1.84)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32±1.76)分(P<0.05)。觀察組每月夜班天數為8~15d,明顯高于對照組的0d(P<0.05);職稱越高睡眠問題越嚴重,觀察組護士、護師及主管護師的PSQI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兒科護理人員廣泛存在夜班天數多、睡眠質量差的問題,為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干預。
關鍵詞:兒科;護理人員;睡眠質量
兒科是醫院中極其重要的部門,因患者多為自我表達能力較差的嬰幼兒,且家屬情緒焦慮,護理難度較大,對護理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其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抗壓能力。因兒科護理人員工作強度相對較大,精神長期處于應激狀態,加上三班倒,易導致睡眠質量發生問題[1]。充足的睡眠是保障人體功能正常運轉的重要因素,睡眠障礙不僅影響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還會對其心理產生影響,導致其出現煩躁不安、精力下降、記憶力下降等問題,直接影響護理質量,為此本文就兒科護理人員的睡眠質量進行了相關調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7年12月~2018年4月隨機抽取醫院兒科護理人員46名為觀察組,另隨機抽取其他科室46名護理人員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參加;在職兒科護理人員,且已獲得相關執業資格;在兒科工作1年以上。排除實習或進修的護理人員。觀察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1~48歲;護士20名,護師19名,主管護師7名;本科學歷及以上15名,大專學歷24名,中專學歷7名。對照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2~46歲;護士21名,護師18名,主管護師7名;學歷為本科及以上14名,大專學歷24名,中專學歷8名。兩組人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1.2方法。采用自制基本資料調查問卷調查護理人員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每月值夜班天數等。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定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中文版調查護理人員的睡眠質量,包括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質量、睡眠障礙、睡眠效率、日間功能及安眠藥物使用情況七個方面,采用0~3分等級評分制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差,各領域得分之和為PSQI總得分。若總分7分以上說明護理人員存在睡眠質量問題[2]。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的平均PSQI得分、不同職稱者的PSQI得分和護理人員每月夜班天數。1.4統計學方法。選擇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χ±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值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探索心血管患者睡眠障礙護理措施
【摘要】優質的睡眠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是相當重要的,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此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本文通過對于影響患者睡眠的原因進行逐個分析并探討其護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情況。
【關鍵詞】心血管患者;睡眠障礙;護理
睡眠障礙是失眠癥的主要表現,可為初段失眠(入眠困難)、中段失眠(睡眠淺、易醒)、末端失眠(早醒),也可為多夢、惡夢、無睡眠感、睡后不解乏等,上述癥狀亦可混合存在。睡眠障礙是住院患者的常見癥狀,尤其是剛入院的患者更為明顯,住院患者由于疾病、環境、心理、社會等因素的作用,常出現睡眠障礙,它既影響患者精神和體力的恢復,也影響疾病的康復,嚴重者可導致病情加重,延長住院時間。現就影響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的相關因素加以分析,并探討相應的護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促進疾病康復。
一、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對2009年06月-2100年06月入住本科并排除長期失眠、腦血管疾病等非危重患者并自愿合作的200例患者進行了調查,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齡52-86歲,平均68.6歲;退休63例,離休123例,在職14例;冠心病108例,高血壓72例,風濕性心臟病7例,病竇綜合征5例,心力衰竭4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先天性心臟病2例;平均住院18天;睡眠障礙的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入睡困難:從想入睡到實際入睡時間>1h者100例,占50%;不能熟睡:有輕微響聲刺激便醒來,一夜中醒來2次以上者52例,占26%;早醒:早晨覺醒時間比以往正常時間提前2h以上,醒來即不能再度入睡者28例,占14%;睡眠時間縮短:雖有充裕的時間,一夜合計睡眠<5h者12例,占6%;晝夜顛倒:白天昏昏欲睡,夜間保持清醒狀態8例,占4%。
1.2研究方法:采用訪談式睡眠調查法(包括上床時間、入眠所需時間、夜醒次數、再入眠所需時間、晨睡時間、是否服用安眠藥物及種類劑量、心理狀態、不能入睡和夜醒的原因、次日主觀感受)和采用李建明編制的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標準,調查時間為患者入院后的4-8天。調查組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采用面對面調查。
淺談心血管病人睡眠護理應對策略
摘要:優質的睡眠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是相當重要的,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此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本文通過對于影響患者睡眠的原因進行逐個分析并探討其護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情況。
關鍵詞:心血管患者;睡眠障礙;護理
睡眠障礙是失眠癥的主要表現,可為初段失眠(入眠困難)、中段失眠(睡眠淺、易醒)、末端失眠(早醒),也可為多夢、惡夢、無睡眠感、睡后不解乏等,上述癥狀亦可混合存在。睡眠障礙是住院患者的常見癥狀,尤其是剛入院的患者更為明顯,住院患者由于疾病、環境、心理、社會等因素的作用,常出現睡眠障礙,它既影響患者精神和體力的恢復,也影響疾病的康復,嚴重者可導致病情加重,延長住院時間。現就影響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的相關因素加以分析,并探討相應的護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促進疾病康復。
一、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對2009年06月-2100年06月入住本科并排除長期失眠、腦血管疾病等非危重患者并自愿合作的200例患者進行了調查,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齡52-86歲,平均68.6歲;退休63例,離休123例,在職14例;冠心病108例,高血壓72例,風濕性心臟病7例,病竇綜合征5例,心力衰竭4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先天性心臟病2例;平均住院18天;睡眠障礙的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入睡困難:從想入睡到實際入睡時間>1h者100例,占50%;不能熟睡:有輕微響聲刺激便醒來,一夜中醒來2次以上者52例,占26%;早醒:早晨覺醒時間比以往正常時間提前2h以上,醒來即不能再度入睡者28例,占14%;睡眠時間縮短:雖有充裕的時間,一夜合計睡眠<5h者12例,占6%;晝夜顛倒:白天昏昏欲睡,夜間保持清醒狀態8例,占4%。
1.2研究方法:采用訪談式睡眠調查法(包括上床時間、入眠所需時間、夜醒次數、再入眠所需時間、晨睡時間、是否服用安眠藥物及種類劑量、心理狀態、不能入睡和夜醒的原因、次日主觀感受)和采用李建明編制的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標準,調查時間為患者入院后的4-8天。調查組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采用面對面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