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4 03:56: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批判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批判性閱讀策略培養分析
一、預測文本,培養思維的發散性
預測是指學生根據文章提供的線索,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原有的認知結構對文本內容進行預先推測。在教學中,教師通常利用標題或者相關圖片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預測,即教師利用文章的標題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預測,幫助學生獲取文章體裁、主題和內容等相關的信息。學生在預測過程中,通過審題、判斷、推理和創新等思維活動,增強思維的活躍性,推動理解和辨析能力的發展。如以譯林版高二英語模塊6Unit1Laughterisgoodforyou的readingstand-upforyourhealth一課內容為例,課文的標題分別為:Typesofstand-up,Afamouscomedian,Laughterisgoodforyourhealth。教師讓學生根據標題,對文本內容進行預測。標題分別譯為:有益身心健康的單口喜劇、喜劇的分類、著名的喜劇作家、笑有益健康。通過討論,學生認為,根據三個小標題的內容,確定文章是一篇說明文,其核心圍繞喜劇展開,即文章的內容圍繞喜劇的分類、著名喜劇作家的介紹、喜劇和健康之間的關系等方面進行闡述,而這些預測內容都是學生從標題的含義中拓展出來的。標題成為學生理解閱讀文本內容的線索和方向,為學生閱讀求知做好了鋪墊。在預測中,學生還發現,這三個小標題之間相互獨立,沒有必然的關聯性,在閱讀時可以不遵循邏輯順序,有針對性地分部分閱讀,有利于集中閱讀注意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標題和小標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從中推測出與文本內容相關的信息,并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合理的拓展與想象,推測出更加豐富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培養發散性思維。
二、質疑啟思,深入剖析文本內容
質疑是指學生在閱讀文本過程中,對產生的困惑和疑問展開分析和思考,從中獲取對文本的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通過設問啟思,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學生在分析、討論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評價。這一過程既能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又能讓學生合理地利用批判性思維,將自己的思考引向深處,從而達到批判性閱讀教學的目的。如在教學譯林版高二英語模塊5unit3Scienceversusnature中的readingTheperfectcopy一課內容時,這是一篇科技性的報刊文章,對學生的閱讀水平要求較高,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從文本信息中捕捉到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并對這些觀點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師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克隆這一科學技術,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為此,教師提出以下問題:1.文中有哪些證據證明克隆胚胎是對人類有益的?哪些證據證明克隆胚胎是對人類的不尊重?你如何看待克隆胚胎對人類的影響?2.從文中找到克隆技術在動植物領域所做出的貢獻。教師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從中探尋問題的答案,并生成自己的觀點。學生以問題為驅動,結合文本信息仔細思考,并在生生討論、師生互動中獲取克隆技術的相關知識。在互動中,學生對克隆技術的使用產生認知上的沖突(為什么在植物上使用克隆技術就能造福人類,而在克隆胚胎上就是對人類的不尊重?),由此提出質疑:克隆技術應用在動物或植物上的局限性有哪些?這一問題的提出,無疑將對文本信息的理解提升到了更高的認識層面,深化了學生對文本信息的理解深度,使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維得到鍛煉與提升。
三、評價文本,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評價是指對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等做出價值判斷,它是一個運用標準對事物的準確性、經濟性和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估的過程,也是最為復雜的認知活動之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評價引導學生對文章作者的觀點、寫作意圖、內容、語言表達和篇章結構等進行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形成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總結、創造等批判性思維能力。如在譯林版高二英語模塊6unit2Whatishappinesstoyou?中的readingThesearchforhappiness一課內容的教學中,文章以桑蘭為主人公,介紹了其受傷前和受傷后心情上的變化,都是諸如“高興”“幸福”等正能量的表現。而另一篇類似的文章“Flybacktohappiness”,同樣講述了一位運動員受傷前后的心情,但是卻表現出了“沮喪”“消極”等負面因素,學生根據這兩位主人公表現出的不同“感受”,探尋出現這種差異性結果的根源,并從中分析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的多樣性:主人公文化背景不同、對待生活的態度和認知不同、價值觀不同等。然后教師讓學生就“你更喜歡哪一篇文章?”這一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教師通過對比分析,巧妙地將知識層面的學習上升到思維層面的鍛煉,讓學生在分析、推理、質疑和總結中,將新知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形成新的圖式結構體系,推動了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教師批判性思維能力關系研究
【摘要】本文通過對醫學院校課堂效率和教師批判性(反思性)思維能力的調查,得到了70次課堂共計4826名學生的到課率、好評率、抬頭率等數據和63位教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試結果,經統計分析發現,課堂到課率、抬頭率、滿意率與教師的學歷、職稱、工作年限無關。抬頭率與教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呈強正相關。
【關鍵詞】醫學教師;課堂效率;批判性思維
2017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醫教協同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要求醫學教育以創新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著力培養大批卓越醫學人才。許多從事醫學高等教育多年的學者都認為好的學風是提升醫學教育水平的重要前提。筆者兼職教學督導工作,在督導過程中發現,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是長時間存在的痼疾,表現為學生參與度低,直觀的現象就是聽課時學生不抬頭與老師進行眼神或語言的交流。針對這種現象,有學者認為小班授課并采用基于問題學習法(PBL)、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BL)等課堂教學改革是解決此類問題的良藥,但近年來此類教學改革在地方醫學院校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原因可能是PBL、CBL教學對教學硬件和教師的素養要求非常高,同時也無法納入所有課程。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要想提高課堂效果首先要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反思性思維又可稱為批判性思維,教師的批判性思維教學理念及教學能力極其重要。為了促進醫學教育改革的有效開展,促進教師有效成長,本研究通過一系列的隨堂調查獲取了課堂效率的一些指標:到課率、抬頭率、滿意率。并通過對教師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問卷調查來分析教師批判性思維能力與課堂教學效率之間的關系,力圖證明提升醫學教師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充分提高課堂效率。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時間: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共7個學期。專業:臨床、口腔、藥學、護理。年級:1—3年級。以上共70個班次,每班人數從42到132人不等,共計4826名學生、63位任課老師(有重復聽課)參與了調查。(二)研究方法。1.調查工具與評定方法。滿意率的統計:設不滿意、比較滿意、很滿意三個調查項目,記為1、2、3分,由督導老師和隨機抽取的學生代表(多于10人)現場打分,二者合計大于4為滿意。滿意率=滿意人數/學生代表數。到課率=到課人數/應到課堂人數。抬頭率的計算:以上課第20分鐘為計數時點,統計認真聽課人數。抬頭率=(課堂人數—低頭人數)/課堂人數。教師填寫彭美慈修訂的中文版“批判性思維意向問卷”。2.資料收集方法。每次督導組聽課要完成課堂到課率、抬頭率、對教師滿意率的評價工作,聽課后,向任課老師發放批判性思維意向問卷,并收集任課教師年齡、性別、學歷、職稱、任職年限、課程類別(考試課或考查課)。(三)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19.0軟件建立數據庫,分析各組間總分、各特質的平均數、標準差。設滿意率為應變量Y1,抬頭率為應變量Y2,出勤率為應變量Y3,以教師特征及批判性思維總得分和分項得分為自變量,運用卡方檢驗、秩和檢驗、相關分析對教學質量和教學行為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和描述。
二、結果
小學數學教育批判性思維培養
[摘要]為了革新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文化,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的能力和學生全面的人格,數學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批判性思維就是對某個判斷或算法進行質疑、論證,以期獲得清晰的概念或確定的算法的過程。批判性思維的過程就是基于邏輯性標準、規則標準和事實標準,提出恰當的問題并作出合理的論證。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就要創設開放民主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質疑探究的習慣,同時要讓學生形成公正友好的心態。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小學數學;數學思維;數學文化
批判性思維是為了決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進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維。[1]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批判性思維就是對某個判斷或算法進行質疑、論證,以期獲得清晰的概念或確定的算法的過程。批判性思維的對象是處于待定狀態的概念和算法,批判性思維的目的是形成確定的清晰的概念和算法,批判性思維的過程是反省思維的過程。在思維過程中,批判的合理性依賴于進行反省的準則。
一、為什么培養批判性思維
(一)革新課堂教學文化的需要。傳統的(包括當前)數學教學過程大抵是“記憶—模仿—訓練”的過程。學生學習的過程首先是對新概念的理解識記,然后學習有關新概念應用的例題,最后進行練習。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是受眾,是知識的接受者。在工業化時代,傳統的課堂教學可以最快地最大規模地復制優秀的傳統文化給那部分最適合接受的人。為什么要革新傳統的課堂教學文化?因為“這種文化環境培養的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傾向,而不是積極探尋和評價信息。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思維型教學文化’。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創造一種‘思維文化’。”[2]傳統課堂教學最大的問題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很難同步,因為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成熟程度與教師是不一樣的。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講,學生可以暫時記住教師上課所講內容,或者做下筆記,課后去慢慢消化。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學生可能就稀里糊涂地“體驗”了一節課,而沒有實質性的思維參與。在新型的課堂文化中,記憶加工是建立在批判性思維的基礎上的,學習的材料還得經過精加工的過程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編碼存儲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提倡批判性思維,其目的在于不僅僅把課堂作為借以傳播知識的空間,還把課堂作為生成知識的場域。因此,傳統課堂的“記憶—模仿—訓練”的模式被替換成了“探究—問題解決”的活動模式。(二)探究與創新的需要。對于受教育者的未來生活而言,創新能力是立于經濟社會而不敗的最重要的能力。而創新的能力不是憑空發生,而是建立在對研究對象的一定程度的探究的基礎上,創新是探究的最高形式。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應僅僅停留于知識的傳播,還應包括生成創造知識的探究過程。探究的過程離不了批判性思維。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思維的批判性,就是指思維活動中善于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的智力品質。思維的批判性品質,來自對思維活動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所進行的調整、校正的自我意識;這種批判性的思維品質,在創造性活動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3]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由自然思維產生的概念和算法,其合理性尚不確定,這時候就需要對產生這些概念和算法的條件、材料和思維過程作出評估,進行反思。由此,思維過程從第一層次的自然思維過程進入第二層次的反省思維過程。杜威認為:“反思思維的功能,在于將經驗到的模糊、疑難、矛盾和各種紛亂的情景,轉化為清晰、連貫、確定和和諧的情境。”[4]批判性思維就是反省思維的過程,是對思維的思維。批判的目的并不僅僅停留于質疑和否定,批判的目的在于對探究學習過程中待定的概念和算法進行反思分析論證,從而形成更好的判斷。所以,批判性思維是探究過程的保障,是創新活動的準備。(三)培養全面的人格的需要。批判性思維包括批判的技能,還包括批判精神。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活動。批判性思維對人的培養不僅在于技術能力方面,還著重于人的健康的精神生活,培養學生全面的人格。1.開放謙虛的心態。批判性思維是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對已經形成的判斷和算法進行反省的過程。有的學生過于自信,甚至是盲目,對已經形成的判斷與算法不加審驗,就以為是正確的。這種自以為是的心態不適合探究學習的目的要求。探究性學習有可能在“質疑—討論—再質疑—再討論”的循環中形成合理的結論。為了形成最合理的結論,必須保持一種開放心態,自己質疑并審視自己的思維過程,也可能是接受別人的質疑。2.公正嚴謹的作風。如何對原有的判斷和算法作出質疑,往往從更廣的范圍、更多的角度、更深的層次去考慮所面臨的問題。除了提出質疑,還要能夠有根據地作出推理,進行論證。批判性思維就是要摒棄那種大而化之、不經分析就匆匆定案的作風。3.友善寬容的態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探究性活動是集體完成的,那么在此過程中,如果業已形成的判斷和算法是由別人得出的,在提出質疑的時候,應該公正客觀、有理有據,不能對他人有人身攻擊。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二十一世紀教育四大支柱,其中之一就是學會共處。所以,批判精神本身就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一點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批判性思維的準則
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論文
科學是極富創造性的,其基本態度就是質疑,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批判。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習慣的成長期,良好思維習慣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尋找缺點和進行批判是創造型學生的共同特征。所以,小學數學教學除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最基礎的數學知識外,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各種思維品質中,缺乏批判性是許多學生的共同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那么,如何去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敢于懷疑的膽識
大膽懷疑是創造性中最大的特征,敢于懷疑是獨立思維的第一要素。在學生眼里,書本總是神圣的,是知識的化身,是不可否定的,對老師和書本充滿了崇拜與信賴。這種“唯書是信,唯師是從”的思維定式,是創新發展的思想障礙。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就會失去斷判力,形成盲目認同的惰性,人云亦云,沒有主見。為克服學生思維的盲從性。在教學中,我淡化教師和課本的權威,更多的是提供材料,引發討論,啟發思維,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見解。對敢于提出疑問的同學多給以肯定和贊揚,盡可能多地給這種意識以呵護,即使是錯誤的懷疑也要給以鼓勵,切不可當頭棒喝,把這還處在萌動中的懷疑意識給打死。
如:一節“角的初步認識”的練習課,在圖“”中找出有幾個角時,我裝作認真地數了一遍,然后說:“圖上共有6個角。”大多數同學認同老師的說法,沒有表示異議,而個別學生卻嘀咕開了。我請他們發言,學生激動地說:“老師數錯了!是8個角。”其實,在孩子的天性中都有點批判精神,只是在“師道尊嚴”的壓制下漸漸泯滅了懷疑的個性。我用贊賞的口氣表揚了這幾個學生,并且語重心長地說:“剛才老師講圖上有6個角,很多同學相信了,是吧?老師講的其他話你們也全都相信了嗎?其實老師,書本有時也會犯錯,只要你動腦筋去思考,就能指出其中的錯,。發現錯誤的同學肯定是聰明的孩子。”
在布置練習題時,我常有意插入一兩道不合理的題目,以破除學生頭腦中“老師布置的題目一定能做”的想法。如:“同學們做了32朵紅花,4朵黃花,還剩多少朵?”有的學生就打了個大大的“×”,指出條件與問題沒有關系,要么改成“一共有多少朵花”,要么改成“紅花的朵數是黃花朵數的幾倍”……經常這樣引導和鼓勵,使學生不再輕易相信別人的結論,養成了敢于懷疑的膽識和使學生在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上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心理基礎、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架設善于質疑的梯子
培養數學思維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數學思維的批判性是一種思維品質,它指學生在思維活動中善于估計思維材料、檢查思維過程,不盲從、不輕信。思維的批判性來自學生對思維活動各環節、各方面的調整、校正,即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的“調整”“校正”又來自學生對問題本質的認識。只有深刻的認識、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正確地作出判斷。因此,思維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思維品質。
小學數學思維的批判性,在概括過程中表現為善于精細地估計數學材料,準確選擇推理條件;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推理過程,并能及時調整和校正。在推理過程中表現為善于從不同角度、正反兩方面去理解概念,區分相近概念;善于區別不同的運算法則、定律、性質及其適用的條件;善于發現并指出理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傾向,排除錯誤的干擾。在運算過程中表現為解決數學問題時善于排除無關因素的影響;善于進行辯證地思索與分析,自覺檢查思維過程,自我控制和調整思維方向,對解答結果能自覺作出估計和檢驗。在維理效果上表現為推斷、估計、自學以及對結論與推理過程進行評價的能力較強。
怎樣培養和訓練學生科學思維的批判性?
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形成“自由爭辯”的學風。小學生往往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盲目隨從,這不利于增強思維的批判性。為克服學生的盲從心理,教師有時可故意制造一些錯誤,讓學生去發現、評價。如教學三角形面積,出示左圖,要求學生根據圖中數據用兩種方法求圖形面積(單位:厘米)。學生計算后發現,兩組相對應的底和高求出的面積不相等。這是為什么?教師便引導學生討論,找原因,從而發現,兩條直角邊長度之和等于另一條邊,就不可能組成一個三角形。這樣設計,在審題時即對題目條件的可靠性進行論證,無疑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同時還向學生滲透了“三角形兩邊之和必大于第三邊”的知識。
(附圖{圖})
在運用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著力培養學生“自我反省”的習慣。由于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還不成熟,往往忽視自己的內部心理活動,對自己思維的破綻、錯誤不易注意。因此,在組織練習的過程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反省自己的思維,自覺地表述思維過程,自覺地加以檢驗。另外,進行多項選擇題的訓練,也有利于思維批判性的發展。多項選擇題和其它類型相比,問題提法改變了,題目雖然不大,涉及內容卻很廣,有很多的陷井,要想選出正確的答案,必須用批判的態度去思考。
高中英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摘要:隨著外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科核心素養逐漸成為國內教育研究者廣泛關注的話題,其中批判性思維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也日益凸顯。目前,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值得教師們深入思考的話題。基于批判性思維的基本內涵,簡要分析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
2017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其中思維品質體現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就是要提升學生思維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的能力和水平[1]。閱讀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思維品質提升的有效途徑。在閱讀教學中發展批判性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方式,增強思維的創新性和開放性,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和鍛煉,積極引導學生運用綜合的眼光分析和解讀文章,不斷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本文從批判性思維的內涵出發,針對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策略。
一、批判性思維的內涵
自19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外學者逐漸意識到批判性思維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不同的學者對批判性思維有不同的理解,盡管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也提到了思維的批判性和創新性,但目前學界卻沒有對批判性思維做出非常明確的解釋。美國教育學家約翰•杜威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個體對于某一種假設、想法,以及在此基礎上推導出來的結論的質疑和思考[2]。美國批判性思維運動的代表人物羅伯特•恩尼斯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對你所相信的事物和你所做出的行為的合理的反思[3]。我國教育學家鐘啟泉教授認為,批判性思維是發現某種事物、現象和主張的問題,并根據自身的邏輯積極思考的過程[4]。綜合國內外學者對批判性思維認識,基于英語學科素養中對思維品質的培養目標,筆者認為,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主要是指學生能夠用辯證的眼光分析和看待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用思辨的態度評價和審視各種思想觀點,并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外語教學批判性思維能力研究
1.引言
自2018年初《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正式起,各種外語類《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相繼出臺。標準中對培養學生的能力要求做出了明確的闡述:外語教學要注重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據此,各大學的學科定位和培養目標就需要為學生搭建多元化的知識構架,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突出對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2.批判性思維的研究發展現狀
批判性思維是指“運用恰當的評價標準進行有意識的思考,最終做出有理據的判斷”(Paul&Elder2006:20)。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933)就對批判性思維展開了研究,并提出“反思性思維(reflexivethinking)”這一概念。到了20世紀末,眾多美國學者逐漸將批判性思維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加以探討,并賦予其更深刻的內涵。外語教育領域的專家們越來越認識到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先決條件,同樣也是培養學生具有思辨能力和自主意識的必然條件,因而將其融入到教學課程設計、教學理念和學生培養模式的研究中。中國語言學研究領域對批判性思維的研究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劉儒德(1996;2000)結合中國教育的特點,開始對批判性思維的內涵、意義和培養途徑進行探討;鐘啟全(2002)則對批判性思維對教學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總結。近年來,以文秋芳教授為代表的外語教育研究者力主將“批判性思維”譯為“思辨”,但研究方法又不盡相同(文秋芳、劉潤清,2006;文秋芳等2009;孫有中等2013)。2015年,以近10年教學改革實踐經驗為基礎,孫有中教授率隊編寫了《大學思辨英語教程》,從而將批判性思維與外語教學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時,國內外語學者對批判性思維的理解和研究也呈現出了多元化、多維度的趨勢,涉及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3.外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批判性思維是根據思維元素和標準,通過熟練分析、評估和重建進行自我引導、監督、修正以提高思維品質的能力(Paul、Elder,2008)。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存在著個體差異,但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培養。我國200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英語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運用多種思維能力發現問題、解決難題。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語言技能訓練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同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要努力提高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遺憾的是,盡管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已然成為本科教學的目標之一,而且外語教育者已經意識到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對問題得探究還停留在認識層面,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國內教育者們處在探索階段。
批判性思維訓練大單元教學研究
摘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邁進新時代,作為思想政治教師的我們,要遵循素質教育的客觀規律,努力讓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成為政治大單元教學的常態時,引導學生以批判思維分析政治學科教材與教輔資料中的欠缺,客觀批判同伴學習中的失誤,勇于批判教師教學中的不足,促進學生經常進行自我反思與自我批評,從而提升其理性思辨水平,不斷涵養科學精神,讓學生早日成長為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重任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政治大單元教學;批判性思維;訓練
批判性思維屬于典型的理性思維,能夠幫助我們透過現象看清事物的本質,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于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能夠積極反思、檢查思維的過程。[1]這種優秀的思維態度和思維能力對于個人成長進步和人類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競爭型社會,人才競爭的核心是創造能力的競爭。對舊事物、舊思想的批判是產生新事物、新思想的前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習慣。但是,當前中學生思維發展存在一個明顯的特點———思維表面性和片面性。由于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唯書、唯師、唯上的影響,部分中學生缺乏科學精神,在學習中不敢懷疑和批判,因而迫切需要通過批判性思維的訓練來引導其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其理性思辨能力,培養其獨立人格,提升其核心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落實新課程標準,開展大單元教學設計,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以一個課時為單位的政治學科教學設計弱化了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造成學科知識的碎片化,不利于政治學科科學思維的形成。訓練并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于師生共研課標,以學科素養為導向,整合教學資源,統整學科知識、技能、情境、問題、活動、作業、評價等要素,確定大概念及子概念,以大單元為單位組織政治學科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必備知識,提升關鍵能力。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政治學科教師要著力建設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自由、安全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理性批判政治學科教材與教輔資料中的欠缺,客觀批判同伴學習中的失誤,勇于批判教師教學中的不足,促進學生經常進行自我反思與自我批評,從而提升其理性思辨水平,不斷涵養其科學精神,讓學生早日成長為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重任的創新型人才。本文重點談論在政治大單元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對同伴學習中的失誤和教師教學中的不足進行辯證批判來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拋磚引玉。
一、客觀批判同伴在學習中的失誤
(一)修正同伴的發言
在思想政治課堂上,教師常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針對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后,學生卻不能用準確的語言概括出知識點,歸納出審題步驟和解題所運用的邏輯方法。造成這種狀況的具體原因如下:教師放手不夠,安排學生發言的機會不多,導致學生相應的思維和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答不完整的,教師與其他同伴自然會補充,因而存在松懈和依賴心理,導致發言不準確、不完整;部分學生習慣于照著書本上的概括性語言進行復述,還有部分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養成了說半截子話的習慣,因而無法從自身思維角度準確流暢地進行歸納和總結性發言。對此,我們嘗試實行全新的課堂助學形式,即“大家來找茬”,激勵學生獨立思考,敢于質疑,修正同伴在發言中的失誤,完善其他同伴的見解。[2]在開展有禮有節的“找茬”活動過程中,學生們意圖通過簡明扼要的語言準確指出問題關鍵所在,因而越來越多的學生發言結構逐漸完整、條理更加清晰。他們既能準確提煉出探究問題中所蘊含的書本知識,還能總結出正確的審題步驟(先審設問,后審材料,由關鍵詞或主體遷移出主干知識),歸納出常用的政治邏輯分析方法(歸納法、演繹法、辯證法、因果法、對策法和階級分析法等)。
商務英語專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摘要:近年來,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我國高等教育界的關注,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新需要,商務英語專業應運而生。然而,國內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面臨“思辨能力缺席”的難題即英語語言能力強而批判性思維能力能力較弱。綜述了批判性思維的相關理論,分析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現狀,并提出了培養其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具體思路。
關鍵詞:商務英語專業;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教學
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之一和不可忽視的一環,它是創新教育的需求,也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在討論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其中一個模塊即商務知識與技能時,明確指出在系統掌握普通和專業商務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科思維和創新能力。[1]LorinAnderson(1990)改進了Ben⁃jaminBloom的認知能力分類,提出了一個6級認知能力模型即“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2]但是反思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現狀,其大量的技能課訓練和少有的專業知識課程往往只停留在“識記”和“理解”這兩個最下面層面上。[2]批判性思維是分析和評價,是創新教育的需求。目前,極具專業特定性的商務英語專業迅猛發展,研究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則顯得愈發必要。本文綜述了批判性思維的相關理論,在分析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現狀的基礎上揭示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性,進而探討培養其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和具體措施。
一、批判性思維能力理論綜述
(一)起源和發展
西方術語CriticalThinking在國內主要翻譯為批判性思維、思辨能力、評判性思維、批判性思考、高層次思維。二十世紀初,批判性思維始于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維”,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成為美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并把批判性思維培養作為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其研究趨于完善,并且在教學中得到實際運用。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在教育學與邏輯學領域引進批判性思維研究。而20世紀末期,隨著“思辨缺席癥”的提出,我國外語界開始關注批判性思維研究,并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商務英語專業是我國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批準的新興專業,與傳統的英語專業并列。接著便有少數學者開始關注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狀況,例如,2012年集美大學的饒妙老師調查了該校包括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內的商務類學科本科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傾向,研究結果表明該校學生批判性思維偏弱,學生的思維能力迫切需要得到提高。先鵬和王關富從商務英語專業的特點出發,分析了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所具有的優勢,并探討了其會面臨的挑戰。[3]
大學物理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
摘要:大學教學在立德樹人的基礎上,重點是要培養具有創新思維意識的人才,而批判性思維是創新思維中的重要內容,所以教學中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尤為重要。大學多種學科的發展過程充滿了批判性思維,因此在大學課程的教學中貫穿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課程本身性質的要求,同時也是當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能力;課程設計;PREI教學模式;大學物理
羅伯特•恩尼斯(RobertEnnis,1987)對批判性思維表述為:批判性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其目的在于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1]。它是一種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質問、評估、比較、分析、批判、綜合信息以及開創替代已有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在某種意義上是跳出自我、反思自己思維的能力,是一個重要并通用的工具。今天,各個國家的競爭更是智力和知識創造力的競爭,因此承擔推進知識和文明重擔的大學教育,必須是包括批判性思維的素質教育。批判性思維的教育培養必須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過程,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在各學科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煉出來的。物理學作為研究自然界中物質的結構以及物質的運動形式客觀規律的科學,其中所有客觀物理規律的研究過程無一不滲透著批判性思維,因此在大學物理的實際教學中,如何貫穿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采用什么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如何讓學生參與到對客觀物理問題的分析、評價和拓展的過程中?使他們養成批判性思維的慣性,是課程教學內容優化整合、教學模式以及考核模式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學內容優化整合
批判性思維[2-3]的培養是一種能力的培養,批判性思維過程具有以下4個特有的特點:(1)發現知識和質問;(2)檢查事實的準確性和邏輯的一致性;(3)說明背景和具體情況的重要性;(4)想象和開創新知識。由以上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維的出發點是對已有知識的質問,最終目的是對知識的創新提升。因此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基于知識之上的,知識是能力培養的基礎。因此在大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把知識作為培養能力的載體,而不是僅僅傳授知識本身。所以教師不能照本宣科,針對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大學物理教學內容進行最優化整合,根據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目標,把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例如把大學物理劃分為:力學、振動、波動、波動光學、熱學、電磁學、原子物理模塊。根據各個模塊的特點,在組織教學內容時,根據批判性思維過程的4個特點對教學知識模塊一環扣一環的進行質問、批判和創新提升。比如振動知識模塊的教學可采用圖1一系列的質問、研究討論、批判,最終達到知識的內化升級,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應用物理、創新物理知識的目的。
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交互性強的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