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消費結構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23:20: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民消費結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民消費結構

農民消費結構問題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現狀分析

農民的消費支出構成是衡量農民消費結構的重要指標。在通常情況下,研究農民的各項生活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重點包括食物消費支出、交通通訊支出、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和醫療保健支出,有助于衡量農民生活現代化的水平。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居民家庭消費水平偏低,這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活動人口生產和經營的積極性。1978—2000年,我國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有下降趨勢,從1978年的67.7%降到49.1%。但與城市相比較,仍然較高,相應地比城市高出10.2和9.7個百分點。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民低層次的食物、衣著消費支出在逐漸下降,由1980年到2000年下降了12.64、6.61個百分點,較高層次消費支出在逐年增長,如醫療保健、交通通訊、文教娛樂分別增長了3.13、5.52、6.09個百分點。2001年以來,在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快速增長的同時,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而文教娛樂、交通通訊和醫療保健的支出有增加的態勢,其中正向變動比例最大的是交通及通訊消費所占比重。目前,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文教娛樂、交通及通訊、醫療保健所占比重分別為45.5%、5.8%、14.5%、4.4%、11.6%、9.6%、6.6%、2.1%。這說明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在逐漸優化,生活質量也繼續改善,已開始向追求生活便利、提高質量、注重健康等方向發展。

可見,農民消費結構在逐漸升級,向合理化的趨勢發展。合理的農民消費結構應當是同該地區物質生產發展水平,同消費品和服務的供給結構,以及同農民自然需求結構相適應的消費結構。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現存問題及其成因

(一)我國農民消費結構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農民消費結構調研報告

20*年,我區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的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落實各項利民富民政策,使農村經濟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農民收入快速增長,消費層次不斷提高,整體生活向小康邁進。全區農村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農民人均純收入快速增長

據我區桃花鎮農村社會經濟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6720.42元,位居全省第一,比上年實際增加872.93元,增長14.93%。從農民收入結構看,農民工資性收入人均2427.92元,比上年增加21.85元,增長0.91%;家庭經營純收入人均1589.19元,比上年減少113.72元,降低6.68%;財產性純收入人均3336.89元,比上年增加864.32元,增長34.96%;本年農民無轉移性純收入。

1、家庭經營收入略有下降。

家庭經營性收入作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年略有下降。20*年我區農民家庭經營純收入人均為1589.19元,比上年實際下降113.72元,降幅為6.68%。占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1.61%,其中第一產業純收入降幅較大,由去年人均的162.78元下降到今年的人均133.63元,人均下降29.16元,下降17.91%;非農產業相比略有回升,由去年的人均8*.*元增加到今年的人均821.98元,人均增加15.92元,增幅為1.98%。家庭經營收入的變化顯示我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經營模式逐步由傳統的農業及手工業向非農業擴散。但應看到,家庭經營性收入的下降也顯示出我區農村居民自主謀業的能力有待提高。

2、工資性收入穩中有升。

查看全文

小議農民消費結構問題與優化策略

摘要:農民消費關乎農村市場振興和國家繁榮。改革開放以來,農民消費結構在逐漸升級,趨向合理化的發展態勢。但是農民消費結構也存在著恩格爾系數偏高、發展型消費品較少等問題。在經濟和社會轉型期,應該著重促使農民的潛在消費需求向現實市場需求轉化和促進農民消費結構升級。

關鍵詞:農民消費結構恩格爾系數消費環境

農民消費結構狀況在一定意義上影響著農村社會發展。最近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了各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研究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的消費問題十分重要,而分析消費結構有助于把握消費的總體狀況。農民消費關乎農村市場振興和國家繁榮。分析我國農民消費結構狀況,找到問題的癥結和解決方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現狀分析

農民的消費支出構成是衡量農民消費結構的重要指標。在通常情況下,研究農民的各項生活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重點包括食物消費支出、交通通訊支出、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和醫療保健支出,有助于衡量農民生活現代化的水平。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居民家庭消費水平偏低,這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活動人口生產和經營的積極性。1978—2000年,我國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有下降趨勢,從1978年的67.7%降到49.1%。但與城市相比較,仍然較高,相應地比城市高出10.2和9.7個百分點。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民低層次的食物、衣著消費支出在逐漸下降,由1980年到2000年下降了12.64、6.61個百分點,較高層次消費支出在逐年增長,如醫療保健、交通通訊、文教娛樂分別增長了3.13、5.52、6.09個百分點。2001年以來,在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快速增長的同時,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而文教娛樂、交通通訊和醫療保健的支出有增加的態勢,其中正向變動比例最大的是交通及通訊消費所占比重。目前,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文教娛樂、交通及通訊、醫療保健所占比重分別為45.5%、5.8%、14.5%、4.4%、11.6%、9.6%、6.6%、2.1%。這說明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在逐漸優化,生活質量也繼續改善,已開始向追求生活便利、提高質量、注重健康等方向發展。

查看全文

我國農民消費結構探究論文

摘要:農民消費關乎農村市場振興和國家繁榮。改革開放以來,農民消費結構在逐漸升級,趨向合理化的發展態勢。但是農民消費結構也存在著恩格爾系數偏高、發展型消費品較少等問題。在經濟和社會轉型期,應該著重促使農民的潛在消費需求向現實市場需求轉化和促進農民消費結構升級。

關鍵詞:農民消費結構恩格爾系數消費環境

農民消費結構狀況在一定意義上影響著農村社會發展。最近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了各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研究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的消費問題十分重要,而分析消費結構有助于把握消費的總體狀況。農民消費關乎農村市場振興和國家繁榮。分析我國農民消費結構狀況,找到問題的癥結和解決方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現狀分析

農民的消費支出構成是衡量農民消費結構的重要指標。在通常情況下,研究農民的各項生活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重點包括食物消費支出、交通通訊支出、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和醫療保健支出,有助于衡量農民生活現代化的水平。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居民家庭消費水平偏低,這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活動人口生產和經營的積極性。1978—2000年,我國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有下降趨勢,從1978年的67.7%降到49.1%。但與城市相比較,仍然較高,相應地比城市高出10.2和9.7個百分點。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民低層次的食物、衣著消費支出在逐漸下降,由1980年到2000年下降了12.64、6.61個百分點,較高層次消費支出在逐年增長,如醫療保健、交通通訊、文教娛樂分別增長了3.13、5.52、6.09個百分點。2001年以來,在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快速增長的同時,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而文教娛樂、交通通訊和醫療保健的支出有增加的態勢,其中正向變動比例最大的是交通及通訊消費所占比重。目前,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文教娛樂、交通及通訊、醫療保健所占比重分別為45.5%、5.8%、14.5%、4.4%、11.6%、9.6%、6.6%、2.1%。這說明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在逐漸優化,生活質量也繼續改善,已開始向追求生活便利、提高質量、注重健康等方向發展。

查看全文

農民增收與消費結構變動的關系

農民增收的最大保障就在于家庭性經營收入,由于家庭性經營收入受到外部經濟環境及產業發展規模的影響較大,加之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現狀及產業布局,一方面為農民增收帶來更多的經營性渠道,另一方面實力雄厚的市場需求疏散大量滯留在農村的勞動力同時為開拓農村市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農民對于增收的預期較為樂觀,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及城鎮化帶來的社會福利使得農民對于增收信心十足。

1影響農民增收的制約因素

二元城鄉結構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長久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業人口對城市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的享有。城鄉之間在公共機構的資源享有上存在的巨大的差距,如衛生醫療,教育等使得城鄉居民個人素質相差甚大,從而嚴重制約了農民增收的自我能力發展。從國家經濟政策的宏觀傾向上,對農業傾向較少,首先對于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農業用地補償,土地流轉等嚴重侵害了農民的利益;其次,財政對農業上的支持相對于二、三產業而言比較薄弱,主要體現在涉農設施的投資,尤其是農田水利設施,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等;涉農金融體制不夠深入,信貸業務尚未落實到亟需資金的農戶手中,另外貸款高利率給農戶帶來的高額成本也是涉農金融需要調整的內容之一。就全國農業發展水平而言,整體農業發展產業化進程雖然步伐較快,但是所在層次依然不夠成熟,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較弱,降低了農民及農民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動機。同時農業的小農經營無法形成產業規模,更缺乏自身品牌的建設與維護,無法滿足城鄉居民對農產品多樣化、專有化、營養化的消費需求,從而阻礙農民增收。

2農民消費心理

2.1對商品消費需求的變化通過對農村居民對商品消費數量與質量的調查,發現農民消費的重點仍然在生活消費支出,其中食品消費、文教娛樂用品、醫療保險、交通與通訊的消費支出有明顯的提高,說明農民對于上述生活消費需求是現階段農民的主要需求,同時也說明了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及對教育、醫療等的優質需求。隨著一系列家電下鄉活動的開展,品牌家電的低價促銷使得農民對先進家電如高清電視、空調、洗衣機等在家電質量與服務質量上有了更高的選擇要求。

2.2消費水平顯著提高,但消費需求優化能力欠缺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消費需求及消費能力顯著提高,但由于收入能力的局限性,、消費需求后勁不足,對于服務型消費的能力仍然有限。尤其在對于農業保險、農民人身保險的消費上仍處于萌芽階段,同時在飲食上除了滿足溫飽及必要的營養需求外,農民對于健康的消費需求意思非常薄弱。在廣大的農村市場,一方面缺乏合理的市場疏導、高質量的消費品未能落戶農村,另一方面農村市場上由于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鄰里關系,使得農村消費市場制度的維護難度增加,同時對于劣質、有公害及次優商品服務的維權與整治帶來潛在的威脅。對于農民金融消費而言,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民間小額借貸活動日益頻繁,雖然規模有限,數額不高,但農民在借貸上消費心理的增強是消費需求進一步優化的方向之一。

查看全文

人口城鎮化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

[提要]隨著我國人口城鎮化規模的不斷擴大,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本文從人口城鎮化對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影響入手,就如何推動農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旨在為促進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人口城鎮化;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

在我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計劃”新時代,如何更有效的推動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促進“鄉村振興計劃”的深入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在當前我國大力實施城鎮化戰略歷史背景下,應當深刻認識到人口城鎮化對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影響,特別是要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論,著眼于解決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各方面的影響因素,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提升農村居民整體消費水平。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當將消費結構理論、需求層次理念以及城鎮化理論、和諧社會理論等有效結合,采取更具有科學化和創新性的舉措,努力推動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不斷優化,進而為更有效的提升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科學發展、破解“三農”問題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一、人口城鎮化對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影響

(一)有利影響。在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人口城鎮化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2018年我國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9.58%,也就是說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了59.58%,表明我國城鎮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在人口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促進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由于人口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使許多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這也使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有所提升,因而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也會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在模仿和追隨的過程中,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也在潛移默化當中實現了升級。更為主要的是,隨著消費支持體系、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的日益完善,使農村居民的“后顧之憂”越來越少,而且隨著農村居民不斷向城鎮集聚,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很多農村居民能夠“就地就近”實現就業,這就使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顯著提升,而由于城鎮人口的快速發展,城鎮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也會得到快速發展,這也會為農民居民提供更具有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的消費服務,農村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增加,消費選擇更加多元,服務消費亦屬于較高層次的消費,隨著各類服務消費在農村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提高,其消費結構實現升級。(二)不利影響。盡管從總體上來看,人口城鎮化對于推動農民居民消費升級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但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人口城鎮化也會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具有一定的不良影響,特別是在當前我國城鎮化建設還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基礎上,也會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甚至會對農村居民消費升級造成一些阻礙以及不良影響,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從全國層面來看,各個地區的整體發展情況不盡相同,特別是人口城鎮化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而也會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更為主要的是,從當前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整體情況來看,盡管人口城鎮化規模相對較大,但城市化的整體發展水平仍然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特別是很多城鎮的產業發展水平不高,農民的收入無法得到顯著提升,甚至比過去有所下降,這也會導致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無法步入轉型升級的軌道。由于人口城鎮化需要更強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人口向城鎮集中之后,農村居民的就醫、就學等支出進一步擴大,這也使農村居民的剛性支出有所增加,因而在消費方面所占的比重也會有所下降。因而,如何更有效地推動新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使城鎮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是破解人口城鎮化不利影響、推動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需要引起重視。

二、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對策建議

查看全文

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及變化分析

摘要:本文著重分析瀘州市及縣區農村居民消費結構情況及變化,總結出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變化的特點,并提出提高消費水平和改善消費結構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變化

1文獻綜述

郭媛媛(2013),仇煥廣,嚴健標(2015)等都認為研究消費結構,對于了解居民的社會消費趨勢及經濟發展趨勢都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郭新華和夏瑞潔(2010),王杜方玫(2016)采用模型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變動進行研究,表明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時序變化性和地區差距性。張旺月(2013),余岫澂,白輝(2014),孫欣(2015)等對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做了一系列的研究。雖然學者們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進行了大量研究,其數據來源大多依靠《年鑒》數據。今后的研究,將會采用多元化的數據來源,對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進行多方位研究。

2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當前,研究瀘州市及縣區農民消費情況已經關系到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長治久安,為了進一步擴大瀘州市及縣區內需,促進經濟的長遠發展,有必要對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變化進行深入分析。

查看全文

消費研究論文:甘肅農民消費理念探索

本文作者:王茹工作單位: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影響甘肅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主要因素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響消費需求最重要的因素。從十多年間甘肅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可以看出,居民消費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居住領域,吃、住依然是甘肅農村居民消費的一個主要內容。即使收入有所增加,其需求的變動對收入的反應仍然遲緩,即需求缺乏彈性;相反,家庭設備、文教娛樂和醫療保健對收入反應卻很快,需求富有彈性。其中前者屬于生存型消費,層次較低,后者屬于發展、享受型消費,層次較高。一旦購買力提高,消費需求層次就會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躍進,消費結構也會向較高層次躍遷。因此,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是擴大農村消費市場、提高農村購買力、促進消費結構合理化的基礎與關鍵。產業結構2010年甘肅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核算中的比例為14.54∶48.17∶37.29,第三產業總體增長較快,但是甘肅農村第三產業發展仍然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第三產業有效需求不足。國際上,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居民家庭服務性消費支出在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分別為40%、36.2%、30.6%、30.6%,發展中國家居民家庭服務性消費支出大多在20%左右,而甘肅省農村居民2010年家庭服務性消費支出才達到23.73%。農村居民家庭服務性消費支出過低嚴重影響了甘肅省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村居民消費質量的提高。因此,目前我們在注重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影響的同時,更要注重強調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的反作用,使生產結構適應消費結構。不確定性近年來,農民面臨的不確定性日漸增強,主要表現為:(1)農村居民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農村居民往往傾向于通過減少當前消費支出、增加儲蓄來應對未來醫療、養老、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問題,這說明甘肅省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入不足,農村醫療、教育、養老等制度仍不完善、不健全,嚴重影響了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2)生產環境的不確定性,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甘肅省農業生產在抵御自然災害方面,能力弱,損失率高,農業生產收入受到很大的影響;(3)農產品市場信息的不確定性,甘肅省農業生產與市場經營戶信息缺乏溝通,最新市場信息下鄉入戶難,農產品賣難等問題較為突出,致使農產品的生產和供給調整難度大,農產品價格波動大,對收入的影響很大。

促進消費結構合理化的對策和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甘肅省農村居民吃、住等基本生活資料的需求仍然是消費支出的大項,農村居民的總體消費水平不高,需要加以合理引導。增加農民收入1.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根據甘肅自然條件狀況,對馬鈴薯、蘋果、洋蔥等特色農產品的種植要重視;對黨參、當歸、甘草、大黃等中藥材種植規模要進一步擴大;對畜牧業發展應該采取規模化養殖;對于大部分農產品經營者來說,必須想方設法在品質上做到與眾不同、出類拔萃,同時在內外包裝上也要有所創新,比如在包裝上要特別注明選購的理由和獨特的賣點等,以此來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提高農產品價值,增加農民收入。2.要規范農產品市場,建設農產品信息平臺,使農民可以根據市場需要進行農業生產為此,我們急需建立功能齊全、覆蓋面廣的市場信息網絡。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準確把握,農民才能合理地調整生產,從而增加收入。3.加強農村清潔能源工程建設利用沼氣、沼渣、沼液,提供農民生活用能,發展庭園經濟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有利于幫助農民節省燃料和用電,減少生活支出;有利于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消費結構升級。今后,需加強對產業結構升級帶動性強的若干主導產業的投資力度,如綠色能源產業和農村循環經濟產業,只有這樣,增加其研發投資,使產業結構、企業科技競爭力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變化。比如,在水資源豐富的縣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工程,將豐富的農村水能資源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再以農村循環經濟產業為例,稻花香集團提出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向飲料產業延伸,向飼料產業拓展,向養殖和有機肥料產業擴張,向生物化工產業推進,構建了“五級循環”產業鏈,打造農業產業化循環經濟,助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并付諸實施。隨著這一戰略的全面推進,稻花香已建立起以三峽壩(庫)區農村為基地、以周邊縣市及其他地區為帶動和輻射區域的湖北省最大的農業產業化循環經濟園,直接和間接就業的農民已達到20萬人。以上經驗也值得甘肅省借鑒。增加有效供給,引導合理消費消費結構合理化的基本保證是有效的供給,它也是優化供給結構,滿足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和升級的需要。因此,供給領域應重視市場細分,進行消費品市場的合理定位,滿足農村居民多層次需求;提高適合農村居民消費的商品的比例,增加供給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此外,還要積極調整消費政策,鼓勵發展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方式,提高農村消費者的素質,倡導科學、合理、文明的消費觀;重點針對文化、娛樂、衛生保健、旅游、通訊等產業,不斷完善消費品供給結構,滿足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建立適合農村特點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一是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定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標準要能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二是要完善財政政策,將財政支出和轉移支付更多地用于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會保障和支持農業發展等方面;三是逐步建立農村社會福利制度,解決孤寡、殘疾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對其吃、穿、住、醫、葬等方面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四是要建立適合甘肅農民的養老保險機制,調動農民參與社會保險的積極性,解決農民的養老之憂。通過以上措施可以解除農村居民后顧之憂,改善農村居民的消費預期,提高消費欲望,增加即期消費,從而促進其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改善。

查看全文

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對比思索

湖北和湖南兩省都是位于我國中部地區、都為農村居民數量較多的省份,有著非常相似的人口結構,故具有很強的可比性。湖南從城鄉分布來看,2007年末全省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40.45%,鄉村人口占59.55%。湖北全省5711萬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為2581.4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達45.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129.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54.8%。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國內市場逐步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出現部分消費品供過于求,生產能力相對過剩的狀況,經濟發展面臨的“瓶頸”日益增強。如何解決消費疲軟的問題,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熱點。學者從各個層面對消費需求進行研究,如收入水平對消費需求的影響,收入分配差距對消費需求的影響,消費行為對消費需求的影響,以及消費率、儲蓄率、利率等的變動對消費需求的影響等。而消費結構,也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日益加深,因“在按照消費市場變化調整產出結構、促進消費型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國內居民消費的增長和結構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比投資高增長更為重要,”而備受人們的重視[1]。關于消費結構的文獻也大量涌現,如盧嘉瑞抓住了農民消費結構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從現實和理論的結合上對農民消費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2]。臧旭恒等用ELES和AIDS模型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進行實證研究[3];王曉紅對四川城鄉居民消費結構進行比較研究[4],彭必源等對湖北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變化進行分析[5]。閆新華等的實證分析表明:中國農村居民的各項消費支出都表現出顯著的內部習慣形成,內部習慣形成類似于謹慎,習慣形成參數越大,居民儲蓄目標將越高,消費將變得更加節儉;城鎮居民的消費示范效應集中體現在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及醫療保健支出方面,這三類消費支出都帶有很強的“生產性消費”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農村居民消費更著眼于長期,而不是簡單攀比[6]。吳薇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但與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7]。劉子玉等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消費總量增長是促進消費結構多樣化的重要原因[8]。但是上述文獻大部分要么是對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比較研究,要么是對省內不同地區的農村居民消費結構進行比較研究,跨省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我們試圖對農業大省和勞務輸出大省湖北、湖南進行消費結構的比較研究,找出兩者之間的異同性,為擴大包括“兩湖”在內的我國農村居民消費需求提供相應的對策。

1“兩湖”地區農村居民消費結構比較

1.1消費支出比較

自1992年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湖北和湖南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均有大幅度的提升:湖北從1992年的677.82元到2009年的4656.38元、17年提高近6.9倍,湖南從739元到4512.5、提高近6.1倍。兩省的收入水平提高近乎相當,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1992—1997年,收入迅速增長;1992—2003年,處于平穩增長階段;2003—2010年又是快速增長;但是在2006年,湖北農村居民收入趕超湖南農村居民收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現在。盡管兩省的收入水平相當,但是兩者的消費支出水平卻從1996年發生分離,從1997年到2003年的9年中,兩者的差距逐漸擴大,湖南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明顯高于湖北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差距最大的是2000年,湖南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068.74元,湖北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745.63元,相差323.11元,在2004年,兩者差距逐步縮小,但是湖南農村居民消費支出仍高于湖北農村居民消費支出。

1.2平均消費傾向與邊際消費傾向比較

平均消費傾向是指消費占收入的比例,邊際消費傾向是指增加的消費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通過對1992-2010年湖北省農村居民與湖南省農村居民平均消費傾向與邊際消費傾向進行計算,結果(圖1)顯示,兩省的平均消費傾向比較平緩,逐步減小,說明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用于消費的部分不斷地減少;湖南的平均消費傾向一直高于湖北,而且湖南的人均純收入也高于湖北,這充分說明,湖南農村居民較之湖北農村居民,消費觀念更加超前些,更加重視消費的特點。兩省的邊際消費傾向并不規則,1997—1999年,湖南邊際消費傾向波動較大,1998—2000年,湖北邊際消費傾向較大,大致是由東亞金融危機造成的,但是湖北省比湖南省要滯后1年的時間。很難比較兩省邊際消費傾向的高低,但是總體來說,兩省的邊際消費傾向都更加合理。

查看全文

居民消費結構調查分析

【摘要】近年來,安康市九縣一區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居民家庭消費水平的提高。為探討安康市各縣區居民的消費結構,首先應用EVIEWS,SPSS等統計分析軟件,對安康市九縣一區的居民消費結構進行了多重共線性檢驗和聚類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安康市的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最終以提高安康市居民的總體消費水平為目標提出意見。

【關鍵詞】消費結構;多重共線性檢驗;聚類分析

一、引言

本文研究表明,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的影響因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針對此問題,結合中西方的經濟研究成果,設計了清晰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合理的經濟與數學模型,選取了服務型消費支出、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雜項商品和服務共九方面作為消費結構,根據安康市2017年統計年鑒中關于消費結構的相關數據進行聚類分析和多重共線性檢驗。

二、相關分析

(一)安康市各縣區居民消費結構的聚類分析。運用spss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采用層次聚類方法對我市九縣一區的消費結構進行系統聚類,聚類結果如圖1所示。從層次聚類結果來看,若九縣一區可分為三類。各類所包含的縣區如下:第一類:漢濱區;第二類:漢陰縣,白河縣,寧陜縣,旬陽縣,嵐皋縣,平利縣,石泉縣,紫陽縣;第三類:鎮平縣。聚類分析結果表明,第一類的漢濱區在反映消費結構的八個方面都有較高的消費支出,可見這一地區是安康市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較高的地區,第二類的八個縣在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雜項商品和服務支出、服務性消費支出、食品等六個消費領域有比較明顯的消費支出,而在衣著、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服務三方面的消費較低,它們代表消費水平的中等層次,它們反映了安康市消費結構的主流;第三類的一個城市在所有消費領域都有較低的支出水平。從整體上看,漢濱區位于安康市市中心,所屬城鎮,其他各地區屬于農村,顯然可以得到城鄉發展不平衡,消費結構存在明顯的差異。(二)模型的建立與結果。建立消費性支出Y關于X1、X2、X3、X4、X5、X6、X7、X8和X9的回歸模型。設定模型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根據eviews回歸結果,可以知道X3是最重要的解釋變量,選取Y=5774.78+4.1603X3為基本回歸方程。(三)多重共線性檢驗。研究結果表明,在所有自變量中,當引入X3時,模型的珚R2最高,且參數符號合理,變量也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10%的檢驗,因此,首先引入變量X3。然后做以下操作。第一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1,模型的珚R2提高,且參數符號合理,變量也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10%的檢驗,第二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2,模型的珚R2下降,,變量也未通過顯著性水平為10%的檢驗。去掉X2。第三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4,模型的珚R2提高,變量也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10%的檢驗。第四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5,模型的珚R2雖然有點提高,但變量未通過顯著性水平為10%的檢驗。去掉X5。第五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6,模型的珚R2雖然降低,并未通過顯著性水平為10%的檢驗。去掉X6。第六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7,模型珚R2的雖然提高,并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10%的檢驗。第七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8,模型的珚R2降低,并未通過顯著性水平為10%的檢驗,因此去掉X8。第八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9,模型的珚R2降低,并未通過顯著性水平為10%的檢驗,因此去掉X9。因此建立如下線性模型:Y=1046.239+0.472686X1+3.437697X3+2.652806X4+0.889963X7根據以上分析,結合實際,影響消費支出的主要因素有服務性消費支出X1,衣著X3,居住X4,交通和通信X7。得到預測圖(見圖2)所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