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4 12:07: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歷史發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議錫劇的歷史發展和現狀
摘要:錫劇俗稱“灘簧”,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廣泛流傳于蘇南、蘇北地區,在浙江和上海的部分地區也有流布,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在民國時期稱“新戲”,抗戰時期稱“文戲”,解放前后叫“常錫文戲”,五十年代初稱為常錫劇,錫劇是其簡稱。它的特點在于它生長植根在農村,和農民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樸實的感情、生動的語言、濃厚的鄉土色彩,既是地方戲曲之花,也是通俗化的農民戲曲、農民文藝。
關鍵詞:錫劇;調;劇種;現狀
一、錫劇的歷史沿革
清乾隆以后,吳語灘簧已經盛行,在太平天國前后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并發展而逐步形成錫劇。在灘簧階段,一般都以它經歷的三個重大演變過程來劃分,即為:對子戲、小同場戲、大同場戲時期。
(一)對子戲時期
在常州、無錫一帶鄉村傳唱的男女敘事對(唱)山歌,逐步與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灘簧調,系吳語灘簧的一支。后又吸收蘇南一帶“采茶燈”中的舞蹈,逐漸發展成灘簧小戲,先有小丑、小旦,后又有小生,并從坐唱變為在田頭廣場作簡單動作表演的走唱。化妝極為簡單,男角身穿長衫(或短衫),頭戴瓜皮小帽或氈帽,手拿摺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身穿短襖、長裙,臉上略施脂粉,頭戴假發髻,插絹花,手拿方帕。都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為主,也叫“三小戲”。演出劇目,以反映農村日常生活中故事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舊禮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對地主階級進行嘲諷的。表演樸實真摯,生活氣息濃厚,語言生動風趣,女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聲腔僅有簧調,一把二胡伴奏(有時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此時既無班社,也無職業藝人,純屬農民及鄉鎮小手工業者自娛活動。藝人們稱這時期為“對子戲”階段。
歷史的發展論文
中國本是文明古國,在世界上處在領先地位之上,一直延續到15世紀。16世紀起逐漸落后下來。近代時期則屢遭侵略,備受欺凌。在先進行列中過了幾千年,怎么變成這么落后了呢?歷史究竟是怎么演變的?確實需要人們去思考。實際上,全部歷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演進史。你的文明發展程度高,那就處于先進行列之中,否則就要落后。古代中國的先進,都是在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之時,西歐商品經濟發展起來后,仍處在自然經濟狀態下的中國就難免落后了下來。如果說歷史教人以智慧,那么首先就應從文明演進的角度去看待歷史、認識歷史、研究歷史。
有一個歷史現象很令人關注,即19世紀和20世紀中葉的中外對比。19世紀中葉,西方先進國家正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從蒸汽時代邁向電氣時代之際。那時的中國卻是太平天國起義,清廷忙于鎮壓起義,以及西太后發動政變、總攬朝政之時,與先進的歷史潮流毫不相干。
20世紀中葉,西方工業大國進行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進入信息時代,發展迅速,日新月異。中國則是“”加“”,更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這是我們的悲劇,總需教育青少年一代懂得,今后中國人再也別做蠢事和傻事了。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是一部階級斗爭史,除去自然科學與技術外,一切社會現象都有階級性。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卻存在絕對化的誤差。社會上有許多現象用階級斗爭的理論是解釋不通的。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是客觀規律,如何用階級斗爭來解釋?對于古往今來那些貪贓枉法、恃強凌弱、損公肥私、腐化淫逸的現象,任何時代的任何階級都將其視為邪惡之事。相反,剛直不阿、清正廉潔、憂國憂民、扶危濟困等等,則被視為美德。這是公理自在人心,無法判斷其階級性。就是某些政府頒行的政策,也是沒有階級性的,如人口政策、保護環境政策、食品衛生政策等等。所以,把一切社會現象都歸結為階級斗爭,既不科學又無法做到。
文明是個廣泛的概念,不同于文化。文化是指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包括文學與藝術以及風情民俗等等;文明則是指人類的一切創造,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制度、法規、生活方式等都屬于這個范疇。從最早的人類靠采集、漁獵為生,到今天的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人類的生活質量、文明程度已有了多么大的提高!簡直是判若云泥。依筆者淺見,探索這一過程才是史學工作者的基本使命。
當人類脫離其他獸類出現在世界之上時,他們在主觀上并不知道自己已是區別于那些獸類的會制造工具的“人”,也不懂得同類相殘是一種罪惡。甚至到進入文明時代之后,還有以屠殺人來祭祖的做法,還有強迫活人殉葬的野蠻行徑。可以說,在漫長的歲月里,人類經過反復的探索,遭受了無數苦難,才漸漸有了精神覺醒,逐步反省了大量的問題,慢慢懂得了社會進步與自我完善的許許多多道理,生活得越來越文明了。
會計文化的發展歷史與特征
摘要:在目前經濟全球化的態勢下,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必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等一套會計管理理論,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趨勢。會計文化的研究對于系統地、科學合理地建立和完善會計理論實務具有深遠的理論指導和現實意義。本文以我國會計文化的發展歷史作為探討的出發點,簡要闡述了會計文化每個時期的主要歷史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會計文化的發展進行了前景展望。
關鍵詞:會計文化;歷史發展;展望
會計文化是一種歷史實踐的沉淀和積累,研究我國會計文化,對建立與時俱進的會計管理理論和會計實務,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同時,對促進我國會計改革和企事業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會計信息失真、會計管理監督不當等事件的不斷出現,意味著我們的會計誠信建設存在一定的隱患。中國的會計文化植根于博大精生、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文化中,對于它的研究將促進我國會計理論研究和實踐的發展。
一、會計文化概述
會計文化在《辭海》中的定義是:“從廣義上講,會計文化是人類社會創造出來的有關會計方面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即會計文化由三部分組成:會計物質文化、會計制度文化和會計精神文化。狹義的會計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從長期中外會計實踐中創造或正在形成為全體或大多數會計人員所接受或共同享有的會計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措施。我國目前的研究基本是基于狹義的會計文化概念,將會計價值觀和會計道德觀作為核心,研究以此為主要內容的會計意識形態精神領域。
二、中國會計文化的發展歷史與特征
武術發展歷史與現狀研討
武術扎根于延綿的中國大地上,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之一,它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而且是一種文化的真實存在,研究哈爾濱市武術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代表性。本文通過對哈爾濱市的武術發展歷史和武術館校、民間社區武術的發展現狀進行調研,旨在把握哈爾濱市的武術發展歷史和基本現狀,分析研究其存在的問題,探討改革的對策,以促進哈爾濱市武術的發展,加強武術文化的研究、挖掘、開發、傳承,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武術精神。
1研究對象與方法
運用了文獻資料、實地考察和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哈爾濱市為代表的東北地區的武術運動發展為對象,對新中國成立后的武術歷史變遷以及武術蕭條的原因及策略進行了研究。
2結果與分析
2.1哈爾濱市建國后的武術發展歷史
在上世紀50年代,即建國初期的哈爾濱,雖不是武術文化起源地,也不是武術文化名城,卻曾掀起的武術熱潮堪比一些武術之鄉。當時哈爾濱市出現了14家掛牌式武館,除傳授武功等基本課程外,還肩負著組織習武人員聯合表演的重任。據《黑龍江省志》記載,1953年,哈爾濱市將私人開辦的各武術館、武術社和流散在社會上的拳師組成的這14個武術館,合并成立了“哈爾濱市武術聯合會”。曾擔任過馮玉祥貼身侍衛的劉志清,曾打敗白俄羅斯大力士的吉萬山,東北太極拳的開拓者李玉琳,有“山西燕子”之稱的許承麟等知名人士分任各館掌門人。1952年劉志清與其弟子張仁正編創了龍行拳、龍行劍及龍行刀套路,合稱“龍行武術”,并一時轟動北京。1959年,國家體委在編造武術甲級規定套路時,汲取了“龍行武術”的精彩動作。據《黑龍江省志》記載,學習龍行武術的習武人員高達11000多人。但開始后,哈爾濱市各武術館被封閉,有影響的拳師被批斗和下放,武術資料、器械大部分被沒收、毀壞,武術運動遭到嚴重摧殘。哈爾濱市武術聯合會所屬14家武術館從此解體,武術運動隨之消沉。1972年,國家開始整頓體育工作,武術運動隨之復蘇。1974年至1976年3月,哈爾濱市出現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武術熱”,全市有武術輔導站2000多個,參加練武的職工、學生、居民最多時達到每天10萬人次。為迎接1976年在哈爾濱舉行的全國武術匯報表演大會,哈爾濱市曾提出“使冰上之城成為武術之鄉”的口號,甚至在街道、公園、學校,工廠中開辦武術輔導站,部分中小學開設武術課,有些基層單位成立業余武術運動隊。隨著一些老掌門人的陸續故去,至1990年,14家武館全部消失。
武術發展歷史與狀況
武術扎根于延綿的中國大地上,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之一,它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而且是一種文化的真實存在,研究哈爾濱市武術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代表性。本文通過對哈爾濱市的武術發展歷史和武術館校、民間社區武術的發展現狀進行調研,旨在把握哈爾濱市的武術發展歷史和基本現狀,分析研究其存在的問題,探討改革的對策,以促進哈爾濱市武術的發展,加強武術文化的研究、挖掘、開發、傳承,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武術精神。
1研究對象與方法
運用了文獻資料、實地考察和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哈爾濱市為代表的東北地區的武術運動發展為對象,對新中國成立后的武術歷史變遷以及武術蕭條的原因及策略進行了研究。
2結果與分析
2.1哈爾濱市建國后的武術發展歷史
在上世紀50年代,即建國初期的哈爾濱,雖不是武術文化起源地,也不是武術文化名城,卻曾掀起的武術熱潮堪比一些武術之鄉。當時哈爾濱市出現了14家掛牌式武館,除傳授武功等基本課程外,還肩負著組織習武人員聯合表演的重任。據《黑龍江省志》記載,1953年,哈爾濱市將私人開辦的各武術館、武術社和流散在社會上的拳師組成的這14個武術館,合并成立了“哈爾濱市武術聯合會”。曾擔任過馮玉祥貼身侍衛的劉志清,曾打敗白俄羅斯大力士的吉萬山,東北太極拳的開拓者李玉琳,有“山西燕子”之稱的許承麟等知名人士分任各館掌門人。1952年劉志清與其弟子張仁正編創了龍行拳、龍行劍及龍行刀套路,合稱“龍行武術”,并一時轟動北京。1959年,國家體委在編造武術甲級規定套路時,汲取了“龍行武術”的精彩動作。據《黑龍江省志》記載,學習龍行武術的習武人員高達11000多人。但開始后,哈爾濱市各武術館被封閉,有影響的拳師被批斗和下放,武術資料、器械大部分被沒收、毀壞,武術運動遭到嚴重摧殘。哈爾濱市武術聯合會所屬14家武術館從此解體,武術運動隨之消沉。1972年,國家開始整頓體育工作,武術運動隨之復蘇。1974年至1976年3月,哈爾濱市出現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武術熱”,全市有武術輔導站2000多個,參加練武的職工、學生、居民最多時達到每天10萬人次。為迎接1976年在哈爾濱舉行的全國武術匯報表演大會,哈爾濱市曾提出“使冰上之城成為武術之鄉”的口號,甚至在街道、公園、學校,工廠中開辦武術輔導站,部分中小學開設武術課,有些基層單位成立業余武術運動隊。隨著一些老掌門人的陸續故去,至1990年,14家武館全部消失。
武術文化歷史演變與發展探析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南江流域村落體育在南北朝時期的融合、明清時期的抗倭自守,民國時期的武館運作、新中國成立后的機遇和磨難并存幾個歷史時期進行闡述,并結合雙創的發展思路,針對目前存在的現狀和特點,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思想上重視,行動上主動,經濟上引進,并以東壁武術為個案進行實地調研,為傳承南江流域村落武術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南江流域;村落體育;東壁武術;羅定
人類文明的起源大多依河而生,受地理位置和開發條件的限制,許多流域內仍保留著大量的原始村落,南江流域便是其中的一員。南江流域是古代百越族居住的地方,歷史悠久,很久以前已有人類生息繁衍。目前在其流域內曾發現多處舊時器晚期和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如:1983年11月下旬,羅定縣文物普查隊在羅平區沙頭鄉橫垌村背夫山發現了一座土坑墓(編號M1)。[1]考古學家根據墓中器物的特征推斷這是流行于兩廣地區的越人戰國墓。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這些原始村落體育項目瀕臨消失。如何在當今環境下生存和發展,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深思。2014年9月總理提出的雙創發展思路,為村落體育的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1南江流域村落武術文化的歷史演變
南江起源于信宜、高州、陽春三市的分界嶺,流經信宜市、羅定市、郁南等地,最后在南江口注入西江。南江流域處于熱帶地區,東南面有海拔一千多米的云霧山,西北面有天然屏障云開大山,使這里形成了適宜人類居住的山谷盆地。受地域、經濟等條件的限制,南江流域內還保存著大量風格獨特的古村落體育項目。南江曾被稱為蠻荒之地,自古以來多災多難。俗話說,寒門出貴子,逆境出人才。南江流域人杰地靈、英雄輩出,有關歷史故事和建筑物,為當地人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1.1南北朝時期與漢族文化融合。說道南北朝時期百越與漢文化的融合,不得不提起一位英雄人物——冼夫人。冼夫人又稱冼太夫人和譙國夫人,廣東高涼人氏(今廣東高州人)。她出生在一個俚族首領家庭。《隋書•列女傳》載,夫人幼賢明,多籌略,能行軍用師……羅州刺史馮融聞夫人有志行,為其子高涼太守寶(馮寶)聘以為妻。融本北燕苗裔,初,馮弘之投高麗,遣融大父(祖父)業(馮業)以三百人浮海歸(劉)宋,因留于新會。自業及融,三世為守牧。馮冼聯姻后,兩家聯手開發嶺南、傳播文明、收復海南、平定叛亂、安撫黎庶,嶺南終成富庶文明之邦。[2]唐代之后俚人逐漸融合了南遷的中原人,形成了獨樹一格的嶺南俚文化。1.2明朝時期抗擊倭寇保家衛國。明朝時期,倭寇猖獗,他們燒殺搶奪,禍害相鄰。許多仁人志士,投身疆場,抗擊倭寇,張元勛便是其中的一員。張元勛自幼愛好武藝,其父張愷抗倭陣亡,他立誓殺倭報仇。1569年,吳平海盜遺黨曾一本引導倭寇入侵,千艘戰艦直逼廣東、福建沿海,他跟隨福建總兵李錫會同俞大猷,與敵大小六戰,擒斬1700余級,繳獲戰船360余艘,從而殲滅此股海盜。[3]張元勛因抗倭有功升至廣東總兵,鎮守廣東。明朝中葉,羅旁(郁南縣境內)大山一帶發生土著人叛亂,長達數十年。張元勛領兵平叛,戰功卓著,被明朝萬歷皇帝敕封為“護國庇民”大將軍。陳璘是一位抗倭援朝的民族英雄,他英勇善戰,有勇有謀,著名的“萬歷三大征”,曾參加了兩次。在平定羅旁叛亂后,陳璘因功升副總兵,駐守羅旁東山地區。1592年日本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史稱“壬辰之役”。陳璘因熟悉倭情,被調往邊境。他率水師與日本水師決戰露梁海,全殲日軍,功居首位;“播州平亂”,他率部出偏橋,智取海龍囤,居功至偉。[4]為此萬歷皇帝賜匾“開拓第一功”,賜聯“辟土開疆功蓋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1.3明清時期為了生計結寨自守。南江流域經常發生戰亂,當地人民自衛強身。明萬歷建立直隸州,實行“募民占籍”政策,不少武士入籍建家立業。明末,南明政權覆滅,跟著“三藩之亂”又起,羅定陷于戰火中近半個世紀,官兵攻城奪地,鄉間盜賊眾多,鄉民多結寨自守…。[5]一直到康熙以后,武術在當地鄉村十分盛行,明清兩代有武進士7人,武舉人47人,單是羅鏡便有武舉8人,擔任把總以上武官28人。[5]1.4民國時期以武館形式運營。清末民初,隨著資本主義的入侵,一些產業相繼破產,盜賊再起,再次掀起武術強身健體的熱潮,很多鄉村請人教習武藝,武館應運而生。羅定人梁貴榮在羅城創辦了東壁跌打武館。1928年在同盟會會員黃元白倡議下,召集羅定各區的族老和有名望的人開會,由各區推薦選手表演,選出梁貴榮為會長,其他優秀者作為會員,成立了羅定縣(今羅定市)國術協會。國術協會分為甲、乙兩館,甲館由梁貴榮主持,乙館由陳喬山主持。1933年梁方伍被邀回到羅定傳授武藝,他主持的武館成為丙館。梁方伍不僅武德高尚,還擅于思考,將蔡家、李家、佛家等所學拳術相結合。抗日戰爭期間,有些著名武師流落到羅定。為了生計,他們在羅定開館授徒,引入不少外地流派的武功,如:著名的拳師葉敬亭、吳瑞松、鐵海龍等。與當時羅定著名的拳師雙方相互借鑒,相得益彰。1.5新中國成立后機遇與磨難并存。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各行各業,生機勃勃,作為保家護院存在的具有強身健體性質的村落武術的價值反而降低了。長年征戰,人口劇減,發展生產,迫在眉睫。隨后又經歷了十年,不少武術前輩遭受侮辱、迫害。收藏在群眾中的武術史料、書籍被抄被毀,武術傳承的基礎遭受嚴重破壞[6],中國武術發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破壞或遏制。例如,河北滄州的王子平、朱國福、姜玉和等武術名家先后遭到迫害,甚至被抄家;著名宣武體校教練郭雙鳳老師的師傅宋志平先生的器械及習武資料全部被紅衛兵拿走,陳氏太極拳名家雷慕尼當時去了西廠拉煤。很多民間武術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7]鄉村武術項目也是如此。1952年之后一個時期,部分領導把練武術和打群架劃等號,羅定不準民間開館習武,“功夫佬”多回鄉務農。[8]結束后,武術步入復蘇期。1979年1月國家體委下發了《關于挖掘、整理武術遺產的通知》的重要文件,并組織武術調查組分赴山西、陜西、四川等13個省、市、地區開展考察,在1982年12月,國家體委召開了全國武術工作會議并提出“挖掘傳統武術,搶救武術文化遺產,是當前的急迫任務。”于是國家體委成立了武術挖掘、整理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部署全國武術挖整工作,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相應成立了挖整辦公室,專門負責當地的挖整工作。[9]習武之風再次席卷南江流域。改革開放后國外的一些觀念也隨之傳入我國,人民群眾的注意力也隨之發生變化,開始投向經濟市場。在這種社會變更下,武術真正的經濟價值尚未得到體現,加上村民娛樂方式的增多,村落武術的發展每況日下。
2“雙創”視角下南江流域村落武術發展的途徑
近代別墅發展歷史與研究
1840-1949年,中國社會處于從傳統向現代的轉換期,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改變。此期間,西湖以其優美的風景和深厚的文化吸引了眾多社會文化精英筑屋定居,留下了珍貴的史跡。
1概念界定
本文論述的別墅指具有別墅性質的獨立式住宅,獨門獨戶且相互之間間距較大,周圍一般有面積或大或小的花園,由圍墻或綠籬圍隔,形成獨立的私人空間,時段為1840-1949年。其范圍專指在西湖風景名勝區范圍以及自行劃出的環城西路,湖濱路以東一塊,北以保俶路鳳起路交叉口至鳳起路中河路交叉口為界,東至中河路兩側,南至中河路與吳山景區交界。
2西湖近代別墅的發展
2.1初始期(1840-1895)
這期間,外國傳教士來杭布道,掀起了一系列興建教堂建筑的活動。此期間,只有零星別墅在興建,如河坊街著名學者陳句山的舊居句山樵舍(清代),鐵冶路國民黨陜西省主席祝紹周的故居敦本堂(清末),孤山路國學大師俞曲園的故居俞樓(1878),奎恒巷興安里的丁家花園(民國時期),葛嶺路13號的瑪瑙山居(1862)等。初始期別墅建筑基本上都沿襲了我國傳統建筑的建筑體系。在這一階段中,外來建筑對杭州傳統建筑體系并未產生很大影響。
短期融資券發展歷史
1短期融資券的重啟
1.1短期融資券首次推出
1989年,中國銀行下發《關于發行短期融資券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1989]45號),肯定了各地為彌補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的不足而發行短期融資券的做法。其主要特征是:
(1)實行規模管理,余額控制。
(2)利率實行高限控制。
(3)審批制,發行必須由人民銀行批準。而與此政策對應的結果卻是在1993-1994年間社會上出現了亂集資、亂提高利率、亂拆借的三亂現象,最終導致短期融資券退市。
彩調成因及發展歷史
彩調是廣西民間俚曲小調,是很具特色的地方劇種。在廣西分布甚廣,各地名稱不一,以稱“調子戲”、“采茶戲”最為普遍。1955年,統一定名為“彩調劇”。
一、彩調的起源
關于彩調的起源與形成有以下四種說法:
1.明永樂年間彩調起源于桂林永福縣羅錦鎮林村。明永樂年間福建莆田人鄭曦到永福任知縣,他帶了一個姓林的侍從,該侍從后在永福羅錦林村定居,因水土不服,便回福建老家請了令公托塔天王李靖的牌位和神像回來鎮邪,在祭祀令公牌位時分別耍武術和跳令公(神燈),俗稱為武燈和文燈,后又在祭祀時自我模仿攤戲演出來助興。后這種祭祀形式與福建采茶戲、桂林儺戲等相結合,逐漸形成了以桂柳方言演唱、帶有濃郁桂北風情的地方戲曲——調子。
2.清代中期,由赴京趕考的落選秀才將江西采茶歌傳播到廣西。廣西一些赴京趕考的落選秀才,返回廣西途中,路經江西,悶中尋樂,學唱江西采茶,并把學到的劇目和曲調帶回廣西傳播,這才有了彩調戲。
3.彩調是由湖南的花鼓戲演變而來。“彩調源于湘南的花鼓戲,但難以說明何年何月由何人何班傳入,實際上當湖南各地花鼓戲流行之時,不同的班社(或個人)從不同的渠道隨著移民紛紛進入廣西。”
我國舞蹈歷史發展特征論文
摘要:中國舞蹈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隨著社會制度的交替進步和人們審美需求的提高,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各種歷史轉型,從這些歷史轉型中,我們可以窺探中國舞蹈發展歷史上的幾個明顯的特征。從原始娛神與娛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賞的歌舞性、戲曲表演的程式性和當代舞蹈的專業性等幾個漸次的變化,我們可以獲知中國舞蹈發展的一些規律。
關鍵詞:中國舞蹈歷史發展娛人娛神
作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舞蹈的起源以人類社會之初的原始社會為濫觴,其生成和發展經歷了從圖騰舞蹈文化到巫術舞蹈文化、百戲舞蹈文化,再到獨立的舞蹈藝術文化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其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歷史發展的社會形態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狀況和舞蹈藝術的形態。本文在梳理中國舞蹈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過程中,對中國舞蹈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闡釋。
一、中國舞蹈早期的“娛神”特征
任何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軌跡和規律,中國戲曲作為中國藝術領域最為輝煌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態就具備“娛人”與“娛神”的雙重功能,與中國戲曲不同的是,中國舞蹈最初的形態只具備了“娛神”的單項功能,其原形結構則為原始的“宗教禮俗”。這些特征從我國目前發現的古代崖畫舞蹈圖中可以略見一斑。
原始社會時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審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時的舞蹈主要表現在“圖騰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獵儀式”等領域。圖騰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標記,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圖騰信仰,圖騰崇拜滲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活在圖騰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圖騰儀式中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如彝族“十二獸神”的舞蹈記載:“舞蹈伊始,男女巫列為一行,各執一柄扇形羊皮鼓,為首女巫擊鼓起舞時,笙樂吹奏虎嘯聲,群巫按笙樂節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節是由為首的女巫帶頭表演仿效十二獸的聲音和動作,以象征祭日十二獸的降臨……”我國各民族之所以有眾多的模擬鳥獸的舞蹈,與原始圖騰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聯系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從這里開始起步的,從這里可以尋求到其文化原形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