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素質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0 02:58: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技素質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技素質

科技文化素質建設總結

為全面提高全區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質,適應我區實施新的城市管理體制,加快現代化綠色城區建設的需要,根據區委、區政府《關于加強全民素質建設的意見》,區科協結和部門工作實際,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方案,分步實施。

今年六月初,區科協在素質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按照部門承擔的工作任務,制定了《關于提高市民科學文化素質工作實施方案》,并就相關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進,初步取得了成效。

二、凝聚力量,廣泛參與。

今年六月二十二日,區科協召開了第四次代表大會,為調動全區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與素質建設工程的積極性,區科協在會上作出了《關于加強全區人民科學文化素質建設的決議》,并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書,號召全區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擔當科普工作的主力軍,為提高全區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做出新的貢獻。

三、履行職責,提高素質。

查看全文

黨員科技素質及創業培訓會講話

各位學員,各位同志:

由市委組織部、市科協、勞保局、農林局聯合舉辦的20*年度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素質暨創業培訓班今天正式開班了。在此,我首先對本期培訓班的開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對來自廣大農村、立志創業的各位學員表示熱烈的歡迎!本次培訓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省和南通市關于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科技素質培訓工作的要求以及“萬名科技專家興農富民工程”的實施意見,切實提高廣大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質,增強創業能力,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更好地發揮全市農村黨員干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下面,我就如何辦好本期培訓班講三點意見。

一、深化認識,珍惜機會,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并指出,要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規劃綱要》明確要求,要“支持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務農技能和科技素質。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增強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能力。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養一大批生產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和科技人員。”由此可見,在新的形勢下,對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加強科技素質和創業培訓,對于推動農民素質的提高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開展培訓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建設新農村,就要培養新農民。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和主要受益者。沒有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沒有適應現代農業建設需要的新型農民,新農村建設就缺乏根本支撐。只有培養造就千千萬萬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把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形成持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力量源泉,才能讓農業科技成果服務現代農業發展;才能提高農民務農和轉移就業的能力;才能形成農村良好的社會風氣,最終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第二,開展培訓是黨員永葆先進性的有效載體。黨的先進性要靠黨員的先進性來保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出現了經濟成份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和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多樣化等一系列問題。面對新舊價值觀的沖突,有的同志政治敏感性不強,特別是在理論聯系實踐上下功夫不夠;有的同志對新知識的學習掌握不夠,科技素質不夠高,在飛躍發展的時代面前跟不上節拍;有的同志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牢固,缺乏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創業能力不夠強。這些問題制約和影響了廣大農村黨員的自身發展和黨在農村基層的形象。因此,我們每一位基層黨員干部,都要通過學習來提高本領,增強素質,發展能力,在建設新農村的征程中彰顯黨員的先進性。

查看全文

農村科技素質暨創業培訓講話

各位學員,各位同志:

本次培訓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省和**市關于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科技素質培訓工作的要求以及“萬名科技專家興農富民工程”的實施意見,切實提高廣大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質,增強創業能力,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更好地發揮全市農村黨員干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下面,我就如何辦好本期培訓班講三點意見。

一、深化認識,珍惜機會,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并指出,要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要“支持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務農技能和科技素質。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增強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能力。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養一大批生產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和科技人員。”由此可見,在新的形勢下,對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加強轉載請務必注明來自公務員之家范文中心:/科技素質和創業培訓,對于推動農民素質的提高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開展培訓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建設新農村,就要培養新農民。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和主要受益者。沒有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沒有適應現代農業建設需要的新型農民,新農村建設就缺乏根本支撐。只有培養造就千千萬萬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把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形成持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力量源泉,才能讓農業科技成果服務現代農業發展;才能提高農民務農和轉移就業的能力;才能形成農村良好的社會風氣,最終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第二,開展培訓是黨員永葆先進性的有效載體。黨的先進性要靠黨員的先進性來保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出現了經濟成份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和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多樣化等一系列問題。面對新舊價值觀的沖突,有的同志政治敏感性不強,特別是在理論聯系實踐上下功夫不夠;有的同志對新知識的學習掌握不夠,科技素質不夠高,在飛躍發展的時代面前跟不上節拍;有的同志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牢固,缺乏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創業能力不夠強。這些問題制約和影響了廣大農村黨員的自身發展和黨在農村基層的形象。因此,我們每一位基層黨員干部,都要通過學習來提高本領,增強素質,發展能力,在建設新農村的征程中彰顯黨員的先進性。

第三,開展培訓是推動全民創業的重要舉措。推動全民創業,是富民強市、建設新農村的總抓手和突破口,它不僅有利于實現勞動者的個人價值,而且還能拓寬勞動者的就業門路,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目前,盡管我市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高,財政比較緊張,開展免費培訓的條件不太好,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創業培訓和科技素質培訓工作,把創業培訓和科技素質培訓工作納入到全市培訓計劃,為培訓埋單,所以,希望各位學員珍惜這次寶貴的培訓機會,增強學習的自覺性,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學有所悟,學有所為,通過學習,努力成為我市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希望參與這次培訓的相關部門和教職人員,突出重點,注重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努力把這次培訓辦成互相學習、傳授技能、提高素質、促進發展的富民培訓班。

查看全文

四全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編輯素質研究

一、引言

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四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為科技期刊發展開辟了新的局面。科技期刊是以發表自然科學及技術相關內容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連續出版物,刊登最新的行業政策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其主要學科范疇包括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科技期刊涉及出版內容、出版方式、出版周期等要素,其主要特征有連續性、時效性、創新性、滲透性等。科技期刊是期刊的有機組成部分,能為各行各業的學者、專家等提供科學技術交流的平臺,為各種新技術的實現提供實用可行的參考,學者、專家可通過科技期刊追蹤行業前沿科學技術、最新研究成果。科技期刊編輯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為保證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科技期刊編輯應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提升自我素質,為“四全媒體”的到來作全面準備。針對編輯自我素質的提升,很多行業內的前輩都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達麗哈·阿合亞[1]對大數據時代圖書編輯面臨的挑戰進行了研究,提出利用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更新工作方式,提高編輯專業素質;梁永霞[2]對科技期刊編輯科學素質的提升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議;邰文[3]就科技期刊編輯自我提升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如轉變信息服務模式、推進數字化建設、拓展服務方式等;孫瑾[4]將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素質的培養分為三大方面:基本素質、單位培養及青年編輯的自我培養;丁磊[5]對青年編輯的基本素質及其培養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郭海瑞[6]就科技期刊青年編輯人才的吸引、培養及隊伍建設給出了相關建議;李曉濛[7]剖析了科技期刊青年編輯面臨的挑戰,提出了科技期刊青年編輯自我培養的路徑;杜承宸[8]結合自身工作經歷探討了如何做好科技期刊編輯工作;陸雅玲[9]站在科技期刊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科技期刊編輯需要具備的素質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分析。“四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對科技期刊編輯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王海燕[10]對“四全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編輯勝任力的現實要求與提升進行了分析與指導。本文圍繞“四全媒體”進行分析,并就科技期刊編輯自我素質的提升提出建議。

二、“四全媒體”概述

“四全媒體”有四個基本特征,可以從時間、空間、主體、效能四個方向解讀為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

(一)全程媒體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信息傳輸技術和移動網絡技術高速發展,信息或事件的全程記錄、同步傳播得以實現,媒體能實現時間上的全程跟蹤記錄,全程媒體由此出現。

查看全文

試論科技人才的創新素質

創新素質是指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以及創新精神等各種能力品質的總和,是人們從事社會創新實踐的內在條件。科技進步最關鍵、最寶貴的是科技人才,而在科技人才素養中,最本質、最重要的是創新素質。當今時代,創新是國家和地區科技進步的重要條件,科技創新的順利進行、創新成果的取得,不僅要求要有科技人才的數量,更要求有科技人才的質量,這種質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科技人才的創新素質要求。面對國際科技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以及中國現代化建設的迫切要求,在培養大量科技人才的同時,更需要加強科技人才的創新素質建設。

一、創新時代呼喚科技人才的創新素質

當今時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也是一個科技迅猛發展、新技術革命方興未艾的時代,更是一個充滿著創新的時代。創新的時代迫切呼喚著具有良好創新素質的科技人才。

1、當代科技的發展要求科技人才必須有良好的創新素質

當今時代,知識更新換代速度呈加速發展趨勢,知識爆炸現象加劇,知識老化速度加快,知識陳舊所需的時間,從18世紀需要80一90年,19一20世紀的30年,縮短為近50年來的二15年,有的學科已縮短為5一10年。科學、技術與生產一體化,科技成果迅速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滲透,科學技術社會化,社會科學化,科學發現到技術發明、生產應用、形成產業的時間縮短,20世紀初以前大約為30年,20世紀初至中葉大致為10年,下半葉開始縮短為5年。如晶體管從發明到產品擴散于全世界市場只用了8年,電腦幾乎是3一5年換一代,使人感到發明創造有立竿見影之效。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和高回報,吸引和鼓勵著科技人員去努力拼搏,進行發明創造。國家和企業也為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大規模投資,支持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使當代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成為有組織、有目標、有計劃的、高效率、團隊式的集體分工協作研究開發的領域。科技活動也日益全球化,科技、經濟結合日益緊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其分支縱橫交錯,學科門類越來越多,并日益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原始性創新成為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在這樣的時代,任何科技人員的知識技能每時每刻都存在失效的可能。而科技活動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要求不斷創新,這就從客觀上要求科技人才必須緊跟時展趨勢,不斷提高知識儲備、更新知識結構與技能,形成與時俱進的創新素質,才能適應當今科技發展趨勢,在科技領域有所建樹。

2、激烈的國際競爭呼喚科技人才的創新素質

查看全文

青少年科技素質教育論文

一、青少年科技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全面推行科技素質教育缺乏認識

科技素質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全面的科技素質教育課程的支撐。全面的科技素質課程應包含科技知識理論課程以及科技應用實踐課程。然而,當前科技素質教育課程大多數是傳授科技理論知識的課程,涉及科技應用實踐的課程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數學校沒有認識到僅設置科技理論知識的課程難以真正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學生僅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掌握科技知識,這種課程設置不全面的狀況難以促使科技素質教育全面推行。青少年科技素質教育應該是面向全體青少年學生開展的。然而,大多數學校在科技素質教育過程中只重視對少部分優秀學生進行科技素質培養,目的是培養他們去參加各種科技競賽,為學校爭榮譽。這種做法明顯是對全面普及科技素質教育的精神缺乏必要認識,導致青少年學生科技素質整體偏低,影響科技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

2.教學資源缺乏

人力資源方面,高水平科技教師短缺。在我國,高水平的科技教師非常短缺,這主要是由于大多數年長教師過去因條件限制,并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科技素質教育。大部分年輕教師雖然受過一定程度的科技素質教育,但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他們也沒有及時補充新的科技知識。高水平科技教師短缺,使得青少年想要接受良好的科技素質教育非常困難。科技教育專用實驗設施設備欠缺。科技教育專用實驗設施設備是保障科技素質教育正常開展的必需品。調查發現,大多數學校在開展科技素質教育活動時并沒有專用的實驗設施設備,其所使用的實驗設施設備均是與物理、生物、化學等其他學科共享的。由于物理、生物、化學等均為升學必考科目,實驗設施設備會被優先安排給這些學科使用。專用的實驗設施設備欠缺無法保障科技教育實踐活動正常開展,科技素質教育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數字化科技教學新資源不足。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科技知識時刻都在更新,數字化科技教學資源也在不斷更新。一直以來,我國的科技素質教育所使用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大多比較陳舊,與青少年學生的現實生活嚴重脫節。在科技與生活高度融合的今天,陳舊的數字化科技教學資源無疑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科技知識的興趣,科技素質教育也難以高水平地開展。

3.教學方法單一

查看全文

農民素質制約農業科技推廣的瓶頸

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中的貢獻已日見突顯。從2002年始,吉林省樺甸市依靠農技推廣部門積極在農村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春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高產創建技術”等多項科研技術成果的推廣,并給應用戶帶來了可觀的效益,讓農民切實體驗到了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力量,按常理,這些效益顯現的科技成果應該被農民廣為應用,但從調查中了解到,其推廣普及率并不高,究其原因,農民綜合素質的偏低嚴重滯緩了科技成果在廣大農村的應用與推廣。

1樺甸市農村勞動力素質狀況

農民整體素質的高低是決定農技推廣的主要因素之一,農民素質主要包括文化素質、科技素質、經營管理素質、身體素質、非智力心理素質五方面,在這其中,文化素質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母質,而從樺甸市農村勞動力(16~60周歲的農民)的統計來看:現全市農村勞動力為147785人,在這些勞動力中小學文化程度的有30768人,占勞動力總數的20.8%,初中文化程度的92423人,占勞動力總數的62.5%,高中文化程度的23522人,占勞動力總數的15.9%,高中以上(不含高中)文化程度的1072人,占勞動力總數的0.8%。其中能初步掌握一技之長的為22258人,占勞動力總數的15.1%,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有較高文化水平的農民早已走出農門另謀他業,這樣的農民人員素質組成,決定了其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吸納創新能力很難與依賴科技的現代農業的發展相匹配。接受教育,對農民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無疑是提高農民素質的一種重要措施,也是農業推廣的一種手段,但目前樺甸市農民教育培訓的現狀來看,力度匱乏,任重而道遠。

2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現狀

2.1農民接受農業信息和技術的主要途徑。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約,農民接收農業信息和技術的渠道還不夠寬。主要渠道是:電視、廣播、報紙、書籍、農村“能人”、互聯網(所占比重較小)、手機等,能到鄉鎮、村直接向農民傳授信息和技術的主要部門有:市、鄉兩級農技推廣部門,農廣校,市、鄉兩級畜牧管理部門等。2.2農民接受教育培訓的機會和比率。從問卷調查和典型村調查看出,農民年接受教育培訓的機會有3~5次左右,但大多屬于簡單的實用技術培訓,時間較短,不夠系統。在有機會參加教育培訓的人員中,成員構成主要為村、社干部,種養大戶,致富帶頭人及中青年骨干等。年參加教育培訓的比率占勞動力總數的10%左右。2.3農民掌握和運用新技術及致富信息的狀況。當前,由于傳播手段的快速發展和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視,農民掌握和運用新技術及致富信息的比重呈上升態勢,但由于教育培訓機會和農民自身素質等諸多方面因素影響,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戶的種植、養殖和加工業處于粗放經營階段,發展空間較大,教育培訓任重道遠。2.4農民對農業科技信息及教育培訓的需求與實際完成的差距。從入戶實際問卷調查和普遍走訪中了解到,目前農民對農業科技信息及教育培訓的需求很大,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也很高,但參加教育培訓人數占勞動力總數的比率仍很低。據統計,樺甸市每年參加教育培訓人數只占勞動力總數的10%左右。特別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培訓和創業培訓等較系統的培訓,所占比率更低。如:樺甸市的“五大”主導產業之一的林蛙養殖業,有養殖專業戶1100人,800多條溝系,而每年能參加教育培訓的不到100人。

3提高農民素質的途徑與方法

查看全文

高職學生科技創新素質培養策略

1前言

培養具有創新素質和能力的職業人才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最近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的指導方針和培養目標要求,其中高職學生創新素質培養是根本,創新能力培養是關鍵。高職學生應具備優秀的創新素質主要包括有:良好的科學道德素質、優良的科學技術素質、優秀的科學作風素質三方面。它是創新型職業人才會創新和能創新的立足點和根本保證,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才應具備的根本的品德。所以應把創新素質的培養放在當前職業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的首位。在當前市場經濟不斷深化改革的社會浪潮中,科技創新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和驅動力,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全社會的關注點,產生的效果和效應已經越來越顯露出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高職教育培養和輸送有科技素質的人才是其重要責任和辦學目標,這幾年我院圍繞培養具備紡織服裝技術的高職創新人才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實踐,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道德素質、技術素質和作風素質,在確保我們的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上,取得了可喜的進步。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組織實施創新課題來培養高職學生會創新、能創新的能力,著力培養高職學生具備良好的科學道德素質、優良的科學技術素質、優秀的科學作風素質,是當前高職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一條重要措施和途徑。只有依靠具備這些優秀素質的人才,才能實施好優秀的創新課題并取得成功。如果不具備這些方面的創新素質,最好的創新課題也無法完成。所以高職院校培養創新型人才關鍵在于培養良好科技創新素質的高職學生。本文結合近幾年來我院創新素質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創新素質培養的方法、途徑和建議,對提高高職學生創新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

2培養良好的科學道德素質是創新素質培養的核心內涵

科學道德素質包括高尚的科學道德和較高的科技知識水平,具備自強不息、鍥而不舍、頑強拼搏的科學精神,是指像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無數優秀科學家所具備的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堅持科學真理的科學素質。只有具備良好的科學道德素質的創新人才,才能在科學崎嶇不平的道路上不斷奮力前進,登上科學的高地。一個缺乏科學素質的人是找不到創新課題的,也是不能承受創新的艱苦、失敗的折磨和挫折的。因為缺乏科學素質的人,首先他的科學態度不端正,出發點不正確,不是為了科技創新,而是為了以創新名義撈個人名利,浪費國家財產,形成學術腐敗。如博士論文抄襲,大學教授抄襲論文等現象,雖然這些不良的所謂“創新”行為得到了黨和國家有關方面高度重視,得到了有力遏制和查處,但是其產生的惡劣后果嚴重影響了純潔的新一代大學生,所以當前高職學生在創新教育的同時乃至于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增強科學道德素養的培養。向社會輸送講信用、講真話、辦實事的高素質科技創新人才是高職教育承擔的社會責任。這幾年我院在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同時,特別重視學生創新素質的教育和培養,突出培養和鍛煉學生科學道德素質,例如2012年我院專業老師指導學生完成的《發光機織面料亮度與光色的設計》這一創新課題時,從選題、論證、設計研究、檢測、試驗到生產樣品全過程的創新活動中,要求學生尊重紡織、印染、服裝設計等科學技術的有關知識和原理。在已有科學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探索和試驗研究等創新活動,取得了成功———創新成果獲得省市有關創新作品大賽的獎項。在完成這個創新課題時,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的學生進行了無數次發光面料亮度和光色的調制和試驗,通過無數次的配方比例調整、監測和選擇,承受了一次次實驗數據達不到設計亮度光色要求的失敗痛苦,在實驗室熬過無數個不眠之夜,堅持科學的檢測方法最終找到了最佳的配方和工藝,取得了成功。實踐證明,創新活動必須遵循科學的規律,沿著正確的科學方向才能順利開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這些創新活動中培養他們自覺尊重科學、尊重知識,不弄虛作假、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培養了良好的個人品質和科學素質,并且將影響他們一生。可見,培養學生具備科學道德素質是多么的重要。

3培養優良的科學技術素質是創新素質培養的關鍵內容

優良的科學技術素質主要是指培養高職學生具備必備的技術水平同時訓練高職學生具有較強的技術敏感性、技術責任心和技術洞察力,這是提出和找到一個好的創新課題的重要前提。一個對本專業領域技術發展動態極為關心、敏感的高職學生會激發出創新課題的激情和動力。反之,技術上麻木不仁,不留心、不善于關注和觀察的學生是找不到、找不準創新課題的。蘋果從樹上落下,有人搶著撿蘋果進食,而牛頓在想:為何蘋果從樹上脫落后會向下掉?這就是牛頓的技術敏感性、責任心和洞察力。創新課題無處不在,但只青睞有優良的科學技術素質的創新者。這幾年我校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課題獲獎情況也說明了這一點。近幾年來,我院在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的同時,注重培養他們的技術素養。例如2013年專業老師指導學生完成了“再生蠶絲蛋白纖維新面料”的創新項目,本課題是相關專業的學生根據已學到的專業知識,從普通的蠶絲面料特性出發,激發出技術靈感,提出了利用再生普通蠶絲提煉的蛋白纖維織成新面料的創新課題,經過充分調研、反復論證、設計編織出一種由再生蠶絲蛋白纖維為原料的新面料,并通過檢測發現了這種新面料所具備的耐磨、耐熱性和抗紫外性能較好、體感舒適的特點,創新了一種利用傳統報廢蠶絲蛋白纖維生產的新面料,該面料被推廣運用,榮獲高職學生創新大賽獎項。該創新課題培養訓練了學生在自己專業技術領域創新的技術敏感性、洞察力和關注所學專業技術發展的責任心。社會將青睞這種會創新的科技人才。

查看全文

干部科技素質暨創業培訓講話

各位學員,各位同志:

由市委組織部、市科協、勞保局、農林局聯合舉辦的**年度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素質暨創業培訓班今天正式開班了。在此,我首先對本期培訓班的開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對來自廣大農村、立志創業的各位學員表示熱烈的歡迎!本次培訓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省和南通市關于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科技素質培訓工作的要求以及“萬名科技專家興農富民工程”的實施意見,切實提高廣大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質,增強創業能力,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更好地發揮全市農村黨員干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下面,我就如何辦好本期培訓班講三點意見。

一、深化認識,珍惜機會,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黨的**屆**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并指出,要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要“支持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務農技能和科技素質。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增強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能力。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養一大批生產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和科技人員。”由此可見,在新的形勢下,對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加強科技素質和創業培訓,對于推動農民素質的提高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開展培訓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建設新農村,就要培養新農民。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和主要受益者。沒有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沒有適應現代農業建設需要的新型農民,新農村建設就缺乏根本支撐。只有培養造就千千萬萬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把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形成持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力量源泉,才能讓農業科技成果服務現代農業發展;才能提高農民務農和轉移就業的能力;才能形成農村良好的社會風氣,最終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第二,開展培訓是黨員永葆先進性的有效載體。黨的先進性要靠黨員的先進性來保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出現了經濟成份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和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多樣化等一系列問題。面對新舊價值觀的沖突,有的同志政治敏感性不強,特別是在理論聯系實踐上下功夫不夠;有的同志對新知識的學習掌握不夠,科技素質不夠高,在飛躍發展的時代面前跟不上節拍;有的同志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牢固,缺乏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創業能力不夠強。這些問題制約和影響了廣大農村黨員的自身發展和黨在農村基層的形象。因此,我們每一位基層黨員干部,都要通過學習來提高本領,增強素質,發展能力,在建設新農村的征程中彰顯黨員的先進性。

查看全文

科技文化對人文素質的影響

一、高校校園科技文化提出

最先提倡高校科技文化研究與教學的是一些發達國家,到現在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最初高校科技文化研究與教學的開展是以高校學科的形式確立起來的。其中以美國為例,不僅從20世紀中葉就有了科學史系或者科學哲學系,而且從1970年起,經過G.Holton教授(著名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的努力,把科學史教學作為“哈佛物理教學改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在1994年由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通過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還把科學史教育貫穿在小學到高中的教育中。在我國,1925~1927年陳省身先生的老師錢寶琮,在南開大學物理本科生中開設了作為科學史分支的教學史課程。

現在各大高校已經越來越重視高校科技文化建設。多所高校已經開設了與科技文化相關的學科教育,例如科學技術史、中國科學史、世界科技文化的起源與發展等等。這與我國所處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我國正在創造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產業的迅猛發展為基礎的。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人的素質和人才的培養是知識經濟實現的先決條件。科技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使命,要培養一支龐大的直接面向經濟建設的科技創新隊伍,在全社會形成強烈的科學精神和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人文氛圍,建立全新的科技創新體系。高等學校是培養高科技人才的搖籃,它不僅是科學技術的承載體,也是科技的產地之一。那么,對于大學生科技文化方面的教育建設是非常重要的。高校校園科技文化建設是實現這一變化的重要環節。

二、高校校園科技文化建設途徑

高校校園科技文化建設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從學生入手,加強大學生科技文化理論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從高校教師著手,高校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方法觀,加強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使其能正確地運用科學方法。關于科學文化理論方面,需要學校及各二級學院的領導和各職能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形成建立校園科技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積極開設與科技文化相關的課程。為了營造濃厚的科技氛圍,形成良好的學術風氣,許多高校開展了一系列科技活動。在此基礎上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科普性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作用,比如可以利用學生學術團體舉辦學術講座,開展科技實踐活動。大學生科技文化活動是其對科技文化理論應用的最直接平臺。近年來,隨著青年志愿者活動的深入開展,并依照我國對農村的重視,各校都組織了一些科技服務小組深入到農村開展科技咨詢、家電維修等活動,深受歡迎。廣大學生在服務社會的科技活動中,既能在科研能力、工作技能、經營水平等方面都得到鍛煉,同時也能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學生只是學習科技文化理論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它。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科技方法的作用起到了指導作用。首先,科學方法是多元的。它既包括較為有序的經驗方法和理性方法,也包括不很有序的臻美方法,它甚至對無序的猜測、想象、靈感、頓悟、幻想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亦持寬容和歡迎態度。其次,科學方法是創新的。大凡偉大的科學發明難得遵循固有的程式和運用現成的方法,科學大師往往能在已有的方法中保持必要的張力,或伴隨著創造出新的方法。最后,科學方法是開放的。它向各種后來的合理性的方法和非理性的方法敞開大門。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科學方法的培養對于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用科學方法指導大學生科技文化活動,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這個環節,高校教師的重大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