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2 12:39: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價值觀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價值觀教育研究論文
一、關于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問題
面對文化轉型,當前價值觀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對那些具有“時代意義和特征”的價值觀內容進行梳理。具體來說,就是要著重關注那些為適應文化轉型的需要而必須加強或補充的“新的教育內容”。本研究試以我國當代文化生活的新變化舉例說明。
(一)政治文化轉型與價值觀教育
發展“參與型政治文化”是我國政治文化轉型面臨的艱巨任務。“參與型政治文化”也稱為公民文化,它與臣屬型政治文化、狹隘型政治文化相對應,是指社會成員對政治體系作為一個整體以及體系的輸入方面和輸出方面都有強烈而明確的認知、情感和價值取向,并對自己作為政治體系成員的權利、能力、責任以及政治行為的效能具有積極的認識和較高的評價。Ⅲ要完成這一任務,一方面有賴于健全的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體制,另一方面則取決于公民是否具有參與政治生活的現代素養。它要求公民具備相應的價值觀,比如:
第一,對政治生活的價值認同。由于我國特殊的歷史背景,許多人對政治生活或漠視或疏遠。因此,重建人們對政治生活的價值認同,激發公民重視并主動參與政治決策的熱情,是當前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
第二,對“主權在民”的價值認同。只有在公民中牢固樹立權力的“民有”意識,消除“臣民”意識,才能激發公民主動、積極地參與政治生活。
漫談中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
一、中國的社會轉型給中學生價值觀教育帶來的挑戰
中國發生的深刻的經濟與社會轉型對處于價值觀形成時期的中學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為中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提出了挑戰,這些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層面:多元文化對中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影響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正走向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改革開放之后國外的文化價值觀開始進入到中國,并給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帶來很大的沖擊,人們開始面臨在多元價值觀之間進行價值取向選擇的問題,而這一點在處于價值觀形成時期的中學生身上也表現得尤為明顯;同時,中國的社會轉型帶來了社會階層上的分化,不同社會階層在價值規范、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上的差異不斷擴大。這兩方面共同構成了中國社會目前的多種文化和價值的沖突與交融的情況。岳金財與趙春玲認為,目前學校教育的困惑之一,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多元價值取向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實施社會要求的基本價值觀教育。中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半成熟期,因此價值選擇也就顯示出更多的不確定性,如何把握中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從而提升他們的生存質量,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成為了目前中學生價值觀教育所面臨的重大問題。2家庭層面:中國家庭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中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在不同的家庭的結構環境中,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而在當代,中國的家庭結構與環境發生了很多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對中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一,獨生子女家庭中的價值觀教育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獨生子女家庭開始大量出現。獨生子女常常集聚父母的寵愛和期望于一身,父母常常過分重視智力教育投資,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價值觀教育的重視。這種家庭教育觀念常常會導致獨生子女表現出性格孤僻、為人自私、注重享樂等一系列問題,這正是家庭價值觀教育缺失所造成的。第二,單親家庭中的價值觀教育問題。隨著人們婚戀觀念的變化,中國社會的離婚率開始走高,離異家庭和重組家庭也開始出現,成長在這種家庭環境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價值觀的扭曲。統計表明,我國離婚率較高的年齡分布大約是在30-50歲之間,而這也是中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當家庭成員和家庭關系的重新組合使家庭的經濟條件和生活環境發生改變時,會使中學生在對待事物的價值判斷上出現極端化傾向。第三,隔代家庭和流動家庭教育中的問題。當今的中國的勞動力群體,尤其是其中的農民工群體的流動規模與范圍都在日益增大,很多勞動者選擇將孩子交予父母照管。由于祖輩文化程度較低、過度的溺愛和年老所引起的家庭教育問題,并且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與祖輩們在思想和心理上存在嚴重的代溝,容易引起家庭教育的缺失,對正處于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中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
二、中學生價值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中國社會文化的多元化和家庭結構的變遷對學校的價值觀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但目前許多學校的價值觀教育并沒有完全有效地回應這一問題,同時學校中原有的價值觀教育本身在教育內容和方法上依然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教育內容沒有較好地適應社會變化的要求。對中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能不能堅持與時俱進,使價值觀教育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是價值觀教育有效性的關鍵。梅平樂與劉濟良認為中學生價值觀教育效果不夠理想的深層原因在于價值觀教育內容時常脫離社會現實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不少學校沒有對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涵進行分析研究,在進行課堂講授時常常忽視了中學生的特點與要求,使很多學生認為價值觀課空洞無味,抽象無用,不能有效地結合價值觀課程的內容來理解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其次,忽視了價值觀教育的特殊性質。徐莉認為,價值觀教育的困難之處在于很難僅僅通過教育和宣傳將價值觀念植入人心。目前在價值觀教育實踐領域中大多采用價值灌輸的方法,這種方法來自知識能力教育,但價值觀教育在性質上和一般的知識能力教育不同,它是一種精神培育,在價值觀的教育中應該更加強調人文關懷和受教育者的積極思考,而這正是我國中學生價值觀教育中所缺乏的東西。再次,價值觀教育中的主體性存在問題。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我國價值觀教育中,占主體地位的不是學生,這實際上限制了中學生在價值觀教育中的主動性。中學生處在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對人生和世界的很多基本問題開始進行思考,如果不能在這一階段促進他們思考的積極性和引導思考的方向,會對他們的價值觀形成造成不良的影響。
三、提高中學生價值觀教育實效的對策與建議
中國當前的中學生教育需要回應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文化和家庭等方面的變化對中學生價值觀教育所提出的挑戰,增加了學校在中學生價值觀教育中所要承擔的任務。而要完成這一任務,需要學校針對當前的情況和中學生的特點來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在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與方法上作出適宜的調整。本文在此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與建議:1在教育內容上,構建符合中國實際的價值觀教育體系在中國文化與價值觀多元化這一背景下,應通過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價值觀教育內容來提高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性。在具體內容的設定上,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價值觀教育的主要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成員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集中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最重要的部分,決定著整個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許多內容是我們對中學生進行人格教育的主要源泉,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在教育中培育中學生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也要教育中學生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必須采取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而這兩方面正是體現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源泉。2在教育方法上,促進教育方法多樣化和靈活性在傳承我國中學生價值觀教育實踐中呈現出來的合理模式的同時,積極借鑒國外價值觀教育模式合理要素,將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來對當代中學生價值觀教育開展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模式創新、教育方法創新。教育者要根據價值觀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教育規律、教育目的和教育法規,選擇與教育對象相適應的教育形式與方法,用更為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代替長期以來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學校應從中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探索更多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新方法,以提高中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同時,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價值觀的教育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也要注重學生社會實踐的參與,這樣才能避免其在教學中出現空洞抽象的問題。3在教育對象上,要尊重和包容學生群體中的多樣性特點教育者應在對中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中學生群體中的價值觀和形成價值觀環境上的多種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師生在價值觀教育中能夠進行高效的互動。根據孫琦和鄭鋼的研究,不同性別、年級和城市的中學生在價值觀三因素上均有顯著差異,并且由于其家庭成長環境的差異獨生子女在價值觀的形成上也異于非獨生子女。所以在當前的社會轉型背景下,中學生的價值觀教育要提倡寬容和理解,尊重學生成長的權利,并對中學生群體中價值觀多元化承認與尊重,從而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學生的想法,提高價值觀教育的實際效果。
學生價值觀教育論文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把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新形勢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之一。實施學生價值觀教育,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項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一、價值觀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現實意義
學生的價值觀,是他們在學習、成長、發展過程中,對現實生活中各種事物、現象進行評價、決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觀點。它支配、影響著學生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其作用具體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方向作用。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價值事物,會激起學生的熱情,促其積極創造與獲取,從而影響著實踐活動的方向。
動力作用。價值觀是構成實踐活動自覺性的前提。當價值觀初步形成后,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生活準則堅定不移地去行動,形成一定的思想動力。
養成作用。價值觀對行為的長期支配,會使個體的一定行為既出于內心又帶情緒性,經常重復和強化,最終養成習慣。
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轉型的歷史時期,社會上多種價值觀相互碰撞的現象已反映到學校中來,學生們的價值取向呈現出多樣性,但是主流仍是好的。這表現在:絕大多數學生具有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和自尊、自主、自立、自強的精神,競爭觀念、風險觀念、效益觀念、平等觀念在學生中認可程度較高,而論資排輩,忽視個人正當權益的陳腐觀念遭到普遍抵制與拒絕。
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論文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把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新形勢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之一。實施學生價值觀教育,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項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一、價值觀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現實意義
學生的價值觀,是他們在學習、成長、發展過程中,對現實生活中各種事物、現象進行評價、決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觀點。它支配、影響著學生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其作用具體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方向作用。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價值事物,會激起學生的熱情,促其積極創造與獲取,從而影響著實踐活動的方向。
動力作用。價值觀是構成實踐活動自覺性的前提。當價值觀初步形成后,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生活準則堅定不移地去行動,形成一定的思想動力。
養成作用。價值觀對行為的長期支配,會使個體的一定行為既出于內心又帶情緒性,經常重復和強化,最終養成習慣。
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轉型的歷史時期,社會上多種價值觀相互碰撞的現象已反映到學校中來,學生們的價值取向呈現出多樣性,但是主流仍是好的。這表現在:絕大多數學生具有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和自尊、自主、自立、自強的精神,競爭觀念、風險觀念、效益觀念、平等觀念在學生中認可程度較高,而論資排輩,忽視個人正當權益的陳腐觀念遭到普遍抵制與拒絕。
提升人才價值觀教育效能措施
一、新媒體在價值觀教育中的正面影響
1.使人才價值觀教育的渠道得以擴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開展,傳統上以課堂教學、講座、會議為主,輔以座談或者單獨談話的教育模式,其開展特點是點與面,個體對集體的“集中制”原則,很難掌控個體精神面貌的全部。新媒體方興未艾,其方便快捷,針對性強的技術特征打破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時間空間限制。它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依托技術優勢,通過各種數字數據平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的在受教群落中傳播。并能夠通過數據移動平臺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為受教大學生提供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機會。2.使人才價值觀教育的互動性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教育方法僵化,目標單一。舊的填鴨式和說教式教育方式難以引發受教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大學生主觀學習能動性沒有被激活和開發。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僅限于提問和回答的應付模式,從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不理想。新媒體在教學上的應用,因其區別傳統教學模式的靈活性和互動性,使得受教大學生在新奇、新鮮的技術教學中開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閘門,在開放性的教學中接受思政教學內容。師生可以利用新媒體已經開發出的QQ、微信、論壇以及微博等社交軟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個人世界觀、價值觀的實時思想交流。新媒體思政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造和補充,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思政教學環境,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形式,為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群落的正確傳播提供了多種途徑。3.使人才價值觀教育的效率提高。新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技術已經惠及社會的各個角落。在高校教學中,新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首選,并在教學效率和提高人才綜合素質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新媒體拓展了教學模式,同時也拓展了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新媒體還在技術上支持存儲和查閱的異時異地的教學功能,為受教個體提供了可以反復學習的客觀可能。新媒體生動及時準確全面的教學特點,符合新時代受教個體的思想能動性,其快捷方便的傳播性和存儲型又增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效率和質量,對于整個受教群落而言,是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個體學習成果提高的保障。
二、新媒體在人才價值觀教育中的負面影響
1.多元化價值取向。互聯網技術讓新媒體信息傳播成為共享資源的典范,沖擊并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在整合各種教學資源的同時,還不斷地在開發新的教學模塊。新資訊和實時更新的信息在第一時間傳輸到每個受教個體手中,使得大學生在接收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同時,也接收到來自于國外的各種思想潮流,其中不乏頹廢消極的思想意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形成巨大的威脅。成功論、財富輪等已經成為時髦的名詞和部分高校學生的價值取向。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也背離了我國傳統美德范疇之內的行為規范。長此以往不利于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共處,也不利于個人價值觀與社會總體價值觀上統一。2.追求實用價值觀。高等教育和大學生活,是優秀人才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重要時期。社會個體的價值觀以及價值取向離不開社會背景的映襯和影響,高校是社會結構的縮影,初步具備了社會雛形,因此,大學時期的道德情操培養和個人價值觀的建立是人一生走向的標尺。新媒體的靈活包容性和開放虛擬的受教環境,將各種思潮都帶入到高校這個小社會環境中。不正常的社會價值追求必然會讓思想還處在形成期的學生們產生重功利輕道義的價值觀。
三、利用新媒體提升人才價值觀教育效能的措施
1.加強領導,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現階段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教育教學體系,新媒體的應用都是不能規避的必要模式,雖然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各大高校應在新媒體應用中,主觀上重視其擔負的教學任務,客觀上要“重利輕弊”,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制定出適合高校教學任務的新媒體應用制度,組建優秀的師資力量隊伍開展思政教學,培養高校學生樹立其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彌補新媒體所帶來的弊病。在正確的價值教育觀指導下,統籌部署人才價值觀教學工作,以新模式帶動新體制、以新體制推動新目標的完成,以達成核心價值觀教育目的的實現。要有專人編輯和推送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嗎,及時搶占新媒體陣地,充分挖掘新媒體教學宣傳優勢,快速的在受教群體中建立起溝通交流的紐帶,讓國家人才儲備梯隊能夠在網絡時代及時有效的接收到核心價值觀的指導。2.積極應對,掌控傳播主動權。高校可以利用新媒體易于操作的特點,建立起專業化教學平臺。利用其快捷的傳播方式,將高校思政教學融會其中。把信息源和信息傳播終端捆綁在一起,以主動教學和主動學習的模式發揮新媒體影響廣泛和快捷的特點。例如開設專業課論壇,開辟微博、微信群、QQ群等,把新聞事件其中,并且可以讓受教學生骨干和教師做輿論導向引發集體性討論,充分調動被培養人才主動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網絡時代并不意味著虛擬就可以欲蓋彌彰或者是為所欲為。高校學生作為國家人才儲備基地,必須增強法制意識,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和自覺抵制不良現象的勇氣。3.完善機制,強化素質教育。網絡雖然是虛擬平臺,新媒體固然區別于傳統教學,但完備的教學機制還是可以將其掌控在可利用范疇內。所以各高校應建立健全新媒體教學模式和體制,在教學各環節上安排負責任,有正確價值取向的人員進行負責。有針對性的利用新聞事件與之相關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條目和內容,突出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意義和普遍性。還要加強考評制度和執行力度,完善考核標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政教學素質考核的重要標準和內容。形而上提升思想意識領域,形而下規范其日常行為標準,從內向外的整體提升受教個體的思想意識和思政水平以及個體行為準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考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最基礎的價值觀念,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影響著中學生的健康發展,也影響著我國未來發展。為此,在互聯網廣泛普及背景下,我們不僅應幫助中學生正確區分網絡資源所呈現的內容,更應該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強化對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關鍵詞:網絡資源;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利用網絡資源對中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中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應重視中學生社會核心價值觀現狀,只有讓中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才能夠弘揚正能量的內容、我國優良傳統文化,促使社會能夠形成更為良好的發展氛圍;另一方面,由于網絡資源中所呈現出的內容較多,中學生對網絡這一新穎的媒體形式更感興趣,當中學教師可以在為學生講授文化知識過程中利用網絡資源教育學生,學生感興趣程度與理解效果都會得到明顯提升,進而保證對中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率及效果[1]。由此可見,在社會不斷發展狀態下,利用網絡資源對中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利用網絡資源對中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
(一)利用網絡資源營造文化氛圍,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由于中學生在校園中生活的時間更多,因此要想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效性,中學領導與中學相關教師就要認識到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積極利用網絡資源為中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促使其可以在了解、清楚我國優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能夠正確鑒別社會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而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基礎上,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筆者建議中學應借助互聯網在網絡資源中深入挖掘與學校、當地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并利用校園的廣播媒體平臺為學生傳遞上述內容,營造出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圍[2]。與此同時,中學教師與領導人員還可以開展文藝創作、演講比賽、經典誦讀、道德講堂等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讓中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收集有關知識,通過為其他中學生呈現感化心靈、溫暖人心的事件,使得校園內部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二)利用網絡資源呈現真實案例,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與虛構的內容相比,真實案例具有更強的說服力,為此,要想利用網絡資源做好對中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中學教師就應借助多媒體設備、計算機設備為學生呈現真實的案例,通過文字與圖片相結合的方式,促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首先,中學教師應該通過與中學生進行溝通的方式,了解中學生當前價值觀正確與否、大部分中學生在哪方面道德存在缺失、能否正確鑒別社會事件的正確性;其次,在全面了解中學生的基礎上,中學教師應通過網絡查詢與學生當前所缺失的道德有關的內容,通過搜集、整理案例,使得后期為學生呈現出的內容邏輯性更強;最后,為學生呈現真實社會案例的基礎上,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講授正確的價值觀內容,更需要為學生進行合理的解釋,讓學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并使得自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會出現偏頗。(三)利用網絡完善教育體系,使學校、社會、家庭形成合力。雖然學校是教育中學生的主要場所,但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利用網絡資源與網絡平臺使學校、社會以及家庭形成合力也是十分重要的[3]。一方面,中學教師應借助網絡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使得家長與教師都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當前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中學教師還應該幫助家長認識到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并為其提供一些科學的教育案例,讓家長可以在瀏覽、觀看相關網絡資源的基礎上,做好孩子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在社會中也應該積極凈化網絡、熒屏、書刊,通過宣傳社會中存在的好人、時代的楷模,及時更好地弘揚社會正能量,保證中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長、學校與社會的教育中不斷規范自身言行舉止,并閱讀提升品行修養的書籍,進而在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的狀態下,使得網絡中優秀資源可以走入學生學習視野,促使學生接受到更有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研究生價值觀教育論文
一、新時期研究生價值觀的主要特點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人們的就業方式、生活方式、利益關系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轉型期所特有的各種矛盾交織、觀念沖突、利益凋整的現象,給正處于社會選擇階段的研究生帶來了價值觀上的強烈沖擊和影響。與80年代的研究生相比,處于世紀之交的重要歷史轉折時期的研究生在價值觀念上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1.在價值取向上自我意識強化
研究生是一個知識和智力相對密集的青年群體。他們具有樂于思考并且善于獨立思考、觀察敏銳、認識問題的角度獨特、吸收新鮮事物快、人生觀、價值觀趨于基本穩定、自主、自立等群體特征。這些特征,在研究生價值觀上表現為自我意識強化,注重自我設計、自我奮斗,更加追求內在價值的自我實現,追求自我的完善。調查表明,對于“攻瀆研究生的目的”,61.6%的研究生認為讀研是“為了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價值”;193%的研究生具有偉大的抱負——“為振興祖國”;7.1%的研究生則希望能“有更好的學習lT作環境”,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4.7%的研究生讀研是為了“改善生活”。從以上的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適合個人利益之需要”與“應國家利益之需要”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差距(73.4%與19.3%),說明研究生的人生價值取向趨于向自我為主體的方向發展。
2在價值判斷標準上更加務實和偏重物質利益
當代研究生在價值判斷標準上正逐漸由過去的抽象理想主義轉變為明顯增強的現實性和務實觀。現在的研究生普遍采取現實主義的人生態度。據1994年《研究生價值觀研究》課題組所做的“武漢地區高校研究生價值觀問卷調查”,54.1%的研究生傾向于“不管最終追求的是什么,只要全力解決每一階段最迫切的具體問題就行了”,充分說明了研究生價值觀實用性傾向增強。當問及“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您是否準備接著報:考博士研究生”時,回答“準備”的僅占10.2%,回答“沒想好”的占21.1%,“不準備”的占67.6%,說明大部分在校研究生暫時放棄了對更高學歷的追求。其中部分研究生還是很想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只是迫于目前自己的生存狀況而不得不放棄繼續求學的機會,這說明他們在理想與現實發生矛盾時,不得不遷就于現實。
價值觀教育研究論文
[摘要]文化轉型時期,社會價值系統發生了諸多變化,這對價值觀教育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價值觀教育要根據新情況更新教育內容;要處理好價值觀“一元”和“多元”的關系問題;要處理好價值觀的“普適性”和“民族性”的關系問題。
[關鍵詞]文化轉型;價值觀教育;現代化
“文化轉型”是指文化的整體面貌發生轉變的過程。這一轉型可以被概括為“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轉型,它包括文化各個部門、各個層面的整體轉變。價值系統作為文化的核心,在文化轉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價值觀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因為“轉型”意味著“不確定”。與非轉型時期相比,價值觀教育失去了以往“確定而明晰”的參照對象。然而,面對現有的社會秩序,教育必須超越。隨著我國社會改革的全面推進和深入開展,現代化的藍圖已經隱約可見。在這樣的背景下,討論“價值觀教育超越現實,走向何處去”的問題也就具備了一定的歷史條件。
一、關于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問題
面對文化轉型,當前價值觀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對那些具有“時代意義和特征”的價值觀內容進行梳理。具體來說,就是要著重關注那些為適應文化轉型的需要而必須加強或補充的“新的教育內容”。本研究試以我國當代文化生活的新變化舉例說明。
(一)政治文化轉型與價值觀教育
漫談不能輕視的學生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教育;大學生中
一、正確的價值觀是建立正確人生觀的基礎
人生觀從萌芽、發展到基本形成都在青少年時期,特別在大學階段,正是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基本形成的重要階段。
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對生活的目的、意義和價值進行系統概括而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觀念。人生觀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人生目的解決的是人究竟為什么而活著,它是人們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人生態度回答的是人生的路該怎樣走的問題。人生價值主要指人對社會的貢獻,對人生意義的評價,是把人作為一個特定的社會個體所應具有的最基本價值取向問題,也是決定人生觀形成的重要基礎因素。當然,這三者是相互制約和促進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有利于其正確人生觀的形成。
然而人生觀又受人們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社會關系和世界觀的制約。作為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作為學生時代的佼佼者時最容易對人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動搖。因此,教育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人生的人生價值和意義,不僅是社會的要求,也是大學教育本身的任務和歷史的責任。
二、正確的價值觀也是樹立正確世界觀的基礎
民國音樂教育價值觀啟發
一、民國時期音樂“審美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形成
民國時期音樂“審美功利主義”價值觀與中國古代音樂“以樂育德”價值觀有密切的關聯,它是在繼承和革新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價值觀的基礎上形成的。
(一)中國古代兩種音樂教育價值觀
⒈“以樂育德”儒家功利主義價值觀。即音樂教育為教化民眾服務、為維護階級統治服務。早在先秦時期古代先賢就通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禮樂制度。“禮崩樂壞”后禮樂制度瓦解,孔子將“禮”與“樂”在教育中結合,即通過“禮樂相濟”的教育形式將“美”與“善”統一。雖然孔子認同音樂給人帶來和諧體驗的“審美”意義,但在“樂教”的定義中,孔子偏重關注音樂的社會作用。“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1]因此,“樂教”是以“道德”為核心,通過“聲和”到“心和—人和”,最終達到“政和”的目的。漢代以降,由于統治者推行“獨尊儒術”的政策,儒家“以樂育德”的音樂教育價值觀逐漸在教育中占據正宗地位。因此,“樂教”的價值逐步依存于“道德”之中,音樂教育也逐漸失去了“審美”的本質意義。直到近代以前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形成了以強調“樂以載道”、“樂與政通”,否定個體審美價值的“以美育德”功利主義音樂觀。⒉以“審美”為主的道家非功利價值觀。“以樂育德”的音樂教育一直受到“順應自然”的老莊道家思想的反對。道家從崇尚自然的哲學觀、美學觀出發,反對功利性的音樂,提倡形而上、超越功利性的“審美”化的音樂。老子認為“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2]他肯定了個體在審美活動中的獨立地位,認為人們在審美過程中消解欲望,從而超越物象時空,領悟自然音聲中所含蘊的至大神韻。道家認為不應違背音樂的“審美”本質,過分夸大社會功能,反對用“樂教”作為束縛人性的工具。儒家與道家相對立的價值觀構成了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的和諧之音,直接影響著我國封建社會音樂教育的發展。
(二)民國時期音樂教育“審美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形成
⒈音樂教育價值觀的近代轉型。道家與儒家在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價值觀上的分歧,是促進民國音樂教育思想發展變革的基本動力。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被迫打開國門,西方思想涌入我國。受康德、席勒思想影響的新型知識分子,如梁啟超、康有為、曾志忞、王國維等人,他們在探求救國真理的過程中積極尋找啟蒙救國的利器,并將目光投向西方的“美育”上,認識到“審美教育”能夠使人實現精神的超脫。以現代“美育”為載體的“精神教育”,能養成國人高尚情感,實現解救現實人生的功利目的。比如,王國維一方面接受了康德的思想,把“審美”與“道德”分離,傳承道家思想強調“審美”的獨立性:“蓋人心之動,無不束縛于一己之利害,獨審美之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純潔之域。”[3]另一方面,他又繼承了傳統儒家“以樂育德”的思想,將“審美”與“道德”相協同,將審美知覺“無利害性”特征賦予了輔助道德的功能,此乃他提出的“無用之用”。這種“審美功利”主義觀不僅在二十世紀初期有代表性,而且在民國時期被學者們普遍接受。如蔡元培認為“美育”是培養人高尚純潔的精神境界的手段:“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4]魯迅明確地提出以藝術文藝改造國民性、療救國民病根的主張;梁啟超視藝術為情感教育的利器,大力倡導藝術教育“趣味教育”,使之皆成為“美化”的國民;朱光潛提出了藝術的“無所為而為”更突出“審美”育“德”的功能性意義。因此作為美育重要實施手段之一的音樂教育是以重視音樂“審美”本質價值而達到道德目的的“審美功利主義”價值觀。“審美功利主義”價值觀將音樂教育的意義落實到現實人生的解救,這一理解是基于音樂本身的特征,而不是僅僅把音樂作為輔助工具。這與“西學東漸”帶來的康德“無利害感”、叔本華“純粹的認識”、克羅齊講“直覺”已有很大差異。可見,民國以現代“美育”為思想的“審美功利主義”價值觀是中西古今文化交匯、碰撞的歷史產物,既是對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繼承與轉型、也是對西方美學思想的吸納與創新。⒉音樂教育價值觀的制度化。教育宗旨將美育納入其中,從此“審美功利主義”的音樂觀進入教育實踐。辛亥革命后,時任教育部部長的蔡元培發表了《對于新教育之意見》,系統提出了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舉”的思想,將“美育”提高到國家教育方針的地位。民國政府成立后,教育宗旨采納了這一思想,并將音樂納入基礎教育學科。從此,在以蔡元培為代表的教育家們的積極提倡和苦心經營下,音樂教育形成了以音樂本體價值為核心的學科建構;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主體的回歸;以輔助“道德”為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的“審美功利主義”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