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經濟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17:15: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合作經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合作經濟

農民合作經濟成立會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今天,在這熱情洋溢的夏日里,我們##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正式宣告成立了。在此,我謹代表##市供銷合作總社、##市農民合作經濟聯合會,對前來參加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地歡迎!對在市“農合聯”籌建過程中,給與大力支持和幫助的市委、市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和省社表示衷心地感謝!

“農合聯”是由##市供銷合作總社發起,聯合全市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組建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主要任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聯合與合作為紐帶,充分行使組織、協調、服務、指導、監督職能,引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規范運作、健康發展,為繁榮農村經濟,富農強市,推進全市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服務。圍繞這一基本思路,今后我們將著力在以下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著力提高服務水平。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是“農合聯”生命力所在。我們將始終把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服務上,把為“三農”服務貫徹在“農合聯”運作的每個環節中,憂農民所憂,急政府所急,辦“三農”所需。要從大農業、大流通出發,加快職能轉變,按照新的運行機制、合作機制和現代商品流通理念,構建基層流通服務網絡,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以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贏得廣大農民群眾的信賴,成為黨委、政府工作的有力助手。

二是著力完善組織體系。未來的10年,將是我市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形成的要害時期,也是農村城市化、現代化、市場化、國際化迅速推進的時期,既面臨嚴重挑戰,又布滿發展機遇。“農合聯”的成立順應了這種趨勢,也為自身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和服務空間。為此,我們將努力落實好省委35號文件和省、市領導指示精神,從“三農”工作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組織農民大力興辦各類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積極探索以社會力量為主體、全方位發展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的新模式,努力構建起適應我市城鄉統籌發展需要、跨地區、跨行業的現代合作經濟組織體系。

三是著力搞好聯合協作。聯合是一種力量,協作是一種保證。“農合聯”作為一個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域的聯合性社團組織,能否有效地發揮作用,要害在各會員單位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團結協作,共同努力。“農合聯”將以扎實的工作,有效的服務,積極聯合、吸納各種形式、各種類型的涉農經濟組織和經濟成分加入聯合會,實現合作經濟組織的大合作、大聯合。同時積極維護會員單位和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親和力、凝聚力,以共同的利益紐帶引導“農合聯”組織形成更廣泛的聯合與合作,逐步建立起暢通、高效的協作機制。真心希望全體會員單位共舉服務旗,同唱合作歌,共鋪致富路,同心同德,共同辦好農村合作經濟事業。

查看全文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政策意見

一、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1、給予項目扶持。進一步落實省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會議精神,把扶持產業發展的項目與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緊密掛鉤,在安排高效農業規模化、外向型農業、科技入戶、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時,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作為項目實施載體的,給予優先扶持。

2、實行以獎代補。①先進鄉鎮:根據目標完成、工商登記、運行質態、輻射帶動能力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核,取前6名鄉鎮為先進單位,各獎勵5000元。②30強示范合作經濟組織:按入社農戶、經營特色和規模、規范管理、運行質態、與農民利益聯結、帶動農戶增收等考核項目,每年分別評選農民專業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區股份合作社各10個,為全市30強示范合作經濟組織,并分別給予5000元獎勵(與揚州市級以上表彰不重復)。

3、實行專項補貼扶持。對項目好、機制活、起點高、影響大、帶動力強的合作經濟組織給予項目補貼。對合作經濟組織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名牌農產品和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省名牌農產品的,以及獲得自營進出口權且當年有出口實績或在境外注冊農產品商標的,將分別給予獎勵。以上具體扶持及獎勵辦法由市農工辦、財政局制定。

4、積極爭取省、市財政扶持資金。對具有較大經營規模和較強帶動能力,制度健全、效益明顯、運作規范的農民合作社,積極申報項目扶持,支持合作經濟組織為農戶提供培訓、技術、信息服務,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的引進、推廣,發展加工、儲藏、運輸等,扶持和壯大一批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對有效運轉一年以上,組織章程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有固定辦公場所、有生產基地,獨立核算,盈余返還,成員不低于300人,以合作社為貸款主體且貸款規模在50萬元以上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積極申請揚州市財政貼息貸款。

二、落實相關稅收優惠

查看全文

小議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現實作用

一、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現狀和特點

(一)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生活中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亮點,就是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迅速發展、方興未艾。

目前我國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合作經濟組織數量相對較少、覆蓋面低,規模不大、入社農戶占鄉村總戶數的比例較小,表明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正處于初級階段。

(二)我們國家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特點。

1、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在不同地區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更進一步的調查顯示,在各個省內,發展也是不平衡的,如河北省石家莊等6市共有農民合作經濟組織1,781個,占全省總數的80%,而全省有20%-40%的縣在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方面還是空白。

2、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育情況與地區的農業人口數量以及農業在區域經濟中的重要性呈現較強的正相關關系。農業產業化水平較高的省份,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數量較多。

查看全文

京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調查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京郊涌現出很多新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使其逐步走上規范化發展軌道,我組織有關部門,圍繞郊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形成的原因、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并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趨勢、扶持措施進行了分析研究。

一、郊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產生的動因

合作社、合作經濟由來已久,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近兩年才迅速發展起來的。它是農民自愿建立的,以服務為宗旨,以維護成員利益、增加成員收入為目的,以某種專業生產活動為紐帶,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管理、自我積累的合作經濟組織。京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動因。

第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需要。

近年來,郊區通過落實土地延包30年、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等一系列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農民獲得了長期而穩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家庭經營的主體地位逐步確立,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進一步完善。但是,農民家庭經營的規模小、實力弱,單家獨戶無法解決在市場經濟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農民家庭的市場主體地位在經濟大潮中不夠穩固。而僅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國家有關部門統一經營的層次,又難以完全解決農民面臨的問題,因此,在不改變農民家庭經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迸而完善郊區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成為必然。

第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以富裕農民為根本出發點,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根本性措施。

查看全文

京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調查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京郊涌現出很多新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使其逐步走上規范化發展軌道,我組織有關部門,圍繞郊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形成的原因、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并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趨勢、扶持措施進行了分析研究。

一、郊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產生的動因

合作社、合作經濟由來已久,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近兩年才迅速發展起來的。它是農民自愿建立的,以服務為宗旨,以維護成員利益、增加成員收入為目的,以某種專業生產活動為紐帶,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管理、自我積累的合作經濟組織。京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動因。

第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需要。

近年來,郊區通過落實土地延包30年、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等一系列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農民獲得了長期而穩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家庭經營的主體地位逐步確立,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進一步完善。但是,農民家庭經營的規模小、實力弱,單家獨戶無法解決在市場經濟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農民家庭的市場主體地位在經濟大潮中不夠穩固。而僅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國家有關部門統一經營的層次,又難以完全解決農民面臨的問題,因此,在不改變農民家庭經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迸而完善郊區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成為必然。

第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以富裕農民為根本出發點,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根本性措施。

查看全文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研究

一、合作社的界定及幾個問題的判斷和辨析

(一)關于合作社的界定

合作社是世界經濟發展中一個廣泛而長久的命題。國際社會關于合作社的定義、價值觀、原則、作用及如何發揮優勢,形成了很多共識。1995年國際合作社聯盟(ICA)代表大會通過了《國際合作社聯盟關于合作社定義、價值和原則的詳細說明》,2002年6月召開的第90屆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發展合作社的建議》,也接受國際合作社聯盟提出的合作社定義、合作社價值觀和合作社原則。這里,根據國際合作社聯盟的《國際合作社聯盟關于合作社定義、價值和原則的詳細說明》和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及聯合國有關機構在為2002年第80屆國際合作社日暨第8屆聯合國國際合作社日的致辭,就合作社的定義、價值、原則、作用和如何發揮優勢問題試作歸納闡述。

定義。國際合作社聯盟關于合作社的定義是:“合作社是自愿聯合起來的人們,通過聯合所有與民主控制的企業來滿足他們共同的經濟、社會、文化的需求與抱負的自治聯合體,他們按企業資本公平出資,公正地分擔風險、分享利益,并主動參與企業民主管理。”臺灣省的合作社法把合作社定義為“依平等原則,在互助組織的基礎上,以共同經營方法謀求社員經濟利益和生活改善,而其社員人數及股金總額均可變動的團體。合作社為法人。”荷蘭的農業合作社定義為:“長期從事經營活動的農民組織,共同核算,共同承擔風險,同時保持農業活動的獨立性以及使有關的經濟活動盡可能多地獲得利潤。”在瑞典,合作社就是農民擁有和控制的公司。縱觀國際合作社聯盟關于合作社的定義及各國或地區的合作社法,合作社有這樣幾個共同特征:(1)合作社是社員入股、聯合所有、社員控制和社員受益的經濟組織;(2)合作社是經濟實體,有可供支配的財產;(3)合作社是合作社法人,有不同于公司制企業的內在規定性。

價值觀:國際合作社聯盟倡導合作社應尊重并實踐“自助、自我負責、民主、平等、公平、團結”的合作社價值觀和“誠信、公開、社會責任和關心他人”的道德觀。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在2002年7月5日“紀念國際合作社日促進合作經濟發展座談會”上說,合作社“是一個大學校,是培養社員集體主義和民主精神,發揚團結互助的社會風尚的極好場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陣地”。總之,合作社不僅追求經濟效益,還追求社會效益,培育公民的責任感和團結合作精神,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原則:最早的合作社原則是羅虛代爾原則(共5條),一個半世紀的實踐證明這是各國合作社發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同時,合作社原則也在不斷發展。國際合作社聯盟1995年的百年慶典大會將國際合作社原則增加至7條,即:①自愿與開放的社員資格;②民主的社員控制[1];③社員經濟參與[2];④自治與獨立;⑤教育、培訓和信息;⑥合作社之間的合作;⑦關心社區。其中,社員民主管理和社員經濟參與這2項原則規定了合作社的內部制度,它規定社員對合作社的民主控制,最普遍的是在基層合作社一級堅持平等投票,即一人一票;在合作社盈余分配上,按社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額比例返還利潤是合作制的核心,認為社員為合作社未來提供的額外(除繳納股金外)資本,可以獲得相當于銀行利率的利息,但不得分紅。筆者認為,合作社原則不可否認應從本國實際出發加以運用,并根據實踐要求予以創新和豐富,否則合作社就會被淘汰,但一些體現合作社特性的社員民主管理原則、社員經濟參與原則是根本性原則,應得到遵循[3]。

查看全文

農業合作經濟制度的創新詮釋

一、合作社制度的歷史變遷

合作社制度是指包括體現合作社性質、宗旨、目的、價值的合作社原則以及合作社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在內的規則體系。研究農業合作組織制度創新應以研究合作社制度的歷史變遷為切入點。

(一)合作社的歷史發展。合作社在各國的發展進程雖不盡相同,但就世界范圍內,以合作社原則發展及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變化等因素為主線,可分為五個階段:

史前期:1844年現代意義上的合作社——羅虛戴爾公平先鋒社誕生前。該階段的合作社從今天所研究的合作社制度內涵角度講都不具有典型性,可稱為史前期。

初創期:從羅虛戴爾公平先鋒社產生至1895年國際合作社聯盟創建。該階段合作社大量涌現,消費、生產、信用、農業合作社在這一時期均已形成。各國有關合作社的最初立法基本完成。

發展期:從1895年國際合作社聯盟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際合作社聯盟的成立加強了各國合作社組織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各國政府也開始更為積極地扶持合作社發展。合作社立法大多從綜合性合作社法轉向了各類專業合作社法。

查看全文

農村合作經濟發展實踐與思考

供銷社是農村合作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的前沿陣地。省政府鄂政發[20*]20號文件指出;要“使供銷社合作社成為農村現代經流通的主渠道、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引導者和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骨干力量”。這是供銷社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科學定位,也是我們供銷社發展的奮斗目標。近兩年來,我們通過采取發展“兩社一會”,開展“兩連一代”,實施“一建兩改”,履行“一社多能”等系列舉措,初步探索出了農村合作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一、發展“兩社一會”,克服“一改了之”,是建立合作經濟組織平臺的必由之路

把基層社辦成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黨中央、國務院指明的改革方向,是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組織農民進入市場的迫切要求。為此,我們在抓好基層社改革的同時,把發展專業合作社、綜合服務社、行業協會作為加強基層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改造基層社的重要舉措來抓,因地制宜地發展“兩社一會”,而不是職—仁買斷,企業解散,一改了之。

一是按照產品資源優勢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2007年,我們先后組建了陶河蔬菜專業合作社和河南畈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陶河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后,變陶河高山氣候的劣勢為發展反季節蔬菜的優勢,種菜當年種當年受益,生產周期短,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一個短平快的好項目。該專業社與浙江海豐蔬菜公司簽訂了包種子供應、包收購、包銷售的合同,2007年種植面積700多畝,吸納全鄉12個村200多戶農入社會,

為當地農戶增收150多萬元,河南畈興合茶葉專業社成立后,投資100多萬元購置先進加工設備52臺套,采取來料加-正流水作業等先進工藝,幫助農民解決加工技術難題。通過來料加工,既促進了茶葉上檔次、上品牌,義扭轉了零星種植、零星加工,產品質量上不來的局面。實踐證明,專業合作社既是供銷社參與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又是自身進行脫胎換骨改造的有效形式。

二是按照經濟區域優勢發展綜合服務社。我們依托藥材、生產資料、再生資源、煙花爆竹等龍頭企業,分別組建了6個藥材生產輔導服務社,15個農資連鎖店和22個再生資源、煙花爆竹連鎖店,為農民提供種子種苗供應、生產加工輔導、市場信息服務。把綜合服務社辦到農民家門口,按照農民的需要開展商品購銷、農技指導、便民、生產生活用品租賃和維修等綜合服務,充分發揮了為農民服務前沿陣地的作用。

查看全文

推廣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近些年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迅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與服務,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我國農民為農村改革作出的又一貢獻,是農村組織制度的創新。

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扶持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各級財政每年應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扶持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應給予必要的信貸支持;在稅收上給予扶持,凡經主管部門登記成立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對成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所取得的收入應免征所得稅和營業稅,對成員自產農產品的銷售應免征增值稅,對興辦的農產品加工及服務項目應減征相關稅費等。

要加快立法進程,增強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法律保障。盡快明確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法律地位,解決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法規缺位、政策錯位問題和各類扶持政策的匹配問題。同時要理順管理體制,規范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應盡快明確政府主管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部門,負責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協調和服務。

加大農業經濟專業人才培訓力度,提高成員素質。努力培養一批懂技術、懂管理、會經營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領頭人。一方面可以利用縣鄉現有培訓資源加強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骨干成員的知識培訓;另一方面建議出臺相關政策,引導鼓勵大學畢業生特別是農林牧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訓服務。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模式,需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農民的實際需要和組織發育的程度確定。必須尊重農民群眾的意愿和選擇,從當地實際和不同特點出發,尋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最佳發展路徑,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發展模式。這應該是今后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基本思路。

查看全文

農民合作經濟農業作用研究論文

摘要:在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上,通過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全面推進農業生產手段的現代化、生產技術的現代化、農民的現代化和農業組織管理的現代化,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路徑。

關鍵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現代化

農業生產手段的現代化、生產技術的現代化、農民的現代化和農業組織管理的現代化,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可全面促進這四個方面現代化的進程。因此,在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上,通過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推進農業合作化,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農業現代化別無選擇的道路。

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促進生產手段現代化

生產手段的現代化就要實現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機器,以機器生產代替傳統的人畜力為主的勞動。生產手段的現代化需要大量的農機具,如精量播種需要高質量的精量播種機;節水技術要用噴、滴灌設備;收割需要收割機,大型聯合收割機不僅勞動效率高,而且能有效地減少農產品損失。農機具發展共同的趨勢是運用數量多,農業機具配套齊全,向大馬力、通用性和高效自動化方向發展。電子監視、自動控制及衛星定位等先進技術在現代農業中已廣泛應用。農機具發展的共同特點使得單個農戶難以擁有和運用數量多技術含量高的農機具,而通過聯合形成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卻能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合作經濟組織可通過共同出資購置配備成套的農機具,或有組織的分戶購買不同的農機具,配套交換使用,機械化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運作下就可以變成現實。

農業生產手段還包括水利化、電氣化。其中,水利是農業生產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實現農田水利化是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途徑,只有搞好水利設施建設,建設起旱能灌、澇能排的完善的水利基礎設施,農業的高產穩產才有保證。因此,水利化是世界上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的基本任務。我國水資源的相對缺乏、分布極不平衡及其對農業的重要影響,使得在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水利化的意義更為重大。在當前家庭分散經營的情況下,水利建設特別是小區域性的水利建設難以得到保障。缺水影響正常的耕種,且經常由于用水問題引起農戶間矛盾糾紛。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可彌補因集體經濟薄弱而出現的水利建設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的問題,它可以引導群眾自己力所能及地維修水利設施、管理引用水工作,促進水利建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