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辦學戰略轉換研究
時間:2022-12-23 08:45:52
導語:中外合作辦學戰略轉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提質增效階段,中外合作辦學也應從關注自身發展,轉向如何以自身為撬點,撬動整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發展。當前,中外合作辦學應以構建教育國際合作網絡和增強學生全球情景問題處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構建面向全球責任取向的高等教育建設路徑,即高等教育通過獲取國際經驗平衡培養“有用”的人和“完整”的人,同時使其平衡“堅守文化價值”和“融入國際社會”。
2019年末,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給整個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全球性合作網絡是人類面臨共同挑戰時最短的問題解決路徑之一。當前,各國都在積極進行高等教育改革以期培養出能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人才。以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為首要出發點的中外合作辦學歷經緩慢發展、規模擴張、規范調整后,目前已進入質量提升與特色發展階段[1]。2006年和2007年,教育部針對中外合作辦學發布了《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外合作辦學秩序的通知》兩個指導性文件。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全面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推動我國同其他國家學歷學位互認、標準互通、經驗互鑒’‘提升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參與國際教育規則、標準、評價體系的研究制定’”[2]。因此,中外合作辦學應制定清晰的發展目標,找準其在國際化網絡中的位置,積極參與國際教育活動,把自身的發展納入國家和國際化創新體系,發揮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橋頭堡”的作用。
一、構建實質性的廣泛的教育國際合作網絡
雖然我國高校高度認可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意義,但國際化活動的具體實施相對不足;在全球教育體系中,我國高校的影響范圍小,國際話語權不足;項目對教學之外的合作發展缺乏關注,教師之間的科研合作并不頻繁。因此,要想提高中外合作辦學質量,提升我國高校的國際話語權,就必須重視教育國際合作網絡的建設。
(一)逐步建立跨境質量保障體系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國際化成為一種趨勢,有學者認為,國際化和高校發展具有一定的內生性[3]。也有學者表示,大學本質就是國際化的[4]。鐘秉林在談及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時稱,隨著教學資源跨國流動和傳播速度加快,現代教育理念、先進培養模式、教學管理和學生事務管理模式的跨國傳播與融合趨勢明顯[5]。可見,世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呈現出某些共性發展的趨勢。目前,我國高校正在從管理向治理轉變,質量保障的主體從政府等外部評價主體轉向高校本身。中外合作辦學中方主體也應同國際合作伙伴一道,尋求建立標準化的質量保障體系,注重多元評價,構建以專業教學為基礎、學生發展為中心,同時輔以教師交流和科研合作的質量評價體系。歐洲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聯合會(TheEuropeanAssocia-tionfor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tion,ENQA)等機構將跨境質量保障解釋為外部的質量保障代理在本國以外實施的質量保障活動。早在上個世紀末就有研究發現,許多國家政府對本國傳統的學術控制和管理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的競爭要求[6]。有學者認為,學生應該在他們自己的專業領域被賦予全球競爭和參與意識,同時還要服務于當地和本國的發展[7]。也有學者認為,在高等教育普及時代,高等教育的平均質量在大部分國家都是下滑的,而質量保障可以作為加強高等教育透明度和維持學位標準的重要手段[8]。當今許多國家都已經開始適應或采用其他國家的質量保障體系和標準[9]。鑒于各國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我國中外合作辦學應尋找信譽良好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構為我方與外方合作伙伴建立統一的質量保障標準,這樣做不僅可以保障我方學生獲得與外方學生同樣的教學效果與評估標準,也可以讓我方辦學主體更好地融入國際教育體系,為以后更好地拓展國際關系搭設橋梁。歐洲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聯合會提到,跨境質量保障的優點之一就是能夠加強地方機構的國際化方針的制定和改善其資質標準。以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HKCAAVQ)為例,其在為澳門教育機構進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中對質量保障內容做出如下解釋:(1)項目目標和學習產出;(2)項目內容和結構;(3)入學要求和學生選擇;(4)教與學;(5)學生評估;(6)學習項目中的員工與員工發展;(7)學習項目的財政和實際資源支持;(8)質量保障(包括項目發展和管理);(9)工作場所和學生支持服務;(10)學生成績和信息管理[10]。一旦中外雙方建立起統一的質量保障標準,那么我方就可以以這個標準作為宣傳,找到更多國際合作伙伴,并且更容易進入國際教育網絡。
(二)以合作雙方為圓心建立更廣泛的具有實質性的國際接觸和學生實踐網絡
以學科分類為基礎的現有知識生產,在當前社會問題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日益增強的趨勢下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因此,高校需要尋找知識生產和獲取的新路徑和新方法,以便不斷開發出更有效率和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高等教育應該是以實踐為基礎的一系列教學戰略活動,而不僅僅是教學實施活動,它應該幫助學生發展其跨職業工作能力,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通過跨專業團隊的實踐活動解決現實問題。學生的實踐活動是高等教育和未來職業活動之間的橋梁,這個橋梁是否堅固,影響著學生未來職業的適應能力和規劃能力。目前,我國合作辦學的國外伙伴大多來自發達國家,其具有豐富的學生實踐管理經驗,且外方學生獨立性相對較強,因此,我方可以借助外方的學生實踐管理經驗,通過有目的的教育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獨立性。例如,芬蘭圖爾庫應用科學大學的企業進校園活動已經成為一種制度。每年10月,學校邀請約100家企業進入校園,并把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公布在學校特定的網頁上(同時也舉行線下交流會)。學生自由組成跨專業團隊申報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如果同一問題有多組團隊申報,學校則組織答辯會,由企業決定使用哪個團隊的方案,項目完成時間為3個月到半年。只要學生團隊的問題解決方案得到企業的認可,整個團隊就可以獲得一門必修課的學分,如果企業不認可解決方案,學生團隊則無法得到學分。在整個問題解決期間,學生團隊可以全程得到學校導師的指導,學校還專門設立研究室供學生團隊使用。企業只需要向學校繳納1000歐元的管理費,就可以自由使用學生團隊的研究成果。這種方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絕佳的實習機會,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跨專業問題解決能力,還幫助大量新創企業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找到問題解決方案。天津理工大學的交換生就通過這樣的機會獲得了一個使用微信為芬蘭企業推廣的項目。在整個過程中,中國學生積極走訪企業,展現出高度的團隊合作精神,最終的解決方案也得到了芬蘭企業的認可,在回國后的調查問卷中,學生也給予項目高度評價。
(三)建立教師交流發展機制
以學生為中心,不是降低了教師的“管”“教”“帶”職責,而是強化了這些職責。產學研能否高效聯合關鍵在于企業端與教師端,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在教育機制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讓教師流動或激發教師的熱情,則很難實現產學研的聯合。因此,我國高校可以借鑒博洛尼亞進程,即在中外合作伙伴之間建立教師交流發展機制。在博洛尼亞進程中,歐盟各公立大學的學生和教師都可以到其他簽約國家的大學學習或任教,這類學習或任教都能得到學生和教師所在大學的認可,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師生和學術人員在大學之間的流動與交流。我國高校可以利用中外合作辦學機制,設立教師交流基金,鼓勵雙方教師為合作院校設立選修課程;教師也可以通過集中授課的方式短期出國進行教學科研活動,全方位增加雙方的互信。
(四)推進我國優質教育資源國際拓展
中國具有悠長的教育史,高校應在漫長的歷史中探尋并汲取中國文明的教育養分,總結豐富的教育教學成果。在向國外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同時,高校也必須正視并重視中國教育理念和優質教育資源的國際拓展。當前的合作辦學已經跨越了單向學習階段進入互鑒階段。知識的流動需要雙向互動,知識的引進、消化、吸收也不是單向行為,知識只有在交互過程中,才能流動起來,并成為改造世界的工具。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治理越來越完善,我國優質教育資源也被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伙伴重視,在這個過程中,我國高校必須積極推動、精心融入,讓我國優質教育資源被世界認可并廣泛傳播。
二、健全品格教育,增強學生全球情景問題處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平衡培養“有用”的人和“完整”的人
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進行經濟轉型與升級,轉變為更加具有服務導向和創造性的工業結構,這促使企業雇傭更高教育水平的人,勞動力的需求呈現多樣化、高質量、年輕化趨勢[11]。高等教育如果不能緊跟市場變化,培養學生具備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高校的競爭力將不斷減弱;如果高等教育成為所謂市場需求導向的教育也將失去其本身應具有的意義。因此,高校要不斷吸收借鑒世界各國高校教學經驗,將學生培養成為有用的人、完整的人,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以實踐和合作方式學習的能力。高校不能忽視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現的生存主義傾向,即學生自己給自己限定什么是有用的知識、什么是沒用的知識,行為取向功利主義嚴重。這種思想和學習動力無法適應全球復雜環境下的問題處理要求。全球教育不僅涉及認知要素,還涉及影響因素,如對他人的信任與關懷及更多社會可持續性發展問題。
(二)平衡堅守文化價值和融入國際社會
教育的全球化不是知識文化同一性改變的過程,而是文化多樣性持續展現魅力的過程,只有不同的文化與文明才能促進更多的教育交流。任何不同的區域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這個趨勢尤其明顯。高等教育國際化要盡量避免同質化、標準化和同樣化,保持多樣性才能保證本地區有足夠的吸引力和創新力,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堅守本民族的文化價值,不僅不會脫離世界,反而會因為不同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堅守自己的文化價值并不是搞民粹,而是在尊重其他文明、文化、宗教、習慣的基礎上推動自己的價值被外界了解和接受。不管在世界哪個角落,新的社會傳統都在形成,新傳統的形成不可能不受外界影響,所以,堅守文化價值與融入國際社會并不是相矛盾的。在培養國際化人才過程中,高等教育要展現國際化的本質要求,著力提升中國教育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融入度[12]。
(三)增強學生全球情景問題處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2021年,我國進入“十四五”時期,國家明確了這五年需要完成的四大創新優勢:世界一流企業和品牌、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世界一流人力資源與人才隊伍、世界一流科技創新體系[13]。要想實現這四大創新優勢,高等教育必須先破除自主創新和“走出去”瓶頸。自主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依靠高等教育培養方式的變革;“走出去”不僅僅是把人員“送出去”,更是把我國的文化與智慧“帶出去”,沒有與世界充分融合、溝通,就無法理解什么是世界一流、如何才能做到世界一流。增強學生的全球情景問題處理能力和創新能力,高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實施必要的跨文化教育及萃取本國文化經驗解決全球問題。把儒家思想融入課程中,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個人意識,端正學生對其他國家、地區發展的態度;提升學生跨文化意識和技能,提高學生自信和自我意識。國際課程設計也要充分考慮國際經驗。(2)通過國際經驗交流加大考核改革力度,增加以學生為主的研討周學分設置。(3)注重學生原始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師生做改變者,而不僅僅是問題解決者。高校應構建全球責任取向的高等教育建設路徑,關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實質和價值所在,促進世界范圍內高等教育的相互理解、交流合作、協調發展、互利互惠,強調地區與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全球共同問題的解決。對當前中外合作辦學戰略的探討有助于澄清當前的模糊認識,有助于了解其在國家發展及國際發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中外合作辦學戰略是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開放精準化的體現,變以往“粗放式”的開放與合作為有目的、有目標、有標準、有規則、有行動計劃、有支持體系的對外開放與合作。面對教育國際化、知識經濟與知識社會的挑戰,中外合作辦學為我國高等教育抓住機遇,有效利用并整合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實現跨越式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參考文獻:
[1]王志強.新時代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歷史變遷與未來展望[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8):75.
[2]教育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1-11-01].
作者:于浩淼 趙斌 單位:天津理工大學
- 上一篇:心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
- 下一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多元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