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辦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16:50: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合作辦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合作辦學

中外合作辦學戰略轉換研究

摘要:伴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提質增效階段,中外合作辦學也應從關注自身發展,轉向如何以自身為撬點,撬動整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發展。當前,中外合作辦學應以構建教育國際合作網絡和增強學生全球情景問題處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構建面向全球責任取向的高等教育建設路徑,即高等教育通過獲取國際經驗平衡培養“有用”的人和“完整”的人,同時使其平衡“堅守文化價值”和“融入國際社會”。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戰略轉換;教育國際合作網絡

2019年末,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給整個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全球性合作網絡是人類面臨共同挑戰時最短的問題解決路徑之一。當前,各國都在積極進行高等教育改革以期培養出能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人才。以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為首要出發點的中外合作辦學歷經緩慢發展、規模擴張、規范調整后,目前已進入質量提升與特色發展階段[1]。2006年和2007年,教育部針對中外合作辦學發布了《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外合作辦學秩序的通知》兩個指導性文件。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全面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推動我國同其他國家學歷學位互認、標準互通、經驗互鑒’‘提升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參與國際教育規則、標準、評價體系的研究制定’”[2]。因此,中外合作辦學應制定清晰的發展目標,找準其在國際化網絡中的位置,積極參與國際教育活動,把自身的發展納入國家和國際化創新體系,發揮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橋頭堡”的作用。

一、構建實質性的廣泛的教育國際合作網絡

雖然我國高校高度認可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意義,但國際化活動的具體實施相對不足;在全球教育體系中,我國高校的影響范圍小,國際話語權不足;項目對教學之外的合作發展缺乏關注,教師之間的科研合作并不頻繁。因此,要想提高中外合作辦學質量,提升我國高校的國際話語權,就必須重視教育國際合作網絡的建設。

(一)逐步建立跨境質量保障體系

查看全文

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優化

摘要:教學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教學質量的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有其獨特性和復雜性,本文對現階段我國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教學管理的優化路徑和對策。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

一、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教學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專業建設缺乏特色,課程體系不合理,培養目標模糊。我國現有的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和學科分布主要集中在經濟、管理及信息技術等實用性教育項目和相關專業,在專業建設上缺乏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考慮,課程體系上英語課程比重較大,學生專業課削減嚴重,未能按照自身辦學條件和特色提出人才培養目標,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二)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對象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師一般包括中方教師、中方聘用的外籍教師以及外方合作院校教師,師資結構復雜,人員流動性大,直接增加了教學管理的難度。總的來看中外合作辦學中方聘用的外籍教師整體偏少,且大多集中在英語課程,能勝任專業課程的少之又少,沒有建立合理的招聘機制和廣泛的招聘渠道,缺乏專業的教學考核衡量標準。外方合作院校教師無法長期留在我國,教學時間相對較短,外方在選派人員方面可能欠缺綜合考量。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同樣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一般家庭條件較好,缺乏吃苦和拼搏精神,個性比較張揚,視野比較豐富。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心理壓力較大,除了專業學習,還有外語學習和出國挑戰,容易受到多元的西方思想意識影響。(三)中外文化差異對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的影響。中外合作辦學過程中,文化背景差異造成的中外雙方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上的差異對教學管理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作用。在我國較為傳統和保守的教學理念下,中國學生習慣于被動學習和接受知識,教師上課也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容易形成定式思維,學生的應試能力較強,但實踐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十分欠缺,與社會脫節嚴重,中國學生自主性較差,成長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過分干預,依賴心理較為嚴重。西方教育是一種嘗試性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本能出發,重視學生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對知識的靈活應用,鼓勵思想和思維自由,注重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為學生成長提供服務。教學主要采用引導模式,學生自我意識強烈,較為自主獨立。

二、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教學管理的優化

(一)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設置。中外合作辦學的培養方案應把國外的培養標準與我國的教育特色結合起來,以引進外方先進教學理念和優質課程為思路,由中外雙方共同制定優化。在課程體系設置上需將外方優質成熟的課程融進中方課程體系,加強語言課程和專業課程、中方課程和外方課程的銜接,建議語言課程不要集中在前兩學年,適當分配部分到第三學年,加強第一學年的專業基礎課程。引進的外方課程不應集中,建議分散安排到每個學年,使外方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學生可以產生持續的潛移默化作用,在課程設置上既要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學習,更要強化實踐環節與培養實踐創新能力,增強校企合作,特別是要多安排學生到有跨國背景的企業實習。(二)引進優質教學資源,搭建課程共享平臺。中外合作辦學應積極引進國外優質教學資源,包括優質課程資源、教材資源和教師資源。部分課程與教材可以原原本本引進,也可以將外方比較成熟的內容融入到中方課程,將中外雙方的教學資源有機結合,比如在專業課程中加入國外領先的科學知識和研究成果,或者是在課程的考評手段上引進外方的機制,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組織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引進優質教師資源方面,可以組織中外雙方教師通過教學訪學、學術會議等方式進行教學、教研和科研的合作交流。中外合作辦學還需有效整合利用優質教學資源,搭建中外合作辦學課程共享平臺,共享優質課堂影像、網上課程等資源,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三)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利用發揮外教資源。中外合作辦學應與外方建立教師互訪制度,通過訪學、進修、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式不斷提升中方教師的英語水平和國際化視野,加強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實現教師的本土化建設。此外,還需積極引進專業知識和英語教學同時扎實的外國學者、專家、海歸人員組建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在外籍教師管理上,需建立健全招聘和管理機制,嚴格資質,對外籍教師進行上崗培訓及國情普及,每位外教配備一名中方專業教師作為聯系人,建立專家監督小組定期聽課,保障外教的教學效果。充分發揮外教的聘用效益,增強外教與中方教師的交流,除了上課之外,積極利用外教資源開展英語特色活動,如開設講座沙龍、英語角、英語第二課堂、創辦英語雜志等。(四)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加強業務水平培訓。中外合作辦學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學管理團隊,教學管理人員必須首先熟練掌握英語工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還應學習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計算機方面的專業知識,認識到教書是育人,管理同樣是另一種形式的育人。其次應該學習中外合作辦學法律法規和政策,熟悉國際通用法則,了解項目各項合作條款。中外合作辦學應為教學管理人員多提供培訓和進修機會,定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比如培訓新形勢下我國中外合作辦學的新規定和新要求,外方的教育體制和各項法律制度等,還應讓教學管理人員有機會去外方進行實地交流和學習。(五)嚴把學生培養質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可以提高招生標準來促進生源質量的提高,綜合考量學生的整體素質,比如對英語單科成績設置標準分數線,加試英語口語,還可以對招收到的學生進行入學前的集中培訓。學習國外管理手段,強化學生的培養過程管理,推行高校寬進嚴出制度,實行彈性學分制,擴大選課覆蓋面。由于中外合作辦學對外交流的特殊性,學生容易受到外國思想意識形態的影響,而大學生正處在思想逐漸成熟的關鍵時期,因此對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十分必要,專門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在課上分析國內外的熱點問題,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可以將一些政治主題穿插到學生的社團活動和班會中去,弘揚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操和民族自信。(六)構建完善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監控評估體系。中外合作辦學應樹立科學合理的辦學質量觀和質量評價標準,借鑒境外高等教育質量監控的評價體系,從外部質量監控和內部質量監控同時研究,構建科學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的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監控評估體系。外部質量監控體系主要包括國家關于中外合作辦學的法律和規章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各項評估監控,以及中外合作辦學跨境教育機構的評估與認證。內部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建立中外雙方聯合管理委員會,全面監督中外合作辦學的各項工作;落實中外雙方的定期互訪機制,從領導、教師和管理人員不同層面對教學質量進行檢查和監督;建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負責人定期聯絡制;建立學生評教制度等。(七)凸顯中外合作辦學社會影響和示范輻射作用。通過借鑒學習國外先進的辦學理念、教學管理經驗和教育技術來提升我國自己的辦學能力和國際化開放水平,促進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在加強本專業學科建設的同時,還要加強對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遷移、滲透和輻射作用,甚至到來華留學生的教育教學方面,擴大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先進教學方法和優質資源的應用范圍。中外合作辦學應該適應我國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為地方經濟改革服務,探索多種形式的教育輸出和輸入。

查看全文

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教育探討

摘要:隨著中外合作辦學的發展,其跨文化教育問題也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視,本文通過分析中外合作辦學中的文化差異和當前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跨文化教育應實施的一些辦法。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策略

中外合作院校是由中外的政府、企業、高校或社會力量在院校和學科上開展共同的投資和作何。近年來隨著教育部門的監督和各級高校的努力下,中外合作辦學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而隨著辦學項目規模的擴大,辦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由于中外文化差異而帶來的教育矛盾,已經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因此我們需要重視中外文化的融合,做好跨文化教育的相關工作。

一、中外合作辦學中存在的文化差異

中外合作辦學主要是由中外的雙方教師共同來實施的教育活動,而教育的對象是中國的公民,這在教學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中西文化差異。具體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生觀的差異

查看全文

中外合作辦學學風建設論文

一、當前中外合作辦學學風建設的研究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國內研究現狀。一部分學生為了避開國內激烈嚴格的高考競爭,以為高投資一定會“換來”高學歷,紛紛選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從而爭取出國留學的捷徑。學生大部分屬于學習方面的失敗者,相對基礎差、底子薄,甚至存在一些無故曠課早退、沉迷網絡游戲等不良習慣。另外,我國中外合作院校為創造良好外語學習環境,選擇外語授課的教學形式,導致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徹底失去對于學習的熱情。然而,教育國際化意味著中外教育規律的融合性選擇,從實踐方面看,國外高校的淘汰率遠遠高于國內高校,因為學習的過程決定著最終的結果。因此,這種教育體制觀念上的矛盾必然影響和制約著中外合作辦學的順利開展[3]。如何引導學生畢業后能直接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的背景,建立科學可行的學風建設方案,是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難題,也是必須盡快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國外研究現狀。國外教學突出主體地位是學生,通過逐步的知識引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在學生掌握計劃內教學內容后,不斷開拓學生知識領域。根據學生不同思想角度,允許他們暢所欲言。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觀察與思考,表達自己的學術見解,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和創造能力[4]。另外,外籍教師一般除了期末考試之外,平時經常布置大量的作業,動手實踐和參與科研,在學生期末總評時,期末考試得分所占比重往往僅占30%左右,課外實踐活動占了很大比重。因此,學生對于考試的心理壓力減少了,有利于平時的課堂積累以及對于知識的進一步思考。另外,國外還特別重視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技能,強調“學以致用”的學習習慣,學生突然由高中所接受的傳統中式教育轉變為西方的引導式學習,可能會產生找不到學習方法、厭學等情況。

二、中外合作辦學的學風建設的實施方式

針對中外合作辦學的特點,以遼寧省首個高職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沈陽工程學院紅河國際學院為例,研究中外合作學風建設應該遵循的規律,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的方法,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研究外語水平突出,知識技能扎實,并能著眼于國際發展的優秀人才,進而推動中外合作辦學的學風建設。

(一)抓好德育思想工作這一學風建設的本質核心

查看全文

職業教育合作辦學思索論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教育領域中外合作辦學的類型和規模進一步擴大,通過中外合作辦學,有助于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更新辦學理念,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培養國際化人才,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同時,為更好地發揮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在辦學中應注重外方合作者的資質以及引進項目的市場需求,加強師資培訓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促進課程的國際化和本土化的有機融合,注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爭取企業,政府和社會的支持。

[中外合作辦學意義模式新問題

我國職業教育和發達國家相比,歷史較短,經驗不足,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不夠,缺乏職業教育特色。通過中外合作辦學,有助于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和國際通用職業資格證書課程體系,更新辦學觀念,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意義和功能

1.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我國教育的國際競爭力。《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指出摘要:“國家鼓勵引進外國優質教育資源的中外合作辦學”,“國家鼓勵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不僅要重視人才培養的規模效應,而且還要注重國際化的辦學標準,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的各種形式,迅速引進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提高我國教育的國際競爭力,縮小我國職業教育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2.合理引進國外先進職業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我國的職業教育沒有得到社會的足夠熟悉和認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本身缺乏職業教育特色,課程設計過于傳統,忽視實際技能的培養,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外職業教育項目的引進,有利于形成“能力本位”的辦學理念,給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一種新的思路。同時,國外職業教育教學模式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采用以學生自主發展和自主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視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注重讓學生通過參和各種教學活動來獲取相應能力,強調通過課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學生的學習成果作為教學評價的依據等。這些對于我們更新教育觀念,改革職業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提升我國職業教育的辦學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查看全文

國際合作辦學酒店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摘要:國際合作辦學是中職教育的重要部分,為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型人才,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學亟須進一步改革。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主要通過對中職酒店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教學建議與改革策略。

關鍵詞:國際合作辦學;中職教育;酒店英語;教學改革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指出,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將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由此可見,國際合作辦學必將成為潮流。同時,國際合作辦學是中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對學生的英語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為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型人才,本專業的酒店英語教學應與時俱進,學習國外先進教學理念,結合實際情況,做進一步的改革創新。

1國際合作辦學背景

我國中職教育在國際化辦學的探索上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準備階段-起步階段-發展階段。20世紀初到現在是中職中外合作辦學的快速發展階段。在法律法規的保障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數量急劇增加,全國各地的中外合作辦學蓬勃發展,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國際型人才。在此快速發展的時期,我校主動適應新時期國家教育戰略部署和區域經濟發展積極謀求創新發展路徑。近年來,我校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在國際合作辦學上有較多的探索,如與新加坡博偉國際教育學院共建新加坡酒店管理班,學生通過高一、高二語言類和專業類課程的學習,可在第三年赴博偉學院就讀酒店和餐飲管理大專班,或者通過轉學分直通本科,將來畢業有機會在新加坡就業和定居,享受新加坡良好的人居政策,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2中職酒店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查看全文

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介紹分析了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對中外合作辦學中存在的質量問題、經營管理問題、外籍教師管理問題和德育問題進行了闡述,并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問題;應對措施

一、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

改革開放不久,我國的高等教育為了落實鄧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一指示精神,以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率領的中國大學校長一行于1979年11月赴美國考察,揭開了中外高等教育與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外合作辦學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沿海地區合作的數量大大增加,中西部地區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也已經開始起步。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4年底,全國共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1300個,覆蓋了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夕哈作辦學機構相對集中在經濟、文化較發達的東部沿海省份及大中城市諸如上海、北京、山東、扛蘇、遼寧、浙江等省市,這種發展趨勢符合這些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迫切需求。外方合作者主要來自經濟發達、科技及教育先進的國家和地區。例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合作辦學的專業主要有工商管理、外國語言文學、電氣信息、經濟學、藝術、教育學等。

近年來,我國雙邊和多邊教育合作與交流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并向高層次、寬領域發展。國務委員陳至立還代表中國政府與德國政府簽署了(關于互相承認學歷、學位的協定),這是中國與西方主要國家簽署的第一個相互承認學歷、學位的協定,標志著中國與發達國家的教育合作與交流達到了—個新層次。

二、中外合作辦學中的問題和應對舉措

查看全文

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多,人才培養重要性更加突出。教學管理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高校的社會信譽、提高高校綜合實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對中外合作辦學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加強教學管理的優化建議,為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問題分析;優化建議

質量和管理是教育永恒的話題,中外合作辦學,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都和普通辦學有明顯的區別,具有獨特性和復雜性,教學管理對合作辦學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如何根據院校實際情況分析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管理現狀,采取合理的措施,優化教學管理,提高辦學質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不斷增多,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同時面臨著新挑戰,教育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是國家發展的原動力,中外合作辦學推進了國外優質資源的引入,為國內教育提供了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的借鑒,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外合作辦學區別于普通辦學,由于營銷理念的滲透,必須以優質的教學服務、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促進了教材內容、教學方式、人才培養模式等改革創新,人才培更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促進了教育體系的創新;時代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需求,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中外合作辦學能夠通過與國外優秀院校的合作與交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高素質人才培養。

二、問題分析

查看全文

合作辦學與高等農業院校發展探究

摘要:本文介紹了我國農業院校與國外合作辦學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合作辦學的重要意義、作用和前景,研究了合作辦學的主要模式,針對農業院校中外合作辦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高等農業院校;辦學模式;對策

2003年3月1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簽署了國務院第372號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此條例已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這個條例是為了規范中外合作辦學活動,加強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制定的。隨著該條例的頒布,中外合作辦學將成為提升中國高等教育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

1.我國高等農業院校與國外合作辦學的基本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02年底,全國共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712個,其中大學專科層次82個、大學本科層次69個、研究生層次74個,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類專業、外國語言文學類、電氣信息類、經濟學類、藝術類。而農業院校舉辦的高水平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歷教育)卻很少。據不完全統計,主要只有三所農業院校進行了實踐:

一是中國農業大學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于1994年聯合創辦了國際學院,共同培養本科生,授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學士學位;

查看全文

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交流材料

有什么背景,山東省《關于加強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辦學的若干意見》出臺。要解決一些什么問題,對于《意見》落實政府主管部門又有一些什么考慮?此,特別約請山東省教育廳主管職業教育的副廳長張志勇,對《意見》當中涉及到有關問題進行解讀,以期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也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校企合作辦學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滿足人民群眾終身學習需要,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結構合理、形式多樣,靈活開放、自主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依靠行業企業發展職業教育,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密切結合”

山東省全面啟動“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計劃”為此,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山東省教育廳、省經貿委、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日前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辦學的若干意見》對山東省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辦學的有關問題提出要求、做出規范。這是山東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一項創新性舉措,同時對全國其他省市推進職業教育大發展無疑也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1.目標:讓企業成為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體

【關鍵詞】契約式

——所有高等職業學院和省部級以上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都要強化服務意識,積極與企業建立契約式的緊密合作,和企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按照企業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對口培養人才,共同解決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定位、教學改革、實習實訓、畢業生就業、實習指導教師不足等問題;其他職業學校也要確定一批聯合辦學企業,與之建立合作辦學關系,解決本校畢業生的就業安置問題。培養高級技工和技師層次的院校以及承擔“金藍領”培訓任務的院校,必須有合作辦學的企業作為實訓教學基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