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3 18:10: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際油價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際油價

國際油價暴跌原因分析論文

一、國際油價暴跌的原因

國際市場上原油作為商品價格應該由供求關系所決定的。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反之,則上漲。二者平衡,價格就穩定。去年下半年僅6個月原油價格的急跌卻早已超出了這一范疇,實為歷史罕見,其原因眾說紛紜。筆者認為國際油價暴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金融危機,實體經濟需求銳減。石油是被譽為“工業血液”,其價格走勢與世界經濟的表現息息相關。2008年7月至今,隨著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世界主要國家實體經濟普遍放緩甚至進入衰退,一系列負面經濟數據導致市場對全球能源需求的擔憂加劇。各國失業率不斷走高,致使世界石油需求量減少的速度比產油國減產速度還要快。美國能源部能源情報署在2008年8月發表的報告顯示:2008年上半年美國原油日均需求量同比下降80萬桶,這是26年來的最大降幅。2009年2月26日,日本財政部的一份初步貿易報告顯示:日本1月份進口1869萬千升石油或大約379萬桶/日,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8%。

美國商務部的一份報告稱:2008年第4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降3.8%,這是1982年以來最大幅度的下降;消費開支在第4季度下降3.5%,而第3季度下降3.8%,這是1991年以來消費開支第一次出現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商業投資減少19.1%,這是1975年以來減幅最大的一個季度;住房建筑下降23.6%,出口下降近20%,是1974年以來降幅最大的一個季度。2008年11月7日,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公布2008年第3季度業績,其報表充斥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營業收入379億美元,同比下降13%;當季虧損42億美元,每股股票凈虧損4,.5美元。雪上加霜的是,通用汽車第3季度現金流大幅減少69億美元,使得通用汽車公司走到了破產的境地。2009年3月2日,因美國國際集團(AIG)公布第4季度虧損617億美元,為美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虧損,引發對原本已經十分嚴重的金融危機將進一步加劇的擔憂,道瓊斯工業指數盤中下挫至自1997年以來的最低,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收盤暴跌逾10%。同年2月9日,日本民間調查機構東京商工調查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日本倒閉企業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5.8%,達到1360家,為6年多來同期最高水平,倒閉企業的負債總額為8389.9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3%,已經是連續5個月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美國失業總人數已達360萬人,就業人數降幅達到30年來最高水平。2月25日,法國經濟財政就業部稱,法國1月份失業人數較前月增長4.3%。法國1月份失業人數較上年同期增加15.4%,失業人數由去年12月份的211.4萬人增加到220.5萬人。聯合國貿發會議高級官員海納·弗拉斯貝克甚至預測:由于受金融風暴影響,2009年全球總體增長可能為零甚至稍低于零。根據貿發會議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經濟萎縮幅度可能高達1.9%;歐元區經濟可能萎縮1.5%-2%;日本將出現0.3%-0.6%的負增長;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將放緩至8%;印度將降到6%左右。

(二)投機操縱,金融炒家推波助瀾。早在2008年國際油價飆升之初,歐佩克認為國際油價飆升主要是原油期貨炒作??ㄋ柲茉垂I部部長阿提亞認為:OPEC不應充當高油價的替罪羊,罪魁禍首是那些國際金融炒家。沙特石油和礦產資源大臣阿里·納伊萊重申:投機活動是導致近期石油價格大幅波動的主要因素。甚至有專家認為,造成油價持續上漲,是由以美國和英國為首的工業國家存在大量流動資金造成的。隨著次貸危機的發生,這些流動資金急于尋找新的投資機會,而石油的長期價值是他們最好的選擇。美國眾議院能源商務委員會報告稱:2000年,“投機者”在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原油期貨和期權合約總持倉中僅占37%。但2008年4月,投機倉位比重卻高達71%,超過10億桶,高于同期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和戰略石油儲備的總和,而“商業交易者”所持合約比例則大幅下降。據美國金融機構統計,2008年上半年油價飆升時,除高盛、花旗、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等一些國際投行外,另有600多家對沖基金的近2萬億美元在紐約、倫敦兩大交易市場上興風作浪,甚至一些退休基金和保險基金也來推波助瀾。

查看全文

國際油價和進口產品價格論文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國經濟對外部市場和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的依賴日益加深。2001年,全年進口2436.13億美元,占GDP的21.4%;出口2661.54億美元,占GDP的23.4%。2000年,我國已成為石油第六大進口國,進口總量達9748.5萬噸(《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石油平衡表”中的數據,大于當年海關進口統計數),占國內石油總消費量的43.4%。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油價和進口產品價格總水平變動將對我國經濟運行產生一定影響。本文試圖運用宏觀經濟分析模型,分析國際油價和進口產品價格總水平變動對我國經濟運行可能產生的影響(應該指出,由于數據方面的限制,本文的一些分析還只是初步的,一些定量分析只給出了方向性的判斷)。

一、國際油價變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油價的變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既取決于國際油價和國內油價之間的傳導機制,又取決于國內經濟運行的各種結構性因素。分析國際油價變動對我國經濟運行的影響,必須了解國內油價決定方式的演變和進口石油對于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性,研究國際油價與國內油價變動之間的關系,探明國際油價變動對經濟運行影響的機理。(一)我國石油和成品油價格決定方式的演變

同其他競爭性產品價格一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價格決定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改革以前,石油由國家制定全國統一的價格。1981年,國務院批準石油部實行產量包干政策,石油價格進入了雙軌制時期。隨著改革的深入,雙軌制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1986年,原油計劃價格全國平均值為103元/噸,而高價和計劃價的平均值已達203元/噸。但在1998年以前,我國原油和成品油價格主要根據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由國家決定,價格水平高低與國際市場價格水平的相關性較小。

為消除政府直接定價的低油價政策帶來的石油工業上游勘探開發投入不足、下游重復建設嚴重、產業結構不合理、石油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等弊端,1998年,國家對原油、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行了重大改革。通過這次改革,國內原油價格完全實現了與國際市場的接軌,石油、石化集團公司之間購銷的原油價格由雙方按照國內陸上原油運達煉油廠的成本與進口原油到廠成本基本相當的原則協商確定,實現了國內陸上原油到廠價格與進口原油到廠價格基本相當。但成品油價格依然沒有完全并軌,在成品油價格決定方面,只是確立了與國際油價變化相適應,在政府調控下以市場形成為主的價格機制。石油、石化兩大集團的成品油零售價可以在國家計委公布的中準價上下5%幅度內制定具體零售價,國家根據國際市場上油價的變化不定期地調整成品油的中準價。

國內原油、成品油價格確立方式發生重大轉變后,國際市場油價發生了急劇變化。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石油需求減弱,導致石油價格出現大幅度下降。1999年隨著亞洲經濟的復蘇,世界經濟增長加快,特別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限產保價政策的實施,從當年4月份開始,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又出現了持續大幅度上漲的局面。1999年11月和2000年2月國家先后兩次調整了國內成品油中準價格,但是其變化幅度遠遠小于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化幅度。

查看全文

國際油價上漲探討論文

一、當前國際油價上漲的特點及原因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石油價格出現過四次大漲,前三次分別為:第一次發生在1973年,起因是第四次中東戰爭即阿拉伯國家打擊以色列,作為對以色列支持者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的報復,歐佩克聯合限制了石油產量,國際油價從3美元/桶上升到10美元/桶;第二次是1979年,導火索是伊朗伊斯蘭革命和1980年的兩伊戰爭。受之影響,伊朗石油產量大幅度減少,國際油價從13美元攀升到34美元;第三次發生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石油供應緊張,促使油價躍升到40美元以上。之后,國際油價逐步回落,1998年甚至回到10美元左右。2002年以來,國際油價進入新一輪上升期,特別是從2007年起,油價上漲速度明顯加快,成為全球經濟社會舞臺中表現格外搶眼的重大事件。

關于油價上漲的原因,不同利益主體各持不同觀點。歐佩克成員國認為,油價上漲是美元貶值和投機炒作的結果;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則堅持稱,歐佩克國家不隨石油需求增長提高供給是油價高漲的主要原因;國際能源署則指出石油庫存偏低導致了油價連創歷史新高;還有一些機構認為,地緣政治是國際油價上漲的導火索。

筆者認為,與前三次受戰爭(政治因素)影響中東地區限制石油供給引發的價格波動不同,本次油價上漲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表現為:

(一)石油需求快速增長和供給面臨較大制約導致供需預期偏緊

自2002年以來,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期。在經濟增長高度依賴石油消費的化石經濟時代,以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人口大國為代表的經濟體的快速增長導致了國際石油消費的大幅度提高,由此導致國際油價逐步上升。按照經濟學理論,當一種商品價格上漲時,消費者要么減少該商品的消費,要么改用其他替代品;另一方面,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生產者會提高該商品的生產,增加供應,從而使商品價格降下來。

查看全文

我國在國際油價影響的角色論文

內容摘要:在現代社會,石油工業已經成為影響國家安全和經濟騰飛的重要產業。本文認為,我國要在國際油價方面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必須充分發揮消費大國的需求優勢,積極爭取石油定價的參與權和調控能力。

關鍵詞:國際油價中國因素定價權

國際油價波動中的“中國因素”

自2003年以來,國際油價開始新一輪上漲,并不斷刷新歷史紀錄,被稱之為第四次石油危機。2008年7月以來,國際油價呈現出瘋漲猛跌的走勢。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在7月1日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后迅速下挫。隨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持續蔓延,國際油價節節敗退。目前在每桶40美元左右徘徊,累計降幅約75%左右。通觀新世紀尤其是2003年以來的國際油價劇烈波動,石油需求、石油供給、石油庫存、美元匯率、投機因素(主要指石油期貨)、突發事件與政治事件等諸多影響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石油需求量迅速增大,近年來,我國石油進口依存度大幅提高,2002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04年我國凈進口石油1.5億噸,2005年凈進口石油1.36億噸,占世界石油貿易量的7%左右。從絕對數看,中國的能源需求占全球的比重并不高,2003-2007年間,約為全球需求的7.8%,遠遠低于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但是從同期石油新增需求看,與經濟增長一樣,中美兩國在全球石油新增需求中均扮演著重要角色,分別占新增需求的32%和13%。從新增石油消費來看,美國、中國和印度占了2003年以來新增石油消費的50%以上。中國石油貿易量不到世界總量的6%,油氣進口量遠遠低于美國和日本,更何況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仍以煤炭為主。所以,油價的變化并不是中國需求單方面引起的。

再者,我國還缺乏國際石油價格的話語權。我國對國際石油價格的影響不到0.1%。目前在世界石油格局和石油定價體系中,美國已控制著60%以上的世界石油資源,并在冷戰后牢牢控制著世界石油價格一半以上的話語權。而我國雖然石油進口量日益增加,作為一個石油貿易大國,由于沒有屬于自己的國際石油期貨市場,不能制定大宗石油交易的游戲規則,沒有能力將中國石油市場的變化以價格信號的形式反饋到國際市場,從而參與國際油價的形成過程,只能按照別人制定的規則購買石油。

查看全文

國際油價對我國經濟影響論文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國經濟對外部市場和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的依賴日益加深。2001年,全年進口2436.13億美元,占GDP的21.4%;出口2661.54億美元,占GDP的23.4%。2000年,我國已成為石油第六大進口國,進口總量達9748.5萬噸(《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石油平衡表”中的數據,大于當年海關進口統計數),占國內石油總消費量的43.4%。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油價和進口產品價格總水平變動將對我國經濟運行產生一定影響。本文試圖運用宏觀經濟分析模型,分析國際油價和進口產品價格總水平變動對我國經濟運行可能產生的影響(應該指出,由于數據方面的限制,本文的一些分析還只是初步的,一些定量分析只給出了方向性的判斷)。

一、國際油價變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油價的變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既取決于國際油價和國內油價之間的傳導機制,又取決于國內經濟運行的各種結構性因素。分析國際油價變動對我國經濟運行的影響,必須了解國內油價決定方式的演變和進口石油對于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性,研究國際油價與國內油價變動之間的關系,探明國際油價變動對經濟運行影響的機理。(一)我國石油和成品油價格決定方式的演變

同其他競爭性產品價格一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價格決定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改革以前,石油由國家制定全國統一的價格。1981年,國務院批準石油部實行產量包干政策,石油價格進入了雙軌制時期。隨著改革的深入,雙軌制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1986年,原油計劃價格全國平均值為103元/噸,而高價和計劃價的平均值已達203元/噸。但在1998年以前,我國原油和成品油價格主要根據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由國家決定,價格水平高低與國際市場價格水平的相關性較小。

為消除政府直接定價的低油價政策帶來的石油工業上游勘探開發投入不足、下游重復建設嚴重、產業結構不合理、石油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等弊端,1998年,國家對原油、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行了重大改革。通過這次改革,國內原油價格完全實現了與國際市場的接軌,石油、石化集團公司之間購銷的原油價格由雙方按照國內陸上原油運達煉油廠的成本與進口原油到廠成本基本相當的原則協商確定,實現了國內陸上原油到廠價格與進口原油到廠價格基本相當。但成品油價格依然沒有完全并軌,在成品油價格決定方面,只是確立了與國際油價變化相適應,在政府調控下以市場形成為主的價格機制。石油、石化兩大集團的成品油零售價可以在國家計委公布的中準價上下5%幅度內制定具體零售價,國家根據國際市場上油價的變化不定期地調整成品油的中準價。

國內原油、成品油價格確立方式發生重大轉變后,國際市場油價發生了急劇變化。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石油需求減弱,導致石油價格出現大幅度下降。1999年隨著亞洲經濟的復蘇,世界經濟增長加快,特別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限產保價政策的實施,從當年4月份開始,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又出現了持續大幅度上漲的局面。1999年11月和2000年2月國家先后兩次調整了國內成品油中準價格,但是其變化幅度遠遠小于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化幅度。

查看全文

國際油價外資影響畢業論文

影響:

一.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我國出口有望維持增長

二.全球國際直接投資(FDI)流量大幅減少,不會抑制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增長

三.國際油價上漲可能對我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對策:

一.積極實施雙邊、區域、多邊并舉的全球經濟關系戰略

查看全文

詮釋全球油價下跌的因素及影響

[摘要]石油具有最重要的戰略屬性,成為世界各大利益集團競爭的重要資源,也是大國角逐的一個重要利潤源,但其價格的波動取決于很多因素。2008年下半年,國際油價一路暴跌,對世界經濟產生了許多正面和負面的影響。本文著重從金融危機抑制全球需求、新的投機操縱行為、政治力量的滲入等三個方面分析了油價暴跌的原因,并闡述了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石油出口國和主要經濟體的不同影響和作用以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國際油價;暴跌;原因;影響

早在20世紀初,石油就從一種普通商品轉化為戰略資源和政治商品,成為制裁、禁運、封鎖、反封鎖的現代武器。2001年,國際油價為30美元/桶,自2003年開始,國際油價以每年平均每桶10美元的漲幅遞增,至2007年,油價年平均值已達到每桶70多美元。2008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從每桶91美元一路狂飆至147.27美元,經歷了石油期市有史以來未曾出現過的瘋漲之旅。隨后不久,油價急轉直下,一跌再跌,最低跌至每桶36美元以下。跌幅之大,前所未有。目前,國際油價在每桶70美元上下浮動。國際油價的急跌,有其特定原因,也對世界主要經濟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文擬對此進行研討。

一、國際油價暴跌的原因

國際市場上原油作為商品價格應該由供求關系所決定的。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反之,則上漲。二者平衡,價格就穩定。去年下半年僅6個月原油價格的急跌卻早已超出了這一范疇,實為歷史罕見,其原因眾說紛紜。筆者認為國際油價暴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金融危機,實體經濟需求銳減。石油是被譽為“工業血液”,其價格走勢與世界經濟的表現息息相關。2008年7月至今,隨著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世界主要國家實體經濟普遍放緩甚至進入衰退,一系列負面經濟數據導致市場對全球能源需求的擔憂加劇。各國失業率不斷走高,致使世界石油需求量減少的速度比產油國減產速度還要快。美國能源部能源情報署在2008年8月發表的報告顯示:2008年上半年美國原油日均需求量同比下降80萬桶,這是26年來的最大降幅。2009年2月26日,日本財政部的一份初步貿易報告顯示:日本1月份進口1869萬千升石油或大約379萬桶/日,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8%。

查看全文

油價暴跌原因探究論文

一、國際油價暴跌的原因

國際市場上原油作為商品價格應該由供求關系所決定的。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反之,則上漲。二者平衡,價格就穩定。去年下半年僅6個月原油價格的急跌卻早已超出了這一范疇,實為歷史罕見,其原因眾說紛紜。筆者認為國際油價暴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金融危機,實體經濟需求銳減。石油是被譽為“工業血液”,其價格走勢與世界經濟的表現息息相關。2008年7月至今,隨著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世界主要國家實體經濟普遍放緩甚至進入衰退,一系列負面經濟數據導致市場對全球能源需求的擔憂加劇。各國失業率不斷走高,致使世界石油需求量減少的速度比產油國減產速度還要快。美國能源部能源情報署在2008年8月發表的報告顯示:2008年上半年美國原油日均需求量同比下降80萬桶,這是26年來的最大降幅。2009年2月26日,日本財政部的一份初步貿易報告顯示:日本1月份進口1869萬千升石油或大約379萬桶/日,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8%。

美國商務部的一份報告稱:2008年第4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降3.8%,這是1982年以來最大幅度的下降;消費開支在第4季度下降3.5%,而第3季度下降3.8%,這是1991年以來消費開支第一次出現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商業投資減少19.1%,這是1975年以來減幅最大的一個季度;住房建筑下降23.6%,出口下降近20%,是1974年以來降幅最大的一個季度。2008年11月7日,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公布2008年第3季度業績,其報表充斥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營業收入379億美元,同比下降13%;當季虧損42億美元,每股股票凈虧損4,.5美元。雪上加霜的是,通用汽車第3季度現金流大幅減少69億美元,使得通用汽車公司走到了破產的境地。2009年3月2日,因美國國際集團(AIG)公布第4季度虧損617億美元,為美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虧損,引發對原本已經十分嚴重的金融危機將進一步加劇的擔憂,道瓊斯工業指數盤中下挫至自1997年以來的最低,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收盤暴跌逾10%。同年2月9日,日本民間調查機構東京商工調查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日本倒閉企業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5.8%,達到1360家,為6年多來同期最高水平,倒閉企業的負債總額為8389.9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3%,已經是連續5個月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美國失業總人數已達360萬人,就業人數降幅達到30年來最高水平。2月25日,法國經濟財政就業部稱,法國1月份失業人數較前月增長4.3%。法國1月份失業人數較上年同期增加15.4%,失業人數由去年12月份的211.4萬人增加到220.5萬人。聯合國貿發會議高級官員海納·弗拉斯貝克甚至預測:由于受金融風暴影響,2009年全球總體增長可能為零甚至稍低于零。根據貿發會議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經濟萎縮幅度可能高達1.9%;歐元區經濟可能萎縮1.5%-2%;日本將出現0.3%-0.6%的負增長;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將放緩至8%;印度將降到6%左右。

(二)投機操縱,金融炒家推波助瀾。早在2008年國際油價飆升之初,歐佩克認為國際油價飆升主要是原油期貨炒作。卡塔爾能源工業部部長阿提亞認為:OPEC不應充當高油價的替罪羊,罪魁禍首是那些國際金融炒家。沙特石油和礦產資源大臣阿里·納伊萊重申:投機活動是導致近期石油價格大幅波動的主要因素。甚至有專家認為,造成油價持續上漲,是由以美國和英國為首的工業國家存在大量流動資金造成的。隨著次貸危機的發生,這些流動資金急于尋找新的投資機會,而石油的長期價值是他們最好的選擇。美國眾議院能源商務委員會報告稱:2000年,“投機者”在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原油期貨和期權合約總持倉中僅占37%。但2008年4月,投機倉位比重卻高達71%,超過10億桶,高于同期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和戰略石油儲備的總和,而“商業交易者”所持合約比例則大幅下降。據美國金融機構統計,2008年上半年油價飆升時,除高盛、花旗、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等一些國際投行外,另有600多家對沖基金的近2萬億美元在紐約、倫敦兩大交易市場上興風作浪,甚至一些退休基金和保險基金也來推波助瀾。

查看全文

油價上漲運輸物流企業競爭力提高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高油價時期;中小運輸型物流企業在高油價時期面臨的問題;中小運輸型物流企業應對高油價的策略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原油需求的迅速增加、國際油價是以美元結算、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油價上漲僅是物流企業的困難之一、物流業的競爭激烈、運費上調、要降本增效、通過效率化的配送來降低貨運成本、借助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控制、盡快建設和完善多式聯運系統、加強各地物流企業間的溝通聯系和合作、聯合用油企業進行套期保值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油價不斷攀升,用油緊缺,通過分析中小運輸型物流企業在高油價時期面臨的各種經營困難,提出了解決困難的對策,提升了運輸型物流企業應對油價上漲等外部影響的能力,達到增強運輸型物流企業的競爭力的目的。

關鍵詞:運輸型物流高油價對策

一、高油價時期

近年來,一方面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原油需求的迅速增加,打破了原有的原油市場供應格局;另一方面由于國際油價是以美元結算,美元的走軟助推了油價的進一步抬升和游資的瘋狂炒作,導致國際油價持續上漲,2003年以前NYMEX在30美元/桶上下波動,2005年已到最高70美元/桶,而今更突破了140美元/桶。高盛預測,未來6個~24個月內,油價將達到200美元/桶。

現時國內成品油價格的批零倒掛,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成品油油價國內與國際上的懸殊差價等現象,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不斷上漲??梢灶A見,未來幾年將是高油價時期。

查看全文

剖析油荒之道制造透明合理的價格機制小議

摘要:透明合理的定價機制包括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以及社會補貼。油價可以調到國際價格水平,同時加大對石油企業征收資源稅,以此來補貼應該受到補貼的消費者,減少通貨膨脹壓力。

關鍵詞:油荒;價格機制;石油價格

Abstract:transparentandreasonablepricingmechanismforoilproducts,includingthepriceintolinewith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aswellassubsidies.Canbetransferredtotheinternationaloilpricelevelandatthesametimeincreasethelevyonoilresourcesandbusinesstaxes,subsidiesshouldbeusedtosubsidizetheconsumer,reducinginflationarypressures.

Keywords:GasolineShortages;pricemechanism;oilprices

前言

油價倒掛是“油荒”的根源。石油價格在100美元以上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政府為保持物價基本穩定,依法實施價格干預。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倒掛,使石油國企供給“積極性”降低,民營企業無油可賣,與往年一樣,“油荒”又出現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