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直接投資的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25 17:24: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際直接投資的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國際直接投資的案例

篇1

關鍵詞: 一帶一路 《國際經濟合作》 教學探索

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截至2015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同比增長18.2%;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7.4%。中國對“一帶一路”上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和工程承包項目數量與金額不斷增加,勢必將會帶動更多的國際經濟合作領域發展。《國際經濟合作》課程的主旨是培養學生從事國際經濟合作業務的基本能力和素養,結合“一帶一路”的戰略愿景,探索《國際經濟合作》課堂教學模式,以適應國際經濟合作領域新趨勢。

一、“一帶一路”戰略對《國際經濟合作》課堂教學提出要求

國際經濟合作的實質是要素的國際移動,國際工程承包、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將成為重中之重,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任務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根據人力資本理論,經濟形態變化必將影響教育形態的變化,因為經濟發展會對教育提出新要求,而教育為發揮社會服務功能,必將適應經濟新發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面臨“走出去,引進來”與“留得住”的問題,這其中,影響因素很多,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為此,教育應積極發揮面向現代化的服務功能,特別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等相關專業的教育,要時刻以國際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為著眼點,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培養適應經濟發展的國際經濟類人才。因此,教學中不斷把新的經濟形勢變化融入日常的教學內容中,這也是教學與時俱進思想的體現。綜上所述,“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對《國際經濟合作》課程提出的要求是:與時俱進地培養熟悉當前國際環境的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能夠適應中國經貿關系全方位發展的人才,能夠在投資、金融與工程承包等領域開拓市場的國際經貿人才。因篇幅所限,本文重點分析“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國際經濟合作》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及所進行的教學改革探索。

二、《國際經濟合作》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國際經濟合作》課程包含內容較多,甚至有許多交叉內容,但又有區別,例如國際直接投資部分與《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有較大區別,《國際經濟合作》側重講述跨國投資的管理方式、投資的風險,等等。

(二)因《國際經濟合作》課程的課時限制,不能覆蓋全部重要內容,或者課堂展開討論時間不夠,比如跨國收購的風險及如何應對,跨國收購后的管理方式及選擇等問題。

(三)《國際經濟合作》課程因課時少,定性為概論之類的課程,因此很少開設實踐課程,在授課過程中講授國際環節,例如國際債券承銷、國際股票的發行等內容偏重國際與國內的區別,對學生而言很重要,通過案例講授很活潑,若有實踐教學部分,則理解會更深。例如國際工程承包是當今國際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這方面內容講授是經貿類老師的弱項。

(四)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引導學生學習,一般都是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這樣就會因思維方式限制導致問題討論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因此,要對這種情況加以改變,切實強化課堂中案例討論的效果。

三、《國際經濟合作》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

(一)改變教學方法,增加學生課外學習時間,提前布置教學案例,以學生為中心形成學習任務。課前運用網絡或者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及到社會企業進行調研的形式,完成案例準備,這樣學生就能在課上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教師針對案例及學生形成的問題及評價進行答疑,這對教師教學能力要求較高,因為在開放式環境下,學生會搜集到什么案例,形成什么樣的問題,教師并不可控。比如在國際直接投資部分,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評估對一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控制非常重要,對環境進行評估需要廣泛的知識背景和專業技能,比如投資對象國的法律,尤其是招商引資方面的法律;投資對象國的風土人情、政治制度等。這部分內容,討論前把案例發送給學生,學生提前準備,寫出跨國直接投資環境報告,老師進行點評,這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教學要求。但是可以嘗試,并且可以嘗試進行教師集體備課,群策群力備好這門課。

(二)學校與教師共同創造“走出去”條件,積極到有“一帶一路”背景的國際企業進行社會實踐,了解“一帶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企業會遇到的問題,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實踐方式,可以脫崗鍛煉,也可以兼職鍛煉,這樣教師把了解的有針對性的問題帶到課堂教學中,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實踐性。

(三)設置實踐課程,購置實驗軟件,進行實踐課程教學,形成場景環境,更好地促進理論教學。并且可以考慮與土木專業的招投標課程聯合進行實踐,在國際工程承包課程內容部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主要掌握工程范圍之外的內容,比如商務標的招投標,發生問題之后的索賠和理賠等,但是這些問題沒有專業知識為依托,學生處理起來比較難,所以考慮與土木專業的招投標實驗聯合進行,這樣可以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

(四)改變教師課堂打分標準,在開學之初和學生提出學習目標,明確平時分的考核標準,對課堂積極思考,提出有見地問題的學生進行高分評價,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授課具體實踐中學生表現也確實如此,當學生發現老師以開放式的心態與學生進行知識探索,他們會積極準備,踴躍發言。

(五)重視作業內容,很多時候學生不認真對待作業,是因為他預估教師是不會認真批改作業的,所以,就會產生偷懶行為。在作業內容布置上盡量做到沒有答案可以直接采用,同時在作業批改上公開透明,把作業放到課堂上討論,作業答案出處有依據,比如國際直接投資環境評估的數據來源、觀點的可行性、實踐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并且采用三輪討論制,第一輪通過的留下,現場打分,其余返回按照修改建議修改,下一輪再討論修改,直至全班同學作業都通過。

參考文獻:

[1]孫瑩.基于溝通視角的國際經濟合作課程研究型教學實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04).

[2]錢誼.基于國際商務合同的《國際經濟合作》課程建設思路[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09).

[3]戰岐林,曾小慧.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經濟合作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時代金融,2015(02).

[4]王威,穆琳,李鐵峰.CDIO項目教學法在《國際經濟合作》課程中的應用[J].科技與管理,2013(01).

[5]賀寧華.《國際經濟合作》課程結構調整研究―基于中國對外經濟合作發展變化[J].當代經濟,2010(11).

篇2

關鍵詞:直接投資;香港;投資中轉;一帶一路

一、 中國內地赴香港直接投資的現狀

香港地區對于中國內地的直接投資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投資目的地和中轉地,直接投資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租賃和商業服務業等服務業領域,而且與國際貿易業務密切相關。

1. 規模龐大,中國內地超過半數的海外投資流向香港地區。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無論看流量還是存量,中國香港都是中國內地對外直接投資最大的地區。2014年,中國內地對香港地區的投資流量為708.67億美元,占流量總額的57.6%;年末對香港地區的投資存量5 099.2億美元,占存量總額的57.8%。截至2014年末,中國內地共在香港地區設立直接投資企業9 000多家,占到中國境外企業總數的三成,是中國設立境外企業數量最多、投資最活躍的地區。

2. 行業集中,尤其集中在服務業領域。中國內地投資香港地區的行業分布比較集中,主要包括租賃和商業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采礦業等。根據2014年流量數據統計,中國內地向香港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中,將近80%投向上述四個行業,其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239.5億美元,占33.8%;批發和零售業136.8億美元,占19.3%;金融業97.1億美元,占13.7%;采礦業83.4億美元,占11.8%。

而如果按存量計算,中國內地對香港地區的直接投資中,近半數投向了租賃和商業服務業。根據2014年年末的存量數據統計,中國內地向香港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中,45.7%的存量投向了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共計2 331.2億美元;投向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采礦業的存量占比依次是14.3%、13.2%、10.7%。

3. 以中轉投資為主,香港地區并非海外投資的最終目的地。中國的海外并購項目大多通過香港地區再投資完成,換句話說,香港是作為海外投資的中轉地,而非最終目的地。香港地區憑借其政策和地理優勢,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重要投資中轉地,跨國并購項目尤其傾向于通過香港地區進行投資中轉,近年來許多并購大案都是這樣操作的。

2014年的典型案例包括:五礦集團聯營體58.5億美元收購秘魯拉斯邦巴斯銅礦項目,聯想集團29.1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國家電網26.3億美元收購意大利存貸款能源網公司35%股權等。2013年的典型案例包括:中海油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100%股權、中石化收購美國阿帕奇公司埃及油氣部分資產、海航集團收購荷蘭提普拖車等。2012年的典型案例包括:中石化收購葡萄牙電力公司21.35%股權,大連萬達收購美國AMC娛樂控股100%股權等。

4. 管理組織形式以當地辦事處為主,與國際貿易業務密切相關。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的統計數據,2015年母公司在港外的駐港公司共有7 904家,其中中國內地的駐港公司1 091家,占總數的13.8%,較2011年(805家)增長36%,駐港公司數量僅次于美國和日本。

中國內地1 091家駐港公司包括133家地區總部(駐港地區總部共計1 401家,中國內地占9.5%,僅次于美國和日本)、186家地區辦事處(駐港地區辦事處共計2 397家,中國內地占7.8%,僅次于美國、日本和英國)和772家當地辦事處(駐港當地辦事處共計4 106家,中國內地占18.8%,排名第一)。由此可見,中國內地的駐港公司超過七成都是以當地辦事處的形式存在,僅負責香港地區業務,可以推斷這種直接投資的方式是跟國際貿易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二、 香港吸引中國內地直接投資的原因

根據《2015年代表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7 904家受訪企業大多認為簡單稅制及低稅率是香港地區吸引外商投資最重要的因素,其他有利因素包括:資訊的自由流通性、廉潔的政府、法治及司法獨立性、自由港地位、地理位置等。這些因素很多也是中國內地赴港直接投資的因素。

1. 簡明的稅賦體制和低廉的稅率。在香港只需繳納三種直接稅:企業所得稅(最高為16.5%)、個人薪俸稅(最高為15%)和物業稅(15%),免稅額制度使得稅負進一步減輕;而且以地域征稅來源為原則,只對來自香港的利潤及收入征稅。與其他經濟體相比,香港沒有銷售稅、增值稅、預扣稅、資本增值稅、股息稅、遺產稅等,報稅手續也十分簡單。除此之外,香港還與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29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稅收協定。

根據世界銀行和普華永道的《稅賦環境報告》(Paying Taxes,2016),香港的稅賦環境極佳,全球排名第四,僅次于卡塔爾、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而中國內地排名第132位;香港稅率22.8%,而中國內地67.8%;在香港走完所有報稅手續僅需74小時,報稅3次,而中國內地則需要261小時,報稅9次。

2. 完善的融資平臺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由于境外融資成本低于中國境內,2014年中國企業通過中國香港等地境外融資再進行對外投資的活動日益增多,境內投資主體直接給境外企業提供的貸款減少,債務工具投資較2013年下降40.7%。對外直接投資尤其是跨國并購有巨大的融資需求,內地企業赴港直接投資看中的正是香港完善的融資平臺。

根據英國智庫機構Z/Yen2016年4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香港排在倫敦、紐約及新加坡之后,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市場發展成熟,國際資金充裕,市場運作公平靈活,能夠為中國“走出去”企業提供開闊融資渠道、籌募資金的有利平臺。香港是亞洲第二大股票市場、世界最大衍生品授權市場,擁有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在香港設有業務的認可金融機構達198家,代表辦事處60家;全球排名前100家銀行中,超過70家在香港設有業務。此外,香港有375家私募基金公司,當中250多家以香港為地區總部。

3. 便利的營商環境和自由經濟體系。基于政治穩定、法制健全、經濟自由、信息暢通等因素,香港是營商環境極佳的城市之一。香港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地區,在投資領域實現了真正的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外國投資者與香港本地企業一樣享受香港政府給予的法律保護,外來資本可以自由選擇任何行業投資(賭博業除外),一般不受投資比例、投資方式和投資數額的限制。

根據世界銀行《2016年營商環境報告》,香港的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第五,其中在保護少數投資者方面全球排名第一。根據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的“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連續21年被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便利的營商環境加上開放的經濟體制,使得中國內地乃至全球的投資者都能方便快捷地找到適合自身的投資行業和投資項目。

4. 配套的現代服務業和政府服務體系。香港是亞太地區的商業樞紐,服務業高度發展,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90%,形成了以金融、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為支柱的服務業經濟,因此能很好地滿足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對金融、保險、咨詢、法律、會計等各方面的高層次需求,可以為內地企業擔當“超級聯系人”的角色。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還屬于初學者,對投行、咨詢、法務等高端服務業的需求很大而且要求很高,但內地服務業無法滿足“走出去”的高端需求,服務業高度發達的香港地區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高效、廉潔,設立香港投資推廣署,不斷完善投資服務體系,并推出為內地企業量身定做的“投資香港一站通”服務,包括《投資香港錦囊》、《手把手助內地企業投資香港》、設立多個投資香港服務中心等,為內地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務。香港投資推廣署還在其官方網站推出了成功個案,分國別地區和業務領域梳理介紹了外商的成功經歷,其中包括25個內地企業的投資案例。

5.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網絡。香港地處亞太區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網絡發達。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之一,航班直達全球180個地方,包括45個內地城市。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是國際重要貨運樞紐,中國出口貿易有三分之一通過香港進行。更為重要的是,香港位于中國的南大門,交通網絡直達區域內多個城市,而且包括廣深港高鐵、珠港澳大橋在內的多項基礎設施項目正在進行,不斷加強與內地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完善的交通網絡,為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提供了便利,而正如前文所述,中國內地對香港地區的直接投資往往和國際貿易結合在一起,原因就在于香港的區位和交通優勢、航運中心地位和國際自由港身份,在香港地區通過直接投資的方式設立當地辦事處或地區辦事處,有助于投資者開展貿易活動。

6. 制度和文化距離小。現有很多文獻用引力模型來解釋雙邊投資關系,現實中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不僅地理距離小,制度和文化距離也不大,“一國兩制”體制下,香港的華人社會網絡更能吸引內地企業赴港投資。地理距離近,制度、文化和語言差異小,華人社會網絡發達,這些指標都是香港吸引內地企業直接投資的重要因素。

2003年,中國內地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隨后又簽署了三個補充協議。CEPA及其補充協議通過制度性合作,有利于內地與香港地區的貿易往來,雖然內容主要涉及貿易領域,但不斷推進的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將有助于直接投資尤其是與貿易相關的直接投資活動。

三、 未來趨勢展望

隨著內地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繼續開放,加上“一帶一路”的政策推動,香港將繼續發揮“超級聯系人”的角色,協助國家推行經濟改革,同時為海外投資者帶來新的機遇。

1. “一帶一路”是重要機遇,內地對香港直接投資將繼續穩增。中國內地正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而香港也在積極配合國家戰略,施政報告充分反映了香港的高度重視和實際行動。2016年初,香港特首梁振英發表了2016年施政報告,共計42次提到了“一帶一路”,報告中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在闡述如何積極參與并配合落實“一帶一路”。毫無疑問,香港地區將繼續作為中國內地的投資中轉站,幫助中國資本投向世界,其“超級聯系人”的作用將繼續加強。

首先,香港將成立“一帶一路”督導委員會,站在戰略、機制和政策的高度對接國家的“一帶一路”,從政策制定、內部協調和對外聯絡等方面做好投資中轉的保障工作。其次,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集融資平臺,宏觀層面將積極參與亞投行的籌建工作,繼續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有助于香港地區成為內地企業投資“一帶一路”的投資中轉站;微觀層面將繼續為內地企業提供高端的金融服務,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鼓勵內地企業在香港成立專屬自保公司、吸引內地企業在香港成立企業財資中心等舉措,將進一步降低我國海外投資者的融資成本和風險幾率。再次,除了金融服務外,香港地區在會計、法律、風險評估、環境咨詢、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均擁有優勢,人才濟濟、服務專業的香港地區將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提供必要的服務支撐,也能吸引更多的海外并購項目借助香港地區進行投資中轉;香港政府還撥款2億元,支持香港的專業服務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和中國內地的交流與合作,在落實“一帶一路”過程中,香港的專業服務業可以大展所長。從次,香港發達的商貿物流平臺以及便利開放的貿易投資環境,將繼續吸引內地企業的直接投資,尤其是貿易相關型的直接投資;而且香港政府在“一帶一路”沿線增設經貿辦,推進與東盟十國的自貿協定談判,擴展BIT、DTT的覆蓋國家和協定內容,這些舉措將進一步有助于貿易相關的直接投資。最后,香港地區龐大的民間組織和華人網絡,將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聯系人”,內地企業投向香港的中轉投資將借助香港的軟實力,進一步打開“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并有助于化解投資風險。

2. 自貿區戰略等制度性安排將進一步推動內地與香港的投資互動。祖國以來,內地與香港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的交流合作格局,內地的很多開放政策都率先在香港“先行先試”,這不僅為內地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也為香港提供了難得的先機,可以說香港擁有開放合作的先發優勢。目前,內地正在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強化服務、完善法制。香港作為重要的投資中轉站,內地企業可以先在香港設立直接投資企業,充分利用香港地區的各種優勢,而后再利用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優惠政策讓資本回流,有助于海外投資企業降低成本和風險,實現內地與香港地區直接投資的良性循環。

未來,香港將在現有的制度紅利下,繼續深化與中國內地尤其是廣東自貿區的貿易和投資合作,不斷提升合作水平;同時,在國家的政策鼓勵下,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將與內地企業“聯合出海”,構建高中低搭配的多層次合作格局。

當然,現實中也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內地向香港地區的直接投資,比如內保外貸審批程序復雜,CEPA需要補充關于投資合作、投資便利化的內容等。未來,中國應進一步完善內地對香港直接投資的促進和服務體系,推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創新融資產品、健全協調機制。

參考文獻:

[1] 巴曙松,王志峰.“一帶一路”:香港的重要戰略機遇[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9):51-61.

[2] 陳恩.內地對香港直接投資的動因、特征與效應[J].澳門理工學報,2014,(4):34-44.

[3] 陳文玲.絕不能錯失一帶一路給香港帶來的重大機遇[J].開放導報,2015,(5):16-22.

[4] 華曉紅,鄭學黨.港澳臺――中國對外開放的獨特優勢[J].經濟學家,2012,(7):20-27.

[5] 張燕生.“十三五”時期國家用好香港優勢的路徑與選擇[J].港澳研究,2015,(3):44-53.

[6] 張灼華,陳芄.中國香港:成為“一帶一路”版圖中的持續亮點[J].國際經濟評論.2015,(2):80-89.

基金項目:外交學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政治風險對我國海外投資的影響及對策”(項目號:3162016ZYQB02)。

篇3

關鍵詞:直接投資 趨勢 策略

當今,亞洲金融危機仍然影響著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日本經濟持續低迷,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經濟千瘡百孔的背景下,國際直接投資是否會持續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的輝煌?國際直接投資的地區流向、產業流向、投資方式等將會如何變化?國際直接投資在經濟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形勢下呈現出怎樣的新趨勢?2008年3月末,我國的外匯儲備余額為16822億美元,如何利用這些外匯儲備值得研究與探討。我國應該怎樣合理有序地運用來之不易的外商直接投資,又應該怎樣充分利用我國的外匯儲備資源真正走出國門進行跨國直接投資顯得格外重要和緊迫。

面對這樣的新情況,我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趨利避害?對這些看似脈絡清晰,實則錯綜復雜的問題的回答和預測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國際直接投資新趨勢

近幾年來,受世界經濟持續繁榮,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程度繼續加深等因素的影響,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呈現出了繼往開來的新趨勢。

(一)國際直接投資總量和主體持續增長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報告—《2007年世界投資報告—跨國公司、采掘業與發展》指出,2006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連續第三年呈現增長趨勢,達到13060億美元,增長38%。這一數字接近2000年創造的14110億美元的歷史紀錄。可見,國際直接投資總量持續增長,投資主體也不斷增長,只是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二)以發達國家為主流向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將繼續增長

2007年的世界投資報告數據表明,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都出現增長。其中,發達國家增長45%,增幅遠高于前兩年;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的外資流入量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分別為3790億美元和690億美元。但是,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將會繼續增長,規模也將會有所擴大。

(三)發展中經濟體和經濟轉型體發展為國際直接投資來源地

《2007年世界投資報告》的相關數據報告表明來自發展中經濟體和轉型經濟體的企業越來越在國際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們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另外,來自發展中經濟體和轉型期經濟體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促進了大規模的南-南直接投資流量,從而促進了南南國家在投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四)全球當地化

經濟全球化和激烈的國際競爭,促進了國際產業轉移,跨國公司為提高全球競爭力,紛紛對外投資。而進入21 世紀,當地化和全球化一樣變得越來越重要 。跨國資本不僅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一體化的生產活動,而且還要認識東道國的具體特征 ,要考慮當地的供給能力、當地消費者的偏好、政府規章制度等。跨國資本在當地化和全球化之間不斷地尋求平衡。

我國的國際直接投資概述

(一)我國國際直接投資所取得的成就

我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30年,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和企業實力的增強,我國企業跨國投資也蓬勃開展起來,成為主動參與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有關人士在“第二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新聞會上指出,截至2007年底,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非金融類)累計達920.5億美元。如今,我國繁榮的經濟和龐大的外匯儲備使得來自我國的資本正成為全球市場上的重要投資者,此前,我國資本已經進入了多個世界級的公司。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國在多元化投資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收購了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團等金融巨頭的部分股權。

(二)我國國際直接投資所面臨的問題

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引進外國直接投資仍是我國參與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但同時也應當看到,在我國經濟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國際經濟聯系日益增強的大背景下,積極擴大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將對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起到更為深遠的促進作用。從根本上說,一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決定于其經濟發展水平。鄧寧的投資發展周期論對此做出了科學的解釋。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不可能很大。除此之外,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仍處于穩定低水平。另外,在國際直接投資問題上,我國仍然存在著體制上和資金上的障礙。

(三)適合我國國情的國際直接投資策略

政府的政策支持。這是一個資本高速流動、跨國公司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面對這樣的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我國政府在政策上對跨國企業的支持對我國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至關重要。

企業的開拓進取。在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過程中,我國企業不可避免地將會遇到一系列的策略選擇問題,如投資國別的選擇、投資所有權形式的選擇等。許多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失敗的重要原因就是在這些策略選擇上出現了失誤。因此,必須特別注意對外直接投資策略的選擇,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區位是跨國公司從事國際直接投資所必須考慮的極為重要的因素。選擇國別或地區時應遵循的總原則是加強國際直接投資的區域選擇,開拓發展中國家和周邊國家的投資市場。

最大化地利用發達國家技術集聚地的外溢效應,實現“研發在外、應用在內”的發展戰略。我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快速發展,資金、技術已發展到一定階段,這就需要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待外資的涌入,需要逐步從承接轉移來的產業轉變到從國際生產體系中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我國企業要想獲取技術這一產業競爭中最為關鍵的戰略要素,在強調“自主創新”、“科技強國”的同時,也應當積極主動“走出去”,開展以技術獲取為目的的對外直接投資,最大化利用發達國家技術集聚地的外溢效應,將海外研發機構的研究成果在國內迅速轉化、投入生產,實現“研發在外、應用在內”的格局。

出資方式策略。境外投資企業有不少是拿外匯資金(貨幣資本)作為出資物的。其實,到境外辦企業不一定都拿資金去,拿機械設備、技術(專利、商標或專有技術)、管理折股投資都是可以的。我國企業在機械設備、技術和管理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相對優勢,應鼓勵更多的企業利用這些優勢從事境外投資。即使在對外直接投資中必須投入一定量的貨幣資本,也不一定都從國內輸出,而是要盡可能從當地或國際金融市場上籌集。

經營當地化策略。經營當地化又稱經營屬地化或經營本地化,是指對外直接投資企業以東道國獨立的企業法人身份,按照當地的法律規定和人文因素,以及國際上通行的企業管理慣例進行企業的經營和管理。

對我國國際直接投資的展望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是新世紀我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十年,2008-2010這三年更是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決定性意義。今后一段時間,我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將呈現以下趨勢:

(一)行業選擇上將突出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行業

首先,今后將加大對發達國家前瞻性高科技產業的學習型投資,這既是我國產業結構高級化調整對先進技術的現實需求,又是我國獲取發達國家先進技術的最有效途徑。其次,對外投資于成熟技術的過剩產業,擴大出口貿易量。擴大這些產業的投資不僅能優化國內生產、產品結構、促進勞務和設備產品出口,而且能擴大出口份額,為高科技產業的對外直接投資積累和提供外匯資金。

(二)地區分布日益多極化

發達國家仍是投資的重點地區,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由于其經濟的普遍轉好、市場潛力巨大、優惠的政策以及為我國企業相對優勢的發揮提供了便利條件等因素,而被我國企業所看好。

(三)投資方式靈活多樣

隨著更多的企業走出國門,企業對投資方式的選擇將更加靈活多樣。除了繼續采取并購方式,縮短進入進程,盡快得到技術和市場。在投資于發達國家高新技術領域的大型企業時,我們更可能會嘗試以戰略聯盟的方式進入,充分享用戰略聯盟形式帶來的好處。

在當今世界經濟中,各國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已形成趨勢和潮流。面對21世紀,能否利用國外資源和市場在發展中國經濟中取得新的突破,是關系到我國今后發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戰略問題。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良好機遇下,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必將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和長期持續發展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繼勇等.國際直接投資的新發展與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2.盧進勇,杜奇華,閆實強.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案例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3.李東陽.國際直接投資與經濟發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4.王林生.跨國經驗理論與實務.對外教育出版社,1994

5.楊大楷,李增春,楊曄.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6.蘇旭霞.國際直接投資自由化與中國外資政策.中國商務出版社,2004

篇4

實驗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重要關聯課程,其教學模式會直接影響其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傳統國際投資課程實驗實踐教學模式存在定位不明和內容不全面等問題,因此要新時期國際投資的特點,突出國際投資課程實驗實踐教學的國際性和創新性。

【關鍵詞】

國際投資;實驗實踐教學;網絡平臺實驗教學;學科競賽

一、文獻綜述

目前關于高校經濟管理學科實驗教學模式的探討較多,如衛慧平(2010)認為高校經濟管理學科實驗教學模式按實驗內容劃分,可分為自主型、合作和研討型實驗教學模式三類別,按實驗技術層次劃分,可分為傳統的實驗室教學模式,網絡實驗教學模式,社會實踐教學模式[1]。吳凡和潘峰(2012)提出了國際商務實務模擬課程的4Cs教學模式,即Casestudy案例教學法,Computersupport電腦輔助教學,Counselinginstructing校外實務導師咨詢性指導,Cooperation&Competition合作與競爭互動[2]。NSCardell,RBartlett(1996)探討了大學本科經濟學的實驗教學模式[3],Gyorgy,K.研究了企業金融課的實驗教學方法[4]。國際投資實驗或實踐教學模式的相關研究仍然較少,南雪峰(2013)提出除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嘗試讓學生投入最低限度的實際資金進行階段性國際投資實戰,或組織專題講座(由跨國公司、金融機構的專職人員講解現實中國際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或進行分組小論文寫作等形式的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5]。李輝,侯志銘,高嘉琳(2014)等提出了利用最新國際投資案例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或由學生分組自選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案例制作PPT進行課堂演示和講解等方法[6]。程金亮(2014)提出國際直接投資部分的實驗教學可以嘗試體驗式教學,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來了解國際投資的真實過程,打破傳統的以老師和黑板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探索師生互為主體的新型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7]。ChenXiaoying,Yur-AustinJasmine(2013)探討了國際投資學課程中模擬投資組合項目的教學意義[8]。總之,國際投資實驗和實踐教學模式的探討還不夠深入和全面,也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因此需要結合國際投資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上升和投資形式不斷創新的背景,積極創新相關實驗實踐教學模式。

二、傳統的國際投資課程實驗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國際投資學課程地位低導致國際投資實驗實踐教學不受重視國際投資學作為證券投資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學和國際貿易學等多學科相關的交叉學科,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國際金融專業的一門重要選修課。但根據筆者抽樣調查,發現一些高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國際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30%的方案并沒有把國際投資學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常用投資學、證券投資學、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等課程代替。即使是在納入教學計劃的方案中,只有40%左右的高校單獨開始國際投資實踐課或實驗課,且國內現有經典的《國際投資學》教材體系偏重理論性和學術性,體現了國際投資學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特征。

(二)教學項目定位不明或內容不全面其一,根據對相關教學大綱的抽樣調查,已經開設的國際投資實驗或實踐教學課程中,大部分仍然存在教學項目定位不明確或內容不全面的問題,如有的教學大綱強調一般性的國內市場證券投資和金融投資項目,沒有國際證券市場或國際投資的內容,國際化環境模擬的特色沒有體現出來;而有的教學大綱的實驗實踐項目和內容雖然體現了國際性特色,卻片面的退化為外匯投資實驗課程、國際金融與外匯投資實驗課、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實驗(跨國公司實物資產的取得方式-跨國并購、國際投資環境評價和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等)或國際直接投資案例教學課(招商引資策劃方案和投資環境分析)等項目,忽視了如美股投資,國際指數期貨,黃金交易等國際間接投資項目和內容。其二,根據對國際投資實驗實踐教學軟件或教學系統的抽樣調查,筆者發現有的國際投資實驗實踐課程使用網絡版金融實驗室,提供的實驗項目只有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投融資等相關內容,實驗項目只有公司風險和風險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融資及財務管理,金融投資行業專業課程等。某國際投資實驗實踐教學課程只使用一套外匯交易模擬系統從事國際金融外匯模擬實驗,或利用某金融軟件高校金融實驗室進行國際金融與投資模擬實驗,實驗項目只有股票、商品期貨、外匯模擬交易、黃金等間接投資內容,而且股票和商品期貨產品類別只限于國內證券市場等產品,沒有國際化特色。其三,根據實驗內容的語言環境而言,多為中文,缺乏雙語甚至全英文的實驗環境。因此,現有國際投資實驗實踐教學課程存在國際化特色不明確和內容不全面的問題,且缺乏教學內容全面的國際投資實驗教學軟件。

(三)實驗項目創新性不足一方面,從實驗項目的特征來看,現有國際投資實驗實踐項目中多為驗證性和設計性項目,如證券,外匯等間接投資和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等直接投資等,實驗指導書和實驗報告格式較固定,而探究性項目和創新性項目較少。另一方面,從實驗中學生是否合作的角度來看,自主型實驗較多,合作型和研究型實驗較少。如證券投資主要是使學生了解注冊開戶、證券發行、證券交易委托方式、證券投資基本面分析、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模擬交易、證券分析軟件系統的使用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跨國公司海外并購或海外上市主要學習國外投資環境和政策、海外并購或海外上市的政策和流程、投資風險分析等內容。而如國際商務談判這類多角色合作或競爭實驗的項目較少,跨國公司經營戰略或投資風險分析等研討性項目較少。

(四)實驗實踐教學條件有限目前多數的國際投資實驗實踐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學校實驗室集中教學模式。但是由于高校擴招后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或多校區并行教學等原因,常產生實驗教學資源緊張等問題。而由于部分高校互聯網和無線網絡建設落后等問題,一時也很難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難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參加遠程實驗教學,也難利用互聯網上外匯模擬交易平臺或證券模擬交易平臺等企業型實時模擬國際投資實驗,降低了實驗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另外由于還缺乏完善的企業接受實習生的政策機制和社會環境,大學生社會實踐教學基地有限,所以也很難組織大規模學生到企業或銀行金融機構進行現場實踐教學,這也影響了社會實踐教學的開展。

(五)實驗教學管理方式的局限性由于學生管理工作條例的限制性和大學學制和學時安排的計劃性,目前大多國際投資實驗項目都是由教師指導學生在規定教學時間和實驗地點進行指定項目的基本業務技能的操作,導致學生只能集中在實驗室以班級為單位按規定時間段學習,難免出現實驗時間不足或不連續,實驗設備不足,不能利用課后時間繼續實驗或不能在實驗室以外地點遠程參與實驗等問題,實驗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如網絡平臺版的外匯模擬或國際股指期貨的交易需要按照美國等多國交易時間看盤,就很難按照中國的上課時間完成實驗。另外由于學分管理制度的限制,目前還少有能用參加學科競賽來替代的國際投資實驗課程學分的制度安排,所以實驗實踐教學還不能很好的與國際投資相關的學科競賽相關聯,也限制了實驗實踐教學的創新性和實用性,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新時期國際投資課程實驗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及教學內容改進

(一)突出教學項目的國際性特色和教學內容的創新性應多做面向國際市場的實驗項目、營造國際化的投資實驗環境優化驗證性項目,打造國際投資實驗的國際性和雙語性(或全英文)特色;應鼓勵創新性項目,如外匯投資實驗方面,要更重視外匯投資技術分析實驗而不是外匯投資流程模擬實驗,多做問題式教學;考慮到模擬實驗與真實投資的心理差距會導致模擬實驗投資的效果,可以探索允許部分有條件的同學進行最低資金限度的國際投資實戰項目;另外在國際直接投資的案例教學方面可以由教師指導學生搜集實時的教學案例,對實驗教學案例的形式要實現文字、圖片和視頻多種形式的結合;要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互聯網技術,降低傳統實驗教學的比重,加大網絡平臺實驗教學和實習基地教學的比重。

(二)注重實驗項目的全面性和內容的動態性實驗指導書中要對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進行多元化、多視角和多層次的安排,實驗內容應該全面覆蓋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重點部分,同時也應緊跟時代變化,對實驗項目動態調整,如結合國際直接投資中非股權投資形式的發展拓展服務外包、特許經營、訂單農業、管理合同等內容的實驗,結合互聯網平臺拓展國際金融衍生品投資項目;鼓勵教師選擇、重組和優化教學內容,如對高年級實驗教學則可設計動態跟蹤學科發展前沿的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課程,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部分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潛力,如對今年來中國企業OFDI案例的跟進和關注,并分組制作PPT在班級進行宣講。

(三)完善實驗教學軟硬件條件維護和更新軟硬件條件,加大實驗室無線WIFI的建設力度,為使用互聯網實驗教學平臺創造條件;不斷拓展實踐教學基地,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和構成,注重企業指導老師的聘任;積極與國外大學相關專業合作,引進國外的的實驗教學模式和實驗教學方法,如全球模擬投資系統(如美國的StockTrak系統);不斷完善實驗教學大綱和指導手冊,聯合企業開發和完善實驗教學軟件和實驗教學系統。

(四)改進實驗教學管理的靈活性應靈活管理實驗具體時間和地點,適當擴大實驗的時間段和學習地點(網絡實驗可以由學生在實驗室、圖書館、宿舍和自習室等地點完成),為外匯模擬實驗的同學提供操盤時間安排上的便利;鼓勵學生跨班級,跨學校形成實驗小組,進行比賽和交流,探索學科競爭獲獎成績用來折算實驗課程成績的制度;在教學任務書中設計一定比例的學生自選實驗項目,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統一協調好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影響不斷加大,國際投資課程教學越來越具有重要性,所以應該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方案中重視國際投資學的課程地位,教學計劃中應該安排有實驗實踐課時;同時要注意與經濟管理類其它實驗課程體系相互協調互補、層次遞進,如果證券投資學、國際金融學實驗等課程安排在前,國際投資實驗實訓安排在后,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方面要相互協調并各有側重;另外,實驗實踐內容也要與理論課程內容相協調。

參考文獻

[1]衛慧平.高校經濟管理學科實驗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1):107-9.

篇5

論文關鍵詞:產業;國際貿易;中國貿易政策

一、中國產業組織政策環境分析

(一)國內環境分析

1.中國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產業集中度低,產業國際競爭力弱。

從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來看,我國工業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產業集中度低,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產業國際競爭力弱。我國主要行業的平均集中率水平也遠低于主要發達國家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水平。我國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0%,而美國、日本僅為5%左右,國內企業僅萬分之三有核心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產業發展受制于人,產業國際競爭力弱。

2.跨國公司利用其地理優勢地位,控制市場、克制競爭的傾向初現出來。

在國內包裝企業訴利樂案中,利樂倚賴其在無菌包裝機方面的壟斷地位。在包裝耗材上實行了不正當的限制性商業策略,控制了絕大部分包裝市場,并且使利樂紙的平均價格在2003到2005年的兩年時間內上漲了大約2倍。

3.國內行政性壟斷問題嚴重,行政性壟斷產業的改革任重道遠。

我國的行政性壟斷產業主要包括鐵路、港口、民航、電力、電信、城市公用事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特殊行業、郵政、城市公交、煙草食鹽糧食藥品等重要商品以及流通、軍工、鑄幣、銀行保險等金融業,產業部門涉及面廣。行政性壟斷造成了雙重惡果:

一方面,壟斷地位使得這些產業內的企業一方面攫取了遠高于其他行業平均利潤率的利潤,排斥競爭。損害消費者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內部約束機制不健全和發展動力的缺乏,長期以來.使這些產業成本居高不下,產業經營績效低下。行業的特殊性加上國有企業的身份,使得這些產業的改革舉步維艱。

(二)國際環境分析

1.跨國兼并成為主體。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世界范圍內掀起第五次企業兼并浪潮,這次兼并浪潮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并數量急劇增多。二是單項兼并交易金額世界記錄屢創新高,兼并規模日趨擴大。三是跨國并購發展迅猛。四是兼并范圍廣。第五次兼并浪潮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世界范圍內經濟競爭加劇的結果,為了生存和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以取得競爭優勢,同行業的領頭企業紛紛走向聯合。同時,第五次兼并浪潮的出現并沒有緩和競爭。它使得世界范圍內經濟競爭更趨激烈,通過此次兼并,在某些產業,只剩下實力超群、為數不多的幾家巨型企業,為了爭奪世界市場,這些企業欲置對方于死地而后快,競爭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波音和空客的競爭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2.西方發達國家紛紛調整競爭政策,放松規制和提升本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國際潮流。

以微電子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的興起和市場需求的擴大改變了傳統自然壟斷產業的性質。競爭政策調整的另一個動向是從對反壟斷的強調轉向扶助本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當前,發達國家的反壟斷政策對壟斷的認定已從結構標準轉向行為標準。并且還要考察壟斷行為的市場績效,“一事一議”已經成為通行的原則,對橫向兼并等過去嚴格限制的行為已基本放任自流。

3.網絡經濟的興起,對世界各國的反壟斷提出了新的挑戰。

網絡經濟是以計算機網絡業為中心以及由這個產業派生出的若干相關產業。網絡產品固有的規模經濟性、網絡外部性(正反饋效應)、技術的市場不相容性和網絡產品技術標準造成了網絡產品的鎖定效應和先行者優勢。從而使得壟斷成為網絡產品市場上的一種必然而普遍的現象。在結構和行為上顯然構成壟斷的廠商,在績效上卻無可指責,結構、行為和績效的脫節將政府的反壟斷政策推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反壟斷,意味著績效損失;不反壟斷,從道義上又說不過去。網絡經濟領域的壟斷問題對各國政府的反壟斷政策提出嚴峻的挑戰。從1997年開始的微軟壟斷案,2002年最終以和解的方式解決,和解協議中,微軟并沒有做出多少讓步。

二、我國調節外匯儲備對中國產業調整的舉動

2008年12月以來,計有美國、歐盟、加拿大、印度、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了超過10起貿易救濟措施或者法案,而以其他方式抵制中國出口的政策也屢屢出臺。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出口保持增長的前景更加難測。印度提高了部分鋼鐵產品的關稅;南共市成員試圖將外部共同關稅提高5%,但未獲其首腦會議通過。

200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為2.55萬億美元,貿易順差為2900億美元,吸引國外投資900億美元。2008年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1.95萬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5年對外貿易保持順差,國外直接投資始終處于凈流人,目前是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因此這兩方面的凈流入使近幾年我國外匯儲備數量劇增。其規模已遠遠超出理論界提出的外匯儲備應維持在其外債總額的40%左右的水平上。擺脫“金融恐怖平衡”的枷鎖,是我國政府和學術界急需破解的難題。

(一)擴大內需。加快產業調整步伐。降低對外依存度

以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增長,降低以凈出口和投資拉動經濟的依賴,這是減少巨額的外匯儲備的根本方法。中國儲蓄率高,除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外,很大的緣由是居民有許多后顧之憂而不敢消費和沒有能力消費。實施擴大內需政策,政府應加大在就業、教育、養老、醫療、環保等方面的投入。使國內居民的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同時,調整產業結構,加大對以內需為主的產業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減少對出口外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依賴,尤其是限制初級原料加工出口的企業。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及資源性原料進口,從而減少國際貿易順差,降低巨額的外匯儲備。

(二)謹慎地購買美元資產,逐步加大黃金購買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在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下,購買美元資產是擁有外匯儲備國家不得不的選擇。美國國債因其良好的信用、穩定的收益及流動性,是各國政府首選的投資對象。但近幾年美元貶值的狂潮也令各國憂心匆匆,外匯儲備多樣化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化解風險。同時。除了購買美國國債,還可以考慮購買美國通貨膨脹保值債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發行的債券等。

截止到2009年4月,中國已擁有黃金儲備1054噸,在世界各國排名第五。2000年以來,中國調整過兩次黃金儲備,即2001年和2003年,分別從394噸調整到500噸和600噸。但目前中國的黃金儲備價值約占全部外匯儲備資產的1.6%,該比例遠低于超過10%的全球平均水平。黃金在中國總儲備的比重實際上自2003年以來一直在下降。中國黃金儲備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至少應達到10%左右的國際水平。本文由中國收集整理。

但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漫漫,2000年5月亞洲國家簽署了《清邁協議》,開辟區域貨幣合作新篇章。2009年3月中國已經與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阿根廷等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達6000億人民幣,與此同時,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也在香港和內地沿海城市開展,這種“貿易結算+貨幣互換”的模式,是兩國規避美元匯率風險,擴大雙邊貿易的新探索,它對中國政府加快人民幣區域自由化進程,增加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提供幫助,為中國外匯儲備擺脫美元體系的束縛提供了新途徑。

三、案例分析出口退稅政策對中國產業的影響

(一)技術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歷來是國家重點的關注行業。根據商務部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高新技術出口商品共分為十類。在這十類中,出口的主要是計算機類、通訊技術類和電子技術類相關產品,而生物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產品的出口相對薄弱。在進口方面,也主要集中在電子技術和計算機類。可見,信息技術類商品在高新技術貿易方面占據主導地位。

從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增長率看,2001年至2006年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增長率均超過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但從近期看,無論是外貿總額的增長還是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增長,其增幅均有所放緩,特別是2007年,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首次出現低于總體貿易額增長的情況。這也與總體的外貿環境不容樂觀有一定的關聯。即使外貿環境發生如何的變化,國家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鼓勵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態度始終不變。國家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大部分都維持在17%的最高退稅率。國家多次調低出口退稅率。雖然使得一些生產效率低的中小企業從市場中淘汰,低端產品規模逐步減少.產業結構有所優化。國家又不得不提高其出口退稅率,以緩解南于產業結構升級所導致的剩余勞動力釋放所帶來的就業壓力。

篇6

【關鍵詞】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一、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的內容

(1)理論主要以三優勢展開詮釋,一國企業擁有或者能夠獲得的而外國企業所沒有或無法獲得的資產及其所有權方面的優勢、企業為避開外部市場機制的不完全性,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將所有權優勢經過內部市場轉移給國外子公司而取得更多收益的內部化優勢以及跨國企業在投資區位上所具有的選擇優勢。

(2)跨國公司是市場不完全性的產物,市場不完全導致跨國公司擁有所有權特定優勢,該優勢是對外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

(3)所有權優勢還不足以說明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還必須引入內部化優勢才能說明對外直接投資為何優于許可證貿易。

(4)僅僅考慮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優勢仍不足以說明企業為什么把生產地點設在國外而不是在國內生產并出口產品,必須引入區位優勢,才能說明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和出口之間的選擇。

(5)企業擁有的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決定了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和條件。

二、跨國公司對我國汽車產業實行直接投資的原因分析

1.所有權優勢分析

汽車產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跨國汽車集團的所有權優勢主要表現在技術資源和品牌等壟斷優勢,在此,本文引用J.D.Power公司的反應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的評估報告,也就是“新車質量指數”(IQS),結合價格來說明我國和跨國公司的技術和品牌差距。

新車質量調研提供了衡量新車購買者在買車后2-6個月內遇到問題的評價標準,綜合得分以每百輛車所出現的問題(PP100)來衡量,這里的得分是指新車購買2-6個月內,每100量車所出現的問題數。得分越低說明質量越好。通過J.D.Power所搜集到的IQS數值表示的是汽車的故障次數,可以幫助我們將問題簡化,畢竟汽車所能發生的故障次數也涵蓋了性能的構成要素,所以IQS的數值在某種程度上能直接代表了汽車的性能水平,同時方便進行計算。

設A公司產品的價格,產品的問題數量,B公司產品的價格,產品的問題數量。那么Qa與Qb的倒數越高表示質量越好。

因此,性價比的公式變為與。

即簡化為與進行比較,數值越大表示性價比越高。A品牌汽車的性價比比B品牌汽車的性價比高,這就是說:

那么,其中把標記為指數,把標記為。這樣,比較不同品牌汽車的性價比指數的值即可作為性價比的參照,由以上的推算過程可得,指數值越大,性價比越低。這與IQS的表述方法是相同的,在IQS的表述中,數值表示的是汽車出錯的次數,同樣是值越大,性價比越低,也就是效用越差。

本文選取最早進入我國汽車市場且到2010年初還在順利發展的5家自主品牌汽車作為研究對象:奇瑞、吉利、比亞迪、華晨、哈飛。同時也選取了5家在中國生產的合資品牌汽車作為研究對象:從日系汽車中選擇豐田汽車;從德系汽車中選擇大眾汽車;從法系汽車中選擇雪鐵龍;從美系汽車中選擇福特汽車;從韓系汽車中選擇現代。

IQS值可以直接從JD.Power提供的數據中獲得。由于所提供的IQS數值沒有具體到某一特殊車型,而是按不同廠商和年份來表示,因此,為了方便研究,本文就以某廠商某年的IQS值代表該年份此廠商所生產的所有汽車的IQS值,用此來作為該廠商的技術水平的衡量標志。表1列出了10家案例企業2003-2009年的IQS值。

由于每個企業生產不同級別的產品且價格差距巨大,經過分析發現大部分企業都生產了1.6升排量的轎車,同時由于對于國產車來說,小排量是其主打市場,而外系車同時也會在小排量市場同華系車競爭。若標準定得過高,華系車并沒有涉足高排量市場,或者定得過低而外系車也很少涉足該市場,所以用1.6升排量的汽車價格作為比較不同案例企業汽車性價比的依據。

注:資料來源于J.D.Power公司的關于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的評估報告。表中數據表示每100輛新車在購后2-6個月內遭到問題的數量,得分越低表示所出的問題越少,質量也越高;另外,福特公司是2004年才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由于并非各案例企業每年都生產該排量的汽車,在分析中,李春榮和王浩按如下方法計算出每個公司該排量車的標準價格。通過收集2003-2009年所有汽車價格分析發現汽車價格同年份以及排量有著較大關系,所以通過采用線性回歸的方法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把汽車價格作為因變量,排量以及年份作為自變量,通過SPSS13.0軟件進行一元線性回歸處理,構造如下回歸方程:,所得的實際結果也證實這個方程具有較高的擬合度(各回歸方程的Sig值均為0),而各因子也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其中,代表排量,代表年份,再把排量統一為1.6升后,將不同年份同時代入計算,得出了各廠商每年份所推出1.6升新款車的標準價格,如下表2所示:

根據上面數據的計算,可得以上所說的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共10家汽車的性價比指數,得下表3,性價比指數越高,該品牌汽車的性價比越低。

從表中可以看出,雖然自主品牌汽車的性價比不斷穩步提高,但相對于合資品牌而言,競爭力還是占下風的,再加上我國的自主汽車起步較晚,只用1.6L排量的汽車就可以看出,國外品牌的技術優勢是勝于我國的。

2.內部化優勢分析

跨國汽車巨頭為了實現擴張,為了潛力巨大的中國消費市場,在中國實行對外直接投資,企圖利用其所有權優勢中的技術優勢壟斷中國市場,但是這些跨國巨頭們完全可以選擇將這所有權資產或者資產的使用權出售給中國,將這些所有權外部化,但出于市場的不完善之由,為了保持其壟斷優勢,跨國巨頭還是通過內部化的途徑,到東道國直接投資,這內部化的行徑主要體現在跨國汽車公司對合資企業的主要控制方式上。

(1)對董事會和主要經營者進行組織控制

(2)對合資企業進行技術控制

(3)通過多種手段實現利潤轉移

(4)對中方合作伙伴實施相互制約

(5)從產業鏈與價值鏈上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全面控制

3.區位優勢分析

(1)市場規模及潛力分析

1)R值規律。國際上通常根據一個國家或地區的R值(車價/人均GDP),結合居民假條年收入來判斷這個國家或地區是否具備轎車進入家庭的成熟條件,通常認為,R值為1.3-1.4時,轎車將大規模進入家庭,每千人擁有量可達50輛。我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的部分城市已經具備這一條件。當R值為2或3時,是轎車進入家庭的臨界點。

注:人均GDP的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R值由上述數據計算可得

2)居民購車能力上升,駕車意愿增強。

3)非一線區域逐漸成為新車增長的主力。

4)油價上漲長期無影響。從長遠來看,油價的上漲對轎車的消費并不會產生抑制作用。

5)出行條件改善。近幾年來,我國高速公路和高等級公路里程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2008年,高速公路里程數達到了6萬公里,是2001年的3倍。

(2)勞動力成本分析

總體來看,我國員工每小時收入(工資加福利)大約在1-2美元,比發達國家的勞動成本低10-20倍。據中國有關部門調查,汽車組裝成本中的勞動成本比重為3%-5%,因此勞動力成本低廉與否是跨國汽車公司選擇在我國進行投資的一個影響因素。

(3)產業集群分析

圖2 2009年汽車工業外資主要分布地區

注:數據來源于2009年商務部統計

其中,在東部地區,進入長三角地區的汽車跨國公司無論是整車還是零部件公司,均數量多,實力強,該地區整車產量、零部件產值成本控制、新產品推出、吸引外資各方面均居全國各地區的第一位,是在我國發展汽車產業集群條件最好的地區。跨國汽車公司之所以選擇這些具有一定集群效應的地區進行投資,是因為產業集群有助于汽車工業的發展,可以迅速提升競爭優勢。汽車產業鏈較長,相關企業較多,是典型的適用于通過產業集群而發展的產業。

(4)貿易壁壘分析

目前我國進口車關稅為25%;零部件進口稅率則降至10%。但是,目前隨著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崛起,價格相對低廉是我國自主品牌的一大優勢,這樣的關稅額對于加強跨國汽車巨頭在華的競爭力相當不利。有關部門對汽車市場的消費調查顯示,有高達82%以上的人認為他們在購買汽車時將會重點考慮價格因素。而我國轎車市場正處于高需求價格彈性階段,價格再降低5%,需求可能會增加10%-20%,因此,25%的整車進口關稅和10%的零部件關稅附加在價格之上,外加運輸和其他費用,在中國消費市場嚴重影響了其自身的性價比和所得利潤,這也促成了跨國汽車巨頭在華不斷加強直接投資的原因之一。

三、對策與建議

隨著我國引進外資,學習其先進的技術水平,國內的自主品牌在市場上漸漸地穩住腳跟,還有技術外溢的存在,跨國公司的以技術優勢為主的所有權優勢已在緩慢地減少。雖然我國汽車產業在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對于目前我國的消費水平而言,一般性能的高質量實現已經可以滿足國內大眾的消費需求,因此,所有權優勢在跨國汽車公司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動機的促成作用中慢慢減弱,而內部化的機會逐漸加強,為了盡最大的努力保持其壟斷的優勢,以謀求最大的利益。

其次,區位優勢作為涵蓋了促進跨國巨頭從生產到營銷全過程的要素,我認為是其在華投資影響因素的重中之重。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優勢不是我們所能改變的,但區位優勢是我們作為東道國所可以控制的范圍,如2004年我國出臺的最新的汽車產業政策,又如投資環境所提供的創造性資產。因此,目前,要更大規模的引進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對國內汽車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起支持作用,我國政府應該在區位優勢的控制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政府要加強對跨國戰略聯盟的研究和指導。(2)合理發展產業集群,提升區位優勢。(3)大力開發創造性資產,吸引外商投資。(4)努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參與到跨國公司的合作競爭。(5)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不斷提高自身勞動素質。(6)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東中西部利用外資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Dominik Thiesen,International trade:Engine f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Trend―Economic Ⅳ,2001.

[2]陳曄.我國汽車產業外資狀況外資研究綜述[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11-112.

[3]黃藝霏.論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對我國汽車行業競爭的影響[J].現代商貿工業,2010,15,112-114.

[4]雷輝,徐長生.跨國公司競爭行為對我國汽車工業的影響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06,3,103-108.

[5]司蕊.汽車行業市場集中度與外商直接投資的相關性分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8,7,51-52.

作者簡介:

篇7

一、GE中國的發展歷程

GE公司的對華投資始于1910年的電廠投資。1925年,GE公司買下丹麥人于19世紀初在中國創辦的慎昌洋行,創辦了中國電氣工業的第一家制造廠。1929年,GE公司投資創辦了上海電力公司,該公司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外資企業。1979年,GE公司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從此大規模進軍中國市場。后來又在上海和廣州設立辦事處,逐步建立起一個全國性的經營網絡。

迄今為止,GE的所有工業產品集團均已在中國開展業務,總投資超過15億美元。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后各要素市場的逐步開放,GE的金融業務也正積極尋求在中國發展的機會。

截至2008年底,GE公司在華銷售額為46.4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了近80%。盡管受金融危機沖擊而業績下滑,GE公司并沒有放慢在華投資的步伐。2008年,GE旗下的通用汽車(GM)在前三季度虧損數百億美元的狀況下,仍堅持每年在華投入10億美元不變,于當年年底在上海投資2.5億美元建立中國園區,用作亞太中國總部,并設立通用汽車前瞻性科研中心。GE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羅瑞立于2009年年初表示,在GE的亞太區幾個市場中,韓國和泰國市場狀況都比較弱,而印度的發展也在減緩,GE在一些地區的發展確會暫緩,但絕不是在中國。

二、GE對華直接投資特征及動因分析

GE中國的產品和服務涵蓋家電、航空、消費類電子產品、配電產品、能源、金融、醫療、照明、媒體與娛樂、油氣、軌道交通、安防、水處理等諸多領域,是跨國投資中多元化經營屈指可數的成功案例。GE對華直接投資的成功,是對一系列跨國投資理論的極好的詮釋。

(一)GE公司具有特定的壟斷優勢

壟斷優勢理論也稱為特定優勢論,是美國經濟學家海默(S,HHymer)于1960年在其博士論文《一國企業的國際經營:對外直接投資研究》中首次提出的。海默認為,市場的不完全競爭是跨國公司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根本原因,而跨國公司持有的壟斷或寡占優勢是其實現對外直接投資利益的條件。GE在中國提供的產品基本上都是高科技產品,所提供的服務中,對商業和消費者的金融服務占有極大的比例,這充分體現了海默的壟斷優勢理論。

GE進入中國存在以下兩個要素:一是GE公司具有企業特定優勢,即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壟斷優勢,主要體現在其技術優勢、先進的管理經驗、雄厚的資金實力、規模經濟優勢和完備的信息銷售網絡上。二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進行市場化改革,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個不完全的國內市場。在中國的要素市場中,由于技術和知識市場的不完全性,GE公司面臨著知識外溢的損失,而中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以及對相關產業高關稅的設置,也成為GE選擇在華直接投資的重要動因。

此外,根據凱夫斯(R,E,Caves)1971年對壟斷優勢的發展,產品的差異能力是跨國公司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優勢。GE公司在中國注重本土化策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對原有產品或服務進行革新改造,使其與中國當地其他生產者的產品或者服務有所差異,與在美國的GM產品相比也更加中低端化,以此來適應不同層次和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偏好,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從而擴大產品的銷量,為其帶來優勢的維護和強化。此外,通用獨特的商標品牌也是一種無形資產,能夠吸引國內的消費者,有助于其業績的增加。

根據美國學者尼克博克(F,T,Knickerbocker)1973年對壟斷優勢理論的發展,GE公司對華直接投資是一種防御性的投資,是由寡占反應引起的。以GM的對華投資為例,全球汽車行業是由幾家大公司占統治地位的行業,每一家大公司對其他大公司的行動都十分敏感,緊盯競爭對手,一旦其采取對外直接投資,就緊隨其后實行跟進戰略,以維護自己的相對市場份額。GM資本進入中國,就是對德國大眾的一種跟進,其目的在于抵消對方率先行動所帶來的好處,避免給自己帶來風險。

(二)GE公司的產品生命周期進入直接投資階段

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弗農(R,Vernon)認為,在開發新產品和技術的優勢當中,主動的直接投資的出現將是不可避免的階段,因為廠商為國外提供最好的服務要比謀求利潤的最大化更重要。因此,當廠商出口產品在東道國市場達到一定份額水平時,對東道國直接投資就是必然的結果。這一階段的投資在弗農看來是一種被動的市場競爭方式。當GE公司的產品對中國的出口面l臨威脅時,GE就立即做出強烈的反映而直接在華設廠生產,這是對預期利潤的考慮,不僅僅是傳統的銷售收益與總成本之差,還包括因市場份額下降所導致的收入減少部分。

(三)GE公司對華投資是一種邊際產業的擴張

比較優勢投資論,也被稱為邊際產業擴張論或邊際比較優勢論,是由日本一橋大學教授小島清(K,Kojima)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根據國際貿易理論中的比較成本理論提出的,其主要核心就是,“一國應該從已經或即將處于比較劣勢的產業(即邊際產業)開始對外直接投資,并依此進行”。GE公司在中國投資的很多領域如家電、消費類電子產品、配電產品等都是其國內已經或即將處于比較劣勢的產業,符合小島清理論的核心內容。這種直接投資實現了雙方貿易的互補和擴大,是一種順貿易導向型的對外直接投資。

(四)GE公司對華投資尋求內部市場 根據拉格曼(A,Rugman)的內部化理論認為,由于國際市場的不完全性,以及某些產品(如知識產品)的特殊性質或壟斷優勢的存在,導致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的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過國際直接投資,將外部市場內部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

一方面,由于中國要素市場的不完全性,GE公司中間產品的進入面臨著一系列的壁壘;另一方面,由于GE投資中國的相當多的一部分領域都是中國技術比較落后的領域,為避免其核心技術在外部市場上轉讓可能發生的產品外溢,GE選擇在華直接投資設廠。GE將中間產品(主要是核心技術)在其相關行業的企

業內部轉讓,以內部市場來代替外部市場,以避免外部市場不完全造成的損失,謀求企業整體利潤的最大化。

(五)GE公司對華直接投資看重區位優勢

鄧寧(J,Dunning)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是由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三個核心理論組成的。GE選擇中國進行直接投資,就是綜合考慮了中國經濟增長迅速,國內市場廣闊,外資政策優惠等區位優勢而最終做出的選擇。在GE中國的多領域經營中,對華直接投資的選址仍然集中在上海、北京、廣州三個城市,體現了國際生產折衷理論中的區位選擇。三個地區繁榮的經濟水平,發達的金融市場,較高的消費者購買力,廣闊的市場容量,滬寧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發達的工業基地體系,都成為GE投資的重要動因。

通用汽車(GM)在華設立的七家合資企業和兩家獨資子公司都位于上海,是源于上海固有的、不可移動的要素稟賦優勢。上海位于中國東部沿海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齊全、金融發達、開放程度極高,滬寧杭的重工業基地也為汽車制造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資源,上海發達的經濟和高消費水平、長江流域的廣闊腹地也為通用汽車的銷售提供了潛在的市場容量。此外,還有中國低價格的勞動力,中國政府對幼稚產業的優惠和扶持,都成就了GM對華投資的重要戰略選擇。

(六)GE中國實行多元化經營

GE公司近百年來在華進行直接投資,而且經營領域涉及金融、工業、醫療、基礎設施等較多方面,這樣有利于降低對外直接投資的經營風險。我們可以看到,GE中國的很多業務領域都是有相關性的,或者存在著上下游產業鏈的關系,這樣有利于公司低成本高效率的運作和規模效益的實現,為其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其全球業務的夸張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三、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啟示

(一)注重壟斷優勢的培養

跨國公司的壟斷優勢是其對外投資獲利的根本條件,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必須注重核心技術研發,采用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的管理經驗,大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實現規模經濟優勢,并加強完善的信息銷售網絡的建設,建立有效的營銷渠道。此外,中國企業也應當在國際經營中注重本土化戰略,使產品或者服務貼近東道國消費者的需求,并盡可能的與當地品牌形成差異化,實現企業特定優勢。

(二)實現邊際產業的轉移

紡織、輕工、家電一直是我國的支柱產業。這類產業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企業不斷壯大,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不斷增強,但是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利潤增長率也呈現下降的趨勢。為延長其生命力,將其有選擇地轉移到該產業成本相對較低、正處于成長中的地區,不僅可以為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創造條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東道國的比較優勢,重新發揮對國內經濟的積極作用。因此,我國的邊際產業可以到亞非拉國家和地區進行直接投資,得到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三)建立國際化內部市場

當今的國際市場是不完全的,存在著市場交易費用,而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進行國際直接投資又過多地采用綠地投資的新建方式,與內部化方式相比有明顯的局限性,也存在著更大的風險。因此,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應該更多地采用并購的方式,建立國際化的內部市場,實現跨國流動要素在企業內部的轉移,來防止技術知識外溢,降低交易成本,并最終提高國際競爭力。

(四)注重區位選擇

我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在瞄準發達國家市場的同時,也應該積極進軍發展中國家和一些不發達國家。區位的選擇與產業的選擇是相互關聯的,我國的產業對一些國家的地區具有潛在的優勢,而這些國家和地區就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潛在市場。因此,東盟國家和其他周邊國家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首選,其次獨聯體國家和波羅的海國家,非洲和拉美發展中國家也是我們對外投資的重要市場。在一國國內投資地點的選擇上,對外投資的中國企業應該選址在經濟繁榮、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政策優惠的大中城市,以盡可能控制成本、降低風險,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五)實行多元化經營

跨國企業實現多元化經營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同樣可以選擇相關性強的產業鏈進行聯合投資,從持續經營的戰略角度來構思業務組合,強化資源的關聯管理,并不斷進行優化。同時,在跨國多元化經營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也應當考慮到因為跨國管理而帶來的組織和管理成本,并盡可能減少資源配置的低效化和浪費。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張紀康:《跨國公司與直接投資》,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海平:OLI范式與跨國并購之動因,《國際經濟合作》,2002年第5期,

彭秀文:從戰略角度分析造成通用汽車公司現狀的原因,《改革與開放》,2009年第5期。

篇8

關鍵詞:中國企業;“走出去”;海外并購;策略

中圖分類號:F8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0594(2010)12-0004-05 收稿日期:2010-07-17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經營的實力不斷增強,中國外匯儲備目前居世界第1位,2009年出口貿易額列世界第1位。中國企業開展國際并購,在全球范圍生產和經營,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本文對本世紀以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方式的實踐進行分析。籍以揭示經驗與不足,并作出理論與策略性探討。

一、國際并購浪潮與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

國際并購浪潮發端于19世紀末,一般認為到20世紀末共有5次并購浪潮:其并購主體主要是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企業,它們利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實現全球擴張(佟福全,1999)。第5次并購浪潮始于1994年,2000年并購量達到高峰,隨后規模逐漸萎縮至2002年。2003年并購活動開始反彈,標志著第6次即2l世紀第一輪并購浪潮興起,當年全球并購金額達1.30萬億美元,高于2002年1.20萬億美元的水平;2006年全球并購總額3.6萬億美元,超過2000年第5次并購浪潮的高點;2007年全球并購交易額達4.48萬億美元。比2006年再增長24%(咨詢公司Thomson統計數據)。

美國次貸危機和隨后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使第6次并購浪潮急驟降溫,2007年上半年交易額為2.66萬億美元,下半年僅為1.83萬億美元,下半年比上半年減少31%;2008年全球并購交易額下降至2.8萬億美元,較2007年萎縮了31%:2009年全球并購交易總額僅為1.96萬億美元,較2008年下降30%,創2004年以來交易額新低(中國商務部網站)。我們預計在此次危機后,將發生新的一輪可持續數年的國際并購回升態勢。

中國企業的海內外并購,是改革開放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1979年,北京友誼商業服務公司在東京與日本東京丸一商事株式會社合辦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建在國外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但1986年以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案例甚少,并購金額很小。隨著中國經濟國際化水平提高,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有加速發展態勢(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06)。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保持活躍,與國際并購規模的收縮呈相反的逆勢增長現象。2008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12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全年非金融領域對外直接投資額比上年增長63.6%。截至2008年底。中國8500多家境內投資者在全球174個國家(地區)設立境外直接投資企業12000家,投資覆蓋率為71.9%。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1839.7億美元,境外企業資產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2009年,中國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433億美元,比上年又增長6.5%。近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行為具有以下特點:

從并購行業看,規模較大的并購多集中在石油、礦產、資源、家電、汽車和電子高科技行業。這延續了金融危機前的特點。截至2007年累計對外直接投資的行業結構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最大,接下來依次是批零、金融、采礦、交通和制造業。這六大行業約占直接對外投資額的88%;近年的大型并購案更主要發生在礦產、金融、家電、計算機、汽車制造等行業。金融危機使傳統制造和出口型企業受損,但汽車和金融業主要由國內需求支撐,國家擴大內需政策使其受益;而國外競爭對手則經營環境惡化,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提供了良好機會。如北京太平洋世紀汽車收購美國通用NEXTEER全球轉向與傳動業務,使中國企業在汽車零部件業務領域實現了跨越式提升;中石油、中石化、中鋁、五礦等能源化工類企業近年來發起的海外并購案,主要是為解決原材料和能源資源供應問題并控制上游成本。

從并購主體看,國有企業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力量。截至2008年底,在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中,中央企業和單位占81.3%(《2008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金融危機使并購主體繼續向國有企業集中,2007年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代表性并購事件中,典型案例有中國移動收購巴基斯坦通訊公司,中投參股黑石,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國家電網收購菲律賓國家電網26年經營權。中石油、中石化收購多個能源公司,五礦集團收購澳大利亞OZ Minerals等。

從并購場所看,我國對外投資多年內主要流向亞洲和拉丁美洲,但金融危機以來。并購的空間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美國和歐盟地區陷入困境的企業數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發達國家的進入門檻;而中國經濟率先復蘇,有利于中國企業加快拓展對外并購空間,擴大了對拉美、澳大利亞、中亞、南亞和加拿大等海外資源豐富地區的并購和投資規模。

二、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動因分析

(一)宏觀層面的動因

1、產業轉移與升級的需要。我國目前總體上處于工業化中期偏后階段,產業結構升級成為消除經濟增長障礙、緩解我國資源環境壓力、實現經濟轉型的必經之路。金融危機發生后,由于全球整體經濟環境惡化,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加劇。通過對外投資帶動產業轉移,可以緩解外貿依存度過高和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

2、外匯儲備合理運用的需要。中國的外匯儲備在2006年躍居世界第1位。2009年底達到23991.5億美元,比2000底增長13.5倍。我們既要保障一定存量外匯儲備以支持人民幣匯率改革,又要用活用好外匯,使之增大效益。金融危機令美元貶值,中國外匯儲備購買力顯著下降。所以,在適當進行外國證券投資的同時,應該增加海外直接投資的份額。

3、加強資源戰略性儲備。中國資源人均占有量很低,煤炭儲量和水資源人均擁有量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氣人均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資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而我國經濟發展處于上升期。資源問題愈益成為限制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金融危機發生后,資源供給的數量壓力和價格劇烈波動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穩步發展,加強戰略性資源儲備的需求迅速上升。

(二)微觀層面的動因

1.打造民族品牌的需要。2008年《財富》評選的全球500強企業中,中國上榜企業36家(內地26家)。美國經濟雖遭金融危機重創,上榜企業仍有153家。中國內地上榜企業中石化、國家電網、中石油、工商銀行,中移動等皆為國有背景的大型企業,多屬國內壟斷性行業。而中國競爭性強的部分行業還處于世界的中低等水平。對于有國內壟斷性優勢的大企業,海外并購能夠使其在全球范圍配置資源。強化全球影響力;對于中小企業,則能擺脫國內不利競爭地位,重新找準市場定位。對于國內競爭激烈的行業,海外并購有利于企業在獲取技術、市場的同時,產生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民族品牌,改善行業無序競爭狀況。

2、獲取知識產權的需要。中國企業技術研發水平仍然落后于發達國家,部分關鍵性技術長期依賴進口;國內企業品牌大多影響力較弱,品牌附加值低,因此中國企業進行海外并購的主要動機之一就是獲取國外成熟品牌或技術(周俊、薛求知,2008)。并購成熟品牌,一方面在接收品牌的同時接收了該品牌原有的消費群;另一方面有利于利用品牌輻射效應,提升企業旗下其他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主要著眼獲取成熟品牌;中國汽車行業企業的海外并購,主要著眼獲得國外先進技術。

3、擴大市場的需要。企業進行海外并購能夠使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迅速進入被并購企業所在的國家或地區。如蘇寧電器并購日本家電連鎖企業LAOX公司,在日本開始國際化經營的第一步,一定程度上是為突破周內電器連鎖巨頭寡頭壟斷的市場,把國際市場作為企業擴張的必要空間。2009年底,蘇寧宣布收購位列香港電器零售連鎖前三甲的CiticallRetail Management Ltd,并計劃在3年內實現50家店的網絡布局,占據香港25%以上的市場份額。

4、整合產業鏈的需要。金融危機發生后,原材料成本風險和原材料進口的政治風險加大使行業利潤分配向上游轉移;中國企業為控制成本,將外部交易內部化以降低交易費用進行的跨國并購明顯增多。在2009年的海外并購交易中,中國企業對石油天然氣勘探與生產類標的的并購交易規模最大,總金額為718.45億元;其次是對電力行業標的的并購,交易金額108.23億元;再次是對煤炭與消費用燃料標的的并購,交易金額34.25億元;這三大產業的并購占當年中國海外并購交易額2/3以上。

5、規避貿易壁壘的需要。發達國家一方面對于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與產品實行限制,另一方面又出于貿易保護主義而加劇了與中國的貿易摩擦。截至2008年,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成員,連續3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金融危機以來,歐美國家經濟陷入衰退,他們為緩解本國就業壓力,平衡國際收支.明顯加大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力度。在全球經濟仍然不景氣的情況下,為補償出口損失,并購成為中國企業繞開貿易壁壘,尋求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下段。

6、實現多樣化經營的需要。通過并購海外企業,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規避行業或單個市場的風險。穩定經營業績;同時,企業通過并購,可以進入處于幼稚期和成長期的行業,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突破原所處行業和市場發展空間的局限,中國企業為實現多樣化經營進行的海外并購案例有中國銀行收購新加坡飛機租賃公司等。但金融危機的發生使東道國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加,近期單純為實現多樣化經營分散風險的并購案例有所減少。

三、金融危機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影響因素

國際金融危機下中國企業加強國際并購,一方面是發達國家許多擁有知名品牌的老牌公司陷入經營困境,市場估價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是快速成長別是受到國內資源和市場限制的中國企業則希望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尋找并購機會,實現企業成長的新突破。但金融危機前后中國企業的頻繁出手,并未盡如人意;成功的例子有2010年青利汽車收購沃爾沃轎車和北京太平洋世紀汽車收購通用汽車NEXTEER全球轉向與傳動業務等;失敗的則如平安高價收購富通股份巨虧和中鋁收購力拓被違約等。影響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基本因素如下:

(一)海外政治因素 長期以來由于意識形態和經濟制度的差異,發達國家政府對中國企業的海外經濟活動采取特別謹慎的態度。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使中國在世界政治和經濟新秩序的建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威脅了西方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的控制地位,因此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活動容易受到被并購企業所在國家或者地區抵制。其次。與某些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工廠地位以及全球市場份額中存在競爭和摩擦,也會對中國企業的海外許購造成一定障礙。近年中海油集團對尤尼科公司的收購案、五礦集團對諾蘭達公司的收購案受挫,都與東道國的政治考量有關(高偉凱,王維,2008)。但中國政府積極的對外政策和金融危機期間各國政府促進經濟恢復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利于克服對外并購的政治障礙;中國企業收購當地品牌、企業或者工廠,為當地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符合東道國政府利益。

(二)海外法律因素 各國法律一般對外資并購均有管制性規定,以防止壟斷,保證國家經濟安全。在海外并購中,大宗交易往往會遇到法律障礙。我國熟悉國外法律法規的專業性人才還較缺乏,行業協會和并購方面的專業組織不健全,為企業海外并購提供法律、財務等方面專門服務的組織較少,因此存在法律法規風險。典型案例有中化國際擬以5.6億美元獨資收購韓國仁川煉油公司,在簽署排他性的諒解備忘錄中,未增加附加條款以限制對方再提價,該公司最大債權人美國花旗銀行在債權人會上提價至8.省略)

參考文獻:

高偉凱,王維,2008,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政策性因素分析[J],國際貿易(9),

李俊,2009,我國制造業企業逆向跨國并購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5)

佟福全,1999,第五次并購浪潮[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

篇9

在世界經濟中,國際直接投資是最能體現經濟全球化概念的經濟運作方式之一,且與國際貿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從總體上看,國際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擴大。但具體而言,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一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究竟存在著何種關系,是具有互補性還是具有替代性?對外直接投資是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還是相反?在加入WTO之后,我國政府和企業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規則,在對外直接投資中促進貿易出口的增長,本文試圖對這些問題做一分析。

一、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的理論解析

影響國際貿易增長的因素有許多,從理論上講,僅就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的關系而言,直接投資究竟是構成對貿易的替代,還是產生了對貿易的創造,這主要取決于國際直接投資的類型。

按照小島清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從一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分析,國際直接投資可分為三種類型:(1)自然資源導向型投資。在東道國尋求某種自然資源既是為了滿足母國本國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國家出口。因此,資源導向型的投資不僅擴大了母國自然資源的生產規模,而且也促進了母國與東道國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甚至還擴大了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2)市場導向型投資。如細分起來還可以分為突破貿易壁壘型投資和占領市場型投資。因此,在這種類型中,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如:跨國公司在東道國投資后的初始階段,因各種需求的存在,貿易是創造性的;當投資和生產形成一定規模時,“就地生產,就地銷售”的結果勢必會減少貿易的往來,因而具有貿易替代效應。但如果是突破貿易壁壘型投資,也許這種投資對貿易的間接促進會使貿易的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貿易時,在東道國進行市場導向型投資也可能會帶來服務貿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產要素導向型投資。這主要是指在東道國尋求低成本勞動力的投資。這種類型的投資,因國家之間比較優勢而形成的國際分工,在初始乃至相當長的一個階段中無疑是加大了貿易的發展,如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投資而進行的加工貿易。但因比較優勢是動態而非靜態的,這種投資與貿易的關系也要視具體情況而進行具體分析。

在理論上闡述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貿易的替代關系的還有佛農(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產品周期理論中,通過對新產品、新技術的創新、模仿和擴散的動態分析,闡述了母國的出口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關系。在新產品的第一階段,產品在技術創新國國內的生產、銷售主要以滿足國內需要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費結構比較接近的其他國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化,同時又面對其他國家企業的競爭,降低產品成本成為技術創新企業維持其海外市場占有率的必然要求,這時便出現了技術創新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佛農認為,一般地這種對外直接投資不會產生對母國出口的替代效應。但是,如果這種投資發生得過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國的出口。在技術進步日益加快的情況下,隨著跨國公司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新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貿易的替代影響將越來越明顯。

總之,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即存在互補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這要根據母國(或跨國公司)投資的動機、類型和發展階段而定。

二、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的實證檢驗

當我們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再來看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時,會發現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存在一些異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們將對這兩類國家分別進行研究。

(一)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

國外一些學者將對外直接投資與某些產業的實際出口聯系起來進行了實證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認為,在美國不同的對外直接投資產業中,那些對外直接投資程度較低的產業,其出口水平也較低;隨著對外直接投資水平的提高,出口規模也相應上升;但是當對外直接投資超過一定規模后,追加的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的促進效應就逐漸消失了。因此,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之間既是互補關系也是競爭關系。隨著跨國公司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其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的競爭(替代)也將不斷加劇,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產將逐漸替代美國的出口。同時,學者們也有相反的發現,利普賽(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上,美國的出口與美國海外子公司銷售額都是高度正相關的,而且美國海外子公司的生產銷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國出口競爭伙伴中的發達國家企業的出口

(二)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

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除去個別的現象,較大規模的起步應從20世紀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內瑞拉,亞洲的印度、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和中國臺灣地區都是從那時起陸續向國外或境外進行直接投資的。20世紀70年代后期,中東石油輸出國組織一些成員的投資方式也從貸款轉向間接投資,再由間接投資轉向直接投資。(注:宋亞非:《中國企業跨國直接投資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而且由原來主要投資于鄰近的國家和地區,逐步轉向向發達國家進行直接投資。

伴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發展中國家企業進入世界級大企業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1997年,發展中國家企業進入“全球500強”的僅有22家,平均營業收益率為3.6%;而2000年入圍企業增加到33家,平均營業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強”4.7%的平均收益率(注:張金杰:《國際直接投資形勢與跨國公司的戰略調整》,王洛林、余永定主編《2001-2002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健康發展對貿易的促進也有其特點。首先,小規模和特殊商品是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優勢。由于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大多數屬勞動密集型的小規模生產,資本勞動比率比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低許多,發展中國家東道國更愿意接受勞動密集型高的項目投資。即使是進行規模較大的生產性投資項目,與發達國家相比,作為母國的發展中國家也占據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同時,這種生產性投資也將給母國帶來原料、設備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強的投資與貿易互補性。其次,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一般側重于擴大出口的市場銷售戰略。無論是為保護原有的出口市場,或是開辟新的市場,還是避開貿易壁壘,發展中國家多采取各種方式保障出口,在達到一定實力和經驗積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經營戰略發展。

考察韓國的經濟,其迅速發展得益于通過出口把國內產業與國際市場緊密連接的結果,從而使國際市場容量的不斷增大,并對國內經濟的增長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1991年韓國全國經濟學家聯合會的一份《韓國制造業的國外投資經營成果調查表》(注:參見杜玲博士論文:《發展中國家/地區對外直接投資:理論、經驗與趨勢》,2002年5月。)中,我們看到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總的來講與貿易聯系較多,所占比重也較大。如開拓市場與回避進口限制兩項都與貿易緊密相連,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韓國整個對外直接投資動機中達到35.7%。當然,從表中還可以看出,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因區域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北美洲和歐洲地區,開拓市場的動機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動機的比重平均高出10個百分點,這是為適應當地區域化經濟和確保新產品市場的結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區,最高比重的動機為回避進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動機高出10.4個百分點,這說明韓國對外直接投資在此兩個地區對貿易壁壘的突破動機占據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體到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行業,還有更進一步的動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譯)(Lee,Honggue)對韓國電器行業的研究。電器是韓國最重要的制造業部門,在20世紀90年代初韓國就已成為世界第五大電器生產國。李宏格指出,韓國電器行業在1989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額比1979年增長了85%,顯示出韓國在該行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于20世紀80年代末達到了頂峰——盡管與韓國電器產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資的規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間電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為5億美元,而1992年電器產品的出口額卻高達161億美元。李宏格分析,韓國電器行業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主要表現為維持和擴大出口的需要,即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那么,這種對外直接投資的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韓國本身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所造成的壓力,迫使電器行業利用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外尋求廉價勞動力以降低生產成本(主要是在亞洲地區);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歐美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在韓國擴大對歐美出口的同時,其電器產品也已成為反傾銷的對象——這一點對我國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審視海外投資與貿易的關系時,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綜上所述,盡管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有所不同,但總的趨勢是積極的,對外直接投資有利于一國的對外貿易乃至國際貿易;由于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互補關系和替代關系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不一,所以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的影響具有動態效應;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對外直接投資已不僅僅是發達國家的“專利”,它對發展中國家來講同樣是必不可少的經濟運作方式。

三、中國海外投資發展與貿易的關系

為了論述的方便與國土概念上的準確,我們把以下涉及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稱為“海外投資”。

(一)中國海外投資的發展與現狀

中國海外投資的發展,比較準確的提法應該從1949年算起。但因那個時期的海外分支機構都是一些貿易企業,規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內。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至今,中國海外投資的步伐越來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經外經貿部批準的企業就達6610家,中方海外投資總額已達83.5731億美元,遍布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注:此海外投資的區域數字以《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2001年)為準。)。

1.中國海外投資的區域分布。中國海外投資在全球的區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但目前從投資的額度來看,集中化的表現還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國海外投資企業數量在全球主要63個國家和地區的分布見表1。從基本格局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發達國家(歐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國港澳地區33.46%的分布,大致呈現出各占1/3的態勢,可以說是一個多元化的分布。具體的投資額度和比重見表1。

表1中國海外投資區域分布表(截至2001年底)

附圖

資料來源:根據外經貿部《對外經濟貿易簡要統計》(2001)整理。

通過以國家和地區分布的形式進一步對投資額排序,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海外投資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緣優勢和人緣優勢使相鄰國家(地區)和海外華僑聚集的國家(地區)成為中國海外投資的集中區域。至于在拉美地區和非洲投資額分布得較高,一般為投資行業的原因所致,這將在下面進一步闡述。

2.中國海外投資的行業分布。中國海外投資是從貿易型企業起步的。這些貿易型企業開始在海外做的商業性工作是為對外貿易企業提供信息、進行市場調查和客戶聯系服務的。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中國政府有關政策的引導下,生產加工型企業有所增加。但總的來看,服務貿易型的投資行業特點仍十分突出。根據對外經貿部的統計,截至1999年,中國海外投資中服務貿易型企業,無論從企業數量上還是在投資額度上仍占絕大多數;生產加工型企業雖然在企業數量上增加較快,但在投資額度上還處于較小規模;而資源開發型企業在投資額度上比生產加工型企業還要大些。詳見表2。

表2中國海外投資的行業與投資額分布(截至1999年底)

附圖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提供的數據整理。參見:外經貿部發展司:《中國的境外投資狀況》,《國際貿易論壇》2000年第5期。

一般地,中國海外投資在發達國家的多為服務貿易型和研究開發型,即非生產性項目。服務貿易型企業的運作主要是為了服務于國內企業的出口,以促進中國產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資于研究開發型企業則是為了更有利地接近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先進技術,以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而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則大多為資源開發型和生產加工型,即非貿易性項目。資源開發型的投資,主要是為了獲取國外開采條件較好或儲量、品位較高的石油、礦產、林業、漁業等資源,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生產加工型投資,主要為轉移國內長線產品的生產能力或發揮中國在技術、管理上的比較優勢以占領當地的市場,同時帶動相關材料、設備、零配件的出口。因此,這也是生產加工型的投資大多集中在亞洲、拉美和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原因。

(二)中國海外投資與貿易的互動

1.中國進行海外投資的動因。從外部條件上看,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進入生產、銷售、采購的全球體系成為必然。中國既然已經實行了“引進來”的改革開放,也必然要實施“走出去”的對外開放,以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實現資本、技術和人力等生產要素的雙向流動,提升國內的產業結構,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從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資不僅是政府的政策號召,更主要的是國內企業自身發展的利益驅動和內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有許多動因,具體而言,中國海外投資的動因主要有如下五點:(1)尋求資源開發。中國雖地大物博,但人均資源占有率很低。在進入21世紀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資源短缺對中國經濟將是一個嚴重的制約。其中,開發的重點放在對我國經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對外能源投資,即對石油、天然氣的開采;此外,還有一般性資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樹林資源等)的開發。在海外投資開發資源,主要是為了保障我國資源長期、有效和穩定的供應。(2)擴大出口貿易。無論是從中國政府政策的角度,還是從企業投資的角度,利用對外直接投資帶動材料、機器設備、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帶動服務業的出口,都是目前進行對外投資最多的動機。在政府制定的有關海外投資政策中,著眼點基本上都是擴大出口,是與對外直接投資有關的貿易措施;綜合對中國海外投資企業的動機調查,擴大出口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注:參見段云程:《中國企業跨國經營與戰略》,中國發展出版社1995年版;謝康:《跨國公司與當代中國》,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年版;魯桐:《中國企業海外經營:對英國中資企業的實證研究》,載世界經濟學會編《世界經濟與中國:2000-2001年》,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開拓國外市場。在中國國內需求不足以及同類企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積極開拓新的國外市場是企業利益驅動的內在動力所致,也是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動機之一。這與理論上闡述的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之一——尋求市場型是相同的。(4)規避貿易壁壘。從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上講,規避貿易壁壘或突破貿易壁壘都是尋求市場型的一種動機。由于我國現已加入WTO,關稅逐步下調后,規避各種貿易壁壘已成為擴大出口和占領國外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特別是近年來,出口配額限制、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等情況越來越嚴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資建廠生產可謂是突破貿易壁壘的一個有效方式,也是對特殊貿易限制的一個反應。(5)獲取高新技術。在海外投資是中國企業獲取高新技術的一條重要途徑。中國的一些航天、航空、電子、生物化學和機械業的大型企業已經開始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渠道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少數中國企業還在國外投資建立了研究和開發機構,用最近的距離、最快的時間學習、研發最新、最前沿的技術。當然,這種類型的投資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但它將是最具潛力的海外投資。

2.中國海外投資對貿易的影響。如前所述,無論是從理論研究還是實證分析上,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即存在互補關系也不乏替代關系,即存在貿易創造效應也有貿易替代效應。具體到中國的實際,由于投資行業的特點和投資區域的不同,海外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要視具體的投資行業和投資區域而定。首先,服務貿易型企業的投資,動機與目標非常明確,肯定是為擴大出口服務的,因此這類企業的海外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無疑是積極的;其次,資源開發型企業的海外投資,進口的資源都是我國相對成本低或戰略的需要,同時還能帶動設備、制成品(如鋼材)、技術和勞務的出口,雖然會帶來一定的進口貿易增長,但從整體上看對我國出口貿易還是起到了促進作用;最后,生產加工型企業的海外投資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情況較為復雜。我們將對生產加工型企業的海外投資做一個具體分析。(1)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如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組裝,家用電器中的CKD、SCD等,由于絕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國內的零部件,在初期設備投資之后,后續的零部件就成為組裝生產的必備條件。因此,從總體上看,機械行業在海外投資對我國出口的帶動作用是持續且長期的。特別是大型家用電器,這是典型的加工組裝型產品,根據外經貿部的有關統計,家電行業投資帶動出口的系數比其他產品高達20-30倍。金城集團的案例也顯示,摩托車產品在海外投資建廠生產后,大幅度地帶動了該集團的出口:1997年海外銷售收入250萬美元,帶動出口近150萬美元;1998年海外銷售收入近600萬美元,帶動出口達400萬美元(注:李鋼主編:《“走出去”開放戰略與案例研究》,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0年版。)。實證分析表明,機械行業由于技術與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結合,海外投資就可帶來明顯的貿易創造效應。(2)輕工行業。嚴格地講,輕工行業中也有屬于機械行業的產品,區分出來的主要是體積較小的機械產品如自行車以及其他輕工產品。這類產品的特點是,體積較小,出口運費沒有體積較大的機械產品高,與海外加工的生產成本比,在國內的生產成本更低,因此這類產品的海外投資與出口很可能出現替代關系。也就是說,在國內生產此類產品后出口更經濟,就很少會有企業再到海外投資生產;即使在海外投資并形成規模生產,對國家的出口帶動作用也不大。(3)紡織服裝行業。紡織服裝業的投資主要是規避貿易壁壘,由于根據多種纖維協議,在投資國的出口配額已經用盡時,如果東道國尚有未使用的配額,投資國便可以使用。中國在紡織品領域受歐美出口配額的限制非常嚴重,因此不少的紡織服裝企業到海外投資主要動機都是為了突破配額的壁壘,在海外尋求更廣闊的市場。這種類型的企業在海外的投資也要視情況而定:一次性投資建廠可以帶動國內紡織機械的出口,但對出口貿易沒有持續的帶動作用;使用國內材料多的,可以促進國內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產地規定比例的國家對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國家(地區)可以享有免配額、免關稅的優惠,則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產品出口或向第三國出口。因此,紡織服裝行業在海外的投資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是擴大還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實證數據。

四、結論

1.綜合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關系的理論,回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關系中的發展,以及中國海外投資與貿易的現狀與特點,論述了中國海外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我們進一步證實了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既存在互補又存在替代關系、中國的海外投資既有貿易創造效應又有貿易替代效應的理論。有意義的是這些互補和替代關系,或稱貿易創造和貿易替代效應,在不同的投資領域、投資行業、不同的投資區域以及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是有所差異的。

篇10

關鍵詞:流動性過剩;國際收支平衡;外匯占款;消費價格指數

文章編號:1003-4625(2007)12-0057-03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識碼:A

流動性過剩,簡單說來就是貨幣當局發行貨幣過多,貨幣量增長過快,銀行機構資金來源充沛,居民儲蓄增加迅速。在宏觀經濟方面,它表現為貨幣增長率超過GDP增長率;就銀行系統而言,則表現為存款增長的速度遠快于貸款增長的速度。當前流動性過剩已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我國所面臨的經濟過熱和輕度通貨膨脹等現象都與之有密切關系。流動性過剩的不斷擴大,將會加劇我國經濟結構的不平衡,影響到我國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所以如何規避流動性過剩給我國帶來的潛在風險成為當務之急。

近年來,國內很多專家學者對于流動性過剩問題進行了研究。朱慶(2006)、連建輝、翁洪琴(2006)針對流動性過剩的表現,及其產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李平(2006)具體分析了銀行流動性過剩的危害與治理;何自云、周世鋒、連瑋(2005)則研究了流動性過剩的根源,他們得出流動性過剩產生的原因如下:第一,我國國際收支,特別是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的結果;第二,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存在,大量外來資本不斷涌入;第三,各地投資增長過快,吸引FDI勢頭不減;第四,銀行儲蓄持續增加,社會貸款有效需求的相對不足。但是上述的研究,沒有對如何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提出明確和具體的觀點,其主要是從國內的角度來探討如何通過宏觀調控來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本文將從開放經濟的角度出發,通過分析來說明積極發展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也是解決我國流動性過剩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并對現階段中國如何發展對外投資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一、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是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發展對外直接投資可應對我國外匯占款的不斷增加

大多數觀點都認為,我國流動性過剩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來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金融項目同時順差,使得資本流入數量遠大于資本流出數量,從而使我國的外匯儲備在15年左右的時間里增長了近69倍(從1992年的194.43億美元到2007年6月份的13326.25億美元)。而外匯儲備的不斷攀升,直接造成了外匯占款的不斷增加,從而使得央行貨幣的發行量也大大增加,最終造成貨幣的長期超額供給,導致流動性過剩。以下圖表反映了2006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變化與貨幣準貨幣(M2)變化情況:

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國的外匯儲備和M:在近年來仍然處于持續增長狀態。所以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緩解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狀況,減少因外匯占款而增加的貨幣發行量,自然可以幫助解決我國現存的流動性過剩問題。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相對于其他的策略,發展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顯然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企業或機構以自有外匯投資,或者用人民幣購匯進行對外投資,都可以達到平衡國際收支,減輕外匯占款的壓力,從源頭上緩解流動性過剩問題的目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確實可以轉化為龐大的流量優勢,成為我國對外投資的基礎。

(二)發展對外直接投資可以平衡外資涌入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相對于美元就一直處于持續升值狀態。而自2007年5月18日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波動幅度的加大使得人民幣極有可能在今后加速升值。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客觀存在,使得大量的外來資本進入中國投資到股票、房地產市場,以期待能尋找到無風險的“套利”機會。而且在人民幣大幅升值的預期已經形成的前提下,目前的小幅升值一般會看成大幅升值的前奏,人民幣升值的投機性將加重,熱錢流入的速度和流入量將增加,進而使流動性過剩問題愈演愈烈。

限制外來熱錢的流入,僅僅依靠政府的管理和調控是不夠的。而且我們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對所有外來資本進行嚴格地限制,畢竟國內眾多產業(如房地產業)一旦失去外來資本的支持將會面臨資金斷裂的風險,進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所以我們應該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地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將國內部分富余的資金轉移到國際市場當中。一方面,可以緩解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之間長期存在的嚴重失衡(見表1:我國直接投資總額與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總額之比僅為1:0.09);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優勢,將資本投入國際市場,尋找更多保值增值的機會。

(三)發展對外直接投資可以彌補我國內需不足的局面

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除了運用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以外,還需要采用其他的經濟措施加以輔助。其中,通過增加消費來擴大內需,是緩解流動性過剩的治本之策。然而在目前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持續上漲(見表2)的情況下,貨幣購買力下降,居民的日常消費能力將受到約束,進而導致國內市場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拓展。

因此在當前的一段時期內,僅僅通過拉動內需來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不一定能取得顯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還需要借助國外市場的力量來化解國內富余的資金。況且近年來,我國國內投資的持續增加以及生產盲目的外延性擴張導致了中國現階段生產能力相對過剩問題的存在。所以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既可以向國外轉移部分富余資金,又可以轉移部分富余的生產能力,最終實現我國產品市場的供需均衡,彌補我國內需不足的現狀,進而緩解我國流動性過剩的局面。

(四)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相對于其他政策的優勢

央行2007年以來采取了多項措施,例如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發行票據,以及使用提高利率等價格工具來治理流動性過剩。雖然這些政策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歸根結底都是試圖在中國國內消化掉過剩的流動性,而不能改變國際貿易、資本進出等與外部相關的因素,所以最終只能是被動地“吸納和疏導”,而不能從源頭上截住流動性流入。相比較而言,發展對外直接投資就具有上述政策所不具備的優勢,它可以改變現存的經濟貿易結構,最為關鍵的是:發展對外直接投資能夠有效地阻斷貿易順差與貨幣發行的連動性,讓中國的外匯儲備通過合理化的手段走出去,進而從源頭上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

綜上所述,積極發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確實是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其核心思想就是通過對外直接投資,來減少因貿易順差,以及外來資本流入等原因增加的外匯占款,進而達到減少貨幣發行,緩解流動性過剩的目的。然而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和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是瞬息萬變的,中國的

資本走出國門也面臨著眾多的風險,因此,當前選擇正確的對外投資戰略顯得尤為重要。

二、當前形勢下應怎樣發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

(一)在投資方式上,應主要穩步發展跨國并購

由于并購對于投資者有著許多有利的方面,例如降低成本,獲得現成的生產能力、技術和品牌,迅速生產產品等等。所以20世紀90年代以來,收購兼并東道國企業已成為跨國公司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

近年來跨國并購日益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重要選擇。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中國企業通過并購方式對外投資額僅僅是2億美元,但到2005年這一數據就已經達到了65億美元。中國企業如果想快速融入國際市場,并能迅速成為所在具體產業的巨頭,并購顯然是最好的策略。然而中國的海外并購必須建立在務實審慎的基礎之上,雖然我們發展對外投資的目的很明確,如獲得境外不可再生資源,獲取中國企業所不具備的核心技術,以及獲取國際品牌與銷售渠道并創建世界級企業等,但是這些發展戰略未必都符合被并購企業所在國的國家利益。一旦并購觸及東道國的核心利益,對外投資通常都會以失敗告終,例如中海油竟購優尼科,海爾競購美國家電巨頭美泰等。所以當前中國的并購進程應該穩步進行,當務之急是注重并購的成功率,進而積少成多,這樣才能逐步培育出自身的壟斷優勢。

(二)立足長遠,中國的對外投資地區以及對外投資主體需進一步多元化

數據來源: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非金融部分)

很明顯,我國對外投資區域相對集中,港澳地區以及美歐依然是重點,其主要原因應該歸于這些區域良好的投資環境。而非洲比較動蕩的政治環境使得中國近年來對其投資增長緩慢。除了考慮到規避政治風險外,中國對外投資區域的選擇還必須考慮到投資地的自然資源及相關的基礎設施、政府政策、物質和勞動成本等要素。總之,應該選擇投資具有比較優勢的國家和地區,而且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應該采取由近及遠的策略,優先考慮周邊的國家和地區。所以,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中國當前的對外投資應該立足于亞洲,并穩健地向其他市場拓展,逐步實現投資區域的多元化。

在對外投資地區多元化的同時,我國對外投資主體也應該進一步地向多元化發展。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境內主體分布如表4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體仍是國有企業,占到全國對外直接投資的5成左右;其次才是民營企業。這是因為中國國企的對外直接投資一般都有政府的行政扶持作為支撐。長期以來,國家在對外直接投資的審批政策、外匯管制、金融政策及保護機制等方面都向國有企業傾斜。但是很多國有企業都缺乏科學的投資決策機制,風險意識不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有限,致使近年來因決策失誤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中航油、國儲銅等一連串危機事件的相繼發生)。所以立足長遠,我國對外投資的主體不應該僅僅是由政府支持的國企擔當主力,在產權、機制、成本、經營理念等方面占有明顯內生優勢的民營企業也應該成為未來中國對外投資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