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設計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3 00:13: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規劃設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鄉規劃設計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對于建設新農村政策的提出,美麗鄉村理念是對于美好的農村生活的一種憧憬與向往。為此,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大背景下,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研究對整個城鄉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加強美麗鄉村建設,不僅能夠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還能夠對于農村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這是增加我國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體現。因此,我們對于城鄉規劃設計中美麗鄉村規劃進行研究,從而發現規劃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通過聯系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地區鄉村進行特色的設計規劃,從而真正的為我國農村發展提供幫助。筆者在湖北省京山縣孫橋鎮和石龍鎮等鄉村規劃和改造的實踐中也深深有所體會。
關鍵詞:城鄉規劃;設計;美麗鄉村;規劃研究
1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1.1科學規劃。在進行城鄉規劃設計中對于美麗鄉村進行規劃時,必須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真正的將建設美麗鄉村與發展農村經濟等政策進行結合,從而全面推進我國特色農村文化的發展。在湖北省金山縣孫橋鎮的整體規劃上我們就綜合考量了諸多因素,調整原有的國道路由減少對村鎮內部的干擾,通過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將孫橋鎮打造成一個“農業+旅游+農產品深加工+文化創意”的復合產業鄉村。1.2以人為本。在進行美麗鄉村的規劃上,必須要將農民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從而不斷的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引導農民發展生態經濟,保護生態環境,而這與美麗鄉村的建設初衷使吻合的。對于農村傳統的文化進行開發過程中,必須要對一些傳統的文化理念進行保護,真正的打造出符合農村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1.3生態優先。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中必須要遵循自然法則的原則,切實做好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對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向人們展示農村自然生態特點,以及人文居住環境等各方面的特色來進行美麗鄉村的宣傳。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整合全部的資源,對于農村建設中的各項幸福工程一起對農村居住環境進行改造,通過與不同發展項目間的結合,從而推動美麗鄉村的生態環境建設。1.4整體推進、整體發展。通過將不同特色的農村村落進行綜合分析,做好相互的示范建設,從而合理的確定每一個村莊的建設目標等。然后根據不同的美麗鄉村設計建設方案進行實施,從而提升鄉村景觀的各項條件等。
2美麗鄉村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忽略科學規劃設計。對于進行的美麗鄉村規劃設計過程中,我們必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這樣才能夠保障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是,目前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中,很多的規劃設計沒有根據農村實際情況進行規劃研究,一些規劃人員直接抄襲原有的規劃設計方案,導致很多村莊在后期的建設中與實際情況脫離,沒有很好的達到美麗鄉村建設的目的。此外,還有的規劃設計只是看著眼前的利益,沒有進行長久的考慮,導致村莊在持續發展中沒有得到提升,雖然村莊的外觀得到改善,但是后期沒有什么支持發展的理念,無法提升農民生活水平。2.2住宅建筑設計不合理。通過調查發現,在目前的美麗鄉村規劃設計中,很多的住宅在相關的功能設計方面存在問題。例如很多的村民在住房設計中沒有考慮到儲藏間的設計,或者是將儲藏間設計在樓頂,雖然讓房屋看起來非常整潔,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不利于我們進行物品的儲藏。并且對于家中老年人的各種輔助設施的設計上相當不科學。整個住在建筑規劃設計中,對于村莊整體的自然環境沒有協調好,設計風格非常單一,對于美麗鄉村圖紙的設計不夠科學合理,很多的建筑在完成后出現了質量問題,并且自身的功能性得不到相應的體現。
簡述園林苗圃規劃設計
摘要:園林苗圃的規劃設計關系到苗圃的建設質量,并影響園林綠化的施工質量。本文從園林苗圃地塊選擇、生產用地與輔助用地等方面,闡述了園林苗圃的規劃設計措施。
關鍵詞:園林苗圃;規劃設計;措施
園林苗圃是用來生產苗木的重要基地,是園林綠化的基礎,有利于綠化城市、凈化空氣,防治污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對城市綠化水平和質量都有重要影響[1-2]。因此,必須對苗圃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以培育出高質量的,適應園林綠化市場需求的苗木。
1園林苗圃地塊選擇
新苗圃地址首選交通運輸方便的地塊,便于苗木的運輸和銷售;有穩定的水源,最好靠近河流或水庫,便于灌溉;選擇地勢較高、地形平坦,便于排水;以土層較厚、土壤肥沃的沙壤土為宜,遠離病蟲害、惡性雜草和環境污染,便于苗木正常生長[3]。
2園林苗圃規模及樹種選擇
煤礦總圖規劃設計探索
摘要:現代化的煤炭生產發展要求必須對煤礦進行總體規劃設計,使煤炭的開發與環保工作進行有效協同,進而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對煤礦總圖規劃設計的任務、原則以及要點等進行了探析,希望對煤礦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能夠有所借鑒。
關鍵詞:煤礦;總體規劃布局;總圖規劃設計
煤礦開發是伴隨著煤礦資源的發現而逐步推進的,而其中很多老礦區已經開采了幾十甚至上百年,由于受到當時社會環境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在總體布局上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所以產生了很多歷史遺留問題。近年來,為了適應煤炭資源開發的需求,我們對很多老礦區都進行了重新規劃布局,力求使煤炭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開發利用。與老礦區不同,新礦區在開發前都普遍進行了總體規劃布局,并且都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總之,無論新老礦區,現代化的煤炭生產發展要求必須對煤礦進行總體規劃設計,使煤炭的開發與環保工作進行有效協同,進而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本文正是基于這一立場,對煤礦總圖規劃設計的任務、原則以及要點等進行了探析,希望對煤礦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能夠有所借鑒。
1設計任務
1.1礦區地面總體布置。長久以來,因為生產工藝和管理體制較為落后的影響,造成礦井工業場地內的建設項目繁多,占據了大量的面積,而這就給礦區地面的合理設計增加了難度。只有結合煤礦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質、氣象等條件和煤礦的開采生產工藝以及對外運輸需求,對礦區工業場地內的各種構筑物和公用設施進行科學布置,才能使礦區地面的總體布局達到最優。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礦井工業場地內的設施得到了大幅簡化,建筑項目已經大大減少,所以總圖設計更加關注對工藝系統建構物的布置,不再需要解決復雜的功能分區問題,工作量和難度大大降低。1.2工程項目環境和企業形象設計。早期的總體布局設計通常將工作重點放在滿足生產功能的需求上,對從事煤炭開采工作從業人員的精神生活重視較少,往往容易忽視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形象設計。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各種先進科技在煤礦生產中的應用,煤礦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得到了極大改善,并且企業也更加重視營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和外在形象,這就給煤礦總圖的布局設計增添了新的內涵。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建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在對礦區總體規劃進行審核時,除了需要繼續關注設計是否滿足生產及生活要求外,還應更加重視空間與環境設計,審查具體設計規劃是否達到了現代化煤礦對工程項目環境的要求。1.3居住區的聯合布局。傳統因為受限于落后的生產工藝和管理機制,再加上交通運輸也不夠順暢的緣故,很多煤礦工人都就近居住在礦區附近。但這些居住區的設施水平一般都比較低,規劃設計更是比較簡單,已經難以滿足生活發展的需求。新設計要求綜合運用現代化的運輸工具和方式,盡可能將工人集中在一個區域以形成中心城鎮,并構建完善的公共基礎設施,滿足人民生活發展的需求。
2設計原則
農村配網規劃設計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城市建設的加快,同時也推進了電力的改革,人們對電力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過去的網絡結構一直無法滿足目前的市場需求,對于農村規劃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農村配電網的規劃設計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重要環節。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配電網規劃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了關于配電網的有效的自動化規劃體系的設計方法,有利于農村配網建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農村配網;規劃設計;重視;問題
一、引言
農村配電網是保持農村供電的基本基礎,與農村發展,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逐步成為農村發展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配電系統是確保輸電系統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設施,是確保現代化進程順利實施的基本措施,是農村電網配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農村配電網絡負荷也在持續地增加,為保證電網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用電的質量,必須及時改造配電網。
二、農村配網規劃設計的現狀分析
配電系統是保證輸電系統順利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確保現代化進程順利實施的基本措施,是農村電網配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我國農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電子進程加快,電力消耗不斷增加,發展潛力巨大。隨著農村用電消費的不斷增加,農村電網規劃和設計將面臨更多的挑戰。農村配電網規劃設計的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沒有進行重點的規劃設計。需要注意農村配電網絡規劃設計的問題和現狀,設計時間和花費較大,設計方案沒有較高的實用性,設計操作和設計方案與實際環境存在一些問題沖突,不能很好地吻合,農村分銷網絡的規劃設計和質量低下,導致對于改善農村分銷網絡的進度依然緩慢。傳統網絡為主要供電系統,在此過程中,供電質量和供電效率不能提高,資源在傳輸過程和生產過程中的利用率小,能量損失是一個大的問題,不能保證傳輸的安全性,對于農村的進一步發展是極其的不利。對農村配網規劃設計現狀做出分析,對研究農村配網規劃設計中的關鍵問題和重要問題奠定了基礎和方向。
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綜合發展規劃理念下的“美麗鄉村”規劃思路和規劃理念,并在此基礎上對“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進行探討。
關鍵詞:“美麗鄉村”;綜合發展規劃;規劃設計
城鄉一體化是我國的重點建設項目,主要為推動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以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的發展原則是以人為本,因此,必須改善民生,注重生態建設和社會管理,并做好環境保護。所以,鄉村的規劃設計顯得尤其重要,鄉村規劃設計主要包括農村的社會服務在基礎設施等完善以及農村用地的結構布局規劃,本文主要從這兩個方面對“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進行探討。
1“美麗鄉村”的規劃思路
我國的“美麗鄉村”規劃思路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從一開始的鄉村物質建設規劃轉變為鄉村綜合發展規劃,將建設新農村轉為新農村經濟社會環境的綜合建設。②在進行鄉村規劃設計時應將富民、宜民以及和諧作為規劃的重點,提高鄉村的功能轉型速度,實現鄉村功能的快速升級,營造鄉村美麗的自然風景,提升鄉村的環境質量;對于農村的主要產業應促進聯合合作,提高產業的收益,對于農村的一些大項目應盡量落實,實現項目的快速發展;另外,對于農村的一些產業,應根據不同地域的不同情況,提煉出一些獨具特色的產業,并打造成地方性品牌,推出地方性的產業文化。在對“美麗鄉村”進行規劃設計時,必須對建設的質量和數量、持續發展和階段建設、村建與民富、內涵和特色等幾大關系進行重點處理。①應具體體現出村莊項目建設的實質內涵,從村民的意愿和需求角度出發,進行美麗鄉村的規劃,同時應注意社會發展規劃的統籌工作要做好;②在進行農村項目的規劃建設時,不能太注重項目建設的多少和大小,而應從村莊村民的角度出發,考慮為村民和村莊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③在進行“美麗鄉村”規劃時,應注重民富和村建,并使之形成互動機制,建設好宜居新村,并在此基礎上做好農村產業的發展研究,并對農村的用地空間進行規劃落實,主要體現出促進農村村民精神和物質的共同[1]。
2“美麗鄉村”的規劃理念
城市規劃設計
1信息技術與城市規劃設計
信息技術是以信息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信息的運動規律和應用方法為主要研究內容,以計算機等為主要研究工具,以擴展人類的信息功能為主要目標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技術學科。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技術革命中,信息技術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科學研究、文化教育乃至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大作用。
城市規劃是根據城市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目標對城市建設實施全過程控制的過程,這一過程除決定于城市規劃管理體制及規劃設計和管理人員的素質外,還決定于對城市歷史、現狀信息的把握,信息的分析、處理和利用。當今時代已逐步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了一場深刻的信息革命,它對社會和經濟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對城市規劃也不例外。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米切爾(WilliamJ.Mitchell)認為:“信息時代產生的新的城市結構和空間組合將會深刻地影響我們享受經濟機會和公共服務的權利、公共對話的性質和內容、文化活動的形式、權力的實施以及由表及里的日常生活體驗。”(《CityofBits》,1995)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規劃設計領域的各個方面,各種新的城市規劃分析、設計和表現技術層出不窮,城市規劃設計領域正經歷著一場從傳統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轉型的深刻變革。
2宏觀層面
2.1城市產業發展預測
經濟地理學中的生產力布局理論認為:產業是城市核心和支柱,城市在本質上是一、二、三次產業的聚合體。由于不同產業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差異,因此各項產業用地在空間上呈現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如在城市中心區往往分布著付租能力最強的商業、辦公等第三產業用地,在城市邊緣區和郊區則分布著以工廠為主的第二產業用地,在城市遠郊區則是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業用地。這說明城市各項產業用地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和空間分布特征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根本依據,在城市產業構成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乃至城市的整體空間結構之間存在著一種基本的耦合關系,即城市空間結構實質上是城市產業構成在空間上投影的產物。一定的城市產業空間構成必然與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對應,通過對城市產業發展的研究,能夠使規劃人員把握城市空間演化的基本趨勢,制定出科學的規劃方案。
殯葬設施規劃設計探究
1殯葬設施規劃設計趨勢
殯葬設施是進行殯葬管理、殯葬服務等與殯葬相關的工作,滿足人們殯葬活動需求的場所[2]。“殯”可解釋為逝者和其親友等提供告別活動的場所。“葬”是指安放遺體或骨灰并為親朋好友等提供紀念活動的場所。規劃地域內人文、地理、植被等條件,對殯葬服務設施的選址、景觀布局和植物景觀設計等做出的規劃設計。殯葬設施的景觀規劃是多學科交叉的復雜學科,涉及到景觀生態學、植物學、哲學等多學科。隨著黨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要求的提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的形成,加快綠色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生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未來各行各業的改革發展趨勢。在殯葬改革的大背景下,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推行節地生態安葬,保護生態環境、民政部、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于2016年聯合印發了《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自2016年2月19日起實施。該文件的提出引領了我國殯葬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為我國未來的殯葬設施規劃設計思路指明了方向,生態化、節約化,園林式的景觀設計理念已經成為目前行業內對于殯葬設施景觀發展的共識,越來越多的殯葬設施在更新改造的過程中向園林化、功能多樣的方向轉變,以豐富多樣的景觀設計為載體,增加殯葬設施的紀念功能、教育功能、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
2殯葬設施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
2.1空間布局欠佳。殯葬設施作為地區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其布局的科學性直接影響著城市整體的發展質量。局部的殯葬設施與所屬城市的整體規劃風格和地域特色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2.1.1與城市空間缺乏互動。殯葬設施包含多個提供不同服務類型的單位,這些單位共同組成了一個城市的殯葬服務系統,但目前我國殯葬設施各個單位之間在空間規劃的關聯性上并沒有過多考慮。絕大多數城市的殯儀館、服務中心、墓園殯葬設施關聯性不大,缺乏空間關聯性的殯葬設施在運行效率上存在資源的浪費現象,無法為人們提供更為便捷高效和高質量的殯葬服務。2.1.2殯葬設施內部空間欠缺。部分地區的殯葬設施存在內部布局不合理的情況,存在功能分區過于集中的現象,辦公區、祭奠區、員工生活區相距過于緊密。功能區劃分的過分集中首先不利于園區的交通,會造成較為混亂的交通流,其次辦公區域與親屬悼念區在空間和情緒出現交叉的情況,極易產生不良影響。2.2土地缺乏科學合理利用。殯葬設施的規劃設計,無論是殯儀館還是墓園等安葬設施,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土地浪費現象,地表裸露現象較為突出,一片荒涼之景屢見不鮮。部分殯葬設施選址不科學,沒有選在城市外圍,建設地點選在建設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區內部,導致周邊土地開發利用受到嚴重阻礙,商業等配套設置缺位,妨礙了地域經濟發展。在一些地區存在落實國家殯葬政策不力,超標建設大型墓的現象,部分地區山上的墳頭存在排排坐現象,沒有景觀規劃,土地硬化過度,超標墓地浪費土地的同時又破壞了自然風景。2.3功能定位單一。在中國民眾的傳統認識里,殯葬設施的功能多為處理和安置遺體并為祭奠活動提供特定場所。殯葬設施只有在特定節日里才會有較多的人前來,平日里人流量較小,作為設施完備的公共服務場所,殯葬設施的復合功能還有待開發。很多國家的墓園等殯葬設施既承擔了其最基本的情感寄托功能,又在物質層面為其添加了更多的公共服務功能,成功地將殯葬設施規劃成集紀念、休閑旅游、教育等多功能的復合體[3]。殯葬設施的文化傳承和教育功能在我國剛剛起步,人文紀念公園的概念也是最近才引進到國內,目前只有少數單位進行了嘗試,而國內受到傳統文化習俗和封建迷信余毒的影響,幾乎沒有注意到殯葬設施娛樂功能的開發。與世界先進水平規劃水平相比,在殯葬設施功能多樣化方面我國還有較長的路要走。2.4景觀設計水平較低。殯葬設施規劃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景觀設計。殯葬行業屬于民政特種行業,要發揮殯葬設施的多樣性功能,景觀作為多種寓意和文化內涵的承載體,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學合理的景觀規劃設計能夠影響人們的心理感受,舒緩逝者家屬悲痛低沉的心情。但目前在中國大部分的殯葬設施均采用較為傳統的企事業單位式的景觀營造方式,大規模的地面硬化和鋪裝被廣泛應用。設施空間內部的植物景觀搭配較為隨意,存在植物配置種類單一等諸多不合理因素,殯葬設施園林景觀環境多未做專項規劃,造景深度和藝術層次感較為欠缺,景觀的空間層次構建存在缺位。2.5生態功能被忽略。殯葬設施一般都擁有相當可觀的綠地面積,在城市生態綠地系統中殯葬設施的綠地屬于斑塊綠地系統的一部分,與城鎮中的大小公園綠地等共同組成廊道斑塊成一體的生態系統。殯葬設施的綠地可以通過適當的設計起到對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作用,生態設計的理念應貫穿于殯葬設施的整個規劃設計階段。但是目前殯葬設施內外環境的景觀規劃設計鮮有生態設計的理念被運用,并未見到新型環保材料,雨水再利用結構等環境友好型設計和生態植物群落的構建在殯葬設施的規劃設計和實踐中大范圍使用,殯葬設施的生態功能沒有被利用和發揮出來。
3影響殯葬設施規劃設計的因素
3.1政策法規因素。1997年民政部頒布了《殯葬管理條例》,進一步規范了殯葬設施在建設、服務和監督等方面的工作[4]。《殯葬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要將殯葬設施的建設納入到城鄉建設規劃相關工作中去,但目前來看實施的效果還有待提高。我國針對新型的生態節地安葬設施和殯葬設施的景觀規劃方面還缺少統一規范。殯葬設施景觀規劃設計的相應規范,還有諸多工作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還需要與時俱進,法規滯后的現狀急需改善。3.2文化因素。“即使在目前發展程度最高的現代社會里,傳統也繼續著它的角色”[5]。殯葬設施是中國殯葬文化的傳承載體,殯葬設施易受到文化因素的影響,甚至殯葬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功能也會因文化因素影響而改變,例如西藏地區的天葬場等,明顯在建造功能分區上區別于我國東部的殯葬設施。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人死后靈魂不滅[6],殯葬設施是人們為了安置逝者靈魂而修建的場所,在人們追悼和祭奠逝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我國的殯葬文化,因此殯葬設施既服務于逝者也服務于家屬和前來祭奠的人們。在進行殯葬設施規劃設計的時候既要有技術上的創新和文化上的傳承,也要考慮到殯葬改革和相關政策的精神。3.3區位因素。不同的地域環境,有著不同的氣候環境、生態條件、經濟實力和文化背景,區位因素造就了不同的城市規劃風格。南方溫潤的氣候,豐富的植被與溫婉細膩的文化與北方大溫差的氣候,植物四季明顯的季相變化和豁達大氣的文化氛圍有著不同的特色,在景觀規劃設計上形成了不同的區域特色。
湖泊型濕地規劃設計探討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人們往往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獲取更大的利益,這使得環境問題加劇。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許多地方也出現濕地生態環境退化的問題,尤其是湖泊型濕地,已經面臨消亡的境地。為了有效緩解湖泊型濕地的退化,應充分認識到濕地對地區環境的價值,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出發點,通過合理的濕地規劃設計,維持人與自然的平衡。
1.蘇南水鄉湖泊型濕地概況及濕地現狀
1.1蘇南水鄉湖泊型濕地資源
江蘇擁有非常豐富的濕地資源,全省濕地總面積達到400萬公頃,占全國第五。目前,江蘇省有國際重要濕地兩處,國家重要濕地五處,各類濕地公園若干。從濕地的類型來看,包括自然濕地、人工濕地[1]。根據《江蘇省湖泊保護名錄》,蘇南湖泊濕地有137個,面積達到0.5平方公里。
1.2蘇南水鄉湖泊型濕地現狀分析
1.2.1人類生活的干預使湖泊水域面積減少
生態小區規劃設計
一、規劃選址
小區的規劃選址很重要,盡量選擇地下和周圍環境良好的區位,避免因地形等特點造成的空氣流動不暢或風速過大等問題。小區用地應結合地形特點,不應使建筑物正對迎風的湖岸或容易形成風道的山谷等地,最好選擇避風向陽的坡地。
二、規劃布局
在小區規劃布局上,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協調好住宅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小區規劃設計要綜合考慮建筑物的結構、朝向、間距、周邊環境等因素,運用建筑空間構圖原理,合理安排住宅、公共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的相對位置,使它們組成一個井然有序的有機整體。
三、景觀的營造
在景觀的營造上,要進行人性化設計,盡量滿足不同人群的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的要求。盡可能地利用住宅區地面作為景觀用地,考慮住宅區周圍環境背景的有利因素,給小區帶來生氣,增添小區的生活氣息,創造真正具有較好生態效果的住區環境。有條件的小區應配備園林、噴泉、休閑廣場、游泳池、健身會所等,創造一種自由漫步式的家園模式。
中式住區規劃設計研究
1引言
近二十幾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城鄉經濟社會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經濟的發展促使人們對于居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已不在是過去那種單純的對于居住功能空間的需求,而是提高到較高的居住環境需求上,甚至于更高的文化品位。住宅產業不僅是建筑業的重要支柱,也是城市建筑形象的重要體現,是城市文化的物質表現。近年來,住宅市場各種歐式、美式及一些說不出風格的樓盤獲得了蓬勃發展;傳統民居由于空間、層數等的限制,卻日漸稀少。城市建筑在大踏步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的同時,城市文化的個性和特色也逐漸喪失,城市建筑出現“千城一面”的現象,失去了地域與民族應有的特色。中式傳統建筑強調在有限的封閉空間內營造出大意境,這非常符合現代人對家的需要。基于對現代都市人精神和物質的需求,將中式古典建筑的空間序列與現代居住建筑的空間進行有效組織和優化,成為一種新的形式--新中式建筑。本文中,作者以江蘇淮安市金鳳梧桐華苑小區規劃設計為例,探索在現代住區規劃中如何融入中式傳統民居建筑的精髓,創造出符合地域城市特色的居住建筑,以期為建筑師進行現代中式住區規劃設計提供借鑒。
2項目概況
金鳳梧桐華苑小區地塊位于江蘇省淮安市延安西路7號,京杭大運河北岸,基地西起規劃道路、東面和南起面臨規劃中的運北西路、北側有道路連接延安西路。地勢總體較為平坦,臨近淮安市中心城區,交通便利,是淮安市區中綜合設施配套較好的地區之一。小區幽靜恬適,相對獨立的環境,內部寬大綠地的美景,造型典雅古樸的設計風格,先進完善的配套設施,形成一個集居住、休閑為一體的住區環境。項目總用地面積7.28hm2,地上總建筑面積16.73萬m2,地下建筑面積3.52萬m2,容積率達2.29,地形較不規則;因此,設計中以高層住宅建筑居多。
3住區規劃設計理念
3.1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創造“理想的家園”,實現小區居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將居民生活真正融入到自然環境中,為小區提供高品質的居民交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