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范文10篇

時間:2024-01-30 10:05: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公民道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建設挑戰與應對

一、改革開放以來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成就及經驗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經濟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公民道德建設也取得了可喜成績。(1)公民道德建設理論不斷創新。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理論必須先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對公民道德建設特點和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在理論上實現了不少新突破。1979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正式提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一概念。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提出:“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2001年同志深刻闡明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提出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同年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不僅提出了“公民道德”的概念,而且闡述了公民道德建設中應當處理好的六大關系,并以“三德”建設為重點。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將個人品德納入了公民道德建設之中,成為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表現了我們黨對公民道德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在公民道德建設實踐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2)公民道德建設工作體系逐步形成。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和政府從組織、內容、活動載體、評估等方面,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公民道德建設體系,將公民道德建設落到實處,取得了明顯的實效。從組織上看,1997年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下設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宣傳部設有宣教、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宣傳等機構,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從內容上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規定了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并明確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具體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又增加了個人品德的要求。從制度上看,公民道德建設日益走向規范化。為更好地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一些系統、行業和地方出臺了具體的職業道德規范。如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印發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全國工商系統頒布實施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種類行業都相繼出臺了行業性的職業道德規范,企業也陸續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企業倫理文化。從建設載體來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各種重要節日、紀念日,廣播、電視、報紙、刊物、網絡等大眾媒體都已經成為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各種活動載體,全國各地創新不斷,打造了不少活動品牌,使其成為地域文化的亮點品牌。從公民道德建設的評估來看,全國各地普遍將公民道德建設納入了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的評估和干部政績考核之中,有的地方還推出了專門的《公民道德建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這一套工作體系,將公民道德建設化虛為實,變軟任務為硬任務,大大提高了公民道德建設的實效性。(3)公民道德建設的模范人物不斷涌現。隨著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不斷加強,干部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不斷深入,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不斷涌現出來。從全國范圍來看,自2007年至2012年,評選三屆全國道德模范共計162人。為配合做好道德模范選樹工作,經、中央文明辦批準,中央文明辦秘書組2008年組織中國文明網開展首次“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推薦活動,當年有400名“身邊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全國各地也由下而上一層一級地推選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各類道德模范的涌現,對于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營造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4)公民道德建設的群眾參與日益廣泛。公民道德建設是最廣泛的群眾性事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改革開放以來的公民道德建設,一個十分突出的亮點,就是將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發展成了一種大規模、常態化的公民道德實踐活動,成為各地公民道德建設最重要的平臺。1994年12月5日,由共青團中央等單位發起的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在北京成立。從2000年開始,把每年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將學雷鋒與志愿服務有機地結合了起來。10年來,全國各行各業的青年志愿者參加扶貧、教育、環保等社會公益活動已達1億多人次。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雖然震裂了大地、震坍了房屋,但由于志愿者的到場,社會道德裂痕得到了修復,豎起了國民的人性豐碑,開啟了中國的“志愿者元年”。如今,志愿者服務道德實踐不僅深入到各地區、各單位,而且越來越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成為最具群眾基礎和最具影響力的公民道德實踐活動。(5)全社會的精神風貌和公民道德素質不斷提升。經過長期的公民道德建設,全社會的精神風貌和公民道德素質有了質的提高。一是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日益呈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產生了抗擊“非典”精神、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以及志愿者精神等偉大的時代精神。不僅如此,全國各地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提煉出了適合地方實際的時代精神。二是全體公民道德素質不斷提高。人們的公德意識有了明顯增強,尤其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和公共生活規則意識都有了顯著提高;人們的職業道德素質有了普遍提升,經濟生活中的道德因素日益受到重視,公務員、窗口行業職業道德規范的約束力明顯增強,職業道德修養的自覺性顯著提高;婚戀中的愛情因素的作用越來越大,子女孝親意識日益增強,家庭鄰里越來越和睦;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精神需求和道德修養,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認識不斷深化,正確的價值觀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正如有學者所概括的那樣,30多年來,“在人的利益、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個性、人的權利等問題上,有了多么巨大的變革和進步;改革開放意識、競爭進取意識、自由民主意識、公平正義意識、和諧包容意識、生態環保意識,有了多么巨大的轉變和創新;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以及經濟道德、政治道德、公共道德、生態道德等各個領域的道德建設,又有了多么巨大的改進和提升!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肯定,中國道德的發展進步在總體上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歷史成就同向,與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進步同向,與中國人素質的全面提升同向。”[1]現在社會上流行著一種對公民道德悲觀論的評價,這是缺乏唯物辯證法和歷史辯證法的泛道德化評價的結果,一個社會真正的道德危險的狀況,主要不在于對失德現象的冷漠,而是在于對道德進步的漠視。

2.我國道德建設的基本經驗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公民道德建設的探索實踐,加深了我們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地位、特征和規律的認識,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1)公民道德建設必須高度重視思想引領。道德是觀念形態的上層建筑,公民的道德選擇總是在一定的價值觀支配下做出的,正確的思想引領是公民道德建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公民道德建設實踐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確保公民道德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這些與時俱進的黨的指導思想為不同階段的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具體的引導,使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既沒有走老路,更沒有走上邪路,沒有儒家化而墨守成規,也沒有受所謂“普世價值”左右而出現“西化”現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始終能夠做到道德建設的“源”與“流”的辯證融合,立足時代精神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又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吸納古今中外道德理論智慧和道德建設經驗,使我國公民道德的時代性與傳統特色、世界性與民族性相輔相成。(2)公民道德建設必須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道德具有從眾性,道德榜樣總是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與示范引領力。我們的時代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引領,我們的社會發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來推動。從全國來看,道德模范個人和集體不斷涌現,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干部和群眾的道德熱情,崇尚先進、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正在形成。實踐證明,充分發揮典型示范的作用,已經成為加強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途徑。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必須不斷完善典型選樹機制。典型選樹時,努力堅持客觀實際、面向基層,充分突出時代性、廣泛性和群眾性原則,準確把握典型選樹的定位,使其可信可親可敬可學;典型選樹時,嚴格標準,規范程序,發揚民主,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和群眾推薦身邊的道德典型,體現了道德模范選樹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典型選樹時,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和途徑,拓寬了宣傳渠道,大張旗鼓、廣泛深入地開展了道德模范事跡的宣傳,使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產生了全社會的積極影響。(3)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動員群眾依靠群眾。公民道德不同于其它特殊道德,它的主體具有全覆蓋性,廣大的人民群眾是公民道德建設的主體力量,他們不僅是受教育者,同時也是教育者和建設者。實踐表明,凡是群眾參與度高的地區,往往也是公民道德建設成效比較大的地區。特別是近年來,全國各地充分尊重群眾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政府從群眾的需求出發,大力實施公民文明素質提升行動,積極開展社會志愿服務等群眾性實踐活動,動員干部群眾共創美好生活、共建精神家園,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實踐告訴我們,公民道德建設必須依靠群眾,吸引群眾的廣泛參與,同時,將公民道德實踐活動與各項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讓群眾參與變得十分便利,讓群眾參與變為一種內在需求。(4)公民道德建設必須鼓勵支持創新創造。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轉型的深入,使我國公民道德建設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要求我們不斷探索公民道德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由此形成了很多創新創造。如志愿服務活動是創新,道德模范的評選是創新,中國好人的評選是創新,各個地區和單位的道德文化品牌的創立是創新。凡是善于創新的地區和單位,其公民道德建設的成效就顯著,因為創新舉措,能吸引群眾,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社會影響面大,十分有助于道德力量的彰顯,有助于促進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鼓勵支持創新創造,就要鼓勵公民道德建設的理論創新,著力提高公民道德建設的科學性;鼓勵公民道德建設形式的創新,著力提高群眾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公民道德建設機制的創新,著力提高公民道德建設的實效性。(5)公民道德建設必須著力優化社會環境。公民道德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與整個文化建設,甚至與“五位一體”建設都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從全國情況來看,經濟發展得好、文化建設得好、民生保障得好的地方,公民道德建設效果也很好。公民道德建設絕不能單打一,絕不能就道德抓道德,一定要注重系統推進,注重公民道德發展環境的營造。如,在經濟生活中,一定要努力做到公平正義,縮小兩極分化;在社會建設中,一定要堅持民生優先,財富共享,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政治生活中,一定要加大懲治腐敗的力度,營造民主、清正廉潔的政治環境;在文化生活中,一定要唱響主弦律,堅持先進文化的引導,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

二、當前我國公民道德建設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查看全文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策略

摘要:當我國社會發展階段進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說明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達到了較高的層次水平,公民的道德建設成為國家和社會建設中的一項重點內容。結合現階段公民道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優化策略是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提升公民道德建設品質的重要途徑。在公民道德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注重人民的主體地位,提升創新繼承的力度,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等多個方面,達到公民道德建設的預期目標。

關鍵詞: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構建研究

一、公民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一)現代化建設需要有堅實的道德支撐

社會經濟的變革勢必會導致道德產生變化,社會整體的進步也勢必會促進道德進步。我黨向來注重公民道德建設,并針對其做出過一系列重要部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當下仍然要看到道德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只有加強社會思想道德建設,激發大眾的道德情感、意愿,培養道德責任和判斷,才可以使其形成相應的行動力,自覺遵守道德約束,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風氣。尤其是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大力弘揚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全國人民,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才可以實現相應的發展目標。

(二)適應社會發展變化需要有道德促進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建設的思考3篇

第一篇

一、深刻認識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重大意義

首先,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深化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告誡全黨:“經濟建設這一手我們搞得相當有成績,形勢喜人,這是我們國家的成功。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1]他反復強調,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教育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在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之初,同志曾指出:“如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地防止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滋長蔓延,幫助人們樹立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風尚,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課題。”[2]他強調,如果只講物質利益,只講金錢,不講理想,不講道德,人們就會失去共同的奮斗目標,失去行為的正確規范,因此,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為社會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風尚營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礎。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我國正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擴大對外開放。這有助于人們開闊眼界、擴大視野,更好地借鑒吸收國外的文明成果。與此同時,又必須看到,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西方國家腐朽的價值觀念、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會進一步地滲透進來,這就迫切要求通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筑牢思想防線,在積極吸收外來有益文明成果的同時抵御其有害思想文化的侵蝕。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要求培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觀念,引導人們在市場活動中遵守契約、重信守諾,維護健康的市場機制和正常的市場秩序;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誘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等。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道德經濟。法制再完善,也有覆蓋不到的地方,這就迫切需要全面提高人的道德素質,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與之相適應的道德支撐。其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維持社會和諧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需要。和諧社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相互協調的社會。在人與人關系方面,要求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團結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和融相處;在人與社會關系方面,要求愛國守法、熱愛集體、共同勞動、共同富裕、公平正義,平等互惠、融洽和諧;在人與自然關系方面,則要求珍愛自然、保護環境,與大自然平等相處、和諧共生,等等。這些內容均屬于道德規范和道德素質范疇,因此可以說公民道德素質水平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沒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就沒有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加強公民道德素質建設也就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不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就建不成全面小康;沒有公民道德素質的提升,就不能叫全面小康。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在溫飽問題解決之后,人民群眾追求科學文明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強烈,追求良好人際關系和社會風尚的愿望更加強烈,而且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不斷推進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還會對社會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人的道德素質迫切需要有一個全面的提升,能不能搞好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質,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最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需要。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舉措。公民道德素質體現著一個民族的基本素質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標志。古人說“德,國家之基也”。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社會、民族國家,道德的功能和作用都是自不待言的。一個國家如果沒有道德的支撐,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受人尊敬的國家;一個國家公民道德素質水平如何,直接影響到這個國家的形象。國際國內的教訓一再證明,道德敗壞了,一定會反過來損害經濟社會的發展。一個“三鹿奶粉”事件,不僅毀掉了一個著名的企業,而且傷害了全行業,傷害了相關地區,也損害了國家形象。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切實加強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的迫切需要,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建設文化強國的迫切需要。只有大力加強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才能把我國真正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二、辯證看待我國現階段公民道德素質狀況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2001年9月,黨中央又專門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這些年來各地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促進了全民族道德素質的提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道德規范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科學文明、開拓進取等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思想觀念、道德風尚,已成為當代中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可以說,這些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進步,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水平不斷提升密不可分。在肯定主流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社會道德方面確實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誠信缺失,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以權謀私、造假欺詐、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現象時有發生。近些年,頻頻爆出的“毒奶粉”、“地溝油”、“毒皮蛋”等事件,就是某些人道德淪陷的具體體現。這些問題沖撞著社會道德底線,折射出一些人道德素質極為低下甚至缺失,這種狀況我們必須正視,但不能以偏概全。少數人的道德水準不代表中國人的基本道德狀態,不能用少數人的道德失準,否定整個民族的道德素質水平,甚至得出“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錯誤結論。對于當今中國社會存在的這些道德失范失序問題,我們應當放在社會轉型大背景下去考察,實事求是地分析,把握其復雜的原因。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3]在人類歷史的本源意義上,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而不是相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在變,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肯定也要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這是當代中國最具基礎性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催生和強化人們的自主意識、競爭意識、效益意識、平等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必然要求重建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道德規范,對更加多元多樣的利益主體,對市場、利潤、商品、貨幣、交換、分配以及消費等市場經濟的基本要素,作出道德上的新闡釋。同時,等價交換、利潤至上等市場經濟法也容易在精神領域泛化,導致人們道德價值觀的扭曲。而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轉變,是中國社會實現的又一歷史性變革。對外開放使中國門戶大開,在吸收借鑒國外文明成果的同時,“蒼蠅”“蚊子”也難免要進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全世界配置資本、科技、技術標準和貿易規則的同時,也會“配置”其所謂的“普遍倫理”和“普世價值”,對我們一些人產生影響。因此,當今中國道德價值觀念的多元、多樣、多變,道德暫時失范失序,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衍生品,是社會轉型期的附著物,有深刻的國內根源,也有深刻的國際背景。就主觀而言,在這種社會轉型的大變革時期,在新舊道德沖突、轉換、融合的過程中,我們又有諸多的“失誤”:一是對傳統道德尊重不夠。很長一段時期,我們對傳統道德批判的多,肯定的少;拋棄的多,繼承的少,導致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的許多優良傳統道德被忽視、拋棄甚至被踐踏了;二是對新興道德也重視不夠。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提出的新道德如何梳理、揚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如何提煉、如何規劃建設,總體上重視不夠,研究不透,把握不準,缺乏共識;三是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一些地方和部門偏重于經濟建設,忽視道德建設,道德建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在學校的教育中也普遍存在著重知輕德的現象。另外我們對道德和法律的關系認識也不到位,導致行動上厚此薄彼。特別是很多嚴重違反道德的行為發生后,由于沒有相關法律,司法機關無法將其繩之以法,公眾和輿論譴責的威懾作用有限,久而久之,無德無信行為不僅增多,而且更加嚴重。總之社會轉型時期,傳統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規范體系受到極大沖擊,而新的社會主義道德理念和道德規范體系尚未全面形成,或尚未被人們普遍接受,加上我們工作中的種種失誤,造成現在社會上道德失范失序問題頻出。我們堅信,只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扎實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工程,公民道德素質水平就會有一個全面提升,道德失范失序問題將會得到根本治理。

三、扎實推進公民道德素質建設工程

查看全文

深究社會公正與公民道德建設

摘要:社會公正是現代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石。社會不公正現象嚴重影響公民道德建設的順利實施。應從大力發展生產力、完善制度環境、提高公民公正意識等方面來改善社會公正的環境,促進公民道德水準的提高。

關鍵詞:社會公正道德道德建設

“從現代倫理學意義講,社會公正是指對一定社會結構、社會關系和社會現象的倫理認定和道德評價,是對社會權利和社會義務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會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對社會成員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為規范。”(李萍:《公民日常行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頁)可見,社會公正在現代社會已經成為直接影響人們的道德水平和社會整體道德狀況的重要社會因素。因而,探討社會公正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影響,努力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對于現階段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社會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石

社會公正是一個復雜概念,它涉及多個領域,就公正類別來看,有政治公正、經濟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個公正都蘊含著道德的意義,因此,本文從這個角度來探究社會公正與公民道德建設的關系。尼布爾認為:“社會將公正而不是無私作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標是為所有人尋找機會的均等。”(尼布爾:《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頁)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把公正看成是社會的第一德性。當代美國公共行政學者庫柏認為:“公民的品德的總則是‘正確理解的自我利益’。廣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僅僅是一種道德境界的倡導,也不是對自我利益的簡單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種在恰當的機制下達成的公共和個人的‘雙贏’。”(王云萍:《庫柏對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啟示》,《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麥金太爾則直接把公正理解為是一種美德。從上述理論路徑思考,我們不難得出社會公正乃是人們道德觀念形成的基礎。社會公正對于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會美德的產生起著重要作用,公正觀念一開始就塑造著人們是非善惡的觀念。一個缺乏公正觀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惡觀念,沒有友誼、情感和信賴,往往唯利是圖,因而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礎。公正作為一種社會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對我們的行為進行一種糾正和激勵,作為觀念的社會公正并不是蒼白無力的,相反,它對人們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對人們行為動機的形成、價值觀念的選擇和道德目標的達成是有直接的浸潤作用。現實生活諸多事例已經表明,由公正體現的正義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實,公正不僅是人們道德觀念的生長點,同時也是建立社會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設的著力點。縱觀人類歷史,我們也不難發現,社會倫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會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終與公正觀念的確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聯系在一起。可見,從人們倫理道德觀念形成的角度看,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現代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石。

二、社會不公正現象影響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順利實施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建設推進探析

一、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要求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文化強國,道德是基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公民道德建設是基石"十八大報告將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賦予了公民道德建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題中應有之義"十八大報告專門用一部分內容論述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并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四大舉措: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三是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作為文化強國的重大舉措之一對建設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必須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來抓"黨的十八大從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要求上,對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基本的遵循,這就是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社會主義價值追求和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狀況總的趨勢是發展的和進步的,是積極向上的"正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講的,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道德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顯著提高,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社會道德領域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社會的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甚至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在一些地方和人群中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嚴重存在,等等"這些現象與我們所進行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格格不入的,一些問題的發生直接沖擊著社會的道德底線,嚴重地敗壞了社會風氣,影響著黨群干群關系"因此,十八大報告明確將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這是向全黨提出的任務,是解決目前道德領域問題的必然要求"其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根據時展潮流和當代中國現實,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而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它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牢牢把握這一基本要求,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對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開創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具有重要意義"一個社會的物質利益的矛盾和沖突,是可以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對物質利益進行調節和協調來解決的,這對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不會構成主要威脅"但是,如果一個社會的道德觀念發生對立和矛盾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到頭來社會就會出現崩潰和瓦解"這決不是危言聳聽"任何社會都有自己的道德體系,它是社會體系得以運轉,社會秩序得以維護的最基本的道德遵循和精神依托"因此,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全面領會和把握好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

十八大賦予公民道德建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怎樣建設,遵循什么原則來建設成為首要問題"十八大報告圍繞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一基本任務,創新性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設的三項基本原則"一是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基本原則"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我們黨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這就要求我們在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中,要堅持德治與法治的統一"依法治國是同志在黨的十五大上明確提出的治國方略"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各種制度和法律不因個人意志而改變"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并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德治國,就是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職業道德、社會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為落腳點,積極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并使之成為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規范"以德治國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是同志創造性思維與歷史新時期我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2001年1月,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他明確提出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的治國方略"以德治國的提出,將道德建設提到了一個新的更高的境界,提到了治國方略的高度,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以德治國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人借鑒中國歷代的治國之道,吸取國外國家事務管理中的經驗教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如何管理國家事務,如何教育引導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活思考的結晶"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要把德治和法治有機結合"同志在(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必須認識到,如果只講物質利益,只講金錢,不講理想,不講道德,人們就會失去共同的奮斗目標,失去行為的正確規范"要把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為社會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風尚營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礎"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這是對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寶貴經驗的總結,是對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規律的認識的深化"公民道德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要堅持教育引導為主導,法律制度為保障的原則"既要靠教育的引導,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規章制度的約束和保障"二者是統一的,不可割裂,更不能偏廢"一方面,要努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化"另一方面,要使德治和法治緊密結合,將法律作為道德的堅實后盾,突出發揮法律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這是加強道德建設、有效治理當前道德領域中存在問題的重要途徑"在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突出的道德問題,表現上是道德問題,實質上是違法亂紀問題,因此,僅用道德內省和譴責手段無法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例如食品和藥品安全問題,首先是違法犯罪問題,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忽視法律在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僅僅寄希望于用道德倡導和道德呼吁方式治理道德領域的突出問題,不會產生明顯效果"因此,必須運用法律手段保障道德建設,加大對缺德行為的懲罰力度"實踐表明,道德建設必須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原則,當前,在加強道德教育的同時,特別要突出法律懲罰在道德問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靠法律來維護正義,靠法律來維護道德建設的成果,不斷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健康發展"二是要堅持四德工程整體性推進的基本原則"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其外延由大到小,其內涵由淺及深,共同構成一個完善的系統的公民道德建設體系"回顧我們這些年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踐,我們會看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布局經歷了從三德建設到四德并舉的演變"2001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概括為: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這是第一次在黨的代表大會上提出將個人品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一部分,使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由以往的三德建設變為四德建設"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我們看到,四德建設不是泛泛地提及,而是給以清晰的定位,把其作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重要原則之一"這種強調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四德本身實質就是公民道德,它的屬性是公民性"因此,講道德,講的就是公民道德,講道德建設,就是在講公民道德建設,哪一項道德建設離開了公民性,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把四德建設放在公民道德建設中,強化了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實踐性"其次,四德是一個整體,它的特征是整體性"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內容"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公民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等"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個人品德,則是社會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公民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表現,是公民個體在其道德行為整體中所體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道德特點和傾向"它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活動個性化了的道德特質,包括個體道德認識、個體道德情感、個體道德信念和個體道德行"第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作為一個整體,共同構成了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四德之間相互區別,相互聯系,具體表現為:個人品德是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礎,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則是個人品德的外在表現"一方面,在四德建設中,人的能動性及個人品德建設是至關重要的,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構建和諧文化體系的進程,個人的修養特別是個人品德的修養是樹立四德意識、規范言行舉止、建設和諧家庭、模范地做好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的基礎"個人品德建設不好,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都將是空中樓閣,無根之本,無源之水"另一方面,人的各種需要的滿足并不是單純個人的事,他必須在特定的社會生活中進行"個人品德要轉化為現實的社會道德實踐,也必須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在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公共生活、職業生活、家庭生活無疑是最主要的三大領域,這三大社會生活領域幾乎是人們一天也不能離開的,調節好這些領域人們間的道德關系直接關系到每個社會個體的切身利益,因而需要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來調節人們之間的關系,保證人們生產生活正常有序進行"因此,個人品德也必然表現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三是要堅持兩個弘揚的基本原則"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要堅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兩個弘揚的公民道德建設原則,要求我們在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要做到繼承與創新的統一、民族性與包容性的統一"首先要堅持繼承性和創新性的統一"道德具有繼承性和延續性"我們要搞好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不能隔斷歷史,離不開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體系"現實中國是歷史中國發展的延續,中國新時期的道德建設只能在前人所遺留下來的道德文化遺產基礎上展開,不能沒有本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的修養"中國傳統美德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可資借鑒的一筆寶貴道德文化遺產"它重視人倫關系的協調,重視精神境界的攀升,重視仁者愛人的精神的涵義,重視整體利益價值的追求,重視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重視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維和行為方式的運用等等,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先哲對道德建設規律做出的富有智慧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吸取"當然,作為古代的道德傳統,畢竟是舊時代的產物"因此,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時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對祖國的道德遺產,要堅持批判繼承的方針,使繼承下來的優秀道德因素得以提升,古為今用,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成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時代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在注重對傳統道德的批判繼承的同時,更要堅持創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做好道德建設的力量源泉"道德發展是人類社會不斷開拓創新的結果,一個缺乏創新意識的道德體系是不可能保持其先進性的"改革開放30多年,世情、國情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經濟意識已經融入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道德建設的現實條件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著眼于當今時代的變化和要求,把握時代脈搏,體現時代特色,富有創新意識"新時期道德建設不僅要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主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而且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道德建設的內容和機制,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其次要堅持民族性和包容性的統一"經濟的全球化帶動了世界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社會會主義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必須堅持民族性和包容性的辯證統一"一個民族的道德體系是該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在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逐步發展的,為該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道德規范和價值取向"它是植根于一個民族文化傳統之中的,是由民族傳統文化積淀而成的"它具有對內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對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基本功能,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征、思維方式和思想情感的集中反映,是一個民族延續發展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是一個民族相對有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顯著標志"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道德體系,這種特色和個性不因民族的歷史長短、人口多少而有優劣高低之分,都是平等的,應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認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土壤之中,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表達了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獲得了各族人民的廣泛認同,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廣泛民眾基礎的道德體系"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建立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基礎之上"同時,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過程中,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方針,積極借鑒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中華民族道德體系有自己的傳統,自己的特色"新時期我國的道德建設必須要尊重和傳承傳統美德的同時,吸取我國以外的其他各國人民所創造的優秀道德建設成果,包括批判地吸取西方資產階級道德建設中的有益成分,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只有如此,才能使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既體現民族特色,又具有包容性,順應時展要求,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怎樣落實好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

十八大報告圍繞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一基本任務,闡述了三個基本原則,并從4個方面做出了工作部署,提出了重大舉措"我們要按照這些要求,狠抓落實,切實把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一是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教育是基礎"要緊緊抓住影響人們道德觀念形成和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家庭、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方面,堅持不懈地在全體公民中進行道德教育,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要求,不斷灌注到全體黨員和干部群眾的頭腦之中,使人們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什么是必須提倡的,什么是堅決反對的"大眾媒體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滿腔熱情地宣傳兩個文明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反映新時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要利用群眾喜愛的名牌欄目,加強對社會普遍關注的道德熱點問題的引導"要積極開展輿論監督,有力地批評背離社會主義道德的錯誤言行和丑惡現象"文藝作品的創作,要積極反映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火熱生活,熱情謳歌人民群眾的開拓進取精神和良好道德風貌,以其獨特形式和藝術魅力,給人以鼓舞、啟迪和美的享受"要在各種文藝評論、評介、評獎中,把是否合乎社會主義道德作為一條重要標準"要加強對人們審美觀念的引導,提倡高雅、健康的審美情趣"要堅決制止出版、播映、演出格調低下的作品和節目,依法打擊反動、淫穢及各種非法出版物,讓健康的文化產品占領思想文化陣地,從而為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二是以四個誠信為突破口,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治理"當前社會誠信缺失問題在道德領域尤為突出,商業欺詐、制假售假、虛報冒領、學術不端等現象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引起人民群眾極大的不滿"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在四個誠信建設中,政務誠信居于核心地位,起著引領作用,司法公信是政務誠信、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的制度保障,二者都屬于政治領域建設"社會誠信是對人們誠信的最基本要求,屬于誠信體系的最低層次的要求"商務誠信則是社會誠信在商業領域的集中表現,也是當前誠信缺失的重點領域"因此,要高度重視社會誠信和信用體系建設"要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政府及其部門在社會誠信和信用體系建設中要起示范帶頭作用,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決策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升公信力"要維護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既需要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又要運用法律和制度等手段約束人們的行為,把自律與他律、內在約束與外在約束有機結合起來"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下,文化軟實力"必須加快建立以道德為支撐、以產權為基礎、以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用信用制度建設支撐誠信、重建誠信、保障誠信"要加強司法公信建設"要求各級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始終堅持公正司法、廉潔司法、民主司法"十八大報告關于誠信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進一步顯示了黨中央對誠信建設的高度重視,我們要立足實際,切實把誠信建設作為道德領域重點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對社會心態的積極引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勢,對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說服力、增強影響力,又必須注重形式和內容的創新"要根據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從單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轉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應當看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豐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但與此同時,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工作和生活節奏的明顯加快,競爭的日趨激烈,也導致人們生活和工作壓力增大,各種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日益突出"緩解人的心理壓力、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實現人的心理和諧,已經成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維護團結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課題"要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在全社會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方法、和諧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處理問題,培育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一切"要關注人們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高度重視人民群眾主體感受上是否滿意、是否贊成、是否高興的情緒反應,充分關注每一個人自身成長與發展的需要,關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創造讓每個人都能夠根據自己的選擇發揮聰明才智的環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創業和憑借自身能力改變處境的機會,促進人的個性、才智和潛能的充分實現"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針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做好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看病、子女上學、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治安、食品醫藥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盡可能地降低社會成員所面臨的風險因素,減少社會成員正常生存和發展的后顧之憂,最大限度地消除引發人們心理失衡、失調的外部誘因,為培育人的心理和諧提供社會環境支持"四是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實踐活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實踐活動,是人民群眾移風易俗、改造社會的偉大創造,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對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公民道德建設的過程,是教育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以活動為載體,吸引群眾普遍參與,是新形勢下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每個公民既是道德建設過程的參與者,也是道德建設成果的受益者,要堅持在各種類型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突出思想內涵,強化道德要求,使人們在自覺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堅持以自愿、無償為前提,以弘揚志愿文化為核心,廣泛開展各類志愿者活動,把服務他人、服務社會與實現個人價值有機結合起來,引導人們在做好事、獻愛心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意識"積極適應現代社會的特點,豐富志愿服務活動形式,滿足不同層次人們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展示特長的愿望,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為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注入新的活力"以推動學雷鋒活動為契機,促進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化"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的活動,善于發現和運用先進典型,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楷模,讓廣大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見賢思齊,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優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進典型的高尚情操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教育研究論文

公民道德教育雖是晚近興起的名詞,但全民的道德教育卻不離乎中國固有的傳統。儒家所說的圣人"神道設教",《禮記·大學》所講的"修齊治平"之道,都是以圣人或圣王垂范示教,教化萬民。重視對民眾進行道德教育,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傳統。在古人的治國理念中,由道德上成熟的人來治理道德上成熟的萬民,才能形成一個成熟的社會。道德教育的對象是具有普遍性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但教育的方法和目標卻是不同的:作為國家的管理者或治理者,以學校教育的方式,在德行上修己以治人,由"明明德"而"新民",由"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平"的關鍵,則在于先修己身,率先垂范,示教萬民,這也就是所謂圣人"神道設教"的意義。君子之德風,小之人德草。萬民則以圣王為楷模,受其教化。這種由道德上成熟的人組成成熟的社會的理想模式,也即是所謂的"內圣外王"。

"公民"一詞,按照《辭海》的解釋,乃是"具有一國國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人在內。"根據這一定義,"公民"的概念相當于"國民",系指一國之民全體而言,固而公民教育也就是全民教育。除此之外,辭海還特別提到了我國《憲法》對于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個規定是對前一定義的補充,即"公民"不僅指具有一國國籍的人,而且還是憲法所規定了的權利和義務的主體。由此,與公民有關的道德教育,不僅是全民的道德教育,而且是與公民作為法定政治權利和義務主體相關的道德教育。

憑借上述對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解讀,本文在此想提出并希望引發人們思考的兩個方面問題是:我們面臨著在這樣一個遠非成熟的社會,并且缺乏一個道德成熟的教育者人群的情況下,如何去進行以全民為對象、以道德成熟為目標的公民道德教育,并由此促成社會的成熟,換言之,如何使"內圣外王之道",不再是"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公民是既是權利主體,又是義務主體。在海外流行的公民教育,舶入后便簡化為公民道德教育。那么,在公民權利教育缺場的情況下,公民道德教育又如何展開,其展開又將會有何種可能的后果,以及公民道德教育框架內,如何處理公民作為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的關系。

為了方便詳細說明上述兩方面問題,本文將相關問題歸結為五個困境。以下分而述之。

一、公民道德教育地位困境

什么是公民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我們不妨參考一下1968國際教育大會第六十四號建議書《作為學校課程和生活之組成部分的國際理解教育》中有關"公民和道德教育"的部分:"公民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加學生對國家機構的了解和培養對它們的忠誠外,還應讓學生熟悉國際機構在促進人類福利方面所起的作用,并給學生灌輸增進這些機構未來有效性的責任感。""在道德和宗教教育方面,國際理解的教學應該直截了當,清晰明確,并強調人類團結的道德基礎。其目的在于培養一種對他人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一種為共同利益而行動的愿望以及致力于和平的決心。科學和哲學的教學應該有相同的目標。"在這個論述中,比較重視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別是對他人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公民教育的主體主要是從義務主體的方面來考慮的。在1992年國際教育大會的第78號建議書《教育對文化發展的貢獻》中,再次提到"發展倫理和公民價值觀"的意義:"教育系統在倫理、公民和道德教育中應發揮一種基本的作用,并與家庭所起作用相互補充。教育系統應與其他機構一起,幫助促進人權、培養民主的行為和確定從未像當今時代如此必要的價值觀,如尊重人的尊嚴、寬容、對話、團結和互助。"在此,對于公民道德和價值觀的教育,重視權利主體間的互相尊重和幫助,公民教育的主體主要是從權利主體的方面來考慮的。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教育的社會選擇性

一、道德理性的有限性與公民道德教育的社會選擇性

正如阿羅所指出的那樣,人的行為“即是有意識地理性的,但這種理性又是有限的”。[4]進行公民道德教育,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重要路徑。[5]梁啟超在《論公德》中指出,“我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在他看來,公德是國家與社會得以實現其凝聚力的根本。有學者認為,對于公民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與公民權利相匹配的“公共”德行的教育,因為它的目的是培養一個多元社會穩定的向心力。[6]即便在美國這樣崇尚公民權利與自由的國度,也并沒有放松過對公民公德及其選擇的教育,例如在《美國民主教育之目的》中,美國的教育目標分為“自我實現、人際關系、公民責任與經濟效率”四大板塊,對公民責任的要求,在該報告中很明確地提出了社會正義、社會知識、社會活動、維護公共資源等12項指標,這正顯現了其公民道德的社會性。

二、公民道德教育社會選擇的價值向度

正是為了獲得一種善,我們踐行德性,并靠選擇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而能這樣做。[7]馬爾庫塞指出,“顯然,在幸福意識的領域里,內疚感沒有任何地盤,算計消除了道德心。當整體危若累卵時,唯一的犯罪就是反對整體或不維護整體的罪。犯罪感、過失感和內疚感成了一種私事。”[8]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選擇的目標是幸福。從亞里士多德的道德選擇的角度看,幸福就是“始終引起自身而從不因他物而值得欲求的”,“幸福是完善的和自足的,是所有活動的目的”,“最優良的善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善德的實現,也就是善德的極致”。[9]最完“善”的事物因其是其他善事物所不可相比的事物,所以是道德追求的價值之源。在道德追尋的幸福之外,即是道德追求的“自由”所在,而自由意志正是道德選擇的首要條件,“自由意志的實用主義的意義,就是意味著世界有新事物,在其最深刻的本質方面和表面現象上,人們有權希望將來不會完全一樣地重復過去或模仿過去。”[10]我們認為,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所做出的道德選擇與人的本質屬性———社會性密切相關。故此我們認為,自由選擇并不是對個體責任及社會責任的否認,相反,自由選擇是與人的社會性———責任與理性———密不可分的,因為“只有節制的自由才是倫理上可接受的”。[11]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公民的獨立人格、民主意識、人道情懷、人權理念、公共理性、公共責任。由此看來,公民身份意味著伴隨有責任的自由身份。[12]一個社會共同體合理存在的價值標準,就在于能否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同時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是作為社會共同體及政治聯合體的存在,我們需要遵從于道德的社會性價值進行道德的社會性選擇。極端個人主義道德觀的盛行,必將產生本杰明•巴伯所稱之的“稀薄的自由與民主”(thinfreeanddemocracy)———“既沒有形成參與的愉悅感,也沒有形成公民聯合體的伙伴關系;既沒有形成持續政治活動的自主權和自治權,也沒有擴大分享公共產品的相互關系,即相互協商、決定和工作的關系。“[13]這說明道德因其人類價值內在化、公理化的社會普遍性,必然要求其具有群體適應性或曰社會選擇性。“從極端的角度來說,一個由自私的個體組成的社會就不構成社會,而且正確地說,也根本不存在公民———它無非是由一些競爭的單元所組成的聚合。[14]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一種能動的、非順從、非保守的精神狀態的人”,[15]所以“公民道德教育只能采取促進自由、自主選擇的策略”;[16]但是誠如阿倫特所言,“沒有分享公共幸福,就沒有人會是幸福的;沒有體驗公共自由,就沒有人可以稱做是自由的;沒有分享公共權力,就沒有人會是快樂和自由的。”[17]

三、公民道德自我同一性在社會道德認同中的分化與選擇

“自我”是個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伴隨其意識的產生、發展而逐步產生與發展的,“自我”在其意識的高級發展階段而分化出“人格結構的自我”,對自身的認知逐漸達到主我與客我的對立統一。在“自我”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個體將道德規范逐漸內化,成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個體道德也就隨之產生和發展。[18]但是正如艾里克森所認為的那樣,自我同一性作為一種動力結構,并不存在穩固的結構定型,在生命周期中,自我認知是一個連續否定與肯定并存的成長與建構過程;與此同時,由于個體主我與客體的矛盾與分離,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矛盾與沖突,自我同一性往往出現“自我肯定———自我矛盾———自我否定———自我擴張”的交織。這使得積極的自我難以產生,自我調節缺乏穩定性和確定性,在道德選擇方面陷入道德困境。[19]公民自我意識、自我同一性的發展與其道德判斷、道德選擇能力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因為道德選擇是道德主體追尋自我完善的過程,而選擇的過程充分地反映著道德主體對客觀世界的理性反映,在這種理性自覺過程中,道德自我意識不斷地得到檢驗與激發。孔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這正反映了自我同一性在道德意識、道德判斷能力發展中的培養過程。道德判斷既可以指個體根據已有的道德知識對道德現象作出是否善惡判斷的能力,又可以指個體的道德態度表現為特定的行為決策的能力。[20]道德選擇的能動性反映在對道德現象進行抽象概括,對道德發生、發展的本質和規律進行認識和推理,尤其是道德活動進行有目的的調節。[21]道德認同既在客觀上取決于既有的社會與歷史階段為主體所提供的道德可能性條件,也取決于主觀上道德主體是否具有連續穩定的人格即其自我同一性。沒有社會歷史條件的客觀存在,道德主體所能進行的道德選擇就會很小甚至沒有,道德認同至多也只能停留在道德意識的主觀層面,無從談及其外化行為及其過程;沒有道德主體的人格結構的連續性與一致性,道德認同就始終處于盲從甚或虛無之中。在道德判斷與選擇的過程中,公民會產生其特定的道德認同。公民道德認同就是對其所生活的社會的道德進行定向與定位,贊同并接受社會的基本道德觀念、道德規范,其根本特征在于遵從社會共同體的“道德價值”并以個體的“道德人格”得以實現。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化、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西方世界試圖通過其信息強勢與“文化”強勢主導其強制性文化倫理與誘導性社會道德在全球范圍的“道德趨同”與普世價值,這必將導致我們在道德認同中產生分化與多樣化現象;另一方面,我國社會還處于深刻的轉型期,加之我們是一個多元文化、多民族共生的國家,各種社會階層都存在其“道德習俗”似的道德價值理念,這也必將使得我們出現道德認同的分化與多樣化。當下突出的問題在于,在公民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試圖以西方的方法、理念詮釋中國文化與道德教育建設問題,或者試圖通過對西方一切有利的東西經過思維方式的鍛造為我們所用,進而構建一個新的體系,其結果必然是對中國傳統道德與教育的消極定位與判斷。[22]四、公民道德教育在差異范疇下如何選擇其普遍性對于道德的普遍性假設,需要考量的是普世是否可以普適并需要去普實呢?首先,道德的社會選擇需要厘清的前提有兩個方面:第一,為什么道德原則和價值需要被如此推擴、需要具有這種普遍性(即“為何”)問題?第二,道德原則和價值如何能夠被推擴、如何具有超歷史和跨文化的普遍性(即“如何”)問題?赫勒指出,“在普遍性范疇下選擇我們自己等同于選擇我們自己作為好人。這正是道德選擇,因為這是對道德的選擇。”[23]與此同時,“在差異范疇下選擇自己的生存的人因此將會使他們自己暴露在外力之下,他們是福音或者詛咒、好運或者厄運的果實。”即對道德的選擇實質上也是選擇我們自己,而“‘選擇我們’自己意味著命定使我們自己成為我們所是的。”[24]作為公民,其道德意義與社會意義是并行不悖的。這是因為,其一,公民是作為某一特定社會及國家的成員身份而存在的,他具有特定的社會屬性與民族屬性;其二,公民身份與其所依托的民族道德文化關系密不可分,具有其特定的道德價值理念與道德義務;其三,公民的道德認同需要基于其對國家法律與政治的認同,而特定國家的法律體系與政治體系正是基于特定的道德文化認同基礎上的;其四,公民道德文化認同具有時空的廣延性,既具有歷史的傳承色彩,也具有與異質道德文化交流的可能與必要。當前,我們需要防范的一種傾向就是帕累托曾提出的人類社會存在著的“非邏輯行為”,這些行為既會讓民族國家產生社會道德資本的銷蝕,也會帶來民主與自由赤字的產生,因為這些非邏輯行為、非理性選擇往往首先帶來民族國家共享價值的迷失。所以“合理解”或曰“合理性”的道德選擇必須突破道德的極端自由主義與工具性行為。一方面,個體道德價值常常與社會道德價值處于同一價值體系的不同層次,甚至處于不同的價值體系中,另一方面,個體道德的隨意性、自發性與社會道德的穩定性、連續性經常處于交織之中,道德的價值沖突在所難免。社會道德或曰社會公德普遍價值的實現,在于道德主體通過其多樣與豐富的個性與“偏好”得以實現,在這個過程中,道德情感與道德理性必須取得較為一致的辯證統一,唯有道德的人格內爍與社會的規范約束有機結合,個體道德的情感經驗才能與社會道德規范趨于一致,道德認同才能實現其社會共同體整體的“道德價值與規律”,又可以通過個體的“道德人格”得以展現。公民概念不僅是歷史的,而且是地域的、文化的,因國家和社會文化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意涵。[25]黑格爾認為,考察道德時必須從“單一物和普遍物的統一”的精神性的實體出發,[26]如此看來,在道德認同中就具有“單一物”和“普遍物”要素(即道德個體和道德共同體這兩個基本要素)的存在。國家既是作為政治和文化共同體而存在,更是作為具有道德意義上的共同體而存在。民族國家的存在與發展,既保證了其人民在共同的文化體認與道德上的認同,也實現了民族文化以其“單一物”的樣態存在于全球共同體之中。當下我們面臨的困境在于,全球化正在試圖淹沒作為“個體”國家的道德價值體系,“全球公民”正在試圖消解“國家公民”的民族道德體系。所以,我們在繼續面臨著“丞民”與“公民”教育之難的同時,也面臨著全球化的“普世公民”理念挑戰。道德認同既是民族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因而道德認同在全球化語境中必然具有了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意蘊。因此,我們既需要在全球化過程中進行公民道德的理性反思與審視,更需要勇于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道德沖突。“民族性、多樣性、民主性、批判性,是生態價值觀所內在的價值合理性的四大品性”,[27]道德(倫理)在異質的民族文化交融中必須葆有其民族性,在其價值體系中以具體而歷史的生態存在著。面臨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生態,需要我們拿出道德選擇的智慧與勇氣:一方面,我們需要在文化“單一物”中尋求文化“普遍物”存在的價值,基于對異質文化的尊重展開學習與交流,在與異質文化的交流中理解民族道德的價值所在,追尋人類道德價值的普遍的文化、文明內涵;另一方面,多元必然帶來沖突,我們需要具有全球視野與本土能力,積極面對全球化的道德沖突,解決不同道德與文化沖突中的公民教育,培養具有世界公民視野與道德能力的“中國公民”。與此同時,僅“把公民教育過程看做是學校的責任,這一過程很大程度上與共同體分離,也與個人終生作為公民的經驗相隔絕,這完全是一種虛假的看法”。[28]我們的社會應該營造更加開放、多元的公民道德教育體系,讓公民教育成為一種社會教育、終身教育,培養新世紀的新公民。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規劃

為了切實加強對全鎮公民道德建設工作的領導,實現統一領導,齊抓共管各部門、單位要積極配合。主要領導要將各項工作引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做到思想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一、根本原則

重在建設、以人為本,這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公民道德建設的一條根本原則。公民道德建設的一系列工作,都要始終堅持和體現這一原則。

二、建設目標

核心目標:重在建設,在全民族牢固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鍛造全社會、全民族賴以支撐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基本目標:以人為本,努力強化全社會的道德意識,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查看全文

社會公正與公民道德建設透析

摘要:社會公正是現代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石。社會不公正現象嚴重影響公民道德建設的順利實施。應從大力發展生產力、完善制度環境、提高公民公正意識等方面來改善社會公正的環境,促進公民道德水準的提高。

關鍵詞:社會公正道德道德建設

“從現代倫理學意義講,社會公正是指對一定社會結構、社會關系和社會現象的倫理認定和道德評價,是對社會權利和社會義務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會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對社會成員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為規范。”(李萍:《公民日常行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頁)可見,社會公正在現代社會已經成為直接影響人們的道德水平和社會整體道德狀況的重要社會因素。因而,探討社會公正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影響,努力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對于現階段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社會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石

社會公正是一個復雜概念,它涉及多個領域,就公正類別來看,有政治公正、經濟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個公正都蘊含著道德的意義,因此,本文從這個角度來探究社會公正與公民道德建設的關系。尼布爾認為:“社會將公正而不是無私作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標是為所有人尋找機會的均等。”(尼布爾:《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頁)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把公正看成是社會的第一德性。當代美國公共行政學者庫柏認為:“公民的品德的總則是‘正確理解的自我利益’。廣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僅僅是一種道德境界的倡導,也不是對自我利益的簡單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種在恰當的機制下達成的公共和個人的‘雙贏’。”(王云萍:《庫柏對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啟示》,《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麥金太爾則直接把公正理解為是一種美德。從上述理論路徑思考,我們不難得出社會公正乃是人們道德觀念形成的基礎。社會公正對于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會美德的產生起著重要作用,公正觀念一開始就塑造著人們是非善惡的觀念。一個缺乏公正觀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惡觀念,沒有友誼、情感和信賴,往往唯利是圖,因而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礎。公正作為一種社會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對我們的行為進行一種糾正和激勵,作為觀念的社會公正并不是蒼白無力的,相反,它對人們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對人們行為動機的形成、價值觀念的選擇和道德目標的達成是有直接的浸潤作用。現實生活諸多事例已經表明,由公正體現的正義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實,公正不僅是人們道德觀念的生長點,同時也是建立社會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設的著力點。縱觀人類歷史,我們也不難發現,社會倫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會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終與公正觀念的確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聯系在一起。可見,從人們倫理道德觀念形成的角度看,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現代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石。

二、社會不公正現象影響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順利實施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建設活動總結

為了積極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作,根據《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關于印發<縣2013年“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認真安排,精心組織開展了“公民道德宣傳月”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今年3月是全省第十一個“公民道德宣傳建設教育月”,為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扎實深入地推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進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鞏固“創優”、“創模”、“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成果,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職工的文明素質,我局對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教育月”活動作了細致安排,并落實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積極參與縣委、縣政府和轄區組織的各種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二、認真落實,務求實效

根據縣文明委的安排,結合我局實際,我局認真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認真參加了縣文明委組織的集中宣傳活動,印發公民道德宣傳資料1000余份,接待群眾咨詢20余人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