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設挑戰與應對
時間:2022-10-03 05:49:03
導語:公民道德建設挑戰與應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改革開放以來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成就及經驗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經濟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公民道德建設也取得了可喜成績。(1)公民道德建設理論不斷創新。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理論必須先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對公民道德建設特點和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在理論上實現了不少新突破。1979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正式提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一概念。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提出:“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001年同志深刻闡明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提出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同年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不僅提出了“公民道德”的概念,而且闡述了公民道德建設中應當處理好的六大關系,并以“三德”建設為重點。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將個人品德納入了公民道德建設之中,成為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表現了我們黨對公民道德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在公民道德建設實踐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2)公民道德建設工作體系逐步形成。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和政府從組織、內容、活動載體、評估等方面,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公民道德建設體系,將公民道德建設落到實處,取得了明顯的實效。從組織上看,1997年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下設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宣傳部設有宣教、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宣傳等機構,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從內容上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規定了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并明確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具體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又增加了個人品德的要求。從制度上看,公民道德建設日益走向規范化。為更好地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一些系統、行業和地方出臺了具體的職業道德規范。如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印發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全國工商系統頒布實施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種類行業都相繼出臺了行業性的職業道德規范,企業也陸續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企業倫理文化。從建設載體來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各種重要節日、紀念日,廣播、電視、報紙、刊物、網絡等大眾媒體都已經成為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各種活動載體,全國各地創新不斷,打造了不少活動品牌,使其成為地域文化的亮點品牌。從公民道德建設的評估來看,全國各地普遍將公民道德建設納入了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的評估和干部政績考核之中,有的地方還推出了專門的《公民道德建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這一套工作體系,將公民道德建設化虛為實,變軟任務為硬任務,大大提高了公民道德建設的實效性。(3)公民道德建設的模范人物不斷涌現。隨著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不斷加強,干部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不斷深入,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不斷涌現出來。從全國范圍來看,自2007年至2012年,評選三屆全國道德模范共計162人。為配合做好道德模范選樹工作,經、中央文明辦批準,中央文明辦秘書組2008年組織中國文明網開展首次“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推薦活動,當年有400名“身邊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全國各地也由下而上一層一級地推選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各類道德模范的涌現,對于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營造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4)公民道德建設的群眾參與日益廣泛。公民道德建設是最廣泛的群眾性事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改革開放以來的公民道德建設,一個十分突出的亮點,就是將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發展成了一種大規模、常態化的公民道德實踐活動,成為各地公民道德建設最重要的平臺。1994年12月5日,由共青團中央等單位發起的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在北京成立。從2000年開始,把每年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將學雷鋒與志愿服務有機地結合了起來。10年來,全國各行各業的青年志愿者參加扶貧、教育、環保等社會公益活動已達1億多人次。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雖然震裂了大地、震坍了房屋,但由于志愿者的到場,社會道德裂痕得到了修復,豎起了國民的人性豐碑,開啟了中國的“志愿者元年”。如今,志愿者服務道德實踐不僅深入到各地區、各單位,而且越來越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成為最具群眾基礎和最具影響力的公民道德實踐活動。(5)全社會的精神風貌和公民道德素質不斷提升。經過長期的公民道德建設,全社會的精神風貌和公民道德素質有了質的提高。一是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日益呈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產生了抗擊“非典”精神、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以及志愿者精神等偉大的時代精神。不僅如此,全國各地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提煉出了適合地方實際的時代精神。二是全體公民道德素質不斷提高。人們的公德意識有了明顯增強,尤其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和公共生活規則意識都有了顯著提高;人們的職業道德素質有了普遍提升,經濟生活中的道德因素日益受到重視,公務員、窗口行業職業道德規范的約束力明顯增強,職業道德修養的自覺性顯著提高;婚戀中的愛情因素的作用越來越大,子女孝親意識日益增強,家庭鄰里越來越和睦;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精神需求和道德修養,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認識不斷深化,正確的價值觀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正如有學者所概括的那樣,30多年來,“在人的利益、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個性、人的權利等問題上,有了多么巨大的變革和進步;改革開放意識、競爭進取意識、自由民主意識、公平正義意識、和諧包容意識、生態環保意識,有了多么巨大的轉變和創新;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以及經濟道德、政治道德、公共道德、生態道德等各個領域的道德建設,又有了多么巨大的改進和提升!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肯定,中國道德的發展進步在總體上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歷史成就同向,與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進步同向,與中國人素質的全面提升同向?!保?]現在社會上流行著一種對公民道德悲觀論的評價,這是缺乏唯物辯證法和歷史辯證法的泛道德化評價的結果,一個社會真正的道德危險的狀況,主要不在于對失德現象的冷漠,而是在于對道德進步的漠視。
2.我國道德建設的基本經驗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公民道德建設的探索實踐,加深了我們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地位、特征和規律的認識,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1)公民道德建設必須高度重視思想引領。道德是觀念形態的上層建筑,公民的道德選擇總是在一定的價值觀支配下做出的,正確的思想引領是公民道德建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公民道德建設實踐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確保公民道德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這些與時俱進的黨的指導思想為不同階段的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具體的引導,使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既沒有走老路,更沒有走上邪路,沒有儒家化而墨守成規,也沒有受所謂“普世價值”左右而出現“西化”現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始終能夠做到道德建設的“源”與“流”的辯證融合,立足時代精神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又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吸納古今中外道德理論智慧和道德建設經驗,使我國公民道德的時代性與傳統特色、世界性與民族性相輔相成。(2)公民道德建設必須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道德具有從眾性,道德榜樣總是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與示范引領力。我們的時代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引領,我們的社會發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來推動。從全國來看,道德模范個人和集體不斷涌現,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干部和群眾的道德熱情,崇尚先進、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正在形成。實踐證明,充分發揮典型示范的作用,已經成為加強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途徑。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必須不斷完善典型選樹機制。典型選樹時,努力堅持客觀實際、面向基層,充分突出時代性、廣泛性和群眾性原則,準確把握典型選樹的定位,使其可信可親可敬可學;典型選樹時,嚴格標準,規范程序,發揚民主,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和群眾推薦身邊的道德典型,體現了道德模范選樹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典型選樹時,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和途徑,拓寬了宣傳渠道,大張旗鼓、廣泛深入地開展了道德模范事跡的宣傳,使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產生了全社會的積極影響。(3)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動員群眾依靠群眾。公民道德不同于其它特殊道德,它的主體具有全覆蓋性,廣大的人民群眾是公民道德建設的主體力量,他們不僅是受教育者,同時也是教育者和建設者。實踐表明,凡是群眾參與度高的地區,往往也是公民道德建設成效比較大的地區。特別是近年來,全國各地充分尊重群眾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政府從群眾的需求出發,大力實施公民文明素質提升行動,積極開展社會志愿服務等群眾性實踐活動,動員干部群眾共創美好生活、共建精神家園,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實踐告訴我們,公民道德建設必須依靠群眾,吸引群眾的廣泛參與,同時,將公民道德實踐活動與各項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讓群眾參與變得十分便利,讓群眾參與變為一種內在需求。(4)公民道德建設必須鼓勵支持創新創造。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轉型的深入,使我國公民道德建設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要求我們不斷探索公民道德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由此形成了很多創新創造。如志愿服務活動是創新,道德模范的評選是創新,中國好人的評選是創新,各個地區和單位的道德文化品牌的創立是創新。凡是善于創新的地區和單位,其公民道德建設的成效就顯著,因為創新舉措,能吸引群眾,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社會影響面大,十分有助于道德力量的彰顯,有助于促進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鼓勵支持創新創造,就要鼓勵公民道德建設的理論創新,著力提高公民道德建設的科學性;鼓勵公民道德建設形式的創新,著力提高群眾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公民道德建設機制的創新,著力提高公民道德建設的實效性。(5)公民道德建設必須著力優化社會環境。公民道德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與整個文化建設,甚至與“五位一體”建設都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從全國情況來看,經濟發展得好、文化建設得好、民生保障得好的地方,公民道德建設效果也很好。公民道德建設絕不能單打一,絕不能就道德抓道德,一定要注重系統推進,注重公民道德發展環境的營造。如,在經濟生活中,一定要努力做到公平正義,縮小兩極分化;在社會建設中,一定要堅持民生優先,財富共享,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政治生活中,一定要加大懲治腐敗的力度,營造民主、清正廉潔的政治環境;在文化生活中,一定要唱響主弦律,堅持先進文化的引導,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
二、當前我國公民道德建設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社會快速轉型,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日趨明顯。這些深刻變化為進一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創造了一些有利條件,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嚴峻挑戰。
1.公民道德建設面臨的新機遇
首先,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為公民道德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從精神文明的高度來抓思想道德建設,將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和核心內容。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先后作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決策。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黨的十八大,不僅將公民道德建設提到了新的戰略高度,而且將它進一步落到了實處,提出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要求,規劃了“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作出了“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化”等新的部署。這些重要論述和部署不僅為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而且為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具體路徑。其次,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為公民道德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大成就: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政治體制改革繼續推進,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生態文明建設開啟新征程。“五位一體”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公民道德建設起著一種引領作用;同時,“五位一體”建設又為公民道德建設創造了物質條件、提供了政治保障、營造了良好的文化和生態環境。再次,人民群眾需求層次的提升對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更高期待。國際經驗表明,當人均收入達到3000-5000美元時,社會發展將會進入一個物質生活需要與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并重,并且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品質的階段。改革開放30多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生存方式已經由生存滿足型向發展滿足型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隨之不斷增長。這種增長,既表現為文化消費的不斷增加,也表現為對道德的強烈吁求。近年來,全國各地涌現出來的一大批“最美人物”,如“最美媽媽”、“最美司機”、“最美教師”等,全社會都為之感動,深刻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向上向善、崇德尚義的強烈需求。人民是道德需要及道德財富的創造者,廣大人民群眾這種向上向善、崇德尚義的需求與期待,成為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強大動力。最后,“中國夢”的構筑對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政治宣言,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公民道德建設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精神動力,是社會和諧的道德保障,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與提升,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涵。因此,“中國夢”的構筑,客觀上要求進一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文明素質。
2.公民道德建設面臨的新挑戰
第一,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挑戰。隨著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和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和常態化,這既為我們學習借鑒世界有益道德文化,增添我國道德文化的世界性因素,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提供了極好機遇,同時,由于兩大社會制度在意識形態方面“西強東弱”的態勢總體上還沒有發生根本的改革,西方道德意識形態的強勢必然會對我國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產生強烈的沖擊。具體表現為:其一,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社會對中國的相對比較優勢制約了一些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動搖了一部分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有調查顯示,在面對重大事件時,有61%的公務員選擇“國外信息正確”,則是一種令人不安的信號。在回答哪種社會制度好時,有37%的人認為“只要過上好日子,哪種制度都可以”,居所有選項之首;有32.8%的人認為“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好”,也有19.7%則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比社會主義更優越”。[2](p11)其二,經濟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世界主導下的全球化,因而也是其價值觀對外輸出或所謂“普世化”的過程,它在客觀上會削弱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情感;同時,西方抽象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普世價值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成了強大的擠壓,特別是西方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等消極價值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成了嚴重的侵蝕,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難度。在全球化趨勢日益強勁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條件下,如何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在積極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同時抵御西方有害思想文化的滲透,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筑牢道德基礎,面臨著新的挑戰。第二,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挑戰。改革開放30多年來,最為深刻的變化莫過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在國家與市場的關系上,我們已將市場提升為配置資源的決定性力量。市場經濟不僅改變了我國經濟社會的面貌,也成為人們轉變思想觀念、形成新的道德價值取向的“孵化器”和“推進器”,推動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不斷向前發展。但是,市場經濟也對道德建設形成了強烈的沖擊。其一,市場經濟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是個人利益最大化,大大改變了甚至顛覆了傳統的義利觀,對為人民服務這一社會主義道德核心、對集體主義這一社會主義道德原則構成了較大的張力關系,市場原則與社會主義道德精神能否以及如何共生互促,這都是極大的倫理挑戰。其二,市場經濟的不完善性、負面的自發性以及市場的泛化現象帶來全新的道德問題。如市場的強大壓力,誘發了經濟領域大量的非法競爭,誠信缺失、商業欺詐、食品安全等問題;再如市場經濟侵入到政治領域,導致在一些時段、一些領域和一些人群中,權力尋租和權錢交易現象突出。其三,市場經濟的金錢目的性價值理念對道德的目的性地位構成挑戰。一些人不愿意下大力氣去抓短期內很難取得效果的道德建設,一些管理者沒有興趣去抓不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道德建設。對個體而言,金錢功能的無限放大容易帶來金錢異化,人的目的性存在和道德的目標性地位都會面臨挑戰。第三,社會轉型不斷深入的挑戰。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矛盾空前增加,社會矛盾關系呈現多樣化、復雜化和調節困難的趨勢。過去那種簡單的行政命令式的社會管理已經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的協調和諧更需要公民權利之間、公民權利與社會權利之間相互認同和彼此尊重,這就需要形成共治的價值理念和共有的精神紐帶。具體表現為:其一,社會組織結構多樣化、松散化、利益訴求多元化,道德觀念的差異、矛盾和沖突加劇,形成道德共識的難度空前增加。其二,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之間的原本天然純樸的道德聯系逐漸讓位于契約性與功利性關系,使無私奉獻等革命道德精神的傳承遭遇挑戰,一些道德冷漠現象甚至突破道德底線、喪失良知的現象時有發生。在社會結構深刻轉型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解決思想道德領域的突出問題,以進一步統一思想、增進共識,推動全社會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和文明和諧風尚,面臨著新的挑戰。第四,社會文化環境不斷變化的挑戰。其一,人們的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多樣、多變的復雜局面。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益深入人心,但非社會主義的價值觀也占據著一定的市場,影響著人們的道德選擇。其二,大眾文化迅猛發展,大有壓倒精英文化之勢。大眾文化的濫觴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產品,但大眾文化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特別是其中的“三俗”文化,對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提供的不是精神營養而是精神。其三,媒介環境日益呈現出“市場化”、網絡化、開放化的發展趨勢。媒介環境的這種變化,既為先進思想文化和道德觀念傳播提供了新陣地,但也為各種不良信息傳播蔓延提供了新渠道,放大道德問題的負面效應,同時還產生了媒體自身道德建設的新問題。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用先進思想文化引領社會文化,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面臨著新的挑戰。
三、公民道德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公民道德建設的認知存在誤區
首先,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不能看到公民消費需求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在加快,文化消費需求開始進入戰略性升級階段,道德狀況對幸福感的影響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公民道德建設常常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在工作業績評價中未能把公民道德建設作為硬性評價指標。一些人甚至以為只要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公民道德會自然隨之進步。其次,對公民道德建設的成效認識不足。一些人不能辯證把握道德狀況,看不到公民道德總體上取得了很大進步和發展這一主流,把道德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無限放大,將個別現象普遍化,現象問題本質化,對公民道德建設缺乏應有的信心,產生悲觀失望情緒。如從“小悅悅事件”中,一些人由此得出中國人良心泯滅、道德淪喪的結論。不僅“18位路人見死不救”的結論是不客觀的和放大了道德冷漠,同時,由少數人的道德冷漠推論出中國人出現了嚴重道德信仰危機,這顯然是將個別現象普遍化的片面論斷。再次,公民道德建設理論創新相對滯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發展,思想道德觀念因為利益關系和其它社會關系的變化而改變,傳統道德和革命道德的實際感召力在弱化,而新型公民道德理論及行為規范還沒有真正形成,遠遠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道德生活的需要,不能有效解決現實道德問題。
2.社會誠信缺失現象未能得到有效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生活中的誠信缺失現象、制假售假現象一度蔓延,成為全社會的公害,打擊假冒偽劣,倡導誠信經營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訴求。本世紀初我國大力開展了誠信教育和征信制度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以2008年毒奶粉事件為標志,我國社會又陷入嚴重的誠信危機,誠信危機呈現出主體多元化、原因復雜化、手段科技化等特點。誠信缺失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它使人與人之間缺乏基本的信任依賴;使經濟活動成本無限增大,效率降低;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損害人民健康,使中國的國際聲譽受到嚴重損害。十八大報告列舉道德領域中出現的問題時,特別強調了誠信缺失現象,提出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的任務。
3.精英人物道德自律薄弱
在我國的當代社會里,存在著三大主要社會精英階層,一是以官員為代表的權力精英,二是以知識分子為代表的知識精英,三是以企業家為代表的資本精英。社會精英由于他們掌握著較多的社會資源,處于社會舞臺的最前列,其言行具有遠超普通人的道德影響力,尤其是影視明星和各級領導干部,他們的道德表現對社會具有巨大的示范效應。社會精英中一些人道德引領乏力,甚至起負面作用,如一些官員言行不一,甚至雙重人格,腐敗腐化;少數知識分子不能為人師表、部分企業家不講誠信,一些演藝名人為所欲為。一項調查顯示,“你對哪類群體的倫理道德狀況最不滿意?”政府官員高居首位,達受調查者人數73.3%,演藝娛樂界緊隨其后,為52.6%。[2](p18)社會精英是社會高度關注和效仿的對象,如果他們不能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就會成為公民道德建設巨大的破壞力量。
4.社會環境的道德支撐乏力
第一,精神支撐缺失。從根本上說,道德的認同和踐行必須靠精神的支撐。目前一些社會成員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觀價值觀扭曲,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對社會健康的精神信仰形成很大沖擊。因此,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必須重塑中國人的信仰和精神。第二,經濟支撐乏力。主要表現在,一是收入分配嚴重不公,兩極分化嚴重,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優越性未能充分彰顯,這大大制約了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因此,其歷史地位堪與十一屆三中全會相比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未來近20年改革戰略的指導思想、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公民道德建設的物質投入不足,如,道德教育所必備的物質條件(包括硬件設施和物質獎勵等)有待改善;對生態環境的補償投入不力。第三,文化教育支撐軟弱。學校教育普遍存在著重智輕德現象,學習成績是硬指標,道德認知和道德品德是軟指標,忽視健康道德人格的培養。第四,法律支撐不夠。道德是一種軟約束。道德作用的發揮,除了精神的支撐外,還需要行政力量或法律手段的保障。改革開放前,我國采取的實際上是一種行政+道德+法律的治國模式。當時,法律的作用雖然十分有限,但由于有強大的行政保障,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一般都會受到行政的干預或制裁,因此道德的力量顯得十分強大。改革開放以后,國家、社會與個人的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由于道德的寬容和單位制的衰微,行政力量一般很少干預而且也無力干預很多道德問題,而法律調控又沒有及時跟上,甚至有些法律條文與道德精神相矛盾,不能與道德形成合力。
5.網絡道德問題凸現
在信息時代,網絡不僅成為獲得知識的重要工具,也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方式,網絡的迅速發展促進了虛擬世界的形成。由于網絡行為的隱蔽性使道德的外在約束弱化,由于網絡立法和監管缺位,不僅使現實世界的道德問題轉移到網絡世界中來,而且還產生了大量的網絡自身的道德問題。主要表現為:不良信息隨意傳播;網絡版權極易受到侵犯;網絡隱私受到挑戰;網絡道德暴力出現;網絡色情泛濫;網絡假冒偽劣商品和虛假廣告等,網絡世界成為道德的重災區。網絡失范已經對現實道德生活秩序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6.公民道德建設的領導體制和評價機制有待完善
(1)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需要進一步改進。一方面,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內容和方式不夠科學,如,教育序列不科學。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從小學到大學的道德教育呈現出“倒金字塔”的不合理結構,小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教育,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內容結構不科學,如,道德教育重視知識傳授,脫離學生的日常經驗,忽視實踐體驗;評價方式不科學,缺少可操作性的量化標準和道德賞罰的對應性,評價標準“高、大、空”,而且側重于考查道德知識,難以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起到指導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社會宣傳教育內容和方式不科學,主要是:宣傳方式因循守舊,一般采用開大會、發資料、張貼標語口號等方式傳遞信息。主流媒體宣傳也多是灌輸式,表達方式缺乏吸引力。一些地方和部門醉心于頻繁的活動創新或聲勢浩大的群眾活動,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是潛心于品牌的精心打造和文化的長期積淀,難以培養群眾良好的道德習慣。(2)以黨委和政府為主導、社會為主體的公民道德建設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具體表現在:公民道德建設工作部門的主導力、組織力不足,難以組織與協調公民道德建設這一社會系統工程;行業與單位道德建設責任缺位,行業內部職業道德要求缺乏剛性制度保障,公民道德建設宏觀規劃多,社會動員多,而具體落實少;社區、社會組織、志愿者在我國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他們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作用還十分有限,社區只能開展一些有限的文化活動,或者與少數社區居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專門或主要從事公民道德宣傳教育的社會組織或志愿者十分少見,有的社會組織自身的道德狀況也存在一定問題。(3)公民道德建設的評價機制有待完善。對一個地區或部門的公民道德建設成效的測評,往往變成了道德模范的人數、道德建設基礎設施是否齊全等一些量化指標。對評估考核結果的運用也十分有限,上級部門提拔領導干部時,考察的主要是經濟建設等方面的政績,一般不會考察公民道德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對策思考
(1)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思想政治保證。公民道德建設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它的成效最終取決于公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程度。因此,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活動,要通過理論與實踐多重維度,闡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和巨大優越性,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有力思想引導。有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有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便有了有效進行公民道德建設的政治思想基礎。目前,公民道德建設遇到的一個重要瓶頸是公民個人與政府之間關系緊張,進而制約了公民對我國政治制度的認同。政府的國家治理理念未能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時代精神,政府行為存在著嚴重的“管理”甚至是“統治”的傳統落后理念,政府與公民個人之間管理與被管理以及其背后的官貴民賤的不平等意識較強。似乎一個穩定的社會就應當是百姓聽命于政府管理的社會。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體現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之目標,就是要真正做到政府與公民和社會組織一律平等,在道德生活中都既是道德治理的主體,又都是道德治理的客體,以法制為手段和保障多主體協商化解矛盾,達到共治目標。(2)堅持把創造良好人際關系納入到社會建設中去,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人文環境。公民道德建設是系統工程,它是在社會環境中實現的,因此,必須把它與社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并納入到社會建設中去,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和目標。社會建設,不僅要注重醫療衛生勞保和公共服務設施等“硬件”建設,還要注重人際協調等“軟件”建設,創造理解與寬容的人際關系。這是促進公民自覺踐行道德的重要前提。當今社會上一些道德冷漠和道德沖突并非源于利益矛盾,而是因為缺乏溝通造成不理解,又因為彼此不理解而產生誤解,進而產生懷疑、不信任和矛盾沖突。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原有鄉村熟人社會的宗法性生活方式逐漸演變為陌生人聚居的社會性生活方式。在過去的熟人社會里,互助鏈條很清晰,彼此的道德感很強,而陌生人聚居的社會彼此互助鏈條模糊,人與人之間不同程度地出現因陌生而產生的道德冷漠現象。因此,應當開辟公共交往空間與場所,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交流,加強不同行業之間的對話、理解。每一個個體應當自覺地擴大交往,積極加入到自己身邊的各種社區自治組織,參與到志愿者服務的團隊中去,再造當代社會的熟人化環境,重建互助鏈條,形成親善和諧的人際網絡。(3)建立健全道德激勵和道德約束機制(即賞善罰惡機制),著力培養公民個人的道德回應習慣,形成“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的尚德社會風尚。如何激勵人們積極向善,過去我們主要是通過文明城市建設、文明單位評選和好人評選等活動形式進行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實踐證明,這遠遠不夠,同時還應當借助物質力量尤其是法制的力量來推動?,F在的問題是,公民道德建設未能很好地與法律部門實行聯動,借助法制力量推行道德建設。建立健全社會道德激勵與道德約束機制,鮮明地體現善惡報應是文明國家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經驗。道德激勵包括社會的物質獎勵、精神表彰和語言鼓勵,道德約束主要是對不道德現象的物質處罰或精神譴責,賞善罰惡價值理念需要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方方面面。就社會而言,要有完善的道德回報機制,首先,要將底線道德賦予法律的強制力量,如,加快公務員道德法制化進程,加速誠信立法(應當加快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的步伐,加強誠信信息征集和披露、誠信評價、誠信自律、誠信獎懲等機制建設)和公德立法;其次,要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來實施,如,借鑒西方國家道德委員會和道德法庭等成功經驗。對于個體而言,應自覺地養成敏感的道德回應習慣,即對善良言行積極的道德信息回饋,對不道德現象勇于自覺制止。個體的道德回應給善行以動力支持,給惡行以強大壓力,它是營造良好的微觀道德環境的主要力量。因為,心理研究表明,人最愿意也最容易重復那些立即能夠帶來愉快體驗的行為。近幾年來,一些城市成功地探索了以建設城市道德榮譽體系或單位道德榮譽體系來推動公民向善的做法,在實踐中探索出了榮譽制度體系,包括制定好人的標準、評選好人的辦法,確立評選時間等,使人們有機會做好人,對照標準努力后一定能夠做成好人。這些成功做法在公民道德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4)大力推廣志愿者活動,實現志愿服務制度化和常態化。公民道德是大眾之道德,公民道德建設是大眾之事,在全國廣泛開展起來的志愿者活動是最具有廣泛號召力和影響力的群眾性的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志愿者活動充分彰顯了人性美的光輝,升華了人的道德境界。我國已經在全國各地廣泛建立起志愿者組織,志愿者活動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社會影響,得到了社會的認同與好評,公民道德建設應把社會志愿活動作為抓手。然而,志愿者活動需要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這項活動,才能更好地發揮其道德示范功能,一些地方的志愿活動存在著行政化和形式化的傾向,特別是缺乏有效的獎勵制度,過多地強調志愿活動的無償性,使志愿活動難以持續下去。為此,首先,應當完善志愿者活動的理念,將功利與超功利、利他與利己有機結合,使二者相輔相成,既要強調無私奉獻精神,更要引入道德回報機制。其次,在志愿服務的制度設計上,要努力做到道德互助,即今天的我對別人的志愿服務就是明天別人對我的服務回報,把志愿服務辦成道德自助銀行。再次,推動志愿者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和普遍化。在所有地區、所有單位都應當逐漸推廣,特別是在教育領域,要把志愿服務作為國民教育的基本內容納入教育培養目標之中。通過志愿服務的制度、常態化建設,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德理念升華為每一個人的內心信仰。(5)切實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掃除網絡道德盲區,凈化網絡道德環境。網絡是新生的生活領域,發展迅速,我們對它的研究還不夠,不僅存在著技術本領恐慌,也存在著道德恐慌。要改變目前簡單而被動的消極防堵的做法,深入分析網絡道德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通過網絡立法以強化網絡治理與管理能力。借鑒西方國家網絡建設經驗,堅持疏堵結合原則,加強網絡立法的法理研究和網絡法律規范的制定與完善,加強對網絡版權、隱私權的保護,加強網絡協會、聯盟等組織建設,加強網絡工程建設(如網絡示范評價工程、網絡志愿者服務工程等),積極開展清理政治類有害信息、網絡謠言、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和淫穢色情信息等專項整治行動。同時,切實增強網絡個體道德自律意識,網民應當樹立對信息真實性的責任意識、對他人隱私權的保護意識、對他人文化權益的尊重意識。(6)加強公民生態文明修養,以制度推動對自然生態自覺保護理念的養成。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高度。生態環境道德信仰的確立,一方面需要用剛性制度強力推進,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堅持使用資源付費和誰污染環境、誰破壞生態誰付費原則。另一方面,要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活動,突出生態文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對公民個人生活的重要意義的宣傳教育,推動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等新理念、新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作者:黃明理姜迎春郭榛樹單位:河海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市行政學院
- 上一篇:新中國公民道德建設論文
- 下一篇:氣象應急管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