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社會主義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03:31: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東方社會主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東方社會主義

東方社會主義實踐問題研究

大約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以前,我還是信仰著“一國勝利論”的,但是,現在我離開了這個理論。放棄了自己堅信了十幾年的理論,對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其間并不象彈煙灰那么容易。現在看來,即使在我堅信“一國勝利論”的那段時間,也并不是沒有絲毫保留的。這個保留點就是有關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方面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深入考察,后來成為我離開“一國勝利論”的起點。

分工是產生商品經濟的最根本的原因,用黑格爾的語詞來說,分工的存在是商品經濟存在的內在的“根據”。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就是:

“其實,分工和私有制是兩個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37頁}。

“分工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同時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6頁}。

“分工從最初起就包含著勞動條件、勞動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著積累起來的資本在各個私有者之間的劈分,從而也包含著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分裂以及私有制本身的各種不同形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73頁}。

東方的社會主義者們,在自己的實踐中最后也不得不承認商品經濟存在的必要性。雖然我們把他冠名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但是,名稱可以隨便取,產生商品經濟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由這種結構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是改變不了的。社會的經濟結構決定了社會的本性,因此,我們首先要做就是暫時拋開其他的外在的作用于社會本性的因素,直接去考察這種社會的本性即經濟結構本身。這個正如馬克思所說的:

查看全文

東方社會主義實踐問題研究

大約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以前,我還是信仰著“一國勝利論”的,但是,現在我離開了這個理論。放棄了自己堅信了十幾年的理論,對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其間并不象彈煙灰那么容易。現在看來,即使在我堅信“一國勝利論”的那段時間,也并不是沒有絲毫保留的。這個保留點就是有關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方面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深入考察,后來成為我離開“一國勝利論”的起點。

分工是產生商品經濟的最根本的原因,用黑格爾的語詞來說,分工的存在是商品經濟存在的內在的“根據”。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就是:

“其實,分工和私有制是兩個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37頁}。

“分工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同時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6頁}。

“分工從最初起就包含著勞動條件、勞動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著積累起來的資本在各個私有者之間的劈分,從而也包含著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分裂以及私有制本身的各種不同形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73頁}。

東方的社會主義者們,在自己的實踐中最后也不得不承認商品經濟存在的必要性。雖然我們把他冠名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但是,名稱可以隨便取,產生商品經濟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由這種結構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是改變不了的。社會的經濟結構決定了社會的本性,因此,我們首先要做就是暫時拋開其他的外在的作用于社會本性的因素,直接去考察這種社會的本性即經濟結構本身。這個正如馬克思所說的:

查看全文

東方社會主義實踐研究論文

大約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以前,我還是信仰著“一國勝利論”的,但是,現在我離開了這個理論。放棄了自己堅信了十幾年的理論,對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其間并不象彈煙灰那么容易。現在看來,即使在我堅信“一國勝利論”的那段時間,也并不是沒有絲毫保留的。這個保留點就是有關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方面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深入考察,后來成為我離開“一國勝利論”的起點。

分工是產生商品經濟的最根本的原因,用黑格爾的語詞來說,分工的存在是商品經濟存在的內在的“根據”。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就是:

“其實,分工和私有制是兩個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37頁}。

“分工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同時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6頁}。

“分工從最初起就包含著勞動條件、勞動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著積累起來的資本在各個私有者之間的劈分,從而也包含著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分裂以及私有制本身的各種不同形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73頁}。

東方的社會主義者們,在自己的實踐中最后也不得不承認商品經濟存在的必要性。雖然我們把他冠名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但是,名稱可以隨便取,產生商品經濟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由這種結構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是改變不了的。社會的經濟結構決定了社會的本性,因此,我們首先要做就是暫時拋開其他的外在的作用于社會本性的因素,直接去考察這種社會的本性即經濟結構本身。這個正如馬克思所說的:

查看全文

東方社會主義實踐研究論文

大約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以前,我還是信仰著“一國勝利論”的,但是,現在我離開了這個理論。放棄了自己堅信了十幾年的理論,對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其間并不象彈煙灰那么容易。現在看來,即使在我堅信“一國勝利論”的那段時間,也并不是沒有絲毫保留的。這個保留點就是有關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方面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深入考察,后來成為我離開“一國勝利論”的起點。

分工是產生商品經濟的最根本的原因,用黑格爾的語詞來說,分工的存在是商品經濟存在的內在的“根據”。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就是:

“其實,分工和私有制是兩個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37頁}。

“分工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同時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6頁}。

“分工從最初起就包含著勞動條件、勞動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著積累起來的資本在各個私有者之間的劈分,從而也包含著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分裂以及私有制本身的各種不同形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73頁}。

東方的社會主義者們,在自己的實踐中最后也不得不承認商品經濟存在的必要性。雖然我們把他冠名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但是,名稱可以隨便取,產生商品經濟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由這種結構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是改變不了的。社會的經濟結構決定了社會的本性,因此,我們首先要做就是暫時拋開其他的外在的作用于社會本性的因素,直接去考察這種社會的本性即經濟結構本身。這個正如馬克思所說的:

查看全文

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的若干問題探討

【正文】

近年來,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已越來越成為學術界關注和討論的熱點問題。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認識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更加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不斷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道路。為此,本文擬就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提出的歷史背景、核心思想及其歷史地位和命運等問題,作一初步探討。

一、馬克思晚年致力于東方社會研究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

馬克思、恩格斯傾其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揭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并試圖探索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途徑、方式和方法。具體來說,馬克思關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偉大構想包括兩個部分,作為主體思想的西方社會理論和作為補充思想的東方社會理論。所謂西方社會理論,主要以英、法、德三國為背景,是馬克思早、中期關于歐洲,特別是關于西歐的歷史發展與現實資本主義狀況以及未來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全面系統的理論。其主要代表作是《共產黨宣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資本論》和《歌達綱領批判》等。所謂東方社會理論,它是相對于西方社會理論而言的,主要以占全世界人口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東方世界為背景,特別是以印度、俄國、中國三國為典型,是馬克思晚年關于東方社會的歷史發展、現實社會狀況以及未來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理論。與邏輯嚴密、論證充分的西方社會理論不同,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沒有大部頭著作,其主要思想散見于馬克思研究印度、俄國和中國的文章、通信以及《資本論》和晚期的《人類學筆記》中。然而,后來的歷史發展證明,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成為馬克思主義人類社會發展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現實社會主義社會合理存在和發展的理論淵源。那么,馬克思晚年為什么要改變經典的西方社會理論構想而轉向研究東方社會理論呢?這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的。

(一)為了批駁資產階級歷史學家和思想家關于私有制自古有之并將長期存在的唯心史觀,馬克思將視線和研究重點逐漸轉向東方社會,通過對東方社會和人類社會原生形態的研究,試圖解決社會形態更迭過程中私有制的歷史地位,即私有制在歷史上是如何從公有制演化而來的問題,從而證明和捍衛其恪守的私有制的暫時性和最終必然重新被公有制所取代的唯物史觀。在馬克思看來,人類社會最先不是從私有制而是從古老的公有制發展而來的,雖然中間經歷了以私有制為主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但最終還是要回復到公有制,即進入高級形態的公有制。但問題是,原始的公有制在哪里?它又有哪些特征?很顯然,答案不能從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的英國、法國和德國去尋找。為此,一方面,馬克思早在1846年《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根據生產和分工的不同發展階段,指出人類社會的“第一種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8頁),從而確認了部落所有制的初級地位。但由于當時的材料有限,對這種部落所有制的特點難以作出準確的回答。另一方面,到了晚年,馬克思逐漸把研究目光轉向東方社會,并且成功地從東方社會普遍存在的亞細亞生產方式中,即從東方國家普遍存在的以農村公社為基礎的土地公有制中找到了人類社會原生形態的基本特點。馬克思認為,東方社會的這種亞細亞生產方式不僅存在于資本主義之前,而且由于它的公有性質,還可以設想它存在于整個私有制之前。因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在《資本論》手稿中把亞細亞生產方式當作前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形式;并認為,在其原始形式上,它必然充當從史前土地公有制向土地私有制過渡的原初形式或中介。可以說,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發現,正是馬克思研究東方社會的一大成果。

(二)為了批判資產階級學者所鼓吹的“歐洲中心主義”,破除“歐洲中心主義”的影響,跳出“歐洲中心主義”的圈子,馬克思將視線和研究重點逐漸轉向東方社會,通過把英、法、德等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和不發達的東方國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研究,試圖揭示東方國家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從歷史發展的多樣性中總結出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統一性。長期以來,資產階級學者在論述歐洲以外的社會歷史發展狀況時,總是有意無意地從歐洲中心主義出發,立足于西歐的歷史,去證明和理解整個世界,去創造無所不包的歷史哲學體系,認為西方的文明是舉世無雙的,可以不受興衰盛亡規律的支配。在這種充滿民族偏見的唯心主義歷史哲學指導下,資產階級學者在看待包括東方在內的前資本主義形態的國家歷史時,充滿著歪曲、誤解甚至偽造。對此,馬克思勇敢地站出來予以嚴辭批駁,并通過對東西方社會深入的比較研究,得出了人類社會發展是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結論。

查看全文

20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演變及其21世紀的前景

馬克思主義是19世紀西方文明的產物。然而,它卻在20世紀的東方引發了一場偉大的變革。隨著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1949年中國革命的成功,馬克思主義率先在東方取得了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一種制度和世界體系的東方社會主義,引領了整個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潮流。

然而,對于20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百年來東西方的馬克思主義之間存在巨大的爭論和分歧,缺乏相互的溝通和理解。本文試圖通過梳理它們之間分歧的線索,分析它們爭論的理論焦點和主要根源,并基于此探討21世紀東西方馬克思主義在反對全球資本主義的斗爭中對話與互動的可能性,以尋求世界社會主義在新世紀走出低谷、蓬勃發展的前景。

一、20世紀東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分歧和發展格局

自20世紀始,馬克思主義在東西方沿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在西方,由于伯恩施坦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社會民主主義在世紀初開始脫離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革命軌道,通過改良主義制度化于資本主義。而西方國家的共產黨除了兩次大戰時期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有較為廣泛的影響之外,在戰后資本主義和平發展時期其影響已日漸式微。尤其是90年代以后,共產黨在西方主要大國已成為非主流政黨。但是,191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盧卡奇、葛蘭西等人對西方革命道路的思考,導致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本文中加引號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是指一個狹義的學派,而不是指西方經典的馬克思主義,下文同。--作者注。)的崛起。作為一種文化思潮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在二戰后盛行一時、并在1968年“五月風暴”中達到巔峰之后,現已風光不再。20世紀70年代以后,與“新社會運動”相關的、在“后現代主義”旗下的各種“新馬克思主義”,目前在西方思想界有一席之地。但是,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西方的這些變種與經典馬克思主義相去甚遠。概言之,在20世紀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沒有在任何一個國家中取得過社會主義制度的勝利,也基本沒有出現導致根本動搖資本主義制度的大規模群眾性階級斗爭。誕生于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傳統在20世紀已不再具有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主流和中心的地位。

在東方,列寧獨樹一幟的馬克思主義在世紀初的俄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二戰后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出現和中國革命的勝利,曾使50年代以后的世界“東風壓倒西風”。五六十年代古巴革命的勝利和越戰中社會主義越南的勝利挾民族解放運動的雄威,使馬克思主義風行天下。盡管80年代末蘇東陣營的崩潰使東方馬克思主義遭受重創,但是經歷20年改革的中國重現活力與生機。20世紀馬克思主義在東方的主流發展已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查看全文

鄧小平理論思想來源思考

【摘要題】理論探討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列寧的新思路/思想/鄧小平理論

【正文】

鄧小平理論雖然是以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特征為客觀依據的,但是,它作為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充分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材料。這種思想材料,既包括馬列主義,又包括思想。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P369)本文試圖沿著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長河、循著鄧小平的這一思路探索鄧小平理論的思想來源。

一、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

首先,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來源。這一設想的主要內容如下:(1)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是社會化大生產。恩格斯指出:“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本身的最后產物”,[21](P502)離開了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社會化大生產,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2)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切生產資料歸全體社會成員直接占有的社會。(3)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生產將有計劃地進行。(4)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原則。(5)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商品和貨幣已退出歷史舞臺,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6)在社會主義社會,沒有階級對立和階級差別,國家也隨之消亡。(7)社會主義社會將使人們獲得自由、全面的發展,“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P256)這些設想雖然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前提條件的,反映了較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但是它們對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國家建設社會主義仍有指導意義,特別是對我們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有著重要意義。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P373)這一理論概括,不僅是鄧小平從中國國情出發,對中國社會主義進行認識和考察的成果,也是他對馬克思上述設想從本質上進行抽象的理論結晶。

查看全文

試論鄧小平理論的思想來源

【摘要題】理論探討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列寧的新思路/思想/鄧小平理論

【正文】

鄧小平理論雖然是以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特征為客觀依據的,但是,它作為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充分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材料。這種思想材料,既包括馬列主義,又包括思想。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P369)本文試圖沿著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長河、循著鄧小平的這一思路探索鄧小平理論的思想來源。

一、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

首先,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來源。這一設想的主要內容如下:(1)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是社會化大生產。恩格斯指出:“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本身的最后產物”,[21](P502)離開了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社會化大生產,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2)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切生產資料歸全體社會成員直接占有的社會。(3)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生產將有計劃地進行。(4)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原則。(5)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商品和貨幣已退出歷史舞臺,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6)在社會主義社會,沒有階級對立和階級差別,國家也隨之消亡。(7)社會主義社會將使人們獲得自由、全面的發展,“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P256)這些設想雖然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前提條件的,反映了較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但是它們對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國家建設社會主義仍有指導意義,特別是對我們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有著重要意義。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P373)這一理論概括,不僅是鄧小平從中國國情出發,對中國社會主義進行認識和考察的成果,也是他對馬克思上述設想從本質上進行抽象的理論結晶。

查看全文

鄧小平理論的思想來源分析論文

【摘要題】理論探討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列寧的新思路/思想/鄧小平理論

【正文】

鄧小平理論雖然是以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特征為客觀依據的,但是,它作為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充分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材料。這種思想材料,既包括馬列主義,又包括思想。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P369)本文試圖沿著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長河、循著鄧小平的這一思路探索鄧小平理論的思想來源。

一、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

首先,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來源。這一設想的主要內容如下:(1)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是社會化大生產。恩格斯指出:“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本身的最后產物”,[21](P502)離開了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社會化大生產,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2)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切生產資料歸全體社會成員直接占有的社會。(3)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生產將有計劃地進行。(4)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原則。(5)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商品和貨幣已退出歷史舞臺,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6)在社會主義社會,沒有階級對立和階級差別,國家也隨之消亡。(7)社會主義社會將使人們獲得自由、全面的發展,“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P256)這些設想雖然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前提條件的,反映了較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但是它們對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國家建設社會主義仍有指導意義,特別是對我們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有著重要意義。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P373)這一理論概括,不僅是鄧小平從中國國情出發,對中國社會主義進行認識和考察的成果,也是他對馬克思上述設想從本質上進行抽象的理論結晶。

查看全文

鄧小平理論的思想來源研究論文

【摘要題】理論探討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列寧的新思路/思想/鄧小平理論

【正文】

鄧小平理論雖然是以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特征為客觀依據的,但是,它作為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充分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材料。這種思想材料,既包括馬列主義,又包括思想。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P369)本文試圖沿著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長河、循著鄧小平的這一思路探索鄧小平理論的思想來源。

一、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

首先,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來源。這一設想的主要內容如下:(1)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是社會化大生產。恩格斯指出:“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本身的最后產物”,[21](P502)離開了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社會化大生產,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2)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切生產資料歸全體社會成員直接占有的社會。(3)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生產將有計劃地進行。(4)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原則。(5)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商品和貨幣已退出歷史舞臺,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6)在社會主義社會,沒有階級對立和階級差別,國家也隨之消亡。(7)社會主義社會將使人們獲得自由、全面的發展,“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P256)這些設想雖然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前提條件的,反映了較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但是它們對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國家建設社會主義仍有指導意義,特別是對我們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有著重要意義。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P373)這一理論概括,不僅是鄧小平從中國國情出發,對中國社會主義進行認識和考察的成果,也是他對馬克思上述設想從本質上進行抽象的理論結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