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美術館看東方建筑中建筑文化

時間:2022-11-27 10:05:03

導語:從中國美術館看東方建筑中建筑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中國美術館看東方建筑中建筑文化

引言

建筑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歷史發展的象征和社會環境的縮影,蘊含著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國建筑文化作為東方建筑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值得我們探究。尤其是在今天這個全球文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時代,各個民族、地區的文化交織碰撞,一些建筑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同化,失去了自己原本的特質。這種變化的傾向并不是現象性的,而是一種文化的游離,是一個國家、地區文化歷史特色的流失,因此我們對中國建筑文化內涵的把握顯得更為重要。中國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積淀著豐富建筑理念的世界文明古國,建筑文化底蘊深厚,繼承并汲取民族傳統建筑文化的精華,同時充分體現時代的精神,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應是我國建筑發展努力前進的方向。當我們在感嘆現代建筑的創意、革新時,也應適時回頭審視早期的一些建筑作品,其中不乏將中國民族特色元素成功融入建筑設計蘊含著東方文化精神的建筑典范,許多建筑大師曾經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探尋值得我們深思。中國著名建筑大師戴念慈先生就十分注重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精華的挖掘,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從早期的模仿西方現代主義、新古典主義建筑大師作品的手法,逐漸轉到了努力探索中國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筑創作中,并形成了作品細膩、儒雅、富于古典意韻的個人風格,北京的中國美術館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建筑的設計背景與風格

1.1建筑設計背景

中國美術館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建筑作品,被公認為五六十年代中國古典主義建筑的代表作,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傳統。這座建筑交織著古典與現代、民族傳統與創新的矛盾、斗爭和解決突破,體現了戴念慈先生建筑設計的一貫特色,是現代化建筑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成功例子,通過對美術館建筑外觀設計的分析,我們可以體會出其中蘊含的東方特色,特別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精神。中國美術館坐落于北京市中心地帶,東城區五四大街上,與“五四”運動策源地“紅樓”相鄰,因為毗鄰故宮博物院、景山公園等古典建筑而擁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對美術館的建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這里的美術館應該既是擁有民族風格,與周邊建筑遙相呼應的藝術品,又是具有實用價值,面向未來的嶄新現代建筑。

1.2建筑風格

眾所周知,建筑風格是建筑藝術最直接的外在體現,既包含著物質和精神的功能要素,又包含著時代和民族的審美要素,決定著建筑的整體風貌。為了能設計出既體現新中國美術館豐富多彩的內涵,又不使人產生豪華浮夸之感的建筑,戴念慈先生多次到景山進行實地考察,反復推敲,精雕細琢。他非常贊同建筑應具有永久感,認為“建筑必須具有性格上的永久性……而我們的很多現代建筑則缺乏這種難以體會的永久感、端正感和莊嚴性”。除了在設計上力圖使建筑達到穩重、堅實、端莊的永恒感外,戴念慈先生也嚴格按照中國美術館“要鮮明地表現中國的民族風格”的風格定位,忠實地吸收傳統民族形式,努力創造民族形式與現代建筑的功能和技術結合,使美術館顯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傳統建筑文化風采。

2建筑的整體設計建造與文化內涵

2.1整體設計建造

建筑整體風格的設計和蘊含的文化精神在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美術館的設計始終把握“具有民族風格”的宗旨,體現中國東方傳統的文化精神,并滿足了當時的展覽需求(圖1)。在建筑面積18000多平方米的主樓建了17個展覽廳,共五層,展覽總面積8300平方米,其中一層9個展廳,展覽面積總和達5100平方米;三層5個展廳,展覽面積總和2000平方米;五層3個展廳,展覽面積總和1200平方米。在平面設計上,美術館的軸線方向性很強,使中央立面顯現出宏偉的氣魄。外觀主體采用了古典三段式的構圖,正立面共分為三層,一層為高大寬敞的休息環廊,二層為辦公室整齊規則的大窗,頂層為一列空柱廊,整體布局劃分富有節奏感,虛實交替,相生相映。立面縱向為五段,中央高起體量集中,兩翼展開,端部收起,起訖得宜,舒展而不松散,富有秩序。由于美術館中央高兩邊低的集中式傳統構圖,增強了中央樓閣的形象,展現出較為明顯的民族風格。

2.2文化內涵

建筑整體最具特色的就是汲取了莫高窟九層飛檐的傳統造型語言,巧妙地吸收了敦煌莫高窟飛檐的建筑精神。所謂九層樓是莫高窟的第96窟,是這個洞窟里的最高建筑。作為莫高窟標志性建筑的九層樓原型高約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邊供奉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盤腿而坐的泥胎彌勒菩薩的造像,因而莫高窟作為世界的藝術寶庫在國內國外都享有盛譽。戴念慈先生正是對莫高窟飛檐的建筑意蘊加以理解,充分利用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元素,與當時的建筑文化理念相融合,將九層飛檐作為中國美術館標志性的建筑特色。飛檐在近乎豎直的立面上層層跌落,宛如一串音符,漸漸奏響,帶來強而有力的韻律感,在凸顯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又給來訪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這兩者具有共性,無論是中國美術館還是敦煌莫高窟都是珍貴藝術文化的載體,具有鮮明的東方色彩,意義深遠。在表面的處理上,美術館早期采用的貼面材料是淺米色的陶制面磚,裝飾部分也都是陶制花飾,其中有的采用琉璃面,有的則是素陶面,兩者間雜使用,沒有采用大點金彩畫或過于鮮艷的色彩。立面整體設計元素較為豐富,樸實無華,具有文化氣息,象征美術創作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3建筑的細部雕琢

美術館的細部設計豐富而精致耐看,中間突出的四層部分采用了中國古典樓閣式的屋頂,與正門廊和側面門廊上采用的幾個中國式卷棚屋頂相呼應,增強了民族風格,剩余其他部分和回廊則做成平頂,解決了展廳的頂部采光問題。金色琉璃瓦屋頂色彩鮮艷,既給人以高貴華麗的感覺,又具有經久耐用的實用價值。加之屋頂下墻面配以琉璃花飾,梁柱上綠色陶飾的間隔出現,使各種建筑元素與周圍景觀構成相輔相成的格局,極具傳統特色又富有新意。主樓東、西、南三邊的長廊點綴著翠竹,使建筑造型的裝飾莊重、大方,具有鮮明的民族氣派。另外,在檐口的處理上,一圈一圈預制混凝土的塊兒放在檐口里,在光線的照射下,產生美妙的光暈,那種隨光影變化而形成的美妙景致讓來訪者感嘆。這些細節的處理有的典雅高貴,有的純樸坦蕩,有的含蓄奇妙,都共同傳達著傳統建筑的文化內涵。這種將文化、繪畫、歷史、光影相結合的建筑作品已經不僅是具有實用價值的文化場所,更是一件藝術品。通過美術館我們能夠體會到建筑師對建筑藝術、建筑文化的繼承和總體藝術感、總體平面性的把握,尤其是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堅持與追求,將一座藝術的宮殿處理得得體而融合,筆到意到,兼顧現代的、東方的、傳統的特色,這正是我們所應努力傳承、發揚的。

結語

隨著時代的前進,原建的中國美術館由于受建館時期的建筑理念和經濟條件所限,建設標準不高,展示環境較差,主體結構也陸續暴露出一些問題,無論是使用面積還是功能上已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許多藝術精品不能在此展出。因此,分別在1995年和2002年對其加建了4143.5平方米的畫庫和實施了改造裝修工程。但是這一切改進都是在保持美術館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完善其各種功能的。可見,中國美術館的建筑風格設計是被大眾認可的,經得起時間歷練,具有永久性的。而這正是因為它是富有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特色和現代感的藝術作品,是注重深層的文化內涵、追求具有民族特色和創新的建筑,它將傳統建筑形式與新結構大膽結合,既保留了傳統建筑優美的外形輪廓,又賦予其新鮮的活力。今天,建筑文化正向著全球化、跨文化的方向發展,新時代的建筑固然要求創新、要求突破,但一切都是建立在永續的傳統文化基礎之上。我國的傳統建筑文化無論是在東方還是世界都處于領先地位,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也十分明顯,是東方建筑文化精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國的傳統建筑文化以天人同構的宇宙觀為骨架,以情理相依的倫理觀為內容,以剛柔互濟的審美為形式,以工藝合一的創作觀為方法,追求大氣、生氣、富麗與自然的山林風水,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從立意構思到平面規劃、建筑造型、裝飾裝修,無一不閃耀著象征主義色彩,既有非常強固的承續力量,又有相當寬容的彈性幅度。設計具有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精神的作品,除了注重外在建筑風格、形式,更應把握建筑的文脈和內在精神,通過不同層次的表層符號和深層文脈的融合,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體現獨有的傳統神韻。深層認識、探求我們中國文化的精髓,無論是為了順應文化全球化,還是為了能設計出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建筑,都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時間洗禮和歷史沉淀的中國美術館所呈現的傳統文化特質和東方文化氣息深深吸引著來訪者,告訴我們傳統的東方建筑中有著寶貴的建筑風格與技藝,提醒我們堅持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傳承中國東方建筑文化精髓意義深遠,它是傳統文化的延伸,是民族建筑文脈的傳承。我國的建筑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東方文化精髓,它是歷經時代積累、具有頑強生命力、被世界認可的優秀文化,是新文化、新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族文化的建筑文化離不開產生它的民族土壤,離不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延續,它是文明的文化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西方建筑著眼于實體相比,東方的建筑有著其自身鮮明的特點和語言,在我們的設計當中應充分運用這些東方元素,表現出現代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與發展,透過文化歷史的符號來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傳達東方建筑文化的情感。我們應堅持設計建造具有傳統文化內涵的現代化建筑的追求,挖掘、繼承東方的文化內涵,掌握中國建筑文化的“根”,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匯至建筑設計當中,同時結合時代的精神,在繼承傳統,把握東方、中國建筑文化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創造出經得起時代考驗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1]萬千.建筑師戴念慈[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陳欣.東方建筑藝術的象征性研究[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2):47-52.

[3]岳延峰.談東方建筑文化[J].甘肅科技,2008,24(17):197-198.

[4]羅璇.再看東方建筑形式中精神內涵的變化[J].現代裝飾(理論),2012(9):207-207.

作者:趙晶 單位: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