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對策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0 13:35: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財政對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財政對策

論財政穩健對策

摘要:穩健財政政策實際是一種中性財政政策。目前,我國財政政策由積極向穩健轉變,無論是從宏觀經濟形勢發展,還是從財政政策短期效應來看,都是適時的。在穩健財政政策實施中,要注意轉變政府職能,規范政策主體行為;注意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注意推動財政向公共財政轉變。關鍵詞:穩健財政政策,中性財政政策,短期效應,政策調整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我國于2005年開始施行穩健的財政政策。這一政策的提出,一時間引起了國內各界的廣泛關注。自1998年以來,我國實行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現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將被穩健的財政政策所取代,與穩健的貨幣政策一道向中性轉變。本文通過闡釋穩健財政政策的含義,分析目前我國調整財政政策的必要性,進而提出實施穩健財政政策的若干對策。一、穩健財政政策的含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里包含兩方面基點:一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另一個是國家必須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眹液暧^調控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包括國家計劃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構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觀調控體系。財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調節稅收或增減政府支出的方法以達到特定經濟目標的政策及措施。在現實的宏觀調控過程中,政府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按照“相機抉擇”的原理,要適時對宏觀經濟政策做出相應的調整。我國政府此次提出用穩健財政政策取代實施多年的積極財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審時度勢,對宏觀經濟政策做出的重大調整。1.財政政策類型和穩健財政政策的含義。財政學理論根據財政政策在調節國民經濟總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將其分為擴張性、緊縮性和中性三類。其中,擴張性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以拉動經濟增長。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功能則與其正相反。所謂的中性財政政策是指財政的分配活動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保持中性,對經濟既不產生擴張效應也不產生緊縮效應。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兩大主流學派,在宏觀經濟政策上有不同的主張,凱恩斯主義秉承需求管理思想,主張政府應對經濟進行積極干預,而相對來說小有作為的中性政策則不受欣賞。而貨幣主義認為,對于穩定總需求來說,貨幣政策方法優于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方法,主張實行非干預性的控制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的簡單規則,以便讓市場機制自由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這樣兩種政策傾向使得中性財政政策很難納入西方經濟學家的視野。而中性財政政策的說法,實際上是我國學者首先提出來的。他們一方面認為現實條件要求前期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相對淡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政策調整過猛造成經濟起伏,他們所說的“中性”是在政策轉型的操作上保持一種“中性”的姿態。因此,對于當前討論的穩健財政政策即中性財政政策的含義,我們可以作雙重理解:一層意思是以財政理論中的中性財政政策作為政策調整目標,另一層意思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政策調整應該堅持中性的操作方式。2.穩健財政政策的主要內容?,F階段穩健財政政策的實施可以概括為“控制赤字、調整結構、推進改革、增收節支”。隨著財政政策由“積極”向“穩健”的轉變,財政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將發揮重要的職能作用。主要表現在: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宏觀調控的客觀需要,及時主動調整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由總量調控為主轉向結構調控為主,注重解決經濟社會不協調、城鄉不協調、區域不協調等深層次結構問題,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財政政策由主要拉動經濟增長轉向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財政政策通過大力支持體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場機制,減少體制復歸傾向,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財政政策堅持增量平衡,控制赤字規模,注重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主動防范公共風險。這表明,“穩健”絕非無所作為,而是將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重要調節作用。二、中國向穩健財政政策調整的必要性中國政府提出財政政策由“積極”向“穩健”調整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實行多年的積極財政政策的積極效應日趨減弱,另一方面新的經濟增長周期、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又要求政府對宏觀經濟進行有力調控。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對財政政策做出必要調整乃是順時應勢之舉。1.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要求財政政策進行調整。2003與2004連續兩年,我國經濟增長率分別為9.1%和9.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同比上漲1.2%和3.9%,工業晶出廠價格指數分別同比上漲2.3%和6.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分別上漲4.8%和11.4%,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經濟已經擺脫了通貨緊縮的陰影,結束了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至2002年間,經濟增長率連續保持在“七上八下”的高位低谷的局面,我國經濟進入了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但是伴隨而來出現了部分行業和地區投資增長過快等問題,國民經濟出現局部過熱,煤電油運供求緊張的矛盾凸現。2004年上半年,全國有24個省級電網先后出現不同程度的拉閘限電,夏季全國電力供需缺口在3000萬千瓦以上;煤礦已基本開足馬力生產,但仍供不應求;石油、石化兩大集團煉油裝置接近滿負荷運轉;鐵路日均裝車突破10萬車,但請車滿足率仍不足35%,煤電油運都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同時,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連續多年減產,糧食供應靠挖庫存維持平衡,盡管2004年糧食豐收,但糧價仍然上漲了26.4%,糧價上揚帶動了居民消費品價格的明顯上升,通貨膨脹壓力逐漸加重。根據經驗數據,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約為9%左右,適度經濟增長率區間為8%-10%。當經濟增長達到潛在經濟增長率時,就會出現局部過熱;當經濟增長率超過10%時,就會出現總體過熱。我國經濟增長率在2003和2004連續兩年超過9%,這表明我國經濟正處在上升周期的關鍵階段,如果政府的宏觀調控得當、適時適度,就可以延長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使經濟增長的良好態勢保持下去。如果處置不當,調控遲緩或力度不夠,就可能使經濟增長率過快沖過10%而達到全面過熱;或者調控過早、力度過大,也可能過早扼殺寶貴的增長良機。因此,中央在此時提出穩健的財政政策是適宜的。2.積極財政政策的短期效應要求財政政策進行調整。從1998年開始,我國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已近七個年頭。作為政府調控經濟的一個重要手段,積極財政政策對拉動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促進西部開發和從整體上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勢頭產生了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如果持續時間過長,積極財政政策的短期效應也會日益明顯。具體如下:(1)多年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導致財政赤字與債務規模逐年攀升,加大了財政風險。一是財政赤字率逐年提高。1997年,我國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為0.7%,1999年已經上漲到2.0%,在2002年達到3.0%。2003年雖略有下降,但仍達到了2.7%,而國際公認的赤字率警戒線為3.0%。二是政府顯性債務規模逐年擴大。國債余額1997年為6074.5億元,占GDP比重為8.2%;2002年已經擴大到18704億元,占GDP比重上升為17.9%;2003年這一比重已高達22.8%。三是政府總債務規模處于較高水平。如果考慮到未列入預算而又實際發生的政府債務和或有債務,2002年我國政府總債務比列入預算的政府債務規??赡芤叱鲆槐兑陨稀A硗?,長期的積極財政政策已經使財政支出的不斷擴張演化成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而隨著政策效用的遞減,拉動經濟增長要求財政政策的擴張必然不斷放大。[1][2][][](2)積極財政政策繼續下去有導致“擠出效應”的危險。所謂擠出效應,是指由于政府通過向企業、居民和商業銀行借款來進行擴張性財政支出,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對有限信貸資金的競爭,導致民間部門投資和消費的減少。它將使政府擴張性財政支出的積極效應部分地甚至全部地被抵消。在經濟蕭條時期,經濟自主增長能力低迷,民間部門缺乏投資、消費的動力,此時,擴張性(積極)的財政支出更容易發揮對經濟的積極拉動作用,政府與民間部門對經濟資源,尤其是資金的競爭關系弱化,所以擠出效應也就相對微弱。相反,在經濟由低谷走向復蘇階段,民間部門投資與消費日趨活躍,政府與民間部門對經濟資源的競爭關系得到強化,如果繼續實行擴張性(積極)的財政政策則容易造成擠出現象。近幾年,我國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之所以沒有造成明顯的擠出效應,主要得益于我國尚未實現名義利率市場化、銀行信貸資金充裕、民間投資尚處于成長階段等多方面因素。但是,當前形勢有所變化,一方面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必將是大勢所趨,這將為擠出效應的發生提供必要的傳導機制;另一方面,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來,我國經濟自主增長能力逐步增強,社會投資主體的信心普遍增強,非國有經濟投資增速明顯加快,此時如若繼續堅持積極的支出政策,勢必造成政府對民間部門所需經濟資源的擠占。從長期來看,經濟發展的動力應該更多地來源于民間部門的投資與消費等市場行為,而不應該過多地依賴政府。因此,在我國經濟處于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為避免擠出效應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積極財政政策有必要適時淡出。3.政策的連續性要求財政政策由“積極”向“穩健”進行調整。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看到,宏觀經濟形勢以及積極財政政策的逐漸淡出,穩健的財政政策必然應運而生。我國以國債和財政支出兩大政策工具運用為主的積極財政政策,已實行了七年之久,對拉動經濟增長、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緩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從2000年起,我國經濟基本上止住了增長下滑的趨勢,并于2002年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增長周期。本來積極財政政策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應該隱退,但是因為支出剛性等現實的約束,為保持經濟的平穩性和政策的連續性,政策工具卻不能馬上收縮。過去近七年中,全國各地利用中央發行的長期建設國債以及地方和銀行的配套資金,興建了一大批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根據粗略的測算,即便不再開工新的項目,僅完成這些在建工程所需的后續資金投入就將近8000—10000億元。如果積極財政政策匆忙退出,將會使這些在建項目的后續資金來源失掉既定的支撐。所以,積極財政政策只能逐步退出,現階段財政支出只能轉向總量控制下的結構調整。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財政政策還會產生擴張效應,對經濟的影響無法達到中性。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確穩健財政政策絕不是“不作為”,而是根據經濟因素的變化,調整具體作用方向和力度。三、實施穩健財政政策的若干對策圍繞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出于長遠的和全局性考慮,在穩健財政政策的具體實施中仍需要采取相關對策:1.在穩健的財政政策實施中,應注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規范政策主體行為。政策主體指的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政策主體的行為是否規范,對于政策功能的發揮和政策效應的大小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我國目前體制下,各級政府的行為與偏好,對于政策的制定與執行,起著決定性作用。政府是各種利益群體中的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具有支配力量的一極。一方面政府肩負著制定政策、調控經濟的公共職能,另一方面政府又通過手中掌控著的巨大權力與經濟資源,全面參與經濟活動。就拿本輪經濟周期中出現的局部過熱來說,這其中固然有市場因素在起推動作用,但是政府直接參與其中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在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財政分權和以經濟增長作為地方領導政績考核指標的情況下,各級地方政府只關注本地區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關注自身的政績,利益驅動的結果是使政府主導的投資過熱不可避免。全國范圍內的城建熱、房地產熱、汽車熱、鋼鐵熱等的背后,都能清晰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在于政府職能尚未根本轉變,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觀和政績觀還在起作用,建設性財政向公共性財政轉變還遠未到位,政企不分、市場體系不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還有待解決。這就必須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以樹立科學發展觀,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而,規范政策主體行為,是有效實施穩健財政政策的必要條件。2.在穩健的財政政策實施中,應注意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貫徹落實“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茖W發展觀要求以人為本,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五個統籌”又具體要求“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是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宏觀經濟政策在具體實施中,應針對現實經濟生活中存在的與之相悖的問題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進。我們應該認識到,當前穩健的財政政策面臨著的是國民經濟結構和財政支出結構的“雙失衡”,一方面是總需求過度擴張和經濟增長過快,另一方面是投資需求過度和消費需求乏力以及工業增幅迅速和服務業發展緩慢并存;一方面是財政支出規??傮w膨脹,另一方面是“三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環保支出和能源交通建設等項目的投入不足。在這種條件下,實施穩健財政政策,就必須注意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著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國債資金投向結構,安排好各種財政支出的進退,控制過熱領域;加大對欠缺領域的投入。比如,減少對一般競爭性領域的過度投入,加大對公共事業項目的支出;控制日益膨脹的行政經費支出,加大對教科文衛等薄弱環節的投入,等等。3.在穩健的財政政策實施中,應注意加大改革力度,推動財政向公共財政轉變。自1998年以來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對經濟的積極作用有目共睹,但是我們同樣應該認識到,積極財政政策對經濟的拉動主要源于政府的直接投資拉動,這也就意味著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本應由企業執行的投資職能。財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或者說,是政府從事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動,并通過收支活動調節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以達到優化配置、公平分配、經濟穩定和發展的目標。這其中的社會公共需要是與私人的個別需要相區分的;它是由政府通過財政來加以滿足的。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除保證執行國家職能那部分需要外,社會公共需要的主要內容是在不斷變化的。比如在經濟起飛階段,工業上升為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因而我們能夠看到廣大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階段,無不把提供工業發展所必需的社會基礎設施引為己任,并在主要工業部門直接投入大量資金。當經濟發展進入發達階段以后,物質財富增長的主要動力則來自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社會生活福利的評價,也不再只注重物質財富的數量增長,而日漸重視生活質量的提高,于是發展科學教育,提供高質量的生活福利條件,保護生態環境等等,越來越構成社會公共需求的主要內容。我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貧富差距拉大、環境污染嚴重等社會問題日益凸顯,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制約因素。經濟政策應該是為經濟實踐服務的,當前的形勢要求政府及時調整對社會公共需要內容的認識,在保證對經濟發展必要的建設性投入的同時,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制度供給和提供公共服務上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應該抓住當前宏觀經濟環境好轉的時機,將財政政策下一步的實施重點放到推進改革上來。一方面,加快財稅體制自身的改革,為市場主體和經濟發展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財稅環境,建立有利于經濟自主增長的長效機制;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收入分配等各項改革,改善公眾預期,進而改善儲蓄一消費比例,擴大社會有效需求,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

查看全文

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善對策

一、職業學校財政專項資金的現狀分析

職業學校的財政專項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具有政策性強、時效性強、專款專用的特點。近年來,隨我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職業學校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政府各部門對于職業院校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增大。從“十二五”時期開始,國家領導人就多次強調要加強我國職業院校建設,尤其是針對偏遠落后地區的職業院校,要通過配套的政策和資金措施進行重點扶持,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部分地區專門為職業院校發展設立了專項資金。進入“十三五”以來,各類職業學校的專項資金規模進一步擴大,在各學校財務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斷增高。專項資金規模的增加對于促進職業學校的發展必然起到積極的效果,但同時對于職業學校專項資金的管理也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提升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效果,各職業學校目前也在積極進行探索實踐,比如二級管理制度、財政預算制度等。這些積極的探索為提高職業學校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徑,但由于還處于探索階段,不可避免的就會存在一些問題。

二、當前職業學校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專項資金的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規范性。對于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目前各高?;径家呀⑵鹆祟A算編制制度,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部分高校的專項資金預算制度內容缺乏科學性,比如對于資金的用途、使用期限、達到的目的等內容要求不細致,對于資金用途及達到的目的也沒有進行充分的評估,甚至還沒有詳細了解項目內容,便通過預算審批,造成資金實際用途與預算內容不一致。另外,多數職業院校專項資金預算編制都沒有建立配套的激勵制度,執行效果差,管理制度非常混亂,缺乏科學性,規范性。(二)管理制度不完善,項目責任難落實。職業學校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關鍵。但目前我國的職業學校中普遍都沒有構建完善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尤其是重大項目的責任制度不明確。這便導致在一些學校項目中,各個部門之間的權責不清,多個部門同時管理,而一旦出現問題卻無人承擔責任的現象。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專項資金的統籌工作也難以開展,無法準確把握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這一方面影響了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專項資金的使用驗收難度。而部分高校針為解決這些問題往往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方式,甚至相互推諉責任,嚴重影響了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三)專項資金預算執行效果差。職業院校專項資金執行效果差也是當今職業院校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很多職業學校專項資金的預算申報表與實際情況并不符合,這一方面是由于職業學校的專項資金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填寫申報表格時,多數職業學校都過于追求“完美”,不惜填寫虛假信息。部分職業院校在專項資金的實際使用中,經常會與預算編制發生偏離,甚至出現隨意使用專項資金的現象,對于職業學校的專項資金使用造成嚴重后果。因此,盡管多數職業學校都已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制定了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制度,但執行效果差、與預算內容偏離度大,對于職業學校的專項資金使用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職業學校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改善對

(一)構建科學的、規范的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制度。要想提高專業院校專項資金的管理效果,首先需要構建科學的、規范的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制度,完善編制流程,嚴格按照預算編制使用財政專項資金。在構建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績效目標,并制定配套的管理措施,確保預期績效目標的順利實現,對于專項資金的預算審批,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確保專項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真實性;其次,專項資金也適用國庫集中支付的相關規定,因此使用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庫的支付規定,對于一些采購項目,要預先制定采購計劃,批準后嚴格按照采購計劃進行采購,做好項目的采購細化;最后,要將職業院校的專項資金預算編制與日常的學校管理融合,完善專項資金的預算編制,使其更加科學、規范、合理。(二)完善管理制度,落實項目責任制度。針對職業院校內普遍存在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尤其是一些重大項目主體責任無法落實現象,可通過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落實好重大項目的責任制度加以解決。通過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對于專項資金的申報項目,要嚴格對其進行審核,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估,評估小組可由學校的主要領導、財務部門等人員共同構成。同時構建專項資金項目責任制度,對于專項資金項目規定好各崗位人員應承擔的責任,確保專項資金的使用效果,一旦出現問題,按照責任制度追究相關責任人,避免再出現以往找不到負責人的現象。另外,在完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的同時,各職業學??梢越Y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由領導小組制定合理的專項資金申報方案,以提升專項資金是的使用效率,促進各職業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三)強化監督,確保預算執行到位。在專項資金的預算執行過程中,要加強監督,確保專項資金的使用嚴格按照預算編制進行。各職業院校在制定預算編制后,應建立配套的監督機制,并成立專門的監督小組或人員對專項資金項目的執行全程跟蹤監督[4]。同時也可對于項目的負責人進行監督,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職責,落實好相關工作內容。在監督過程中,對于項目的開展進度、資金使用情況、與預算偏離度要實時掌握,精準核算,促進專項資金項目的預算執行力度。另外,還需要加強審計監督,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審計,以保證職業院校的專項資金的合理使用。

查看全文

財政支農對策研究論文

一、規模:不斷擴大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1、從自身規???,規模不斷增大,特別是近幾年規模激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支農的具體情況見圖1(本文所有圖表的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0)、(2007)》,《中國財政年鑒(2007)》,相關數據由此計算而得)。1950—2006年我國財政支農總共投入23691.35億元,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財政支農規模不斷增大,特別是近幾年規模激增。2006年的財政支農規模是1980年的21.15倍,是1990年的10.31倍,是1996年的4.53倍,是2000年的2.58倍,是2003年的1.81倍。財政支農從1978年的150.7億元增加到200億元用了10年時間,1988才達到214.1億元;又用了五年達到400億元,1993年為440.5億元;突破1000億元大關從1978年算起用了20年,1998年達1154.8億元;而突破2000億元大關用了6年,2004年達2337.6億元;突破3000億元大關只用2年,2006年達3173億元。同時,從2000年的1232.5億元激增到2006年的3173億元,2004年凈增值為583.1億元,比1995年574.9億元的規模還大;2006年凈增值為722.7億元,比1996年700.4億元的規模還大。

2、從穩定性來看,增長速度經常大幅波動,財政支農穩定性比較差

從圖2可知,總體上我國財政支農增長速度常有大幅波動,穩定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進。依據波動幅度的大小,我國財政支農的變化趨勢可大致分為三階段:1978—1982年的急劇波動時期,與改革開放初期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政策多變有關;1982—1995年的相對穩定時期,與該期間農村經濟平穩發展和經濟政策相對穩定有關;1996—2006年的較大波動時期,該期間農村經濟發展面臨各種困難和壓力,改革開放的步伐明顯加快。就某年具體的波動幅度而言,在1978—2006年的29年中,有7年的波動幅度大于20%,其中有3年大于30%:1978年為39.3%、1997年為37.98%、2004年為33.23%。其中,2006年也接近30%,為29.45%。波動幅度為10%~20%的有10年,幅度絕對值低于5%的只有2005年(為4.82%)。其中有2年是負增長:1981年竟為-26.53%,1999年為-5.98%。最大的波動幅度差距為65.8%(1978年39.7%與1981年-26.53%的差額)。

3、占財政總支出比例呈下降趨勢且波動較大,近幾年有止跌上升趨勢

查看全文

財政資金績效審計強化對策

【摘要】財政資金績效審計是財政審計工作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創新審計管理手段,提高單位財政資金運作效率。開展公共財政績效審計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需要;是強化政府的責任意識,促進建立廉潔、高效的政府的需要;也是審計工作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結合審計工作實踐,從我國現階段開展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面臨的突出問題入手,就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的目標和作用、重點內容及應注重的幾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提出了推動和開展財政資金績效審計的對策建議等。

【關鍵詞】財政資金;審計;實踐;思考

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的根本目標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二次會議和省委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總體要求,在全面摸清被審計地區財政收支總體情況的基礎上,深入分析財政收入質量、財政支出結構,揭示突出問題,提出審計建議,規范財政收支管理,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重點內容

1.預算法以及各項財政政策貫徹執行情況。重點審查被審計地區政府及財政部門是否建立健全財政資金分配管理使用以及審批權的制度規定,貫徹各項財政政策的具體辦法措施以及執行效果。2.財政收支情況。財政收支平衡情況、財政收入情況、財政支出情況。在摸清被審計地區財政支出總體情況的基礎上,關注各年財政支出增減變化,分析支出結構,審查財政支出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效益性。3.地方政府債務情況。掌握被審計地區政府債務和隱性債務的規模、結構以及變化趨勢,重點關注地方政府債務和隱性債務有關的還本、付息和其他支出的規模、結構和未來的變化趨勢。4.國庫庫款管理情況。全面審查國庫庫款、財政專戶資金的總體情況,通過對比年底國庫庫款與結轉項目余額,分析庫款占用情況。重點審查:賬實不符、違規出借財政資金、以國庫現金管理方式或違規存放在商業銀行、違規開展理財購買股票、通過掛往來辦理無預算或超預算撥款、通過以撥代支等方式造成庫款脫離財政預算監管等問題。5.其他財政管理規范化情況。掌握被審計地區財政管理總體情況,重點審查財政管理的規范性。審查財政預算編制情況、審查預算執行及調整情況、審查部門預算制度執行情況、審查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執行情況、審查政府采購制度執行情況、審查非稅收入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審查公務卡制度執行情況、審查預決算公開情況、審查財政專戶清理情況、審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審查預算績效管理情況、審查財政存量資金清理情況、審查政府決算編制情況。

二、財政資金績效審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查看全文

小議財政支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國際糧價的飛漲引發了對我國農業發展等問題的廣泛討論,而財政支農是國家對農業投入的最重要渠道,因此有必要對財政支農的情況進行研究。本文認為,近年來我國財政支農規模不斷增加,但是財政支農結構不盡合理,從多方面來看仍有很大的改進余地,本文對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財政支農規模結構對策建議

2006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糧價的持續攀升引發了全球性通貨膨脹,導致30多個國家出現糧食危機,并引起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問題。而對于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來養活世界近22%人口的中國,糧食問題始終倍受國內外各界的高度關注。中國能否主要依靠自己生產的糧食養活自己?中國的糧食安全有保障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成為社會各界空前關注的重大問題。我國歷來重視農業問題,近年來提出“工業反哺農業”的新思路,并不斷增加財政支農力度。本文認為,非常有必要對財政支農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對策。

一、規模:不斷擴大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1、從自身規???,規模不斷增大,特別是近幾年規模激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支農的具體情況見圖1(本文所有圖表的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0)、(2007)》,《中國財政年鑒(2007)》,相關數據由此計算而得)。1950—2006年我國財政支農總共投入23691.35億元,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財政支農規模不斷增大,特別是近幾年規模激增。2006年的財政支農規模是1980年的21.15倍,是1990年的10.31倍,是1996年的4.53倍,是2000年的2.58倍,是2003年的1.81倍。財政支農從1978年的150.7億元增加到200億元用了10年時間,1988才達到214.1億元;又用了五年達到400億元,1993年為440.5億元;突破1000億元大關從1978年算起用了20年,1998年達1154.8億元;而突破2000億元大關用了6年,2004年達2337.6億元;突破3000億元大關只用2年,2006年達3173億元。同時,從2000年的1232.5億元激增到2006年的3173億元,2004年凈增值為583.1億元,比1995年574.9億元的規模還大;2006年凈增值為722.7億元,比1996年700.4億元的規模還大。

查看全文

我國財政支農對策分析論文

摘要:國際糧價的飛漲引發了對我國農業發展等問題的廣泛討論,而財政支農是國家對農業投入的最重要渠道,因此有必要對財政支農的情況進行研究。本文認為,近年來我國財政支農規模不斷增加,但是財政支農結構不盡合理,從多方面來看仍有很大的改進余地,本文對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財政支農規模結構對策建議

2006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糧價的持續攀升引發了全球性通貨膨脹,導致30多個國家出現糧食危機,并引起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問題。而對于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來養活世界近22%人口的中國,糧食問題始終倍受國內外各界的高度關注。中國能否主要依靠自己生產的糧食養活自己?中國的糧食安全有保障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成為社會各界空前關注的重大問題。我國歷來重視農業問題,近年來提出“工業反哺農業”的新思路,并不斷增加財政支農力度。本文認為,非常有必要對財政支農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對策。

一、規模:不斷擴大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1、從自身規模看,規模不斷增大,特別是近幾年規模激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支農的具體情況見圖1(本文所有圖表的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0)、(2007)》,《中國財政年鑒(2007)》,相關數據由此計算而得)。1950—2006年我國財政支農總共投入23691.35億元,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財政支農規模不斷增大,特別是近幾年規模激增。2006年的財政支農規模是1980年的21.15倍,是1990年的10.31倍,是1996年的4.53倍,是2000年的2.58倍,是2003年的1.81倍。財政支農從1978年的150.7億元增加到200億元用了10年時間,1988才達到214.1億元;又用了五年達到400億元,1993年為440.5億元;突破1000億元大關從1978年算起用了20年,1998年達1154.8億元;而突破2000億元大關用了6年,2004年達2337.6億元;突破3000億元大關只用2年,2006年達3173億元。同時,從2000年的1232.5億元激增到2006年的3173億元,2004年凈增值為583.1億元,比1995年574.9億元的規模還大;2006年凈增值為722.7億元,比1996年700.4億元的規模還大。

查看全文

財政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財政監督在總體上得到了加強,財政監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當前我國仍然沒有真正建立起規范的財政自主監督體系,導致現行財政監督的法制建設、工作方式和監督手段等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財政管理的需要。本文在分析當前我國財政監督存在的問題之基礎上,就如何完善我國財政監督體系進行探討。

關鍵詞:財政監督;財政監督法規;預算監督;其他經濟監督

財政監督是國家經濟監督的一種重要手段。一般來說,財政監督有廣義和狹義的兩種理解,其中:狹義的財政監督是指財政機關依法對財政管理中財政資金運行的規范性、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的監督;廣義的財政監督是指包括各級權力機關、財政機關在內的財政監督主體依法對財政分配活動全過程進行的監管和督察。本文將從廣義的角度針對當前我國財政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這一基礎上探討如何完善財政監督體系,以促使財政監督的權威性、及時性、有效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當前我國財政監督存在的問題

我國政府歷來都十分重視財政監督工作,把嚴肅財經紀律、整頓財經秩序作為經濟工作的一項長期方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財政監督在總體上得到了加強,財政監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當前我國的財稅秩序仍較混亂,規范的財政自主監督體系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使得現行財政監督的法制建設、工作方式和監督手段等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財政管理的需要。筆者認為,當前我國財政監督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財政監督的方法不夠規范。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要求財政監督的理念或方法與之相適應。但目前財政監督的理念不適應,監管方法比較單一,監督內容和方式仍以直接檢查為主,偏重于微觀監督,忽視宏觀監督,與現行的財政職能轉變不相適應。具體表現在:從監督內容上看,對公共收入的檢查多,對公共支出監督少;對財政分配的最終結果檢查多,對全方位監控及資金使用的跟蹤問效少;從監督的方式上看,突擊性、專項性檢查多,日常監督少;從監督環節上看,集中性和非連續性的事后監督檢查多,事前、事中監督少。這就導致很多財政違法犯罪行為形成既成事實后才被發現,從而造成財政管理中的違法犯罪現象屢禁不止,給國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查看全文

財政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財政體制正進行著一場深刻變革。在這場變革中,財政管理模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公共財政框架體系得以初步建立,對我國財政審計產生了深刻影響,財政審計面臨著“五新”:一是面臨著新的財稅管理模式和管理內容;二是面臨著要確定新的審計客體和審計對象;三是面臨著要運用新的審計手段,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已經刻不容緩;四是面臨著要確立新的審計的目標,更注重績效審計;五是面臨著要適應新的審計環境,要實行陽光審計。近幾年來對財政審計問題的研究,雖然有了新的發展,但還不夠全面、系統和具體,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建立公共財政框架體系的需要,在審計工作實際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深化。

一、當前財政審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在財政資金分配方面

在預算編制方面:一是上報人大批準的預算草案過于籠統,執行中難以操作。這種作法,既是有多年的一貫性,又具有普遍性。二是上報上級財政部門的預算與本級人大報批的預算不一致。為滿足各自的需要,各地匯總預算因上報對象不同而數據不一。三是專項資金預算安排問題較多。例如資金安排過于分散;再如科學、教育等專項支出未達到法定增長幅度和比例,不僅低于經常性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有的甚至出現負增長。此外,還存在超范圍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指標等問題。

在預算批復方面:一是部分預算支出指標批復不完全,形成待分配資金。這雖然是多年習慣作法,并有一定客觀原因,但不符合預算法有關規定,降低了人大對預算分配的約束力。二是向各部門批復預算不及時,批復預算時間過晚,失去了財政預算的意義。三是基本建設資金、城市維護費、科技三項費用等批復的部分預算支出指標未細化到具體項目或單位,影響了財政資金使用效果。

在預算執行方面:一是無預算、超預算安排支出,追加、調減支出隨意性較大。專項資金的科目調劑、本年超收安排支出未履行向人大的匯報程序和備案手續,沖擊了預算的嚴肅性,影響了預算的約束力和權威性。二是預備費管理使用不規范。預備費成為地方政府的機動財力,大部分在上半年被超范圍動用,用于安排正常經費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政府用財政資金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預備費的審批程序不合規,有的未向政府辦理請批手續,有的用款單位未經財政部門直接向政府請批,有的未按規定向地方人大備案。

查看全文

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問題及對策

財政專項補助資金是為完成特定工作任務目標而由預算安排具有特定用途的資金,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已成為解決地方財政難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財政專項資金重點加大了城市建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生態環保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投入,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體現了“集中財力辦大事”的主題思想。如何管好用好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充分發揮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益,也是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的重點內容。通過基層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在轉移支付專項資金審計調查中發現,財政專項資金在管理使用方面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專項資金種類多、數額大、用途過寬,預算編報不全面。近年來,隨著財政管理體制的不斷深化,中央財政也不斷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國家每出臺一項政策或項目,就要求設置一個專戶,做到??顚S?,專戶儲存。從中央的政策來看,隨著中央財力的增強,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不斷增長,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又比較多,幾乎覆蓋了所有預算支出項目,并且補助對象涉及各個行業領域。從上級轉移支付補助資金構成看,專項補助資金占地方財力的比重呈遞增趨勢,地方財政依靠上級專項補助資金來維持運轉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從財政預算和決算編制來看,由于地方政府在年初編制財政預算時,無法全面掌握上級轉移支付專項資金的規模和種類,導致預算編制不完整。當上級補助下達后,有的因年初預算未反映上級專項補助,在決算報告中也不反映這項資金,致使決算編報不真實。

二、專項資金管理方式不利于國庫監管。預算專項資金本來是國庫資金的一部分,對預算專項資金的管理問題,既是財政部門的資金管理問題,也是人民銀行國庫資金的管理問題。一方面,專項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國庫撥付形成,從表面看,??顚?、管理方便,但國庫撥出后,游離于國庫監督管理之外,財政專戶除上解下撥和日常撥付外,尚有一塊較大的余額在財政預算暫存款掛帳,有的長年不清理,掛帳數額甚至比財政收入還多,專戶資金結余多,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基層商業銀行為完成存款任務,紛紛向財政部門爭取存款,造成財政存款搬家,往往因資金周轉需要,財政總預算把專戶結余資金借到預算外資金帳戶,再由預算外資金帳戶把資金存放在各商業銀行帳戶,由于款項額大、頻繁地在帳戶之間轉存,不利于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的穩定和運用,影響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也給專項資金在使用過程中帶來風險隱患。

三、配套資金不到位,擠占挪用專項資金,導致資金效益不明顯。由于基層財政資金來源相對匱乏,地方稅源受到經濟限制,有限的可用財力,基本上只能保證政府機構運轉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支出,有的專項資金不能及時、足額撥付,為了平衡財政預算收支,有的將專項資金用于發放工資或彌補經費不足,有的償還歷年欠債。另外,由于項目小而散,難以形成合力,專項資金安排投入又少,致使政策效果不明顯。

四、工程建設項目不注重預算約束,管理不嚴格。有的工程建設項目論證不足,審批不嚴,隨意超概算,最終導致工程資金缺口,項目支出長年掛賬,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隨著政府建設項目的不斷投入,造價大的工程項目,以及點多、線長、面廣的道路和管網改造等工程,有的建設工程項目完成后不按時辦理竣工決算,一些建設工程項目完成后,交付使用的國有資產不納入單位法定統一賬目核算管理。有的由于項目資金缺口,項目支出長年掛往來帳戶未列支出。

針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中的問題,我們應采取以下主要對策:

查看全文

財政失衡對策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產生本文對分稅制后地方政府出現的事權與財權不統一、財政收支不平衡以及由此旌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思考,并就如何消除地方財政失衡及解決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

關鍵詞:財政分稅制對策

同志在《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中指出:“實行分稅制,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權,合理確定中央和地方的收支比例,目的是理順經濟關系,使經濟活動規范化?!辈⑦M一步指出,“財政是一個經濟范疇,又是一個政治范疇,事關治國安邦、強國富民。”這就要求我們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在充分認識實行分稅制所帶來的積極效果的同時,認真研究其對地方財政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并采取措施使之進一步完善,真正達到強國富民的目的。

從建國之初直到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完全的政府主導經濟的發展格局,中央政府包攬一切,計劃代替一切。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市場化因素在逐步形成,對經濟發展格局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由于我們正處于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現代的市場經濟轉軌的重要時期,政府仍在較大程度上主導著經濟的發展格局。由于國家的經濟發展任務最終要由地方政府來貫徹執行,因此,撇開市場化因素的影響之后,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格局就是一種“雙主導”經濟發展格局,也就是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導了經濟發展格局。

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格局是否科學合理關鍵要看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在實行分稅制以前的1980年至1993年,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從1980年的19.4%下降到1993年的9.8%;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在經歷微弱的波動之后,也從1985年的13.5%開始下降到1993年的9.6%。這說明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仍然很重要,但已開始明顯減弱,逐步讓位于市場化因素來影響經濟的發展。1980—1993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平均為68.4%,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平均為59.0%。這表明,在這些年中,地方政府用68.4%的相對財政收入僅僅負擔了59.0%的相對財政支出責任;而中央政府用31.6%的相對財政收入卻負擔了41.0%的相對財政支出責任。事權與財權沒有實現適度的統一,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權利與責任沒有實現合理的劃分;該地方政府負擔的責任沒有貫徹落實,該中央政府負擔的經濟發展責任,卻由于中央財政收入的薄弱而沒有能力實現,又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經濟能力。為處理好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關系,我國在1994年實行了分稅制改革。本著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的利益關系,促進國家財政收入合理增長,逐步提高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中央財政收入占整個財政收入的比重的指導思想,我國進行了分稅制度改革,目的就是加強中央政府對稅收來源的控制、提高地方政府征稅的積極性,解決中央和地方之間長期存在的利益矛盾。分稅制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把稅收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共享稅三個部分,并對具體稅種的收入歸屬和收入范圍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從分稅制改革運行情況看,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占整個財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從1993年的78%下降到2001年的47.6%;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占整個財政收入的比重卻明顯上升,從1993年的22%上升到2001年的52.4%。而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占整個財政支出的比重卻沒有相應的變化,一直在70%左右的水平上波動。這說明地方政府用49%的相對財政收入支撐了70%的相對財政支出責任,這與分稅制改革前地方政府用68.4%的相對財政收入僅僅支撐59.0%的相對財政支出責任恰恰相反,說明我們的分稅制在明顯提高中央政府財政收入的同時,給地方政府帶來了一定的事權與財權不統一、收支不平衡等問題。

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之間相對比例之所以出現逆轉,首要原因就在于分稅制的執行。劃分稅收時,收入來源穩定、稅源集中、增收潛力較大的稅種,都列為中央固定收入或中央與地方共享收入,而留給地方的幾乎都是收入不穩、稅源分散、征管難度大、征收成本高的中小稅種;因而導致一些地方財政收入下降,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地區。這無疑影響了地方政府對地方經濟的調控能力,影響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也間接縮小了內需,阻礙了宏觀經濟的發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