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概論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6 11:43: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環保概論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佛教思想與生態哲學研究論文
1996年1月,臺灣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結集出版《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內收釋傳道《菩薩社會關懷的二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釋恒清《草木有性與深層生態學》、王俊秀、江燦騰《環境保護之范型轉移過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臺灣地區的佛教實踐模式為例》、張維安《佛教慈濟與資源回收----生活世界觀點的社會學分析》、陳玉峰《臺中市放生文化的初步研究》、釋悟殷《佛教的醫療保健--以<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廣律為主》、洪啟嵩《器官捐贈與佛教的生命關懷》、林朝成《心凈則國土凈----關于佛教生態觀的思考與挑戰》、楊惠南《從“境解脫”到“心解脫”----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態學》、陳清香《當代佛教建筑所反映的佛教生態》、王淳隆《當前臺灣寺院建筑之困局與轉機初探》、王鎮華《廟宇的空間組織----以山西五臺山的廟宇為例》等十二篇論文。按楊惠南的看法,臺灣的環保運動,在1970年才開始萌芽;而臺灣佛教界之參與環保運動,則是近幾年的情形。(楊惠南A)但從上述論文題目來看,臺灣學者對佛教思想與環境保護的研究,已經涉及相當具體的領域,在理論探討上也進入比較深入的層次。
臺灣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教授王俊秀與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生江燦騰合寫的《環境保護之范型轉移過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一文,基本上是對西方環境保護理論模型的介紹,但從中亦可一窺臺灣佛教環保實踐及思想演變的概況。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惠南的《從“境解脫”到“心解脫”》和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林朝成《心凈則國土凈》二文,則對佛教環保思想的理論基礎作了比較有份量的論述。照王俊秀與江燦騰的說法,這兩人在環保思想上的研究,不僅是對西方知識界“環境范型”的思想回響,而且也可以視為此一領域在臺灣地區的先驅性研究。社會關懷,是推行人間佛教的一個重要內容,而環境保護則是佛教關懷社會的重要方面。筆者主要根據上述三篇論文所提供的資料,對此略作介紹。所用資料,悉據從國際互聯網下載的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所建佛學資料庫電子文檔,特此志謝!
佛教思想如何為環境保護提供理論基礎?
所謂“范型”(paradigm),是指用以檢驗人類社會現象的觀念及假設,可用來提供一種世界觀或宏觀視野。長期以來,人類以自身創造的文化,自許為“萬物之靈”,“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一直是社會運作的基本路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更認為“科技萬能”,人類可以向自然索取一切,“成長無限論”一再被認為是人類自我肯定及超越的一種表現。在這種“環境侵略思維”籠罩下的人類生活方式,創造物質文化的過程對人類而言是“文明化”,對其他萬物而言則是“野蠻化”。人類對其他萬物“野蠻化”的過程間接、直接地影響人類自身安危及生死的各種“生態反彈”,并體會到“萬物之靈”有可能會變成“萬物之零”。(王俊秀、江燦騰)
自1989年起,全球性環境問題已年年列入“世界末日”指標。從此環境污染不再只是“臟”的問題,更是“生與死”的問題。治本之道在于改變世人的思考模式及生活方式,因此“范型轉移”(paradigmShift)乃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一個必要過程。王、江的論文首先介紹了四組對比的觀點:一、由“萬物之靈”到“萬物的一支”;二、由“人定勝天”到“天人合一”;三、由“科技萬能”到“科技有所不能”;四、由“成長無限”至“成長有限”。以上所述“范型轉移”觀念,可見近百年來,人類社會(特別是指歐美社會)如何從“成長范型”(HEP)逐漸轉移成為“環境范型”(NEP)的思考和體認。
回顧戰后近五十年來臺灣佛教的環保思想,則傾向于傳統的護生和惜福。例如著名的佛教目錄學專家蔡念生,從1950至1980年,在各種佛教刊物及報章雜志撰寫了幾十萬字的護生與戒殺的文章,并在1983年集結為《如是庵學佛賸語----護生百講》、《如是庵學佛賸語----鳥獸春秋》,由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但佛教界從環保角度對放生活動本身進行反思,則要遲至八十年代后期。1988年4月,釋圣嚴在《人生》第62期發表《為何放生?如何放生?》;1989年3月,文化大學生物學系在《人生》第67期發表《請勿隨意放生》。而且這兩篇文章,都未進一步提出如何保護生命或生態的問題。
工程教育中非技術能力評價方法
摘要:文章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為例,首先分析了工程教育中非技術能力評價現狀,然后論述了工程教育中非技術能力評價的內容,最后提出了工程教育中非技術能力評價的方法。
關鍵詞:非技術能力評價;工程教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工程專業教育標準和工程師職業能力標準的提出最早來自《華盛頓協議》,該協議于1989年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等6國民間工程專業團體發起并簽署,是國際工程界對工程教育標準公認的權威要求[1]。我國于2016年6月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這標志著我國工程教育質量標準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截至2020年底,我國共有257所高等學校的1600個專業通過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綜合《華盛頓協議》成員國實施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工程專業學生畢業時達到的能力分為兩類:一類是與技術直接相關的能力,稱為技術能力;另一類是與技術相關性較弱,但對畢業生個人職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能力,稱為非技術能力。我國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用標準包含了畢業生應具備的這兩類能力,并對照給出了12項畢業要求。在12項畢業要求中,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研究和使用現代工具這5項為技術能力,工程與社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及項目管理這3項則將非技術能力與技術能力相結合,而職業規范、個人和團隊、溝通及終身學習這4項為非技術能力。目前,高校對于技術能力的培養及評價研究比較成熟,通過以期末考試為主、平時成績為輔的方式進行定量評價。但非技術能力往往是隱藏在整個教育中,評價起來比較困難,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也處于探索階段。修光利等[2]研究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非技術能力達成的教學環節,以及基于教學環節的達成評價方法,提出了基于過程考核的形成性評價方法。李年銀等[3]指出了石油工程專業非技術能力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專業培養模式的改進方向。劉會娥等[4]以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研究對象,對非技術能力培養進行了支撐課程的精心設計,給出了可行的培養方法和較易理解的達成評價標準。基于此,本文擬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為例,對工程教育中非技術能力評價加以探究。
一、工程教育中非技術能力評價現狀
第一,非技術能力課程培養體系還未完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7版)》對學生畢業提出了“明確、公開、可衡量、支撐、覆蓋”的要求[5]。畢業要求通常可以分解成若干指標點,每個指標點的達成需要相應教學活動支撐。技術類畢業要求指標點比較容易采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支撐,而非技術類畢業要求指標點對應的教學環節很難確定,通常采用實踐類課程支撐,但與技術指標點對應的教學環節相比,往往顯得更為分散,缺乏系統性,很難全面支撐能力的達成。大多數高校的培養方案中往往實踐學習占比較少,且實踐教學與生產實際相脫節,教學所用儀器多為已經過時被淘汰的生產用具,導致學生對真實的企業生產情況不夠了解。第二,非技術能力達成評價缺乏完整的評價體系。自2016年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以來,不少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對學生的非技術能力培養進行了研究[6-7],但大多強調非技術能力的重要性,關于學生非技術能力的培養方案、表征與評價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見。從已有的研究[8-10]中可以看到,評價方法及內容單一、片面,缺乏系統性和靈活性,因此關于非技術能力評價方法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第三,教師和學生對非技術能力培養不夠重視。實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之前,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往往強調技術能力的培養,也有了成熟的評價體系。直到近年來,非技術能力才逐步被重視,但這還不夠。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非技術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中開展融入性、創新性活動,如項目、座談、調研、討論等,才會使學生充分重視并主動、積極地參與這些項目,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非技術能力。
二、工程教育中非技術能力評價的內容
世界新聞傳播教育發展論文
內容提要
本文采用抽樣調查、內容分析和個別訪問的方法,從課程設置的角度,探討以美國為主流的新聞與傳播教育匯流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過程,并由此探討世界新聞傳播教育的走向。
美國新聞與傳播教育從最初重視人文學科基礎和專業技能訓練的傳統模式,歷經歷史變遷,逐漸融入社會科學研究,重視跨學科發展,內容由窄漸寬,培養目標由專才而變為通才。現今新聞教育內容已經包括新聞、廣告、公關等所有的傳播領域。這也是目前美國傳播市場對人才的需要。
威斯康星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是綜合性新聞和大眾傳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幾十年來該學院一直按照分專業的教學模式發展,其基礎課程設置和5個專業的課程設置全面豐富,強調社會科學的量化研究方法的培養,很有特色。這種模式對目前中國的新聞與傳播教育頗具參考價值。
最近兩年該學院致力于課程改革,取消原有的專業,代之以新聞學和戰略傳播兩個方向,在戰略傳播方面又發展出新的特色。改革的目的是打破專業界限,著眼于傳播通才的培養,以適應復雜環境中的不同媒介。這個新的課程模式已然成為美國主流新聞與傳播教育的發展趨向。
賓夕法尼亞大學安那堡傳播學院是重視傳播研究的典范,重視跨學科建設,重視各層次學生在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的訓練和基礎素養的培養,強調傳播學核心課程,比較系統地開設有傳播學各層次多領域的豐富課程。
煤層氣抽采技術專業課程設計論文
1我校煤層氣抽采技術專業課程現狀
我校是率先開設煤層氣抽采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之一,該專業于2010年申報成功,2011年開始招生,現在校學生共174人,第一屆畢業生已全部就業。我校煤層氣抽采技術專業是礦井通風與安全專業群中專業之一,也是礦井通風技術,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向礦井瓦斯防治方向的一次延展和深入,側重點在于煤礦井下煤層氣抽采技術和管理。該專業立足于實際能力培養,主要涵蓋煤礦井下開采、通風、監控、抽采、安全管理等方面學科,構建以煤層氣開發與利用的設計、施工管理等工程技術為主線,兼顧相關知識、素質教育,培養出綜合素質高、適應市場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端技能專門人才的課程體系。
2目前存在問題
2.1課程定位的局限性
我院該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煤層氣開發企業和礦山企業,但現課程設置中較少涉及煤層氣地面開采與利用,學生畢業后尚不具備到煤層氣、頁巖氣相關企業進行地面開發、設計、施工及管理所需的技能、知識和專業素質,學生無法到地面開采的相關企業工作,尚不能擴展學生就業的需要。
2.2課程設置不盡合理,教學內容有待調整
試論提高幼師教育素質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學前教育;準幼兒教師;科學素養
論文摘要:科學素養是現代人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科學素養的培養得從娃娃抓起。幼兒科學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幼兒科學教育的實施,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幼兒科學教育的質量。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幼兒教師科學素養提高的前提和基礎。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偏低的現狀,應該從重視科學教育,改變課程設置、運用多種途徑等方面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
一、科學素養的內涵及相關概念
“準幼兒教師”是指學習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統稱。根據所在學校級別的不同主要分為三大類:本科層次及以上的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科層次的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還有就是一些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文章中將這些統稱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或“準幼兒教師”。
學前教育是指對出生至六、七歲前兒童的教育,包括幼兒園教育、學前社會教育和學前家庭教育。學前教育主要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各類學前教育機構的教師、科研人員及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人員,廣播、影視、書刊等各類大眾傳媒的策劃與制作人員,相關企業(如兒童玩具、兒童服裝和食品等)的設計與制作專業人員。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科學素養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已經被人所接受的科學知識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識,諸如一些事實、法則以及有關自然世界的理論;二是對一些科學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學知識如何產生,如何發展,以及科學研究中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等;三是對科學作為一項社會文化事業的理解,了解科學與社會之間的內在聯系,了解科學的應用問題,了解其中的問題、爭論以及它們的解決方法。文章中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主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具有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及良好的科學精神和態度;具有較強的科學探究、創新、思考及實踐能力;具備較扎實的、系統的科學知識體系。
地方農業生態建設的對策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常德市武陵區;農業生態;修復原理;建設
論文摘要:常德市是一個農業大市,長期的農業生產也帶來了嚴重的農業生態問題。本文對常德市武陵區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進行了分析,從生態修復的原理出發,論述了農業生態修復在農業生態建設中的作用。根據目前現狀,提出了農業環境的保護對策與措施。為促進常德市武陵區生態農業建設,開發綠色產業及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往往都經歷了這樣的歷程。既先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然后又在受環境破壞的懲罰后逐漸認識和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歷程。農業生態領域也不例外,土地長期耕作造成了比較嚴重的農業生態問題,工業“三廢”排放量不斷增加,化肥、農藥、農膜的大量使用,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搞好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農業生態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危害
常德市武陵區農業生態環境的現狀,其中包括水資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資源,農用塑料薄膜、化肥、農藥、農業廢棄物等方面的污染。綜合而言,武陵區當前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毀林、毀草、開荒、濫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區耕地水土流失面積約9.64平方公里,占耕地總面積的34.4%。水土流失破壞了全區的農業生態系統,導致土壤中氮、磷、鉀等養分大量損失,嚴重影響了本區的農業生產,同時,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導致水患頻繁。
英語專業跨文化能力現狀綜述
論文關鍵詞: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意識;跨文化能力現狀
論文摘要:21世紀,各國在經濟、政治、衛生、環保等各個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越來越頻繁,使得跨文化交際成為我們時代的突出特征。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機會與挑戰同在,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培養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敏感性。
一、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挑戰
21世紀,地球已成為人類群居的村落,不同膚終·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像“村民”一樣朝夕與共、息息相關地同生存、同勞動。這種變化使得外語學習的目的,外語教學的目標、方法、手段等都發生了變化。人類社會邁人了一個經濟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時代。現在人們可以自由地在因特網上快捷便利地交換信息。據報載,全世界互聯網中85%以上的信息,是用英文的。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視著中國,中外文化的建立交流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際成為我們時代的突出特征。外語學習的目的,現在是作為交流的工具,為生存生活本身而學。在交際中的成功與否,除了取決于雙方對中介語的應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制于對異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對方思維習慣、認知模式、合作態度等的程度如何,當然也包括對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的了解。因此,就英語專業學習者而言,其最終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也取決于我們對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現狀調查與分析
80年代中期,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統一制定了教學大綱,全國統編了幾套符合教學大綱的教材,87年開始實施四、六級考試,這些都對大面積的英語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改革開放的深人發展,中國迅速地走向世界,社會上對大學畢業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浙江大學1993年的調查,社會上對本科畢業生聽、說、寫的要求分別為67.25%、71.11%和61.480,然而在這些方面,我們的教育卻明顯滯后。一方面普遍的應試教育帶來了相當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傳統的外語教育觀還深深地束縛著我們教師的手腳。中國的學生,從小學直到大學,有的還進人博士生階段,總共學習十多年的英語’,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查詞典、記單詞、分析句子結構上。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說,有了詞匯和語法知識就可以閱讀,就可以應付考試,但是,在跨文化交際時往往會出現問題。
高技術纖維課程教學改革分析
1課程內容存在的問題
1.1理論課程教學與實際加工工藝差別大。高技術纖維在實際加工過程中經常受到材料種類、價格、用途、環保甚至流行趨勢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課程設置中應該盡量考慮這些影響因素,從而對課程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纖維概念、加工原理、加工方法以及后處理內容等做出適當調整,尤其是對于加工方法繁雜、內容過于專業化而導致非本專業學生混淆概念,或者對同樣的問題只能片面地進行設計、分析,一旦高技術纖維的性能要求發生改變,往往使學生無所適從的內容[2]。例如,在探討碳纖維的制造工藝時,學生往往因為不了解碳纖維材料的加工工藝原理,僅僅靠死記硬背的模式來選取聚丙烯腈纖維、粘膠纖維、瀝青基纖維或者碳化、石墨化過程,這就很容易造成學生混淆概念,學習效果不佳等問題。1.2學生創新性素養培育環節過少。《高技術纖維》課程的內容涉及面較廣,該課程是多學科交叉的領域,涉及的內容涵蓋化纖基礎、化纖工藝學、纖維改性技術、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和高分子流變學等多門課程的理論知識,因此在講授過程中知識面相對較廣,實踐和課堂討論等課時較少,對學生創新性素養培育環節力度不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師課程講授+學生課后作業”教學模式,在教學安排緊湊的條件下,學生往往學習動力不足且學習效率不佳。在這種環境下,任課教師應該改進教學實踐方法,盡可能利用現有教學條件,增加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創新和探索的熱情,提高其創新思維和解決未來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1.3教學課程考核形式單一。《高技術纖維》課程內容由涵蓋紡織工程、化學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中所涉及的多門專業課整合而來,因此,要將如此豐富的內容僅僅在32課時內給非紡織工程專業的學生學完實屬不易。因此,任課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只能選取重點章節和內容進行講解,且要求學生在課后應當進行大量的自主學習。因此,通過何種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效果檢驗就是本課程的考核難點之一。在教學改革之前,本課程采用傳統考核模式,即30%平時成績+70%期末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出勤率、課堂表現以及課后作業等,期末成績主要通過閉卷的方式進行考核。然而期末考試題目數量有限,重點內容往往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講授的內容,因此部分平時不用功的同學,利用期末進行考前突擊復習,也能得到不錯的成績。這種模式下,期末考試成績不能完全體現出真正的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綜上所述,應當改變教學途徑,豐富考核形式。
2教學問題的解決途徑
針對《高技術纖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結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專業特點,將課堂理論教學與高技術纖維實踐加工工藝相結合,增加高技術纖維實物示范內容,該過程可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科研興趣,同時加強了過程性考核模式,著重考查學生對紡織工程、化學以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交叉學科的理解和靈活應用,真正做到使期末總評成績更加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獲得實際能力和解決分析問題的水平。2.1建立課程學習小組。在經過一學年教學過程,本教學研究團隊將整個課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在上好每一章節理論課程內容的同時,安排自主學習各類高技術性纖維研究進展,將更多的教學精力放在課程內容的自主學習和討論上。以課堂講授為基礎,結合高技術纖維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其最近研究進展等,將全班學生以自愿的原則分成4~5人的課程學習小組,由任課教師布置每個小組的自主學習任務,一般以《碳纖維在高分子復合材料中的應用研究進展》《磷氮阻燃劑在高分子纖維中的阻燃研究進展》和《導電纖維在紡織品中的應用研究進展》等類似題目作為每個課程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作業,要求學習小組按照各自的課題內容,自主分工,在2~3周內完成文獻檢索、學習報告書寫和PPT制作等相關任務。利用課余時間或假期,專任教師組織課程學習小組進行PPT匯報,每一小組的匯報人由專任教師隨機挑選,在講述完PPT后,須有其他小組成員進行3~5個問題的提問,并進行課堂討論,最后由專任教師進行點評、總結并給出相應的成績,該成績占平時成績的40%。此次課程改革過程中增加了課程自主學習內容及工作匯報相關任務,有助于學生積極消化課程講授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同時使學生在尋找課題、收集資料、歸納總結、團隊合作以及語言表達等方面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2.2強化課程實踐體驗。在課程改革之后,專任教師在進行教材理論知識的講述過程中,盡可能在每一個章節教學前展示與課程相關的高技術纖維或紡織品,以加強學生對相關纖維或紡織品的感性認知[3]。比如在講解碳纖維章節時,專任教師將碳纖維原絲、碳纖維羽毛球拍和碳纖維織物給學生進行展示、觀察和觸摸等。而在講述導電纖維的章節時,則將含有導電纖維的織物與普通纖維織物進行簡單的摩擦實驗,使學生對高技術纖維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可以結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本身的專業特點,比如,高分子材料專業的學生可通過了解聚丙烯腈的分子結構和聚合工藝,從而理解為什么制備碳纖維最常用的原絲是聚丙烯腈纖維,這對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有很大幫助。此外,調整課程內容,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一些功能纖維或紡織品的簡易制備實驗或參觀等環節,增加非紡織專業的學生對高技術纖維制備技術的直觀認知。再者,邀請高技術纖維相關企業專家進行“業界精英進課程”的教學環節,在保證正常教學進度和授課內容下,邀請相關領域的企業導師親臨課堂講解課程內容,使學生深刻感受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性,這類實踐教學改革對未來學生到相關企業就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2.3強化課程過程考核方式。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同樣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為了體現過程性考核[4]在本次課改中的重要性,任課教師將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之間的比例做出了一些調整,由30%平時成績/70%期末成績調整為50%平時成績/50%期末成績,再對平時成績的組成做出適當調整,將10%出勤/10%課堂表現/10%課后作業的構成部分調整為5%出勤/5%課堂表現/10%課后作業/20%團隊自主學習/10%創新分的構成部分。新的平時成績構成部分中5%出勤/5%課堂表現/10%課后作業部分與原先相同,20%為團隊自主學習分,可以通過文獻檢索、學習報告書寫、PPT制作和講述及討論等由任課教師打分獲得。創新分部分可以通過撰寫高技術纖維相關科技小論文或者參加大學生科研項目等獲得。強化課程過程考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與國家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相一致。
3教改展望
通過近一年的課程改革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外,隨著時代的更新,新的教學方式也不斷涌現,課程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未來發展趨勢[5],教學團隊在本課程改革的基礎上,已經初步建立了線上線下《高技術纖維》網絡課程,經過任課教師的甄選,將課程內容以及國內外高技術纖維的最新研究進展到線上線下課程上,并做到定期更新,使學生可以及時了解最新的高技術纖維動態信息,這種教學模式也是未來《高技術纖維》課程的新教學模式的初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研究與實踐
[摘要]依托港口航道這一國家重點學科,借鑒國內外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教學研究成果與先進經驗,剖析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培養現存的問題,改革傳統的教育方式,設計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構建模式,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校企合作的港口物流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分析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建設進展與成效。
[關鍵詞]綠色港口;智慧港口;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
一、背景和意義
隨著“互聯網+物流”的發展,智慧化、綠色化已成為港口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幾年在物流政策的持續推動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日益成熟,并在港口物流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提高了數據處理能力,提高了企業的決策水平,綠色發展也成為新形勢對港口物流業提出的新要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教與學,推動著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培養滿足港口物流業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的新時代港口物流人才為目標的新教育模式呼之欲出。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作為開展實踐教學的基本支撐條件,在培養現代港口物流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未來綠色智慧港口的物流實踐教學平臺除了完成傳統的教學任務外,需要進一步擴展其功能和其服務的主體范疇,以新的運作和管理理念為支撐,形成學生、教師、學校以及社會資源的良性互動。鑒于自動化、智能化、高效環保等是下一代港口及港口物流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港口物流類專業的教學中,應開設綠色化、智能化、自動化相關理論課程,同時,為了改變由于設備、場地、作業環境等限制對實踐教學的影響,需要進一步探索新一代港口物流實踐教學模式,研發一套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發揮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功能。通過對國內外具有相關專業的高校進行深入調研和對港口物流類重點企業的實地走訪,廣泛吸收了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先進經驗,并準確掌握了港口物流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以培養應用型、創新型港口物流類人才為目標,規劃和設計出一個仿真綠色智慧港口物流環境氛圍、管理機制、作業流程的現代化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方案,體現了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科學性、先進性、綜合性和實用性。
二、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現狀
港口物流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和專業,必要的設備投入和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是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保障。綠色智慧港口實踐教學平臺可模擬港口物流利用先進技術、先進設備進行各種物流活動。計算機仿真技術具有可視化、成本低、無場地環境限制、可控性強等優勢,運用該技術模擬各種物流系統的實際運作,使學生清楚、直觀地認識各種物流系統,是物流實踐教學的有效方法。目前,國內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研究與實踐存在主要的問題有:第一,多元化信息技術融合度不夠。近期的前沿型實踐教學平臺項目,對專業技能要求更高,比如增加實驗場景的3D效果,這些變化決定了多階段的工作整合在同一平臺上變得非常復雜。第二,教學資源開放與共享程度需要提高。按照教育部對實踐教學平臺的基本要求,實踐教學資源和項目的開放共享程度需要大力提高,在更大的范圍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須創建“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特點需要的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與運營模式[1]。港口物流是在近年物流發展的基礎上興起的,國際大港已紛紛在綠色智慧港口物流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實踐,在我國較為典型的綠色智慧港口碼頭有廈門遠海港、青島港、洋山港等,這些為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支持和校外實踐基地[2],雖然上海海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河海大學等均已經建立了相關的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但國內現有的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仍不成熟、不完善,目前還少有高校將港口物流相關實踐教學平臺與智慧化、綠色化結合起來,綠色智慧港口物流實踐教學平臺的理論與實踐尚且薄弱。
中學地理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
摘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區域,中學地理教學中,由于學科定位不準確、師資素養不夠、現代化教學設備短缺、教學模式單一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嚴重制約著中學地理教學的發展.推動藏區中學地理教學模式改革,提高民族教育水平,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甘南藏區;中學地理教學;學科歧視;師資力量薄弱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國甘肅省西南部青藏高原的東北緣,氣候環境惡劣,轄夏河、碌曲、瑪曲、迭部、舟曲、臨潭、卓尼七縣及合作市,99個鄉鎮,總人口數為7.27×105,其中藏族人口數3.6×105,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還聚居有漢、回、蒙等24個民族的自治州.2016年甘南州共有495所各級各類學校,其中普通中學78所,在校學生117744人,其中初中29629人,高中20778人.在校學生比例較小,占總人口的16.20%.由于受歷史傳統的影響,牧民群眾普遍不重視教育,學齡兒童或青少年失學者較多,嚴重影響了藏區民眾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
1藏區中學地理教學中存在問題
1.1學科定位不準確
調查發現,甘南藏區中學大多數的領導和老師,認為地理在各類考試中作用不大,錯誤的定義其為“副科”,甚至影響到地理教師在升職加薪、評優選先中往往受到不公正待遇;同時,學校和班主任要求學生把精力投入到語文、數學等“主科”的學習上,使學生和家長在思想和態度上輕視地理課程,產生偏科現象,使學生喪失了學習地理的興趣.從2014年甘南州教育局統計數據(表1)發現,有90%以上的學校安排的地理授課教師為非專業教師,其中35%的學校用兼職地理教師,55%的學校聘用非地理專業人員作為地理教師.總之,無論是從老師和學生對地理課程的看法,還是從地理課程的安排,都能看出對地理學科重視不夠,這會對學生的學科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教師教學行為及課堂氣氛等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影響學生的地理學習成績.